复习课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131.50 KB
- 文档页数:5
一年级音乐复习课教案5篇音乐带着难得的自信和微笑在旋律中绽放,伴着电子琴曲风,每一个音符都像生命在跳跃。
音乐赋予了我们太多的心灵悸动。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一年级音乐复习课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一年级音乐复习课教案1教学内容:知识“声音的强弱”唱歌《大鼓和小鼓》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分辨声音的强弱2、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3、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以更好地塑造歌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学生唱准高低不同的音。
教学准备:CD教学过程:1、知识“声音的强弱”(1)播放强弱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分辨声音的强弱。
(2)认识力度记号。
(3)将学生分组,为学生设置情景,表现声音的强弱。
2、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1)听辨声音聆听大鼓和小鼓,说说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何不同?(2)聆听范唱初次聆听,感受歌曲欢愉的情绪。
再次聆听,随歌曲在“咚咚”“嗵嗵嗵”处跺脚、拍手。
(3)学唱歌曲师分句教唱歌曲歌曲中有大跳音程,老师可用手势辅助学生唱准。
第一句的第二小节、第四小节之后可以换气,而第二句尽量不换气。
在学唱过程中,老师就随时提醒学生注意下正确的演唱姿势,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4)表现歌曲师启发学生分组为歌曲设计强弱不同的力度,试试哪种力度更适合表现歌曲音乐表象形象。
边唱边唱,边用声势动作伴奏。
分小组边唱歌曲边列队行进。
一年级音乐复习课教案2教学目的: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小动物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并演唱小动物的音乐。
教学难点:能准确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1、导言。
2、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1)完整聆听歌曲范唱。
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的强。
歌中的衬子“呀”不要唱的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
期末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期末复习
教学目标:
1. 温习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
2. 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解答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疑惑;
4. 帮助学生总结和梳理学习重点,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时间:10分钟)
1. 让学生自愿回顾和总结本学期所学的各个学科的重点知识点,可以互相讨论,并共同补充漏掉的内容。
二、知识强化(时间:30分钟)
1. 针对各个学科,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强化讲解,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互相学习。
2. 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分小组互相出题和回答,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疑惑解答(时间:20分钟)
1. 让学生提出他们对学习内容中的疑惑或不理解的问题,并逐一进行解答和讲解。
2. 可以邀请学生互相解答问题,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总结归纳(时间:10分钟)
1. 引导学生总结和梳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制作知识框架或思维导图。
2. 强调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醒学生注意考试中的常见问题和解题技巧。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题]: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进一步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定义。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对条件的判定应该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
(2)正确根据“条件”的定义能正确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正确运用“条件”的定义解题、证明。
2.能力目标:在观察和思考中,在解题和证明题中,本节课要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中严密性品质的培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区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2、正确运用“条件”的定义解题难点:正确区分充分条件,心要条件,充要条件。
尤其是对必要条件的区分。
[教法设想]师生在对实例的不断考察和研究中,让学生悟出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正确区分的好方法。
[教学过程]同学们己经了解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定义。
虽然它是小知识点,可涉及点很多,对条件的正确区分是我们正确解题的必要条件。
本节课接着学习“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内容。
(一)知识点回顾1、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两种基本方法:(1)根据真值表判断;(2)利用命题间关系判断。
)2、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定义。
在“若p则q”中(1)p⇒q,(p为q的充分条件,q为p的必要条件)(2)q⇔p,(p为q的充要条件,q为p的充要条件)注:(1)条件是相互的;(2)p是q的什么条件,有四种回答方式:① 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② 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③ p 是q 的充要条件;④ 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练习1、在下列线路图中,闭合开并A 是灯泡B 亮的什么条件?(1)如图(1)所示,开并A 闭合是灯光B 亮的_______________条件;(2)如图(2)所示,开并A 闭合是灯泡B 亮的_______________条件;(3)如图(3)所示,开并A 闭合是灯泡B 亮的_______________条件;(4)如图(4)所示,开并A 闭合是灯泡B 亮的_______________条件。
一年级音乐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一年级音乐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音符、节拍、简单节奏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2. 复习节拍:2/4拍、3/4拍、4/4拍。
3. 复习简单节奏:强弱弱、强弱次强弱、次强弱弱。
4. 复习歌曲:《小星星》、《小燕子》、《两只老虎》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音符、节拍、简单节奏的识别与应用。
2. 难点:音符时值的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与演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提问、回答、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音符、节拍、简单节奏等基本知识。
2. 运用歌曲、游戏等教学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交流、探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复习音符、节拍、简单节奏(10分钟)教师分别讲解音符、节拍、简单节奏的概念和运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练习。
3. 歌曲学习与演唱(10分钟)教师选取几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歌曲,如《小星星》、《小燕子》、《两只老虎》等,教学生演唱,并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4.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歌曲演唱、节奏打击等实践活动。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复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
2. 歌曲演唱:评估学生在歌曲演唱中的音准、节奏、发音等方面的表现。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回家后的练习情况,了解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脊椎动物”复习课教案1、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脊椎动物五个纲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了解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理解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②能力目标:学会用生物进化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
③德育目标:树立生物进化的观念;渗透动物进化的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2、重点难点脊椎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知识;脊椎动物进化的趋势。
3、教学过程(见表5—7)复习准备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
在竞赛之前必须把竞赛的知识范围、形式、规则等告诉学生,督促每一个学生都做好准备。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复习教材内容、分组、熟知竞赛规则。
设计试题竞赛试题的设计是本复习模式的关键环节,设计竞赛试题的基本原则是:(1)生动有趣。
直观、生动、有趣的题目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的兴趣,有利于缓和竞赛的紧张气氛。
(2)简短明了。
竞赛试题的内容应该尽量简短,易于理解,有利于缩短阅读和听懂题目的时间,相应地增加思考的时间,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形式多样。
必答题、抢答题,找同类、比绘图、比识图,抽签演说,这些形式的题目不仅知识覆盖广,而且考查了相应的生物学能力。
新颖的形式,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4)突出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竞赛试题只能涵盖重点、难点知识。
试题的主要来源有:(1)从学生中来。
在学生中广泛征题并要求提供答案,促使学生找题、做题,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2)从教材及参考资料中来。
从教材及参考资料中选取一些现成的试题、图片、图表。
(3)自编习题。
将学生的以及资料中的素材加工,改编成竞赛试题,或者根据复习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自己编一些试题。
全员参与“分组竞赛”复习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全员参与,分工协作。
既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广泛参与竞赛活动,又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
虽然分组时强调自愿组合,但也要引导学生注意优势互补,发挥集体智慧。
课堂调控由于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会异常活跃,如果不加以引导,会造成吵吵闹闹的混乱局面。
期中综合复习(一)一、复习内容:(一)一般现在时:主语+动词+宾语, like doing(二)现在进行时:主语+be doing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通过复习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
2. 查漏补缺,进一步帮助各层次学生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对比,能够比较熟练地区别和使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
2. 通过说、读、写等带有检测性的练习,查漏补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一般现在时:主语+动词+宾语, like doing2. 现在进行时:主语+be doing(二)难点:人称和be动词的,助动词和实义动词的搭配。
四、教具准备:1. ppt.课件2. 单词卡片教学过程:一、Warming up活动一,师生问答:复习基本信息问答。
1. 说一说平时周末都做些什么,有什么爱好。
T: Where are you from? What’s your favorite class? 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活动二,头脑风暴:复习动词词组。
1.T: let’s review the phrases.go , play , do , listenread , wash , make of【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自由交流,帮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内容,体会一般现在时。
通过复习词组归类,为下一步能说出更多的内容做好准备。
二、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活动三,自我介绍。
1. 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信息卡,写写自己的信息,然后进行口语自我介绍。
并请学习较好的学生示范。
T: Please fill in the blanks. 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Name: _________Age: ____________Favorite class: ________Favorite color: _________Favorite sports: ____________2. 请学习较弱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基本情况。
六年级汉语拼音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复习声母、韵母、声调及拼音书写规则。
2. 复习重点词语、句子的拼音读、写。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拼音读写能力。
2. 培养学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感。
3. 培养学生运用拼音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复习声母、韵母、声调及拼音书写规则;重点词语、句子的拼音读、写。
2.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声调、韵母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学生的拼音读写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拼音卡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拼音故事引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声母、韵母、声调及拼音书写规则,教师巡回指导。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2)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拼音书写规则。
4. 随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不足,指导改进。
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拼音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拼音读写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声母、韵母、声调表。
2. 拼音书写规则。
3. 重点词语、句子拼音示例。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练习,重点词语、句子拼音读写。
2. 作业题目及答案:答案:māma、bàba、gēge、jiějie、dìdi、mèimei答案:zài yī gè liú liàng de xiāng cun lǐ,wǒ yǒu yī gè hěn gāo xìng de jiā tíng。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拼音阅读,提高学生的拼音水平。
教师可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拼音读物,如《格林童话》等。
授课教师:肖玲授课班级:三年级班级人数:39人一、巩固立定跳远二、通过障碍场地器材篮球场、垫子8张、红领巾8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形式的跳跃游戏,并对跳跃活动体现出浓厚的兴趣。
技能目标:发展学生协调素质和弹跳力,体验跳远时的身体动作感受,培养身体准确姿势,增强腿部爆发力,提升双脚跳跃水平。
意志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提升跳远的高度与远度教学难点:跳远动作协调灵敏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时间强度情境导入一、课堂常规1、整队、师生问好、检查人数、检查服装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3、徒手操4×8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转体运动体前屈运动弓步、侧步压腿1、教师语言要清晰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2、教师讲解徒手操的动作和要求4、师生一同练习5、教师提出要求集体实行练习要求快速、到位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2、学生认真听讲看示范3、学生精神饱满组织: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要求:快、静、齐准备活动队形: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8分钟小情二、巩固立定跳远1、小组合作练习1、请学生代表出列实行立定跳远展示2、给学生代表加难度并鼓励表扬1、认真听练习要求和注意事项2、在组长带领下实行练习组织1:15分钟中体育课教案(水平二)境开始2、挑战极限三、通过障碍四、课课练直臂支撑30秒一次共3次3.提出练习要求并组织组长带领4.将难度分别设置三个等级5.组织学生成两路纵队实行挑战6.讲解并示范游戏的方法及规则7.组织学生实行障碍游戏8.组织课课练,并奖励最高分数的组员减少练习。
3.各组优秀代表出来展示练习成果4.按照教师的要求实行挑战5.表现突出力争为组里争得更高的分数6.认真听教师讲解障碍游戏方法及规则7.组员团结勇往直前通过障碍8.在教师组织下集体课课练,得到奖励的组员原地休息。
组织队形2:要求:组长认真组织组员实行练习。
2024年语文四年级上册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对本册语文知识进行系统复习。
2. 提高学生掌握巩固好本册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本册语文进行系统复习的方法与能力。
二、教学内容:(一)字词句:1. 字:(1)辨析形近字、音近字,理解多音字。
(2)理解字、词、句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
2. 词:(1)正确认读本册应掌握的生字。
(2)能够理解词的意思并结合词义运用词语。
3. 句子:(1)读懂句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默写课文中的句子。
(2)了解常用句式,能进行句式变换。
(3)学会仿写句子。
(二)阅读: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4.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三)口语交际和习作:1. 进一步树立学生的口语交际信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
2. 能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初步学写观察日记,并能将身边的事物写下来。
4.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在阅读中积词累句;进一步提高习作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难点:使学生有复习的欲望,并能用主动的态度去复习巩固;使学生能对复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使学生能掌握一些复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掌握复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方法:讲解、指导、示范、举例、练习、比较等。
五、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生字卡片等。
六、教学过程:(一)激发复习兴趣,明确复习目标(5分钟)1. 激发学生对复习的欲望,产生主动复习的内驱力。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学过的知识,并说说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方面还有疑问?从而使学生明确自己复习的内容和目标。
提问: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学了哪些语文知识?有哪些收获?(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2.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不擅长或还未掌握的知识,以便进行重点复习。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5篇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准“雪、灭、独、寒”4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4个生字。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古诗。
能背诵古诗。
3、能根据画面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并能根据图画背诵符合图意的诗句。
4、认识部首“雨字头”。
练习描写“雪、灭”2个字。
教学重点难点: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注释”和“参考译文”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老渔翁在寂静、寒冷的江面上孤舟独钓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欣赏“江雪”图,学习“雪、寒”2个生字。
1、出示“江雪”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师:谁能用一二句话介绍一下图上的景象?2、交流反馈,适时出示生字卡片“雪、寒”。
3、总结,板书古诗题目,学习“雨字头”。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
这幅画上画的是:寒冷的冬天到了,大雪不停地下着,江边已积了厚厚的雪。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板书——江雪写“雪”时,用红色标注“雨字头”,边写边说:第三笔是——横钩;这一点一点的多像——小雨点啊!师:有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这部分用红笔写出来?(不知道的,可以看看书。
)二、欣赏配乐古诗诵读,根据画面和老师的讲解大致了解诗意。
1、播放媒体,学生赏听。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唐朝的诗人柳宗元写的这首古诗,大家要仔细看图,认真听录音。
2、再放媒体,老师讲解一句意思,再出示一句诗句。
师:请大家仔细听老师讲解,再看着画,听录音,想想你明白了什么?师:寒冷的冬天到了,大学纷纷扬扬,山上早已不见了小鸟的影子,山里的小路上看不见一个人影。
这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师:在这冰天雪地里,有一个老翁穿着蓑衣,头戴斗笠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一人在江上钓鱼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地球和地球仪复习课教案
一、复习要求: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能熟练判读经纬线和经纬度
在经纬网图中能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及两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二、复习重点
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要求学生说出地球的真实形状,用平均半径,表面积和最大周长描述地球的小
知识点二:纬线和纬度
1、什么是纬线
2、纬线的形状,长度分布特点,纬线指示的方向
3、纬度的分布特点,低中高纬的分布地区
知识点三:经线和经度
1、什么是经线
2、经线的形状,长度特点,指示的方向
3、经度的分布特点,东西经度的划分
4、东西半球的划分
知识点四:经纬网
1、什么是经纬网
2、如何确定地球上某点的经纬度位置
三、重点地图
1、P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指出麦哲伦环球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
2、图1.6赤道是一条重要的纬线,以赤道为界往北纬度度数越来越大为北纬,
用符号“N”表示,往南度数越来越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
3、图1.9注意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两侧经度度数的变化特点。
4、图1.11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半球有哪些大洲,西半球有哪些大洲
四、练习:《课时先锋》P1-6
地球的运动复习教案
一、复习要求
(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及地理意义
(2)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地理意义
(3)五带的划分
二、复习重点
(1)地球自转特点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中时间、节气及对应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
三、知识点:
四、读图指导
1、图1.18 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要求掌握运动四位置时间、节
气及对应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2、图1.19 地球的五带,要求掌握划分五带的依据,界线,及各气温带的气候特点
五、练习:《课时先锋》P7-12
地图与地形图复习教案
一、复习要求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二、复习重点
1、地图的三要素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三、知识点:
四、读图要求
1、图1.25《一些常用的图例》要求识记常用的图例
2、图1.31图1.32要求学生区分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3、图1 .36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山体部位,等高线的表现特点,掌握规律在地形
图中判断山峰、山脊、山谷等
五、练习:《课时先锋》P13-18
陆地和海洋复习教案
一、复习要求: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2.海陆变迁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上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考点分析:
本节课重点考察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面积,板块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
三、知识点:
四、读图指导
1、图2.26大洲的分布,掌握哪些大洲位于西半球,哪些大洲位于东半球
2、图2.7 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掌握几个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3、图2.22六大板块分布示意,掌握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位置,板块运动的方
向
4、图2。
24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
五、练习:《课时先锋》P21-26
天气和气温复习教案
一、复习要求
1.多变的天气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之间的关系
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二、复习重难点:
本节课重点考察了风向的判断,等温线的判读
三、知识点:
四、读图指导
1、图3.5常用的天气符号图,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2、图3.16等温线模式图,学会判读等温线。
五、练习:《课时先锋》P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