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漂白性物质的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21.11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特殊性质归纳1.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HBr,易溶于水的气体:NO2,SO2,能溶于水的气体:CO2,Cl2,H2S,难溶于水的气体:H2,CO,C2H2,C2H4,O2,NO,能和水反应的气体:Cl2,F2,Br2,NH3,NO2,CO2,SO2.2.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SO23. 有毒有害的气体:F2,O2,HF,Cl2,H2S,SO2,CO,NO,NO2,Br2蒸汽4. 有颜色的气体:NO2,Cl2,F2(淡黄绿色),Br25. 有气味的气体:NH3,NO2,SO2,H2S6. 有还原性气体:H2,CO,NH3,H2S,HCl,SO2有氧化性气体:O2,Cl2,NO2,CO2,Br2,F2,O37. 常见的单质气体:H2,O2,N2,Cl28. 有漂白性的气体:Cl2(潮湿),SO2,O39.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SO2,HF,变浑浊后又能澄清的气体:CO2,SO210. 能使石蕊变红色的气体:HX,H2S,SO2,CO2,NO2,Br2,特别地:Cl2先变红,后褪色11. 能使Br2水,酸性KMnO4褪色的气体:H2S,SO2,C2H2,C2H412. 能和AgNO3反应生成沉淀的气体:Cl2,Br2,H2S,HCl,HI,NH313. 能使无水CuSO4变色:H2O14. 遇氨气有白烟现象产生的物质:HCl,HNO3,[Cl2(可以)]15. 在空气中产生白雾的气体:HF,HCl,HBr16. 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Cl2,Br2,NO2,O3](气体),[FeCl3溶液,酸性KMnO4溶液,HNO3溶液](其他)17. 能使湿润的Pb(NO3)2或PbAc2试纸变黑色的气体:H2S18. 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的气体:SO2,Cl219. 可燃烧的气体:H2,CO,H2S,C2H2,C2H4,CH4,20.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或蓝色的物质:H2,CO,CH4,H2S,S,C2H5OH21. 在空气中因氧化变质的气体;NO,22. 常作为保护气体的气体:N2,Ar,23. 不用H2SO4干燥的气体:NH3,H2S,HBr,HI,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的气体:NH3(生成CaCl2·8NH3)24. 只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CO,N2,NO,C2H4只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NO2,NH3,HCl用饱和盐溶液收集的气体:Cl2(排饱和NaCl),CO2(排饱和NaHCO3),H2S(排饱和N25. 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的气体:H2,CO2,H2S26. 常温下由于发生反应而不能共存的气体:H2S/SO2,Cl2/H2S,HI/Cl2,NH3/HCl,NO/O2,F2/H2,Cl2/NH3 焰色反应:钠Na 黄钙Ca 砖红色锂Li 紫红锶Sr 洋红钾K浅紫铜Cu 绿铷Rb 紫钡Ba 黄绿铯Cs 紫红稀有气体放电颜色:He 粉红Ar 紫Ne 鲜红Xe 蓝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归纳:1.颜色的规律:(1)常见物质颜色①以红色为基色的物质红色:难溶于水的Cu,Cu2O,Fe2O3,HgO等。
高中化学常见漂白性物质的比较Na2O2、H2O2、O3、HClO或(Cl2)、浓硫酸、浓硝酸、SO2、活性炭、木炭、和硅胶都有漂白性,但漂白原理及漂白效果是不同的。
Na2O2、H2O2、O3、HClO 、浓硫酸、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它们的漂白原理:利用Na2O2、H2O2、O3、HClO、浓硫酸、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将有机色素氧化成无色物质,褪色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这几种漂白性物质的漂白为永久性漂白。
SO2的漂白原理:SO2 与有机色素直接化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褪色后在一定条件下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SO2的漂白为暂时性漂白。
活性炭、木炭、硅胶的漂白原理:利用的是它们的多孔吸附性漂白,加热后也恢复原来的颜色。
活性炭、木炭、硅胶的漂白为物理漂白。
活性炭、木炭、硅胶的漂白也是暂时性的。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我们从物理和化学角度可分为两大类:化学漂白和物理漂白。
化学漂白又可分为:氧化型漂白和化合型漂白。
其中Cl2、SO2都为气体且都有漂白性,但漂白原理及漂白效果是不同的。
Cl2的漂白原理:Cl2溶于水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褪色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SO2的漂白原理:SO2 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褪色后在一定条件下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总结:吸附型漂白:活性炭、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有色物质,起到漂白作用,是物理变化。
强氧化性漂白:氯水、HClO、漂白粉Ca(ClO)2、Na2O2、H2O2、O3、浓硫酸、浓硝酸、NaClO,漂白作用是永久性的。
化合型漂白:SO2有漂白作用是因为它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 ,H2SO3 能够和有色有机物(如品红)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无色化合物在一定条件(如加热)下,又可以恢复原来的颜色,这种漂白是暂时性漂白。
SO2的漂白作用具有特殊性。
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下列褪色现象是SO2的漂白性吗?(1)SO2使橙色溴水褪色(2)SO2使紫色KMnO4酸性溶液褪色(3)SO2使红色酚酞褪色解析:以上褪色现象都不是SO2的漂白性所致。
(完整版)⼈教版⾼中化学必修⼀实验总结化学必修1实验总结第⼀章从实验学化学【P5实验1-1】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漏⽃、滤纸、铁架台、蒸发⽫、酒精灯实验药品:粗盐、蒸馏⽔过滤实验注意事项:1、⼀贴——滤纸紧贴漏⽃内壁,⼆低——滤纸边缘低于漏⽃边缘,滤液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漏⽃中沉淀洗涤⽅法:向漏⽃中加⼊蒸馏⽔淹没沉淀,待蒸馏⽔⾃然流出,重复2—3次。
蒸发实验注意事项:1、蒸发⽫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2、蒸发过程中必须⽤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局部温度过⾼⽽使液体飞溅.3、当加热⾄(⼤量)固体出现时,应停⽌加热利⽤余热蒸⼲.4、不能把热的蒸发⽫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棉⽹.5、⽤坩埚钳夹持蒸发⽫补充:检验沉淀洗涤⼲净的⽅法:取最后⼀次洗涤液与试管中,加⼊某种试剂,出现某种现象,则证明洗涤⼲净【P6 实验1-2】SO 42-的检验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托盘天平注意事项:加⼊稀盐酸可以排除CO 3、SO 3、Ag 的⼲扰,不能⽤稀硝酸代替稀盐酸涉及反应:排除⼲扰离⼦的反应:⽣成⽩⾊沉淀的反应:【P7思考与交流】杂质加⼊试剂化学⽅程式硫酸盐氯化钡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MgCl2氢氧化钠MgCl2 + 2NaOH = Mg(OH)2↓+ 2NaClCaCl2碳酸钠CaCl2 + Na2CO3 =CaCO3↓ + 2NaCl注意事项:1、除杂不能引⼊新杂质、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2、加⼊试剂顺序要求碳酸钠在氯化钡后加⼊,盐酸要在过滤后加⼊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3、最后过滤后得的滤液经过蒸发结晶可以得到较纯的NaCl补充:1、KNO3中混有氯化钠除氯化钠的⽅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氯化钠中混有KNO3除KNO3的⽅法:蒸发结晶、趁热过滤【P8实验1-3】检验Cl-、蒸馏(⽤来分离沸点相差较⼤的液体混合物)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蒸馏烧瓶、冷凝管、⽜⾓管、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实验现象1.在试管中加⼊少量⾃来⽔,滴⼊⼏滴稀硝酸和⼏滴AgNO3溶液——检验Cl-的实验加硝酸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成2.在100mL烧瓶中加⼊1/3体积的⾃来⽔,再加⼊⼏粒沸⽯(或碎瓷⽚),连接好蒸馏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冷却⽔。
漂白物质及原理
漂白物质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漂白和去除污渍的化学物质,常见的包括氯漂白剂、氧漂白剂和还原漂白剂等。
1. 氯漂白剂:
氯漂白剂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清洁中。
其原理是通过释放氯离子来氧化并分解有色物质,进而去除污渍。
氯漂白剂一般包含次氯酸钠(NaClO)或过氧化氢(H2O2)等化学物质。
氯
离子与有色物质中的双键或结构中的可还原基团发生反应,使其发生裂解或氧化,从而达到漂白的效果。
2. 氧漂白剂:
氧漂白剂常用于漂白纸张、纺织品和食品加工过程中。
最常见的氧漂白剂是过氧化氢(H2O2),其分解产生氧气和水,通
过氧气的氧化作用来去除污渍。
氧漂白剂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渍具有不同的漂白效果,能够有效降解染料分子的结构,实现漂白的效果。
3. 还原漂白剂:
还原漂白剂主要包括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钠等化学物质。
还原漂白剂通过具有强还原性的亚硫酸根离子(S2O3^2-)来还原
着色物质,使其失去着色性。
还原漂白剂常用于去除有机污渍,如茶渍、咖啡渍和汗渍等。
其作用原理是还原漂白剂中的亚硫酸根离子与污渍中的色素分子进行化学反应,将其还原为无色物质。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18、二氧化硫1.复习重点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重点是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2.难点聚焦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40);(可用于进行喷泉实验,如SO2、HCl、NH3)易液化(-10℃)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SO2+H2O===H2SO3(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的亚硫酸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它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故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SO2+H2O H2SO322O O2、氧化性:SO2气体通过氢硫酸,溶液变浑浊,有淡黄色不溶物出现。
SO2+2H 2S===3S↓+2H 2O3、还原性:SO2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Br2+2H 2O=== H2SO4+2HBr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2SO2+O2 2 SO3(SO3+H2O===H2SO4,SO3是无色固体SO3是一种无色固体,熔点是16.80C,沸点也只有44.8℃,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4、漂白性:SO2使品红溶液褪色SO2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是由于二氧化硫可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成无色物质,而化合成的无色物质却是不稳定的,易分解而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
漂白性的比较把Cl 2和SO 2混合用于漂白,能否增强漂白效果?为什么?〖答案〗不能,SO 2+Cl 2+2H 2O=== H 2SO 4+2HClSO 2与CO 2的相互鉴别鉴别SO 2气体的常用方法是用品红溶液,看能否使其褪色,有时还需再加热看能否再复原。
鉴别CO 2气体的常用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看能否使其变浑浊,足量时再变澄清。
当混有CO 2时,不会影响SO 2的鉴别;当混有SO 2时会干扰CO 2的鉴别,应先除去SO 2后再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 2气体。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1.强氧化性漂白:原理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强氧化性漂白剂如:HClO,Ca(ClO)2(的有效成分),NaClO,H2O2,Na2O2,O3。
HClO:有强氧化性,常用于自来水消毒(氯气通入水)。
Ca(ClO)2 :Ca(ClO)2与CO2、水生成HClO而呈漂白性,常用于衣服、织物的漂白。
H2O2:H2O2有强氧化性,3%的常用于医疗消毒。
Na2O2:Na2O2有强氧化性,常用于织物、丝稠、麦秆等漂白。
O3 :O3有极强的漂白性,常用于消毒。
2.非氧化性漂白:与有机色素结合成无色的物质,分解后颜色会复原。
如书本摆放的时间长,会变黄,就是这个原因。
源-于-网-络-收-集。
硫酸硫酸是化学六大无机强酸(硫酸、硝酸、盐酸(氢氯酸)、氢溴酸、氢碘酸、高氯酸)之一。
物理性质硫酸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 若将浓硫酸中继续通入三氧化硫,则会产生"发烟"现象,这样含有SO3的硫酸称为"发烟硫酸"。
100%的硫酸熔沸点:熔点10℃沸点290℃但是100%的硫酸并不是最稳定的,沸腾时会分解一部分,变为98.3%的浓硫酸,成为338℃(硫酸水溶液的)恒沸物。
加热浓缩硫酸也只能最高达到98.3%的浓度。
化学性质1.脱水性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浓硫酸的腐蚀性了黑色的炭(炭化)。
浓硫酸如C12H22O11===12C + 11H2O(4)黑面包反应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
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
观察实验现象。
可以看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
2.强氧化性⑴跟金属反应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Cu + 2H2SO4(浓) ==(加热)== CuSO4 + SO2↑+ 2H2O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⑵跟非金属反应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
次氯酸化学式HClO,结构式H-O-Cl,仅存在于溶液中,浓溶液呈黄色,稀溶液无色,有非常刺鼻的气味,极不稳定,是很弱的酸,比碳酸弱,和氢硫酸相当。
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漂白作用,它的盐类可用做漂白剂和消毒剂。
次氯酸盐的性质:水解:强氧化性:如与Fe2+反应酸性条件下,不能与ClO-大量共存的有Fe2+、S2-、HS-、SO32-、I-等与酸反应,如与稀盐酸反应漂白粉漂白的原理:,HClO具有强氧化性,漂白剂不用氯水,而是用Cl2制成漂白粉的原因是便于贮存运输。
1、管制信息次氯酸(易制爆)本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但低浓度产品如消毒液不受管制。
2、名称中文名称:次氯酸英文名:hypochlorous acid3、化学式:分子式HClO;结构式:H-O-Cl4、相对分子质量:52.55、性状常温下状态:仅存在于水溶液中。
水溶液在真空中可浓缩到密度1.282,即浓度40.1%。
加热到40℃时即分解,并发生爆炸。
有刺激性气味,溶解性:1:26、用途:消毒剂,氧化剂。
7、理化性质物质类别:无机酸常温下状态:仅存在于水溶液中。
水溶液在真空中可浓缩到密度1.282,即浓度40.1%。
加热到40℃时即分解,并发生爆炸。
颜色:无色到浅黄绿(显色有变化是因为反应Cl 2+H2O HClO+HCl 是可逆反应,在不同状态下平衡状态也不同,显黄绿色是因为溶有氯气的原因)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溶解性(与水的体积比):1:2次氯酸是一种化学式为HClO的不稳定弱酸。
它仅能存在于溶液中,一般用作漂白剂、氧化剂、除臭剂和消毒剂。
在水溶液中,次氯酸部分电离为次氯酸根ClO−(也称为次氯酸盐阴离子)和氢离子H+。
含有次氯酸根的盐被称为次氯酸盐。
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家用次氯酸盐消毒剂是次氯酸钠(NaClO)。
化学式HClO。
很不稳定,只存在于水溶液中。
在光照下,它按下式分解:2HClO→2HCl+O2因此,次氯酸具有强氧化作用和漂白作用,常用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就是次氯酸钙。
重难点6 常见漂白性物质及漂白原理1、漂白剂的类型及漂白原理类型原理特点举例氧化型漂白剂本身是氧化剂,利用其氧化性氧化有色物质,使之失去原有的颜色加热时不能恢复原有的颜色NaClO、Ca(ClO)2、HClO、H2O2、O3等化合型漂白剂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新的无色物质,使之失去原来的颜色加热时能恢复原来的颜色二氧化硫等吸附型有些固体物质疏松、多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吸附无色物质使之失去原来的颜色部分吸附剂可以重复使用活性炭、胶体等2、SO2和Cl2漂白比较(1)(2)特别提醒(1)二氧化硫的三种“褪色”:①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表现漂白性;②使溴水、氯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还原性;③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说明其水溶液呈酸性。
(2)SO2不能漂白紫色石蕊溶液、含酚酞的NaOH溶液,而氯水能漂白。
(3)检验SO2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到红色。
★★★【重难点考向一】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例1】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A.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紫色消失B.显红色的酚酞通入SO2后,红色消失C.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后,红色消失D.溴水中通入SO2后,橙色消失【答案】C【重难点考向二】氯气与SO2漂白原理的区分【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B.SO2、Cl2都可用于漂白物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可增强漂白效果C.活性炭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D.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重新变为红色【答案】D【解析】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SO2的漂白性,SO2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表现SO2的还原性,A项不正确;当SO2、Cl2等物质的量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发生以下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失去漂白作用,B项不正确;活性炭使有机物褪色利用了碳的吸附性,C项不正确;SO2与品红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又分解成原来的品红,故D项正确。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硫的存在和性质1.(2020辽宁朝阳高一月考)下列关于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B.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C.硫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2.(2020河北衡水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质脆,微溶于酒精和二硫化碳B.硫与氢气反应,体现了硫的还原性C.硫与铁粉和铜粉分别反应,都可生成二价金属硫化物D.从硫的化合价角度分析,硫单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3.(2020安徽滁州高一月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硫单质是一种黄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B.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存在又有游离态存在C.硫跟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D.硫在过量的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题组二二氧化硫的性质4.(2019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月考)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实验现象A无色无色无现象无色溶液B红色无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C红色无色溶液变无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D无色无色无色溶液无色溶液5.(2019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一上期末)下列实验用来证明气体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能使沾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滤纸褪色③通入H2S饱和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能溶于盐酸⑤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难溶于稀硝酸A.③⑤能证明B.①②④能证明C.都不能证明D.只有⑤能证明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SO2:SO2+OH-HS O3-B.向氯水中通入少量SO2:Cl2+SO2+2H2O4H++2Cl-+S O42-C.将SO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2H++C O32-H2O+CO2↑D.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SO2+H2O+Ba2+BaSO3↓+2H+7.(2020四川内江高一月考)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气体,不可选用的试剂是()A.饱和碳酸钠溶液B.高锰酸钾溶液C.溴水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8.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
高中化学常见漂白性物质的比较
Na2O2、H2O2、O3、HClO或(Cl2)、浓硫酸、浓硝酸、SO2、活性炭、木炭、和硅胶都有漂白性,但漂白原理及漂白效果是不同的。
Na2O2、H2O2、O3、HClO 、浓硫酸、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它们的漂白原理:利用Na2O2、H2O2、O3、HClO、浓硫酸、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将有机色素氧化成无色物质,褪色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这几种漂白性物质的漂白为永久性漂白。
SO2的漂白原理:SO2 与有机色素直接化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褪色后在一定条件下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SO2的漂白为暂时性漂白。
活性炭、木炭、硅胶的漂白原理:利用的是它们的多孔吸附性漂白,加热后也恢复原来的颜色。
活性炭、木炭、硅胶的漂白为物理漂白。
活性炭、木炭、硅胶的漂白也是暂时性的。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我们从物理和化学角度可分为两大类:化学漂白和物理漂白。
化学漂白又可分为:氧化型漂白和化合型漂白。
其中Cl2、SO2都为气体且都有漂白性,但漂白原理及漂白效果是不同的。
Cl2的漂白原理:Cl2溶于水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褪色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SO2的漂白原理:SO2 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褪色后在一定条件下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总结:
吸附型漂白:活性炭、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有色物质,起到漂白作用,是物理变化。
强氧化性漂白:氯水、HClO、漂白粉Ca(ClO)2、Na2O2、H2O2、O3、浓硫酸、浓硝酸、NaClO,漂白作用是永久性的。
化合型漂白:SO2有漂白作用是因为它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 ,H2SO3 能够和有色有机物(如品红)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无色化合物在一定条件(如加热)下,又可以恢复原来的颜色,这种漂白是暂时性漂白。
SO2的漂白作用具有特殊性。
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下列褪色现象是SO2的漂白性吗?
(1)SO2使橙色溴水褪色
(2)SO2使紫色KMnO4酸性溶液褪色
(3)SO2使红色酚酞褪色
解析:以上褪色现象都不是SO2的漂白性所致。
(1)、(2)褪色的原因是SO2的还原性。
分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O2+Br2+2H2O= H2SO4+2HBr
5 SO2+2KMnO4+2H2O=K2SO4+2 MnSO4+ 2H2SO4
(3)褪色的原因是SO2溶于H2O后生成了H2SO3 ,H2SO3 是酸可以使红色酚酞变为无色。
二.氯水和SO2分别使紫色石蕊产生什么现象?
解析:氯水中的HClO先使紫色石蕊变红,而后因为它有强氧化性使红色褪去。
SO2溶于H2O后生成了H2SO3 ,H2SO3 是酸可以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
而H2SO3 不具有强氧化性,所以红色不会褪去。
三.SO2和Cl2混合后能否增强漂白效果?
解析:不能。
因为SO2和Cl2混合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O2+ Cl2+2 H2O= H2SO4+2HCl
生成物H2SO4和HCl都没有漂白作用,所以漂白效果会减弱。
当n(SO2): n(Cl2)=1:1时,完全失去漂白作用。
高中化学常见注意事项
见光容易分解的化学物质要放在棕色瓶中
一、如:AgNO3 、浓HNO3 、氯水、双氧水、KMnO4、浓氨水、次氯酸、卤化银(氟化银除外)、HI。
要放在棕色瓶中。
二、化学药品存放问题
硝酸固碘硝酸银,低温避光棕色瓶。
液溴氨水易挥发,阴凉保存要密封。
白磷存放需冷水,钾钠钙钡煤油中,碱瓶需用橡皮塞,塑铅存放氟化氢。
易变质药放时短,易燃易爆避火源。
实验室中干燥剂,蜡封保存心坦然。
解释:
1、硝酸固碘硝酸银,低温避光棕色瓶:意思是说硝酸、固体碘和硝酸银都属于受热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所以必须存放在棕色瓶里,并放在阴凉处。
2、碱瓶需用橡皮塞:意思是说盛放碱液的试剂瓶要用橡皮塞。
3、塑铅存放氟化氢:意思是说氟化氢(氢氟酸)易腐蚀玻璃,因而必须存放在塑料或铅制器皿中。
4、易变质药放时短:意思是说易变质的药品存放时间较短,即不能长久贮存,最好现用现配制[联想:常见易变质的药品有:①氢硫酸放久了,则大部分将挥发,部分被空气氧化;②氯水长期存放将因慢慢分解而失效;③亚铁盐长期存放,则易被氧化为铁盐;④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长期存放则慢慢退色]。
5、易燃易爆避火源:意思是说易燃物质(如:二硫化碳、酒精、丙酮、苯、硫、磷、镁粉等)和易爆炸的物质(如:氯酸钾、硝酸铵等)存放时要远离火源。
6、实验室中干燥剂,蜡封保存心坦然:意思是说实验室中用的干燥剂极易吸水,因而要用蜡封保存。
7、活泼金属应放在对试剂相对稳定的液体或惰性气体中,使之与空气隔离。
如:锂存放于固体石蜡中;钠、钾、铈存放于煤油中;铷、铯可存放于石蜡或充有惰性气体的安瓿平中;钙、钡可封于煤油或石蜡或惰性气体的安瓿中;锆、磷、汞放入水中保存。
8、NaOH等碱性溶液可以和玻璃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有黏性,使瓶塞无法打开,所以应放于玻璃瓶中用胶塞。
9、有些物质易产生气体,放置时不能密封,如碳酸铵、过氧化氢有些有机物质苯乙烯、丙烯腈、乙烯基乙炔要低温冷藏(小于零下10渡)才可以,否则会发生聚合变质。
10、有些吸湿性极强或遇水蒸气发生强烈水解的试剂,如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等,不仅要严密盖紧,还要蜡封。
为什么浓硝酸非要用磨口的玻璃瓶装?玻璃瓶不会和硝酸反应,磨口是为了密封,磨口瓶还有一个作用,当硝酸大量分解时,磨口瓶塞会迸出,从而避免了可能引起的爆炸,减轻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