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 格式:pdf
- 大小:429.85 KB
- 文档页数:7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第9和10题有多项符合要求。
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1.(3分)(2018•孝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大D.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3分)(2018•孝感)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对其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甲图中,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B.乙图中,塔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C.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是由于放大镜具有发散作用D.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需要用凸透镜矫正3.(3分)(2018•孝感)对以下各种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B.寒冬,草木上有白霜﹣﹣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C.深秋,清晨河面上冒“白气”﹣﹣是因为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D.往手臂皮肤上涂些花露水,会感觉凉爽﹣﹣是因为花露水蒸发时吸热4.(3分)(2018•孝感)为了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同时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的规律,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此电路中灯泡的电阻始终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表均在安全范围内),则()A.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和变小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D.若电压表V1突然短路,则小灯泡变亮5.(3分)(2018•孝感)关于做功或能量转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其弹性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C.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吊车吊着货物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此过程中货物的重力对自身做了功6.(3分)(2018•孝感)对生活中的有关物理现象,其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斜面搬运物体,既可省力也可省功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C.开车要系安全带,是为了在紧急刹车时减少驾驶员的惯性D.刮大风时窗户有时会被向外推开,这是由于室外的大气压强大于室内的大气压强7.(3分)(2018•孝感)2018年6月2日,我国制造的高分辨率卫星“高分六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其发射及完全进入太空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上升过程中火箭受到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大B.火箭使用的助推燃料,其热值越低越好C.进入太空后,卫星“高分六号”的质量变为零D.竖直向上加速过程中,卫星“高分六号”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8.(3分)(2018•孝感)下列有关物理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可能是电路发生了短路B.物体内能增加时,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与超声波相同9.(3分)(2018•孝感)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静止后,闭合开关S,滑片P向下移动。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8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9-10多选).1.(2018湖北省孝感市,题号1,分值3)【答案】B。
【解析】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要有传声介质和健康的人耳,且声音的频率在可听声范围内,同时具备了才能听到,选项A错误;物体要发声必需要振动,选项B正确;声音一般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气体中的速度,选项C错误;禁止鸣笛是让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选项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于传播;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2.(2018湖北省孝感市,题号2,分值3)【答案】A。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引起的,当月亮运动到阴影部分,不反射太阳光就看不到月亮形成月食,选项A正确;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塔在其中形成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选项B错误;放大镜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选项C错误;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凸,焦距较短,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带凹透镜纠正。
选项D错误。
故选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放大镜的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3.(2018湖北省孝感市,题号3,分值3)【答案】D。
【解析】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较慢,所以海边昼夜温差比沙漠小,选项A错误;霜是由于温度低于0℃时,有气体直接变为固态,凝华而成,选项B错误;深秋清晨温度较低,河水汽化成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液化而成,选项C错误;温度低的花露水碰到热的皮肤时,吸热汽化成蒸汽,选项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比热容的应用;常见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过程。
4.(2018湖北省孝感市,题号4,分值3)【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且电压表V1测灯泡的电压,V2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A示数变小,灯泡电阻不变,所以电压变小,即V1示数变小,电源电压不变,即电压表V1、V2的和不变,则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大D.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B【解析】A.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但人要听到声音,音调必须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且响度要达到人能听见的级别,所以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B.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C. 一般来说,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D.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注意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虽然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我们不会全记住,但要知道: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的特征。
2.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对其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甲图中,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B. 乙图中,塔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C. 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是由于放大镜具有发散作用D. 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需要用凸透镜矫正【答案】A【解析】A. 甲图中,月食的形成,实质是月球进入了地球的影子区域,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A正确;B. 乙图中,塔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C. 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是由于放大镜即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 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用凹透镜矫正,故D错误;故选A。
点睛:要能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理解近视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造成的,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青少年时期是眼睛近视的高发期,特别要注意用眼的卫生,防止用眼过度而发生近视。
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大D.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B【解析】A.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但人要听到声音,音调必须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且响度要达到人能听见的级别,所以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B.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C. 一般来说,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D.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注意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虽然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我们不会全记住,但要知道: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的特征。
2.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对其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甲图中,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B. 乙图中,塔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C. 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是由于放大镜具有发散作用D. 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需要用凸透镜矫正【答案】A【解析】A. 甲图中,月食的形成,实质是月球进入了地球的影子区域,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A正确;B. 乙图中,塔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C. 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是由于放大镜即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 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用凹透镜矫正,故D错误;故选A。
点睛:要能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理解近视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造成的,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青少年时期是眼睛近视的高发期,特别要注意用眼的卫生,防止用眼过度而发生近视。
孝感市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共6题;共13分)1. (2分)(2017·中原模拟)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我们熟悉的能源中,太阳能干净、污染少且来源方便,属于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人们使用3G或4G手机进行可视对话时,声音和图象是通过________波传递的.2. (3分)王梅发现她家新买的白炽灯用过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电压下发光时要暗一些,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是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升高,灯丝发生了________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灯丝变细,导致灯丝电阻变________ ,消耗的实际功率变________ 的缘故.3. (2分) (2017九下·临泽期中) 用吸管吸饮料时,利用了________的作用.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向中间靠拢,这是因为________.4. (2分)如图是小聪设计的一种限流器的原理图,当电流超过限制电流时,电磁铁M的磁性变________,从而________衔铁N,金属杆OA在弹簧B的作用下绕O点转动,自动切断电路.5. (2分)小明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
电加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小明设计了下面的表格,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煤油的质量m/kg升高的温度Δt/℃加热的时间t/min0.11010.21020.3103水的质量m/kg升高的温度Δt/℃加热的时间t/min0.11020.21040.310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1)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 。
(选填“多”或“少”)(2)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 。
6. (2分)(2012·贵港) 小聪用大小为700N的竖直向上的力把重500N的杠铃举过头顶,杠铃被举高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 N,这个合力使杠铃由________状态变为运动状态.二、选择题 (共8题;共18分)7. (2分)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A . 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 .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 . 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 .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8. (2分) (2017九上·垣曲期末)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正确的是()A . 人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B . 安装电路时,开关必须接零线C . 用湿手拔用电器的插头D . 金属外壳和大功率的用电器不要接地9. (2分)(2018·东台模拟)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第9和10题有多项符合要求。
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大D.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B【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声音的产生【解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肯定能发出声音,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见;(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
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解答】解: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声,但是不一定能听到,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C.根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表可知:声音一般在固体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故C错误;D.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2.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对其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甲图中,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B.乙图中,塔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C.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是由于放大镜具有发散作用D.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需要用凸透镜矫正【答案】A【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的反射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解析】(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分析;(2)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3)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4)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8为单选题,9-10为多选题,共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大D.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对其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甲图中,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B. 乙图中,塔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C. 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是由于放大镜具有发散作用D. 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需要用凸透镜矫正3.对以下各种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 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B. 寒冬,草木上有白霜--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C. 深秋,清晨河面上冒“白气”--是因为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D. 往手臂皮肤上涂些花露水,会感觉凉爽--是因为花露水蒸发时吸热4.为了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同时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的规律,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此电路中灯泡的电阻始终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表均在安全范围内,则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 电压表与的示数之和变小C.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D. 若电压表突然短路,则小灯泡变亮5.关于做功或能量转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其弹性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C.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 吊车吊着货物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此过程中货物的重力对自身做了功6.对生活中的有关物理现象,其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斜面搬运物体,既可省力也可省功B. 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C. 开车要系安全带,是为了在紧急刹车时减少驾驶员的惯性D. 刮大风时窗户有时会被向外推开,这是由于室外的大气压强大于室内的大气压强7.2018年6月2日,我国制造的高分辨率卫星“高分六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其发射及完全进入太空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上升过程中火箭受到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大B. 火箭使用的助推燃料,其热值越低越好C. 进入太空后,卫星“高分六号”的质量变为零D. 竖直向上加速过程中,卫星“高分六号”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8.下列有关物理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可能是电路发生了短路B. 物体内能增加时,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 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D.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与超声波相同9.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静止后,闭合开关S,滑片P向下移动。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大D.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B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B.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C. 一般来说,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D.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注意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虽然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我们不会全记住,但要知道: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的特征。
2.A. 甲图中,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B. 乙图中,塔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C. 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是由于放大镜具有发散作用D. 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需要用凸透镜矫正【答案】A【解析】A. 甲图中,月食的形成,实质是月球进入了地球的影子区域,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A正确;B. 乙图中,塔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C. 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是由于放大镜即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 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用凹透镜矫正,故D错误;故选A。
点睛:要能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理解近视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造成的,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青少年时期是眼睛近视的高发期,特别要注意用眼的卫生,防止用眼过度而发生近视。
3.A. 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B. 寒冬,草木上有白霜--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C. 深秋,清晨河面上冒“白气”--是因为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D. 往手臂皮肤上涂些花露水,会感觉凉爽--是因为花露水蒸发时吸热【答案】D【解析】A. 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吸热或放热的情况下,温度变化小,所以海边昼夜温差小,故A错误;B. 寒冬,草木上有白霜--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C. 深秋,清晨河面上冒“白气”--是因为河面上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故C错误;D. 往手臂皮肤上涂些花露水,会感觉凉爽--是因为花露水蒸发时吸热,即蒸发有致冷作用,D正确;故选D。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8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9-10多选).1.(2018湖北省孝感市,题号1,分值3)【答案】B。
【解析】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要有传声介质和健康的人耳,且声音的频率在可听声范围内,同时具备了才能听到,选项A错误;物体要发声必需要振动,选项B正确;声音一般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气体中的速度,选项C错误;禁止鸣笛是让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选项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于传播;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2.(2018湖北省孝感市,题号2,分值3)【答案】A。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引起的,当月亮运动到阴影部分,不反射太阳光就看不到月亮形成月食,选项A正确;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塔在其中形成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选项B错误;放大镜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选项C错误;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凸,焦距较短,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带凹透镜纠正。
选项D错误。
故选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放大镜的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3.(2018湖北省孝感市,题号3,分值3)【答案】D。
【解析】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较慢,所以海边昼夜温差比沙漠小,选项A错误;霜是由于温度低于0℃时,有气体直接变为固态,凝华而成,选项B错误;深秋清晨温度较低,河水汽化成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液化而成,选项C错误;温度低的花露水碰到热的皮肤时,吸热汽化成蒸汽,选项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比热容的应用;常见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过程。
4.(2018湖北省孝感市,题号4,分值3)【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且电压表V1测灯泡的电压,V2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A示数变小,灯泡电阻不变,所以电压变小,即V1示数变小,电源电压不变,即电压表V1、V2的和不变,则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化合卷物理部分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只要物体振动就可以发声,但如果没有传播介质或振动的频率不在20~20 000 Hz范围内,人耳就不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有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小,故C错误;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考点】声现象综合知识。
2.【答案】A【解析】月食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放大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C错误;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需要用凹透镜矫正,故D错误。
【考点】光现象的综合知识。
3.【答案】D【解析】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温变化小,故A错误;寒冬草木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深秋清晨河面上冒出的“白气”,是河水上方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涂在手臂上的花露水蒸发时会吸热,人会感觉凉爽,故D正确。
【考点】热现象的综合应用。
4.【答案】C【解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A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V1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滑片P向左移时,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U L=IR L,因为R L不变,I变小,故V1的示数变小,故A错误,C 正确;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故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和不变,故B错误;若电压表V1短路,则灯泡被短路而不发光,故D错误。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5.【答案】B【解析】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将箭射出时,弓的弹性势能主要转化为箭的动能,故B正确;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电能得到机械能,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吊车吊着货物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的过程中,货物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重力没有做功,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