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案例研究(赵保卿主编)-2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187
审计案例研究2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关键信息项:1、审计目的2、审计范围3、审计程序4、审计证据5、审计发现6、审计结论7、审计建议1、引言11 本协议旨在对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规范,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2、审计目的21 确定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
22 审查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3 核实应收账款的存在性、计价和可收回性。
24 检查销售折扣、退货与折让的处理是否合规。
3、审计范围31 涵盖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的销售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订单处理、货物发运、发票开具、收款记录等环节。
32 涉及与销售与收款相关的财务报表项目,如营业收入、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
4、审计程序41 内部控制评估411 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业务流程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
412 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测试,评估其有效性。
42 实质性测试421 销售收入审查4211 抽取销售合同、发票、发货凭证等,核对销售收入的确认时点和金额。
4212 检查销售价格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422 应收账款审计4221 函证应收账款,确认其余额的真实性。
4222 分析应收账款账龄,评估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
423 销售折扣、退货与折让审查4231 检查相关的审批手续和会计处理是否合规。
5、审计证据51 内部文件,如销售合同、发票、发货单、收款凭证等。
52 外部证据,如客户函证回函、对账单等。
53 审计人员的工作底稿和记录。
6、审计发现61 列示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和违规事项。
62 说明对财务报表的潜在影响。
7、审计结论71 根据审计证据和审计发现,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财务报表项目发表审计意见。
8、审计建议81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的建议。
82 协助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提高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管理水平。
9、审计报告91 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编制详细的审计报告,包括审计范围、程序、发现、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销售与收款循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内部管理不善等原因,很容易出现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风险与问题。
因此,进行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基本流程。
销售与收款循环一般包括销售订单的生成、产品或服务的交付、发票的开具、客户的付款、应收账款的管理等环节。
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销售订单的虚假生成、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问题、发票的虚假开具、客户的欠款风险、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等。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并解决这些潜在的风险与问题。
审计人员需要对销售订单、交付记录、发票、收款记录、应收账款管理等进行全面的审计,以确保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合规性与有效性。
在进行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时,审计人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审查销售订单的生成过程,确认销售订单的真实性与合规性。
审计人员需要核实销售订单的来源、审批流程、信息准确性等,以防止销售订单的虚假生成。
其次,要审查产品或服务的交付记录,确认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性与合规性。
审计人员需要核实产品或服务的交付时间、数量、质量等信息,以保证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性。
再次,要审查发票的开具过程,确认发票的真实性与合规性。
审计人员需要核实发票的开具依据、内容准确性、税务合规性等,以避免发票的虚假开具。
最后,要审查客户的付款记录与应收账款管理情况,确认客户的付款真实性与合规性,以及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是否规范。
审计人员需要核实客户的付款方式、时间、金额等信息,以及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坏账准备情况等,以防止客户的欠款风险与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
总之,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发现并解决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潜在风险与问题,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与有效性。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工作,确保销售与收款循环的顺利进行。
第八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案例一:科龙财务游戏令会计师大开眼任意调控无所不为在上市5年多的时间里,像科龙电器(行情-论坛)这样几次更换会计事务所的上市公司着实罕见。
而在全球知名外资会计事务所柑继与英分手的过程中,科龙电器的财务游戏也令会计师目瞪口呆。
调控三项费用2004年的亏损,是科龙电器1999年7月13日上市以來的第三个亏损年,也是顾雏军2001 年底主之后的第二次亏损。
按照郎咸平教授的分析,科龙电器2002年和2003年根本就没有盈利。
如此一來,几乎是说科龙电器早就该被退市处理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龙电器这几年的利润率基本持平。
在这种情况下,科龙电器的净利润变化如此Z 大的真止差别,在于各年度计提的费用不同。
仔细阅读科龙电器2002年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当年的坏账准备转冋约0.5亿元,存货减值准备转冋约2. 12亿元,冲冋广告费7900万元,维修费拨备相对2001年度减少计提约5000万元,合计约3. 9亿元。
郎咸平就此指出,如果2001年没有这些坏账准备,以及照常提取存货跌价损失准备和广告费用、维修费用,科龙电器2002年扭亏为盈是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2001年的计提和2002年的转冋,科龙电器在2003年也并没有盈利。
也就是说,按照现有的退市规则,科龙电器业绩没有经过上述的财务处理的话,它应该瑕起码早就被披星戴帽了,其至退市处理。
很多人都知道,科龙电器在顾雏军2001年底入主之后的2002年即扭亏为盈,被郎咸平教授认为是大幅拉高收购当年费用形成巨亏后的产物。
巧合的是,科龙电器2004年的亏损再次与三项费用密不可分。
注册会计师孙旭东对科龙电器己经跟踪了很长时间,是为数不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财务人员。
他说,科龙电器2004年亏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远高于同行的三项费用。
2004年,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科龙电器为22%,青岛海尔(行情-论坛)、格力电器(行情-论坛)和美的电器(行情-论坛)分别约为9%、14%和16%。
销售与收款循环案例分析——东方电子虚构收入案例案例分析目的通过对资本市场上典型案例的讨论,认识会计报表中收入舞弊这一特殊风险及其表现形式,理解收入审计中某些实质性程序的局限性,掌握如何运用分析程序查证收入舞弊。
案例资料一、东方不败的神话东方电子(股票代码000682)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 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
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
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1996年12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东方电子向社会公开发行1030 万股,发行价7.88元,总股本变为6830万股,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社会公众股1720万股(包括原内部取工股690万股),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
1997年1月21日,公司1720万股社会公众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其余的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三年后上市交易。
根据东方电子公告的数字显示,自1997年1月21日上市以来,东方电子股本连年高速扩张,1996年度每10股送4股转增6股,1997年度每10股配1.667股,1998年中期每10股送8股,1999年中期和年终连续推出每10股送6股转增4股和每10股送2.5股转增3.5股。
而在股本大比例扩张的基础上,公司业绩与股本扩张保持了同步增长,其业绩表现如表1所示,创造了东方电子神话。
表11997-2000 年东方电子的业绩表现二、对优良业绩的质疑伴随着东方电子的高速增长,出现了许多质疑声。
1. 不现实的收入与利润增长东方电子对外称公司涉足电力、通信、计算机行业,但真正能够给东方电子带来丰厚利润的却是其主业——电网调度自动化。
在调度自动化行业中,清华大学、电科院、南端、东方电子等几十家企业从事此项业务,东方电子根本不可能占有半壁江山。
折 其 主 其 坏 账 损 失”明 细 账 户 等 银 坏 库 库 资第二 章 销售与收款 循环审计案例◆ 掌握 销 售 与 收款 循 环 内 部 控 制 的要 点 及 测试方 法 。
◆了解 销 售 与 收款 循 环 涉 及 的 交 易事项 和 主要会 计 账户 。
◆掌握 销 售与收 款 循环涉及 的 实质性 测 试 方 法, 熟练 运 用各种 审 计技术方 法,熟悉 各 种常 用 审 计工作底 稿 的编制 。
第 一节 销 售与 收款 循环 审计 概述一 、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和账户销售与收款循环是企业向客户提供 商品 或劳 务 , 直到收 回货 款的有关 活 动 所组 成 的 业 务 循 环 。
就 工 业 企 业 来 说 , 涉 及 的 交 易 事 项 有 : ① 赊销交 易 ; ②现 金 收入交易 , 包括现销及应收账款、 收票据的收回等 ; ③销 售 调 整 交 易 , 包 括 销 售 折扣 、 让 和 退 回 , 坏 账 备 抵 的 提 取 和 冲 销 等 。
其 涉 及 的 会 计 账 户 主 要 有 : ① 损益 类 账 户 , 如 主 营 业 务 收 入 、 他业 务 收 入 、 销售 折扣 与折 让、 营业 务成 本、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 ( ; ② 资 产 类 账 户 , 如 现 金 、行 存 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账准备、 存 商品、 存物 资等 ; ③ 负债类 账户 , 如 预 收账款应交税金 ( 增值税销项税额消费税、 源税等明细账户 ) 等。
因此 , 销售 与收款循环审计应包括上述交易所涉及的交易事项和主要会计账户。
资 坏二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重要性与常见的审计风险销售与收款循环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业务循环。
收入的确认会影响 到与之相关的成本利润、 产 ( 如应收账款、 账准备 ) 等项目 , 并对审计的真实 性合理性产生影响 , 因此 , 在审计中应选择相对较低的重要性水平。
销售与收款环节审计案例审计案例分析一(A)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案例(一)案例线索注册会计师王秉对A公司的销售和收款循环进行符合性测试,通过对销售和收款循环的相应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等记录的抽样测试,形成了“销售与收款循环符合性测试表”。
如表1—1所示:销售与收款循环符合性测试底稿被审计单位:华辰公司编制人:孙文日期:2002/2/15 页次:会计期间:2001年度复核人:田广日期:2002/2/15 索引号:表1—1审计案例分析一(B)(二)案例分析1.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运用业务循环法了解、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以此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和评价,注册会计师可以将控制风险的计划评估水平设为最高、中等或低水平。
如果设为最高,将实施有限的了解测试和符合性测试,实施扩大的实质性测试,整个审计程序的综合成本较大;如果设为中等或低水平,将实施充分的了解测试和符合性测试,以此来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整个审计程序的综合成本较小,前者是主要证实法的审计策略,后者是较低的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
在本案例中,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策略选择了较低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
2.注册会计师对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控制测试时,应从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关键控制点着手设计程序测试。
如表1—2所示:表1—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关键控制点与控制测试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上表中的测试程序,相应形成不同的审计工作底稿,来支持“销售与收款循环符合性测试表”。
审计案例分析一(C)(三)案例评价:按照随机原则选择18户,并与10万元以上的10户作为审查对象。
将18户的发生额、上次函证后的余额,以及计算出来的现金余额,编制发生额及余额明细表(也可作对账单),与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进行核对。
核对相符后,发函向对方调查(调查函的内容和格式见表1-3)。
应将调查函的对账单与回函的对账单进行核对,如果不符,应查明不符的原因。
《审计案例研究》课程考核说明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对象为电大本科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80%。
三、考核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审计案例研究》(第3版)教材(赵保卿主编)和本考核说明。
四、试题类型及其结构1、期末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占全部试题的10%(二)多项选择占全部试题的15%(三)单项案例分析题占全部试题的40%(四)综合案例分析题占全部试题的35%。
2、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形式包括平时作业、学生上网浏览学习、视听学习、网上讨论、电子邮件或电话请教师答疑等情况,期末考试形式为开卷笔试。
考试的内容包括审计的基本理论、案例分析。
期末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评分标准。
考题类型多样化。
学生本课程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80%,形成性考核成绩占20%。
五、其他说明本课程期末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器。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审计业务承接与规划案例一、重点掌握:1.案例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签定。
2.案例二,审计计划的编制。
二、一般掌握:1.案例一,在业务承接中如何了解客户。
2.案例二,审计风险的初步评估与重要性水平的初步确定。
第二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一、重点掌握:1.案例一,销售业务的实质性测试。
二、一般掌握:1.案例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符合性测试。
2.案例二,应收账款审计的主要审计方法。
3.案例二,坏账准备审计的主要审计方法。
第三章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一、重点掌握:1.案例一,应付款项的函证程序。
2.案例二,固定资产增加的计价测试。
二、一般掌握:1.案例一,应付款项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调整。
2.案例二,固定资产业务中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和测试程序。
第四章生产循环审计案例一、重点掌握:1.案例一,存货的监盘程序和方法。
2.案例二,成本费用业务实质性测试程序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