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照明检测及评价方法》国家标准开始实施
- 格式:pdf
- 大小:721.30 KB
- 文档页数:1
2014年6月份开始执行的建筑行业规范2014-05-18 08:33:37 来源:网络转载阅读: 291 次2014年6月份开始执行的建筑行业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00-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同时废止。
2、《单层防水卷材屋面工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316-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67-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原《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同时废止。
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146-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原《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同时废止。
5、《密肋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275-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34-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原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同时废止。
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087-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30-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原《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同时废止;9、《城镇建设智能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918-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10、《混凝土结构用成型钢筋制品》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29733-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11、《建筑用节能门窗第1部分:铝木复合门窗》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29734.1-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双端荧光灯和自镇流荧光灯能效标准介绍GB19043-2003《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和GB19044-2003《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两项荧光灯能效标准,是我国荧光灯行业规范市场、扩大需求、提高整体水平的关键性的基础工作,也是“绿色照明工程”实施的重点任务之一。
这两项标准于2003年3月17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颁布,即将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主要内容概述这两项标准是含有强制性条款的国家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对荧光灯能效等级的划分。
能效等级划分可以向消费者提供产品的总体能效信息,并且可以作为实施用能产品能效标识的技术依据。
两项荧光灯能效标准的能效等级均采用3级制,分级的原则为:1级是目标值,目前市场上没有或只有少数产品能够达到,大约只占5%左右;2级是先进、高效产品,是节能评价值,达到2级的产品经过认证能够取得节能认证标志,大约占35%左右;3级为能效限定值,3级以上大约占90%左右,3级以下为淘汰产品,禁止在市场上出售,大约淘汰10%左右。
在做能效等级判定时,先做颜色判定,再按照相应要求同时考核光效和2000小时光通维持率。
第二个内容是对荧光灯的能效限定要求,是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款,实施时将作为强制性指标。
能效限定值是国家允许产品的最低能效值,低于该值的的产品则是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能效低的产品不但额外消耗了大量能源,同时也相对加大了用户在用能方面的支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有关条款的规定,标准中的能效限定值是针对荧光灯行业的监督管理,防止能效低的产品进入市场,是国家淘汰高耗能荧光灯的依据。
第三个内容是对荧光灯的节能评价要求,属于推荐性指标,是开展节能产品认证技术依据。
节能产品认证是我国《节能法》规定的一个重要的节能管理制度,以引导和激励企业提高产品的能源利用率。
当荧光灯是符合节能评价要求的合格品时,就可向国家节能产品认证中心申请节能产品认证并获得其颁发的节能标志和证书。
绿建题库单选题: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展模式应采用密而不挤、集约式、()模式。
A 紧凑式B城市扩张模式C高能耗式D广占地式A2、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领域包括()、智慧城市、可再生能源、住宅产业化、海绵城市、城市综合管廊、低碳生态城区等7大领域。
A绿色建材B绿色建筑C智能建造D智慧住区B3、我国绿色建筑节能与能源利用关键技术包括外围护结构、空调设备与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节能电梯等五大系统。
A门窗遮阳系统B屋面防水保温系统C能耗监测系统D照明系统C4、建筑节水的主要作法不包括()。
A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B强化节水器具的推广应用C再生水利用、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D雨水、污水混和使用D 5、地源热泵系统是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 )、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A 地热能热泵B 污水源热泵C地热能交换系统D地下水源交换系统C6、根据地热能交换形式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类不包括()。
A地埋管B地下水源C地表水源D废水源热泵系统。
D7、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暖通空调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
A 30 B40 C50 D60 D8、太阳能利用技术不包括()。
A 太阳能直接转化和利用技术B太阳能热利用技术C 太阳能光伏技术D太阳能光电技术D9、太阳能利用与建筑相结合常用的技术不包括()。
A 光伏建筑一体化B光热建筑一体化C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D 太阳能采光通风一体化D10、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如下()不是其形成的原因。
A城市中的大气污染B城市中绿地、林木和水体的减少C透水路面D人工热源的影响C10、室内空气品质主要检测的内容不包括()。
A含氧量B甲醛含量C氡的含量D颗粒物C11、室内空气品质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因为人在室内的时间占比()%。
A 50 B60 C 70 D 90 D12室内污染源种类包括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其中生物污染为()。
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贵州省推进“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5.18•【字号】黔建城通[2012]249号•【施行日期】2012.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贵州省推进“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黔建城通〔2012〕249号)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城管局、发展改革委:为推进“十二五”时期我省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提高城市照明节能管理水平,现将《贵州省推进“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贵州省推进“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指导意见为推进“十二五”时期我省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提高城市照明节能管理水平,根据《全国城市绿色照明“十二五”规划纲要》,现就推进我省“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我省城市照明工作的发展和现状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地逐步淘汰低效能照明产品,积极推广和使用高效节能的照明产品和技术,城市照明建设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截止2011年底,全省九个市(州)共有城市照明设施38.4万盏,总功率达8.5万千瓦。
城市照明工作的发展有力地提高了各城市的夜晚环境质量,美化了城市形象,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
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地区发展不均衡,我省城市照明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基础设施陈旧,低效高能耗的照明设施仍然存在。
一些地方还在使用汞灯、白炽灯、低压钠灯等光源,强力探照灯、大功率投光灯以及多光源无控光器的低效照明灯具在城市照明中仍然存在。
二是除少数城市外,绝大多数地方尚未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或绿色照明规划,城市照明项目建设缺乏指导性和连续性,对照明节能不能形成统一认识,执行标准不一。
核心提示: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了《"十三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城市绿色照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以及保障措施,是各地"十三五"期间实施城市绿色照明的重要依据。
《“十三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住房城乡建设部随着现代化城市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经济实力的髙速发展,城市绿色照明在改善城市环境境和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域市整体功能,拉动内需,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对于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创新城市管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 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推进全国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提高城市照明管理水平,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建计函〔2015] ★★★号),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了《"十三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城市绿色照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以及保障措施,是各地"十三五"期间实施城市绿色照明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现状、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二五"期间,全国城市照明发展稳中有进,积极推广绿色照明,著力强化节能管理,《"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确走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5年末,全国1064个城市共有城市照明管理人员约5万人,道路照明灯较"十二五"期新增833万盏,安装功率总计407万千瓦;景观照明灯较"十二五"期新增1076万盏,安装功率总计21万千瓦s ”十二五"期末城市照明节电率达到17.3%,新建道路照明质量与节能评价达标率达100% ,既有道路照明节能改造节能评价达标率达98% ;高效照明节能产品的应用和低效照明设施的淘汰较"十一五"有进一步推进,全国各城市高光效、长寿命光源的应用率达到90%的目标要求,城市道路照明已全部淘汰白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