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舞台》教学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8.12 KB
- 文档页数:1
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学设计1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不解之缘、窃窃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抓重点句,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课前搜集新凤霞、吴霜以及关于评剧艺术方面的资料的相关资料。
一、问题引入1.板书:舞台畅谈对“舞台”的感受2.揭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吴霜,一起走进她的舞台。
齐读:我的舞台3、质疑舞台是怎样的?舞台在哪儿?吴霜对舞台又有着怎样的感情?二、初读感知过渡:下面就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碰到难读的或不认识的字也可做上记号,如果又产生新的疑问,也可记录下来。
1、快速默读课文。
2、检查字词出示:模仿兴起喝彩憋闷倒栽葱绷着脸指名读→说发现→用不同的读音组词→开火车读重点:兴:兴趣、兴致闷:心情不舒畅;密闭,不透气“憋闷”中的“闷”读轻声绷:四声:绷直绷硬三声:绷脸绷劲一声:竹绷绷架绷带 3、解疑,质疑随即板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舞台为何有这么神奇的吸引力?为什么说舞台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三、感受舞台的“神奇”及舞台带给我的勇气和力量研读舞台的“神奇”出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1、舞台对作者到底有何神奇的吸引力呢?请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还可以在一旁写写体会。
2、交流预设:抓“不解之缘”学第二自然段。
① 如“我在娘胎时……肚子里唱。
”感受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
《我的舞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舞台”的比喻意义,感受作者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和精神。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感悟文本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成长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舞台吗?你们的舞台在哪里?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舞台。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舞台的文章——《我的舞台》。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a.课文中的“舞台”指的是什么?b.作者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舞台”?三、课堂讲解1.逐段分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a.第一段:作者对自己的舞台的认识。
b.第二段:作者在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舞台经历。
c.第三段:作者在成长过程中的第二次舞台经历。
d.第四段:作者对舞台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课堂讨论a.课文中的比喻手法有哪些?b.这些比喻手法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c.你从作者的成长经历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组汇报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比喻手法和作者的成长经历。
2.提问:你们在自己的舞台上,有哪些成长经历和感悟?二、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挑战”、“勇气”、“成长”等,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以“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a.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b.运用比喻手法,体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关于“我的舞台”的感悟文章。
五、课后作业1.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的舞台”的读后感。
课文《我的舞台》的教学设计篇8活动目标:1、观察光透过布或透明玻璃纸和皱纹纸形成的彩色光团及光团重叠的变化2、能表达自己的发现及疑问,和同伴互相合作玩游戏,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活动准备:1、红、黄、蓝、绿的玻璃纸、各色布、皱纹纸若干,大小能覆盖手电筒口2、手电筒幼儿人手一个3、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活动过程:一、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师:“小朋友,今天我要和你们玩一个很好玩的你们从没玩过的游戏,好吗?”教师打开手电筒,将光照射到活动室墙面上,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讲述师:“现在请你们猜一猜,如果在手电筒前面蒙上一块红布,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讲述二、幼儿尝试制作彩色灯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大胆地试一试。
”小朋友每人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彩色透明玻璃纸或一块布或皱纹纸,覆盖在手电筒的镜面上幼儿尝试自己制作彩色灯,教师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尤其是帮助能力稍差的幼儿也能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幼儿可将自己的彩色灯打开,射到白墙面上,观察光团的色彩师:“小朋友,你们刚才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大胆地自由地玩一玩,并可随意找好朋友讲讲自己的新发现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用透明玻璃纸用布用皱纹纸制作的彩色灯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再次玩的兴趣和观察的兴趣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再玩一个新的游戏?”教师装着神秘的样子:“色彩娃娃还有两个好朋友呢,它和好朋友在一起时还会变成另一种颜色,你们相信吗?不信,你们随便去找两个和你不同颜色的在一起玩一玩。
”引导幼儿两个或三个一组进行合作游戏启发幼儿移动各自的彩色光团,让三个光团互相交叉,部分重叠,仔细观察光团重叠后发生的色彩变化让幼儿自由讲述,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活动结束:最后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本次活动。
课文《我的舞台》的教学设计篇9设计意图帮助幼儿认识,并能够找到舞台上的相应位置活动目标1.认识九宫格,知道九宫格各个方位的命名2.能运用九宫格在游戏中找出舞台的不同位置3.乐于想象,愿意表达、表现重点难点活动重点:知道舞台九宫格的位置:右上,中上,左上,右中,中,左中,右下,中下,左下。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我的舞台》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作者分享了6篇《我的舞台》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我的舞台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不解之缘、窃窃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抓重点句,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难点】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新凤霞、吴霜以及关于评剧艺术方面的资料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1.板书:舞台畅谈对“舞台”的感受2.揭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吴霜,一起走进她的舞台。
齐读:我的舞台3、质疑舞台是怎样的?舞台在哪儿?吴霜对舞台又有着怎样的感情?二、初读感知过渡:下面就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碰到难读的或不认识的字也可做上记号,如果又产生新的疑问,也可记录下来。
1、快速默读课文。
2、检查字词出示:模仿兴起喝彩憋闷倒栽葱绷着脸指名读→说发现(多音字)→用不同的读音组词→开火车读重点:兴:兴趣、兴致(读第四声)闷:心情不舒畅;密闭,不透气(第四声)“憋闷”中的“闷”读轻声绷:四声:绷直绷硬三声:绷脸绷劲一声:竹绷绷架绷带3、解疑,质疑(1)随即板书(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舞台为何有这么神奇的吸引力?为什么说舞台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三、感受舞台的“神奇”及舞台带给我的勇气和力量(一)研读舞台的“神奇”出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1、舞台对作者到底有何神奇的吸引力呢?请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还可以在一旁写写体会。
2、交流预设:(1)抓“不解之缘”学第二自然段。
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精选2篇(一)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认识本课的4 个生字。
2、才能目的养成勤于观察考虑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3、情感目的理解无论音乐。
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无论音乐。
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秘的微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同样舞台艺术也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终究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
二、简介作者吴霜,吴祖光。
新凤霞之女,著名歌唱家。
剧作家。
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6 年学习西乐。
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
《女人漂亮》。
《父女惊魂》。
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
《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三、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1、阅读课文,注意字词。
2、找学生朗读课文,老师纠正字音。
3、老师带有感情的范读课文。
四、深化分析^p 课文,整体感知1、“我”还没出生的时候,与舞台结下了怎样的`不解之缘?2、“我”刚会走路时,是怎么表演的?都有哪些观众?3、“我”的舞台都在哪里?4、“舞台”对我有什么影响?五、小结无论音乐,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舞台艺术也是一样的。
作者的舞台逐渐转移到人生的大舞台,“舞台”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六、作业写一写对你有所影响的艺术形式。
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精选2篇(二)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1 一、学习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详细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精神。
二、预习学案【预习目的】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顺。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我的舞台》教案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我的舞台》教案精选2篇(一)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我的舞台》教案教学目的1.读读记记“降生、模拟、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拟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我的舞台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1.“舞台”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作者对“舞台”有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3.再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
〔结尾句〕二、交流、讨论学生找出以下句子,随机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1〕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2〕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
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注意,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拟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
一个活泼得意、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如今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article/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
谁能读出有趣?指导朗读。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趣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
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波,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里,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我的舞台》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七章《舞台表演与实践》第二节《我的舞台》。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舞台表演的基本概念、舞台表演的技巧与情感表达、个人舞台形象的塑造以及如何在舞台上更好地展示自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舞台表演的基本概念,了解舞台表演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舞台表演技巧与情感表达能力,提升舞台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个人舞台形象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舞台表演技巧与情感表达的融合。
教学重点:舞台表演的基本概念、个人舞台形象的塑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音响设备、舞台表演视频。
学具:笔记本、彩笔、镜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舞台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舞台的魅力,引发学习兴趣。
细节:视频播放时长约5分钟,涵盖不同类型的舞台表演。
2. 知识讲解:介绍舞台表演的基本概念、技巧与情感表达。
细节:讲解时长约15分钟,结合PPT进行展示。
3.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塑造个人舞台形象。
细节:讨论时间约10分钟,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分析舞台表演中技巧与情感表达的融合。
细节:讲解时长约15分钟,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舞台表演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细节:练习时间约20分钟,学生相互观摩、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舞台表演基本概念2. 舞台表演技巧与情感表达3. 个人舞台形象塑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符合自己风格的舞台形象,并简单阐述设计理念。
2. 作业题目:观看一段舞台表演视频,分析其中的技巧与情感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优点与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细节:反思时长约10分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舞台表演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细节:活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师提供指导与支持。
小学语文《我的舞台》教学设计整理学校语文《我的舞台》教学设计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案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校语文《我的舞台》教学设计,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学校语文《我的舞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熟悉本课的4 个生字。
2、力量目标养成勤于观看思索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3、情感目标理解无论音乐。
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气。
教学重难点1、体会的思想感情。
2、理解无论音乐。
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气。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奇的微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同样舞台艺术也有着奇妙的吸引力。
毕竟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
二、简介吴霜,吴祖光。
新凤霞之女,闻名唱歌家。
剧作家。
早年毕业于中心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唱歌家,后留美6 年学习西乐。
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
《女人美丽》。
《父女惊魂》。
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
《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三、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1、阅读课文,留意字词。
2、找同学朗读课文,老师订正字音。
3、老师带有感情的范读课文。
四、深化分析课文,整体感知1、“我”还没诞生的时候,与舞台结下了怎样的不解之缘?2、“我”刚会走路时,是怎么表演的?都有哪些观众?3、“我”的舞台都在哪里?4、“舞台”对我有什么影响?五、小结无论音乐,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气,舞台艺术也是一样的。
的舞台渐渐转移到人生的大舞台,“舞台”炼就了我的士气和毅力。
六、作业写一写对你有所影响的艺术形式。
学校语文《我的舞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降生、仿照、身材、造就、抗议、风度、练就、毅力、不解之缘、不在话下、窃窃私语、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署去寒来、无言以对”等词语。
《我的舞台》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六章第三节《我的舞台》,详细内容包括舞台表演的基本要素、舞台表现力的培养、个人特色的展示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舞台表演的基本要素,提高舞台表现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能力,展示个人特色。
3. 激发学生对音乐表演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舞台表现力的培养,个人特色的展示。
2. 教学重点:舞台表演的基本要素,即唱、跳、演、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麦克风、钢琴、吉他、舞蹈道具等。
2. 学具:学生自备乐器、舞蹈服装、个人表演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舞蹈视频、音乐会片段等,让学生感受舞台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舞台表演的基本要素:唱、跳、演、奏。
(2)分析优秀舞台表演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舞台表现力。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唱、跳、演、奏),进行实践。
(2)个人展示: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4. 舞台实践(20分钟)(1)学生自由组合,编排一场小型舞台剧。
(2)邀请其他班级同学观看,进行互动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舞台表演的基本要素:唱、跳、演、奏2. 舞台表现力3. 个人特色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排一场具有个人特色的舞台表演。
2. 答案:学生需提交表演视频,包括表演形式、表演内容、个人特色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表演活动,提高舞台实践能力,拓宽视野。
同时,关注音乐剧、舞台剧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舞台表现力的培养,个人特色的展示。
2. 教学过程:随堂练习中学生的分组练习和个人展示。
人教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人教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学设计【小编寄语】人教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学设计是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极力给大家推荐的,其教学设计之精彩、教学环节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人教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认读“咿、蹿、盎、溺、宠、抻、啼”等带读字,读记“溺爱、娇宠、绷着脸、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兴趣盎然、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感悟“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2 .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三)课前预习:熟读课文,搜集有关新凤霞和吴霜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课文主要从哪几方面描写“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师随机点拨,指导朗读。
A我还没出生时,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的母亲是评剧演员新凤霞。
据说,我在娘胎时,就“登台唱戏”了——母亲在台上唱,我在她肚子里唱。
理解:不解之缘。
从哪看出我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生朗读。
认识评剧演员新凤霞。
指名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介绍。
师出示课件:诞辰:1927年1月26日,农历丙寅年十二月廿三日逝世:2019年4月12日,农历戊寅年三月十六日评剧演员,是青衣、花旦。
原名杨淑敏。
小名杨小凤,天津人。
中共党员。
6岁学京剧,12岁学评剧,14岁任主演。
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
作家。
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
6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
B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舞台》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就让我们像吴霜这样,凭着满腔热爱的感情;凭着永不言弃的勇气;凭着百炼成钢的毅力;凭着一丝不苟的认真,在我们自己的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吧!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教学目标:1、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说一说课文的哪些描写体现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2、通过“兴味盎然”“窃窃私语”等词语理解课文重点段落。
3、学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4、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重、难点:透过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及超人的勇气和毅力,感悟成功来自于勤学苦练的成长之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评剧导入,直奔主题。
1、导入:1)、教师清唱黄梅戏《女驸马》选段。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与黄梅戏不一样的戏曲。
播放评剧选段《花为媒》。
(课件1)2、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她就是评剧,是我国戏曲的一种,它流行于北京、天津、华北等地。
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我国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名曲选段《花为媒》。
3、有一位小女孩从娘胎里就被评剧深深吸引。
她就是新凤霞的女儿,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我的舞台》的作者吴霜。
4、板书课题。
释题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齐读课题,师问:课文中吴霜的舞台分别在哪些地方呢?你能快速读课文找一找,画出来吗?学生快速读课文,用笔画出吴霜的舞台。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娘胎→床上→侧台→院子→客厅3、这么多的舞台都能看到吴霜的身影,说明“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三、小组学习,合作探究1、舞台究竟对“我”有着怎样神奇的吸引力呢?让我们从吴霜的各个舞台中去感受吧!2、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问题在你们小组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学习的风采吧。
《我的舞台》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我的舞台》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戏剧的种类、特点和表演形式,掌握舞台布置的基本要素,学习演员表演的基本技巧,以及探讨舞台剧的创编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戏剧的种类、特点和表演形式,培养他们的戏剧欣赏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舞台布置的基本要素,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3. 让学生学会演员表演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戏剧的种类、特点和表演形式的理解,舞台布置的基本要素的运用,演员表演技巧的掌握。
重点:培养学生对戏剧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戏剧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戏剧视频、舞台布置图片、表演道具。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戏剧视频,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段视频是什么类型的戏剧吗?它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戏剧的种类、特点和表演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舞台布置的基本要素。
3. 实践活动(15分钟):分组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舞台布置要素,设计一个简单的舞台场景。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个舞台剧片段,讲解演员表演的基本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模仿例题中的表演技巧,进行角色扮演。
六、板书设计1. 戏剧的种类、特点、表演形式2. 舞台布置的基本要素3. 演员表演的基本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个舞台剧的场景和角色,并简单阐述创作思路。
答案示例:场景:一个古代宫殿角色:皇帝、皇后、大臣、宫女创作思路:以古代宫殿为背景,展现皇帝与大臣的权力争夺,以及皇后与宫女之间的友情。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鼓励他们在课后观看戏剧作品,深入了解戏剧艺术,提高自己的戏剧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创编自己的舞台剧,锻炼创新能力。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优秀7篇)教学目标1.用比较快的速度读读课文,积累“不解之缘、兴味盎然”等四字词语,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2.通过填写表格,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及结构特点。
3.通过品读重点语段,体会本课有趣、幽默的语言表达特色。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1.课前播放新凤霞评剧选段视频,揭示课题:我的舞台。
2.检查预习,认读文中的四字词语。
3.提出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1.速读课文,填写表格。
什么时段舞台在哪里做什么2.引导归纳,相机板书:娘胎“唱戏”,小床仿戏,台上看戏,院子学戏,家中演戏。
指导学生发现:课文以时间为序将五个故事串联在一起。
时间不同,舞台不同,故事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来写。
3.齐读首尾句,小结“首尾照应”的结构特点。
三、品读课文1.学戏是一件艰辛的事情,从吴霜学戏的经历中,你却感受到什么?3.交流。
预设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
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抓住“蹿”“倒栽葱”“眼冒金星”体会)预设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大汗,也兴味盎然。
(从“满头大汗”“兴味盎然”来体会)预设5:身为主演的我大为不满,竟然出了戏,跑到他们面前,提出抗议:“不许说话,不然下次看你们演戏,我也说话。
”(读出儿童的天真、有趣)4.出示吴霜的名言。
我们家有个传统,选择性记忆。
不开心的事一般不挂在心上。
所以宁可不提!永远记得的是欢喜的事情。
吴霜我要把全部的一切东西都变成笑料。
吴霜5.深入体会: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因为痴迷,艰辛也觉得快乐、有趣)四、拓展延伸1.家庭的熏陶、自身对舞台艺术的孜孜追求,最终使吴霜走向艺术和人生的大舞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请看,吴霜:戏剧舞台上的著名演员;戏剧、影视舞台上的著名编剧:创作了许多话剧,电影,电视剧作品。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优秀12篇)《我的舞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秘的微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同样舞台艺术也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究竟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
2、作者与舞台有着怎样的感情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找出中心句1、学生自由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出最能体现作者与舞台感情的一句话。
2、检查生词。
3、交流句子: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4.再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
(结尾句)小结写法:首尾呼应过渡:作者围绕心中神奇的舞台,写了一些什么事呢?默读课文三、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学生交流:1、还没有出生时把娘胎当舞台在肚子里“登台唱戏”、“大闹天宫”2、刚会走路时把小床当舞台模仿母亲“演戏”3、随母亲演出时每场必到舞台察言观色,学形记词4、六岁时侯把练功毯当舞台拜师学艺,署去寒来,刻苦学习5、学艺几年后把客厅当舞台给到家的客人开“个人晚会”过渡:课文围绕舞台对我的神奇的吸引力,娓娓叙述了作者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的成长故事,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说说课文的哪些描写体现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四、品析重点句,深入理解课文1、学生边读边批注。
a :“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前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常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我的舞台教案(精选6篇)我的舞台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舞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舞台教案篇1【教学目标】1、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2、能通过圈重点词,做感悟式批注来理解课文重点段落。
3、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难点】能准确地圈重点词,学习做感悟式批注。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谈话:还记得咱们上次的综合实践基地之旅吗?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出示学习雅部正音的照片)这短短一句话你们就学了整整一下午,感觉如何?(昆剧)据2010年11月统计,中国有267个剧种。
许多剧种内容样式丰富,充满深厚的文化内涵。
让我们也来当一回戏迷,欣赏一段评剧。
2、课件播放评剧选段《花为媒》。
3、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华北等地。
唱词通俗易懂,女腔婉转动人,深受城乡人民欢迎。
一、开门见上,直接导入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名曲选段《花为媒》。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生读)《我的舞台》,它的作者就是新凤霞的女儿——吴霜。
准备好上课了吗?二、交流表格,整体感知。
(一)交流预习成果。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做了预习,请拿出阅读折卡,谁上来展示一下。
预设:我的舞台:娘胎里小床上剧场院子我家重点要求圈准重点词登台唱戏大闹天宫加引号摘录动作词抻拉压拽2、同学们,经过刚才的交流意见之后,把自己的表格修改一下。
生:修改,时间约1分半。
3、全文感知过渡:好,同学们,我们先改到这里。
还没改完的,课后再去改。
刚才大家交流的这些词,让我们感受到这个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课件演示:生:吸引力。
师:早在娘胎里的时候我就——生:登台唱戏,大闹天宫。
师:小床上,我又——生:咿咿呀呀,学着唱戏。
小学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我的舞台》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舞蹈的热爱与执着。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等语文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等语文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舞蹈的热爱与执着。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四、教学准备1.课文《我的舞台》2.课件或黑板3.舞蹈视频或音乐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舞蹈视频或音乐,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舞蹈的印象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我的舞台》,引导学生关注课题,猜测课文内容。
(三)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舞蹈的热爱?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的舞台》,谁能复述一下课文内容?(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在舞蹈舞台上的成长?(三)拓展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你最喜欢的舞蹈是什么?为什么?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舞蹈的作文。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我的舞台》,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舞蹈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她在舞蹈舞台上的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等语文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同学们,课文中作者提到‘我在舞台上越来越自信’,你们能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她的自信呢?”学生A:“作者说‘我敢于挑战更高难度的动作’。
”学生B:“还有‘我不再害怕失败,而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我的舞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舞台表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舞台表演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角色扮演和团队协作。
3. 戏剧作品的分析和表演。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舞台表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实践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团队表演。
3. 观摩法:观看戏剧作品,进行分析讨论。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我的舞台》。
2. 教室内的表演空间。
3. 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对舞台表演的思考:“你们认为舞台表演是什么?”2. 讲解:讲解舞台表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角色扮演、台词、肢体语言等。
3. 实践: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团队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舞台表演的乐趣。
4. 观摩:观看一部戏剧作品,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戏剧作品的魅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舞台表演的重要性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舞台表演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表演和讨论,评估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戏剧作品分析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舞台表演的兴趣和看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舞台表演比赛或演出,提高他们的舞台实践能力。
2. 邀请戏剧艺术家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
3. 组织学生参观剧院或排练现场,让他们亲身体验戏剧制作的流程。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我的舞台》。
2. 戏剧作品视频或录音。
3. 角色扮演道具和服装。
4. 戏剧制作相关书籍和资料。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戏剧作品分析能力。
3. 学生对舞台表演的兴趣和热爱。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和水平。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指导。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2、情感目标:
理解无论音乐。
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无论音乐。
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秘的微笑”,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同样舞台艺术也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究竟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
板书:
28、我的舞台
2、解释课题理解“舞台”。
二、简介作者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
吴霜,吴祖光、新凤霞之女,著名歌唱家。
剧作家。
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
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6年学习西乐。
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
《女人漂亮》。
《父女惊魂》。
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
《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
视剧《新凤霞传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