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2
DOP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名称及化学成分【危化品名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文名】: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英文名】:dioctyl phthalate【分子式】:C24H38O4【相对分子量】:390.62【CAS号】:117-84-0【危险性类别】: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淡黄色油状液体,稍有气味。
【主要用途】:用作增塑剂、溶剂、气相色谱固定液。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摄入有毒。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受热分解释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218(O.C)【燃爆下限】:无资料【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无资料【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不宜用水。
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门:急救措施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品英文名称:dioctyl phthalate中文名称2: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英文名称2:n-octyl phthalate技术说明书编码:2509CAS No.:117-84-0分子式:C24H38O4分子量:390.6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117-84-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摄入有毒。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受热分解释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门: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品英文名称:dioctyl phthalate中文名称2: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英文名称2:n-octyl phthalate技术说明书编码:2509CAS No.: 117-84-0分子式:24H38O4C分子量:390.6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17-84-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摄入有毒。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受热分解释岀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岀入。
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i-n-octyl phthalate)注意: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為具環境蓄積性之液體(在高濃度下毒性方有急性症狀),當發生緊急事件時,環境蓄積性將為救災之主要考量因素一、物質辨識資料表二、物性、化性與災害資料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為一環境不易分解之環境蓄積性物質,重要之特性如下:三、防災設備鄰苯二甲酸二辛酯之救災需針對人員防護、火災爆炸預防及洩漏控制等方面選用適當防災器材設備:四、中毒之症狀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對人體而言毒性較低,但仍可經由吸入、皮膚接觸或誤食而影響人體健康。
急性暴露會刺激眼睛、皮膚及呼吸道黏膜,長期暴露則可能損害肝臟、致癌、致畸胎。
大量暴露下可能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
1.吸入性中毒之症狀吸入會刺激鼻、喉嚨、呼吸道黏膜,蒸汽會影響正常呼吸,含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之氣溶膠、霧滴可能會引起氣喘。
2.皮膚接觸性中毒之症狀刺激感。
3.食入性中毒之症狀食道、腸胃道刺激感。
4.眼睛接觸性中毒之症狀刺激感。
五、急救方式鄰苯二甲酸二辛酯中毒之搶救者須按前述救災設備中之個人防護設備完整穿戴,方可進入災區救人。
而鄰苯二甲酸二辛酯中毒之急救最重要是將患者迅速搬離現場至通風處,檢查患者之中毒症狀,判斷出中毒路徑給予適當之救護(參見圖68.2.1)。
六、救災方式及災後處理1.洩漏之救災:人員應撤離至下風處至少915公尺(1)切斷所有引火源,危險區域內禁止有燃燒物品、火焰、抽煙等情形出現。
(2)若能在無風險下處理洩漏,即刻止漏。
(3)撒水可降低蒸氣量。
(4)將砂或其他不燃吸收體吸附洩漏液後,將廢棄物置入容器中,待事後再行處理。
(5)勿直接對將水澆在洩漏源上。
(6)如果可能,將洩漏的容器裡的氣體逸出,而不是以液體的狀態流出。
(7)防止物質流入水道、污水管、地下室、或者是低的地方。
(8)隔離洩漏區直到氣體被驅散。
(9)所有的設備都必需做接地處理。
2.火災之救災:貯槽或槽車發生火災,人員要撤離至1600公尺(1)使用乾粉、CO2或泡沫來滅火,不要用水柱滅火。
DOP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名称及化学成分【危化品名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文名】: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英文名】:dioctyl phthalate【分子式】:C24H38O4【相对分子量】:390.62【CAS号】:117-84-0【危险性类别】: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淡黄色油状液体,稍有气味。
【主要用途】:用作增塑剂、溶剂、气相色谱固定液。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摄入有毒。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受热分解释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218(O.C)【燃爆下限】:无资料【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无资料【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不宜用水。
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品英文名称:dioctyl phthalate中文名称2: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英文名称2:n-octyl phthalate技术说明书编码:2509CAS No.:117-84-0分子式:C24H38O4分子量:390.6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17-84-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摄入有毒。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受热分解释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危害性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危害性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可燃。
摄入有毒。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受热分解释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对环境有危害。
禁止3岁以下玩具含有被作塑的DOPPVC输血袋长期保存的血液后,伤员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在人体内,特别是肺部内发现有DOP存在。
1982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对DOP的致癌性鉴定结论是:DOP是大鼠和小鼠的致癌物,能使啮类动物的肝脏致癌。
由于其存在潜在的致癌嫌疑,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DOP可以经口、呼吸道、静脉输液、皮肤吸收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对机体多个系统均有毒害作用,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因子。
PVC医疗器械中的DOP释放到患者体内,对患者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尤其是处于发育早期和分化发育敏感阶段的儿童和孕妇。
2005年,德国埃尔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及中国的研究人员均发现,DOP对人体的危害比预期要高得多。
小鼠联合遗传毒性DOP可穿透血睾屏障作用于生殖细胞,干扰正常的生精过程引起染色体丢失或断裂等染色体畸变.精子头部畸形由于精子头部畸形基本不影响受孕能力因而其对后代的潜在危害性可能更为严重DOP被欧盟归类为生殖毒性,并标记为有毒。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将DOP列入了急毒性,致畸形、致突变和生态毒性。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品英文名称:dioctyl phthalate中文名称2: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英文名称2:n-octyl phthalate技术说明书编码:2509CAS No.:117-84-0分子式:C24H38O4分子量:390.6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17-84-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摄入有毒。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受热分解释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17-84-0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
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
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