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部分
- 格式:doc
- 大小:147.50 KB
- 文档页数:26
202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一、导学部分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人教版教材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更是紧跟着时代潮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本教材中,有着许多有趣且充满教育意义的内容,这也为我们今天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我们来看看本教材内容的整体架构。
在教材的编排上,作者们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认知习惯和兴趣特点,从而使得整个教材呈现出了一种层次分明、生动活泼的特点。
从情感、态度到价值观念,再到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教材全面覆盖了语文学科的方方面面,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获取知识,又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对经典文本的选择。
在202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不仅收录了众多经典文学作品,而且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度解读和引导。
比如在课文《木兰诗》中,教材通过对木兰这个人物形象的解读,引导学生们思考关于女性力量和性别平等的议题。
这种将文学作品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的策略,使得学生们在阅读经典文本的也能够在心灵上得到滋养。
二、优化训练部分除了导学部分,202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中的优化训练部分也颇具特色。
对于学生来说,仅仅了解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实践和应用才是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
在这部分内容中,教材设计了许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思维的练习题目和任务,使得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在课后练习中,教材不仅要求学生们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还要求他们进行情感的表达和文字的创作。
这种结合实际的训练方式,既能够帮助学生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又能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面向未来的社会背景下,学生们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能力,更需要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02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正是紧跟着这个时代的需求而设计的。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1. 简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是一本适用于大学英语三级课程的教材。
该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扩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对该教材的详细介绍,包括教材的结构、内容和使用方法。
2. 教材结构教材总共分为两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多个单元。
每个单元的内容涵盖了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以下是教材的基本结构:1.导学部分:每个单元以一篇短文介绍主题,并提供有关词汇和语法的练习,为学生进入学习提供铺垫。
2.听力部分:每个单元有相关的听力材料,旨在提高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理解能力,并为后续的口语练习做好准备。
3.口语部分:该部分包括了与听力材料对应的口语练习,通过模仿和对话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阅读部分:每个单元会提供一篇阅读材料,内容涵盖了各种文体和话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阅读技巧。
5.写作部分:该部分涵盖了写作方面的内容,学生将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包括短文和作文的写作训练。
3. 教材内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的内容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包括社交、旅行、科技、环保、教育、文化等。
每个单元的主题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密切相关,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材中的练习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口语练习、对话训练和写作练习等。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并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相关的听力材料的录音文本和答案解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
4. 教材使用方法《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适用于大学英语三级课程的教学和自学。
以下是几种教材的使用方法:1.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2.个人学习:学生可以按照教材的顺序自主学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和作业,然后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和反馈。
3.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教材中的口语练习和写作任务,提高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潜望镜的秘密》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潜望镜的秘密》,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描写的人物与事件,深刻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导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导学活动一:导读小说《潜望镜的秘密》,了解小说背景及作者简介。
导学活动二:结对讨论,根据小说封面、标题等线索,猜测小说内容和主题。
第二部分:学习导学活动三:阅读小说第一章,并回答以下问题:1. 小说中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2. 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 小说中的“潜望镜”指的是什么?导学活动四: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发展,讨论作者描绘人物的手法和技巧。
第三部分:深化导学活动五:思考小说中的主题是什么?作者通过人物和情节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导学活动六:分组展示,每组选择一个片段进行朗读,讨论其中的隐含意义和象征意义。
第四部分:总结导学活动七:结对分享,总结本次学习的收获,表达对小说《潜望镜的秘密》的看法和认识。
扩展阅读:探讨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比较不同作者的创作手法和主题表达。
教师点拨: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认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素养。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提升。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潜望镜的秘密》的作者、主要内容和背景。
2. 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和情节发展。
3.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4.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导学重点:1. 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2.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3. 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阐释。
4. 阅读思考题的讨论和分析。
导学内容:一、作者介绍《潜望镜的秘密》是日本作家星新一的代表作之一,他是日本著名的科幻小说家,擅长创作悬疑、奇幻和惊悚小说。
星新一的作品常常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深受读者喜爱。
二、作品背景《潜望镜的秘密》是一部融合了科幻和推理元素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神秘的潜望镜,可以看到过去和未来的故事。
《以礼待人》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以礼待人》,学生将能够理解礼貌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以礼待人,并将其运用到平时生活中。
导学内容:
第一部分:导入
1.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他们对礼貌的理解,以及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展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2. 观看视频: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或动画,引导学生思考“以礼待人”的意义。
第二部分:课文阅读
1. 分段阅读:将课文《以礼待人》分成若干段落,让学生分组阅读,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2. 合作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3. 师生互动: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他们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和观点。
第三部分:课文分析
1. 重点词汇:诠释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 阅读理解:安置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平。
第四部分:思考讨论
1. 个人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是否经常以礼待人,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体会和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以礼待人。
第五部分:拓展延伸
1.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各种情境下的以礼待人的场景。
2. 作文写作: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以礼待人”的作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深刻理解到以礼待人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展现出礼貌和关爱。
希望学生能够将这种美好的品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氧气》导学案
导学目标:
1.了解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掌握氧气在自然界和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3.了解氧气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的应用;
4.探讨氧气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前期准备:
1.准备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工具,介绍氧气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内容;
2.准备实验材料,进行氧气的特性实验,如燃烧实验、呼吸实验等;
3.准备相关视频、图表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的作用和应用。
导学活动:
导入部分:通过展示一段关于氧气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一部分: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氧气?氧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2.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实验室制备方法,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基本特性。
第二部分:氧气在自然界和生物体内的作用
1.探讨氧气在大气层中的含量和分布,以及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2.介绍氧气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氧气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氧气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的应用
1.讨论氧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氧气焊接、氧气裂解等;
2.介绍氧气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氧气吸入治疗、氧气供氧等,让学生了解氧气在医疗方面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氧气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1.探讨氧气对环境的影响,如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氧气的污染和保护大气环境。
导学结束: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氧气的作用和应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氧气保护和环境保护,为构建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导学练第一部分:导学部分【学习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重难点知识】细胞核的结构(1)物质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形态及特点:极细的丝状物,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3)与染色体的关系: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1)概念: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
(2)类型: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3)举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第二部分:课堂分层训练AB层课堂训练一、判断正误:(1)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一个细胞核()(2)某些细胞无细胞核,说明细胞核不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3)细胞核是细胞代谢中心()二、选择题:1.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嫁接在一起(如图),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种伞藻相同的伞形帽。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伞藻的细胞中均含有多种具膜细胞器B.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C.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2.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对其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③是单层膜,①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④是核孔,能让各种分子进出细胞核D.②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犹如京剧的“变脸”,它们都是真核细胞内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下列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4.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C.核孔是DNA、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核膜是单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5.如图是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关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代谢旺盛的细胞中2的数目较多,4的体积较大C.1和5的外膜连通,使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联系更为紧密D.3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所以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6.关于模型构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模型的种类有三种: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和生物模型C层课堂训练7. 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
力的分解(第一课时)姓名班级学号一.预习部分㈠自主预习:◆预习目标:1、知道力的分解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
2、经历在实际问题中建模、分析过程,领悟等效替代的细想。
3、知道根据实际效果对力进行分解。
◆预习内容请先把教科书P/62-65的内容读一边,然后再思考完成下面任务。
1.复习力的分解的概念:什么是力的分解,它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方法?3.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共点力的方法?㈡预习展示阅读书上P/62页图2-25,2-26思考其原理?1.一个力也可以用几个力来,替代前后的效果。
把一个力分解成几个分力的方法叫。
力的分解也是一种。
2.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共点力的方法: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同样可运用。
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
3.如图有相同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有,也就是说同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有。
F与分力大小的比较:F不一定比分力。
4.你是如何完成自主预习的?(在相应的括号内打√)A独立完成()B讨论完成()C先独立后讨论完成()。
二.导学部分◆预期目标:1. 知道一个力可以在几个方向上产生效果。
2.学会按力的效果对力进行分解㈠合作探究1.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分解力呢?分解一个力要具体考虑这个力产生的效果,它在哪些方向上产生了效果,就可以沿着这些方向进行分解,这就是作用效果分解法。
(1)例题:某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的力F 斜向上拉物体,请分析力F 产生的效果。
两个分力的大小为F1= , F2=(2)例题:如图所示,一个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G 。
分析重力的作用效果, 两个分力的大小为F1= , F2=㈡质疑提升 (交流讨论)1.力的分解有确定解的附加条件。
(1)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如上例题1、2)(2)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思考:已知合力F 和它的一个分力F1,在下图 中画出它的另一个分力。
2.力分解的一般步骤?三.反馈检测画出下图所示三种情况下重力的两个分力:F F四.课后巩固1.一个力,如果它的两个分力的作用线已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种(注意:两分力作用线与该力作用线不重合)2.作图:对下力进行分解GG GF3.选择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力只能分解成惟一确定的一对分力B.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分力C.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则另一个分力有确定值D.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两个分力方向,则两分力有确定值2.已知某力的大小为10 N,则不可能将此力分解为下列哪组力()A.3 N、3 NB.6 N、6 NC.100 N、100 ND.400 N、400 N4.计算如图,刀刃的横截面,F是作用在刀背上的力,它推开物体的两个力的方向怎么样?用作图法我们如何画出其分力?。
《角的比较与运算》导学案一、导学部分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利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
2.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3.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其简单的应用。
学习重点: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和差倍分表示与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 学习难点:角的识图 二、基础部分1.角的大小比较方法一是 ,二是2.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填空:(1)如图1,∠AOC=∠AOB+ 。
∠AOB= — ∠COB 。
(2)如图2,∠COD= — 。
或∠COD= — 。
∠AOC= + 。
或∠AOC= — 。
3.从一个角的 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 ,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4.如图3,OB 是∠AOC 的平分线,则 (1)∠AOB= , (2)∠AOC=2 =2 。
(3)∠AOB=12=12。
三、拓展部分1.如图,∠AOB=90°,∠AOC 是锐角, ON 平分∠AOC ,OM 平分角∠BOC , 则∠MON 的度数是 。
2.如图所示,OC 为∠AOB 的角平分线,∠AOB=110°,∠AOD=15°。
则∠COD 的度数为 。
A图1A图2OBCA图3OANCB MOB CDA四、提高部分1.如图,(1)已知∠AOB是直角,∠BOC=30°,OM平分∠AOC,ON平分∠BOC,求∠MON的度数。
(2)如果(1)中∠AOB=α,其它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
(3)如果(1)中∠BOC=β,(β为锐角),其它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
(4)你从(1)、(2)、(3)的结果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如图所示,已知AB是一条直线,O是AB上的一点,OC是∠AOD的平分线,OE在∠BOD内,∠DOE=13∠BOD,∠COE=72°,求∠EOB的度数。
OAMBNCOACD EB。
4.3.3余角和补角 导学案第2课时一、导学部分 学习目标正确理解方位角,能画出方位角所表示方向的射线。
学习重点给出方位角能画出方位角所表示方向的射线。
学习难点 方位角的理解。
二、基础部分1.方位角就是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表示方向的角。
在航海、测绘等工作中经常用到。
东北方向表示北偏东45°;东南方向表示南偏东45°;西南方向表示南偏西45°;西北方向表示北偏西45°。
2.在同一问题中,观测点可能不止一个, 在不同的观测都要画出正东、正西、正南、 正北4条方向线。
例如:我海军舰艇在点 A 处测得一个目标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 线上,舰艇沿这一方向航行至点B 处,又测得目标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这时就 需要在不同的两个观测点A 和B 都画出基准线,如图所示。
3.如图.货轮O 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 在它南偏东6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即北偏西45°)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 和海岛D. 试画出灯塔A 、客轮B 、货轮C 和海岛D 方向的射线.A西北东南B西北 东南60°30°●货轮O三、拓展部分1.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OA 的方向是北偏西30° B. OB 的方向是西南方向 C. OC 的方向是南偏东60° D. OD 的方向是北偏东60°2.在点O 北偏西60°的某处有一点A , 在点O 南偏西20°的某处有一点B ,则∠AOB 的度数是 。
3.A 看B 的方向是北偏东21°,那么B 看A 的方向是 。
4.如图,邮局和商店分别在学校的北偏西方向, 邮局又在商店的北偏东方向.那么,图中A 点应该是________,B 点应该是_______,C 点应该是______. 四、提高部分1.学校、公园和商店在平面图上的标点分别是A 、B 、C 三点.若公园在学校的南偏西42 ° ,商店在学校的北偏东50 ° ,请画出图形,并求∠BAC 的度数.2.灯塔A 在灯塔B 的南偏西60 °,A 、B 两灯塔相距20海里.现有一艘轮船C 在灯塔B 的正北方向、灯塔A 的北偏东30 °方向.试画图确定轮船的位置(每10海里用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A.C.BO 北 DCBA 60°60°30°45°。
导学部分教学目的和内容:动员课。
重点解决6个W。
详细分析证券和投资的定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学重点:证券投资的定义教学课时:2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1、什么是证券投资?(What)2、为什么要进行证券投资?(Why)3、怎样进行证券投资?(How)4、在什么场所进行证券投资?(Where)5、在什么时间进行证券投资?(When)6、谁在进行证券投资?(Who)二、课程体系简介本门课程由四讲组成,他们分别是:证券概论:包括证券导论、证券品种和证券市场三方面;证券运行论:分别介绍证券发行、证券流通和证券价格;证券投资论:分别介绍投资理论、投资理念和投资分析;证券监管论:分别介绍监管理论、监管要素和监管实践。
第一章证券概论第一节证券投资概论证券投资包括证券和证券投资两个方面的内容。
研究证券的根本目的在于进行证券投资。
只有对各种证券及其运行规律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证券投资才能顺利进行。
证券投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既有理论问题,也有技术问题,还有具体操作的问题。
由于投机与投资结伴而行,收益与风险形影相随,投资管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证券投资的定义:首先要明确证券和投资两个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一)证券的涵义有宽窄两种定义。
1、宽的方面,证券是以证明或设定经济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为目的所制定的凭证。
名目繁多,大体可分为证据证券和有价证券两大类。
①证据证券亦称凭证证券,是经济活动中,单纯证明某一特定事实的书面凭证,如收据、借据、合同等。
一般不具有市场流通性。
②有价证券是具有一定票面价值,证明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并能在市场流通转让的书面凭证。
上述商品证券是将有形的物质资料转化成有价证券,证明商品的所有权。
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取得票面所载明的商品。
货币证券是证明货币所有权或债权的。
拥有对货币的请求权和追索权,按约定条件将其转化成货币。
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资本证券是证明资本所有权或债权的。
是资本虚拟化的产物,着眼于投资回报和资本利得。
2、窄的方面,证券专指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有价证券包括上面所讲的商品、货币和资本三种证券;狭义的有价证券专指资本证券,通常也简称证券。
3、证券投资只涉及资本证券,不涉及其他证券。
所以,本门课程所讲的证券或有价证券,都是专指资本证券。
(二)投资的涵义有两种含义。
1、一般意义上的投资,是指将资金投放到某种对象上,以期获得相应的结果,如教育投资、体育投资、基建投资、健康投资等。
2、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获得预期收益,投入一定量的实物资本或货币资本,以经营某项事业的经济行为。
它不但有资本的投入,还包括资本的经营与管理,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为资本的预付、分配、使用、回收和增值等多个环节。
①按投资方式划分:直接投资:投入资本,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间接投资: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利得。
②按资产形态划分产业投资:购买土地、设备、原材料等实物资产。
金融投资:购买有价证券、银行存款等金融资产。
直接投资利用资本的经营权获得收益,间接投资通过资本的所有权取得收益。
产业投资的着眼点在于从事生产经营以增加资本存量,金融投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的股息、利息收益,或证券转让的价差收入。
它不直接增加资本存量,属于一种信用活动。
(三)证券投资的涵义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证券投资属于间接投资和金融投资的范畴。
具体地说,它是经济主体以其资本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借以获得收益的投资行为。
证券投资的经济主体,简称投资主体,有两类: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包括自然人和家庭亲朋的合伙投资者。
投资资金来源于扣除生活消费后的可以自由支配的个人收入,投资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下列因素:①居民的收入水平、②国家的税收政策、③公共福利保障制度、④居民的储蓄倾向、⑤投资习惯、⑥资产流动偏好、⑦证券市场状况、⑧通货膨胀情况、⑨利率和汇率变化情况等。
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各种互助、养老基金组织、专门的证券投资基金、各类金融机构、工商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
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来源渠道丰富,可以是自有资金,也可以是借入资金,还可以是通过证券市场创设机制专门筹集的资金,故投资规模较大,资本力量雄厚,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
证券投资的分类:1、按环节分:直接投资间接投资2、按时间分:长期投资短期投资3、按收益分:固定收益投资不固定收益投资投资者直接到证券市场去购买证券,谓之直接投资;投资者购买金融机构本身所发行的证券,则称为间接投资。
这种金融机构专门从事证券交易和证券投资,从中赚取利润,然后作为股息或利息支付给证券的原始投资者;长期投资是指进行长期债券和股票的投资,而且长期持有,以获得股息或利息。
一般时间最少在1年以上。
短期投资是指购买短期证券或购买长期证券后短期内又转手卖出所进行的投资。
时间一般在1年以内。
一般来说,对固定利率债券和优先股的投资属于固定收益的证券投资;对普通股以及贴现债券的投资则属于不固定收益的投资。
二、证券投资的目的:证券投资的主体很多,不同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投资目的,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的时期投资目的也不一样。
有时,一笔投资同时具有多种目的,这时,次要目的还要服从主要目的。
1、赚取利润。
即投资收益(股息和利息)和证券增值收入。
2、控制股份。
为了控制公司,就必须取得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和董事职务,从而达到以下目标中的一个或几个:①形成公司集团,做大做强,增加竞争力;②使被控制公司成为原料供应商或产品销售者;③使之成为资金供应者,尤其是对金融机构的控股;④开拓新产业,分散行业系统性风险,尤其是跨行业的控股;⑤取得被控公司的高额利润;⑥国家利益、主权与安全等。
3、分散风险。
资产分散化和证券多元化。
4、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证券的变现能力。
5、宏观调控。
这是中央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主要目的。
买进证券,货币流向市场,以放松银根,反之,则紧缩银根。
第二节证券市场概论教学目的和内容:全面展示证券市场全景图,简介证券市场的定义、组成要素、历史沿革、结构、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机构、功能等。
教学重点:证券市场的结构教学课时:2一、证券市场的定义证券市场是一个空间概念,但它的出现,是和时间密不可分的。
所谓市场,顾名思义,是指交易活动的场所。
商品经济的出现,产生了商品市场;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股份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推动了股票的大量发行;股票发行市场的建立,催生了股票流通市场。
为了保证上述两个市场的有序运行,又出现了所谓的中介机构和管理机构。
所以,证券市场是指筹资者发行和投资者买卖各种有价证券的活动场所。
二、证券市场的组成要素一个完整的证券市场,必须具备由下列几部分组成:1、市场主体:证券的供应者和需求者,即证券的发行者和投资者;他们之间的交易一般通过证券交易所来完成。
2、市场客体:证券投资的对象,即股票、债券和衍生品;3、市场中介机构:承销商和经纪人,即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4、市场管理机构及辅助机构。
如证监会、证券登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等。
所以,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必然产物,是衡量市场经济国家的极其重要的标志之一。
三、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比较1、早期证券市场:1613年,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最早的证交所。
2、英国证券市场:1773年,伦敦乔纳森咖啡馆,伦敦证券交易所问世。
3、美国证券市场:1790年,费城证券交易所是全美第一家证券交易所;1792年5月17日,华尔街“梧桐树协议”催生了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
4、我国证券市场:1891年,旧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股份公所出现;1984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小飞(600651)正式发行;1986年上海工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第一次上市交易两只股票:600601、600651;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91年,深交所开锣。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意义上的证券交易所的出现,中国整整晚了200~300年,处于婴儿蹒跚学步阶段。
四、证券市场的结构证券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各种要素之间有着广泛的外部联系和复杂的内部结构。
五、证券发行市场证券发行市场是证券发行人第一次将新发行的股票或债券等通过一定方式推销给投资者的一种买卖关系的总称。
一级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首要环节。
一级市场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资金转化和资本积累。
(一)一级市场的特点:1、没有固定的场所,是一种抽象的市场;2、主要功能在于筹资;3、由发行人、投资人和中介人三要素构成。
(简单介绍所谓的一级半市场)(二)发行市场的参与者:1、证券发行者;政府、公司、金融机构等。
2、证券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和法人投资者。
3、证券中介机构;主要是专业金融机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证券中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两类。
六、证券流通市场证券流通市场是指对已经发行的证券进行转让交易的市场。
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一起构成统一的证券市场体系;二级市场的作用体现在:资金变现;(一)二级市场的特点:1、参与者的广泛性;2、价格的不确定性;3、交易的连续性;4、买卖的投机性;(二)证券交易所——职能证券交易所是设有固定交易场地、时间和各种服务设施,采取集中、公开的竞价方式、专门供证券商从事证券买卖的场所。
证券交易所有四大功能:1、为证券流通提供连续市场;2、为决定公平价格提供适当的手段;3、集中各类社会资金参与投资;4、引导投资的合理流向。
此外,各国证券法规还可以赋予证券交易所某些特别的功能。
(三)证券交易所——组织形式1、公司制2、会员制课外作业:查阅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基本组织情况。
(四)场外市场1、柜台交易市场:证券公司柜台2、第三市场:已上市证券的场外交易市场。
了解大宗交易制度3、第四市场:买卖双方直接交易4、二板市场:了解做市商制度。
5、我国场外市场情况:(五)证券市场机构1、证券经营机构:证券商和投行。
2、证券服务机构:证券登记结算、证券评级、证券信息、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融资、证券中立机构。
3、证券监管机构:政府监管机构(证监会)和行业自律机构(证券交易所和行业协会)。
了解各类机构的类型、作用和业务分工情况。
(六)证券市场的功能证券市场的功能很多,可以从基本功能和附加功能两方面来阐述。
基本功能是:1、筹集资金2、价格发现3、资源配置附加功能大致有:1、分散投资风险2、引导价格信号3、创造金融工具(七)证券市场运行示意图第三节证券品种——股票教学目的和内容:从分析股份公司入手,展现股份有限公司的结构、特点,自然导出股票,股票的类别种类以及股利特征分配等内容。
教学重点: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股票的法律性质;普通股。
教学课时:2一、股份公司——概论股份公司是证券制度的母体,股份公司既是证券市场上主要的证券供给者、资金需求者,同时又是资金的供给者,证券的需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