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配备
- 格式:ppt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9
一、名词解释:1、集体战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突破对方防守或抑制对方进攻,灵活地运用合理的攻防战术,按照一定的形式,采取的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集体配合行动。
2、自由防守队员——指不经裁判允许、不受换人次数的限制,可以替换后排任何一名队员完成防守任务,并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自由进出比赛场地参加比赛的队员。
3、排球教学方法——指在排球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排球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所采用的措施和手段。
4、排球技术——指在排球规则允许的条件下,运动员采用的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的总称。
5、排球运动——指参与者以身体的任何部位在空中击球,使球不落地,既可隔网进行集体的攻防对抗性的比赛,也可不设球网相互进行击球游戏的一种体育项目。
6、战术指导思想——指一个球队在训练和比赛中,指导战术行动的主导思想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7、位置交换——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攻防力量,弥补阵容配备上的某些缺陷,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交换场上队员的位置用以组织战术的方法。
8、立体进攻——指前排队员运用各种快变战术组织进攻,同时也掩护后排队员从进攻线后跳起进攻,形成横向、纵深、全方位的进攻,这种打法称为立体进攻。
9、阵容配备——指参赛队根据比赛的任务、本队战术组织的特点及队员的身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安排出场队员及位置分工,充分的调配力量,科学的组合人员的筹划过程。
10、快攻——指各种平快扣球及以平快扣球掩护同伴进攻或自我掩护进攻所组成的各种快速多变进攻战术的总称。
11、排球战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竞赛规则和排球运动的规律、比赛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临场比赛的变化,合理运用个人技术及集体配合所采用的有意识、有组织的行动。
12、垫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是利用手臂从球的下部向上击球的技术动作。
13、准备姿势——准备姿势是排球无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各项有球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对各项技术动作起串连的作用。
1、排球运动始于1895 年,创始人是美国人威廉·摩根。
2、世界排球运动发展历程可分为: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三个阶段。
3、排球技术中的有球技术包括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
4、准备姿势可分为半蹲准备姿势、稍蹲准备姿势和深蹲准备姿势。
5、发球按照发出球的性能主要分为发飘球和旋转球。
6、按照传球方向可把原地传球动作分为正面传球、背向传球和侧向传球。
7、拦快球时,拦网队员应和扣球队员同时起跳。
8、“四二配备”是指场上队员有4个进攻队员和2个二传队员。
9、排球比赛中每方最多可击球3次,一个队员不得连续击球 2 次(除拦网外)。
10、排球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 米的长方形。
场地所有界线的宽为 5 厘米。
11、正式排球比赛中规定球网高度男子为 2.43 米,女子为 2.24 米。
12、排球运动世界三大赛分别为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奥运会排球赛。
13、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后8 秒内将球发出。
14、排球网长9.5米,宽1米架设在中线的中心线的垂直上面。
15 、排球运动1905 年传入我国。
16.换人区是在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与记录台前和一侧边线外的范围。
17、排球比赛中每方最多可击球 3 次,一个队员不得连续击球 2 次(除拦网外)。
18、排球运动自80年代进入了现代排球阶段。
现代排球的概念是广义的,它包括全攻全守、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排球、大排球三个内涵。
19、双手垫球的手形有抱拳式、叠掌式、互靠式三种。
20、排球正式比赛丈量网高应先在球网的中间开始丈量。
21、阵容配备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三三、“四二”、“五一”、配备。
22.排球运动的有球技术主要有垫球、传球、扣球、发球、等。
23、自我掩护进攻包括:时间差、位置差、空间差。
24、判断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后排队员在前场区;第二、击球时整个球体高于球网上沿;第三、完成进攻性击球。
25、排球技术主要由有求技术和无球技术两部分组成。
排球基本站位介绍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排球基本站位介绍众所周知,排球基本站位采用的法则为逆时针排位,顺时针转位,并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
如果把本方场地看成为一个长方形的话,那么后排起从右往左位置应为1号位,6号位和5号位,这样按照顺时针顺延到前排后相应位置从左到右应为4号位,3号位和2号位。
我在网上没有搜到相关的示例图,但是找到了一个相近的专业图片,也基本可以表达我上面的阐述。
该图应作相应修改,那就是1号位下拉到底线最右侧,6号位和3号位对齐,而2号位下拉到前排最右侧,和3,4号位平行,这样以来,就能解释我上面的文字说明。
排球的进攻阵型按照专业与业余队的标准不同,排球比赛分为“四二”配备和“五一”配备。
所谓的“四二”配备是指球队六名上场队员分为主攻两名,副攻两名,二传两名,且这两名二传不分主和接应之分,谁轮换到了前排谁就是主二传,因此这种比赛阵型适合于初学者和业余队使用。
该阵型的优势在于每一个轮次前后排都能保持有一个二传队员和两个进攻队员,便于组织和发挥本队的进攻力量。
并且如果两名二传队员都具有进攻力量的话,每一个轮次都可以插上,组成三点进攻,大大加强了进攻威力。
也许上段的最后一句话不好理解,那么我对此试着做出补充,那就是两个二传肯定有一个是前排的,另外一个是后排插上专门来传球的。
因此按照比赛规则,后排插上的二传不能直接击球过网,否则视为后排违例,那么这个后排插上二传可以给另外一个本身自在前排的二传传球,让他发动进攻。
比如说可以传近体前快,背快球等......“四二”配备的缺点在于,一个队里必须要培养两个水平相当的二传,并且这两人都必须具有攻击力,因此难度很大。
并且攻手对于和二传的配合很重要,因此由于阵型轮换会导致攻手和自己不熟悉的二传配合,人为增加进攻难度,因此也不可取。
反观“五一”配备就很科学合理,全队只保留一名主力二传,其余包括接应二传在内的五名队员全是攻击手,这样攻击点会增多,相应设计的战术也就会丰富多彩,让对手增加拦网难度。
排球试题一、概念(每题3分)第一章排球运动简介一、概念:1.排球运动:排球运动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个均等的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在本方场区内落地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第三章排球技术1.排球技术:是指运动在比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采用的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的总称。
2.发球:是1号位队员在发球区内自己抛球后,用一只手将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击球方法。
是排球技术中唯一不受他人制约的技术。
3.垫球:通过手臂或身体其他部位的迎击动作,使来球从垫击面上反弹出去的击球动作,称为垫球。
4.传球:是利用手指手腕的弹力和全身协调力量将球传至一定目标的击球动作。
5.扣球:是队员跳起在空中,将高于球网上沿的球有力的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击球方法。
6.拦网:是靠近球网的队员,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和截击对方来球的行动。
第四章排球战术1.排球战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运动的比赛规律、彼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临场变化,有效运用技术所采取的有预见、有目的、有组织的行动。
包括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2.阵容配备:是合理地安排场上队员技术力量的组织形式。
包括“四二”配备、“五一”配备、“三三”配备3.位置交换: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攻防力量,以及弥补由于队员身体条件、体能、技术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缺陷,比赛中,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采用交换位置的方法。
第九章竞赛及裁判工作1.循环制:是指参赛队在整个竞赛或同一小组中彼此都有相遇的机会。
这种方法能较合理地确定参赛队的名次,也使各队有较多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2.淘汰制:是在比赛中失败一次即退出比赛,获胜者继续比赛,直到最后决出冠、亚军为止。
淘汰制一般是在参赛队数较多、比赛期限较短时采用。
2.四次击球:一个队连续触球4次(拦网一次除外)为四次击球犯规。
3.连击: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身体的不同部分为连击犯规(拦网和第一次击球除外)。
排球理论测试题(一)排球试题(一)填空题:1.排球运动于_____年由威廉•莫根创立。
2.成年男子排球网高为 _____米,成年女子排球网高为 _____米。
3. 年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排比赛中,以全胜的战绩第一次荣获世界冠军。
4.扣球技术由准备_____ 、 _____、 _____、 _____、 _____五个环节组成。
5.在传球教学中,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6.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是衡量裁判员思想好的依据。
7.循环制可分为 _____、 _____、 _____ 三种竞赛形式。
8.我们习惯地将及其进攻称之为推攻。
9.阵容配备有 _____、 _____ 、 _____ 三种形式。
10.传球的击球点应保持在 _____ 的距离。
11.排球运动于 _____年传入中国。
12.排球基本技术包括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和 _____ 六大部分的内容。
13.发球技术分为 _____和 _____两大类;从发球的性能上可分为 _____和 _____。
14.男子少年网高为 _____米,成年女子网高为米。
15.排球比赛中,前四局各队只有 _____次自由暂停。
16.排球竞赛制度主要采用 _____。
17.扣球的击球点应保持在 _____和的前上方。
18.在扣球教学中, _____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19.世界重大排球比赛是 _____、 _____ 、 _____ 、 _____ 。
20.裁判员的手势要 _____、 _____、 _____、_____ 。
21. _____年中国的第一部排球规则问世。
22.国际排球联合会于 _____年在巴黎成立。
23.制动分为 _____和 _____ 两种。
24.少年排球男女网高分别为 _____米和 _____ 米。
25.世界排坛大赛有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四种。
图解排球站队的问题(关于球员轮换和打法等)一般情况在描述场上站位时是如下图:o---+-----------------------+---o <- 排球网||| (4) (3) (2)|| D主 C二 B副|+----------------------------+ <- 三米线||||||| (5) (6) (1)|| E副 F二 A主|||+----------------------------+ <- 底线但在临战时, 场上站位应经常变化. 现就最标准的4-2 配对战术进行解释.如上所示, A,B,C,D,E,F六名队员, 应有两名主攻,两名副攻, 两名二传, 为保证前后排各有一组队员负责(包括主攻, 副攻, 二传), 故分配如下:A, D 为主攻(对角)C, F 为二传B, E 为副攻(对角)这样, 在前排有 D, C, B 分别负责, 在后排有A, F, E 分别负责.因此 4-2 配对就是指场上有 4 个攻手和 2 个二传手配合.在对方发球, 本队接发球的情况时, 因发过来的球的落点是不规则的, 为保证接球的面积, 要让大多数队员接球, 因此接球时的场上站位应如下图:形成马蹄型的 "W" 状, 这样, 在不越位的情况下(后排的 F二没有超过前排的 D主和 B副), 让接球点最多, 而这5个接球点接球后的传球方向都是处于三号位的 C二, 有利于 C二组织有效的进攻.o---+-----------------------+---o <- 排球网| C二 || || |+----------------------------+ <- 三米线| D主 B副 || F二 || || E副 A主 || || |+----------------------------+ <- 底线另外,介绍一下“四二配备”,“五一配备”下将其中一个二传换成接应就可以了。
复习拦网:靠近球网的队员,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对方的来球,并触及球。
排球战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竞赛规则和排球运动的规律、比赛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临场竞赛变化,合理运用个人技术及集体配合所采取的有意识、有组织的行动。
阵容配备:是参赛队根据比赛任务,本队战术组织的特点及队员的身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安排出场队员及位置分工,充分的调配力量,科学的组合人员的筹划过程。
信号联系:为了统一行动目标,完成集体战术配合,根据本队情况,由教练员和运动员共同制定的一种行动信号。
排球技术:指在排球规则允许的条件下,运动员采用的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和为完成击球动作所必不可少的与其他配合动作的总称。
连击: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
美国创始了排球运动后,通过教会和军事活动逐渐把排球动传播到世界各地。
排球比赛有五局三胜制,三局二胜和一局胜负制,每局的胜负为限分制,即首先达到规定分数的队为胜队。
196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邀请大松博文教练率世界冠军日本女排来我国访问,并执教训练。
明确地提出从难、从严、从实战,坚持大运动量训练原则,极大地推动了训练工作拦网可分为个人拦网和集体拦网排球的个人战术包括发球、传球、垫球、扣球、拦网、防守等战术。
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是由其竞技能力所决定的。
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
排球技术课教案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部分。
排球场地的发球区、进攻线、进攻有效区是可延长的。
球网为黑色,长9.5米、宽1米,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2.43米,女子2.24米。
排球运动训练计划有多年计划、全年计划、周期计划、周计划和课时计划排球运动1895年起源于美国,由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首创。
排球传入我国后是,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
排球的个人战术包括一传、二传、发球、扣球、拦网、防守等战术。
垫球技术在排球比赛中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和接拦回球。
排球战术——阵容配备阵容配备指比赛时场上人员的搭配布置。
阵容配备的目的是合理地把全队的力量搭配好,更有效地发挥每一个队员的特长和作用。
为此,在组织阵容时,应该考虑根据队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合理安排其在阵容中的位置,把进攻力量强的和防守技术好的队员搭配开,使第一轮次都有较强的进攻能力和较好的防守能力;主攻手、副攻手和二传手分别安插在对称的位置上,以便在轮转时保持比较均匀的攻防力量;根据战术需要和队员间默契程度,把平时配合较好的进攻队员和二传队员安排在相邻的位置上;扣球好的主攻手一开始站在最有利的位置上,如4号位;防守好的队员,应站在后排;本方有发球权时,发球好的队员最好站在1号位;发球权在对方时,发球好的队员可站在2号位;一传较差的队员尽可能不要安排在相邻的位置上,避免形成薄弱地区。
根据各队不同的技术水平和战术特点,一般有以下三种阵容配备。
“四二”配备:即场上两个二传手、四个攻手(其中两个主攻手、两个副攻手),安排在对称的位置上。
每一轮次前排都有一个二传队员和两个进攻队员,便于组织前排二传传球的两点进攻和后排二传插上传球的三点进攻。
但每个进攻队员必须熟悉两个二传队员的传球特点,配合比较困难。
“四二”配备“五一”配备:即场上一个二传队员、五个进攻攻队员。
为了弥补有时主要二传队员来不及传球所出现的被动局面,通常在二传队员的对角位置上,配备一名有进攻能力的接应二传队员。
二传队员在前排时采用两点进攻,二传队员在后排时采用插上传球的三点进攻,由于前排三个都是攻手,可以加强进攻和拦网的力量。
“五一”配备中,全队进攻队员只需适应一名二传队员传球的习惯、特点,容易建立配合间的默契。
但防守时,二传队员如在后排,要插上传球,难度较大。
“三三”配备:即三名能攻的队员与三名能传的队员间隔站位,使每一轮次都有传有扣,是初学者常用的一种阵容配备。
“五一”配备“三三”配备(三)位置交换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攻防力量,同时,弥补由于队员身体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所带来的阵容配备上的某些缺陷,比赛中,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交换位置的方法组织战术。
四种球类理论复习资料排球一、填空1、垫球:用除手指弹击动作外的身体任何击球部位的动作叫做垫球。
2、排球的圆周长为65-67厘米,球的重量为260-280克。
3、正面双手传球手型:一字型或八字型4、排球进攻战术:中二三、边二三、插三二5、排球战术配备:五一配备,四二配备,三三配备6、正式比赛中,成年女子网高米,成年男子网高米7、比赛中,发球方队员轮转换位以顺时针方向轮转。
8、排球运动的特点:形式的多样性,广泛的群众性,技术的全面性,高度的技9、巧性,激烈的对抗性,严密的集体性,休闲娱乐性,开展活动的便利性。
10、接扣球及其进攻系统称为防守反击。
11、标志杆长米,直径10厘米,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高出部分每10厘米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红白相间,标志杆是球网的一部分,被视为过网区的边界。
12、排球运动1895年起源于美国,1900年传入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
13、排球场地长18米,宽9米。
14、准备姿势包括:稍蹲准备姿势,半蹲准备姿势,深蹲准备姿势。
15、垫球的类型分为:叠指式,抱拳式,互靠式。
16、正面上手传球击球点:尽量保持在前额的正前上方约一球距离处。
17、每局比赛中,教练员可以请求两次暂停,时长为30秒,为短暂停.18、每局比赛中,有两次技术暂停,时长为60秒,为长暂停。
第五局没有技术暂停。
19、四二配备有4位攻手,20、本方2,3号位拦网,1号位边跟进21、本方3,4号位拦网,5号位边跟进22、排球每次进攻只有3次,(拦网除外)23、正面扣球空中击球动作:起跳后,挺胸展腹,上体右转,右臂抬起,挥臂时,迅速转体,收腹并发力,依次带动肩、肘、腕各部位关节挥动,击球时,五指稍张,全掌包球,击球后中部,用力屈腕屈指向前推压。
24、发飘球时,只能用掌跟或手的其他坚硬部位击球,而且要缩小击球面积,手腕不能推压要后仰,击球动作短促有力。
二、判断1、比赛中,球杆接触标志杆应为犯规(√)2、两标志杆之间的距离为10米×3、扣球起跳时间一般选在二传击球后,球高时应快,球低时应慢×4、接发球阵形有五人接发球,四人接发球√5、自我掩护包括三差:时间差,位置差,空间差√6、局比赛教练员有两次短暂停机会,时间为30秒,有两次技术暂停长暂停机会时间为60秒√7、在比赛中,前排与后排队员允许随时换位√8、自由人可以在后排传球、扣球、垫球、罚球等×9、每队在每局暂停可以一次用完√10、接发球及进攻系统简称防反,主要有一传,二传,扣球环节×11、没有按照轮转顺序发球的应判为犯规×12、自由人不得将球垫过网×13、排球运动无球技术包括准备姿势和移动√14、传球队员背对球为背向传球×15、自由人不得发球拦网√三、选择题1、国际排联总部在(法国巴黎)2、扣球时手接触球时手的部位应为(全掌包满)3、发球时,第二裁判注意发球的一方,是否有位置错误,第一裁判注意接发球一方,4、(发球技术)是排球比赛中最有冲击性的手段和方式5、正面传球主要指向是(向前传)6、二传在比赛中的作用(组织进攻)7、比赛中,队员的一脚或两脚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应判为(过中线犯规)8、比赛中,裁判员做双手两臂绕环意味着(换人)9、我国着名的排球飞人(王佳伟)10、六个队伍参加比赛应有(5轮),11、获胜方胜一场得(两)分12、新跟进队员为(六号位)(补位)13、发穿网球时,击球时应(短促有力)14、替补队员有(一次)上场机会,主力队员有(两次)上场机会15、(1905年),排球传入我国16、队员交换位置的规律:前排主攻队员交换到(4号位)17、边一二进攻战术:两名攻手在(三号位或四号位)1、简述排球的特点。
04-排球运动: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个均等的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网的上方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在本方场区落地的,集中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排球技术:排球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采用的各种合理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的总称,它是排球运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两种:1有球:传球,垫球,扣球,发球,拦网,为了及时更好的接近球。
2无球:准备姿势,移动,起跳及各种掩护动作特点:1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时间短促2 各种技术动作都是球在空中飞行时完成3 大多技术具有攻防两重性,如拦网,传球,垫球。
4身体各部位都能触球发球:是1号位队员在发球区域内自己的抛球后,用一只手将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击球方法,发球是排球技术中唯一不受他人制约的技术。
传球:传球是排球的基础技术之一,是利用手指手腕的弹力和全身的协调力量将球传至一定目标的击球动作。
垫球:通过手臂或身体其他部位的迎接动作,使来球从垫球面上反弹出去的击球动作称为垫球。
扣球: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跳起在空中将高于球网上沿的球有力地击入对方区域的一种击球方法拦网:是队员靠近球网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和截击对方来球的行动排球战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没被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临场变化,有效运用技术所采用的有预见,有目的,有组织的行动。
战术意识的内容:1 技术的目的性2行动的预见性3判断的准确性4进攻的主动性5防守的积极性6战术的灵活性7动作的隐蔽性8配合的集体性阵容配备;合理的安排场上队员技术力量的组织形式四二配备:指场上有4名进攻队员和2名二传队员,4名进攻队员又分为2名主攻2名副攻他们都站在对角位置上,其优点是无论怎样轮换,前后排都保持1名二传队员和二名进攻队员便于组织和发挥攻击量,给对方的拦网及防造成困难,但对2名2传队员的进攻和拦网能力要求较高,否则就会影响‘四二’配备的进攻效果.五一配备:场上队员有5名进攻队员和一名2传队员三三配备:场上有3名进攻队员和三名二传队员进攻形式:就是进攻时所采取的基本队形,合理地选择进攻阵形是各种进攻战术变化的基础中一二:由前排以in个队员在三号位担任二传其他两名队员在二号位和四号位进攻的阵型,称作中一二进攻阵形。
1、排球运动的特点有哪些?①广泛的群众性: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
既可在场地训练,也可在空地上训练。
活动量可大可小。
适合不同年龄,性别,体质,训练程度的人。
②技术的全面性:规则规定,每名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
即要求每名队队员必须全面掌握各种该技术。
③高度的技巧性: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落地,不能连击,持球,击球时间短,空间多。
决定了排球运动的高度技巧性。
④激烈的对抗性:比赛中,双方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
⑤攻受技术的两重性:每项技术都可能是得分点或失分点,即具有攻防两重性。
因此要求技术既有攻击性,又有准确性。
⑥严密的集体性:排球比赛是集体项目,除发球外都是集体配合进行的。
水平越高的队,集体配合越严密。
2、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包括无球技术和有球技术分别有哪些?有球技术,包括传球、垫球、扣球、发球和拦网。
无球技术,包括准备姿势和移动。
3、罚球犯规有哪几种情况?(我找的是发球犯规的……)①发球击球时的犯规:(1)发球次序错误;(2)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击球起跳时,踏及场区(包括端线)或发球区以外地面;(3)发球队员在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后8秒钟内未将球击出;(4)球未被抛起或持球手未清楚撤离就击球;(5)双手击球或单手将球抛出、推出;(6)将球抛起准备发球却未击球。
②发球击球后的犯规:(1)球触及发球队其他队员或球的整体没有从过网区内通过球网的垂直平面;(2)界外球;(3)球越过发球掩护的个人或集体(在发球时,某一队员或两名以上队员密集站位或挥臂跳跃、移动遮挡接发球队员,且发出去的球从他或他们上空飞过,则构成个人或集体发球掩护犯规)。
4、排球运动的基本战术中阵容配备和进攻战术分别有哪些?①阵容配备:(1)“四二配备”:由四名进攻队员和两名二传队员组成。
特点是容易和便于组织进攻。
(2)“五一配备”:由五名进攻队员和一名二传队员组成。
队员位置的站立与“四二”配备基本相同,只是要由一名同二传对角队员作为接应二传,加强拦网和进攻力量。
1.(阵容配备)是合理地使用本队队员的一种组织手段,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队员的作用和特长。
阵容配备——指参赛队根据比赛的任务、本队战术组织的特点及队员的身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安排出场队员及位置分工,充分的调配力量,科学的组合人员的筹划过程。
阵容配备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四二”配备、“五一”配备、“三三”配备。
2.“四二”配备即安排4个(进攻)队员和2个(二传)队员。
“四二”阵容配备——是有四名进攻队员(两名主攻、两名副攻)和两名二传队员组成,他们分别站在对角的位置,这样每个轮次前后排都能保持一名二传和两名攻手。
3.“五一”配备即安排5个(进攻)队员和1个(二传)队员。
4.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他身体的不同部位(第一次击球统一动作中除外)称为(连击)犯规。
5.第1—4局,每当领先队达到8或16分时自动执行(技术暂停)。
6.发球时,第一裁判员鸣哨后,队员必须在(8)秒以内发出,否则犯规7.(正面扣球)是排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进攻技术,它适用于近网和远网扣球。
8.(中一二进攻战术)是由三号位队员做二传,将球传给二、四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战术。
9. (边一二进攻战术)是由二号位队员做二传,将球传给三、四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战术10.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他身体的不同部位(第一次击球统一动作中除外)称为(连击)犯规。
11. 拦网除外,在比赛中每队最多击球3次,超过规定次数的击球判为(4次击球犯规)。
12.后排队员在前场区或踏及进攻线及其延长线时,将整个球体高于球网上沿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则判为(后排进攻违例)。
13.排球比赛决胜局中没有(技术)暂停,每队可请求两次(普通)暂停。
.三号位队员上前扣快球(或作佯攻)掩护四号位扣拉开球的战术称为(快球掩护拉开战术)。
14.四号位队员扣快球,三号位队员从四号队员身后交叉跑动扣一般低球的战术称为(前交叉战术)。
15. (球网为黑色,长 9.50 米、宽 1 米,,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 2.43米,女子 2.24 米。
体育与健康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竞赛项目,因而不仅要求每个队员有比较熟练的基本技术,而且要求全队密切配合,运用得当的战术,发挥全队每个队员的特长,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6.3.1 阵容配备(1)“三三”配备。
由三名进攻队员和三名二传队员组成。
站位时,一名进攻队员间隔一名二传队员。
目前采用这种配备形式的队伍比较少。
一般适用于初学者和水平较低的球队。
(2)“四二”配备。
由四名进攻队员(主攻和副攻队员各两名)和两名二传队员组成,他们分别站在对角的位置上。
目前,在水平一般的球队中采用这种配备形式的比较多。
“四二”配备的优点是每一轮次前排都有一个二传队员和两个进攻队员,便于组织“中二三”“边二三”进攻,战术配合有一定的稳定性。
缺点是前排进攻点相对较少,隐蔽性差,不能适应高水平球队的要求。
(3)“五一”配备。
由五名进攻队员和一名二传队员组成。
位置的安排与“四二”配备基本相同,只是由一名进攻队员站在与二传对应的位置上作为接应二传,其目的是弥补在主二传来不及到位传球时所出现的被动局面,但主要还是承担进攻任务。
这种阵容配备在水平较高的球队中普遍采用。
“五一”配备的优点是加强了拦网和前排进攻力量,使全队的进攻队员只需适应一名二传队员的技术特点,有利于统一指挥、相互配合,能够更好地控制比赛的进行,使进攻战术富于变化。
缺点是当二传队员轮转到前排时,有三轮前排只有两名进攻队员,影响了前排整体进攻的威力。
6.3.2 进攻战术进攻战术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中一二”进攻阵形、“边一二”进攻阵形、“插上”进攻阵形。
(1)“中一二”战术形式特点。
容易组织,但战术变化少,只能两点进攻,战术意图容易被识破,战术的突然性和攻击性小。
其变化形式有:扣球队员通过二传队员传出集中、拉开、背传和平快等各种球,采用斜线助跑、直线助跑和跑动中变步起跳扣球等。
(2)“边一二”战术形式特点。
形式简单,容易掌握,也是基本战术形式之一。
其变化形式有:除“中一二”战术形式变化外,还可组织“快球掩护拉开”、“前交叉”、“围绕”、“快球掩护夹塞”、“梯次”、“短平快掩护拉开”、“掩护活点进攻”等战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