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各行业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商务部关于印发《商贸服务典型企业统计报表制度(2016-2017)》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商务部•【公布日期】2016.02.01•【文号】商运函〔2016〕43号•【施行日期】2016.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国内经贸与流通正文商务部关于印发《商贸服务典型企业统计报表制度(2016-2017)》的通知商运函〔2016〕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为进一步做好商贸流通业统计工作(以下称行业统计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商贸流通业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更好地为政府决策、行业发展、企业经营和居民消费服务,商务部结合工作实际,对《商贸服务典型企业统计报表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进行了修订,并已经国家统计局审核批准(国统制〔2015〕151号)。
现将修订后的《制度》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做好行业统计工作,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流通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是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有效履行职能、科学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推进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要进一步提高对行业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这项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要加强组织领导,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要进一步明确牵头处室与相关业务处室职责分工,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做好制度执行《制度》自2016年1月份起执行,有效期两年。
年报表报送工作于2月4日启动,截止时间按相关报表规定执行(上市公司数据应于4月20日前补齐);月报表、季报表报送时间按相关报表规定执行。
请各地统一安排,指导督促样本企业做好数据报送工作。
其中,工业消费品批发、生产资料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洗染、沐浴、家政服务、美容美发、人像摄影、家电维修、展览、仓储、农产品批发市场等14个行业通过商务部城乡市场统计监测平台“行业统计”模块报送数据(网址:)。
流通产业数据统计的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张昊【摘要】流通领域的数据统计对于产业自身发展和宏观经济预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目前,我国流通统计指标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其数据内容、来源及发布方式等仍有改进的必要。
应当以接轨国际标准的行业分类为基础,在“大流通”视野中确定流通产业的行业范围,进而建立由共性指标、个性指标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指标体系。
同时,有必要梳理、协调政府及相关机构目前发布的数据内容,通过“云技术”实现统筹与整合。
并且,要明晰数据的来源渠道、采集方式,将重复矛盾转变为差异互补。
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经济普查数据的利用价值,发挥非官方机构的补充作用,使流通统计更加全面、透明,为问题导向的分析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撑。
%Statistics in distribution area is of great importance bo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macroeconomic forecasts. Currently,the statistical indicator system has been basically formed,but improvement is still needed for its data contents,sources and public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the industry scope of‘enlarged distribution system’should be determined,and based on industry classification,an organically consolidated indicator system which includes both common and special indicators should be built. Meanwhile,it is necessary to rearrange and coordinate the contents of the data currently published by government and related organizations,and an integration could be achieved by using the"cloud tech". The source and collection method of data should also be made clear,so as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of data publication from repeated or contradictory into differentiated andcomplementary. In this process,the value of economic census data should be cherished and the NGOs can also play a supplementary role,so that the statistics can be mad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transparent,thus providing better support for the problem-oriented analysis.【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6页(P25-30)【关键词】流通产业;统计数据;指标体系;经济普查【作者】张昊【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市1008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2.1流通产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在时间上优化国民经济流程,在空间上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商贸服务典型企业统计报表制度(2013-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13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一、总说明 (4)二、报表目录 (5)三、调查表式 (7)(一)典型生产资料批发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1) (7)(二)典型零售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大型超市、超市、百货店、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表2) (9)(三)典型餐饮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3) (12)(四)典型沐浴服务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4) (14)(五)典型美发美容服务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5) (16)(六)典型会展单位经营情况统计表(表6) (18)(七)典型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7) (19)(八)典型批发业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8) (21)(九)典型住宿业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9) (23)(十)典型人像摄影业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10) (25)(十一)典型家政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11) (27)(十二)典型家电维修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12) (29)(十三)典型洗染业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13) (31)(十四)典型仓储业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14) (33)(十五)融资租赁行业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15) (36)(十六)拍卖业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16) (37)(十七)典当业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17) (42)(十八)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18) (44)(十九)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情况统计表(表19) (45)(二十)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情况统计表(表20) (47)(二十一)直销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表(表21) (49)四、主要指标解释 (51)五、附录 (1)08一、总说明(一)商贸服务行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力量。
霍尔特指数平滑法在商贸流通需求预测中的运用提要霍尔特指数平滑法是一种高级的指数平滑方法,它在预测中被广泛运用,与传统预测方法相比它能更好地保证精确度。
本文运用该方法对商贸流通需求进行预测,主要包括人口总数、GDP、商贸流通增加值、社零总额、人均GDP、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七个指标,最后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商贸规划。
关键词:霍尔特指数平滑法;商贸流通需求;预测在原理上,霍尔特(Holt)指数平滑法与布朗指数平滑法相类似,只是它不用二次指数平滑,而是对趋势直接进行平滑。
其中,霍尔特指数平滑法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对趋势数据直接进行平滑来对原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由于它可以用不同的参数对原序列的趋势进行平滑,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本文用霍尔特指数平滑法对泸县2008~2015年的商贸流通需求进行预测,主要是对泸县人口总数、GDP、商贸流通增加值(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产值的总和)、社零总额、人均GDP、全县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七个指标进行预测,最后根据预测值进行商贸规划。
一、霍尔特指数平滑法用霍尔特指数平滑法预测,需要两个参数和三个方程式,其基本公式和预测方程如下:基本公式:T=x+(1-)(T+b)(1)b=(T-T)+(1-)b(2)预测方程:=T+b.,=1,2 (3)其中,各符号的意义:t为当前期,为预测超前期数(或称预测步长),T、T为利用第t期或前t-1期数据对第t期或第t-1期趋势的估计,b、b利用前t 期或前t-1期数据对趋势增量b的估计,x为第t期的实际观察值,为利用前t 期数据对t+期的预测值,、为平滑常数0<,<1。
利用公式(1)和(2)计算时,除两个平滑常数外需先指定两个初值T和b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霍尔特指数平滑法最突出的优点是对趋势数据直接进行平滑来对原时间序列进行预测。
但是,由于模型的局限性以及参数数值选取的难度,得到的预测值大部分比真实值要低一些,因此,上述指标的预测值为相关分析仅仅提供一个参考。
商贸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论文商贸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论文预读: 摘要:内容摘要:当前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商贸流通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本文分析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从而揭示出商贸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与促进作用,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更快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繁荣稳定发展.关键词:商贸流通业;城市经济;影响云南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一)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且交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商贸流通业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先导性产业,商贸流通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16.3%的速度逐年增长,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0.8万亿元,到了2012年这一数值提高至21万亿元,增涨幅度近一倍,其中2012年国内的餐饮业营业收入突破23283亿元,较上年涨幅13.6%.由图1可知,近年来我国商贸流通业不断发展扩大,不仅提高了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而且还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可见不断扎实推进商贸流通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全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二)商贸流通业项目建设的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商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与逐步完善,当前专业市场得到逐步升级,项目的建设发展势头强劲.2002-2014年我国商贸流通业建设商业市场综合楼共投资1000万元、家居装饰及超市投资接近400万元,同时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投资约1550万元.现阶段国内商贸流通项目的建设发展势头强劲,使得商贸流通水平与经济结构得到快速提升与完善.(三)流通模式与产业不断发展与创新伴随着流通技术以及流通手段的不断变革,国内商贸流通的模式得到不断创新发展:货仓式商店、超市、百货店、便利店、专卖店、专业店以及家居建材店等流通模式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快了流通业态的多样化发展.其次专业化、正规化流通企业的分工体系也不断完善与形成,进而形成以需求作为导向的商贸流通业链,逐步形成集“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物流配送”综合一体的新型经营模式(洪涛,2013).此外利用移动通信、互联网与电子标签等先进技术,全面带动了国内商贸流通业的较好转型和升级.二、商贸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商贸流通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不仅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同时商贸流通业自身也能够提高流通的效率,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业能够促进资本的不断积累以及技术进步,增加了社会的总供给,较好确保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一)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直接影响1.商贸流通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商贸流通业对GDP的影响,通过所实现的产值在GDP的比例衡量,而商贸流通业的贡献率主要通过流通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某地区的商贸流通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多数和这一地区的商品、该区的市场化程度、社会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按照历年我国统计的年鉴资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接近9.5%,年平均增长近3.8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的商贸流通业总产值约29726亿元,增长率为10.63%,远高于GDP的增长率8.95%,而商贸流通业的产值份额占GDP的比例接近10%,可见商贸流通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越大,则表明产值在GDP的比重与增长也就越快.2.商贸流通业对社会就业的影响.社会就业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与要求,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即劳动者为社会提供服务或商品时也可获得劳动报酬,而且还具有社会意义,通过劳动使自己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李欣欣等,2014).商贸流通业的劳动力就业指数指的是流通业从业者数量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就业指数越高表明该地区的商贸流通业越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而就能解决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现阶段国内商贸流通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就业贡献率从1980年的3.23%提高到2014年的13.86%,其中2013年商贸流通业的就业者超过7685万人,增幅远高于其他行业.2011年我国批发以及零售业就业者数量比例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约25%,其中零售业、批发在个体、私营企业当中的从业者比例接近41%,连带仓储、交通运输、餐饮业、邮电通信业以及住宿行业从业者,整个商贸流通业从业者数量占社会从业总人数的约50%.由此表明商贸流通业对提高社会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商贸流通业对三次产业发展的影响.首先,商贸流通业作为商品销售主要环节,在整个社会资源的调配过程与结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生产的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各产业间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由此提高了产业间的中间需求,因此商贸流通业对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起到助推作用.其次,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较好地为第二产业产品的顺利实现提供支撑,而第二产业的发展又为商贸流通业提供了市场空间;商贸流通的扩大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同时提高了社会运行的生产效率,从而加速经济的发展(龚丽虹等,2011).商贸流通业对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均起到调节作用,以第一产业中“蔬菜流通”而言,对于蔬菜流通方面出现的“菜贱伤农”或“价高伤民”之怪象,商贸流通业应通过进一步缩短流通环节提高效率,进一步发挥流通信息的引导功能,有效确保农产品的顺利合理与及时流通,最终有效推动第一产业的健康发展.最后,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对第三产业经济的提高产生外部性作用.商贸流通业也借助其自身能够产生对第三产业经济的贡献力、对于地区经济的带动促进作用以及发挥对消费的服务力、对上游的控制力等优势,促进第三产业经济的增长.(二)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间接影响首先,充分刺激需求的增长,优化并升级消费结构,就消费者的地位角度而言,商贸流通业已经由社会经济的补充角色向社会经济的主要角色方向转换,进一步真正发挥出商贸流通业的“聚”与“散”功能,全面引导消费.其次,商贸流通业不仅扩展了经济市场,同时还有效地引导生产、活跃消费,并且促进了社会的充分就业,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全面促进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商贸流通业不仅可以节约社会的总交易成本,而且还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的内涵方向发展.最后,商贸流通业通过把生产和消费相互联结,合理配置并优化各生产要素与资源,全面促进再生产,在经济运行中,商贸流通业有效将服务、设备、商品、劳动力以及生产技术等各要素资源聚集起来,从而充分加快流通速度并提高流通的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商贸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以云南省为例(一)云南省商贸流通业发展概况就云南省的商贸流通业而言,从2000年该省的经济总量由50.25亿元人民币提高到2010年的1020.08亿元人民币,平均年增长速度为5.23%,其中住宿餐饮业、仓储邮电业、交通运输以及批发零售行业均有迅猛发展.2012年,云南省流通业的生产总值接近1288亿元,比重约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2.51%,而占服务业总产值的近30.40%,较上年提高1.4%;同年该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41.62亿元,较上年提高18.10%.2013年该省的零售业的零售额为2367.715亿元,较上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餐饮业的零售额接近474亿元,较上年提高17.8个百分点;住宿业的零售额为39.025亿元,较上年提高21.3个百分点,而批发业的零售额接近397.20亿元,较上年提高37.8个百分点.可见该省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势头迅猛,各行业流通业态均取得良好的成效.(二)云南省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及其发展制约因素1.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云南省的流通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商贸流通的现代化水平逐年提高,同时云南省发展商贸流通业还积极导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以及连锁销售等管理技术与现代化的营销理念,从而提高了全省商贸流通的效率.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云南省全省的生产总值为11720.9亿元,较2012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其中该省完成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约1895.35亿元,提高6.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27.81亿元,提高13.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约4897.75亿元,提高12.4个百分点.可见商贸流通业对该省的三次产业起到了促进、协调与带动作用.2.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一,云南省的商贸流通业体系有待完善.缺少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地处偏远且交通闭塞,制约了商贸流通业的顺利发展;流通信息与网络不畅;缺少专业的流通人才;商贸流通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不强.第二,商贸流通业的物流长期发展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商贸物流的基础设施比较差、商贸网点总数不足3000个,而且商贸流通从业者仅有5000人左右,部分商贸流通企业存在“小、散、乱、差”等现象;缺乏流通管理人才,缺少健全的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与运行机制.第三,商贸流通物流市场的建设也存在滞后现象,根据2010年的相关统计报告表明:2009年云南省农村商贸流通物流市场数量比重,仅仅占到该省消费品市场的不足10.2%.由于上述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云南省商贸流通业难以发挥出助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与优势.(三)云南省商贸流通业对该省经济发展的影响1.商贸流通业对云南省GDP的影响.现阶段云南省商贸流通业对提高该省的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商贸流通业对该省社会产业的增加值从1996年的212.63亿元提高至2012年的1617.85亿元,年均涨幅约14.68%.此外该省的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由1998年的7.72%提高到2007年的8.53%,表明云南省的商贸流通业不断快速发展且规模进一步扩大,商贸流通业对于该省的GDP贡献率不断逐年提高(见图2).云南省的商贸流通业在GDP以及在第三产业的比例分别约为14%与40%,然而流通业在GDP 的比例相对稳定;第三产业中流通业占比高,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减弱的趋势(宗颖,2012).由此表明云南省的商贸流通业以及GDP虽保持在同一水平,但是流通产值占GDP 的比重未能跟上流通产值占第三产业的速度(见图3).2.商贸流通业对云南省社会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云南省2012年商贸流通业中的城镇从业者人员接近41万人,对GDP的贡献率接近15.7%,该省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为城镇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从而全面较快地带动社会就业岗位的增长,进一步发挥出商贸流通业对经济运行的促进作用,如表1所示.通过表1历年数据的对比情况可知,云南省的商贸流通业中的从业者占第三产业工作者的36.7%.基于动态角度而言,该省流通业从2003年至今,从业工作者数量较为平稳且有上升的趋势.然而该省流通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较大,进而为全面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较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拉动该省经济的全面协调增长.3.商贸流通业对云南省消费的影响.流通环节作为连接消费与生产的纽带,对经济的发展与扩大内需、增加消费等方面起到助推作用.商贸流通业对云南省消费的影响,主要通过流通业的产值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例来表示,当比重越大表明当前流通业对消费的影响就越大,即商贸流通业对该省消费的促进作用就越充分,从而真正促使商贸流通业发挥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图4可知,云南省1996-2012年流通业的产值逐年提高,同时该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扩大,现阶段云南省流通业对消费的贡献作用凸显,对经济消费起到较好的带动或促进作用.(四)云南省发展商贸流通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路径1.提高对商贸流通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认识.按照《云南省商贸流产业的发展规划》,各地方政府部门积极转变观念与解放思想,坚持做到“开拓市场——扩大消费——发展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加大政策与税收的支持力度.一方面不断完善该省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的软件与硬件环境,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还应提高信息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水平,较快地形成区域的交通以及信息网络,提高商贸流转能力与流通效率,有效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罗文凯,2011).2.加快商贸流通业中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云南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商贸流通业中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重点规划并积极建设仓储——包装——加工——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提高该地区商贸产业的流通效率,确保地区物流网络及信息的畅通,提高商贸流通业物流建设的服务水平.提高商贸流通信息化的水平,推动商贸流通业的技术装备、资本运营或组织形态等创新.一方面云南省应积极培育大型商贸集团,以便较快提高商贸流通的管理与组织能力,采用“改组”或“收购”、“兼并”等形式有效促进商贸龙头企业的强强联合.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服务功能,不断扩大规模效应增强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促进该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最终提高该省的经济水平.3.重视商贸流通业对于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商贸流通业的顺利发展可以全面推进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此应加以重视发挥商贸流通业的引导功能,同时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促进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一方面有效调整商贸流通业的各项政策,制定合理有效的商贸流通发展法规,同时进一步整合现有的批发零售市场,引导流通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电子商务体系,以期全面促进电子商务的网络化建设进程,促进更多商贸流通业的多元化发展,较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发挥对经济的带动作用.4.完善流通业的法规政策助推城市经济较快发展.政府制定切实有效、支持城乡商贸统筹协调发展的法规、政策或制度,推进该省商贸流通业的制度创新.进一步改善该省各城市的流通与消费环境,完善该地区商品的流通市场,建立统一、有序、开放的城乡商品流通新格局.努力打破市场的准入障碍与行业的保护制约,积极为商贸流通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促进该省商贸流通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商贸流通业对于促进消费的先导作用,最终发挥商贸流通业对该省各城市经济的辐射与带动作用.5.重视培养商贸流通人才为快速发展城市经济提供人才保障.积极利用各高等院校的人才,采取校企合作形式,不断培养商贸流通人才,以提高该省现代流通的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商贸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此外建立不同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该地区流通行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管理水平;鼓励商贸流通从业人员考取相关的从业资格证,提高商贸物流服务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促进该地区商贸流通业顺利发展,最终发挥商贸流通业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与带动作用(王锦良等,2011).总而言之,要进一步重视商贸流通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意识,不断促进城市商贸流通业的稳定发展,完善各项商贸流通的法规体系.一方面积极营造良好的商贸流通环境,政府也应加大对商贸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培养商贸流通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进而快速促进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1.洪涛.商贸流通业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2.李欣欣,刘根荣.城市化与商贸流通业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14(9)3.龚丽虹,张体伟.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26(4)4.宗颖.江苏流通业贡献及其发展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5)5.罗文凯.甘肃省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6.张弘.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研究[J].江苏商论,2013(10)7.王锦良,宋国宇.商贸流通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J].商业时代,2011(11)。
商贸流通业盈利模式及转型分析企业盈利模式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市场营销等密切相关,盈利模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但需要调动企业内部的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以确保其能够有效运作,同时需要综合运用外部的宏观经济、法律制度、市场竞争格局和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保证盈利模式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
就商贸流通业而言,盈利模式关系到商贸流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传统盈利模式下的商贸流通业盈利基础较差,模式较为单一,属于一种粗放型的经营模式。
优化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式,需要通过优化企业盈利模式来实现,由于商贸流通业具备天然的供应链管理属性,那么基于供应链场景的盈利模式将会是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向。
国外商贸流通业大致经历了六种盈利模式:第一种是进销差价模式,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模式,且在现在多有使用,盈利的根源来自进销之间的差价和简单的附加服务。
第二种是连锁经营模式,基于规模经济规律的驱动而形成。
该种模式对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品牌效应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第三种是通路费用模式,即利润主要来源于商品进场费、购货折扣、物流费、仓储费、新店赞助费、促销费等。
第四种是类金融模式,即利润来自对供应商资金的占用,这种模式在我国诸多电商企业中都有体现。
第五种是供应链模式,这种模式源自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出现,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六种是增值服务模式,如设备的运输、安装、维修和更新等。
国外的盈利模式发展与国内的盈利模式发展历程大致相似,但国外的发展相对成熟且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
传统盈利模式下进销差价为核心,现代盈利模式更加注重综合效应,由单一的、分散的产品服务走向集约化、系统化的产品服务供应体系。
此外,现代盈利模式有一个很明显也很关键的特点是金融业务的渗透,传统模式下实体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两者基本维持的是相对独立的地位,而现代盈利模式下,企业的供应链的拉长使得金融业务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众多企业开始摆脱对传统金融机构的过度依赖,具有自我“输血”的能力。
商贸流通与消费的关系探讨作者:周炼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24期内容摘要:商贸流通联结生产和消费,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商贸流通业得到不断优化和升级,尤其在引导居民消费的作用上越来越明显,但是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平衡,使得商贸流通业在前端生产与后续消费的作用受到限制。
此外,消费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消费需求不足对商贸流通业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因此,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实证分析了商贸流通与消费的关系,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贸流通消费关系投入产出模型引言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商贸流通业呈萎缩趋势,从2012年到2015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长率从10.8%跌落到负0.1%,一些百货、超市等零售企业出现关闭部分门店的现象。
反之,电商模式呈高速发展态势,2016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22.97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网络零售交易达到5.3万亿元的规模,B2B交易规模达到16.7万亿元,生活服务O2O交易规模达到9700亿。
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电子商务交易额、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数量稳步增长,2016年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普及率达到53.2%,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67亿,占网民比例的63.8%,较2015年底增长12.9%;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41亿,占手机网民的63.4%,年增长率为29.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流通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作为联结生产与消费的商贸流通业已经成为经济和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
生产是消费的基本,消费是生产的动力,随着超前消费观念的深入,我国国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与消费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甚至有可能间接决定了居民消费的增长。
因此本文将对商贸流通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一)数据来源投入产出表是19世纪30年代由瓦西里·列昂惕夫(W.Leontief)首先提出并研究和编制的,其反映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平衡比例关系的一种平衡表。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商贸流通业统计相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商务部•【公布日期】2012.11.12•【文号】•【施行日期】2012.11.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商贸流通业统计相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在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及典型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近期商贸流通业统计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部分地区名录选定报送迟缓,培训覆盖不全,企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为确保后续工作顺利开展,按时保质完成2012年工作任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适当调整部分行业统计报表根据有关省市和企业意见,按照精简实用、便于操作的原则,对部分行业统计报表及企业基层表的部分指标进行微调(具体调整内容见附件1),请各地按照调整后的报表组织填报。
二、尽快完成典型企业名录审核确定尚未完成名录报送的地区要尽快确定名录,补充企业规模类型等名录信息,并报我部(流通发展司)备案。
个别行业典型企业名录计划数高于实际数的地区,请及时说明具体情况、调整数量及原因,报我部(流通发展司)审核后调整。
三、抓紧开展相关培训为确保统计工作顺利进行,我部将于近日开展第二期统计培训,着重讲授商贸流通业行业数据汇总和统计信息平台使用操作及报送流程等内容。
各地要按照有关培训要求,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广泛开展面向地市、县级商务主管部门以及典型企业的培训,使有关方面和企业全面掌握报表指标要求、报送系统操作流程等。
各地开展培训情况请及时报送我部(流通发展司)。
四、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各地要进一步做好对典型企业的组织动员工作,在运用现有相关政策手段基础上,通过宣讲动员、保密承诺、表彰奖励、成果共享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典型企业报送积极性,为提高行业数据科学性奠定坚实基础。
五、高质量做好数据报送各地要按照工作进度要求,指导典型企业如实全面填报数据,及时上报典型企业数据、各行业报表和商贸流通业汇总表及简明分析。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年度,我国商贸流通业在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本年度商贸流通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 政策支持与市场调节本年度,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同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推动商贸流通业不断创新、转型升级。
2. 产业结构调整为适应消费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我国商贸流通业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一方面,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积极转型升级,提高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新兴业态如电子商务、无人零售等快速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
3. 区域发展不平衡尽管我国商贸流通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东部沿海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为缩小区域差距,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扶持力度。
4. 消费者权益保护本年度,我国商贸流通业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通过加强监管、完善法规、提高企业自律意识等措施,有效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主要工作成效1. 交易规模稳步增长本年度,我国商贸流通业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X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X%。
2. 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电子商务、无人零售、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
据统计,本年度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X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X%。
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积极转型升级,提高服务水平。
例如,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实体零售企业加大线上布局,拓展销售渠道;同时,一批新兴企业如京东、阿里巴巴等积极布局线下市场,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4. 区域差距逐步缩小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XXX%,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销售出货统计表格模板
销售出货统计表格是企业管理销售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它帮助企业记录和分析销售数据,进而制定更加有效的销售策略。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销售出货统计表格模板示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表格说明:
序号:记录的序列号,方便统计和引用。
日期:出货的具体日期。
客户名称:购买产品的客户或公司名称。
产品名称:销售的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产品的具体规格或型号。
单位:产品的计量单位,如件、箱、吨等。
单价(元):产品的单价。
数量:销售的产品数量。
总金额(元):该笔交易的总金额。
出货方式:产品的配送方式,如快递、货运、自提等。
支付状态:该笔交易的支付状态,如已支付、待支付等。
备注: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企业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对表格模板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扩展,例如增加客户联系方式、销售人员、收货地址等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热点透视/FOCUS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川还需补这些短板!文/余学英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快慢,市场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之—。
提高商贸流通领域发展质量是促进地区经济加快复苏的重要抓手。
现状:四川商贸流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上台阶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四川消费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四川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6635亿元用仅9年的时间跨了两个台阶,在2019年达到20144亿元,相当于GDP总额的43.2%,比2010年增长2.0倍,年均增速达13.1%,高于GDP平均增速约2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规模的扩大带动了商贸流通产业逐步快速增长,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例,2010年四川省批发和零售业实现的增加值仅为1016亿元,占同期GDP的5.9%,2019年增加值达到4195亿元,占同期GDP的9.0%,比2010表12010-2019年四川省消费数据统计GDP总额(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亿元)201017185663510162011210277837118720122387390881342201326261103551473201428537116661587201530103138781691201632681155021988201736980174812574201840678182553439201946616201444195数据来源:2011-2019年四川省统计年鉴及2020年四川省统计公报。
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年均增速达到17.0%。
经营主体数量显著增加第四次全国经济数据普查显示:2018年四川省商贸流通经营企业数量达到20.4万个,比2013年增长2.3倍。
其中,限上企业9615个,占4.7%,比2013年下降5个百分点;限下企业194285个,占95.3%。
从行业类型看,批发业企业9.97万个,占48.9%;零售业企业8.73万个,占42.8%;住宿业企业0.62万个,占3.0%;餐饮业企业1.06万个,占1.1%。
附件1相关行业统计报表调整说明一、商贸流通业汇总表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规模类指标采用全口径统计,不再进行限额以上、限额以下的规模类型划分。
效益类指标统计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以及其他服务业数据。
2.统计指标调整:效益类指标删除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合计、累计折旧和所有者权益合计四项,增加主营业务利润指标。
3.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数量计量单位由万个变为个,企业从业人员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资产负债、损益及分配类指标计量单位由亿元变为万元。
二、批发业统计表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由限额以上、限额以下变更为大、中、小微型企业。
2.行业(业态)划分类型调整:由“农畜产品批发、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贸易经纪与代理、其他批发”等9个行业小类,变更为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文体用品批发、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批发、通讯及广播电视设备批发、家用电器批发、贸易经纪与代理”等7个行业小类。
3.统计指标调整:增加效益类中主营业务利润指标,删除贡献度中增加值指标,纳税额指标名称调整为应交税金。
4.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数量计量单位由万个变为个,法人企业从业人员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购进额、销售额以及效益、现代化程度、贡献度指标计量单位由亿元变为万元。
三、零售业统计表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由限额以上、限额以下变更为大、中、小微型企业。
2.行业(业态)划分类型调整:法人企业数量、法人企业从业人员由按行业划类设置调整为按业态划类设置,包括“大型超市、超市、百货店、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 6 个小类。
3.统计指标调整:增加效益类中主营业务利润指标,删除贡献度中增加值指标,纳税额指标名称调整为应交税金。
4.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数量计量单位由万个变为个,法人企业从业人员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购进额、销售额以及效益、现代化程度、贡献度指标计量单位由亿元变为万元。
关于服务业分类的部分资料搜集整理第一部分:产业、行业分类资料北美产业分类系统——The North American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ystem (NAICS)以下信息来自加拿大产业部官方网站。
原文链接:http://www.ic.gc.ca/eic/site/cis-sic.nsf/eng/h_00004.htmlNAICS于1997年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联合采用。
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背景下,该分类系统为这三个国家定义了通用的产业结构和统计框架,以促进经济分析。
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NAICS每5年修订一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2007年,主要调整了信息和文化产业部门。
NAICS的层次结构由上至下分为四层:部门sectors(2位代码),分部门subsectors (3位代码),产业组industry groups(4位代码)和行业industries(5位数字代码)。
NAICS将经济体分为20个部门:一、农业,林业,渔业和狩猎(代码11)二、采矿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代码21)三、公用事业(代码22)四、施工(代码23)五、制造(代码31-33)六、批发贸易(代码41)七、零售商业(代码44-45)八、交通运输和仓储(代码48-49)九、信息和文化产业(代码51)十、金融及保险(代码52)十一、不动产及租赁(代码53)十二、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代码54)十三、公司和企业管理(代码55)十四、行政和支持,废物管理及污染整治(代码56)十五、教育服务(代码61)十六、保健和社会援助(代码62)十七、艺术,娱乐及休闲(代码71)十八、住宿和餐饮服务(代码72)十九、其他服务(除公共管理外)(代码81)二十、公共管理(代码91)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以下信息来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原文链接:/tjbz/index.htm国民经济行业分类:A 农、林、牧、渔业B 采矿业C 制造业D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 建筑业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H 批发和零售业I 住宿和餐饮业J 金融业K 房地产业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P 教育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T 国际组织我国的产业划分规定以下信息来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附件2:仓储业统计报表及指标解释B商贸流通企业(自营仓储配送)□是否为集团汇总:是□否□报表汇总单位个数:□□□个(请列出汇总单位名单:)注册地址:企业网址:110国有 150有限责任公司 210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310中外合资经营120集体 160股份有限公司 220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320中外合作经营130股份合作 170私营企业 230港澳台商独资330外资企业140联营企业 190其他内资企业 24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服务项目 ( 可多选 ):(01)仓库租赁□(02)仓储服务(含内部仓储)□(03)配送服务(含内部配送)□(04)加工包装□(05)装卸搬运□(06)担保存货管理□(07)其他□(干线运输□分销□代理采购□其他□)机械化作业率:□□%是否使用管理信息系统:是□否□企业经营情况(A、B两类企业按标注填写)配送终端客户数量个配送量万吨九、配送车辆——配送车辆满载率%回程车辆空驶率%十、标准化指标(A、B)——标准托盘(周转箱)数量个其中:自有托盘(周转箱)数量个租用托盘(周转箱)数量个带托盘(周转箱)配送比例%商品销售额万元物流总费用万元其中:仓储费用万元配送费用万元统一配送额万元其中:生鲜农产品配送额万元日说明:填报对象为主要从事仓储配送经营活动的法人企业(含商贸流通企业投资的法人企业)与自营仓储配送业务的商贸流通企业。
快递企业、运输企业(含零担运输)不纳入统计范围。
指标解释机械化作业率:以装卸、堆码、分拣等作业中使用机械的作业量为依据。
机械化作业率=机械作业量÷仓储作业总量X100%。
年平均从业人数:指企业单位年内各月平均拥有的人数,包括在岗职工、使用的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
年平均从业人数 =仓储配送岗位从业人数:指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从事仓储配送管理岗位和仓储配送作业一线操作岗位的人数,包括:叉车司机、吊车(行车)司机、电梯工、仓储管理员、仓储经理5个岗位。
云南省商务厅关于2013年度商贸服务业行业统计工作考核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商务厅•【公布日期】2014.07.30•【字号】云商办[2014]35号•【施行日期】2014.07.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云南省商务厅关于2013年度商贸服务业行业统计工作考核情况的通报(云商办〔2014〕35号)各州市商务局、各典型样本企业:按照《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2014年商贸流通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13〕717号)、《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度商贸流通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13〕85号)和《关于做好商贸服务行业统计体系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据《云南省商贸服务行业统计工作考核办法》,现将2013年度云南省商贸服务行业统计工作考核境况通报如下:一、州市商务局统计工作考核情况一等奖6名:大理州商务局、楚雄州商务局、曲靖市商务局、玉溪市商务局、文山州商务局、保山市商务局;二等奖6名:版纳州商务局、德宏州商务局、普洱、昆明市商务局、丽江市商务局、迪庆州商务局;三等奖4名:临沧市商务局、红河州商务局、怒江州商务局、昭通市商务局。
二、典型样本企业统计工作考核情况寻甸通汇商贸有限公司、昭通新百货大楼有限公司、曲靖福牌实业有限公司、玉溪龙润普洱茶专卖店、保山市回定荣红商贸有限公司、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楚雄雄宝酒店、建水县耀彪商贸有限公司、文山东园商贸有限公司、普洱金凤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西双版纳顺清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大理市佳利有限公司、陇川县景山农资有限责任公司、丽江贸易有限公司、怒江东泰再生产业有限责任公司、香格里拉县民贸大楼有限责任公司、临沧市临翔区威尔特购物广场等100户企业工作认真,积极配合,报送数据质量高,荣获2013年度云南省商贸服务行业统计工作先进企业称号。
三、统计工作人员考核情况浦剑、计志坚、普金标、阮玉航、王思奇、张丽莹、崔鉴华、代元丽、林跃祥、郑红梅、郑凯夫、龚伟、王晓彤、向友明、杨力敏、敖亚梅等30位统计工作人员,勤奋敬业、加班苦干、成绩突出,荣获2013年度云南省商贸服务行业统计工作优秀个人称号。
商务部关于印发《商贸服务典型企业统计报表制度(2013―201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商务部•【公布日期】2013.12.09•【文号】商流通函[2013]995号•【施行日期】2013.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统计,国内经贸与流通正文商务部关于印发《商贸服务典型企业统计报表制度(2013-2015年)》的通知商流通函[2013]995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提出的“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科学规范的流通统计调查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要求,推进商贸流通行业统计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现将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国统制[2013]138号)《商贸服务典型企业统计报表制度(2013-2015年)》(以下简称《报表制度》)印发给你们,从2013年11月开始执行,有效期2年,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按要求做好《报表制度》衔接《报表制度》包括生产资料批发、零售、餐饮、沐浴、美发美容、会展、电子商务服务、批发、住宿、人像摄影、家政服务、家电维修服务、洗染、仓储、融资租赁、拍卖、典当、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二手车交易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直销等21个行业。
其他6个行业,包括药品流通、再生资源回收、散装水泥、酒类流通、茧丝绸和石油流通,仍按照已下发的行业统计制度执行。
《报表制度》进行了部分调整:一是完善了典当、拍卖、直销三个行业统计报表内容;二是融资租赁统计表报送周期由年报调整为季报;三是调整了家政服务等行业统计报表部分指标。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及时掌握有关调整内容,做好有关制度衔接,严格按照《报表制度》执行。
二、深入贯彻执行《报表制度》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商贸流通行业统计及典型企业统计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抓好《报表制度》的贯彻执行,依法做好企业(典型)统计报表的落实、督报等相关工作,确保从2014年度开始商贸流通行业统计工作按照《报表制度》内容及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