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作者版权声明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版权归属协议书范本一、协议背景本协议由甲方(以下简称“作者”)与乙方(以下简称“受让方”)共同订立,旨在明确受让方对于作者创作作品的版权归属及使用权限。
二、作品描述1. 作品名称:《XXXX》2. 作品类型: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等)3. 作品内容概述:该作品讲述了XXXXX。
三、版权归属1. 作者声明:作者确认自己为作品的合法创作者,并享有完整的著作权。
2. 版权转让:作者将作品的版权及相关权益无偿、永久性地转让给受让方。
3. 独家权利:受让方将获得作品的独家使用权,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展示、表演、改编、翻译等权利。
4. 保护责任:作者承诺不会再以任何形式主张对作品的版权及相关权益。
四、使用权限1. 作品使用范围:受让方可以在任何媒介上使用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物、网络、电视、电影等。
2. 作品修改与演绎:受让方可以对作品进行修改、演绎,但修改后的作品仍然应保留原作品的作者署名权。
3. 作品署名权:受让方在使用作品时,应在显著位置标明作者姓名,以保护作者的署名权。
4. 作品使用期限:受让方对作品的使用期限为永久,不受时间限制。
五、违约责任1. 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的,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经济赔偿、停止侵权行为、恢复名誉等。
2. 如因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违约方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六、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1. 本协议的订立、解释、履行和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国法律。
2. 如因本协议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双方协商一致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七、协议生效与终止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永久。
2. 本协议终止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双方协商一致解除、一方违约等。
八、其他条款1.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本协议的附件、补充协议等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解决。
以上为版权归属协议书范本,双方应在充分理解并同意协议内容后签署。
1、下列关于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说法,正确的是(D)A.第一审专利民事案件只能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B.第一审商标民事案件只能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C.第一审著作权民事案件只能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D.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案件只能由特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2、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具体表现为(ACD)A.客体的使用不发生有形损耗B.客体无需物质载体C.对客体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D.知识产权的终止不意味着作为客体的智力成果的消失3、下列哪一行为构成对知识产权的侵犯?A、甲同学购买盗版司法考试教材用于备考B、乙同学明知是盗版软件而购买并安装使用C、丙公司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购买并经营性使用D、丁公司明知是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商品而购买并经营性使用4、下列国际公约中,涉及著作权保护内容的是(A)A.《罗马公约》B.《巴黎公约》C.《马德里协定》D.《PCT条约》5、我国《著作权法》可适用于下列哪一选项?CA、法院判决书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方中文译文C、法国国民的未发表且未经我国有关部门审批的境外影视作品D、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6、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学术论文集,专门收集国内学者公开发表的关于如何认定和处理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有关论文或论文摘要。
该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其内容选择和编排具有独创性。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A、被选编入论文集的论文已经发表,故出版社不需征得论文著作权人的同意B、该论文集属于学术著作,具有公益性,故出版社不需向论文著作权人支付报酬C、他人复制该论文集只需征得出版社同意并支付报酬D、如出版社未经论文著作权人同意而将有关论文收录,出版社对该论文集仍享有著作权7、《合同法新论》系甲、乙共同撰写完成,甲撰写总论部分,乙撰写分论部分。
关于此书著作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同法新论》系甲、乙创作的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B、本书的著作权应属于甲、乙共同享有C、甲、乙都有权单独使用对方撰写的部分D、甲、乙各有权对自己创作的部分单独行使著作权8、王某将《战国策》的古文予以整理注释后出版,张某经王某同意将其译成英文。
著作权【例题1】为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作家尚公于2000年2月写成报告文学《伟大的战略出击》一书的初稿,5月修改定稿,7月由出版社正式出版,9月经版权登记。
尚公从何时起取得正式出版的《伟大的战略出击》一书的著作权?()(2000年卷三40题,单选)A.2月 B. 5月 C.7月 D.9月【例题2】小刘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文学天赋,九岁时写了小说《隐形翅膀》,并将该小说的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某网站。
小刘的父母反对该转让行为。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09年卷三14题,单选)A.小刘父母享有该小说的著作权,因为小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小刘及其父母均不享有著作权,因为该小说未发表C.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但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无效D.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有效【例题3】甲教授完成一本学术专著,现有以下人员主张自己也是该书的作者。
其中谁的理由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1998年卷三18题,单选)A.乙主任:“我曾经为该课题申请经费进行了组织协调,并支持过这个课题的研讨会”B.丙研究生:“我曾经为甲教授的这项研究查找资料,还帮他抄写过一部分手稿”C.丁讲师:“我曾经撰写过该书的两章,尽管甲教授后来对这两章作了较大的修改,但基本保持了原稿的结构和内容”D.戊教授:“甲教授在研究这个课题时,曾多次与我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我提出的一些意见已被他采纳”【例题4】中学英语教师甲积累10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提高英语水平的学习方法。
学校指派青年教师乙将甲的学习方法总结成书面材料以便推广。
乙在跟班听课和向甲请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构思编写了介绍甲的学习方法的材料。
之后,乙应出版社的要求,对材料作进一步加工,写成《英语学习妙法》一书,署自己一人的名。
该书出版后,甲提出异议,认为该书的作者应是自己而不是乙。
学校也提出异议,认为乙的出书行为侵犯了学校对总结材料的著作权。
该书的著作权应归谁享有?()(1999年卷三33题,单选)A.应归甲享有 B. 应归乙享有 C. 应归甲乙共同享有 D. 应归学校享有【例题5】李某于2006年8月4日创作完成小说《别来烦我》,2007年3月5日发表于某文学刊物后被张某改编成剧本,甲公司根据该剧本拍成同名电视剧,乙电视台将该电视剧进行播放。
著作权定义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
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
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年修正),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容: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2.《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2013年修订),发布部门:国务院,内容:为实施《著作权法》的具体规定。
3.《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13年修订),发布部门:国务院,内容:为了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调整计算机软件在开发、传播和使用中发生的利益关系,鼓励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促进软件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内容:为了正确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内容:为正确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及时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权利主体1.著作权主体的概念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人)是指依照著作权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作者在通常语境下指创作作品的自然人,侧重于身份,但作者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
法律意义上的作者是依照著作权法规定可以享有著作权的主体。
2.著作权主体的种类以主体的形态为标准,著作权的主体分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创作是一种事实行为,不论创作者的年龄、智力水平如何,都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
一般而言,自然人是作品的作者,即一般情况下自然人才能成为著作权的主体,但为平衡、保护不同利益方的利益,以及考虑到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创作作品时付出的组织、物质等支持,法律也允许法人或其他组织成为著作权的原始主体。
著作权法判断题容易1.在我国时事新闻享有著作权。
2.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随作品创作的完成而“自动”产生。
3.二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由合作作者共有享有对作品的著作权。
4.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可以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
5.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不构成侵权。
6.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7.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作品只有到国家版权局登记,才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8.美术作品的著作权随原件所有权的转移而转移。
9.口述作品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
10.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没有时间和期限的限制,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永久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中等:1.画家出卖自己的画作后,依然对其享有著作权。
2.发表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一直受保护,无期限限制。
3.二次作品的著作权由二次创作者和原作者共用。
4.作品的独创性是指作品是由作者自己创作完成的,而不是抄袭他人以后完成的。
5.一个美国人在我国首次发表的作品不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6.商场播放背景音乐不用向著作权人支付使用费。
7.歌手演唱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进行商业演出应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
8.电影及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其著作权归属于制片人享有,其保护期限是制片人终生及其死亡后的50年。
9.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在委托人和受托人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著作权归属于受托人。
10.电视台播放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需要支付报酬。
11.历法是作品,因而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12.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13.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14.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中涉及人身权利的内容有四项: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著作权归属证明模板著作权归属证明模板 第⼀条根据《中华⼈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
第⼆条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成果。
第三条著作权法所称创作,是指直接产⽣⽂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活动。
为他⼈创作进⾏组织⼯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其他辅助⼯作,均不视为创作。
第四条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中下列作品的含义: (⼀)⽂字作品,是指⼩说、诗词、散⽂、论⽂等以⽂字形式表现的作品; (⼆)⼝述作品,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头语⾔形式表现的作品; (三)⾳乐作品,是指歌曲、交响乐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者不带词的作品; (四)戏剧作品,是指话剧、歌剧、地⽅戏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五)曲艺作品,是指相声、快书、⼤⿎、评书等以说唱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 (六)舞蹈作品,是指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等表现思想情感的作品; (七)杂技艺术作品,是指杂技、魔术、马戏等通过形体动作和技巧表现的作品; (⼋)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彩或者其他⽅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或者⽴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九)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 (⼗)摄影作品,是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法创作的作品,是指摄制在⼀定介质上,由⼀系列有伴⾳或者⽆伴⾳的画⾯组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或者以其他⽅式传播的作品; (⼗⼆)图形作品,是指为施⼯、⽣产绘制的⼯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以及反映地理现象、说明事物原理或者结构的地图、⽰意图等作品; (⼗三)模型作品,是指为展⽰、试验或者观测等⽤途,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按照⼀定⽐例制成的⽴体作品。
第五条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中下列⽤语的含义: (⼀)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录⾳制品,是指任何对表演的声⾳和其他声⾳的录制品; (三)录像制品,是指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法创作的作品以外的任何有伴⾳或者⽆伴⾳的连续相关形象、图像的录制品; (四)录⾳制作者,是指录⾳制品的⾸次制作⼈; (五)录像制作者,是指录像制品的⾸次制作⼈; (六)表演者,是指演员、演出单位或者其他表演⽂学、艺术作品的⼈,证明范⽂《著作权归属证明》。
公共领域视野下影视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1. 引言1.1 影视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意义影视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意义在于保护影视作品创作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创作活动的持续进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影视作品著作权是一种知识产权,通过法律保护,可以确保创作者对自己所创作的影视作品拥有独占性的使用权利,使其能够从自己的创作中获取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
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也有助于激发创作者的创造力,推动影视作品创作水平的提高,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影视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还能够促进产业的规范发展。
在法律的监管下,影视作品的生产、发行、传播等环节将更加有序,市场竞争环境也将更加公平。
著作权保护还有利于影视作品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传播。
影视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意义深远,对于推动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文化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公共领域的定义公共领域是指那些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或者著作权保护期限已满的作品。
在公共领域中,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复制、修改、传播和利用这些作品,而无需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或支付任何费用。
公共领域作品的特点包括可自由利用、不受限制、无需付费等,这使得公共领域成为创意与知识的共享空间。
公共领域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著作权保护期限届满,作品进入公共领域;二是作者或著作权人主动放弃著作权,使作品立即进入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的作品范围包括各种文学作品、艺术作品、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从古典文学到近现代电影,都有可能成为公共领域中的作品。
公共领域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但也并非没有法律保护。
公共领域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旨在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确保公众享有平等的创作与利用权利。
对公共领域作品的法律保护是重要的,必须确保公众对这些作品的使用受到合理的限制和规范。
2. 正文2.1 公共领域视野下的影视作品著作权范围在公共领域视野下,影视作品著作权的范围受到严格限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部影视作品只有当其著作权保护期届满后,才能进入公共领域。
第三节版权的归属☐二、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二)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根据《著作法》规定,职务作品应具备以下特点:①职务作品的作者与该单位应当具有劳动关系;②创作的作品应当属于作者职责范围;③对作品的使用应当属于作者所在单位的正常工作或业务范围内。
第三节版权的归属☐二、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二)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第一,一般情况下,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即创作该作品的公民作者享有著作权。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第三节版权的归属☐二、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二)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第二,主要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证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作者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给予作者奖励。
第三节版权的归属☐二、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二)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第三,依劳动合同约定,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职务作品是根据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视为作者的职务作品,著作权由被视为作者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第三节版权的归属☐二、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三)编辑作品的著作权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第三节版权的归属☐二、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三)编辑作品的著作权•编辑实际是一种汇编,与出版社的编辑应加以区别。
编辑著作权属编辑人。
一张报纸的著作权属报社或者编辑部。
百科全书著作权属于整个百科全书的编辑人。
但里面每一个词条的作者,又对这个词条享有单独的著作权。
版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第一次修正根据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作品。
第四条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六条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电影文学》作者版权声明
1.《电影文学》即将于年月发表我撰写的论文,其题名为
,作者为(按排名顺序)。
2. 我保证所投稿件为原创作品,保证所投稿件由本人邮箱投寄,不存在任何抄
袭、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的问题,不存在委托任何人或机构代为投稿的问题;
并且稿件的内容遵守国家关于出版物与科技成果管理的各项法律和法规。
一旦被发现违背了在此处所作的承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所有责任与后果。
3. 我保证所投稿中的作者署名及排序、作者单位都是正确的。
原则上将不再改
变。
如确实因正当理由要改变作者的署名和排序,必须向编辑部提交由全体作者署名的申请书。
4. 我保证在收到贵刊的退稿通知前,不另投其他刊物。
但在接到收稿回执后,
在4个月内未收到贵刊的退稿通知或修改稿件的通知,可以书面通知贵刊撤稿,并改投其他刊物。
5. 本稿经《电影文学》录用和发表后,我同意将本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
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和发行权转让给电影文学杂志社。
全体作者的签名:
年月日
(请将本文件下载打印后,必须由作者本人用黑色笔签名,签名后,请扫描,将扫描后的文件以JPEG或TIF格式与全体作者的身份证扫描文件一起发往定稿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