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北京通州初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6
2015-2016年北京通州初三上学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基础·运用(共25分)1.某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语文学习活动,如参观文字博物馆或走进大学校园。
请欣赏某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拍下的北京四所大学的校徽,完成(1)—(2)题。
(4分)(1)指出运用“人”字的象形字体巧妙构图的选项。
(多选项)(2分)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人民大学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请将你选出的某一所大学校徽作简要赏析。
(2分)答:2.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1)—(3)题。
(共6分)1.春秋时期的俞伯牙非常喜欢弹琴。
他拜当时有名的成连先生为师,学了三年,演奏技巧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他还未能①得心应手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创作乐曲的最高境界。
2.一天,成连先生说带伯牙去见一位老师,他们扬帆启程,来到东海蓬莱山,成连先生让伯牙上岸,说自己去请老师,就撑船走了。
3.4.伯牙②全神(贯/惯)注,抚琴奏弦。
那大海蓝天、高山层林,那浪涛声、鸟鸣声交织着他内心的感受,通过琴声再现出来。
6.伯牙的好朋友钟子期有着很强的音乐欣赏能力,伯牙经常和他一起研究音乐。
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就说:“太好了,简直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那里。
”5.成连先生撑船回来,一上岸就向伯牙祝贺,伯牙③(恍/晃)然大悟,这大自然就是成连先生请来的老师呀。
从此伯牙成了天下抚琴高手。
(1)阅读连环画,选出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 .①得心应.手(y ìn ɡ)②全神贯.注③晃.然大悟④奔.流不息(b ēn )B .①得心应.手(y īn ɡ)②全神惯.注③恍.然大悟④奔.流不息(b èn )C .①得心应.手(y ìn ɡ)②全神贯.注③恍.然大悟④奔.流不息(b ēn )D .①得心应.手(y īn ɡ)②全神惯.注③晃.然大悟④奔.流不息(b èn )(2)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一直传扬着许多动人的友谊故事。
初三语文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1月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四道大题,22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密封线内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试编号。
3.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答题纸上按要求作答。
4.注意:所有的答案均在答题纸上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22分)(一)选择。
(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颓.唐(tuí)秀颀.(qí)阡.陌(xiān)黝.黑(yōu)B.破绽.(zhàn)半晌.(shǎnɡ)溃.退(kuì)木讷.(nè)C.惊骇.(hài)呜咽.(yàn)寒伧.(chèn)星宿.(sù)D.猝.然(cù)庇.佑(pì)信笺.(zhān)悄怆.(chǎnɡ)2.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在香港长达百年的殖民统治宣告。
②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③你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坐着,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A.破灭焦躁如果即使B.破灭燥热虽然但是C.终结燥热虽然但是D.终结焦躁如果即使3.下列选项中的成语,全是贬义的一项是()A.狼心狗肺刚愎自用蛇蝎心肠B.凤毛麟角童颜鹤发一丘之貉C.乌合之众狼狈为奸汗马功劳D.狐朋狗友金鸡独立牛鬼蛇神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柏林爱乐乐团演出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气势磅礴,乐音沸沸扬扬。
B.焦裕禄虽然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他的事迹一直被人们传颂。
C.由于这篇文章,使我们认识到吸烟的害处有多大。
D.教孩子面对挫折,并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是现代教育中极关键较重要的课题。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
__。
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试卷中的简答题,考生的回答与该题答案大意相符即可。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 D2. C3. A4. C5. B 1—5小题各2分6.(1)删掉“之外”或将“出乎”改为“在”。
(2)在句末加上“的罪行”。
每改对一处给1分,计2分7.示例: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每句1分,计2分8.(1)强调是个孩子,他不是政治犯,他是无罪的,揭露了反动派连一个孩子也不放过的惨无人道的本质。
(2)认为学医不能救国,只有改变人们的思想,才能救国,所以弃医从文。
每个小题2分,计4分9.(1)似曾相识燕归来(2)春潮带雨晚来急(3)隔江犹唱后庭花(4)策之不以其道(5)青草池塘处处蛙(6)君子成人之美(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共12分。
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别字,该空不给分。
二、文言诗文阅读(满分20分)(一)10分10.(1)按时(2)面向,朝向毎空1分,计2分11.(1)在这个时候,河伯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聚集在自己身上。
(2)“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每句2分,计4分12.望洋兴叹贻笑大方毎空1分,计2分13.第一问:河伯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意识到自己的夜郎自大、狂妄无知(1分)。
第二问: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骄傲自大(1分)。
(二)6分14. C 2分15.(1)凭借这张羊皮并敲打它就能够得知它的主人吗?(2)背柴的人于是服从并承认了罪过。
每句1分,计2分16.①不贪图不义之财。
②为人要诚实。
③多思考,多观察,用智慧解决问题。
④谎言终究会被揭穿(纸包不住火)。
⑤多积累生活常识和经验。
⑥事实胜于雄辩。
(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给满分)【译文】有背着盐的和背着柴的人,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 一 部 分(1-6题 24分)1、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6分)(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
(毛泽东《沁园春·雪》)(2) , ,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躬耕南阳时的志趣的句子是: , _____ ______。
2、判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1) 我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qi ǎng )聒不舍。
( ) (2)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d òu )牛的表现才对。
( )(3) 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ju é)蜡。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B .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制老酸奶等食品安全事件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C.“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D.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 4、给下面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用事实作论据时,对所运用的事实必须调查核实,每个情节、每个数字都不允许浮夸不实。
②事实不确凿,论点就站不住脚,事实没有代表性,论点就缺乏说服力。
③用事实作论据,事实必须确凿,有代表性。
④有些事情虽然属实,但只是个别现象,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引用这样的事实作论据,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⑤所以,还要充分考虑事实的代表性,对众多的事实进行精心选择。
A、②⑤①③④B、①②④⑤③C、③①④⑤②D、③②①④⑤5、针对近期在食堂就餐的同学浪费粮食的现象,有同学以班委会的名义面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通州初三期末语文————————————————————————————————作者:————————————————————————————————日期:北京市通州区初三语文上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第Ⅰ卷基础·积累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狡黠(jí)悲恸(tònɡ) 偃旗息鼓(yǎn)B.缄默(jiān)忸怩(ní)声名狼藉(jí)C.木讷(nè)解元(xiè)珠烁晶莹(shuò)D.兀自(wù)桑梓(xīn)煞有介事(shà)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跋山涉水班门弄斧变本加厉变换莫测B.层峦叠嶂承前起后高瞻远瞩恰如其分C.功亏一篑焕然一新见异思迁举一反三D.流连忘返明查秋毫两全其美千姿百态3.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各行其是——搬弄是非解释:“是”有“正确”或“以为正确”的意思。
判断:“各行其是”指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去做;“搬弄是非”指在别人背后乱加对与错的评论,引起纠纷。
B.不言而喻——家喻户晓解释:“喻”有“明白、了解”的意思。
判断:“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家喻户晓”指每家每户都知道。
C. 默默无闻——骇人听闻解释:“闻”有“听到”的意思。
判断:“默默无闻”指独自默默地去做,不听任何外界言论;“骇人听闻”指令人吃惊的事使人容易扬名。
D.莫名其妙——不可名状解释:“名”有“说出”的意思。
判断:“莫名其妙”指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不可名状”指不能用语言形容(说出)。
4.结合语境,在下列语句中的横线处填写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多阅读一些文学鉴赏方面的文章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6年1 月11日上午9:00-11:30]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注意事项:1.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4页)为选择题,第Ⅱ卷(5—8页)为各类题型。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本试题卷由学生自己保留,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一、(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楠.(nán)木泮.(pàn)宫泾.(jīng)流之大B.狡黠.(xiá)把晤.(wù)无穷匮.(kuì)也C.呵.(hā)斥悖谬.(miù)疾在腠.(zòu)理D.涅.(niè)槃蕴.(yùn)藏得病寝衽.(rè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项是A.流连甬道怀古伤今为民请命B.禀赋付和巧言令色痛心急首C.挑剔谄媚未雨绸缪忐忑不安D.热衷仆役不可名状金碧辉煌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惴惴不安: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
B.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C.难辞其咎:难以推卸罪责。
D.时不我与:时间不会给与我。
指要抓紧时间。
4.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在我们培训的笔记本上,有几帧北大风景照,并配以简介文字。
未名湖一照之下有这样一句话:“因为那些曾在湖边散步、的大师们,是他们自由、深邃而悠远的思想熏陶,让这湖水、这园林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
”这句话我很喜欢,因为燕园里的那些大师们,如高山,如星辰,我至今他们,阅读他们,从他们的一行行文字走进他们的心灵。
他们思想的泉水洗浴了我,滋润了我,我今天能走进北大的中学教师高级研修班,其中就有他们思想和知识的力量我的身躯、我的步伐。
A.凝神仰望注进 B.神游凝望注解C.神驰仰视注目D. 神思遥望注重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遭受强烈地震后,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试卷分数:120分)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A.滞.留(zhì)麾.下(huī)诘.难(jié)重蹈覆辙.(zhé)B.旁骛.(wù)亵.渎(xié)聒.噪(guō)一抔.黄土(péng)C.睿.智(ruì)陨.落(yǔn)相契.(qiè)廓.然无累(guó)D.扶掖.(yè)恣.睢(zì)别墅.(yě)庶.竭驽钝(shù)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A.脑羞成怒泥民百姓断章取义谀词 B.狼狈不堪刻骨铭心无与伦比嗤笑C.歇斯底里根深帝固怀古伤今潮迅 D.涕泗横流一愁莫展面面相觑桑梓3.下边有语病的一句()A.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D.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5.下面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词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托着苍鹰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词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况,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K12教育教学文件+试卷+教案K12教育教学文件+试卷+教案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试卷语文科试卷[ 时间: 150分钟总分:120分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必须用黑色(蓝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3、题目答在答题卷上,只交答题卷。
试卷带走自行保管,以备老师评讲时用。
一、基础(24分)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每空1分,共10分)(1),拾此充饥肠。
(白居易《观刈麦》)(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3)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4),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5)李清照《武陵春》中表现主人公对生活万念俱灰的句子是:,。
(6)温庭筠《望江南》中体现女主人公盼望中由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及预示女主人公还将痴痴地等待的句子是:,。
(7)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在漫步古诗苑时,分门别类的辑录是一个好方法。
请写出一个寄寓伟大理想抱负,抒发建功立业情怀的古诗词名句:,。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 )。
(2)自然界中生物的fán yǎn( )生息,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ɡ nì jì( )。
(4)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tiān lúnzhī lè(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只要你身临其境....地为我想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再对我求全责备了。
B 有这种诗人灵魂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C 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
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题初三语文考试卷与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目】一、基础知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加点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 :诗情画意——言简意赅解说:两个“意”的意思相同,都是“意境”的意思。
B :闲情逸致——专心致志解说:两个“致”字意思不同,“闲情逸致”的“致”是“情趣”的意思;“专心致志”的“致”是“达到”的意思。
C :照管——照例解说:两个“照”字意思不同,“照管”的“照”是“照料”的意思;“照例”的“照”是“按照”的意思。
D :悠扬——悠闲解说:两个“悠”字意思相同,都是 “闲适”的意思。
参考答案:4(本题2分)【题目】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京杭大运河 北京、天津两市, 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整个流域几乎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
是举世公认的一大奇迹。
A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运用对偶,表明茶客多而庞杂。
B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运用对偶,明说主客关系,暗里掩饰与新四军的关系。
C :“人一走,茶就凉”,引用俗语,既符合茶馆的情景,有形象地回答了敌人的追问。
D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与“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对偶,表现茶馆生意兴隆。
参考答案:8(本题2分)【题目】表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谁堪中间”赞的是韩愈的《师说》。
B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小说家、剧作家契诃夫。
C :《孔乙己》《藤野先生》《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D :《诗经》由于总共选了300首诗,所以后人也称“诗三百”。
参考答案:2(本题2分)【题目】二、综合性活动(17分)根据上下文或提示默写①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蒹葭苍苍,。
③诸葛亮答应先帝出山时的原因是,参考答案:①亲贤臣,远小人②白露为霜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共4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D(2分)2.A(2分)3.示例:①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②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一句2分,共4分。
连贯贴切即可。
)4.(1)①因为这座岛屿能悬在空中,并且会飞行,②上面居住着居民,③是一个国家,所以叫飞岛国。
(2)①祥子在街上拉车,被乱兵连人带车征用。
②一天夜里,祥子乘乱逃出了军营,并且顺手牵走了三匹骆驼,把骆驼卖给了一个老大爷。
③一次祥子突然病倒了,在一家小店里躺了三天,在说梦话或胡说时道出了三匹骆驼的关系。
从此,他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
(一点1分,意对即可。
共3分)5.(1)烈士暮年(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3)关关雎鸠窈窕淑女(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每空1分,有错不给分。
共8分)6. (1)①实现了中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夙愿;②促进国家对科研的投入。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分)(2)①“挽留”改为“挽救”;②“一株小草”前加“展现”。
(改后恰当即可。
2分)(3)示例:青蒿素擒住疟疾病毒;屠呦呦斩获诺奖殊荣(一句1分,基本对仗即可。
2分)(共6分)7. (1) 画面上,一个戴着眼镜的人坐在草地上,捧着一本封面写着“百科”两字的书,正聚精会神地看着(1分),身上夹着根钓鱼竿,丝线垂入井中。
(1分)他的左前方放着一只桶,画的下方写着:“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
”(1分)(意对即可。
3分)(2) 讽刺了那些死读书、读死书(1分),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变通的人(1分)。
(意对即可。
2分)(共5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共16分)8. ①全家盼望的“发了财”的于勒又变成了穷光蛋、叫花子(1分);②不能改变家庭的拮据状况,担心拖累他们;③影响两位姐姐的婚姻(每点1分,意对即可。
3分)。
9. 第一个“狼狈”指“受窘的样子”;第二个“狼狈”指穷困到了极点。
2015-2016年北京通州初三上学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基础·运用(共25分)1.某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语文学习活动,如参观文字博物馆或走进大学校园。
请欣赏某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拍下的北京四所大学的校徽,完成(1)—(2)题。
(4分)(1)指出运用“人”字的象形字体巧妙构图的选项。
(多选项)(2分)A .北京大学B .清华大学C .人民大学D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请将你选出的某一所大学校徽作简要赏析。
(2分)答:2.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1)—(3)题。
(共6分)2.一天,成连先生说带伯牙去见一位老师,他们扬帆启程,来到东海蓬莱山,成连先生让伯牙上岸,说自己去请老师,就撑船走了。
3.6.伯牙的好朋友钟子期有着很强的音乐欣赏能力,伯牙经常和他一起研究音乐。
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就说:“太好了,简直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那里。
”(1)阅读连环画,选出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 .①得心应.手(y ìn ɡ) ②全神贯.注 ③晃.然大悟 ④奔.流不息(b ēn ) B .①得心应.手(y īn ɡ) ②全神惯.注 ③恍.然大悟 ④奔.流不息(b èn ) C .①得心应.手(y ìn ɡ) ②全神贯.注 ③恍.然大悟 ④奔.流不息(b ēn ) D .①得心应.手(y īn ɡ) ②全神惯.注 ③晃.然大悟 ④奔.流不息(b èn ) (2)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一直传扬着许多动人的友谊故事。
请选出上面连环画6—9幅讲述的故事。
(2分)A .管鲍之交B .知音之交C .忘年之交D .刎颈之交(3)结合连环画的前后语境,补充第3幅画面内容。
(2分)答: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
其主要特点:以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
中国戏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许多成语、俗语的产生都与戏曲有关。
同时,戏曲中的“戏”字的意义也得到了延伸。
(1)“戏”字随着时代的发展,本义有了多样的引申,阅读图示,选出分别符合“戏”字四种引申义的选项。
(2分)8.可是,钟子期不久有事回家乡去了。
俞伯牙一直没有见到他,万分思念。
一天,他抱着琴去看望钟子期。
9.不料,钟子期已经去世。
俞伯牙听到这一噩耗,立即把琴摔碎了,悲痛地说:“知音已经不在人世,我还弹什么琴呢。
”A.①戏剧②戏弄③戏言④儿戏B.①戏剧②戏言③戏弄④儿戏C.①儿戏②戏言③戏弄④戏剧D.①戏言②戏剧③儿戏④戏弄(2)下列成语和俗语都与戏曲有关的一项是(2分)A.粉墨登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B.妙手丹青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C.字正腔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D.插科打诨行百里者半九十。
4.某校举办校庆的前夕,有四位校友给联络处的老师发来了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是(2分)A.校友甲:获悉贵校举办校庆,甚喜,届时定莅临出席。
B.校友乙:因公务繁忙,参加校庆恐耽搁大事,特此通知。
C.校友丙:虽身体欠安,但也要不得不前往母校列席,特此告知。
D.校友丁:因家父病危,故不能赶到母校参加校庆,敬请谅解。
5.下面材料选自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初中历史教科书,请你结合材料内容用短语概括百团大战的特点。
(共3分)【材料一】1939年冬以来,日军推行“囚笼政策”,企图以铁路为链、碉堡为锁,压缩围困根据地。
正太铁路是日军“囚笼政策”的重要支柱。
日军妄称正太路沿线是“不可接近”的地区。
为此,八路军总部积极酝酿打击正太路的作战计划,以打破日军的封锁、打通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同时切断山西日军的运输补给线。
三个半月中,我敌后军民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击毙伤日军2万多人、伪军5000多人;俘日军280多人、伪军1.8万多人;破坏铁路900多里、公路3000里;破坏桥梁、车站258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
【材料二】答:6.默写(共6分)(1)“爆竹声中一岁除,”描写了正月初一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的情景。
(王安石《元日》)(2)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写下了“,”(《水调歌头》)的美好祝愿。
(3)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王维的诗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提到了登高和插茱萸这两个习俗。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5),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7—9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乙】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少师事陈寔(shí),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
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7.选出与“所恶有甚于死者”中“恶”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1分)A.穷山恶水B.既怀耻恶C.穷凶极恶D.深恶痛绝8.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2分)翻译:(2)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2分)翻译:9.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进一步阐释了“义”的含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结合【甲】【乙】两段内容,谈一谈你对“义”的理解。
(3分)答:三、名著阅读(共10分)10.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2)题。
(共4分)两个先锋压住阵角。
探子马出军前,大叫曰:“请对阵主将答话!”只见蜀兵门旗开处,关兴、张苞分左右而出,立马于两边;次后一队队骁将分列。
门旗影下,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车中,纶巾羽扇,素衣皂绦,飘然而出。
孔明举目见魏阵前三个麾盖,旗上大书姓名。
中央白髯老者,乃军师、司徒王朗。
孔明暗忖曰:“王朗必下说词,吾当随机应之。
”遂教推车出阵外,令护军小校传曰:“汉丞相与司徒会话。
”王朗纵马而出,孔明于车上拱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
朗曰:“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
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朗曰:“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
曩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
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
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
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
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人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
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
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
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
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
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
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
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1)本段内容涉及到了《三国演义》中的诸多历史事件,请选择人物与事件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1分)A .太祖武皇帝(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B .董卓 火烧赤壁C .昭烈皇帝(刘备) 建立蜀汉政权D .诸葛亮 奉旨伐魏(2)辩论是口语交际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精妙的辩论往往步步为营,使得对方没有还口之力。
在文段中,诸葛亮展现了非凡的辩论能力,使这部名著呈现出高超的艺术魅力。
请仔细阅读选文,将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3分)11.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3)题。
(共6分)(1)围绕一辆洋车,祥子的命运不断地起伏变化。
叙述祥子买到洋车的是第 幅;失去洋车的是第 幅。
(2分)(2)从一辆洋车起伏变化的命运中,你可以推测祥子的命运会有怎样的变化。
(不少于20字)(2分)答:(3)下面的照片是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骆驼祥子拉车”雕塑,为了让旅游观光的人明白雕塑的内容,请你为这尊雕塑写一段说明性文字。
(不超过50字)(2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面两段小说节选,完成12—14题。
(共11分)【选文一】铃声,对于一个做惯了教员的,有时很好听,有时很不悦耳。
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的试卷准备好的。
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
今天,他可是怕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
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
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
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
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
低着头,他进了讲堂。
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的抬起头来。
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
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
一点辣味儿堵住他的嗓子,咳了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