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与物体的内能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一、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_;分子直径约为 .例证:。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运动;例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运动(微观)与物体运动(宏观)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 和__________;(1) 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0(mr1010-≈),引力=斥力。
(2) d<r时,引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3) d>r时,引力>斥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
(4) 当d>>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和热量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如南极的冰山虽然温度很低,但是它也具有内能。
2、影响内能的因素有: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可以为零, 内能不能为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
(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如摩擦生热、锻打物体。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如气体膨胀。
(2)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或由物体的高温部分传给低温部分的过程。
(3)热传递的条件是有,热传递传递的是,而不是。
(4)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内能;物体放热低,内能。
(5)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但有本质上的区别。
做功的实质是,热传递的实质是。
5、热量(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内能转移,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
用字母表示,单位:,简称,符号。
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1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10-10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章热运动。
①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微小颗粒的无规章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小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章运动的宏观反映。
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改变比引力的改变快,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讨论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讨论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识。
(2)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断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改变而改变。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物体里全部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分。
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可以具有机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机械能。
3.转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做功:其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2)热传递:其本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转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的区分。
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热力学第肯定律(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汲取的热量(Q)的总和。
(2)表达式:W+Q=U(3)符号法那么: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物体汲取热量,Q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U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削,U取负值。
考点1 分子动理论(1)分子间有间隙: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如将一定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则混合后的体积比原来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要小,就是因为水和酒精中的分子间存在间隙,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中去,所以总体积要变小。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一切物质内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①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中去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②扩散现象既证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又证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是运动的。
③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说明分子运动越剧烈,因此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大。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物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4)分子动理论: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非常小,物体内分子的数目非常多;②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分子间的作用力与物质的状态:①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强,因而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②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③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非常弱,几乎为零,气体分子能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既没有确定的形状,也无一定的体积。
考点2 内能(1)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物体的内能减少。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内能与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关;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②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但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机械能。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①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可以用做功来量度物体内能的变化。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第一部分:热运动一、分子动理论二、分子热运动1、物体中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分子的运动有肉眼看不见的。
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体现。
2、扩散及影响扩散的因素(1)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实质:分子(原子)的相互渗入。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也说明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2)影响扩散的因素: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注:扩散只发生在不同的物质间,同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扩散。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同时不同物质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生扩散。
三、分子热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第二部分:内能一、内能注:(1)内能指的是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更不能说内能是个别分子共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内能有不可测性,只能比较物体内能的大小,不能确定这个物体具有的内能究竟是多少。
二、影响内能的因素1、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内能还受质量、材料种类、状态等因素的影响)2、质量:在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也就是分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3、体积:在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4、状态:同一物体,状态不同时所具有的内能也不同。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1、热传递定义: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叫做热传递。
热传递条件:物体间存在着温度差。
热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两物体最终达到热平衡,温度相同。
注: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而不是传递温度,更不传递某种热的物质。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注:做功不一定都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这要看物体消耗的能量是否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分子动理论、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一. 本周教学内容:分子动理论、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二. 重、难点: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能识别扩散现象,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一些说明分子相互作用力的事例,知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引力或斥力,什么情况下几乎不存在作用力,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系,知道什么是内能,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要随之改变。
能区分内能与机械能。
能举例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物理现象,知道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时,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知道做功和热传递的等效性和本质上的区别。
三. 知识点分析: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注: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说明:①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②不同物质一定要在互相接触时才能发生扩散,如果两种不同物质彼此不接触,是不能发生扩散的。
③扩散不是单向的一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中去而是彼此同时....进入对方的。
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注: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②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③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相互作用力也不同。
2. 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
①物体的内能和温度有关。
②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③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④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部的分子个数的多少有关。
(3)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3.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注: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高三物理分子动理论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小;D.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答案】C【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质的量、物体的温度及体积都有关系,故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小,选项A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如果物体向外放热的量大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时,物体的内能减小,选项B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小,选项C 正确;宏观物体的机械能和微观粒子的动能无直接联系,故选项 D错误。
【考点】物体的内能;温度及分子平均动能。
2.(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分子所做的无规则运动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E.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的分子的速率都增大【答案】BCE【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总要收缩到尽可能小的面积,故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故B正确;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所以C正确;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越大,o故D错误;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的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E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布朗运动、分子表面张力、液晶、分子势能、动能3.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答案】B【解析】A中的布朗运动并不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因为布朗运动中观察到的花粉并不是分子,分子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花粉不平衡的碰撞而使其受力不平衡所造成的,它能够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但布朗运动中的运动并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是不对的;B中由于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故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是正确的;C中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时,若同时对外做功,则其内能也不一定增加,故C是不对的;D中气体的温度升高,如果其体积再增大,则气体的压强并不一定增大,故D也是不对的,该题选B。
初三物理第一讲:内能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分子动理论2、学习内能及其概念3、注意区分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不同知识讲解1、分子动理论——物质组成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因此,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
0℃,一标准大气压下,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每秒可以数数到100亿,那么,把这些分子数完需要80年的时间。
2、常见物质组成2、分子动理论——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如图1所示,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是什么跑到了我们的鼻子里了?图1解答: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皂中挥发出来,进入空气,向各个方向散步开来,当它们到达你的鼻子里,你就会闻到香味。
实验观察:(1)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2)将CuSO4溶液注入清水中,放置30天后。
观察现象。
① 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 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③ 结论: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④ 扩散现象的实例ⅰ:擦香水时,周围的人都能闻到;ⅱ:花开时,花香满园;ⅲ:长时期放煤的墙角变黑;ⅳ:糖放在水中,水变甜了(3)对同样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条件,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如图所示,将一滴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扩散快慢的情况。
分析:在实验中热水温度高,扩散进行的快,说明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快。
冷水温度低,扩散进行的慢,说明温度低时分子运动的慢。
2、热运动由于分之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动理论——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作用力:引力与斥力铅块是由铅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实验】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的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①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③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很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3、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4、注意:能够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或微粒,无论多小,都不是分子,它们在外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
如:灰尘在空中飞舞,雪花飞舞,空气流动形成风。
都不是扩散现象。
5、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
6、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分子间有个平衡距离(r0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r = r0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0②当分子间的距离r > r0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③当分子间的距离r < r0时,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④当分子间的距离r> 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7、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现象:(1)铁棒很难被拉伸、平整的铅块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2)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第二节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5.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6. 热传递的理解(1)热传递的条件是: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2)热传递的方向:热量由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由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3)过程:高温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获得热量内能增大。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知识点精华弃燕雀之小志(初三物理上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知识点总结)慕鸿鹄以高翔分子动理论蔓延: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步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
蔓延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搞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有间隙。
蔓延现象出现的快慢,与物质本身、物质温度有关。
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看看运动的就是宏观物体还是微观分子。
蔓延现象就可以出现在相同的物质之间,且要相互碰触。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减小而增大。
当分子间距等同于分子间均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同于排斥力;当分子间距大于分子间均衡距离时,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整体表现为引力,即为引力大于排斥力;当分子间距小于分子间平衡距离时,分子间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即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就是因为此时分子之间是斥力起主要作用。
当分子间距大于分子间均衡距离的10倍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十分些微,可以忽略不计。
判断: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因此能保持一定的形态、体积。
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液态大,故液体存有一定的体积,并无一定的形状,存有流动性,难于被放大。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故气体无一定的体积,也无一定的形状。
物质三态:气态、液态、固态的区别就是三态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相同。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体就是由大量分子共同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搞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有着引力和排斥力。
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分子具有动能;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故分子具有势能。
内能与热量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备内能。
内能是物体的内能,不是个别分子或少数分子所具有的,而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故单纯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意义的。
高三物理分子运动论试题答案及解析1.(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闭房间内,温度升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变大B.密闭房间内,温度越高,悬浮在空气中的PM2.5运动越剧烈C.可看作理想气体的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氧气的内能小D.系统的饱和汽压不受温度的影响【答案】BC【解析】A中的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时,空气中的实际水蒸气含量与饱和值之的比值,温度升高绝对湿度不变,即空气中含水量不变,但相对湿度变小了,A错误;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故温度越高,其它分子对其撞击的不平衡就会增加,使得PM2.5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由于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氢气和氧气只有分子动能,当温度相同,它们的平均动能相同,而氢气分子摩尔质量小,质量相等时,氢气分子数多,所以氢气内能多,C正确;系统的饱和汽压受温度的影响,故D不正确。
【考点】分子动理论,相对湿度,饱和蒸汽压,内能等概念。
2. 1个铀235吸收1个中子发生核反应时,大约放出196 MeV的能量,则235 g纯铀235完全发生核反应放出的能量为(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235 NA ×196 MeV B.NA×196 MeVC.235×196 MeV D.×196 MeV【答案】B【解析】的摩尔质量为:,235g纯含有的原子个数为:,故放出的能量为:,B正确;【考点】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3.气体发生的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只能从高温气体传给低温气体而不能从低温气体传给高温气体B.在压缩气体的过程中,由于外力做功,因而气体分子势能增大C.压缩气体要用力,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D.气体的体积一定大于所有气体分子体积之和【答案】D【解析】热只能自发的从高温气体传给低温气体,但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从低温气体传给高温气体,A错误;在压缩气体的过程中,由于外力做功,内能增大,分子势能不一定增大,B错误;压缩气体时要用力,只是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空隙,用力将气体压缩后将空隙减小。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清单】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3.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4.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第二节内能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综合,叫做物体的内能,单位是焦耳(J).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3.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有两种:热传递和做功。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第三节比热容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c ,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2.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3.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4.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
【考点讲练】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例1:把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100mL(选填大于、等于、小于),说明分子之间有.解析: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则水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补了对方的空隙,而使体积变小。
答案:小于,空隙.练习:1.常见的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人们通常以为单位来量度分子,分子(选填“能”或“不能”)用肉眼观察到。
知识点2 分子热运动例2:(2019贵港)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B.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C.夏日的“荷城”贵港,荷花飘香D.在一杯热水中加盐,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解析:A、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是固体颗粒在空气中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
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3.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
5.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热运动。
6.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二、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越大。
2.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物态。
5.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之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6.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7.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8.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9.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10.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实质不同,做功是能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
三、比热容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c表示。
2.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容就相同。
4.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高中物理12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含解析)一、单选题1.一开口向下导热平均直玻璃管,通过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玻璃管下端浸没在固定水银槽中,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 ,下列情形中能使细绳拉力增大的是()A.大气压强增加B.环境温度升高C.向水银槽内注入水银 D.略微增加细绳长度,使玻璃管位置相对水银槽下移2.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物体从外界吸取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3.下列现象中,最能恰当地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的是()A.气体容易被压缩B.高压密闭的钢管中的油从筒壁渗出C.两块纯洁的铅块紧压后合在一起 D.滴入水中的墨汁微粒向不同方向运动4.如图所示,密闭气缸左侧导热,其余部分绝热性能良好,绝热轻活塞K把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 ,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可忽略,当外界环境温度缓慢降低到某一值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a的体积减小,压强降低B.b的温度降低C.散失热量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猛烈D.a减少的内能大于b减少的内能5.关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当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C.当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当气体在绝热条件下膨胀,气体的温度一定降低6.关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一定增大 B.等温压缩过程,气体压强一定增大C.等容变化过程,气体温度一定不变 D.压强增大,体积一定减少7.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其P﹣图像为倾斜直线,下述正确的是()A.密度不变 B.压强不变 C.体积不变D.温度不变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间隙B.煤堆在墙角时刻长了,墙内部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C.打开香水瓶后,专门远的地点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专门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9.关于固体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固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B.固体和液体之间形成的附着层只有收缩的可能C.只有单晶体具有固定的几何外形,多晶体和非晶体都不具有固定的几何外形D.晶体具有固定的几何外形,非晶体不具有固定的几何外形10.下列关于温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 K ,也确实是升高了200℃B.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也确实是升高了473 KC.﹣200℃比﹣250℃温度低D.200℃和200 K的温度相同11.气体温度升高,则该气体()A.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B.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C.速率大的分子数量增多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二、多选题1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温,其温度必低于起始温度B.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起始体积C.先等容升温,再等压压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D.先等容加热,再绝热压缩,其内能必大于起始内能13.当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温度都相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B.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C.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相等 D.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14.1g、100℃的水与1g、100℃的水蒸气相比较,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总动能都相同 B.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分子的总动能不同C.内能相同D.1g、100℃的水的内能小于1g、100℃的水蒸气的内能15.把墨汁用水稀释后取出一滴放在显微镜下观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显微镜下既能看到水分子也能看到悬浮的小炭粒,且水分子不停地撞击炭粒B.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确实是所说的布朗运动C.越小的炭粒,运动越明显D.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确实是由许许多多的静止不动的水分子组成的16.关于封闭的某种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是由气体的重力产生的B.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可能增大C.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体积减小,压强一定增大D.压强与体积成反比E.单位体积分子数增多,气体的压强可能减小17.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f (v)表示v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由图可知()A.气体的所有分子,其速率都在某个数值邻近B.某个气体分子在高温状态时的速率可能与低温状态时相等C.高温状态下大多数分子的速率大于低温状态下大多数分子的速率D.高温状态下分子速率的分布范畴相对较小三、填空题18.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 ,我们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___。
习题:
1. 下面关于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温度降低了
B. 一块玻璃板不易被拉断,这是由于分子引力的作用;玻璃板碎后,不容易把它们拼接
在一起,这是由于分子斥力的作用。
C. 液体中悬浮的微粒、颗粒越细,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这间接表明液体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D. 以上对三种实验现象的说法都不正确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的各种物质的质量都相等
B. 1 mol 氢原子的质量小于1 mol 氧原子的质量
C. 1 mol的氢原子数大于1 mol氧原子数
D. 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
3. 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的花粉,发现了布朗运动,这是指:()
A. 花粉的无规则运动
B. 花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布朗运动说明了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4. 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分子间距r小于分子直径r0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当r大于r0时,分子间只存在
引力。
B. 当r>r0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随r增大而增大,但分子引力比斥力增大得快,故分子
间表现为引力。
C. 当r<r0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随r减小而增大,但分子斥力比引力增长得快,故分子
力表现为斥力。
D. 当r=r0时,分子力为0,说明这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为0
5. 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原子量为64,通过估算可知铜中每个原子所占的体积约
为:()A. 8×10-24m3 B. 1×10-26m3
C. 1×10-29m3
D. 7×10-6m3
6. 已知金刚石的密度是3.5×103kg/m3,设相金刚石中碳原子是紧密地堆在一起的,估算碳
原子的直径约为多少m?
『答案』
1. C
2. B
3. AD
4. C
5. C
6. 2×10-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