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柳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册教材以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科技的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基础。
二、教材编排本册30篇课文,其中,讲读课文有18篇,自读课文有12篇,课文编排以积累运用为训练核心,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要求1、通过本册课文的教学,学生了解祖国山河之美,启发怎样做人,怎样对待生活。
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增长见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有童年多姿多彩的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了解在苦海中生活的人物,领悟人生的哲理;初步接触、了解文言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100个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3、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复述课文讲的故事。
教学进度第1、2周----------------------------------------------------第一单元第3、4周-----------------------------------------------------第二单元第5、6周-----------------------------------------------------第三单元第7、8周-----------------------------------------------------第四单元第9周------------------------------------------------期中复习、考试第10、11周--------------------------------------------------第五单元第12、13周--------------------------------------------------第六单元第14、15周-------------------------------------------------第七单元第16、17周-------------------------------------------------第八单元第18、19周------------------------------------------------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欣赏阅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了解我国古代建筑——楼阁在艺术与技术两方面具有的独特的成就,领略中国名楼的魅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测试及答案(冀教版)第六单元一、我来填完整。
1.柳是的使者,杜甫的《腊日》中有这样的诗句:“,。
历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并逐渐形成了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习俗和的柳文化。
2.古时候,寒食节期间,家家有门前的风俗。
到了宋代,人们不仅门前插柳,还要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儿,坐着插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
至今,还有人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在墓前以示。
3. 之俗始于汉朝。
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与“”谐音,折柳相赠有“”之意;二是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所以,诗文中常用“折柳”来表达之意。
4.戴柳之俗含有 . 的意思,此其一。
其二是:俗话说:“,。
”柳是很容易扦插的树种,生机蓬勃,因此戴柳又有之意。
5.历代诗人都喜欢以柳入诗。
《诗经》中所写的“”,早已成为人们吟咏的佳句。
唐朝以后,咏柳的,。
如:“夕阳返照桃花坞,”,“,勾引春风无限情。
”等。
但是,把柳树的柔美形象描绘得最真切动人的当数的《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
”6.《春江花月夜》:跟着音乐,如沐春风,如临,如卧的花间,如披的锦绣……二、火眼金睛。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西晋的陶渊明,特意在堂前栽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2.北宋的欧阳修,曾在扬州平山堂种植柳树,人称“欧公柳” ()3.折柳赠别习俗始于我国的唐朝。
()4.咏柳诗歌中最为出色的是孟浩然的《咏柳》。
()5.柳泉居士是指明末清初的蒲松龄。
()6.唐代文成公主在拉萨大昭寺前栽植一株柳树,称之为“唐柳”。
()7.清末名将林则徐出征西北时,命令军队沿途种柳,长达数千里,人称“左公柳”。
()8.现代画家丰子恺曾将屋子取名为“小柳屋”。
()9.现代史学家陈寅恪也特别爱柳,他的书房叫“寒柳堂”,其著述编为《寒柳堂集》。
()三、我国古典名曲知多少。
1.中国十大古典名曲是:(1)《高山流水》;(2)《广陵散》;(3)《平沙落雁》;(4)《十面埋伏》;(5)《渔樵问答》;(6)《夕阳箫鼓》;(10)《胡笳十八拍》。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
1.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研究态度和研究惯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 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教学内容
本教学计划将包括以下内容:
- 课文阅读和理解:通过教师讲解、小组讨论和个人阅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指导和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作文、日记等不同类型的写作。
- 口语表达:通过教师引导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 传统文化研究:通过研究古诗文、传统故事等内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教学方法
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景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4. 教学评估
本教学计划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 日常作业和练: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和练情况,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掌握情况。
- 课堂测试:通过定期的测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 作品展示: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在阅读、写作和表达方面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安排,希望通过这个计划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全面发展。
1.长江之歌2.五彩池3.七月的天山4、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5 、山海关阅读链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综合学习一6、穷人7最美好的礼物8有月亮的晚上9成全一棵树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链接爱的絮语综合学习(二)我的小笔头11 《心的翅膀》教学设计12 百合花开世界边沿在哪儿14、壮哉,少年游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阅读链接学会乐观综合学习、三姚振函简介16.世界儿童和平条约17. 相片18 将军与孤女19阳光下的皮肤2019球万岁不能忘却的圆明园综合学习四小学语文冀教版新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说明轻轻翻开这本散发着浓浓墨香的课本,我们便开始了一次远行。
随着一篇篇优美的文字我们纵情于山水之间,领略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自然山水在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中,增添了一丝神秘;文化的传承与博大,让大自然的神奇尽显风姿。
留连于山光水色、亭台楼阁之中,我们的心灵受到滋养,眼界得到开阔,胸怀变得博大,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出发吧!《长江之歌》将让我们领略到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母亲河,走近那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感受她穿越古今、亘古不变的豪迈情怀,触摸她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母亲情愫。
让我们用无限的赞美与最真诚的祝福歌颂她吧!《五彩池》则把我们带到了四川省松潘县藏龙山上,让我们亲身感受那“世外桃源”般的神奇。
水池形状千姿百态,池水颜色五彩斑斓,再加上水池周围色彩绚烂的花朵,这幅浑然天成的美景怎不让人感到如入仙境呢?《七月的天山》这则游记让我们置身于一种抛却喧闹之后的寂静、远离酷暑之中的清爽、洗尽雕琢之余的纯朴之美中,这样一次旅行让我们的心灵也随之接受了一次洗礼。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水乡优美的画卷。
徜徉其中,我们被绍兴水乡的精灵——乌篷船,深深吸引,流连其间,我们为那五千座姿态万千的桥而叹服,心底深深地羡慕绍兴孩子能够坐在桥上听故事的经历。
油然而生一种感慨:绍兴,真美!《山海关》则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雄伟壮观、地势险要的关口,展示了它千年雄关的巍峨气势。
1长江之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词的基本含义。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资料,在美读中品赏领悟诗歌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和中华民族之母亲河的雄壮与伟大。
【教学重难点】深入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出长江的宏大气势,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对祖国长江的感恩之情。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激情导入听《长江之歌》这首歌及放映有关长江资料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江的壮观美丽。
师:同学们,当我们口中吟唱起“长江之歌”时,你一定会难抑激动的心情,现在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走进这首诗歌。
2、初读感悟师: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检查认读个别指导纠正预设:师:通过诵读诗歌,谁愿意把自己的感觉说给大家听?生:体会到了祖国长江的壮观、磅礴、伟大我感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的幸福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优美和凝练我为母爱所折服我们要学会感恩我为长江母亲而自豪师:同学们的感受和我一样,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别样的心情再次走入这首诗歌。
3、品读领悟出示中心话题,“作者为什么把长江比做母亲来赞美?”默读课文,请在文中勾画出关键词句,结合搜集的资料来谈谈,并体会着读一读。
学生自学小组进行合作、探讨。
预设点: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生:“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生:“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师:你可知道长江两岸有着多少中华儿女,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生:我知道有三亿人口生活在长江两岸。
生:我可以体会到长江哺育了千万人民,灌溉着良田万顷,滋润了两岸的泥土,我们吮吸着她的乳汁,沐浴着她的恩泽。
小学语文冀教版新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说明轻轻翻开这本散发着浓浓墨香的课本,我们便开始了一次远行。
随着一篇篇优美的文字我们纵情于山水之间,领略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自然山水在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中,增添了一丝神秘;文化的传承与博大,让大自然的神奇尽显风姿。
留连于山光水色、亭台楼阁之中,我们的心灵受到滋养,眼界得到开阔,胸怀变得博大,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出发吧!《长江之歌》将让我们领略到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母亲河,走近那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感受她穿越古今、亘古不变的豪迈情怀,触摸她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母亲情愫。
让我们用无限的赞美与最真诚的祝福歌颂她吧!《五彩池》则把我们带到了四川省松潘县藏龙山上,让我们亲身感受那“世外桃源”般的神奇。
水池形状千姿百态,池水颜色五彩斑斓,再加上水池周围色彩绚烂的花朵,这幅浑然天成的美景怎不让人感到如入仙境呢?《七月的天山》这则游记让我们置身于一种抛却喧闹之后的寂静、远离酷暑之中的清爽、洗尽雕琢之余的纯朴之美中,这样一次旅行让我们的心灵也随之接受了一次洗礼。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水乡优美的画卷。
徜徉其中,我们被绍兴水乡的精灵——乌篷船,深深吸引,流连其间,我们为那五千座姿态万千的桥而叹服,心底深深地羡慕绍兴孩子能够坐在桥上听故事的经历。
油然而生一种感慨:绍兴,真美!《山海关》则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雄伟壮观、地势险要的关口,展示了它千年雄关的巍峨气势。
随着作者抚今追昔,我们也不禁为那些捍卫国土的英雄而肃然起敬。
《阅读链接》为我们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楼文化,让我们走近中国名楼,来感受它们丰富的人文内涵吧!这一次旅行,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相信这趟旅行也将为你的人生打下另一番底色,抑或开启了你的心智。
这不过是一个开始!1.长江之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词的基本含义。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资料,在美读中品赏领悟诗歌内容。
【关键字】教案、语文、情况、方法、行动、作风、认识、问题、自主、自觉、保持、提升、发展、加深、发现、了解、情绪、需要、能力、渠道、化解、激发、拓展、树立、丰富、引导、指导、发挥、解决、调整、完善、提高、中心小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师2:高兴、悲伤、生气等都属于人的情绪,人的情绪有七种,就是所谓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我们每天都难免会有情绪的变化,比如高兴、悲伤等,若长时间受到坏情绪的影响和刺激,就会导致身体生病,所以我们要从小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个乐观开朗的人。
(板书课题)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链接提供的有关资料,说一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针对故事中对待突发情况的两种不同态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1、乐观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乐观能带来快乐、智慧与勇气。
2、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快乐人生的通行证。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交流,加深认识,丰富感受。
中心话题:如何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1、自由阅读,静思默想,在书上写出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2、小组内交流。
几个同学为一组,口头交流。
3、全班交流。
可以选一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发言,让学生的认识在相互碰撞中不断提高。
四、提升认识“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令自己不太满意的特征,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不尽人意的事情,通过今天的学习,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不完美”呢?五、教师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如何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心态加上积极的行动,才会有快乐、智慧、有意义的人生!课前谈话作为铺垫。
通过有关故事,使学生明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快乐和幸福不会不请自来,他们需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发现,去寻找。
人生的快乐或悲伤,顺利和坎坷,成功和失败,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人自己的心态决定的。
阅读链的目的是将学生的课内与课外相接,语文与生活相连。
借本课的学习打开学生视野,拓展学生学习渠道,在生活中学习提高。
通过本次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自己,坦然面对生活,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字词专项一】一、读拼音写词语。
(12 分)xìnìtǔrang biān zisīlièfūyào guìchújǔjuépáng bólián dāoniǎn mǐhūxiào bǐyí二、在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后画“√”,错误的用“—”标出并在()里改正。
(8 分)1.yān,殷)红yān,燕)山qiǎn,潜)入()2.chuō,绰)号勉qiǎng,强) zēng,憎)恨()3.xuàn,渲)染pí,毗)连qǐ,祈)祷()4.tián,恬)静quán,蜷)曲mò,蓦)然()三、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面打“√”。
(8 分)1.散漫(sàn sǎn)2.脖颈(gěng jǐng)3.饮用(yìn yǐn)4.纤夫(qiàn xiān)5.相片(xiāng xiàng)6.模样(mómú)7.硕果累累(lěi léi)8.大煞风景(shàshā)四、用“—”画出错别字并改正。
(8 分)谈笑风声()理直气状()狂风怒嚎() 访古裂奇()缴尽脑汁() 百年好和()兵绒相见() 金璧辉煌()意正词严() 毛骨忪然()舍己为功() 裁然不同()亨誉世界() 聚精汇神()神彩飞扬() 勇往值前()五、查字典。
(5 分)“寓”字共有()画,第七画是()。
它是()结构,部首是(),除去部首还剩()画;如果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再查音节();在字典中的解释:①居住。
②住的地方。
③寄托。
在下列词语中的解释是:(请填序号)寓所()公寓()寓言()六、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6 分)()()羊{())辟{())()()堇{())奏{())()()林{())甫{())七、同音字我会填。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上:阅读链接《“柳文化”集锦》教案
教材分析:
本次阅读链接的开头部分简单介绍了“柳文化”的形成。
然后,介绍了“插柳”、“折柳”、“戴柳”、“咏柳”、“爱柳”等几种“柳文化”现象。
最后,号召学生留心生活中有趣的“柳文化”,进行拓展性的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1.阅读教材中提供的和“柳”有关的文字材料。
2.了解和“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文化信息,接受文化熏陶。
3.开展和“柳文化”相关的综合学习活动。
设计理念:
1.体现“以链接内容为起点,拓展学生视野,使课堂向课外延伸,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教学思想。
依据“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的教学程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2.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体现小学语文“阅读引路——链接拓展”式阅读教学,彰显教材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查阅关于柳文化的故事及诗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