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青春期的情感(1)
- 格式:docx
- 大小:160.86 KB
- 文档页数:15
青春期的异性情感1.爱情与友谊爱情是指特定的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相互吸引、相互渴望,希望共同生活并结成固定关系的情感倾向。
爱情受多种因素制约,是发生在男女之间的特殊情感,既是性的吸引,又是精神的融合。
爱情的发展还会受到社会因素及物质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例如爱情要受到法律和社会道德观念的制约,同时因为爱情发展一定程度必然指向两性结合和婚姻,因此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友谊是渴望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相互支持、相互信赖、相互交流成为朋友的情感倾向。
友谊在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为了获得友谊,对自身品德修养及知识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开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逐步掌握了与人相处的原则和方法等。
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独立意识和能力加强,儿童期对父母的依恋情感逐步弱化,朋友在青少年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爱情与友谊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情感形式。
爱情是专一的、排他的异性之情,而友谊是广泛的、容他的异性或同性之情,当然有些异性间的友谊也可能因日久生情或两情相悦而转变为爱情。
小学生因为性意识很模糊,其情感指向的对象又很不稳定,因此既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友谊,更谈不上“异性情感”。
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生理发育,性意识萌发,初中生开始注意到两性之间的差异,但初中生低年级学生对性别差异的关注往往以一种“抵触”情绪表达出来,他们很少选择异性为朋友,更谈不上一对一的恋爱关系,但少数性早熟的学生可能也会发生早恋的现象。
到高中阶段,异性间的抵触逐渐转变为相互间的吸引和倾慕,但因受自身条件及社会舆论的限制,绝大多数高中生仍然将异性交往控制在友谊的范畴,但由于高中生性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及两性间的强烈吸引,比较容易出现“恋爱”的情感。
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等心理条件的制约,对爱情的意义往往不能真正深透地理解,加之缺乏独立的经济、社会生活等能力,爱情往往是游戏式的,无法承担爱情的各种义务。
某些中学生因为自制能力差,道德伦理规范不能约束其生理及情感冲动,可能做出让对方后悔及受到伤害的事情。
青春期心理(2008—09-23 00:19:52)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
青春期就是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而常见的就是逆反心理(青春期心理断乳)。
他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反复的尝试、碰撞、回视,慢慢地走向成熟,在这段时间里,需要老师和家长很大的耐心和开放的胸怀,静观他们的表演,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和赞扬,这对于铸就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是非常重要的。
一、青春期的心理特点1、青春期的情绪特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父母在碰到这种情境时,千万要冷静,否则很容易发生冲突。
2、青春期的人际交往特点: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这些举止往往令家长很难理解,而这恰恰是典型的心理断乳表现,只是发生得太快,家长没有心理准备,如果此时的家长愈加束缚,他们离家长愈远,有的甚至逃离家庭去投奔同学。
同时,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表现为开始比较注意自己形象,特别是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也尝试与异性交往,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心理变得很复杂,一方面渴望接近对方,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别人发现,结果,交往过程神神秘秘,羞羞答答,反而显得别扭;一般情况下,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恋爱,只是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喜欢一起交流和彼此欣赏。
但是,由于表现的别样,成为同学们的谈资,一经同学的夸大处理便成为有色新闻,令当事人非常尴尬,就这样,由一起异性同学的交往而引发严重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为数不少。
这就是青春期的苦恼┉┉3、青春期的情感特点:在这段时期,青少年的情感由原来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拓展到对同学、老师、明星、科学家和领袖人物崇敬和追随,由自爱到爱集体、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爱整个全人类;也就是说,青少年的情感充分的体现了社会性;此时,他们的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对成功人士、名人崇拜得五体投地,对坏人坏事疾恶如仇,他们追求公平公正,一旦发现某人有私心杂念,他们就会嗤之以鼻,就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妥协和容纳不同意见的人与事,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
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1、独立意识很强。
青春期孩子在情感上不再依赖于父母,特别需要自己的空间,需要独立思考,需要一定的自由权利,对某些事情会捍卫自己的观点。
2、情感的波动。
青少年经常经历情感上的波动,可能会感到兴奋、愤怒、孤独或沮丧,这是由于荷尔蒙水平和情感参与的变化所引起的。
3、爱面子。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爱面子,他们只想展示自己,让自己看起来独一无二,他们装酷、耍帅,出风头,目的就是想吸引眼球,获得别人的关注。
4、脾气暴躁。
青春期孩子大脑里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以前心目中父母高大威严的形象日渐模糊,他们急于摆脱父母的管束,很多家长容不得孩子身上的缺点、不足,为了让孩子尽快改正缺点,家长唠叨、抱怨不休,可孩子却一句都没听进去,不是沉默不语,就是极力顶撞。
5、出现早恋现象。
不少青春期孩子开始注意自身的打扮,偶尔会对父母后说谎、偷偷发信息等一系列行为时,那说明孩子心中有喜欢的对象啦,也有可能正处于早恋的状态中。
青春期心理变化如何引导?1、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
良好的沟通是青春期教育的关键。
家长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问题、疑虑和意见,并尽量理解他们的观点。
鼓励开放和诚实的对话,避免过度批评或指责,而是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指导。
2、要理解、接纳孩子。
孩子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变化,孩子自己也是始料不及、难以控制的,此时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
千万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更不要打骂训斥,横加指责。
否则,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与父母的隔阂。
3、建立信任和尊重。
青春期的孩子正在探索自我身份和独立性,他们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为了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家长需要倾听孩子的观点并认真对待他们的感受。
坦诚和互相尊重的对话是培养良好父子、母女关系的基础。
4、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面临许多身心上的挑战,例如学习压力、情感问题等,家长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青春期在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而常见的就是逆反心理。
下面店铺为您介绍青春期的心理特点症状。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1.情绪发展强烈多变青春期情绪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易于波动并潜藏不安,表现为寂寞与孤独,忧虑与不安,以及苦闷与忧郁;憧憬未来并富于幻想;情绪多样并反应强烈。
青春期的学生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
由于同学们成长速度太快,心理却跟不上,因此,会出现“情绪化”的现象。
一般来讲,在青春初期,同学们都会感到情绪不稳定。
有时候很开心,有时又很烦闷,有时充满希望,有时又灰心丧气,有时希望有人陪伴,有时又渴望独处。
总之,情绪体验会日趋丰富、细致、稳定性降低,矛盾与变化强烈突出。
与小时候单调而粗糙的情绪相比,青春期的情绪变得丰富多彩。
许多同学都很重视情感问题,也容易动感情。
同时,这时的情绪体验会非常深刻,一种情绪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
同学们面对自己的身体、生理的突然变化,往往感到措手不及、惶惑不安、焦虑、抑郁、情绪起伏和波动较大,外向与内隐共存。
虽然青春期的情绪丰富、奔放,但同学们往往并不把自己的情绪体验都暴露在外,有时会把它们埋在心底,或者悄悄地掩饰一下,不愿被别人看出来。
可以认为,人到了青春期,既像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又象一艘航行在变幻莫测大海里的航船,随时都有遭到风暴袭击的危险。
这种难以驾驶的情绪和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恼闷心情,就构成了青春期同学们情绪和情感的典型特征。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2.交际发展自主自锁在青春期,同学们的交际逐渐扩大。
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价值观的逐步形成,同学们开始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与自己交往的人,选择与自己投合的朋友,且常常会排斥旁人的议论、影响与干预。
因此带有明显的自主性、自锁性。
喜欢和爱——青春期情感辅导付玉金牛中学设计意图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八年级学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往往容易对自己内心倾慕的异性同学产生好感。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学阶段发生在男女同学之间的喜欢是青春阶段一种特殊的情感需求,它不同于友情,但也不是爱情;但这种情感是美好的,自然的,合乎心理规律的,我们应该坦然面对。
通过对喜欢和爱的区别的探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阶段的这种情感,从而更有益于成长。
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喜欢一种自然美好的情感,它不同于友情,也不是爱情,而是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
2. 正确区分初中阶段喜欢和爱。
活动重点正确认识和区分初中阶段的喜欢和爱的区别。
活动难点营造自由受保护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坦诚地参与讨论,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正确认识喜欢不是爱情,学会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感。
授课年级八年级学生课时一课时活动准备玫瑰花、若干张A4工作纸和笔;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生生不息”随着音乐,当老师喊:“女生”,则女生高高举起手并大声喊“GIRL”,男生不动;老师喊:“男生”,则男生高高举手并大声喊“BOY”;如果老师喊:“学生”,则男生女生都高高举起手,不喊。
教师手里拿一支玫瑰(PPT出示一大束玫瑰图片),然后问学生从这枝玫瑰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引出今天的主题:喜欢和爱。
2.案例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这一故事:初二年级的男生张浩,个高,责任心强,体育好。
上学期班里转来一位女生李雅,温柔,善良,成绩优秀,人生地不熟。
老师安排李雅坐在张浩的前面。
平时两人在学习、生活上互相照顾,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对彼此的印象都不错。
张浩觉得李雅聪明、能干还很温柔,而李雅也认为张浩有责任心、真诚、篮球打得好。
渐渐地两人开始经常关注对方,被对方所吸引。
真情大考验:你认为李雅和张浩之间的这种相互吸引是喜欢还是爱?为什么?(各小组同学开始讨论,将小组意见写在工作纸上,老师深入小组倾听小组意见,然后请代表发言)师:要区分他们之间的相互吸引究竟是喜欢还是爱,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3.明白喜欢是油然而生的自然美好的情感(1)小组内分享自己喜欢的物品或者人物等,并说明为什么喜欢,看到你喜欢的人或物时心里的感受是什么?(2)请学生个别发言,说说自己喜欢的物品或者人物,理由,感受美好的事物自然会喜欢。
青春期情绪波动的原因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着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巨大变化,情绪波动也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常态。
那么,青春期情绪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呢?一、生理变化引起的情绪波动青春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发生了许多变化,如生长速度加快、性征发育、荷尔蒙分泌增加等。
这些生理变化对青少年的情绪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荷尔蒙的分泌增加会导致情绪的波动,使青少年在情绪上变得敏感易怒,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二、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的探索青春期是一个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的重要阶段。
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他们对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性取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这种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的探索过程是复杂而困惑的,青少年常常感到迷茫和不安,从而引发情绪波动。
三、社交关系的变化和压力青春期是社交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与同龄人建立更紧密的友谊关系,同时也面临着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调整。
这种社交关系的变化和压力会给青少年带来情绪上的波动。
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被排斥、不被理解,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四、学业压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青春期是学业压力最大的时期之一。
青少年面临着学业的挑战和竞争,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同时,青少年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和压力。
这些学业压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会导致青少年情绪的波动。
五、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的影响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情绪波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的和谐与否、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产生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不稳定、家庭关系紧张,青少年可能会感到不安和沮丧,情绪波动也会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青春期情绪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变化、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的探索、社交关系的变化和压力、学业压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的影响等。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青春期的心理症状青春期的心理特点1.情绪发展强烈多变青春期情绪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易于波动并潜藏不安,表现为寂寞与孤独,忧虑与不安,以及苦闷与忧郁;憧憬未来并富于幻想;情绪多样并反应强烈。
青春期的学生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
由于同学们成长速度太快,心理却跟不上,因此,会出现“情绪化”的现象。
一般来讲,在青春初期,同学们都会感到情绪不稳定。
有时候很开心,有时又很烦闷,有时充满希望,有时又灰心丧气,有时希望有人陪伴,有时又渴望独处。
总之,情绪体验会日趋丰富、细致、稳定性降低,矛盾与变化强烈突出。
与小时候单调而粗糙的情绪相比,青春期的情绪变得丰富多彩。
许多同学都很重视情感问题,也容易动感情。
同时,这时的情绪体验会非常深刻,一种情绪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
同学们面对自己的身体、生理的突然变化,往往感到措手不及、惶惑不安、焦虑、抑郁、情绪起伏和波动较大,外向与内隐共存。
虽然青春期的情绪丰富、奔放,但同学们往往并不把自己的情绪体验都暴露在外,有时会把它们埋在心底,或者悄悄地掩饰一下,不愿被别人看出来。
可以认为,人到了青春期,既像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又象一艘航行在变幻莫测大海里的航船,随时都有遭到风暴袭击的危险。
这种难以驾驶的情绪和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恼闷心情,就构成了青春期同学们情绪和情感的典型特征。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2.交际发展自主自锁在青春期,同学们的交际逐渐扩大。
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价值观的逐步形成,同学们开始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与自己交往的人,选择与自己投合的朋友,且常常会排斥旁人的议论、影响与干预。
因此带有明显的自主性、自锁性。
一般说来,青春期的交际发展中,起作用的是兴趣相同、性情相投、思想共鸣、甘苦共享等思想感情因素。
处在青春期的同学们,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增加了对同伴关系的依赖,与父母家庭的联系削弱,对教师的依赖与批评共存。
青春期情感主题班会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也是情感经历最为丰富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许多变化,有时候可能感到困惑、焦虑,甚至是痛苦。
因此,为了帮助青春期的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感,我准备了这次关于青春期情感主题的班会。
一、介绍青春期情感主题班会的目的和意义(150字)青春期是情感波动最为剧烈的时期,对我们的成长和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次班会的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提供有效的情感调适方法和建议,以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提高青春期生活质量。
二、青春期情感的特点和表现(200字)青春期的情感波动大,情绪容易起伏不定。
在这个阶段,同学们可能会经历到情绪的波动、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混乱、情绪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情感的外露和压抑等特点。
例如,我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情绪时而激动,时而低落;对同学、朋友、家人的态度和情感会有明显的变化;有时可能会感到孤独和不被理解等。
三、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和方法(350字)情绪调节对于我们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下面提供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1.了解自己的情绪: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找出导致情绪波动的原因。
2.寻求支持:与家长、朋友或老师沟通,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惑,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3.培养兴趣爱好:参加一些你感兴趣的活动,例如运动、绘画、音乐等,可以转移注意力,缓解情绪紧张。
4.放松身心:尝试一些放松的方法,例如深呼吸、冥想、做瑜伽等,帮助你恢复平静,促进情绪的平稳。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你的体质,提高情绪的稳定性。
6.接受情绪的存在:不要否认或压抑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的存在,并寻找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和释放。
四、塑造积极情感的方法(350字)除了情绪调节,我们同样需要培养积极的情感,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健康。
1.培养感恩之心:时刻关注自己所拥有的,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以及与自己相伴的人们。
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点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从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情绪情感特点也有其独特性。
以下是青少年情绪情感的一些主要特点:
1.易波动:青少年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家庭氛围等,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大喜大悲。
这种情绪的波动性可能与他们正在发展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有关。
2.强烈性:青少年时期的情绪体验强烈,对于喜欢的事物会表现出极度的热情和追求,对
于不喜欢的事物也可能产生强烈的反感和排斥。
这种强烈性反映了他们正在形成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认同。
3.内敛性:尽管青少年的情绪体验强烈,但他们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在公
共场合或者与长辈交流时。
他们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写日记、绘画、音乐等。
4.冲突性: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期,他们可能会在自我认同、价值观、
行为模式等方面出现内心矛盾和挣扎。
这些冲突可能表现为情绪的不稳定和易怒。
5.社交性:青少年对社交关系非常重视,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对朋友和同伴的
认同感增强。
同时,他们也可能因为社交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而产生情绪波动。
6.敏感性和自我意识:青少年对自己的形象、能力和社会地位开始产生更多的关注,对别
人的评价和看法也变得敏感。
这种自我意识和敏感性可能导致他们在某些场合感到拘束和不安。
7.不稳定性: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变化期,他们的情绪也容易受到影响,
表现出不稳定性。
了解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特点,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需求,提供更合适的支持和引导。
第八单元青春期的情感一、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培训,学员将(1)通过具有情感张力的文字,引导学员珍视青少年的情感;(2)了解青春期的情感特点和矛盾心理,正视青春期的情感;(3)分享交流对待青春期情感的原则和方法,厘清经验中的共同点;(4)掌握帮助青少年恰当处理情感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二、活动概览先将学员分成几个小组,之后的活动小组一起进行。
三、活动过程活动一:美好曾经1.活动目标:唤起学员对青春期的回忆,调动学员们的情绪,引起共鸣,进而理解青少年的情感体验。
2.活动时间:15分钟3.材料准备:片段音乐4.活动步骤及流程:(1)文字冲击:在和缓的音乐中,培训师用古诗词中的与爱情有关的优美诗句(参考相关链接)来形容爱情,引导学员畅想青春的美好情感。
然后,播放冥想音乐(3min),邀请学员在宁静的氛围中共赏“情感文字”。
①“清晨的河,你会不会如清晨的河流过,美但是我不涉足。
”②“你教给我的是,再喜欢的东西也可以不拿到手,再失望也可以忍一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且好多事情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可是如果没有你,我会多么孤单。
”③“我一直相信你,我相信你有非同一般的价值(事实上每个人都有)。
我相信你的生命如火焰一般明亮,如宝石一样澄澈,如清风一样自由。
生命的价值来源于你自己,而不是一场考试,也不是他人的眼光。
”④“你爱这世界,你的爱独一无二,弥足珍贵。
它们像空气一样永远盈满生活。
我爱你,是如同爱阳光,爱夏天一样爱你。
是真正爱你,即使遍体鳞伤,气息奄奄,尽管尘埃满面,疲惫不堪,我依然甚是爱你,思念你。
”(2)询问感受,并邀请学员自由发言。
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引导学员体会文字中的感情。
(3)告诉学员这些文字来自一位处于恋爱关系中的中学生的日记。
再邀请学员重温文字,在小组内分享感想。
这时培训师要注意引导学员关注两次分享中看法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因何而来。
(4)培训师说明性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详见知识点),并总结:可能有人认为青少年的爱情是幼稚、可笑的,是一时冲动、误入岐途,但是经验和研究都告诉我们,青少年对异性产生好奇或好感,是成长过程正常的需求。
在恋爱关系中的孩子们所体验的情感和成人一样,都是真实而具体的,并且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简单制止往往适得其反。
作为教师,首先要理性地认识青少年爱情的特点,耐心地进行引导和帮助。
提示:在这个活动中,学员很容易考虑到成年人与青少年在爱情上的不同(包括责任、生活重心、成熟度等方面的差别)。
培训师要特别注意引导教师从爱情本身出发,体会中学生情感的真实和美好,产生同理心。
同时,如果学员持不赞成态度,要充分尊重学员的立场,邀请他们理性对待青少年的情感特点。
活动二:如此看来1.活动目标:通过爱情三元论,让学员分辨不同的爱情形式,了解青少年的爱情特点,从而总结出对待青少年情感问题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
2.活动时间:20分钟3.活动步骤及流程:(1)培训师讲解:通过ppt呈现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基本观点。
斯滕伯格(R.Sternberg,1988)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如下图:这三种成分的组合构成了8种爱情形式:(2)小组讨论:“青春期是否存在完美爱情”,以此议题引导学员分析青少年的爱情类型,思考其不足及影响。
(3)分享经验:每位学员在工作中会面对青少年什么样的情感问题?以及怎么面对青少年的情感问题?请学员分享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案例,讨论在这过程教师的处理方式和不足,以此归纳出教师在面对恋爱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详见知识点)。
(4)培训师总结: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产生好奇或者好感,是孩子正常的发育与成长,首先对于这些情感要尊重。
在尊重的前提下,学员帮助孩子认识到情感中的一些成分或者要素,引导孩子明白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情感,给孩子打开从理性看待情感的视角。
其次,学员们可告诉孩子要做到爱自己,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同样,现在的青少年也许心里装满了那个他(她)而忽略了自己,只关心着他(她)的一举一动,只想着如何去爱别人而忘了爱自己。
学员们要让我们的青少年意识到这一点,爱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活动三:锦囊妙计1.活动目标:帮助学员了解学生的情感波动并认识到帮助学生做出判断、拒绝、决策等正确行为的必要性。
2.活动时间:50分钟3.活动步骤及流程:(1)小组讨论:以ppt形式展示青少年在恋爱问题上可能面临的状况(详见链接材料),邀请学员代入案例中主人公的角色,分析其所面临的风险,并发展出切实可行的个人行动策略。
(2)角色扮演:邀请学员自主选择一个案例故事进行情景表演。
(3)培训师总结:青少年在面对恋爱问题时,可能会处于迷茫无措的状态,或者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做出情绪化的决定。
教师可通过运用自身的教育智慧从而积极地陪伴青少年并赋予他们处理相应问题的技能,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身所处的关系以及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即从彼此关注、互生情愫到潜在关系、以及随着关系加深可能面临的风险。
同时提升青少年对自身和他人的责任意识,并通过活动增加青少年在情感关系中处理问题的行动能力,比如学会正确判断、合理表达、及时拒绝、预估风险、作出决策等能力。
活动四:我的角色1.活动目标:了解青春期的情感矛盾,掌握青春期心理上的变化特征。
2.活动时间:20分钟3.材料准备:A4纸、彩色笔4.活动步骤及流程:(1)培训师以ppt等形式表现出,学生往往拒绝与教师深入地分享自己的情感问题。
以此,培训师导入青春期心理的两大重要特征:“叛逆心理”和“闭锁心理”(详见知识点)。
(2)画学生的心:给每位学员分发一张A4纸,让学员在上面画出青少年的心,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画好之后鼓励学员在组内分享。
(3)邀请学员思考“教师在学生青春期成长中应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并通过补充现有画作的方式进行现场解答和分享。
(4)培训师分享:青少年的心也许是利剑的形状,也许是方形,有红色,有灰色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感知到的青少年的内心状态。
但是,学员们在面对青少年的时候,时刻记得青少年心是一颗具有生命力的鲜活跳动的心,心里涌动的情感是青少年生命的一部分,学员们不能抱着把情感剥离的态度,珍视青少年的情感,陪伴他们一起走过这段心的旅程。
二、核心知识点(一)青春期性心理性心理是指人对性生理变化、性别特征和差异以及两性交往关系的内心体验。
青春期的性心理产生和发展,一般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性发育自然本能的作用。
二是社会意识对人脑的影响。
学员应引导学生可以正视青春期时期懵懂的感情,认识到这是生理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无须逃避或者感到羞愧,只要正确的处理就可以。
(二)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想模式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与认知信息想对立,与一般常态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逆反心理主要由认知、情绪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和构成。
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
(三)闭锁心理世界上最早提出“闭锁说”的是德国教育哲学家斯普兰格(Spranger.E),他在其1924年出版的《青年心理学》中提出了“闭锁性”是青春期心理的主要特征。
他将青春期的这种特点表述为:人们到了青春期有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直率、率真,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很少吐露真情,表现出顾虑重重,不愿与他人多接触。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对于青春期的重要心理特点的看法是:一方面会产生反抗情绪,渴望被人理解,另一方面又企图把自己的内心闭锁起来,引起自相矛盾和协调困难等。
(四)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斯滕伯格(R.Sternberg,1988)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如下图: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178页。
根据各种因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分为8种:①亲密、激情和承诺三者都缺失:无爱(nonlove)。
如泛泛之交,肤浅、不受约束。
②主要是亲密,缺乏激情和承诺:喜欢(liking)。
如友谊关系,如果某个朋友当面能唤起你的激情,当他∕她离开时,你会产生思慕,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就超越了喜爱,变成其他类型的。
③主要是激情,缺乏亲密和承诺:迷恋(infatuation)。
如初恋。
④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空爱(empty love)。
如激情燃尽的爱情关系中,既没有温情也没有激情,仅仅是在一起过日子;或包办婚姻的初始阶段。
⑤有激情和亲密,缺乏承诺:浪漫之爱(romantic love)。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⑥有亲密和承诺,缺乏激情:相伴之爱(companionate love)。
深沉的情感依恋,温馨而又相互依赖。
⑦有激情和承诺,缺乏亲密:愚昧之爱(fatuous love)。
如一见钟情,常伴随着旋风般的求爱,闪电般的结婚。
⑧同时具有激情、亲密和承诺:完美式爱情(consummate love)。
激情、亲密和承诺共同构成了爱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完美爱情,正如三点确立一个平面,缺少任何一个点,这个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
(五)应对青春期情感的基本原则青春期情感应是正常,尊重是前提条件,保护为首,注重引导;学员应积极地陪伴,学会运用语言智慧,把握语言节奏,场合,时机来疏解问题。
四要:要告诉青少年自己的责任。
要为青少年保守秘密;要为青少年提供可靠的情感支持;要开展有意义的相关活动,引导青少年理智认识处理情感问题。
四不要:不要轻易为青少年的行为定性(比如不要轻易说他们在谈恋爱;又比如不要认为女生不检点等)。
不要过度营造早恋可怕的神秘紧张氛围;不要到处传播学生的私人信息;不要伤害诋毁学生的个人情感。
(六)对待孩子逆反心理的妙方1.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权。
2.批评孩子切莫伤害自尊心。
3.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
4.采用实践体验法。
三、相关链接(一)表达爱情的古诗词1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两汉)卓文君《白头吟》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4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6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7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