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结构、考点、分值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解析2021年四川成都中考刚刚终止,下面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伙儿整理的2021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答案成都市2021年高中时期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注意事项: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刻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点。
考试终止,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旧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分)1.C答案中畸形(jī)考点:字音。
包括①多音字,如恶,应秉承着记少不记多的原则,着重经历平常易错的词语。
②适应性误读,如狡黠(xiá)容易误读为ji é,需要平常的时候多积存。
③认字适应和地点方言误读,四川人经常认半边字,如干涸(hé)误读为干涸(gù),平翘舌、前后鼻韵也是常犯的一些错误,需要同学们在平常的时候用正宗的一般话朗读。
2.B解析:A答案中暇改为遐;C答案中标志的志改为致;D答案中藉贯的藉改为籍考点:同音字辨析。
备考方法:①依照形旁经历。
如籍和籍,古时候使用竹简来记录文字,因此书籍、籍贯都应该是竹字头。
②由词义入手,进行比较区别。
如标志指说明事物特点的记号。
标致指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域,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
③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如瑕、暇、遐,这几个字也是较易混淆的,如何区分?它们声旁相同,但形旁不同。
形旁表义:王字旁的字跟玉有关,是玉字旁,故瑕是玉上的斑点;走字底的字与行走有关,遐意思是远,走得远;日字旁跟太阳有关,而古人依照太阳来判定时刻,故日字旁的字又跟时刻有关,因此暇意思是闲暇3.c解析: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模样。
成都中考试卷结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成都市中考试卷是中学生在完成初中教育学习后,通过考试选拔出合格的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教育考试,是中考制度下的一种考试形式。
成都市中考试卷结构的设计是为了全面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广度,让学生在考试中全面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成都市中考试卷结构一般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
每个科目根据学科性质的不同,试卷的结构也有所差异。
下面就以语文科目的试卷结构为例,详细介绍成都市中考试卷结构的特点。
一、语文科目1.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是语文科目试卷的基础部分,涵盖了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成语熟语、文言文改写等内容。
选择题的设计旨在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与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
2. 阅读理解部分:阅读理解是语文科目试卷中的重要部分,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抓住文章主题和要点,提炼信息,完成相关题目。
阅读理解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检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3. 作文部分:作文是语文科目试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某一话题的思考和见解,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情感表达能力。
作文题目一般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和创作空间。
以上是语文科目试卷结构的主要特点,除了语文科目,其他科目的试卷结构也各有特点。
成都市中考试卷结构设计严谨,题型多样,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广大学生在备考中认真学习,做到全面提升,取得优异成绩。
第二篇示例:成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位于四川省的中部平原地带。
成都市的教育事业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并在全国享有盛誉。
成都的中考试卷结构也是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把关的,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一、总体结构:成都中考试卷一般由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九个科目组成。
2020 年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0 年中考备战策略2020 年四川省中考试题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指导原则,各地州市自主命题,试题的难易度、题型、题量及分值比例均相差不大。
试卷主要考查语文基本能力和素养,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对个别考点有所调整和侧重,现代文阅读选材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思想深邃,重点突出核心考点的考查。
作文基本不设置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倡导写真情作文、生活作文,其中德阳延续了大小作文的样式。
一、2020年四川省(人教版)中考试题分析(一)试卷结构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四川各地州市的中考试卷整体结构相对固定,题量科学合理。
语文知识积累,大多占试卷分值的12%—22%,阅读的综合考查占到全卷的32%—47%,作文分值占据了整套试卷分值的1/3 左右。
(二)2020 年四川省各地州市语文试题总体特点2020 年各地州市的中考试卷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一是试卷的结构“稳”,由“语文知识积累”“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 “阅读”“写作”等构成;二是试题的题型“稳”,由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构成;三是分值“稳” ,各地州市中考试卷的分值与往年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个别考点的分值上有一定变化。
2.“新”,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一是选材“新”,试卷中的“成语使用”“病句辨析”“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现代文阅读”等材料大多选择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材料来设题,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思想性;二是题型“新”,在语文核心考点的考查上,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进行考查;三是写作“新” ,2020 年中考试卷作文题型涉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其他形式的作文,立意上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3.“变”,各地州市试题考点灵活,体现一定的创新性。
一是考查形式的“变”,如对字音的考查,有单一的选择题,有辨识成对读音正误,也有结合语段综合考查等,形式灵活;二是考查内容的“变”,2020 中考试卷中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对乡土文化、传统文化的考查。
2023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朗.润(lǎnɡ)笑涡.(wō)开卷.有益(juàn)B.孕.育(yùn)恪.守(kè)长途跋.涉(bá)C.慷慨.(ɡài)绯.红(fēi)悲天悯.人(mǐn)D.绸.缎(chóu)露宿.(sù)重峦叠嶂.(zhànɡ)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有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淋淋的鱼塘。
B.我从极度的难受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不见了,感到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
C.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映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笔直的箭,插进碧波之中。
D.我们有这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利不被毁灭。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蜀水多情,抚慰人心。
青年李白,仗剑去国,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护送他的梦想;中年杜甫,颠沛流离....,秀美柔情的浣花溪接过他的行囊;老年陆游,回首过往,花香鸟语....,精描细摹,绘出了蜀....的罨画池消解他的惆怅。
三位诗人附庸风雅中水温情的模样。
A.浩浩荡荡B.颠沛流离C.花香鸟语D.附庸风雅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激烈的比赛,中国队夺得了2023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所有项目的冠军。
B.四川博物院开展和策划的文博体验活动,让参与者真切地感受到文物的魅力。
C.共享单车智慧化管理,可以精准调度车辆,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车辆分布不合理。
D.成都市妇联将联合各界力量,为家庭教育服务,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条件。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5~8题。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一、基础部分(约占总分的40%)1. 识记与理解(约占总分的20%)(1)字音字形(约占总分的10%)(2)词语解释(约占总分的5%)(3)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约占总分的5%)2. 古诗文默写(约占总分的10%)(1)文言文默写(约占总分的5%)(2)古诗词默写(约占总分的5%)3. 词语运用(约占总分的10%)(1)病句辨析与修改(约占总分的5%)(2)标点符号运用(约占总分的5%)二、阅读理解部分(约占总分的40%)1. 现代文阅读(约占总分的30%)(1)文言文阅读(约占总分的10%)(2)现代文阅读(约占总分的20%)2. 古诗文阅读(约占总分的10%)(1)古诗词阅读(约占总分的5%)(2)文言文阅读(约占总分的5%)三、作文部分(约占总分的20%)1. 写作技巧(约占总分的10%)(1)写作素材积累(约占总分的5%)(2)写作方法指导(约占总分的5%)2. 写作能力(约占总分的10%)(1)记叙文写作(约占总分的5%)(2)议论文写作(约占总分的5%)四、附加题部分(约占总分的10%)1. 综合运用(约占总分的5%)(1)语言运用综合题(约占总分的2.5%)(2)文学常识与名篇赏析(约占总分的2.5%)2. 创新题(约占总分的5%)(1)作文创新题(约占总分的2.5%)(2)阅读理解创新题(约占总分的2.5%)综上所述,中考语文试卷的分值比例大致为:基础部分占40%,阅读理解部分占40%,作文部分占20%,附加题部分占10%。
这种分值比例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等方面。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根据分值比例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以提高语文成绩。
成都中考计分标准一、语文卷 scoring标准1. 阅读理解部分本部分共30分,每小题2分。
阅读理解部分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2. 写作部分本部分分为命题作文和选择题,总分为40分。
命题作文占30分,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或主题进行写作,内容要准确、连贯、有层次,并注意语法和表达的正确性。
选择题占10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运用规则的掌握情况。
二、数学卷 scoring标准1.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分为两个大题,共计40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算式计算与解答题部分本部分分为计算题和解答题,总分为60分。
计算题占4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算技巧。
解答题占20分,要求学生用适当的方法解答问题,并且对解题过程进行合理的陈述。
三、英语卷 scoring标准1. 听力理解部分本部分共20分,分为两个大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对话和短文的听力理解能力。
2. 阅读理解与表达部分本部分分为阅读理解和写作两个部分,总分为40分。
阅读理解占30分,考查学生对英语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占10分,要求学生根据所给题目进行写作,内容要准确表达,并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四、理科综合卷 scoring标准本卷共120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内容。
五、文科综合卷 scoring标准本卷共120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政治、地理三个学科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
六、体育卷 scoring标准本卷共60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包括体育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以上根据《成都中考计分标准》,对各科目的考题和分值进行了详细介绍。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考试纪律,认真复习各科目的知识点,熟悉各科目的考点和试题类型,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以确保取得理想的成绩。
祝愿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未来铺就坚实的基础!。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详解)一、试卷结构及分值分析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为A卷(100分)和B卷(50分)。
A卷100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包括基础知识和课内文言文,共6个小题18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2分,包括文言文翻译4分,默写6分,A卷现代文12分,作文60分。
B卷50分,包括课外诗歌鉴赏4分,课外文言文12分,名著阅读4分,现代文阅读18分,语言运用12分。
近两年作了一定修订,A卷基础知识部分增加1个小题,病句的辨析,分值为3分,即选择题由原来的18分变为21分;A卷现代文阅读减少1个小题,总分值由原来的12分变为9分。
A卷第1题:(基础知识)字音分析:考查考生辨识易误读的字音。
从材料的选择来看,都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常用字词,无生僻字词;从要点来看,主要是平翘舌、边鼻音、前后鼻韵、多音字和四川人易误读字为主;从考查的形式来看,2013年形式略有变化,改变了过去沿用的在具体语境中考查的方式,直接列举四组考查对象,每组三个词,兼顾词语和成语。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语音字词的积累和川音误读字的训练。
第2题:(基础知识)字形分析:考查对常用汉字字形的正确识记。
近五年字形试题都提供了辨识字形的具体语境。
语句均选自教材,词语大都是“读一读,写一写”所涉及的。
都设置了三个错误项,每项中包含一至二个错别字。
这些错别字都是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同时在没有错别字的选项中也设置了易写错的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干扰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词语语意的把握和在语境中的灵活理解,训练学生正确书写的能力。
第3题:(基础知识)成语分析: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并恰当运用成语的能力。
考查材料主要来自教材和生活中容易误用的成语。
有以下几个易错点:搭配不当、望文生义、褒贬不当和错用对象等。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课内重点词语的积累,更要培养学生收集、积累课文和生活中的词语的习惯。
成都中考语文试题试题结构及考点分值
A卷(100分)
一、选择题(24分)
(一)基础运用(12分)
1、语音正误判断。
(材料教材内)
2、字形正误判断。
(材料教材内)
3、成语运用正误判断。
(教材内成语,课外语境)
4、辨析并修改病句。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5、选句中的文言实词与7—9年级6册学过的同个(几个)实词的不同意思(及用法)的判断。
6、选句中的文言虚词与7—9年级6册学过的4个虚词的不同意思(及用法)的判断。
7、对句子翻译理解的判断。
8、(1)对选段内容和写法分析的判断;(2)对选段内容句子词语理解及作用的判断。
(3)对古代诗歌及散文句子朗读节奏的判断。
三、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6分)(教材内)。
9、古诗、文名句默写(教材内、附录)
(1)上下句默写(2分,三选二)
(2)四句诗的全诗默写。
(4分)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0分)
(一)议论文(二)说明文
五、作文(60分)命题
B卷
一、课外诗歌赏析(4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三、名著及课外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18分)
1、小说
2、散文
四、语言运用及综合性学习(12分)
1.综合性学习
2.口语交际
3.材料探究
4.地域文化
5.信息概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