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5G+VR北京2019世园会直播服务项目案例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444.37 KB
- 文档页数:5
同心聚力共同缔造典型案例:华为5G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背景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设备制造商,一直致力于推动5G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5G技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密度,将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华为积极投入到5G技术的研发和标准制定中,并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推动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过程1. 5G技术研发华为在5G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自2013年起,华为就开始了5G技术的研发工作,并与全球的运营商、标准组织和产业合作伙伴展开广泛的合作。
华为成立了多个5G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吸引了世界顶级的科研人才加入到5G技术的研发团队中。
华为的5G技术研发重点包括新型天线技术、高效的无线传输技术、智能网络管理和优化等方面。
2. 标准制定与推动华为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和行业联盟的工作,推动5G技术的标准制定和推广。
华为的技术专家积极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和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等组织的标准制定工作,推动5G技术的全球统一标准。
华为还与其他全球领先的ICT公司合作,共同推动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包括与高通、爱立信等公司的合作。
3. 5G技术应用华为在5G技术的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华为与全球的运营商合作,推动5G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例如,在智慧城市领域,华为与某国家的政府合作,将5G技术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安防、智能能源等方面,提升城市的管理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工业领域,华为与某汽车制造商合作,将5G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和物联网连接,实现车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结果华为的努力和投入在5G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华为成为全球5G技术的领先者之一,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华为的5G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华为的5G技术在智慧城市、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推动了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示范项目案例集名称1.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一种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对家居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语音助手控制家中的灯光、空调、窗帘等设备,实现智能化的家居生活。
2. 无人机配送系统无人机配送系统是一种利用无人机技术,实现快递、药品、食品等物品的快速配送的系统。
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下单,无人机将物品从仓库或商家直接送达目的地,提高配送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3. 虚拟现实游戏虚拟现实游戏是一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玩家身临其境地参与游戏的娱乐形式。
通过戴上虚拟现实头盔,玩家可以在游戏中感受到逼真的画面和身体感觉,增加游戏的沉浸感和刺激性。
4. 区块链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区块链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是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货币的交易和管理的平台。
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进行数字货币的买卖、存储和转账等操作,实现安全、快速、透明的数字货币交易。
5. 人工智能医疗助手人工智能医疗助手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医疗咨询和诊疗建议的智能助手。
通过该助手,医生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输入患者的病例信息,助手会根据医学知识和大数据分析提供诊疗建议,提高医疗效率和准确性。
6.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一种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交通流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的系统。
通过该系统,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测道路的交通情况,并根据实时数据进行交通信号控制和拥堵疏导,提高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7.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系统。
通过安装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供家庭或工业用电,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节能减排。
8.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是一种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人员身份进行验证和管理的系统。
通过该系统,门禁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捕捉到人脸图像,并与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实现自动识别和控制门禁的功能,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
2019年第六期 总第160期 月刊No. 6, 2019 monthly No. 160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世园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在世园会园区内的妫汭剧场呈现。
整场演出以山为幕、以水为台,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将东西方多种艺术形式的表演融入在自然景观之中,呈现了一场现代质感、国际视野、欢快祥和的园林光影艺术表演盛宴。
1 视效定位演出依托北京世园会开幕式的户外场地及实景空间,使用全视野影像和空中数字精准集控技术,整体视效呈现全景观、裸眼3D的观演效果(见图1),营造沉浸式的体验。
北京世园会开幕式的视觉创编吕天直1,李晓开2(1. 北京北奥星路创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2. 演艺科技,北京 100007)【摘 要】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视觉设计以妫汭剧场为核心,依托妫汭湖与园林景观,利用多 种技术手段,将生态空间打造成一个全景观、沉浸式的舞台空间。
【关键词】 北京世园会开幕式;视觉创意;全景观;沉浸式;影像;灯光;威亚;焰火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9.06.002Visual Creation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Beijing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LYU Tian-zhi 1, LI Xiao-kai 2(1. Beijing Beiao Xinglu Creative 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100013, China;2.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Beijing 100007, China)【Abstract】The visual design of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performance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2019 Beijing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is centered on the Duan Theatre, relying on the Duan Lake and landscape, and using various technical means, the ecological space is built into a full-scale and immersive stage space.【Key Words】The Opening Ceremony of Beijing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visual creativity; full landscape; immersive; image; light; wia; fireworks2 设计思路视觉创意与设计随创编工作开始而展开,在未确定主题及演出风格之初,视觉设计便开始构画整场演出的空间打造和使用及观演关系。
万物互联赋能未来作者:师毅来源:《中关村》2019年第12期11月21日上午,2019世界5G大会开幕式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次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
聚集全球通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国内外近1500名通信和相关应用领域的研究人员、5G上下游企业以及5G行业用户,围绕“5G改变世界,5G创造未来”的主题,以“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为特色,在5G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产业趋势和创新应用开展交流与讨论。
大会同期举行了围绕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等5G相关领域的多个主题展,展现了5G发展最新成就和最新场景应用案例。
大会面向全球征集5G示范场景解决方案,举办了世界5G大会应用设计揭榜赛。
大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国务委员王勇,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并致辞。
蔡奇强调,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扩大开放的重要论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分享科研成果,共同培育和开拓未来市场。
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核心驱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发展将构筑起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各行各业深刻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蔡奇指出,北京科技人才资源密集,通信基础设施完善,在5G领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创新链、产业链,在5G标准推进、网络建设与应用创新等方面都处于全国前列。
我们将充分发挥在5G领域的创新和产业优势,努力为世界5G产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王勇强调,5G技术正在全面开启网络信息技术新的发展篇章,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加快推进5G商用部署,促进5G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更好推动全球5G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首屆世界5G大会,为观众展现最新场景应用王勇指出,开放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携手打造开放共赢的全球5G产业良好生态,为促进世界经济社会持续繁荣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vr新闻案例VR新闻案例。
VR(Virtual Reality)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沉浸式体验方式,正在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其中也包括新闻行业。
通过VR技术,新闻报道可以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事件。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VR新闻案例,以展示VR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
首先,2016年,纽约时报推出了一部名为《The Displaced》的VR纪录片。
该纪录片通过VR技术,让观众亲身体验了三个来自南苏丹、乌克兰和叙利亚的难民孩子的生活。
观众可以穿越在被战争摧毁的城市中,感受难民孩子的生活环境,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其次,BBC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利用VR技术进行了一次创新的报道。
他们在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推出了一系列的VR新闻报道,观众可以通过VR设备亲临现场,感受世界杯赛场的热闹气氛,近距离观看比赛,甚至和球员们一起庆祝进球。
这种全新的报道方式吸引了大量观众,也让人们对世界杯有了全新的体验。
另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在新闻报道中大量采用了VR技术。
他们利用VR技术报道了一系列的新闻事件,如天灾、战争、政治事件等。
观众可以通过VR设备亲临现场,感受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这种全新的报道方式让新闻更加生动、直观,也提高了观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总的来说,VR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为新闻报道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方式,让观众可以以更加身临其境的方式感受新闻事件。
通过上述几个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VR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它不仅提高了报道的真实感和参与度,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
随着VR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它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为新闻报道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北京新视听公共服务典型案例1. 北京市新视听公共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形式的信息服务,其中一项典型案例是通过电视台播放公益广告,宣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度。
2. 新视听公共服务中心还提供了多种新闻媒体形式,例如通过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等渠道播放新闻节目,及时传递各类新闻信息,让市民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提高对社会的关注度。
3. 该服务中心还利用网络平台,开设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为市民提供即时的新闻资讯,让市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
4. 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新视听公共服务中心会通过电视、广播等渠道发布紧急通知,提醒市民注意安全,做好防范措施,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5. 该中心还为市民提供了多种文化娱乐节目,例如电视剧、综艺节目等,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
6. 通过电视台播放的教育节目,如科普节目、文化讲座等,为市民提供了学习知识的机会,促进市民的终身学习意识。
7. 新视听公共服务中心还为市民提供了多种娱乐活动,如音乐会、演唱会等文艺演出,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提高市民的幸福感。
8. 该中心还通过电视台播放的体育赛事,如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让市民可以观看到各类体育盛事,提高市民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
9. 新视听公共服务中心还为市民提供了多种健康服务,如通过电视台播放的健康知识节目,提醒市民关注健康问题,促进市民的健康生活方式。
10. 在重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新视听公共服务中心会通过电视、广播等渠道发布灾害警报和救援信息,提醒市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
总结:北京新视听公共服务中心通过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形式,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公共服务,包括宣传公益活动、传递新闻信息、提供文化娱乐节目、教育节目、体育赛事、健康服务等。
这些服务不仅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还促进了市民的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健康意识和幸福感。
通过这些典型案例,北京新视听公共服务中心在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展现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形象。
融合新闻案例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融合新闻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话题。
融合新闻是将不同来源的新闻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以生成更准确,更全面的新闻报道。
下面是一个关于融合新闻的案例。
2019年,有关中国北京市的空气质量问题成为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焦点。
各种报道纷纷出现,有些宣称空气质量下降的极度严重,有些却认为中国的环境改善正在取得显著进展。
这些相互矛盾的报道给公众带来了困惑,也给北京市政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澄清事实,解决公众疑虑,北京市政府决定利用融合新闻技术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报道。
首先,他们收集了各大媒体和科研机构的相关报道和数据,包括空气质量指数、污染源分布、管控措施等等。
然后,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
通过融合新闻技术,北京市政府得出了以下几个关键结果。
首先,空气质量指数的数据显示,虽然北京市的空气质量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并没有像部分媒体报道的那样严重。
其次,通过分析污染源分布和管控措施的数据,发现北京市政府在过去几年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他们加强了工业排放的监管,鼓励人们使用清洁能源,大力推广公共交通等等。
北京市政府利用融合新闻技术,将上述分析结果以权威公开的方式向公众传达。
他们通过在政府网站上发布相关报道、举行新闻发布会、与媒体进行沟通等方式,向公众全面介绍了实际情况,并解答了公众的疑问。
通过这一系列的宣传和沟通活动,公众对北京市政府的努力和成果有了更全面和准确的认识,消除了一些错误理解和偏见。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融合新闻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融合新闻可以帮助政府和媒体整合和分析大量的信息,从而得出更准确,更全面的结论。
这有助于消除各种错误的报道和信息,提高公众对重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融合新闻还可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帮助公众更好地与政府进行沟通和互动。
总之,融合新闻对于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价值。
北京世园会案例复盘
案例复盘:北京世园会
一、背景
2019年,北京世园会在长城脚下的北京延庆成功举办。
这是迄今为止展出规模最大的一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占地503公顷,远超全球其他世园会。
此次盛会汇聚了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包括中国31个省区市、港澳台地区在内的120余个非官方参展者。
会期期间,共吸引了934万人次中外观众前往参观。
二、世园会理念与规划
园区建设展现了“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的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在规划之初,负责人就提出了“创新办会、永续利用”的理念,为世园会的永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盛会的影响力
北京世园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也为中国园艺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同时,此次盛会也促进了国内外园艺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园艺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四、永续发展
北京世园会闭幕后,园区开始了由展园向公园的过渡,实现了永续利用。
这一举措不仅使得世园会的影响得以延续,也使得园区的生态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此外,园区还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节日庆典等形式,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进一步提升了园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总结与展望
北京世园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和世界园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园区能够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影响力,为国内外园艺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平台。
同时,也希望园区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和生态示范区。
为“新境界新典范”的北京世园会贡献智慧与力量——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世园会志愿者工作运行机制探索作者:胡长清姬世祥吴京泽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2019年第15期胡长清姬世祥吴京泽(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北京 102101)摘要: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作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生态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共赢的重要平台,志愿者服务工作具有超长周期、超大规模特性,因此如何做好世园会志愿者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研究中以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世园会志愿者工作为例,探讨北邮世纪学院建立“1+3”世园会志愿者工作运行保障机制,旨在为为“新境界新典范”的北京世园会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关键词: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自愿者;运行保障机制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5-0000-00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市延庆区举办,北京世园会是A1类世园会历史上展出规模最大、参展方数量最多的一次盛会,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加强生态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共赢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以下简称:北邮世纪学院)作为延庆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高校,组织广大学生投身世园会志愿服务工作可谓义不容辞。
面对这样一项超长周期、超大规模的志愿服务工作,北邮世纪学院将世园会志愿服务工作与立德树人工作紧密融合,注重对大学生自身素质与能力提升的培养。
多措并举,引领广大志愿者以他们青春的朝气、热情的微笑将贴心服务呈献给游客,成为世园会的文明使者,为举办一届“新境界,新典范”的北京世园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北邮世纪学院建立“1+3”世园会志愿者工作运行保障机制。
即:“1”是指成立学院世园会志愿者工作领导办公室,学院党政一把手同时任主任,负总责;各系部、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各尽其责。
“3”是指成立志愿者运行组、宣传组和后勤组,分别履行志愿者岗位运行调配、宣传报道和后勤保障等工作职能,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展。
北京文旅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十佳案例解读
1. 人脸识别技术在旅游景区的应用: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游客可以实现无感知通行,提高游客的体验感。
2. 智能导览系统在博物馆的应用:通过智能导览系统,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参观路线,并获得相关的解说和信息。
3. 虚拟现实技术在景区体验中的应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参观景区,提高游客的参观体验。
4. 无人驾驶技术在旅游交通中的应用:通过无人驾驶技术,游客可以方便、安全地到达目的地,提高旅游的便利性。
5. 智能语音助手在酒店服务中的应用:通过智能语音助手,游客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实现房间设备的控制、查询旅游信息等,提供更便捷的酒店服务。
6. 人工智能客服在旅游咨询中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客服,游客可以通过在线咨询系统获取解答和建议,提高旅游信息的查询效率。
7. 区块链技术在旅游预订中的应用:通过区块链技术,旅游订单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管理和验证,降低中介费用和风险。
8. 大数据分析应用于旅游行业: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分析游客的偏好和行为趋势,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推荐和服务。
9. 无人商店在旅游景区的应用:通过无人商店,游客可以方便地购买纪念品和小吃等商品,提高旅游消费的便利性。
10. 智能支付系统在旅游场景中的应用:通过智能支付系统,游客可以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完成支付,提高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VR新闻报道案例在当今的数字时代,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它不仅在游戏领域有重要的应用,还在教育、医疗、旅游等各行各业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以一些新闻报道案例为例,探讨VR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1. VR直播打破时空限制在过去,新闻报道主要依靠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媒介来传递信息。
然而,这些传统的媒介形式无法完全还原现场的真实感受。
对于重大事件和新闻报道的现场感,VR直播技术应运而生。
VR直播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让用户能够感受到现场的真实感,就像置身于现场一样。
例如在重大体育赛事、政治活动或自然灾害等事件中,记者可以通过VR设备直播,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传递给全世界的观众。
这种直播方式不仅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参与感,还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新闻事件的紧迫性和现场的震撼力。
2. VR互动体验增加读者参与感传统的新闻报道是单向的,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通过VR技术的应用,新闻报道变得更加互动和立体化。
以某篇报道为例,新闻编辑可以将新闻事件以VR形式呈现给读者。
读者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可以自由地探索新闻事件的各个角度,并和虚拟现实场景中的人物、物体进行互动。
这种互动体验不仅提升了读者的参与感,也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新闻事件的背后故事。
读者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读者交流和分享,产生更多的讨论和反馈,从而形成一个更加活跃和多元化的新闻社区。
3. VR重建历史场景还原真实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VR在还原历史场景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通过VR技术,新闻报道可以将历史事件重建并还原为立体化的场景,使读者能够亲身体验历史。
例如,某家媒体报道了一次重大历史事件,他们使用VR技术将事件的各个场景还原成虚拟现实的形式。
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参观历史场景,与历史人物互动,并了解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增加了读者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受,还激发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市延庆区举办。
本届展会,新疆展园彰显“一带一路”倡议,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着团结和谐、繁荣富强、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新风貌。
室外展园以“西域古
路、绿洲彩带”为主题构思,将“一带一路”融于主题中,以
主题建筑为节点,将“路”与“带”串联,通过浮雕景墙、烽燧、驿站、骆驼商队、胡杨、葡萄长廊等主题建筑景观,向游客讲述从古“丝绸之路”到当今“一带一路”的新疆故事,向世界展现绚丽多彩的丝路画卷。
新疆展园园艺景观材料90%以上来自新疆当地,通过细节之美,展示新疆元素,把新疆之美,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新疆飞速发展的现代面貌奉献给海内外游客。
浮雕景墙新疆馆室外展园主景区
葡萄长廊驿站
飘香的展现新以哈塑特的人文。
新华通讯社5G+VR北京2019世园会直播服务项目案例介绍
一、项目背景
新华通讯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目前拥有各种新闻发布形式和媒体工具,包括传统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网络业务、经济信息服务、数据库和搜索服务、手机和网络及大屏幕等新媒体、电视台等等综合性架构。
其中,新华通讯社旗下“新华社”手机客户端是新华社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自2015年新版上线以来,“新华社”客户端每天发布原创新闻将超过1000条,囊括海内外所有重要事件,时政、财经、军事、体育等,无所不包;消息、访谈、分析、评论等,一应俱全。
“新华社”手机客户端不仅是中央媒体平台,而且成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在移动互联网上发布政务、服务信息的统一平台。
目前,统一搭建在“新华社”客户端上的全国党政客户端集群已经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主要地级城市和全国主要县和县级市。
在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参与和支持下,全国各级政务服务业务将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全国一张网、一键通全国”。
“新华社”手机客户端作为新华社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十分重视产品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新华社技术局领导多次邀请北京移动一起探讨5G技术原理和具体应用,期望通过5G技术进一步提升新闻媒体内容制作效率、丰
富客户端承载内容、提升新闻客户端用户使用体验。
政企客户部商业与服务业客户中心客户经理在获悉商机后,联合研究院、北京公司规划部单位,积极与客户沟通5G技术内容,在沟通中捕获5G直播商机,截至目前已联合合作伙伴完成5G+VR直播、5G背包等产品和应用测试与验证工作。
经过多轮沟通和验证,新华社最终决定在本届世园会开幕期间,商用5G+VR节目直播,通过“新华社”客户端向全球用户呈现本届世园会“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理念”。
二、技术方案介绍
(一)客户需求
1、新华社提出需要采用360度摄像头在世园会现场采集全景视频,在摄像头内容将视频进行缝合,通过5G网络传输至视频处理及分发平台;
2、全景摄像头在视频采集过程需要全程跟随主持人进行移动,实时采集主持人画面;并在世园中国馆前增加固定全景相机点位,作为移动摄像机的备播源;
3、前端采集设备采集的视频流经过视频处理及分发平台后,要求处理成手机PC端和VR眼镜两种视频格式;
4、新华社要求北京移动在本次项目中提供含:全景摄像头、遥控车辆、5G网络、活动重点保障等要素的整体解决方案。
(二)方案图示及特点
方案特点:
1、使用遥控车辆搭载全景摄像头,利用5G网络超大带宽能力,实现高清视频采集后的回传;拍摄车跟随主持人移动,实时取景回传。
2、通过统一的视频处理和分发平台,可以将原视频处理为VR摄像头和手机端观看的两种视频源,并可通过统一页面完成观看;
3.手机端视频页面,可通过手机终端上集成的陀螺轴,允许用户自有选取观看角度。
图1项目组网方案示意图
图2现场视频采集装置照片
图3视频直播页面
三、项目意义
(一)经济效益
本项目,是北京移动首次利用5G网络向客户提供集硬件、直播服务、重点保障于一体的ICT服务项目,为未来5G网络商用及商业合作模式做出示范。
现已于4月29日世园会开幕首日完成首次直播,目前正在准备与客户签订商务合同。
(二)竞争效益
本项目,在5G网络试商用前夕,北京移动跟踪客户长期痛点,采用5G技术创新满足客户需求,有利的稳固了北京移动在无线通信领域的优势地位。
(三)社会效益
“新华社”手机客户端作为新华社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最关键的布局,与“新华社”手机客户端5G合作对中国移动5G领先地位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四、项目可推广性
(一)行业内影响力
我公司的项目方案和服务质量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新华通信社作为行业的龙头,该项目为行业内其他客户树立了标杆,为后续大规模推广此类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其他行业可参考性
考虑使用5G技术进行视频类应用的政企客户,可以借鉴该项目产品方案和组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