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活动记录Doc1
- 格式:docx
- 大小:13.08 KB
- 文档页数:1
手工制作活动方案手工制作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的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我校专门组织实施小学生手工制作活动。
希望通过活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得到有机的结合,有效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心灵手巧,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意识观念。
二、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想象。
开拓创新,积极思考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三、学情分析本兴趣小组成员包括一到五年级的学生,年龄跨度比较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接收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也不尽相同,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因材施教,制定适合学生学要的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学,分等级要求。
四、负责人:何晓燕五、活动地点:少先队活动室六、活动时间:每周四课外活动时间七、活动准备:学生自己准备所需材料八、教学方法:1、鼓励式教学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包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后第一反应即“我不会”,针对学生的胆怯心理,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这句话改为“我能行”。
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我真棒”!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进步不断鼓励:你真棒!从而提高儿童的自信心。
2、启发式教学我们手工制作的教学可采用,“看一看”首先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实物。
“想一想”通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制作过程以及相关方面的思维扩散。
“说一说”让学生说出自己制作的想法,并做到条理。
“做一做”通过动手实践,做出自己的作品。
“乐一乐”学生在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怀有快乐的心情。
六、教学特点:1、学习及生活习惯的培养。
2、动手能力,手眼脑的协调能力的培养。
3、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未来社会更需要的是创新人才,因此,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受益终生。
4、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
我们教学中主张给孩子留下的永远是问号,而不是句号。
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学会主动学习。
手工制作活动方案2一、活动题目我做的小水轮转起来了二、活动目标幼儿通过组装水轮,并使其转动,感知借助风、水、沙等外力可使水轮转起来的现象。
手工制作教案手工制作教案(通用10篇)手工制作教案篇1【设计意图】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手工活动比较感兴趣,他们又都很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的关爱产生浓厚兴趣。
所以我设计《小鸟回家》这节活动。
通过让幼儿学习撕纸、粘贴,培养幼儿的手工技能。
【活动目标】1、学习撕纸块,用胶棒(或浆糊)粘贴的技能。
2、萌发幼儿关爱环境的情感。
3、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1、绿、黄、橙各色的蜡光纸,乳胶、小筐、抹布等。
2、课件、小鸟图片、画有大树树干图2张。
【活动重难点】重点是让幼儿学习撕纸块。
难点是撕纸的方法。
【活动过程】1、请幼儿观看课件,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你知道小鸟怎么了?(找不到家了)“小朋友想不想帮小鸟造一个家呢”(想)“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用撕成的纸块来为小鸟造一个的家,好不好?(好)2、教师示范撕纸的方法。
(提醒幼儿认真听、仔细看)。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撕纸块的方法。
(2)将撕成的纸块,在纸的背面涂上乳胶粘贴在大树上。
3、教师出示已画好的树干图,请幼儿为小鸟做一个美丽的家。
4、幼儿自由撕纸、粘贴树叶,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要将树叶粘贴在轮廓内。
(活动时伴有轻音乐)5、出示“小鸟”,请小朋友将“小鸟”送回家。
6、教师小结:为了给小鸟一个安全的家,请小朋友们要爱护、保护环境,关爱小动物。
请幼儿将垃圾捡起来送入垃圾筐。
7、活动结束,幼儿听音乐《小鸟飞》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在手工区教师带领幼儿用各种材料制作树叶。
手工制作教案篇2教学目标:1、鼓励幼儿在观察、尝试的基础上,学习使用铺助材料的方法,探索用各种材料制作糖果。
2、锻炼手的团捏、粘贴能力,发展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3、让幼儿感受艺术美,体验与家长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 活动室中布置各种糖果,各种有趣的糖纸、糖果包装盒等。
2. 铺助材料:绉纸、卡纸、橡皮泥、透明包装纸、吸管、牙签、糖果纸(盒、罐)、透明胶、双面胶、用山芋、萝卜、黄瓜等切成的各种形状的小块……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师)糖果有各种各样的,有圆的,有方的,有三角形的;有硬糖,有软糖;有各种颜色的糖;还有各种口味的糖,有甜的,有酸的,有清凉的,有又酸又甜的……你们喜欢糖果吗?现在我们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糖果,好吗?2、亲子操作A、包装糖果。
DIY皮具包手工制作活动简讯
为了让社区妇女在闲暇之际,放松身心,享受生活,学会从繁忙事务中放松自己、释放压力、展现自我才能。
XXXX年X 月X日下午XXXX,在XXXX“妇女之家”开展了“XXXX”主题的妇女手工工作坊-皮具包制作活动,XXX亲自指导、示范,带领大家学习制作皮具包。
辖区内XXXXX/XXXX共XXX名妇女参加了本次活动。
课堂上,皮具制作师详细讲解了选材用料、缝制技巧、制作步骤等,让党员、白领对皮具小件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随后的制作环节中,大家对制作过程充满好奇,活动期间认真学习制作步骤,还不时向老师提问,学习热情高涨。
XXX 认真缝制,老师耐心指导,手把手传授技艺,看似简单的几个步骤,也需要花费很多耐心去制作。
皮具老师不断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并将每一针每一线的每一步的制作方法都教给大家。
大家频频交换意见、相互观摩,创意不断,气氛十分融洽。
个别成员有一定的技术功底,自己完成后还主动指导身边的朋友,体现了互帮互助的妇女情谊。
大家都制作出了满意的皮具包,并且对活动内容赞不绝口。
参与本次活动的妇女朋友表示,这样的活动她们很喜欢,并能从中交到好朋友,学到一项手工技能,得到自我提升的机会。
在制作过程中,利用边角废料,制成精美的工艺作品,既是对有限资源的合理运用,又提倡了节约不浪费的优良传统。
手工小制作,在另一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过程。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结合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而手工制作作为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既能够满足幼儿对动手的需求,又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一次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记录,探讨如何结合手工制作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背景为了增加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和互动,我们举办了一次手工制作教研活动。
活动目的是通过互相分享经验和观摩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活动内容和步骤1.活动准备: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确保每个教师都准备了一份手工制作教案,并带来了相应的材料和工具。
2.分享经验:教师们轮流分享自己经常使用的手工制作教案和教学心得,包括选材、设计和评价等方面。
3.观摩教学:每个教师都进行了一次手工制作示范教学,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4.讨论和总结:在示范教学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一次集体讨论,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并提出了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教学收获和反思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有益的教学经验和启示。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收获和反思:•创造力的培养:在手工制作教学中,我们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设计独特的作品。
同时,我们也注重引导幼儿关注细节,并提供一定的创作指导。
这样既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又能帮助他们养成自信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动手能力的培养:手工制作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使用剪刀、粘贴纸张等工具,幼儿不仅可以提高手指的灵活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认真和耐心。
•材料选择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手工制作教学时,需要慎重选择材料。
材料不仅应该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例如,选择能够锻炼幼儿手工能力和创造力的材料,如纸张、布料、贴纸等。
结论手工制作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共同探讨了如何结合手工制作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案(通用7篇)小学美术手工制作篇1教材分析《盖高楼》(制作)是在上学期《你能用纸盒堆成什么》的基础上,盖高楼(制作)有目的地利用废旧纸盒制作高楼,高楼大厦是学生常见而感兴趣的建筑艺术,有生活基础,难度不算大。
盖高楼(制作)任何形状、大小不同的纸盒,都可以利用。
为了设计出新颖的楼房,可以对纸盒做剪裁、组合、堆砌成盖高楼。
这样有目的制作较之上学期的任意堆砌,在意识上提高了一步。
盖高楼(制作)课文内有三幅范图,其中两幅为学生作品,右上图是大都市的一座座现代高层建筑,很有气魄,幢幢大厦耸立其中,直上云霄,在街道上停放了众多的小轿车,使人感到大城市“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
另外两幅学生制作的模型,一幅是一幢结构较为复杂的高楼,一幅是由三(幢)件高楼组合而成的楼群,制作也工整,构图有高低错落的变化,可说是一件很漂亮的制作作品。
在两件作品中可以看出其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1.选择不同大小的纸盒,堆砌成高楼(门庭、楼体、顶部、主楼、副楼等是设计考虑的基本单元),摆设到满意为止。
2。
对门窗、屋顶、阳台与门庭等用色纸剪出它的形状贴在高楼的合适位置,显示出建筑物造型的特色,通过如此的加工装饰,便制成有真实感的漂亮的高楼来了。
3,可根据设计需要作裁剪、加减、组合,创制出新颖的高楼。
本课的课文与范图是互相补充的,在教学时要体现出来。
教学目的教学生利用废旧纸盒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的高楼造型。
作业要求制作是设计先行,或根据现成的盒子形状作设计。
高楼制作是立体的,要面面观,门窗的开向及其装饰要把握对称整齐的特征。
剪贴切割组合的方法可综合运用。
课前准备一、范品,二、旧纸盒、色纸、剪刀、浆糊,三、高楼的(大幅)图片。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在开放改革年代里,城市、农村的面貌有哪些明显的变化?高楼与平房你喜欢哪种?二、欣赏:出示各种高楼的照片,指导学生欣赏,让学生对建筑结构特征及形式美有感性的认识;出示高楼造型范品,与图片作比较,使学生对平面与立体的不同空间有初步认识,转动模型展示面面观,并指出造型设计主要做些什么工作。
王助镇开发区二中手工制作室活动记录表活动类型手工制作活动地点手工制作室
组织人员秦洁参加人员30人活动时间9月6日
领导小组及分工组长:王云鹏(校长)少年宫建设的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丁伟(支部书记)督导、检查少年宫工作的进展,开展情况.分管部门:党支部政教处
主要成员、刘卫国(政教主任)王宏伟(政教副主任)康金表(工会主席)贾继进(少年宫管理员)各班班主任
活动目的意义
1、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做完作品,拥有的不仅是作品,更有着满满的强烈的成就感。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
2、教师演示制作方法。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示。
5、教师总结。
活动效果
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学会折月季花,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品,效果不错。
注:活动照片附后。
王助镇开发区二中学校手工制作活动照片9月6日孩子们在手工制作室做纸花卉9月13日手工爱好者在手工制作室做火箭模型。
手工制作比赛活动方案(精选6篇)手工制作比赛活动方案精选篇1设计思路:中班孩子年龄较小,动手能力差,完美的表现一件作品比较困难。
为了能让中班的孩子在美术活动中体会到成功与快乐,一次,我发现纸杯可以做成各种漂亮的纸杯花,因样子很像太阳,我为它起名——"太阳花"。
它不但美观漂亮而且简单易学,非常适合中班孩子学习。
因此,开展了这次别开生面的美工活动。
活动目标:1、给纸杯涂色,锻炼幼儿的涂色能力。
2、按规律给纸杯剪"花瓣",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粘贴眼睛、嘴巴等器官,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4、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意识。
活动准备:纸杯、蜡笔、剪刀、胶棒若干,"太阳花"作品一幅,背景图画一幅。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请幼儿欣赏作品,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画面内容: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太阳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粉的。
提问:花朵好看吗?你们知道那么漂亮花朵是怎么做的吗?小结:我们要善于发现周围许多废物都有再利用的价值。
二、幼儿操作,教师讲解示范。
1、小朋友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纸杯给它涂上颜色。
2、在纸杯上剪出各种有规律的图案。
如:长条、尖条、圆条等。
3、把剪好的纸杯放在桌上打开就变成一朵美丽的"太阳花"了。
4、给纸杯花贴上眼睛和嘴巴就变成可爱的"太阳花娃娃"了。
小结:注意不要剪斜、剪断,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剪。
剪下的材料要及时收拾清理。
三、展示背景图画,请幼儿把做好的"太阳花"粘到上面。
1、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
2、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舞蹈《我是一朵小花》。
小结:请小朋友们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废物。
如:纸盒、饮料瓶、塑料袋等。
手工制作比赛活动方案精选篇2一、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大保护地球的力度,我们积极倡导“低碳理念”。
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创造再利用,制作出各种新颖、美观的作品。
《有趣的泥塑》一、教学分析泥塑是我国民间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点小巧玲珑可爱,适于儿童学习操作。
针对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并有初步的造型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特点,开展一个以民间工艺——泥塑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三维世界的学习和释放空间;帮助学生,通过“玩泥巴”来了解泥土特性,体验自然世界中存在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身边各种艺术的探索和发现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泥塑历史的介绍和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对泥雕塑这种艺术形式形成初步了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泥土的体验、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综合艺术修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欣赏雕塑艺术品和“玩泥巴”(橡皮泥),感知泥土(橡皮泥)的特性,体会泥土(橡皮泥)的乐趣,在玩中,锻炼学生对立体形体的把握,促进对三维世界的认知。
四、教学思路1、运用实践法,感知、体验泥土(橡皮泥)的特性,探索、发现泥塑(橡皮泥)艺术制作中运用的基本方法,为进行泥塑(橡皮泥)作品的创作做铺垫。
2、运用观察法,对古代泥塑艺术品进行欣赏、体会。
五、教学准备教师方面:1、设计活动方案,为制作活动做准备2、准备活动用的泥土等工具3、准备多媒体课件,进行欣赏学生方面:1、对雕塑艺术有初步认识,有玩橡皮泥等相关经验2、确定制作主题,学会填写活动方案六、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确定主题师:同学们,在课余生活中,你们喜欢玩泥巴(橡皮泥)吗?生:喜欢。
师:你们都用它做过什么哪?生:水果类、植物类、动物类、生活用品类等等。
师:你们现在想不想玩?生:想师:今天就情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玩泥巴,好不好?(板书课题)生:好(二)出示学习目标(指生读或学生出声读学习目标)1、我了解了泥塑(橡皮泥)的发展过程。
亲子手工制作灯笼活动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许多家长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
其中,手工制作活动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一个简单而有趣的亲子手工制作活动——制作灯笼。
材料准备:- 彩纸(红、黄、蓝或其他鲜艳的颜色)- 剪刀- 胶水或双面胶- 彩色丝带或绳子- 穿孔器或订书机步骤一:准备工作在开始制作灯笼之前,确保准备好所需材料,以及一个清洁的工作台。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参与选择颜色和纸张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决策能力。
步骤二:剪裁彩纸将彩纸裁剪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技能水平决定尺寸。
较小的孩子可以选择较大的尺寸,这样更容易折叠和处理。
步骤三:折叠灯笼将彩纸对角线对折,确保角边精确对齐。
然后,将折叠的边与中心折叠点对齐,以形成一个小三角形。
接下来,从底部折叠一些小三角形,并固定它们,以形成一个类似于扇形的造型。
将其固定在底部,以保持灯笼的形状。
步骤四:装饰灯笼使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剪出图案,如五角星、花朵或动物形象。
然后,用胶水或双面胶将这些装饰物粘贴在灯笼的表面。
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来设计图案,并享受创作的乐趣。
步骤五:添加吊绳使用穿孔器或订书机在灯笼的上部两侧钻孔。
确保孔洞距离相等。
然后,将彩色丝带或绳子穿过孔洞,打个可爱的蝴蝶结,以便能够方便地悬挂灯笼。
步骤六:亮灯到了傍晚,可以将一个小发光体,如电蜡烛或LED灯,放入灯笼中。
点亮灯笼,让它在黑暗中发出美丽的光芒。
孩子会对自己亲手制作的灯笼感到非常骄傲和满足。
通过亲子手工制作灯笼活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度过欢快、有意义的时光。
这个活动不仅有助于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耐心。
此外,通过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家长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想法。
总结亲子手工制作灯笼活动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方式,可以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