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36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2、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本单位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本质是对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对财务关系的协调。
3、公共组织预算:指公共组织根据国家方针、政策,按照各自工作任务和事业计划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包括:行政单位的单位预算、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4、公共预算管理的意义:公共组织预算是公共组织履行自身职能的财力保证;公共组织预算有利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现财政的收支平衡;公共组织预算有利于提高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水平。
(1)增量预算法又称调整预算方法,是指以基期预算的具体数字为基础,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和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成本因素的未来变动情况,通过调整有关原有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2)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不考虑基期情况,对预算收支以零为基点,对预算期内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或者各项收入的可行性以及预算数额的大小,逐项审议决策从而予以确定收支水平的预算。
5、定额定员管理制度:定员定额是指确定公共组织人员编制额度和计算经费预算中有关费用额度标准的合称。
定员即定编,它是国家编制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对单位规定的人员编制和定员比例所规定的人员指标额度。
定员分为两类:一是按照机构的级别和类型规定的定员,即按照所属行政区等级,考虑人口因素,分为若干个等级,按级次规定其人员数额;二是按照比例定员,即按照特定的业务计量单位所规定的人员比例来确定人员编制。
定额主要是指确定预算的经费开支定额,即经费预算定额。
它是根据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其财力、物力的消耗、补偿、配备、利用等方面所规定的经济指标额度。
定额有三种分类:一是人员经费定额和公用经费定额,二是综合定额和单项定额,三是货币定额和实物定额。
6、公共组织单位预算管理办法(1)行政单位: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2)事业单位:核定收支;定额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7、公共组织收入:指公共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13医保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整理人:孙雪姗第一章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概述1.公共组织财务活动包括:预算资金收支活动、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和经营收支活动。
其中,预算资金收支活动是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履行职责、完成行政事业任务的重要保障;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是财政预算的补充。
第二章公共组织预算与财务核算导论1.公共组织财务核算科目汇总表(参见P64-P65)2.借贷记账法:资产=负债+基金;资产=负债+基金+(收入-支出)记账规则:资产增加、资产减少的业务分别计入资产类账户借方、资产类账户贷方(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国家对行政单位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第三章行政单位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管理与核算1.行政单位的资产按照其流动性和存在形态可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大类,行政单位没有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
2.流动资产概念: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一般包括货币资金、暂付款和库存材料等。
3.现金的使用范围: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务报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各种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资金;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付;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一下的零星支出;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4.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核算:为核算行政单位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的资金收付业务,而设置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该科目用于借方反映财政核定给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和因特殊原因退回该账户的额度资金,贷方反映预算单位支用的额度和年终未用的注销额度,该账户每日资金结算后余额为零。
5.有价证券概念:是由国家指定的证券发行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信用凭证。
(老师补充,有价证券的属性是对外投资)6.暂付款概念:是指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所属单位和本单位职工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一般包括预付的材料、设备款,职工预借的差旅费,报销单位领用的备用金等。
公共组织财物管理名词解释:1,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有计划地筹集、分配和运用资金,对公共组织业务活动进行核算、财务监督与控制,以保证事业计划及任务的全面完成,是公共组织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是单位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
2,公共组织预算:是指公共组织根据公共事业发展计划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3,财政拨款收入:是行政单位按照经费申报关系,又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付的预算经费,是行政单位从财政预算内取得的财政性资金。
4,财政拨款:是财政部门核拨给行政单位的财政预算资金。
5,流动负债:指预计在一年内(含一年)偿还的负债。
6,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级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7,财务分析报告:指行政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对单位进行财务活动情况分析的书面报告。
第二章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论1,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特征:(1)政策性强(2)以预算管理为中心(3)财务类型不同,管理办法多样(4)财务管理体系比较简单(5)兼顾效率和公平。
2,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1)依法管理原则(2)现金收支平衡原则(3)突出重点原则(4)前瞻性原则(5)适应性、可操作性原则(6)监督性原则。
第三章预算管理1,预算编制的原则:(1)政策性原则(2)可靠性原则(3)合理性原则(4)完整性原则(5)统一性原则(6)绩效性原则。
2,定员:指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或事业单位按定员比例计算的人员编制指标额度和配备标准。
3,定额:指财力、物力的取得、消耗、补偿、配备和使用等方面所规定的指标额度。
4,预算编制的方法:基数预算法、零基预算法、绩效预算法。
第四章收入管理1,行政单位收入:指行政单位开展业务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各个渠道确定的非偿还性资金。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第三版)教学课件ppt作者侯江红04课后习题答案及案例简单点评第一章公共组织一、课后习题1.何谓公共组织?公共组织有何特性?答: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
公共组织的特性有以下几点:(1)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
(2)公共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3)公共组织通过行使公共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
(4)公共组织的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并受到高度监督。
(5)公共组织的政治性倾向以及行为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6)公共组织的目标不易计量及责任的多元化。
GAGGAGAGGAFFFFAFAF2.我国的公共组织如何划分?与西方国家有何异同?答:公共管理既包括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又包括行使某种公共职能的非营利组织的公共管理。
相应地,公共组织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非营利组织。
政府组织是国家统治者依据宪法和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建立起来的正式组织,包括了政府行政机关和国家立法、司法机关。
非营利组织是指处理社会的各种公共事务、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以外的公共部门。
非营利组织可分为公立非营利组织和民间非营利组织。
长期以来,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仅属于国家所有,即“公共管理”局限于“国家行政”,国家行政机关是惟一的公共管理主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政府统一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和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由于社会的多样性需要,公共建设的大幅度提升,财政负担日益加GAGGAGAGGAFFFFAFAF重,政府单一性的产品和低效率的运转,已不能有效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政府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决定了政府不能把所有的社会公共事务都包揽下来。
一些原先由政府行使的公共管理职能逐步转移、下放或还给非营利组织如某些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甚至民办非企业单位行使。
事实上,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的志愿性团体、社区自治,以及GAGGAGAGGAFFFFAFAF“治理”概念的提出都表明:“政府是公共管理活动的核心主体,但他们不是唯一的主体。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组织是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之一。
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指公共组织管理本单位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对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对财务关系的协调。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作为公共组织管理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制度的创新、事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对完善公共组织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特别是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招标等为核心的财政管理机制改革,对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那么,加强公共组织财务管理,适应制度调整和管理方式转变,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公共组织为什么要进行财务管理呢?这也就是关于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讨论。
为了保证各项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法律化,能够反映公共组织真实的财务状况,保证公共组织各项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等等,这些目的都充分表明公共组织必须进行财务管理。
例如,在各公共组织中,是如何通过财务管理来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首先,内部要严格实行预算编制审批,控制开支,对支出去向如实统计。
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反对铺张浪费。
一方面,要将“三公经费”的管理、使用提到法律高度,仅靠内部规定、禁令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以更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才能长治久安,避免“运动式执法”的随意性。
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作用。
发挥体制内监督的同时,更加重视体制外监督如舆论监督、公众监督。
当然,三公消费除了监督和名义合法外,还应建立三公经费的绩效评估办法,对三公经费支出所得的效果进行价值反馈评估等等。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非营利组织决策者必须进行财务理念更新,为实现其宗旨和组织目标而进行营销。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公共组织财务管理/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ublic Section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3、周学时/ 学分:3/34、授课对象:公共管理类专业5、使用教材:侯江红.公共组织财务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年5 月(国家规划教材)二、课程简介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属于现代管理学的范畴,是财务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应用性学科。
从学科的角度看,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又是公共管理学与财务管理学的一个交叉学科。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介绍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涵盖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和基本原则,深刻领会国家的相关财务方针政策及财务制度的规定,能较熟练地掌握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正确掌握编制单位预算和财务报表、财务状况分析等实作性技术和技能。
使学生初步具备行政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运作综合能力。
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闭卷考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占为25%、25%、50% (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实验成绩构成)六、内容提要第一章公共组织(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目的:公共组织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位。
界定我国的公共组织,明确公共组织的涵义及特点,是进行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前提。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公共组织的宗旨、特征以及注册登记制度及免税政策,明确我国公共组织类型的划分,掌握各类公共组织的财务特征。
教学重点:公共组织概念、我国公共组织界定及分类、各类公共组织财务特征教学难点:政府组织财务特征、事业单位财务特征、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特主要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3 学时、课堂讨论1 学时,讨论内容:我国现阶段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设立要具备什么条件?双重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
第一章1、公共组织的特征 P2(1)公共组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2)公共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3)公共组织通过行使公共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4)公共组织的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并受到高度监督(5)公共组织的政治性倾向以及行为的强制性和权威性(6)公共组织的目标不易计量及责任的多元化2、公共组织的界定。
P4。
(能够判断具体的组织属于哪一类组织,例如宋庆龄基金会属于哪类组织)公共组织的范围⎪⎪⎪⎪⎪⎪⎪⎪⎪⎪⎪⎩⎪⎪⎪⎪⎪⎪⎪⎪⎪⎪⎪⎨⎧⎪⎪⎪⎪⎪⎪⎪⎪⎪⎩⎪⎪⎪⎪⎪⎪⎪⎪⎪⎨⎧⎪⎪⎪⎪⎪⎪⎪⎩⎪⎪⎪⎪⎪⎪⎪⎨⎧⎩⎨⎧9,P 服务服务中心等。
详见法律事务所、民办社区会中介组织,如服务等社会性服务的社鉴定、法律服务、咨询。
从事民间公正位,如民办儿童福利院种社会救济的非企业单学校等。
从事各位,如民办医院、民办科学文化类的非企业单、卫生、体育等从事科学、教育、文化民办非企业单位:包括龄基金会。
基金管理组织,如宋庆公益性用途的非营利性人制定的社会的专门用于捐赠民间捐赠人的意愿设立基金会:基金会是按照商会等会会、研究会、促进各种协会、学会、联合社会团体:各行各业的民营非营利单位利机构等)团、新闻机构、社会福院、研究所、文化艺术如国家举办的学校、医社会服务组织,、文化、卫生等活动的办的,从事教育、科学组织利用国有的资产举关举办或其他会公共利益,由国家机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公立非营利单位:事业非营利组织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狭义的政府:是指多级机关公共权力的所有的国家广义的政府:是指执掌政府组织3、事业单位与政府组织相比的财务特征P13① 业务只能多元化和多样化② 资金供应渠道多样:财政、捐赠、有偿服务收入、借款等③ 财务核算内容有所不同。
事业单位以核算收支余超为主,政府组织单位以收支作为财务核算的中心。
④ 资金补偿程度不同。
政府组织单位的资金耗用是不进行任何收付补偿的,而事业单位则需依照具体情况而定⑤ 专用基金提取不同。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112108课程名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开课学期:春季学期总学时:51学时总学分:3分先行课程: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简介:《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程。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公共组织进行财务管理的客观社会活动及过程。
公共财务学正是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以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财务管理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学科。
该课程主要教授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特点、目标、原则、内容及作用等,系统地介绍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详细阐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论、预管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投资管理、净资产管理、财务清算、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监督等内容。
对它的学习有助于正确认识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并指导公共组织财务工作。
推荐教材:侯江红.公共组织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1] 王为民.公共组织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格林著.杨世伟译.公共部门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3]宋效中.公共组织财务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财务成本管理[M],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5] 赵德武.财务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概念、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各项内容和财务分析的方法,初步具有解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一般财务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