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陈章武 1 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33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选修课《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适用专业:非经济学专业学时数:36 学分数:2执笔者:某某编写时间:2008年11月课程性质和目的《管理经济学》课程通过深入讨论微观经济理论与管理决策方法相结合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对管理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增强对“科学管理理论”的把握与应用能力。
内容包括需求分析、生产技术、成本、市场竞争、经营多元化、定价和政府规制,以大量实例和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原理与方法,兼具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管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能运用管理经济学的有关原理理解、解决现实经济管理问题。
既可满足36学时的教学要求,也可为学生的扩展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提供引导。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通过第一章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管理经济学,了解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边际分析法、增量分析法。
一、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1、什么是经济学2、什么是管理经济学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可证伪性条件2、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3、假设和模型4、优化和均衡方法5、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理论基准1、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2、经济学的五个“不相关性”理论基准四、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贸易能使人变得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的时候,物价会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事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第二章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教学要求通过讨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利用图解工具来演示个人是如何做出决策的。
(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无差异曲线一、经济分析方法1、无限的需求和有限的资源2、选择与机会成本3、效用最大化假设二、图解消费者偏好和选择1、预算约束2、一些特殊的非线性预算约束线3、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三、不同的行为模型1、“钱是万能的”模型2、人类行为的社会学模型3、人类行为的心理模型4、人类行为的政治模型四、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1、期望值与方差2、风险规避3、风险规避和补偿第三章市场、组织以及知识的作用(一)教学要求通过第三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市场是如何运转的;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究竟有哪些优势;与市场经济相比,企业究竟有哪些优势。
管理经济学第一篇:管理经济学1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2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3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生产中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某一个投入要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点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这个规律适用于一切行业。
注意两点: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技术水平不变,为其前提。
5等收入曲线——在这条曲线上各点所代表的不同的产品产量组合都能得到相同的总销售收入 6垄断性竞争:7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8公共物品1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主要特征①关于价格和产量决策——价格比完全竞争企业定得高,产量则比完全竞争企业少。
②关于生产效率——总是小于最优规模。
③关于竞争策略降低成本价格竞争策略(低价策略和高价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促销策略2敏感性分析:(1)确定投资方案对不同数据(变量)的敏感程度。
(2)测算为了保持方案的可取性,各有关数据的允许变动范围。
(3)测算如果有关数据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动,对投资决策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3影子价格对决策的意义:①可帮助认识企业生产的瓶颈和富余要素,影子价格非零,则投入要素正约束着企业的产量;反之为零时,则投入要素利用不足,有富余;②可帮助了解为扩大生产,用多高价格添构某投入要素才是划算的,影子价格大于市价,则购买这种投入要素来扩大生产是合算的;反之不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