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 格式:docx
- 大小:30.01 KB
- 文档页数:4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基础知识1、实验室中测量盐水的密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盐水的__________和盐水的__________。
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仪器,如图所示,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g。
3、如图所示,量筒量程为100mL,分度之为1 mL。
根据液面情况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
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50 mL=________cm3=________m35L=________dm3=________m35、某同学下从一均匀岩石上砸下一小块,用天平称得其质量是27g。
将其放入装有8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 mL,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它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能力提升6、小明为测量盐水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方法得当B.所测出盐水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C.测出盐水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应这样做实验7、以下是一位同学测定某种花生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A.(1)B.(2)或(4)C.(3) D.都不能省去8、张华和同学到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2)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________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________g/cm3.(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探索研究9、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方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概述1.1 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1.2 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1.3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实验方法来测量物质的密度二、测量工具和方法2.1 测量密度需要使用天平、容器和水2.2 具体测量步骤: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然后将容器填满水,再次记录容器和水的总质量;最后将需要测量密度的物质放入容器中,记录容器、水和物质的总质量2.3 利用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物质的体积和质量,从而得出密度的数值三、实验注意事项3.1 确保天平的准确度和稳定性3.2 注意容器和物质的净重3.3 在测量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水的溅洒和物质的丢失四、实验数据处理4.1 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出物质的密度4.2 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物质的质量/物质的体积4.3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结果的判断至关重要五、案例分析5.1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5.2 密度的差异能够帮助我们区分和识别不同的物质5.3 举例说明利用密度测量方法的实际应用六、实验总结6.1 密度的测量是物理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6.2 掌握好密度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6.3 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七、结语7.1 密度的测量是物理实验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7.2 通过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7.3 希望本文对于密度的测量和实验方法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八、实验示范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来演示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我们准备工作台、天平、容器、水和要测量的物质。
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为m1。
然后将容器填满水,再次记录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2。
接下来,将要测量的物质放入容器中,并记录容器、水和物质的总质量为m3。
现在我们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首先需要计算出水的质量,即m2减去m1,得到水的质量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硬币的直径——用直尺和三角板如图所示测出硬币的直径。
硬币的周长等于它在纸面上滚动1周的线段的长纸的厚度——测量出100张纸的厚度再除100。
铜丝的直径——将铜丝在一只笔上排紧绕上数圈,测出所绕铜丝的长度,再用这一长度除以所绕的圈数就得到了铜丝的直径。
测硬币周长的方法有:(1)用绳子绕硬币一周,测出所绕一周绳子的长即为硬币的周长;(2)在硬币上作两条弦,分别作中垂线,相交的点就是硬币的圆心,让刻度尺过圆心,就测出了其直径,再用直径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3)作出相互垂直且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弦,把另两个端点连起来就是该圆的直径,用刻度尺测出该圆的直径,再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4)让硬币在纸上沿直线滚一圈,记下起点和终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长度就是其周长。
2.用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脚长,在乘于7得到了自己的身高。
3.一天=24×3600s=86400s4.测摆动50次或者更多次所用的时间,求平均值。
次数越多越精确。
另外最好是从最低处开始计时,因为那时候速度最大,时间短。
通过调整摆线的长度来调整摆动的周期。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以火车车头为参照物——物品是静止的。
以车厢座椅为参照物——物品是静止的。
以树木为参照物——物品是运动的。
以房屋为参照物——物品是运动的。
2.B3.通常对运动的描述,我们习惯取地面为参照物。
感觉运动员跑的得快,是因为我们看到运动员相对于背景的相对运动比较快;而摄像机在拍摄运动员比赛时,镜头是始终跟着运动员,即与运动员保持同步,而看电视时,由于习惯人们仍取跑道为参照物,这就导致看电视转播时,我们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但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可以,实际上在跑步比赛时,就是利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比较运动员快慢的。
但在物理学中是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
2.用表测出骑自行车,从一个里程碑到达相邻的另一个里程碑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其速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设计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如盐水)体积和测小块固体(如石块)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养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会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并选择最佳实验方案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选择及误差分析。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天平、砝码、烧杯、量筒、细线、盐水、小石块。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激趣诱思】利用多媒体展示“鉴别皇冠”的故事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传说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叙拉古国的国王希罗让工匠为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皇冠。
国王给了工匠一些黄灿灿的金子,工匠也很快为国王做好了。
金灿灿的皇冠戴在国王头上很合适,并且非常漂亮。
可是希罗国王总怀疑工匠少用了一些黄金,偷偷掺进了一些等重的白银。
于是,他让人称了皇冠的重量,不多不少,与给工匠的黄金质量不差毫厘,这就难了,怎样能既不损坏皇冠,又能辨别皇冠是否是纯金做的呢?【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设计意图:以生动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导了学生的思维,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听故事思考故事中的问题:怎样辨别皇冠是否是纯金做的呢?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其中有测量皇冠的密度的。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主要内容导学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2)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体积的方法2.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量筒的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杯)的和最小刻度值,以便选择适合被测物体的量筒(杯)。
了解最小分度值,才能正确记录。
(2)读数时,量筒(杯)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
若液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处相平,若液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处相平。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以盐水为例)(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3)实验原理:(4)方法步骤:A. 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B.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的总质量 m1C.将烧杯中的盐水部分倒入中,体积为vD.用天平测出的质量m2E.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为测量盐水的密度表格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倒入量筒中的盐水的体积V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3盐水的密度ρ3.测量固体的密度(以小石块为例,密度大于水)的密度(1)实验目的是(2)实验原理是(3)实验器材:(4)实验步骤: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C.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2;D.根据公式ρ=m/v 计算石块的密度为:实验记录表格:石块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1/ cm3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cm3石块的体积V/cm3石块的密度ρ/kg·m-34.测量固体的密度(以塑料块为例,密度小于水,形状不规则)的密度方法步骤:⑴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⑵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⑶将塑料块、铁块用细线拴在一起,将他们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1;⑷将塑料块取出,只把铁块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2 ;塑料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1.本节重点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新2024秋季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质量和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听课记录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熟练使用天平、量筒等测量工具,并能准确计算物质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数据处理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手持一块未知物质,提问:“我们如何知道这块物质的密度是多少呢?”•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所学的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的计算公式。
•指出测量物质密度需要用到哪些测量工具(天平、量筒)。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回顾相关知识。
•猜测并讨论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过程点评:•通过提问和讨论,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本节课的主题上。
•回顾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1. 实验准备教师行为:•详细介绍天平、量筒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演示如何正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操作。
•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使用测量工具。
过程点评:•教师的演示操作规范、准确,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为后续实验打下了基础。
2. 实验操作教师行为:•分组让学生动手测量未知物质的密度。
•巡回指导,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规范操作。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未知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记录实验数据,计算物质的密度。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原因。
过程点评:•实验操作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的巡回指导及时有效,确保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讲解如何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物质的密度,并介绍误差分析的方法。
学生活动:•使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节达标训练试题一.填空题1.我国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这种材料被称为“全碳气凝胶”。
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其密度仅0.16kg/m 3,则体积为2m 3的这种气凝胶的质量为 kg.2.用实验的方法测不规则形状固体的密度时,应该用到的器材有 、 、 和 、 、 、 。
3.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空心铜球和铁球,空心部分体积较大的是 球,如果在它们的空心部分都注水,则 球的质量最大。
4.小丁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
小丁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 cm 3。
接着他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然后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质量为 g 。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g/m 3。
二.选择题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 3 的酒精100g , 则应选择( )A 、50mL , 5 mLB 、100 mL, 2 mLC 、250 mL, 5 mLD 、400 mL, 10 mL6.为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不能沉入水中的蜡块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先用天平称出一蜡块的质量为18g ,在量筒中盛水60 cm 3,再把蜡块和体积为10 cm 3的铜块捆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指刻度是90cm 3则此蜡块的密度是 ( )A 、1.8×103kg/ m 3B 、0.9×10 3kg/ m 3C 、0.6×103kg/ m 3D 、0.2×103kg/ m 3三.解答题7.量筒的用途是什么?使用前应注意观察什么?读数时要注意什么?四.实验题8.在测形状不规则固体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实验步骤:A :利用天平测自己准备的小石块的质量为m 1B :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1,用细线悬挂小石块慢慢放入水中,测的此时液面示数为V 2,则小石块的体积为mL 504010 2030甲 50100 1 2 3 4 5 g 乙C :则石块的密度为ρ=反思:(1)实验过程中,可不可以先测石块体积,再测石块质量?如果不可以,说说为什么! 。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重点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量筒、烧杯、自来水、盐水、小石块、石蜡块等,天平及砝码(根据学生数和分组情况确定数量)。
一、新课导入地质勘探、科学考察需要对各种矿石样品进行密度的测量,工农业生产中经常也需要对产品、种子等进行密度的测量。
应该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密度的测量有哪些常见的方法?二、新课教学1.量筒的使用(1)由公式ρ=m V可知,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即可算出物质的密度,可是如何测量物质的体积呢?由此引出量筒。
(2)如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呢?教师出示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教师强调】与许多测量仪器一样,量筒也有它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
【提问】使用量筒时应如何读数呢?【教师归纳】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的底部相平;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的顶部相平。
【教师提问】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那么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教师总结】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可采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水和完全浸没于水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2.测液体的密度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并尝试着测量盐水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的密度的概念;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并会用量筒测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3、能够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学习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并会用量筒测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学习难点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知识回顾1、密度的概念:。
2、密度的计算公式:,由此看出:要知道一种物质的密度,我们需要知道这种物质的和。
【自主学习】1、量筒的使用方法①看:单位、、。
②放:使用时将量筒放在上。
③读:若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如水),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
2、如何用量筒测固体体积(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如石块)先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1,然后用细线拴好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总体积为V2 ,物体的体积为。
【实验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一、探究: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小石块)的密度设计方案:想一想: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二、探究:测液体(盐水)的密度设计方案:三、实验反思【当堂检测】1、使用托盘天平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 B 、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C 、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D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2、实验室里有四种规格的量筒,根据学习过的密度知识,小明同学想一次性准确测量出100g 的酒精,他应该选择( )A .最大测量值是100ml ,最小分度是1ml 的量筒B .最大测量值是200ml ,最小分度是5ml 的量筒C .最大测量值是200ml ,最小分度是10ml 的量筒D .最大测量值是400ml ,最小分度是10ml 的量筒 3、在测定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a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m ;b 、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c 、把石块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的体积V2;d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1)、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用字母表示) (2)、石块的密度的计算式为(1)、在调整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则横梁上的螺母应向 调( 填“左”或“右”) (2)、右盘加砝码的顺序应为(3)、该小石块的质量为 克,体积为 厘米,密度为 克/厘米3。
IV
南漳县峡口中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预案设计
1.量筒的使用
自主阅读课本,仔细观察量筒,思考下例问题。
(准备多种规格的量筒, 观察。
)
(1)量筒的单位刻度是毫升还是立方厘米?
1ml= ____ c m 3 (2)量筒的最
注意事项:
2.交流:能量盐水和塑料块密度
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三)整理实验仪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四)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包括:(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
(3)实验器材(4)实验步骤(5)实验数据(6)实验结论(7 )实验体会
1.如图所示,其中
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mL
总结提升
T
内容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授课 教师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活动,学会能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会间接地能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 教学重点 量筒的使用方法
难点 教学难点
如何能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教学 准备
教学资源 襄阳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教学用具 情景导入
(一)思维启动
引导自学
(1) p *=
,它的物理意义
(2)大家知道只要能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由公式算出物体的密
度,物体质量可以用
.来能量,而物体的体积需要什么来能量?
大能量值是
(3)量筒的最小分度值是
交流展示
观看课本 量筒的使用方法”。
小组内讨论得出结论: 操作方法:
(1)如何能盐水的质量和体积?小组内讨论
自己设计实验表格,并将实
2.小华同学在能定食用色拉油的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步骤完全正确。
下图显示的是他
能量的相关数据,请帮小华填写下表中空白能量和数据。
P甲_______ P乙(选填3.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
>、”“ <或“=”,其中乙物质可能
是
1、
)
巩固练习
1.在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 •食用油
B .酱油
C .白酒
D •水 2.工人师傅根据用料需要,把一块钢板切割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则切割后 的这两块钢板
(
)
A .质量相等
B .密度相等
C .体积相等
D .重力相等
3.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
400g ,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 350g ,则该 空瓶的容积式 ()(P 水=1g/cm 3
,P
酒精
=0.8 g/cm 3)
A.400cm 3
B.350 cm 3
C.250 cm 3
D.200 cm 3
5.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能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
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 应该()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把横梁右端螺
母向左旋进一些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向右移动游码
6.( 2010年广西河池,2题)一个苹果的质量是 162g ,合_ 若这个苹果的
体积是180cm 3
,则该苹果的密度为
g/cm 3。
7.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
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kg ;
(选填左”
或右”移动.训他用天平能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 侧(如图甲所示),这时应该 (选填增加”或减小”
砝码;训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
50g 、20g 和10g 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
码移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能物 体的质量为
g。
8. 一个体积是40cm
3
的铁球,质量是156g ,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Q 铁=7 . 8X103kg/m 3)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甲甲
50g
m_I_al _I_I I_r_I_I ■ I_D
T 训n 加「
5 g|
甲乙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