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初三)物理热机教案与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6.89 KB
- 文档页数:4
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热机》教案(详细丝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第五章《热现象》第三节《热机》。
详细内容包括:热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和分类;热机效率的计算;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以及对环保热机的简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机的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掌握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能够区分汽油机和柴油机,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新型环保热机的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效率计算和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异同点。
难点:热机效率的计算和环保热机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汽油机和柴油机实物或图片、环保热机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热机,如汽车、发电机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a. 介绍热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和分类。
b. 讲解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c. 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结合实物或图片进行讲解。
d. 简介环保热机,展示相关资料。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热机效率的计算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
2. 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3.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
4. 环保热机简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题:某热机的效率为30%,已知燃料的热值为4.2×10^7 J/kg,燃料消耗量为0.2 kg,求该热机所做的有用功。
b. 简答题:简述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
2. 答案:a. 有用功:2.52×10^6 Jb.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热机效率的计算掌握情况较好,但对环保热机的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下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热机,了解它们的优缺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热机》教案(详细丝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第五章《热与能源》第三节《热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热机的定义及工作原理,掌握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热机及其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热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及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热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环境保护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不同类型热机的特点。
2. 教学重点:热机的定义、工作原理,热机效率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热机效率计算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热机图片,引发学生对热机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什么是热机?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热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1)热机的定义与工作原理(2)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热机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热机效率。
4. 例题讲解:讲解热机效率的计算例题,指导学生进行计算。
5. 随堂练习:布置与热机效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定义、工作原理2. 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3.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不同热机的效率,比较其优劣。
答案:根据题目所给数据,运用热机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出各热机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
2. 课后拓展:调查生活中热机的应用,了解其优点与不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热机效率的计算掌握情况,教学难点是否突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领域,了解新型热机的研究与发展。
结合环保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2. 不同类型热机的特点3.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一、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热机效率是指热机所做的有用功与所消耗的热量之比。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4章第1节《热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4章第1节《热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分类、热机效率及其计算。
具体涉及教材第14章第1节的热机概念、热机的工作循环、常见的热机类型以及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机的概念,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热机,并能分析它们的特点。
3. 培养学生计算热机效率的能力,并了解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效率的计算。
难点:热机工作循环的理解、热机效率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热机模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热机?热机是如何工作的?2. 讲解热机概念:介绍热机的定义,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3. 热机分类:介绍常见的热机类型,如汽油机、柴油机、蒸汽机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4. 热机效率计算:讲解热机效率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a. 展示例题:计算某热机的效率。
b. 学生随堂练习:计算不同热机的效率。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概念2. 热机的工作原理3. 热机分类及特点4. 热机效率计算公式5.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热机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
c. 列举三种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2. 答案:a. 略。
b. 效率为42%。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较为困难,需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热机,如太阳能热机、地热热机等,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及优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2. 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3.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4. 作业设计中热机效率计算题目的解答。
一、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1. 热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是热机做功的过程。
2024年九年级上册物理热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热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热机的定义、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能量转化、热机的效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热机的定义,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2. 掌握热机的能量转化过程,理解热机效率的概念。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热机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能量转化、热机效率。
难点:热机效率的计算,实际热机与理想热机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机模型、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热机设备,如汽车、发电机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是如何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热机的定义,解释热机是如何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2)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以汽油机为例,分析四个冲程的原理。
(3)阐述热机的能量转化过程,介绍热机效率的概念。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例题,讲解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求解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与教材同步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5. 学生互动(10分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热机现象,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定义2. 热机的工作原理3. 热机的能量转化4. 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课后习题1、2、3。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热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掌握较好,但在热机效率计算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技术,了解热机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2. 实际热机与理想热机的区别。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九年级物理热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热现象与热机》第一节“热机的工作原理”。
详细内容包括:热机的基本概念、热机的分类、热机工作原理、热机效率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机的基本概念,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
2. 使学生理解热机效率的概念,学会计算热机效率。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热机效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热机的基本概念,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效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机模型,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等)。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热机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热机?热机是如何工作的?2. 理论讲解(1)热机的定义:热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热机的分类:内燃机、蒸汽机、燃气轮机等。
(3)热机工作原理:热机工作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3. 例题讲解讲解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例题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不同热机的效率,并进行比较。
5. 实验演示进行热机实验,观察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引导学生理解热机工作原理。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热机工作原理和热机效率计算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概念、分类、工作原理。
2. 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3. 实验现象与结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热机的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
① 某内燃机的效率:燃料热值Q=4.2×10^7J/kg,燃料消耗量m=0.2kg,有用功W=6.3×10^4J。
② 某蒸汽机的效率:燃料热值Q=3.0×10^7J/kg,燃料消耗量m=0.3kg,有用功W=9.0×10^5J。
2. 答案:(1)热机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的描述。
(2)① 内燃机效率:30%。
② 蒸汽机效率:4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热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热机效率的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1节热机教学案5则范文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1节热机教学案第1节热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知道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2.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 了解汽车的一些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知识面。
教学重点难点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转化过程。
一、引入新课◆探究活动1:塞子的机械能从哪里来?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并试分析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1.试管内装些水,用酒精灯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2.若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再继续给水加热,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内能;水蒸气又通过对木塞做功,把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
一、内能的利用1.利用内能做功2.利用内能来(加热)热传递第 1 页二、热机1.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
2.从能量角度——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探究活动2:生活中你见过什么热机?这些热机有哪些特点?蒸汽机车潍柴动力WD12大功率柴油机涡轮增压汽油机国产客机ARJ21用GE发动机 3.热机的分类:外燃机:如蒸汽机内燃机:如汽油机、柴油机、喷气式发动机三、内燃机:常见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1.汽油机: A.构造图:B.工作过程第 2 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2.柴油机:结构图:三、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某一冲程,这个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2.一个工作循环由个冲程组成,曲轴和飞轮转周,对外做次功,只有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热机》教案优秀4篇《热机》教案篇一热机是热与能的最后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属于应用性的知识,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热机本质上是将化学能转换为内能,再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量转化器。
就其相关知识的外延而言,热机的教学可以和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相联系,可拓展的范围相当广泛。
基于生活经验,学生对于发动机的概念并不陌生,但对于热机及其工作原理的了解却基本上都是空白。
本节内容的学习要以机械能、内能、能量的转换等知识为基础,通过实验进行引入,帮助学生复习了过去的知识的同时,引出了新的一课:热机,逻辑清晰严密。
再通过热机历史的了解,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感受物理学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作用及艰辛的演变道路,帮助学会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凡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再通过热机工作原理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热机,由于本节内容热机属于知识性内容,不易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固我结合了flash,ppt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突破了难点,抓住了重点,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本节内容教学的不直观,不容易理解的困难。
配合一定数量的练习,帮助学生在课堂之中就把所学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时间分配合理,下课正好打铃,课上时间充分利用,效率较高。
板书设计以树状结构进行展开,很好地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状结构,吸收消化知识。
这些就是本堂课的优点。
用一个词语概括本堂课,那就是:顺利。
当然本堂课还是有一些不足的,第一:flash不是原创作品,都是借鉴了他人的成果,如果能自己制作flash就更加好了。
第二:本堂课实验不多,不能体现物理课作为一门实验性课程的课程特色。
我希望能有更多老师对我的这堂课进行点评,帮助我找出我课中的一些问题,促进我的提高,本次汇报课同前几次汇报课一样,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我作为一名老师的综合能力。
《热机》教案篇二九年级上册《热机》导学案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热机、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案2: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四章第1节热机一、教学内容1. 了解热机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2. 掌握热机的效率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了解不同类型的热机及其应用。
4. 理解热机在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热机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2. 能够计算热机的效率。
3. 能够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热机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2. 不同类型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PPT。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汽车,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汽车是如何工作的。
2. 概念讲解:介绍热机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热机的效率。
5. 应用拓展:介绍不同类型的热机及其应用。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热机的定义和工作原理,以及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2. 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3. 不同类型的热机及其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热机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3. 请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热机及其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热机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通过介绍不同类型的热机及其应用,让学生了解了热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部分学生对热机效率的计算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热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重点和难点解析: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热机效率的概念理解不深,导致在计算实际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的知识。
因此,对于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我们需要明确热机效率的定义。
九年级物理全册 14.1《热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第1节《热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热机的基本概念、热机的分类、热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热机效率的计算。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14.1节热机概念及其工作原理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热机的基本概念,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能够计算热机效率。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热机效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热机效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热机模型,引发学生对热机的兴趣,提出问题:“热机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热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配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热机的工作过程。
3. 例题讲解:讲解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学生对热机效率计算方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2. 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3. 典型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某种热机的效率,给出具体数据和解答过程。
答案:根据题目所给数据,运用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得出效率值。
2. 课后思考题:讨论热机的优缺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热机工作原理和效率计算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了解热机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初三物理热机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初三物理热机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三物理热机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三物理热机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热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②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②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阅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重点: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做功冲程。
教学准备:内燃机示教模型(带电源),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由于燃料在试管外燃烧,热量损失较大,内能的利用率较低。
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内部去燃烧,来获得更大的动力?二、进行新课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
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
我们首先介绍汽油机。
汽油机: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①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
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②工作原理。
(边动作边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
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
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
这是第一个冲程。
板书:吸气冲程。
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
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初三物理热机教案初三物理热机教案(精选篇1)【课标内容】探究燃料的热值、热机效率、热机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建立热值概念。
知道热值是燃料的重要特性,了解热值的表示法和常见燃料的热值,能利用热值表进行有关燃料放热的简单计算。
了解热机效率。
知道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可以怎样提高热机效率以及提高热机效率的意义所在。
知道热机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会计算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使学生懂得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培养自觉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燃料热值的概念和单位,并根据定义计算燃料燃烧放热的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热机效率要从联系实际入手,分析实际问题,并能用热机效率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演示法探究交流【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炒菜做饭、奔驰的汽车与火车、火力发电、直入苍穹的火箭等都离不开燃料。
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
热机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热机效率的知识。
二、合作探究(一)燃料的热值从原始人类学会用火起,至今,人们使用的能量大部分还是通过燃烧燃料获得的。
常见燃料的分类固体燃料如:干柴煤等液体燃料如:汽油柴油酒精等气体燃料如:氢气天然气等燃料燃烧过程: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如图表示一个四口之家使用某种燃料时的月消耗量。
使用不同燃料,消耗量是不同的。
为什么?燃料的热值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所用该燃料的质量(或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q表示)。
教师强调热值定义中“燃料完全燃烧”单位:焦每千克焦每立方米符号:J/kg 或 J/m3物理意义:描述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质量为m的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能量:Q=qm Q: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m:燃料的质量q:燃料的热值体积为V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qV Q: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V:燃料的体积q:燃料的热值常见燃料的热值干木柴的热值是q=1.2×107 J/Kg,其物理意义是什么?表示: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2×107 J。
2024年九年级物理热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五章“热机的工作原理”的内容,具体包括:热机的基本概念、热机的工作循环、热机的效率及热机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四种基本冲程。
2. 使学生了解热机的效率,理解提高热机效率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冲程,热机效率的计算。
难点:热机工作循环的理解,热机效率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播放热机工作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热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出问题:“热机是如何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2. 知识讲解(1)热机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2)热机的工作循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3)热机效率的计算:热机效率 = 做功 / 热量输入。
3. 例题讲解(1)计算热机效率的例题。
(2)分析热机效率提高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
2. 热机的工作循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3. 热机效率的计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热机效率,分析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答案:根据例题进行解答。
2. 课后思考题:热机在工作过程中,哪个冲程的热量损失最大?如何减小损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效率,使学生掌握了热机的基本知识。
课后反思,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热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新型热机的发展,如太阳能热机、地热热机等,了解可再生能源在热机领域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热机工作循环的理解。
2. 热机效率的计算及其提高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内容。
九年级物理14.1热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四章第一节“热机”,内容包括:理解热机的概念,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热机的种类及特点,以及热机效率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热机的基本概念,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热机,并了解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其探索科学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效率的计算。
难点:热机效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机模型、多媒体设备。
学具:物理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热机模型,提出问题:“什么是热机?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2. 基本概念:讲解热机的定义,介绍热机的种类及其特点。
3. 工作原理:结合热机模型,详细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4.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常见的热机为例,让学生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效率。
5. 例题讲解:讲解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并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定义2. 热机的种类及特点3. 热机的工作原理4. 热机效率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某内燃机的输出功率为100kW,热效率为30%,求其输入热量。
(2)某蒸汽机的输出功率为500kW,热效率为40%,求其输入热量。
2. 答案:(1)输入热量 = 100kW / 0.3 = 333.33kW(2)输入热量 = 500kW / 0.4 = 1250kW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效率计算。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新型热机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关注节能环保技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九年级物理《热机》备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九年级物理教材,第三章“热机与能量转化”,具体包括热机的原理、不同类型的热机以及热机效率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机的原理,知道各种热机的工作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能量转化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难点:热机效率的提高方法,不同类型热机的优缺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热机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热机,如汽车、摩托车、燃气灶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不同类型的热机以及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的热机效率计算题目,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热机效率计算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热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热机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热机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热机效率的提高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热机的原理、不同类型的热机、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辆汽车的热机效率,并分析如何提高汽车的热机效率。
答案:汽车的热机效率约为30%,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有:优化燃烧过程,减少热量损失,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等。
2. 作业题目:比较内燃机和蒸汽机的优缺点,并分析如何提高蒸汽机的热机效率。
答案:内燃机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缺点是燃烧不完全,废气污染严重。
蒸汽机的优点是燃烧完全,环境影响小;缺点是体积大,重量沉,携带不便。
提高蒸汽机的热机效率的方法有:提高燃烧温度,提高蒸汽的压力,减少热损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热机,让学生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通过例题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4章第1节《热机》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热机的概念,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热机及其特点,学会计算热机效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热机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热机效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热机的概念,不同类型的热机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蒸汽火车模型,引导学生思考火车是如何运行的,从而引出热机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热机的定义: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热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为例,讲解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的工作过程。
(3)热机的种类及特点:介绍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等热机,分析各自优缺点。
(4)热机效率的计算:讲解热机效率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会计算热机效率。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计算热机效率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计算热机效率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概念、工作原理、种类及特点。
2. 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辆汽车的内燃机效率,已知燃料热值、耗油量、汽车行驶距离。
2. 答案:内燃机效率=(汽车行驶距离/耗油量)/燃料热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热机的概念和种类掌握较好,但在热机工作原理和效率计算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热机,如太阳能热机、地热热机等,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2. 热机效率的计算。
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九年级物理热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二章“热机”第一节“热机的工作原理”。
内容包括热机的定义、热机的工作循环、热机的效率以及热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热机的定义和工作原理,掌握热机的基本工作循环。
2. 了解热机效率的概念,学会计算热机效率。
3. 了解热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和效率。
难点:热机工作循环的理解和热机效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机模型、投影仪、电脑、PPT。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热机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工作的?”2. 知识讲解(15分钟)(1)热机的定义:以热能为动力,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热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进而带动曲轴旋转,完成工作。
(3)热机的工作循环:四个冲程,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4)热机效率:热机所做的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某热机效率为30%,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2×10^7J,求热机所做的功。
解答:热机所做的功 = 热机效率×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0.3 × 4.2×10^7J = 1.26×10^7J。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某内燃机的效率为25%,若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5×10^7J,求内燃机所做的功。
答案:内燃机所做的功= 0.25 × 3.5×10^7J = 8.75×10^6J。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定义2. 热机的工作原理3. 热机的工作循环4. 热机效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某热机效率为40%,若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10^7J,求热机所做的功。
九年级物理热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热机的工作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热机的概念,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热机效率的影响因素,学会计算热机效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机的定义,了解热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能运用原理分析热机效率。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效率的计算。
难点:热机效率的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投影仪,计算器。
2. 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热机模型,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介绍热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和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汽车发动机为例,讲解热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计算热机效率,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定义2. 热机的工作原理3. 热机效率的计算4. 实际问题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热机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某热机在工作过程中,吸收热量Q吸=5000J,放热量Q放=4000J。
求该热机的效率。
(3)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热机效率的影响因素。
2. 答案:(1)见教材。
(2)热机效率:η=Q放/Q吸=4000J/5000J=0.8,即80%。
(3)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效率计算掌握较好,但对热机效率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热机,如蒸汽机、内燃机等,并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效率。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热机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2. 热机效率的计算3. 实际问题分析4. 课后拓展延伸一、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1. 热量的吸收与释放:热机在工作过程中,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然后将部分热量转化为机械能,将剩余热量释放到低温热源。
热机教案与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3.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转换
2.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三、教学过程
1.演示实验:
通过课本图15.4-1所示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它
所包含的物理内容:酒精燃烧放出热量(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通过热传递将一部分内能转移给水,水的内能增加使其温度
逐渐升高直至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汽,水蒸气越来越多,对软
木塞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将软木塞推出试管口,这就是水
蒸气膨胀对软木塞做功
在做这一演示实验时应注意:软木塞不要塞的太紧,免得
试管炸裂伤人。
这个实验虽然简单,它却能启发学生: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热机就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内燃机
汽车是学生常见的交通工具,
教师可以从汽车的动力来自
于内燃机引入课题。
应介绍内
燃机的主要特点是:燃料直接
在汽缸内燃烧,因而省掉了笨
重的锅炉。
介绍汽油机的基本结构
结合模型、挂图
3.了解内燃机的原理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等于飞轮转两圈,也等于四个冲程。
所谓四个冲程指:
1、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
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取汽缸。
2、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
温度升高。
3、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
的燃气,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内能—→机械能)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
4、了解在生活中常见的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
如图:
汽油机柴油机(1)、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共同点:
在做功时都要运用内燃机的四个基本冲程,都要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
(2)、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点:
4
很多学生对汽车感兴趣,课前可以安排学生带一些自己喜欢的汽车模型,阅读这篇文章后,让学生谈论一些汽车方面的问题。
5.燃料的热值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人们利用燃料燃烧来取暖、煮饭,热机也是利用燃料燃烧来获得动力的。
首先使学生知道燃料燃烧的本质是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定义:热值是指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物理意义:
单位:J/kg
6.了解热机效率。
我们把用来做有功的那种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1)、保证良好的润滑,减少因克服摩擦所消耗的能量。
(2)、设法利用废气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7.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一、基础练习
1.热机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燃机在工作时,燃料在__________里面燃烧时生成__________的燃气,用来推动活塞__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
3.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__________运动到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冲程,多数汽油机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不断__________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4.燃料燃烧是一种__________反应,燃料燃烧时,燃料的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也就是通常说的放出__________;热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_。
5.有一瓶煤油的热值是4.6×1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它倒掉一半,余下煤油的热值是__________。
6.热机的效率是指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要__________。
7.下列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减少各种热损失B.加润滑油减少机器各部件之间的摩擦
C.充分利用废气的能量,如建热电站D.采取少消耗总能量的办法
8.在内燃机中,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转化的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9.已知煤气的热值是4.0×107J/kg,密度是0.6kg/m3,问15m3的煤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二、能力提高
10.关于燃料的热值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有关B.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C.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多少有关D.燃料的热值与上面三个因素都有关1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
C.l kg的某种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燃料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D.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
12.煤油的热值是4.6×107J/kg,完全燃烧100g的煤油,放出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全部被20℃的10kg水吸收,可以把水温升高多少度?
三、探究应用
16.小明学习了热学的有关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是4.2×103J/(k g·℃),他想估算一下自己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于是小明仔细记录了他家每天烧水、煮饭、炒菜需要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时间,相当于每天将50kg的20℃的水烧开。
(1)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热量?
(2)如果普通煤的燃烧值为3×107J/kg,从理论上讲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千克煤?
(3)小明家实际平均每天需要烧4块蜂窝煤,按每块蜂窝煤含煤0.5kg算,他家每天实际用煤2kg,由此小明计算出他家煤炉的效率只有16.5%.你认为小明家煤炉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4)从大的方面讲,家用煤炉除了热效率低浪费能源的缺点外,另一个主要缺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