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如何做好中考标点符号题
- 格式:pdf
- 大小:30.17 KB
- 文档页数:5
专题六标点符号和语法【考点透视】中考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带有综合性和技巧性。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熟练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够辨别句子语气,分析语言结构,正确理解语义。
常见的标点有:句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引号(“”)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等等。
初中语法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语法基础知识,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培养在阅读、写作和听说中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养成观察和分析语言的良好习惯,注意语言规范要求,培养识别语句正误的能力。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以及掌握基本语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真题,巩固知识1.(2017年娄底)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的太空的向往。
B.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杂交水稻的诞生地就在湖南。
C.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D.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侯勇饰演的贪官赵德汉把“小官巨贪”的角色演活了。
【解析】“人民的名义”———《人民的名义》。
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
【答案】 D2.(2017年益阳)下列句子的主干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
(海燕飞翔)B.细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菌发挥作用)C.队伍靠着闪电的光亮辨识路径。
(队伍靠着光亮)D.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
(最惹眼的是戏台)【解析】C项句子的主干应该是“队伍辨识路径”,“靠着闪电的光亮”只是句子的状语。
第一篇积累与运用第二节标点符号、病句修改二、常见病句类型1.(2016·湖北武汉中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2.(2016·山东德州中考)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3.(2016·山东济宁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4.(湖北黄冈中考)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B.在育才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中考语文常见标点符号的口诀复习法一、口诀复习法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1、问号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3、顿号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考查的意义在于规范使用,因此要求熟悉各类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
一般考查根据语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因此标点的复习应更加注重实际运用。
同时,其运用能力在写作中也能体现出来,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我们不可轻视。
1.考查重点相对突出。
尽管有16种可考查的标点符号,但中考并非不分主次、平均用力。
其中问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书名号、括号、引号、破折号等为考查重点。
2.设误热点集中突出。
在规定的考查范围内,试题对考查重点错误类型的设置往往较为突出,测试点常为标点知识的易混易错处。
方法指津标点符号用法的复习与备考,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辨认识别上。
首先应弄清楚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知道哪几种在实际运用中易混易错,然后选择相应的练习题进行训练,通过练习,探求规律,掌握方法。
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1、弄清功用。
切实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独特功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易混淆的标点,更要掌握它们的用法,从而正确地使用和判断。
2、揣摩语气。
判断句子的语气要从整个句子去考虑,不能只看其中的一些词语。
如有的句子虽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只能用句号,而不能用问号。
3、分析结构。
句子的结构影响着标点的使用。
如单句内部不能用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同样,复句的各分句之间,不能使用顿号。
4、紧扣语境。
标点在一定语言环境里有一些变通的用法。
如:①我们清楚地看到,上海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次抗洪斗争中为江浙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同是动宾之间,一者用逗号,一者用冒号,为什么?①句用逗号的条件是,宾语是一个比较长的主谓词组,不用逗号隔开,读起来就会感到吃力。
②句用冒号的条件是为了强调宾语的重要性,因而把它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
5、理解句意。
审视标点的正误要和正确理解句意结合起来。
如:老杨同志,请您稍等一下!“稍等”说明语气比较舒缓,既然是语气舒缓的祈使句,那么末尾就该用句号,而不是感叹号。
重点难点:中考标点符号备考方法一、专题考查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两大类。
点号主要是表达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和顿号。
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作用,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着重号等。
作为考点专题考查,主要是考查辨析标点运用的正误、增添标点等等。
要注意标点使用的几个误区:1.顿号和逗号的误用句子内部并列名词性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但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得加顿号。
如:小河对面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三”和“四”中间的顿号要删掉。
对不同层次上的停顿一律使用顿号,会混淆结构层次,必须用逗号表示第一层停顿,用顿号表示第二层停顿。
如:艺术节期间还要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评论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文艺评论活动后应表示第一层的停顿,所以后面的顿号要改为逗号。
改为:艺术节期间还要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评论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需的停顿,除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顿号。
如: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比古人懂得更充分、更深刻、更透彻!顿号的停顿一般是句子内部并列名词性词语之间的停顿,在这里几个并列的短语共同充当“懂得”的补语,应该改为逗号。
改正: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比古人懂得更充分,更深刻,更透彻!2.问号的误用问号是句末点号,在倒装句中,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装,但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尾用问号,中间有停顿,只能用逗号。
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
改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问号是疑问句句末的点号,不要把非疑问句误以为是疑问句而错用问号。
如: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昭君墓?句子中虽然含疑问词“为什么”,但从整个句子着眼,它们都不表疑问语气而表陈述语气,故句末应该用句号。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03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2018届甘肃省农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诺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B.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公布了全球人口最稠密城市排行榜,排在前5名的是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尼日利亚的拉各斯、中国的深圳。
C.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走过小悦悦身边的“路人”:请停下来,拉她离开街心;请伸出援手,将她抱离险境。
D.无锡的“东林书院”有一副对联,是明朝学者顾宪成的,叫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就是告诫学生要关心时事。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将“温情”后的冒号改为逗号。
B改为“美国《福布斯》杂志”。
D把引号中的句话移至引号外。
点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
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
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2.【2018届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九年级上期中】4.下列各句的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什么是成功?顺手拿来《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B.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C.生活像一面镜子:你朝它笑,它也朝你笑;如果你双眉紧锁,向它投以怀疑的目光,它也将还你同样的目光。
D.不知道泰兴有没有一个字的简称;只知道泰兴素有“教育之乡”“银杏之乡”之美誉。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B句是个陈述句,不是问句,将两个“?”号改为“,”号。
3.【2018届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九年级12月教学质量评估】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12月13日,洋思中学举行《勿忘国耻,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主题教育活动,师生通过降半旗和默哀的形式,为30万死难者致哀。
2018年中考语文标点符号误用典例解析作者:温志成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8年第36期“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既是日常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中考语文常见的一个考点。
从考查形式上看,判断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这种形式占据着主流位置。
现以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标点符号运用考查出现频率较高的设误类型作一下分类解析。
一、问号的误用1.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典例展示】(山东泰安卷)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误用解析】有些句子虽然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不能想当然地用问号。
例句虽有疑问词“什么”,形似疑问,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中问号要改为逗号。
2.选择问句中误用问号。
【典例展示】(天津卷)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误用解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例句应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二、顿号的误用1.概数之间误用顿号。
【典例展示】(江苏扬州卷)“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的污垢。
”他在心里默念了三、四遍。
【误用解析】邻近两个数字连用如果表概数,数词之间语言上没有停顿,不用顿号。
例句中“三四”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的数目,中间不能用顿号。
如果用了顿号,就成了“三”和“四”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意,应将“三”和“四”之间的顿号去掉。
2.并列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典例展示】(陕西卷)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
【误用解析】例句中“是有灵气的”与“是有力量的”均是句子中的动宾短语,两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隔开。
3.并列的引号、书名号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典例展示】(湖北恩施卷)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与魅力,放大了当代传媒的“圈粉”、“造星”功能。
【误用解析】引号、书名号本身虽然不表示停顿,但在读的时候,中间必然会产生自然的停顿,在形式上已把并列结构显示出来了。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初中语文标点符号使用要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中考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初中语文标点符号使用要点》,仅供参考!初中语文标点符号使用要点一、问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1.无疑问用了问号。
含疑问词的成分作“关注”“知道”“了解”等动词的宾语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误例: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2.选择问句用了多个问号。
误例:网络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
人们不得不思考:是高科技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分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各选项之间只能用逗号。
3.倒装成分之间用了句末点号。
误例:“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分析: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只能用逗号。
二、引号使用中常见的错误引号的使用应根据引用的内容是作句子的成分还是独立成句确定句末点号的位置:独立成句,句末点号在引号的里面,表示所引的话终结;作句子的成分,句末点号在引号的外面,表示整个句子终结。
误例: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
”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分析:前一个引用独立成句,所以句号在引号里面,使用正确;后一个引用作“在”的宾语,句号表示整个句子的终结,应该放在后引号的后面。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全解--标点符号1.【2018甘肃省兰州市】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项是()(3分)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种淳朴本色的美。
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干红总是春啊”!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答案】4.D【解析】(A问号改为逗号;B叹号应在引号内;C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分号。
)【考点精讲】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符号三大类。
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
点号:句号(。
)、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
标号:引号(“”‘’)、括号〔()[ ] { } 〕、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____ )。
符号:注释号(* )、隐讳号(×)、虚缺号(□)、斜线号(/ )、标识号(▲或●)、代替(~)、连珠号(……)、箭头号(→)。
在中国古代文书中,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读〈jùdòu〉符号”:句号表示句子的完结;读号貌似当前的顿号,表示语气的停顿),经常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例如清代诗人赵恬养《增订解人颐新集》中“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另一说我是客,不是我)一句就有七种解释方法。
古代中文无通用的标点符号,到了19世纪开始使用“。
”作为断句。
日本在8世纪时,使用返点和训点作为标点系统。
2.【2018甘肃省天水市】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所熟悉的。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运用技巧详解一、引言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句子中起到断句停顿、区分语气、明确语义等功能,对于准确表达思想感情和提升文章可读性具有关键作用。
尤其在中考语文试题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更是考察学生语言规范、逻辑清晰的重要标准。
因此,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标点符号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二、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注意事项1. 句号(。
):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或一段话的结束。
注意不要在未完句或祈使句后误用。
2. 逗号(,):常用于列举、插入语、复合句中分句间的停顿等。
切勿滥用,以免影响句意理解。
3. 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询问或反问。
注意仅在一个完整疑问句末尾使用,而非疑问词后面。
4. 感叹号(!):用于感叹句末尾,表达强烈情感或惊叹。
同样,只在完整感叹句末尾使用。
5. 冒号(:):用以提示下文,或者引出解释、说明、列举的内容。
冒号前后应保持内容上的紧密联系。
6. 分号(;):用于并列关系的复句之间,以及某些较长的单句内层次分明的并列成分之间。
其分割力度大于逗号,小于句号。
7. 引号(“”):用于直接引用他人的话、特定称谓、特殊含义词语、需要突出强调的部分等。
引号内的标点一般遵循原文,若引文独立成句,则句尾标点在引号内。
8. 破折号(——):用于补充说明、转折、话题转换、声音延长等,需根据上下文合理使用。
三、中考语文标点符号解题技巧1. 结合语境理解:判断标点符号是否恰当,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句子意思和结构,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2. 观察句子类型: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气特征,确定应该使用的标点符号。
3. 注意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常常能提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4. 细心审题:针对题目要求,有的放矢地检查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尤其是易混淆的标点如逗号与分号、顿号与逗号等。
四、总结标点符号虽小,却关乎到文章的质量和阅读体验,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备考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实践、纠错,逐步提高对各类标点符号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从而在中考语文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知识网络]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既是初中语文基础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中考考查学生运用常用标点符号能力的重要方面。
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首先必须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点号表示词句的停顿和语气。
1.句末点号句号[。
] 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例①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
②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
问号[? ]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例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可以说明一下吗?②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吗?叹号[! ]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例①我们顶着天啦!②野豆角花,谁不认识!③好像出乱子了,长官!2.句内点号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例: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②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①有很多战士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
②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分号[;]表示一句话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①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②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
例:①父亲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②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二、标号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等。
例:①我赶忙回答:“没事儿!没事儿!”②这个报纸就照例把我叫做“蒙大拿的小偷吐温”。
③在“之”字形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
④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假山石说:“……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括号[( )]标明行文中注释的话。
例:①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②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穷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1.【2018·山东泰安】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B.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C.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棉硬,弄不好硌牙。
D.然后他呆在那儿,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一一你们走吧。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解答此种题型,要注意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特殊用法。
A项,并非问句,不用问号,应将问号改为逗号;B项,“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共同来修饰舞蹈,三个短语是并列短语,所以中间应该用顿号;C项中,“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与“炸麻花梆硬,弄不好咯牙”是两种小吃的吃法,中间不能用逗号,应该用分号。
故选D。
2.【2018·山东淄博】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仁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
孟子有言:“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B.中国桥、中国车、中国路、中国港;墨子“传信”、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天眼”探空……,新变化新成就值得浓墨重彩地宣扬。
C.现在的孩子在听什么音乐?是《小苹果》《最炫民族风》,还是《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以及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呢?D.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要熟记于胸,如引号的作用一般有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④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省略号的作用一般有①表示列举的省略;②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③重复的词句的省略;④表示思维的跳跃性;⑤表示语意未尽(话没有说完)等。
B项中“传信”“发威”都是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所以用引号,而“组网”没有特殊含义,不能加引号;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后面不用再加逗号。
附录五常见标点符号使用说明一、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一)顿号、逗号、分号1.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2.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3.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一般不用顿号。
如: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美丽人生》《时间的灰烬》等。
4.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
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5.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二)问号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不用问号。
如: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
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如: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三)冒号、引号1.冒号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如: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冒号用在提示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3.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命题意图】本题考核标点符号的用法,重点考核引号、冒号、问号、顿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
【考试方向】“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语言知识运用部分重点题型,但具有交叉考查的特点。
命题点聚焦在“应用”“易混”处,且“标点”具有综合考查、与现实当下整合紧密特点。
具体有:引语后标点不明;对标号功能认识混淆;标号与点号错位;加引范围不清;破折号与括号混用等。
考查主要题型为:一是单项选择题;二是填空修改题;常用的辨析方法有:审读语境、分析结构、创设情景、图示结构等。
其中以选择题与填空题最为重要。
【得分要点】1.句号(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单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复句)(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号。
如:请你等一下。
2.问号(1)疑问句的末尾用问号。
如:你见过金丝猴吗?(2)选择问句,句中用逗号,句末用问号。
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3)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所以不要用问号。
如: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4)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
如:怎么啦,你?3.叹号(1)感叹句的句末。
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吧!(2)倒装的感叹句,感叹号应放在句末。
如:真美啊,这里的景色!4.顿号(1)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2)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
如:十二三岁七八个人①学校距这里二三里。
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3)连词“和”“与”“及”等前边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卫生、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4)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
如:①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都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
②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5.分号(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
黄冈2018中考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A.为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潘建伟团队居功至伟。
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B.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安全的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
D.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武汉2018中考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
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
B.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
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
C.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
D.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娄底2018中考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
”B.这么厚的一本书,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读完。
C.是我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是这世界变化快?D.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临沂2018中考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2分)A. 说起中国古代神话,你能想到的是开天辟地的创业大神盘古?还是炼“五色彩石以补苍天”的大母神女娲?B. 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有了压力,水滴之所以穿石,是因为有了目标,没有压力的目标生活,不可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