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模拟大作业-王瑞
- 格式:pdf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42
常规酸性压裂液对裂缝导流能力影响的室内研究 编译:温海飞(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王瑞(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审校:赵晓非(大庆石油学院) 摘要 本研究向用于碳酸盐地层的水基压裂液中添加酸液,并通过模拟实际酸压条件,在实验室中进行了酸压裂缝导流能力试验,从而评价酸液的影响。
通过模拟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大部分沿裂缝流动、小部分滤失的流动方式,进行了一系列酸压导流能力测量试验。
用这些酸压体系对印第安那石灰石和白云石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得到以下结果:①所产生的裂缝导流能力并不总随酸岩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实际上,对于一些酸体系来说,在更长的酸岩反应时间下,裂缝导流能力反而降低,这表明在酸压过程中存在最佳酸化时间;②用三种酸体系所测试的导流能力有很大的差别,在200℉条件下,聚合物稠化酸与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比乳化酸体系所产生的导流能力更高;③实验室测量的这些裂缝导流能力与Nierode-Kruk经验关系式所预测的结果不一致。
关键词 酸压模拟 导流能力 闭合酸压 酸蚀DOI:10.3969/j.issn.1002-641X.2009.06.0051 引言酸压措施成功与否决定于所产生的裂缝导流能力的大小,但由于酸压裂过程有其固有的随机性,受很多参数的影响,所以很难预测。
大多数对导流能力的预测都是通过Nierode-Kruk经验关系式得到的。
这个关系式是用直径1in(1in=25.4 mm)、长2~3in的岩心,在不考虑滤失的条件下实验得到的,而且酸液流经裂缝的量要比实际流经地层裂缝的量少得多。
此外,还有人做过一些实验研究某些参数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但却没有考虑地层条件以及岩石强度弱化或酸蚀形态所产生的影响。
为了确保实验室所进行的实验条件能模拟现场条件,必须准确记录酸压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将酸沿裂缝流量、酸滤失量和裂缝表面的酸反应按比例设定得与现场条件相同。
这可通过匹配相关无因次参数得到,如2个雷诺数和1个佩克莱数,通过它们可以解释酸压过程中所发生的主要现象。
2025届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燃烧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已知a g 乙烯气体充分燃烧时生成1 mol CO 2和液态水,放出b kJ 的热量,则表示乙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 2H 4(g)+6O 2(g)=4CO 2(g)+4H 2O(l) ΔH =-4b kJ·mol -1B .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 3OH(g)+12O 2(g)=CO 2(g)+2H 2(g) ΔH =-192.9 kJ·mol -1,则CH 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 -1C .H 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 -1,则2H 2O(g)=2H 2(g)+O 2(g) ΔH =+571.6 kJ·mol -1D .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kJ·mol -1,则12C 6H 12O 6(s)+3O 2(g)=3CO 2(g)+3H 2O(l) ΔH =-1400kJ·mol -1 2、可逆反应N 2(g)+3H 2(g)2NH 3(g),在容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2 mol N 2和3 mol H 2,则达到平衡时,NH 3的浓度不可能为( ) A .0.1 mol·L -1B .0.2 mol·L -1C .0.05 mol·L -1D .0.15 mol·L -13、镍镉可充电电池,电极材料是Cd 和()NiO OH ,电解质是KOH ,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是()2Cd 2OH 2e Cd OH --+-=,()()222NiO OH 2H O 2e 2Ni OH 2OH --++=+。
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葡萄“变”美酒C.玉石“变”印章D.机器人“变”形2.如果一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不会改变的是()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B.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C.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D.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中的标准3.C、CO2和CO都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关于C、CO2和CO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完全相同②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③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④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⑤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一氧化碳可以用来炼铁⑥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中毒而亡⑦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是酸⑧通过化学反应,三者可以按照C→CO2−−→←−−CO的方向转化以上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⑥B.②⑤⑥⑧C.②④⑥⑦D.③④⑤⑦4.如图,蜡烛(足量)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蜡烛熄灭时,密闭容总内的氧气已全部被耗尽B.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C.该过程中,密闭容器内的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该过程中,密闭容器内的物质含氧元素总量不断减少5.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说明分子间隔变大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则不可燃,说明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D.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说明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6.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读出液体的体积D.液体的取用7.对物质进行分类学习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硝酸钾﹣盐B.硫酸﹣酸C.纯碱﹣碱D.氧化铁﹣氧化物8.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中,体现了一氧化碳的()A.稳定性B.氧化性C.还原性D.酸性9.下面是我国几位著名的化学家。
12.高考化工流程强化演练(八)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 分)1.(2020 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等方面应用广泛。
利用SO2生产Na2S2O5的工艺如图:A.Na2S2O5不是Na2SO3和SO2的混合物B.pH=4.1 时,I 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O2=Na2SO3+CO2C.加入Na2CO3固体的目的是调节pH,促进Ⅲ中SO2的再吸收D.“结晶脱水”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SO3=Na2S2O5+H2OB.“浸取”时为了提高锌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搅拌、适当加热14D.“过滤Ⅲ”所得滤液可循环使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NH4HCO33.高纯氧化铁是现代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
以下是用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软磁a-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溶时,常需将烧渣粉碎、并加入过量H2SO4,其目的是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同时抑制铁离子的水解B.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0 2-+16H+C.加入NH4HCO3生成FeCO3,检验FeCO3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放入试管,滴如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洗涤干净D.锻烧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所以用氯气代替空气也可得到高纯氧化铁4.工业上可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和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碳酸锰(MnCO3)。
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知:净化工序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Ca2+、Cu2+等杂质(CaF2难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研磨矿石、适当升高温度均可提高溶浸工序中原料的浸出率B.除铁工序中,在加入石灰调节溶液的pH前,加入适量的软锰矿,发生的反应为MnO2+2Fe2++4H+==2Fe3++Mn2++2H2O4 3 4 2C.副产品A 的化学式(NH4)2SD.从沉锰工序中得到纯净MnCO3的操作方法是过滤、洗涤、干燥5.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已知:“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2-形式存在FeTiO+4H++4Cl-===Fe2++TiOCl2-+2H 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Li2Ti5O15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有4 个过氧键B.滤液②中的阳离子除了Fe2+和H+,还有Mg2+ C.滤液② 中也可以直接加适量的氯水代替双氧水D.“ 高温煅烧”过程中,Fe 元素被氧化6.(2020 年河北省辛集中学高三月考)锌钡白是BaSO4和ZnS 的混合物,ZnS 难溶于水。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物质既能跟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② Na2CO3;③ Al(OH)3;④NH4Cl;⑤ Al;⑥Al2O3A.①③⑤⑥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D.②③⑤⑥2、硫酸镁和硫酸铝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铝离子浓度为0.1mol/L,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3mol/L,则溶液中镁离子的浓度为 ( )A.0.3mol·L-1B.0.45mol·L-1C.0.15mol·L-1D.0.2mol·L-13、关于氯化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式:NaCl B.化学键类型:离子键C.摩尔质量:58.5 D.晶体类型:离子晶体4、生产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以绿矾为原料,在蒸馏釜中煅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 Fe2O3+ SO2↑+ SO3↑+ 14H2O。
其中三氧化硫与水蒸气同时冷凝便得到硫酸。
用如图装置模拟用绿矾制硫酸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硫酸和二氧化硫(加热装置已略去)。
其中b为干燥的试管。
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反应后的三种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的沉淀为BaSO3、BaSO4B.b中产物用紫色石蕊试液即可检验出其中H+和SO42—C.为检验反应的另一种生成物,试管c中应加入的试剂为NaOH溶液D.b中所得到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9.5%5、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的原子L层有4个电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三届“欧倍尔·东方仿真杯”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北赛区竞赛化工原理试题总100分(选择填空50分,计算50分)一、选择题(单选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每题2分,共50分)1、用一U形管压差计测量气体管道内的压降(阻力),水作指示液(密度为1000kg/m3)。
若压差计读数R为20mm,则表示压降等于()Pa。
为使R读数增大、而压降△P f不变,应更换一种密度比水()的指示液。
正确答案为。
A、196,大;B、196,小;C、20,大;D、20,小2、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流动,若流动已进入完全湍流区(阻力平方区),则随着Re增加,流动摩擦系数λ();若流动处于层流区,则随着Re增加,λ()。
正确答案为。
A、减小、减小;B、增加、减小;C、先减小后不变、减小;D、不变、减小。
3、用流量计测量流量。
当流量增加时,流经转子流量计的节流口流通截面积(),流经孔板流量计的节流口流通截面积()。
正确答案为。
A、增大、不变;B、减小、不变;C、不变、不变;D、不变、增大4、流体在均匀直管内层流流动时,产生阻力的根本原因是(),阻力的大小与流速的()次方成正比。
正确答案为。
A、流体的黏性,1;B、流体的黏性,2;C、管壁表面粗糙,1;D、管壁表面粗糙,2。
5、水由敞口的高位槽流向压力恒定的设备贮槽,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水流量将(),管路的总阻力(包括所有局部阻力)将()。
正确答案为。
A、增大,增大;B、减小,增大;C、减小,不变;D、增大,不变。
6、用离心泵输送液体,其他条件不变,若仅液体的温度升高,则泵的允许安装高度();若仅液体的流量增大,则泵的允许安装高度()。
正确答案为。
A、增大、增大;B、减小、减小;C、减小、增大;D、增大、减小。
7、对采用横穿洗涤法的过滤机,洗涤液和滤液性质相同、滤饼不可压缩,若洗涤时的操作压力是过滤压力的2倍,则洗涤速率是终了时过滤速率的();若洗涤压力与过滤压力相同,则洗涤速率是终了时过滤速率的()。
山东省滨州市蒲城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把小块金属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物B.有金属钙被还原出来C.反应过程中钠浮在液面熔成小球D.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参考答案:B略2. 催化加氢可生成3-甲基己烷的是A.B.C.D.参考答案:C3. 下图表示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的转化关系,下表中能符合题意的选项是选项单质酸性氧化物盐A S SO3Na2SO4B N2NO2NaNO3C Si SiO2Na2SiO3D Na Na2O Na2CO3参考答案:C略4. 2002年9月14日南京汤山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投毒案,犯罪分子在食品中投入了毒鼠剂—毒鼠强,导致多人中毒死亡;已知毒鼠强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有关毒鼠强(化学名:四亚甲基二砜四胺)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毒鼠强属于无机物B.毒鼠强属于烃C.毒鼠强分子内含SO2分子因而具有毒性D.毒鼠强的分子式为C4H8N4S2O4参考答案:答案:D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放电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其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PbSO4+2e—= Pb+SO42—B.碱性锌锰干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可以写为:Zn—2e— = Zn2+ C.碱性镍氢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H2—2e—+2OH— = 2H2O D.某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式为:,则其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2Li0.85NiO2 — e—= 2Li0.35NiO2 + Li+参考答案:B略6. 由CO、H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60ml,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物在101KPa、120°C下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293,则原混合气体中H2所占的体积分数为A. B. C. D.参考答案:A略7. 锂-钒氧化物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远超过其他材料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锂离子向负极移动B.放电时,负极上反应的物质是锂,正极上反应的物质是V2O5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Li–=Li+D.充电时,V2O5在阴极被还原参考答案:BC略8. 下列物质中,最难电离出氢离子的是A.CH3COOH B.CH3CH2OH C.NaHSO4 D.H2O 参考答案:B9. 已知X、Y中含有相同的元素,Z、W中也含有相同的元素,根据反应X+H2O Y+ H2;Z + H2OW + O2(方程式均未配平),可推断X、Y中及Z、W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的高低顺序为A、X>Y、Z>WB、X<Y、Z<WC、X>Y、Z<WD、X<Y、Z>W参考答案:D10.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常状态下,NH4+和NH2-各1 mol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 AB.标准状况下当氧气与氦气的原子数均为N A时,它们具有相同的体积C.在100 mL 1 mol·L-1乙酸溶液中含乙酸的分子数为0.1 N AD.1 mol 硫化氢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参考答案:A略11. 用右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下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C略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稀氢氧化钠吸收氯气:2OH-+Cl2=Cl-+ClO-+H2OB.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2H++2Cl-Mn2++Cl2↑+H2O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HCO3-+ OH-=CO2↑+H2OD.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OH)3+OH-=[Al(OH)4]-参考答案:A略13. 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
一、选择题1.关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叙述正确的是A .两种气体都是有毒的气体,且都可用水吸收以消除对空气的污染B .两种气体都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都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C .二氧化硫与过量的二氧化氮混合后通入水中能得到两种常用的强酸D .两种气体溶于水都可以与水反应,且只生成相应的酸 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0.0g NaHSO 4与MgSO 4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离子总数为2N AB .1.0L 1.0mol/L 的NaHCO 3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C .0.1mol Fe 恰好溶解在100mL 某浓度的硝酸溶液中,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D .反应KClO 3+6HCl=KCl+3Cl 2↑+3H 2O 中,生成3mol 氯气时转移6N A 个电子 3.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甲 乙 丙 丁A .上下移动装置甲中的铜丝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B .装置乙可用于收集SO 2气体C .将试管中的液体倒入装置丙中稀释,观察颜色可确定CuSO 4的生成D .利用装置丁将硫酸铜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可析出42CuSO 5H O4.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科学家也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
这主要是由于硅及其化合物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促进作用。
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生产陶瓷、玻璃、水泥三大产品都要用到石灰石作原料B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C .水泥、陶瓷、玻璃是三大重要的硅酸盐产品D .水晶、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 2 5.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 .氢氧化钠B .氯化钠C .浓盐酸D .浓硫酸6.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目的操作A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的试管先用酒精洗涤,再用清水洗BCu 与浓硫酸反应后未见溶液变蓝色,为了观察生成了CuSO 4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有+4NH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NaOH 溶液,并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D制备Fe(OH)3胶体将NaOH 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 3溶液中A .AB .BC .CD .D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过量的Fe 粉中加入少量稀HNO 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 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 3将 Fe 氧化为Fe 2+ B 将充满氨气的烧瓶倒置于水中水迅速充满烧瓶 氨气极易溶于水 C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红色 浓氨水呈碱性 D取适量浓HNO 3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HNO 3有强氧化性A .AB .BC .CD .D8.硫酸盐(含SO 24-、HSO 4-)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
一、选择题1.如图是氮氧化物(NO x)储存还原的工作原理:NO x的储存过程与还原过程在不同时刻是交替进行的。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还原”过程中,Ba(NO3)2转化为BaOB.在储存还原过程中,Pt作催化剂C.在储存还原过程中,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若还原性气体为H2,则参加反应的H2与生成的N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2.某小组同学进行铜与浓硫酸反应时,发现有黑色物质产生。
该小组同学猜测,黑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O、Cu2S和CuS。
针对产生的黑色物质,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探究,获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硫酸浓度/(mol·L-1)黑色物质出现的温度/℃黑色物质消失的温度/℃15约150约23616约140约25018约120不消失A.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越易出现、越难消失B.黑色物质消失过程中伴随大量H2S生成C.硫酸浓度为16 mol·L-1时,若先升温至250℃以上,再将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可以避免黑色物质产生D.若取黑色物质洗涤、干燥后,加稀硫酸,固体质量不变,说明黑色物质中不含CuO 3.下列溶液里离子检验的结论正确的是CO-A.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23SO-B.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24 C.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一定含有Cl-D.加入Na2CO3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a2+ 4.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析出了NaHCO3浊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物质且能溶于浓硝酸C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表现漂白性D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龙港第二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随着俄罗斯的加入,将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措施不切实际的是()A.大力开发氢能源 B.充分利用太阳能C.不使用含碳能源 D.提高能源利用率参考答案:答案:C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25℃时,pH=4的醋酸溶液加入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时恰好呈中性,则此NaOH溶液的pH 大于10B.一定温度下,1L lmol?L—1的氨水与2L 0.5mol?L—1的氨水中,n(NH4+)前者多C.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醋酸,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盐酸<醋酸D.0.2 mol?L—1的一元酸HX与0.1 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有:a(H+)+c(K+)=c(OH—)+c(X—)参考答案:B略3. 分析下列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可判断其固态不属于分子晶体的是A.碳化铝,黄色晶体,熔点2200℃,熔融态不导电B.溴化铝,无色晶体,熔点98℃,熔融态不导电C.五氟化钒,无色晶体,熔点19.5℃,易溶于乙醇、氯仿、丙酮中D.溴化钾,无色晶体,熔融时或溶于水中都能导电参考答案:AD4. 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 Y < Z< WB.Z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C.Y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D.室温下,0.1 mol/L 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 > 1参考答案:C略5. 右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第五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乙烯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B.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参考答案:A乙烯:C2H4;苯:C6H62. 有关垃圾资源综合运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碎玻璃生产啤酒瓶,利用废纸造纸B.将热固性塑料加热后重新制成塑料桶C.将某些塑料催化裂解制得汽油D.可将废有机玻璃热解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再合成有机玻璃参考答案:B碎玻璃回收熔化可以再制成啤酒瓶等玻璃制品,废纸可以重新制成纸浆再造纸,A正确;热固性塑料加热不再熔化,B错误;某些塑料经催化裂解可制成液态烃,C正确;有机玻璃热裂解可生成合成有机玻璃的原料,再合成有机玻璃,D正确。
3. 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了使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参考答案:A略4.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醋酸的结构式:CH3COOHB. 乙炔分子的最简式:CHC. CCl4的球棍模型:D. H2O的电子式:参考答案:BA、醋酸的结构式:,故A错误;B、乙炔分子的最简式:CH,故B正确;C、为CCl4的比例模型,CCl4的球棍模型为,故C错误;D、水中存在两个氧氢键,氧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水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B。
5. 设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 A个CH4分子的质量为16g/molB.1mol/LNaCl溶液含有N A个Na+C.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原子个数、电子总数均相同D.22.4LCO2中含有 N A个CO2分子参考答案:C略6.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参考答案:D略7. 下列有关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酯类物质,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B.淀粉和纤维素及蔗糖等均属于糖类物质C.动物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植物体内主要含纤维素,所以植物的生命现象和蛋白质无关D.淀粉纤维素油脂和蛋白质是人类的主食,它们均能在人的胃中被分解和消化参考答案:B略8. 某反应的△H=-80kJ·mol-1,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等于80kJ·mol-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大于80kJ·mol-1C.逆反应活化能不大于80kJ·mol-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80kJ·mol-1参考答案:D略9. 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下列急救方法不能用于解毒的是A. 立即喝大量的食盐水B. 立即喝大量牛奶C. 立即喝大量的豆浆D. 立即喝大量蛋清参考答案:A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应立即服用大量含蛋白质的饮料进行解毒,立即喝大量的食盐水不能用于解毒,本题选A。
2020年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五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某校在复习CO的化学性质时,准备做CO还原CuO的实验,张老师要求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装置。
经汇总,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四套实验装置图。
你认为最理想的实验装置是( )参考答案:D2. 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A.容量瓶使用前要先检查是否漏液B.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但HCl、NaCl是电解质C.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最终变为NaOHD.质量相等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放出CO2比Na2CO3多参考答案:C略3. 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除碳氢化合物,可吸入颗粒、一氧化碳外,还主要含有()A. 氮气B. 氮氧化物C. 水蒸气D. 氧气参考答案:B【详解】A.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A不符合题意;B.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会导致酸雨等危害,B符合题意C.水蒸气是空气的成分,不会导致大气污染,C不符合题意;D.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不会导致大气污染,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
4. 有一份气体样品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4.48 L(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
A.28.4 B.28.4 g/mol C.71 D.71 g/mol参考答案:D略5. 已知98%的浓硫酸的浓度为18.4mol.L-1,则49%的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A.等于9.2 mol.L-1 B.大于 9.2 mol.L-1C.小于 9.2 mol.L-1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略6. 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可以发生氧化反应、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B.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制取肥皂和甘油C.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D.皮肤接触浓硝酸变黄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参考答案:A略7.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①分子数比为11:16 ②密度比为11:16 ③体积比为16:11 ④原子个数为11:16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参考答案:B【分析】根据质量相同计算出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结合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计算并比较体积、密度、分子数关系.【详解】①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4:64=11:16,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所以分子数之比是11:16,故正确;②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64g·mol-1:44g·mol-1=16:11,故错误;③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则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16,故错误;④每个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相同,所以其原子个数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11:16,故正确;故选B。
河南省开封市东郊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对三种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SH的性质类似于—OH)( )A.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酯化反应B.青霉氨基酸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C.麻黄碱的分子式为C10H15ON,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3种D.阿司匹林能与过量NaOH反应生成化合物()参考答案:D略2. 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碘和乙醇B、丙醇和乙二醇C、溴苯和水D、乙酸乙酯和乙醇参考答案:C略3. 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1s、2p、3d、4s B.1s、2s、3s、2p C.2s、2p、3s、3p D.4p、3d、4s、3p 参考答案:C【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在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与能量大小的顺序是:ns<np<nd<nf…;n不同时的能量高低:2s<3s<4s,2p<3p<4p;同层不同能级可由该公式得出ns<(n﹣2)f<(n﹣1)d<np,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能量3d>4s,故A错误;B.根据构造原理可知能量3s>2p,故B错误;C.符合能级构造原理,能量顺序正确,故C正确;D.能量4p>3d,4s>3p,故D错误.故选C.4. 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5s25p1,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 该元素单质是导体B. 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C. 该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显碱性D. 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5价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5s25p1,处于P区,属于第ⅢA元素,A、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故金属性比Al元素强,该元素单质是导体,A正确;B、金属性比Al元素强,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B正确;C、氢氧化铝显弱碱性,该元素金属性比Al元素强,故氢氧化物的碱性比氢氧化铝强,C正确;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最高化合价呈+3价,D错误,答案选D。
2020年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第五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可以验证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弱的事实是①H2S水溶液是弱酸,HCl水溶液是强酸②向氢硫酸溶液中滴人氯水有单质硫生成③琉、氯气分别与铁和铜反应,其产物是FeS、Cu2S、FeCl3、CuCl2④高氯酸(HClO4)的酸性比硫酸强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略2.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发利用可燃冰是缓解能源紧缺的唯一途径B.将废电池深埋,可以避免其中的重金属污染C.“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严禁用作食用油D.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属不可再生资源参考答案:C略3. 某溶液中含有SO32-、SiO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B.有一种沉淀和两种气体产生C.反应前后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D.溶液中共发生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参考答案:A略4. 有一无色溶液,仅含有K+、Al3+、Mg2+、NH、Cl-、SO、HCO、MnO中的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无沉淀产生。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肯定有Al3+、Mg2+、Cl--,可能有NH、 B.肯定有Al3+、Mg2+、HCO,肯定没有MnOC.肯定有Al3+、Mg2+、Cl-,可能有K+ D.肯定有K+、Al3+、MnO,可能有HCO参考答案:C略5. 向含下列离子的各组溶液中,分别加入Na2O2后,还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NH4+、Ca2+、NO3-、Cl- B.K+、Mg2+、HCO3-、MnO4-C.Na+、Ba2+、Cl-、I- D.K+、Na+、CO32-、SO42-参考答案:D略6.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参考答案:C解析:CO2可以被澄清石灰水吸收,而CO不可以,故A项错。
化学模拟二23试卷类型A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二)第Ⅰ卷(选择题共57分)(命题人: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王风利 257400)注意事项:1.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为选择题,57分,第Ⅱ卷5—8页为非选择题,63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涂改其它答案。
元素相对原子量:H1 O1 6 C12 N 14 K 39 S 32 Mn 55 Na 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9小题,每小题3分,共57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最新的科学考察表明,在地球的冻土和海洋深水区深部,存在大量的气体水化物。
科学家称之为“可燃冰,”经测定,lm3“可燃冰”可释放20m3的甲烷气,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找到开发它的有效方法。
因为开发不慎就会加剧“温室效应”(甲烷的增暖潜值是CO2的63倍)给人类带来灾难,结合化学知识回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4·H2O晶体中水是溶剂B、CH4·H2O中甲烷与水的质量之比1:1C、“可燃冰”的燃烧值高,污染小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2.下列关于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是为了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B.甲醇超标的酒不能饮用C.甲醛是某些劣质装饰板材释放的常见污染物之一D.臭氧在高空对人类有保护作用3.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DA.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 B.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C.固体烧碱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细口瓶中 D.水玻璃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细口瓶中4.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
由于饮料中含有 Fe2+,现榨的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成棕黄色。
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 ,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 C 具有A.氧化性 B .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5.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然后灼烧,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A.AlCl3 B.Na2SO3 C.KMnO4 D.MgSO46.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B.将一束强光通过淀粉溶液,也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D.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nm=10-9m ),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7.X、Y是元素周期表中ⅦA族的两种元素。
河北省保定市第五高级中学2020年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
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B.装置乙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芳香烃C.装置丙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以制取卤代烃D.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参考答案:A略2. 实验室中配制碘水,往往是将I2溶于KI溶液中,即可得到浓度较大的碘水,原因是发生了反应:I2(aq)+I-(aq)I3-(aq)。
在上述反应的平衡体系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A状态与C状态的化学反应速率比较为v(A)>v(C)C.在T1、D状态时,v正<v逆D.由I2(aq)+I-(aq)I3-(aq)推知,欲配制浓度较大的氯水,将氯气通入氯化钾溶液即可参考答案:A略3. Na2O2、Cl2、SO2等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O2、Cl2、SO2依次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B.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2和22.4LS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 AC.等物质的量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褪色更快D.在Na2O2中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目相等参考答案:A略4. 用电渗析法可将含硝酸钠的废水再生为硝酸和氢氧化钠,其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膜a、膜c分别是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B. 阳极室、阴极室的产品分别是氢氧化钠、硝酸C.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D. 该装置工作时,电路中每转移0.2 mol 电子,两极共生成气体3.36L(标准状况)参考答案:B连接正极的阳极室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失电子产生氧气,氢离子浓度增大,膜a为阴离子交换膜允许硝酸根离子通过得到产品硝酸;连接负极的阴极室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得电子产生氢气,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膜c为阳离子交换膜允许钠离子通过得到产品氢氧化钠。
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从海水提取溴的过程中,吸收塔内溴蒸气和吸收剂SO2发生的化学反应为Br2 + SO2 +2H2O == 2HBr + 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r2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 B.SO2在反应中被还原C.Br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D.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2mol电子参考答案:AD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溶于水显酸性B.CO2通入水玻璃中可得到原硅酸C.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D.因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参考答案:B3.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化学装置、部分反应现象如下: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a>b>c>dB. b>c>d>aC. d>a>b>cD. a>b>d>c参考答案:C4. 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A.1∶2 B.1∶4 C.3∶4 D.3∶2参考答案:A略5. 对于反应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B.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1C.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每生成1mol的NaClO3转移6mol的电子参考答案:C略6. 下列溶液中,不需避光保存的是:A.硝酸银溶液 B.浓盐酸 C.浓硝酸 D.氯水参考答案:B7.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A.O2 B.CH4 C.CO2 D.SO2参考答案:B略8. 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a+、Mg2+、ClO—、NO B.Al3+、NH、Br-、Cl-C.K+、Fe3+、I—、SO D.Na+、K+、SiO、Cl-参考答案:B略9.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氢负离子(H-)结构示意图B.HF的电子式C.氮气的结构式:了解到D.NH3的电子式参考答案:A略10. (双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O2的质量是32g·mol—1B.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都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C.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1D.常温常压下,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1参考答案:CD11. 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B. 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C.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D. 该物质中一定不含钾元素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Na元素,可能为:钠单质、钠的化合物、Na+等,由于K元素的紫光能被黄光掩盖,且钠中常混有钾元素,故此物质中可能含有钾元素,故选B。
河南省濮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某工厂运输NH3的管道出现小孔导致NH3泄漏,技术人员常常用一种挥发性液体进行检查,你觉得该液体最有可能是A.浓盐酸 B、烧碱 C、浓硫酸 D、碳酸钠溶液参考答案:A2. 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使用的物质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物质内部储存着能量B.太阳能不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用D.绿色植物发生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参考答案:B略3.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D.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纯净物B4. 下列实验操作或所用装置安全正确的是()参考答案:C解析:A项,酒精灯应该使用火柴点燃,不可使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避免酒精着火发生危险,错误;B项,蒸馏操作过程中,为了增加冷凝效果,冷凝管中通水方向应该为逆向通水,即从冷凝管下口通水;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温度,以便控制馏出产物,所以温度计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错误;C项,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避免液体流到分液漏斗外边,漏斗下端紧靠在烧杯的内壁,图示操作方法合理,正确;D项,浓硫酸密度大于水,且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出大量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浓硫酸稀释过程中还应该使用玻璃棒搅拌,错误。
5. 19世纪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 提出了原子学说 B.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C. 发现了稀有气体 D. 提出了分子学说参考答案:B略6. 欲配制密度为1.10 g·cm-3、浓度为6 mol·L-1的稀盐酸,在体积为100 mL、密度为1.19 g·cm-3、浓度为12 mol·L-1的浓盐酸中需加蒸馏水( )A. 200 mLB. 100 mLC. 101 mLD. 120 mLC试题分析:设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VmL,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得:×6=100×12;解得:V=101mL;故选C。
山西省浑源县第五中学2025届化学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某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探究浓硫酸和SO2性质的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 现象预测” 与“ 解释或结论” 均正确的是选项仪器现象预测解释或结论A 试管1 有气泡、酸雾,溶液中有白色固体出现酸雾是SO2所形成,白色固体是硫酸铜晶体B 试管2 紫红色溶液由深变浅,直至褪色SO2具有还原性C 试管3 注入稀硫酸后,没有现象由于Ksp(ZnS)太小,SO2与ZnS在注入稀硫酸后仍不反应D锥形瓶溶液红色变浅NaOH溶液完全转化为NaHSO3溶液,NaHSO3溶液碱性小于NaOHA.A B.B C.C D.D2、某溶液由Na+、Ag+、Ba2+、Al3+、AlO2-、Fe2+、NO3-、Cl-、SO42-中若干种组成,现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再分别通入足量的NH3和SO2充分反应后,最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有A.Al3+、NO3-B.Ba2+、Al3+、Cl-C.Ba2+、Al3+、NO3-D.Ag+、Al3+、NO3-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1mol/LC1-的NH4Cl与氨水的中性混合溶液中,NH4+数为N AB.60gSiO2和28gSi中各含有4N A个Si-O键和4N A个Si-Si键C.标准状况下,浓盐酸分别与MnO2、KClO3反应制备22.4LCl2,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 AD .10g46%甲酸(HCOOH)水溶液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5N A4、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 +、Al 3+、Fe 3+、NO 3-、SO 42-、Cl -,滴入过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若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A .SO 42-B .NO 3-C .Na +D .Fe 3+5、H 2S 为二元弱酸。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家研究出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M ,结构如图所示)与水的混合物,使其与沙粒结合,起到既能阻止地下盐分上升,又能蓄积雨水的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属于纯净物B .M 无顺反异构C .M 中的R 可以为氢元素D .形成M 的单体为2.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油脂有固定的熔、沸点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C .油脂的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D .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乙二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3.下列晶体中,属于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的是( )A .B .C .D .4.布洛芬(M ,结构如图所示)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CH CHCOOR4NH Cl ()2Ca OH 22Na O 2MgClA .的电子式为B .氧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C .基态碳原子有2个自旋平行的2p 电子D .M 中含有2个不同的官能团5.用于制造激光器的大晶体是由其水溶液结晶出来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VSEPR 模型为V 形B .元素K 的焰色呈紫色,焰色试验为化学变化C .仅由所形成的水溶液中,所含的微粒种数共有8种D .晶体一定有规则几何外形,则有着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甲烷中混有的水蒸气除去B .可采用过滤的方法将苯与溴水萃取后的混合液分离C .可采用加热蒸发法从粗苯甲酸(杂质为氯化钠和泥沙)溶液中提纯出苯甲酸D .通常状况下,可用溶液鉴别醋酸和稀盐酸7.走进实验室,你能见到许多固体试剂,如蜡状的白磷()、黄色的硫黄()、紫黑色的碘()和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工艺模拟与计算》大作业题目10000 kg/h气体分馏装置工艺模拟与优化研究指导老师钟立梅班级及组别化工实验131班第4组姓名及学号王瑞 1301010603刘新瑶 1301090103卢建兴 1302020402 所选题号 22016年6月 23 日第一章(王瑞)题目1脱乙烷流程简捷设计与校核 (3)题目2脱乙烷流程严格计算 (8)题目3脱乙烷流程优化 (12)题目6脱丙烷流程塔类型设计 (19)第二章(卢建兴)题目4脱丙烷流程 (22)题目9换热器设计及CAD图 (24)题目11能量及换热网优化 (26)第三章(刘新瑶)题目5较优流程的水、热力学分析和N-Q曲线 (29)题目8泵设计选型及CAD图 (31)题目10脱乙烷PFD和PID图 (35)第四章题目7塔设备校核及CAD图(三人共做一人一张图) (37)丙烯是一个重要的化工产品,用于生产多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生成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多种精细化学品等等,而丙烯主要来源于石油裂解。
若从石油裂解获取丙烯,则从石油中分离出高纯度的丙烯是一个重要的化工生产问题。
本次作业通过气体分馏装置的工艺模拟与优化研究来得到纯度达到99.5%的丙烯。
本次研究性实验的气体分馏装置工艺模拟与优化研究主要是对进料量为10000千克/小时的混合气体进行丙烯分离。
通过Aspen plus软件模拟,从石油裂解的众多产物中分离提纯出高纯度的乙烷。
我们组员共同努力,通过不断调节塔底流量、回流比、塔板数等各个参数来模拟流程,并进一步优化了设计,最终得到高纯度的乙烷,而且对整个工艺流程做出公用工程的计算,对耗能大小及操作费用做出了估算,为达到节能从而提高工程效益的目的,本设计还采用了热泵循环的手段对工艺流程进行了节能改进,大大减少了能耗,将提高了效益。
在模拟过程中,由于软件及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分析结果仍可以继续优化。
AbstractPropylene is an important chemical product, used to produce a variety of important organic chemical raw materials, generating synthetic resin, synthetic rubber and a variety of fine chemicals and so on, and the propylene is mainly derived from petroleum cracking. The high purity propylene is an important chemical production problem if it gets the propylene from the petroleum crack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gas fractionation device by the process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purity reached 99.5% of the propylene. The research experiment of gas fractionation unit process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mainly to feed for 10000 kg / hour composition (mole fraction) Plus Aspen software simulation, the separation of high purity ethane from many products of petroleum cracking. Our team joint efforts, by adjusting the tower bottom flux, reflux ratio, plate number and other parameters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and further optimize the design, the final oxide of high purity, and the whole process make public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on energy consumption size and operating expense makes an estimation, to achieve energy sav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benefits of engineering. The design also uses the means of the heat pump cycle of the proces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nergy saving, greatly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will improve efficiency. In the process of simulation, the analysis results can be optimized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oftware and analysis method.题目原料组成(摩尔分数):甲烷6%,乙烷3.38%,丙烷7.43%,丙烯41.62%,异丁烷12.40%,正丁烷3.01%,丁烯15.47%,异丁烯6.59%,反二丁烯4.09%进料条件:T=30℃,P=1100kPa第一章(王瑞)题目1 脱乙烷流程简捷设计与校核流程如下流程说明:首先塔一塔顶出混合C2,塔底出混合C3+C4,塔二塔顶出混合,塔底出混合C4,塔三塔顶出丙烯产品,塔底出丙烷产品,最后分离的丙烯含量99.5%(质量分数)达到题目规定要求。
模拟过程说明1.首先完成feed进料编辑2.确定各塔的分离要求塔一的重组分是丙烷,轻组分是乙烷,目的脱出乙烷,设置回流比是最小回流比的1.2倍塔二的重组分是丁烷,轻组分是丙烷,目的是获得丙烷和丙烯,设置回流比是最小回流比的1.2倍塔三重组分为丙烷,轻组分为丙烯,目的获得高纯丙烯,设置回流比是最小回流比的1.2倍3.运行模拟,得要求的产品组成由图可知丙烯质量分数接近100%满足题意要求4.初步设计得到塔板数进料位置,并绘制回流比与塔板数的关系曲线塔一以上是进料和出料,初步分离达到要求,之后得到最小回流比、塔板数、进料位置、热负荷,进行做回流比随塔板数的变化图实际回流比为1.4,理论板数为73,进料板为34,最小回流比为1.17,再沸器热负荷0.7582 Gcal/hr,冷凝器热负荷0.0685 Gcal/hr,再沸器温度104℃下图为回流比随塔板数的增加而变化的情况由图可知当塔板数增大到45块以后,回流比减小趋势不明显。
故而最佳塔板数为45.故而确定了严格计算的各变量初值塔二回流比为0.608,理论板数为39,进料板为17,最小回流比为0.5069,再沸器热负荷0.2223 Gcal/hr,冷凝器热负荷0.6576 Gcal/hr,再沸器温度87℃下图为回流比随塔板数的增加而变化的情况由图可知当塔板数增大到33块以后,回流比减小趋势不明显。
故而最佳塔板数为33. 故而确定了严格计算的各变量初值塔三回流比为10.3,理论板数为195,进料板为113,最小回流比为8.6,再沸器热负荷3.8688 Gcal/hr,冷凝器热负荷3.8449 Gcal/hr,再沸器温度53℃下图为回流比随塔板数的增加而变化的情况由图可知当塔板数增大到115块以后,回流比减小趋势不明显。
故而最佳塔板数为115. 故而确定了严格计算的各变量初值由以上塔的基础数据作为初始值进行第二题的严格计算题目2严格计算经过一系列调整参数,最后在保证分离纯度的条件下,得到以下模拟数据塔一理论板数对回流比的影响由上图可知塔板数大于43以后,回流比随塔板数目的增加而减少,回流比越小操作费用约小,但设备费用越高,故可以找到总费用最小所对应的回流比,但在满足分离的纯度要求下,回流比只能确定为6,此时塔板数为73,进料板为40下图为塔一进料板位置对塔底热负荷的影响进料位置越高,塔釜的热负荷越大,故而在满足分离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使进料搬位置低一些,最后得到塔一热负荷为0.6414 Gcal/hr塔二理论板数对回流比的影响由上图可知塔板数大于6以后,回流比随塔板数目的增加而减少,回流比越小操作费用约小,但设备费用越高,故可以找到总费用最小所对应的回流比,但在满足分离的纯度要求下,回流比只能确定为3,此时塔板数为38,进料板为17 下图为塔二进料板位置对塔底热负荷的影响进料位置越高,塔釜的热负荷越大,当进料板超过26时,此时热负荷不随进料板增加而变化,故在小于26时,尽可能使进料搬位置低一些,当高于27时便无影响,最后得到塔二热负荷为1.124 Gcal/hr塔三理论板数对回流比的影响由上图可知塔板数大于190以后,回流比随塔板数目的增加而减少,回流比越小操作费用约小,但设备费用越高,故可以找到总费用最小所对应的回流比,但在满足分离的纯度要求下,回流比只能确定为15,此时塔板数为200,进料板为160下图为塔三进料板位置对塔底热负荷的影响进料位置越高,塔釜的热负荷越大,当进料板超过160时,此时热负荷随进料板再增加而跃进,故尽可能使进料搬位置低一些,而且尽最大可能不使其高于160,最后得到塔三热负荷为4.57 Gcal/hr热负荷为4.5698 Gcal/hr题目3脱乙烷优化下图为脱乙烷流程以三个塔热负荷总和最小优化定义Q1为塔一C1的再沸器热负荷而且Q2,Q3同理Q=Q1+Q2+Q3,求Q的最小值最初值为 0.6414 1.124 4.5698 总和为 6.3347 GCL/HR优化值为 0.42118 1.1649 4.7046 总和为 6.2906 GCL/HR由Q值的大小对回流比进行分析,得其最适合的值,同样的,塔板数和进料位置也可以这样确定优化后各塔的操作条件塔一优化后温度随塔板数的变化温度随塔板数增加而升高先快后慢,最后随塔板数变化不大塔一优化后气相组成随塔板数的变化塔一优化后气液相流率随塔板数的变化塔一优化后气液K值随塔板数的变化K值甲烷最高,戊烷最低塔二优化后温度随塔板数的变化温度随塔板数增加先慢后快再慢,塔板数为19时增长最快塔二优化后气相组成随塔板数的变化塔二优化后气液相流率随塔板数的变化塔二优化后气液K值随塔板数的变化塔三优化后温度随塔板数的变化塔三优化后气相组成随塔板数的变化塔三优化后气液相流率随塔板数的变化塔三优化后气液K值随塔板数的变化最优流程的确定流程的比较主要比较塔数量和塔操作和塔的设计由卢建兴同学做的脱丙烷和我做的脱乙烷进行各项指数的比较来确定最优的流程,脱丙烷流程详见第二章由以上两表对比可知,脱丙烷的流程更好更节能,先脱丙烷流程能耗较低题目6各塔的设计与校核如下塔一得到塔径4.6m,液泛因子为0.0424,部分压力降为0.177bar塔二得到塔径4.6m,液泛因子为0.026605塔三得到塔径4.6m,液泛因子为0.1139继续对其他变量进行分析,最后综合后,各塔的塔板类型、塔高、塔径、设计情况如下第二章(卢建兴)题目4 脱丙烷流程脱丙烷流程经简捷设计和严格计算后得,流程说明:首先塔一塔顶出混合C2C3,塔底出混合C4,塔二塔顶出混合C2,塔底出混合C3,塔三塔顶出丙烯产品,塔底出丙烷产品,最后分离的丙烯含量99.5%(质量分数)达到题目规定要求简捷设计塔一回流比随塔板数的变化塔二回流比随塔板数的变化塔三回流比随塔板数的变化严格计算塔一不同理论板数条件下的塔底再沸器热负荷随进料搬位置的变化塔二不同理论板数条件下的塔底再沸器热负荷随进料搬位置的变化塔三不同理论板数条件下的塔底再沸器热负荷随进料搬位置的变化三塔热负荷最小优化题目9 换热器设计及CAD图首先确定冷物流及热物流料的进出料和温度运行得到模拟结果得到压力、热负荷、温度等一系列数据如下图示,是换热器的CAD图形设计题目11换热网络优化利用Aspen Eeergy Analyzer 对先脱乙烷流程进行换热网络优化,结果如下:首先列出换热网的各项物流信息确定各股物流的能量以便对能量进行很好分配,使得能量最大化在输入各项数据后,利用Aspen的exchanger进行换热网的绘制工作,得到到如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