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的判断
- 格式:pdf
- 大小:558.07 KB
- 文档页数:10
磁测法检测桩长的具体方法1. 磁测法简介磁测法听起来可能有点神秘,但其实就是利用磁场的原理来判断桩的长度。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探测器”,就像超级英雄用的仪器,能够在看不见的地方找到信息。
其实,桩长的检测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磁测法的原理2.1 磁场的奥秘磁测法的核心在于磁场的变化。
简单来说,地球有个天然的磁场,而桩埋在地下时,周围的土壤、岩石以及其他材料都会对这个磁场产生影响。
我们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就能“窥探”到桩的真实长度。
听起来是不是很酷?2.2 数据采集首先,咱们得准备一些设备,比如磁力仪,这东西像是一个高科技的“耳朵”,能听到地下的“声音”。
在检测时,我们会在桩的周围移动仪器,记录下磁场的变化。
就像是考古学家挖掘古迹一样,慢慢一点一点来。
每当我们测得一个数据,心里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那是因为又离答案更近了一步。
3. 数据分析3.1 解析结果当所有数据都收集完毕后,接下来就是分析了。
这一步可以说是“解谜时刻”,通过专业软件,我们把数据变成图表和报告,看看桩的长度到底是多少。
这里面需要一些专业知识,但别担心,我们会有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帮忙,就像找一个老手教你如何打游戏一样,轻松得很。
3.2 实际应用一旦结果出来,相关人员就能根据这些数据来做进一步的施工计划。
比如,如果桩长不够,那就得重新考虑设计方案,甚至得重打桩。
这时候,大家可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着急,毕竟时间就是金钱嘛。
通过磁测法,咱们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避免了很多“跌跟头”的情况。
4. 总结总的来说,磁测法就像是一种现代化的“寻宝”游戏,不仅能准确地检测桩长,还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经过这些步骤,桩的长度不再是个谜,大家都能心里有数,安心施工。
而且,用这种方法就像是用高科技手段解决日常问题,效率高,成本低,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所以说,面对这样的技术,咱们真的可以说,工程建设的未来可期。
桩基检测的9种常规方法桩基检测,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词,其实在建筑工程中可重要了。
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是桩基出了问题,那后面的楼层可就得跟着遭殃了!今天,就来聊聊桩基检测的9种常规方法,让大家在这个复杂的领域里,轻松了解,别让专业术语把你给吓着了!1. 静载荷试验说到静载荷试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就像给一根棍子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看看它能不能撑得住。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大重物放在桩顶上,看看桩基到底能承受多大力量。
试验过程中,桩的沉降情况可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以后建筑的安全性哦。
要是沉降太多,那这桩就得“退役”了,赶紧换个新的来!1.1 测量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用到各种测量工具。
比如水准仪、千分尺等等,听起来就很高级对吧?其实就是为了确保每一步的测量都精准。
毕竟,谁也不想在关键时刻掉链子!1.2 测试结果试验结束后,数据分析可是个大活。
根据沉降量、荷载等数据,专业人士会出具一份报告,告诉你桩基的承载能力和沉降特性。
你要是看到沉降很小,那就可以放心了;要是沉降过大,那可得想办法解决了。
2. 动态试验动态试验听起来很酷,其实就是通过对桩基施加瞬时的动态荷载,看看它的反应。
就像玩弹簧一样,按下去再松开,看看它的回弹能力。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速度快,不需要等很久就能出结果,非常适合时间紧迫的工程项目。
2.1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那些已经打好的桩,毕竟,我们可不能在施工中再把桩给拆了重新测试啊!通过动态试验,我们可以评估桩的质量,以及它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
2.2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也是一门艺术。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我们能够推断桩基的动力特性,帮助工程师做出合理的判断。
试想一下,要是桩基出了问题,咱们的房子可是要“跌跟头”的啊!3. 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可谓是桩基检测中的“黑科技”!它利用超声波在桩内传播的原理,通过检测波的反射情况,来判断桩内是否有裂缝、空洞等问题。
想想看,这就像医生给你做超声波检查,帮你排查内部状况,安全感满满!3.1 检测过程检测的时候,检测人员会在桩的顶部放置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然后慢慢深入桩内。
四类桩的判定标准及相关规范桩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基础设施,它承受着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的承载层或岩石中。
桩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桩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需要制定相关的判定标准和规范。
下面将详细介绍四类桩的判定标准及相关规范,包括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效果等。
1. 钢筋混凝土桩1.1 制定标准钢筋混凝土桩的判定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制定,如《建筑混凝土用压力预应力混凝土及预制构件》(GB 50010)、《地基与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桩规范》(GB 50007)等。
这些标准根据桩的类型、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验收方法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指导。
1.2 执行标准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桩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确定桩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等,确保施工按照标准进行。
1.2.2 材料检验施工单位应对采购的钢筋、水泥、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全面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对于预应力钢筋,还需要进行张拉试验和计算。
1.2.3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浇筑前的模板安装和调整、钢筋绑扎的质量、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和致密性等。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施工单位应记录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情况,包括材料使用、工艺参数、施工时间等。
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桩的偏差、围桩土方的侧压力、桩身的裂缝和表面平整度等。
1.3 效果评估钢筋混凝土桩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效果评估,判断桩与土的相互作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通过检测和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估桩的荷载传递性能、强度和变形等指标,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2. 预应力混凝土桩2.1 制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桩的判定标准主要有《建筑混凝土用预应力混凝土及预制构件》(GB 50010)、《预应力混凝土桩规范》(GB 50496)等。
桩验收方式桩验收是工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确认施工过程和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一种方式。
桩验收包括对工程桩的质量、尺寸、安装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它的目的是保证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桩验收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验收。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桩验收方式。
一、现场实地勘察现场实地勘察是桩验收的基本方式之一,它通过对桩的外观、尺寸、竖向位移等进行观测和测量,判断桩的质量和安装情况。
在现场实地勘察中,验收人员要仔细检查桩的孔洞是否符合要求,桩身的几何形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桩身是否存在压痕、开裂等缺陷。
同时还要观测桩的水平位置和竖向位移,以确定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桩基质量检验桩基质量检验是桩验收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桩基的土质、强度、承载力等进行检验,判断桩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桩基质量检验包括对土质的采样和实验室试验,以确定桩基的土质条件和承载力。
同时,还需要进行桩基的静载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以评估桩的承载力和反应特征。
桩基质量检验是桩验收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桩基质量的检验,可以确保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强度检测强度检测是桩验收的关键环节之一,它通过对桩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判断桩的质量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强度检测包括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试验,以及对混凝土的孔隙度和致密度的检测。
强度检测的结果可以直接反映桩的质量和工艺水平,通过强度检测可以判断桩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可以确定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质量验收质量验收是桩验收的综合环节,它通过对桩的质量、尺寸、安装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判断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质量验收包括对桩身的外观、尺寸、几何形状等进行检查和测量,对桩身的质量、强度、承载力等进行试验和评估。
同时,还要检查桩的安装情况,包括孔洞的清理情况、灌浆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灌浆质量等。
桩基检测的7种方法总结全了桩基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用于承载结构物的重量和荷载。
为了确保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对其进行检测。
下面将介绍桩基检测的7种常用方法。
1. 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一种通过施加静载荷来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通过测量桩身的沉降和应力变化来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桩基,包括钻孔灌注桩、钢管桩和预制桩等。
2. 动载试验:动载试验是一种通过施加动态荷载来测试桩基的动力特性的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通过测量桩身的振动响应来评估桩基的刚度和阻尼特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桩基,特别是混凝土桩和钢桩。
3. 高应变静载试验:高应变静载试验是一种通过施加高应变荷载来测试桩基的变形特性的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在桩身上安装应变计来测量桩身的应变响应,从而评估桩基的刚度和变形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桩基,特别是长桩和大直径桩。
4. 桩身声波检测:桩身声波检测是一种通过测量桩身中传播的声波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缺陷的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通过在桩身上安装传感器来接收声波信号,并分析信号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从而判断桩基的质量和存在的缺陷。
5. 电阻率法:电阻率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桩身周围土壤的电阻率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周围土壤的密实程度的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通过在桩身周围埋设电极,并施加电流来测量土壤的电阻率,从而判断桩基的质量和周围土壤的密实程度。
6. 非破坏性检测:非破坏性检测是一种通过使用无损检测技术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缺陷的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通过使用雷达、超声波、磁力计等设备来扫描和测量桩身的物理特性,从而判断桩基的质量和存在的缺陷。
7.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一种通过采集和分析地下土层的信息来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在勘探过程中,通过进行钻孔、取样和测试等操作来获取土层的物理和力学参数,从而判断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总结:桩基检测的7种方法包括静载试验、动载试验、高应变静载试验、桩身声波检测、电阻率法、非破坏性检测和地质勘探。
桩基础的分界点
桩基础的分界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划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界点:
1.根据施工方法:桩基础可以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预制桩是在
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作好的桩,而灌注桩则是通过在施工现场钻孔后,将混凝土浇注入孔中形成的桩。
2.根据承载性质:桩基础可以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
摩擦桩主要
依靠桩身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来承受荷载,而端承桩则主要依靠桩端持力层来承受荷载。
3.根据挤土情况:桩基础可以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
桩。
挤土桩在施工过程中会将土体挤压,使桩周围的土体受到压缩和扰动;部分挤土桩则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土体进行部分挤压,而非挤土桩则不会对土体进行挤压。
4.根据桩径大小:桩基础可以分为小直径桩、中等直径桩和大直
径桩。
小直径桩的直径通常在300mm以下,中等直径桩的直径在300mm-800mm之间,大直径桩的直径则在800mm以上。
5.根据承载力要求:桩基础可以分为高承载力桩和低承载力桩。
高承载力桩主要用于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低承载力桩则主要用于承受较小的荷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界点并不是绝对的,不同地区、不同工程可能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确定。
桩的评估报告1. 引言桩是工程中常用的基础构件,用于承担和传递荷载到深层土体。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的桩基础,进行准确的评估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步骤之一。
本报告将对某个具体桩基础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2. 评估方法为了对桩基础的性能进行准确评估,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2.1 桩身探测通过桩身探测技术对桩的质量和完整性进行评估。
我们使用了声波测深仪和超声波检测仪,对桩身进行了非破坏性检测。
通过分析声波和超声波信号的反射情况,可以判断出桩身内部存在的缺陷或损伤情况。
2.2 桩侧摩阻试验通过进行桩侧摩阻试验,可以确定桩在土体中的摩阻力。
我们选择了静力桩侧摩阻试验方法,使用了静力桩脚部位设置的压力细致测量仪,对桩的侧面摩阻力进行测量和分析。
2.3 桩端承载力试验桩的承载力是评估桩基础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进行了桩端承载力试验,在桩顶施加垂直荷载,并通过测量荷载和沉降变化,确定桩的承载力情况。
3. 评估结果根据上述评估方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桩身探测结果显示,桩的内部结构完整,没有明显的缺陷或损伤。
这表明桩的质量良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 桩侧摩阻试验结果显示,桩在土体中的摩阻力均匀分布,并且与设计值相符。
这说明桩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良好,具有良好的抗侧向荷载能力。
3. 桩端承载力试验结果显示,桩在垂直荷载下表现出良好的承载能力。
荷载与沉降变化的关系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承载力与设计值相近。
因此,可以认为桩的承载性能良好,可以承受设计荷载。
4. 建议基于以上评估结果,我们针对该桩基础提出以下建议:1. 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保护,避免桩身受到损伤或变形,以保证桩的完整性。
2. 后续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机械施工设备的振动和冲击力,以避免对桩身造成不利影响。
3. 在桩端施工前,应确保桩底土质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保证桩的垂直承载能力。
4. 对于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应根据本评估报告的结论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确保桩基础的安全可靠性。
常用的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桩基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主要分为钻孔灌注桩、预制桩和钢筋混凝土桩。
为了确保桩基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桩基检测。
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包括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声波检测、综合地质勘探和生产检验等。
以下是对这些方法的详细介绍。
1.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桩基检测方法,通过施加静载力来测试桩的受力性能。
这种试验可以评估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用于判断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静载试验分为静载荷试验和静载位移试验两种方法。
其中静载荷试验是以桩头为测点,测量桩应力和应变的方法;静载位移试验是以桩顶为测点,测量桩顶位移的方法。
2.动载试验动载试验是一种通过施加动态载荷来评估桩的受力性能的方法。
与静载试验相比,动载试验更能真实地反映实际工程条件下的桩行为。
动载试验分为冲击试验和振动试验两种方法。
冲击试验是以冲击负荷为主要加载形式,通过检测冲击载荷和桩的振动响应特性来评估桩的动力特性。
振动试验是以振动负荷为主要加载形式,通过检测振动负荷和桩的振动响应特性来评估桩的动态特性。
3.声波检测声波检测是一种通过声波传播特性来评估桩的质量和完整性的方法。
声波检测需要在桩内部或外部放置传感器,通过对声波信号的传播时间、反射和衰减等特性的测量,来判断桩的质量和缺陷情况。
声波检测方法有反射波法、透射波法和共振频率法等。
4.综合地质勘探综合地质勘探是一种通过对工程现场周围地质情况的详细调查和分析,来评估桩基设计的可行性和适宜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地质勘探技术,包括地质钻探、土层剖面分析、岩土力学试验等,来了解地下土层的结构和性质,以及与桩基相互作用的关系。
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可以提供桩基的设计参数和施工要求,避免桩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
5.生产检验生产检验是一种针对桩基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方法。
生产检验主要包括混凝土试块检验、钢筋检验、钻孔记录和灌注参数记录等。
混凝土试块检验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钢筋检验用于评估钢筋的强度和质量。
人工挖孔桩检测方法(二)引言概述: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其质量的检测与评价对于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人工挖孔桩的检测方法,以助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能够准确评估挖孔桩的质量和稳定性。
正文:1. 传统的人工挖孔桩检测方法:- 钻孔观测法:通过对桩孔沉积物的颜色、密实度、水含量等进行观测判断桩的质量。
- 方桩打击法:通过在桩顶用木棒进行敲击,根据声音的变化判断桩体的坚实程度。
- 孔底神经法:通过在桩孔底部设置感应器,测量地基的物理特性以评估桩的质量。
2. 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应力波检测法:利用应力波传播的特性,通过地表上的传感器接收信号,评估桩的质量和形状。
- 声纳检测法:将声纳设备安装在桩顶,通过声波传播的速度和反射情况,判断桩体的质量和缺陷。
- 地电阻率法:通过电极测量地下电阻率的变化,评估桩体周围地质和桩身的成型质量。
3. 现代化的人工挖孔桩检测方法:- 桥座微振法:通过在桥墩上安装微震传感器,观测桥梁的震动响应,判断桩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 应变片法:在桩顶和侧面粘贴应变片,测量桩体的应变情况,评估桩的质量和承载能力。
- 桩身探测法:利用超声波或雷达设备扫描桩体内部,检测可能存在的空洞或质量问题。
4. 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对比:- 传统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但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并对检测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
- 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提供更多的信息,对桩体的质量和稳定性有更准确的评估,但设备和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
- 现代化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和精确的信息,对桩体的内部和外部缺陷都能够检测到,但设备和专业知识的成本较高。
5. 应用和发展前景:- 人工挖孔桩检测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挖孔桩检测方法将不断升级和完善,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更准确的评估工具。
总结:人工挖孔桩的检测方法是评估桩体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验桩的程序与方法验桩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土地的使用权限、建筑物的安全性等方面。
在进行建筑物的施工前,必须对建筑物的桩基进行验收,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验桩的程序和方法。
首先,验桩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桩基施工准备:在进行验桩前,需要对桩基进行施工准备,包括清理桩位、测量定位等工作。
2. 桩基施工:验桩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是桩基的施工,一般包括洞开、清底、灌注等步骤。
这些施工过程需要按照设计规范进行,以确保桩基的质量。
3. 桩基测量: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桩基进行测量,以确定其质量和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测量方法包括使用测量仪器对桩基进行实测,或者对桩基进行钢筋探伤等方法。
4. 桩基报告编制:验桩程序最后一步是编制验桩报告。
该报告通常由专业的测量与验收人员编制,其中包括桩基的测量数据、施工情况、验收结果等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验桩方法:1. 静载试验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验桩方法,通过在已经建设好的桩上施加控制的静载,测量桩身的沉降、竖向应变等参数,评估桩的承载能力。
2. 动力触探法:这是一种快速、经济的验桩方法,在桩的顶端施加冲击力,并通过触地器记录冲击波传播时间和能量等参数,通过分析这些参数来判断桩的质量和长度。
3. 钻孔观测法:这种方法利用钻孔的方式来观测桩的质量和长度。
通过钻孔设备在桩旁钻孔,然后对钻孔进行观测,包括地质情况、岩土层的稳定性等,以确定桩的承载能力。
4. 射线透射法:这是一种非破坏性的验桩方法,通过使用透射射线对桩进行成像,以确定桩的质量和结构情况。
5. 桩身静载试验法:这是一种通过在桩身上施加静载,然后测量桩身的应变和沉降等参数来评估桩的承载能力的方法。
总的来说,验桩是土木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验桩的程序包括桩基施工准备、桩基施工、桩基测量和桩基报告编制等步骤。
常用的验桩方法包括静载试验法、动力触探法、钻孔观测法、射线透射法和桩身静载试验法。
桩基检测的7种方法桩基检测是指对土木工程中的桩基进行质量监测和力学性能评估的一系列测试和分析方法。
下面将介绍桩基检测的七种常用方法。
1.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桩基检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通过施加水平或垂直静载,对桩体进行负荷测试,以评估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
根据测试需求,可以采用单桩试验、群桩试验或承载力试验等不同形式。
2.动力触探动力触探是一种通过在桩顶施加冲击负荷,以探测和评估桩基承载能力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静载试验无法进行或费用较高的情况下。
通过监测冲击和反射波形,可以推算出桩基的力学性质,如桩的长度、桩顶反射波等。
3.隐振测试隐振测试是一种通过监测构筑物表面振动以评估桩基物理特性的方法。
通过在桩周围地表上施加外部激励,如振源或冲击器,然后通过监测振动传播的速度和幅度,得出桩基的振动特性,如共振频率和动态刚度。
4.电阻计测试电阻计测试是一种通过测试桩体电阻来评估桩基质量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混凝土桩或钢筋混凝土桩等具有导电性能的桩基。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大小和变化,可以推算出桩体的含水量和变形状态,进而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
5.无损测试无损测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适用于对混凝土桩或灌注桩等进行质量评估。
常用的无损测试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雷达检测和核磁共振检测等。
通过对波速、波形或信号强度的分析,可以推算桩体的质量、缺陷和变形情况。
6.断层测试断层测试是一种通过检测桩体中存在的断层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力学性能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混凝土桩和灌注桩等较长桩类型。
通过对桩体进行钻洞或开切,可以直接观察和测试桩中的断层情况,从而判断桩的质量和强度。
7.应变计测试应变计测试是一种通过测量桩体上的应变值来评估桩基变形性能和稳定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桩和钢管桩等具有弹性材料性质的桩基。
通过粘贴应变计在桩体表面或埋入桩内部,可以测量桩体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变情况,从而推算出桩基的力学参数和稳定性指标。
四类桩的判定标准四类桩是指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和木桩。
在工程建设中,四类桩的使用非常广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如何判断桩的质量是否合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四类桩的判定标准。
一、混凝土桩的判定标准混凝土桩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质量:混凝土桩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裂缝、麻面、气孔等缺陷。
2.尺寸偏差:混凝土桩的长度、直径、截面形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3.强度指标:混凝土桩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强度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4.钢筋质量:混凝土桩中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钢筋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二、钢筋混凝土桩的判定标准钢筋混凝土桩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质量:钢筋混凝土桩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裂缝、麻面、气孔等缺陷。
2.尺寸偏差:钢筋混凝土桩的长度、直径、截面形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3.强度指标:钢筋混凝土桩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强度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4.钢筋质量:钢筋混凝土桩中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钢筋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三、钢管桩的判定标准钢管桩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质量:钢管桩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裂缝、麻面、气孔等缺陷。
2.尺寸偏差:钢管桩的长度、直径、壁厚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3.强度指标:钢管桩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强度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4.钢管质量:钢管桩中的钢管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钢管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四、木桩的判定标准木桩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质量:木桩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裂缝、麻面、虫蛀等缺陷。
2.尺寸偏差:木桩的长度、直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3.强度指标:木桩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强度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4.材料质量:木桩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一二三四类桩的划分标准
桩的划分分类一直是建筑工程领域中重要的问题之一,随着建筑技术
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种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桩也随之不断演进。
目前,桩主要被分为四类:摩擦桩、端面桩、摩擦端面桩和凿岩桩。
本文将详细解释四种桩的划分标准。
一、摩擦桩
摩擦桩是由杆件或管子构成的,整个桩必须与土壤或岩石产生摩擦力
才可以传递桥墩或建筑物的重量。
摩擦桩的划分标准是依据桩侧面和
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来识别的。
有些摩擦桩需要用锤子或振动器设定锚
固或摩擦力。
二、端面桩
端面桩是由钢筋或混凝土制成的,通过平面底面传递桥墩或建筑物的
重量。
端面桩通常需要在钻孔中固定,并在孔内灌入混凝土。
此类桩
的划分标准是要依据桩顶和平台间的承载能力。
三、摩擦端面桩
摩擦端面桩是两种类型的混合形式,既考虑了端面的承载能力,又考
虑了摩擦力。
摩擦端面桩通常是作为基础桩使用,以稳定深基础和建
筑物的承载能力。
这种桩的划分标准是根据桩侧面和土体在固定深度
上的摩擦力以及端面载荷的组合效应判断的。
四、凿岩桩
凿岩桩是用来处理天然岩石层的桩,通常是钻孔,一次性注入灰浆,
用于稳定深基础和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凿岩桩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岩石
的质量、硬度和厚度等因素来确定的,需要钻头或炸药才能凿开。
综上所述,四种类型的桩都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在设计和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标准,以确保桩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建筑物的不同要求和特定环境中所需的支持力,可以将这些桩进行组合使用,以提高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三类桩评定标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将土基工程分为基础工程、结构工程三大类。
这也是我国在基础工程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其中,土基工程又分为钻孔灌注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桩机三大类。
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土地基施工技术也日趋成熟,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土基工程领域研究方向之一。
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各种类型、多种规格的混凝土桩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场上,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因此许多企业开始注重土质桩机研究和技术开发。
土质桩机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及公路桥梁施工中.在我国道路路基处理设计中它是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它可以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达到了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和路基处理中。
而预应力混凝土桩机是由多种不同规格的钻孔灌注桩组成,可满足不同要求并能很好地结合各种类型桩应用于桥梁、隧道和路基处理使用。
1.桩长的测定对埋入深度小于1.0 m,长度大于150 m的桩型或桩长小于200 m的桩型,可采用成孔后灌注桩的长度作为桩长。
成孔灌注深度过小,钻孔较深,钻孔过大,可能会造成桩身折断或损伤。
如果成孔后灌注桩无法穿过土中淤泥质粉质粘土时,应考虑成孔时灌注桩间距大于成孔直径时的平均间距应为1.0 m×0.5 m以上。
对于含水量较大且桩身不稳定地区,如砂性粘土、粉质粘土、含泥量大、含砂量较小时宜采用成孔后灌注桩的长度作为桩长;当含水量较大或含水量较小时,宜采用成孔后灌注桩的长度作为桩长。
当采用成孔后灌注桩时,应先对桩身作相应的处理,并根据施工质量检查表中所述桩身缺陷的情况进行评定,当没有办法对桩身缺陷进行评定时,应对桩身缺陷进行评定。
当桩身缺陷是较大时,宜采用成孔后灌注法进行评定。
当缺陷较大时,一般应采用分段法处理评价,并应对钢筋笼直径、钢筋笼尺寸和长度进行测定。
'2.桩底土层的判断与评定在工程桩、地基基础中,根据实际情况有必要对土的含水率进行评定。
桩垂直度测量方法
桩垂直度是指桩体沿垂直方向的偏斜程度。
以下是常用的桩垂直度测量方法:
1. 垂直仪测量法:使用专业的垂直仪来测量桩体的垂直度。
首先,在待测桩体的顶部固定垂直仪,然后通过观察仪器上的测量结果,可以判断桩体是否垂直。
2. 水平仪测量法:将水平仪放置在桩垂直度测点附近的水平面上,通过观察水平仪的泡位位置,可以判断桩体是否垂直。
3. 光纤测量法:使用光纤测量仪器,将光纤贴附在桩体表面,通过测量光纤的弯曲程度来判断桩体的垂直度。
4. 线测法:在桩体顶部和底部分别拉直线,通过比较两条线的垂直度来判断桩体的垂直程度。
无论使用哪种测量方法,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手段,并确保测量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
检测桩长的方法
以下是 6 条关于检测桩长的方法:
1. 小锤敲击法呀!就像敲鼓一样,通过敲击桩身,听那声音来判断桩长!咱就说你想想,敲不同长度的东西声音是不是不一样啊?有经验的人一听就能察觉出个大概啦。
就好比敲一根短木棍和一根长木棍,声音肯定有差别呀!
2. 超声波检测法呢,哇塞,这可高级了!它就像给桩做了一次深入的扫描检查。
就好像医院里用超声给人检查身体一样,能准确地知道桩长的情况呢。
你说神奇不神奇?
3. 还有那个测量钢筋笼的长度来推测桩长的方法呀,嘿,这不是一目了然嘛!钢筋笼有多长,桩不就差不多那么长嘛,简单直接!就跟看东西大小就能猜个差不多一个道理呀!
4. 桩顶标高测量法也不错哟!通过测量桩顶的标高,再结合设计资料,不就能算出桩长啦。
这就像你知道了起点和终点的高度差,就能算出距离一样呀!
5. 旁孔透射法呢,这有点神秘哦!就如同侦探找线索一样,通过旁边的孔来探寻桩长的秘密。
就好像你从侧面去了解一个人的身高一样有趣!
6. 钻芯法谁能不知道呀!直接钻进桩里去,看看芯样有多长不就清楚桩长了嘛。
这多直接呀,就跟直接看穿一个人的心底一样直白呢!
我觉得呀,这些检测桩长的方法各有各的妙处,在不同的情况下都能发挥大作用呢!。
桩长度检测方法一。
宝子,你知道桩长度检测可是个很重要的事儿呢!咱先说个简单的,就是钻芯法。
这就像是给桩做个小手术,从桩里面钻个芯出来看看。
用专门的钻芯设备,一直钻到桩底,然后把芯样拿出来一量,不就知道桩有多长啦。
不过这方法有点小麻烦,毕竟要在桩上打孔,就像给桩扎一针似的,而且对桩也有点小破坏。
但是它很直观呀,就像你看东西直接看到里面一样,清清楚楚的。
二。
还有反射波法哦。
这个方法就像是给桩做个超声波检查。
在桩顶敲一敲,就会产生应力波,这个波在桩里传播,遇到桩底或者桩里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就会反射回来。
然后通过仪器接收这个反射波,根据反射波的时间、波形啥的来推算桩的长度。
这方法就比较方便啦,不用破坏桩,就像隔空给桩做个体检一样。
不过呢,它也有缺点,要是桩周围的土啥的情况比较复杂,就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就像有干扰信号一样,有点小调皮。
三。
声波透射法也很有趣呢。
在桩里面预先埋一些声测管,就像给桩安装了一些小耳朵。
然后从一个声测管里发射声波,在另一个声测管里接收。
根据声波在桩里传播的时间、速度这些来判断桩的长度。
这个方法对桩身质量的检测也很有帮助呢。
但是埋声测管的时候可得小心啦,要是没埋好,就像耳朵没长对地方,那检测结果可就不准喽。
四。
动力触探法也是一种办法。
把一个探头用一定的能量打到桩底,根据探头打入的深度、阻力这些来估算桩的长度。
这就有点像用个小锤子去敲敲桩底,看看有多深。
不过这个方法相对来说没那么精确,就像大概估摸一下的感觉。
但是在一些不太要求特别精确的情况下,也还是很有用的啦。
混凝土桩的检测方法一、背景概述混凝土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码头、隧道等工程的基础结构,其主要作用是承受建筑物或结构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基础土层。
混凝土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混凝土桩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二、混凝土桩的检测方法1.外观检测外观检测是混凝土桩检测的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观察混凝土桩的表面,了解其形态、颜色、裂缝、气泡、麻面、空鼓等情况,初步判断混凝土桩的质量。
具体方法如下:(1)观察混凝土桩的表面:通过观察混凝土桩的表面,了解其表面平整度、弯曲度等情况。
(2)观察混凝土桩的颜色:混凝土桩的颜色应该均匀,没有色差。
(3)观察混凝土桩的裂缝:混凝土桩的裂缝应该是细小的,不应该出现较大的裂缝。
(4)观察混凝土桩的气泡:混凝土桩的气泡应该较少,不应该出现较多的气泡。
(5)观察混凝土桩的麻面:混凝土桩的麻面应该平滑,不应该出现明显的麻面。
(6)观察混凝土桩的空鼓:混凝土桩的空鼓应该较少,不应该出现较多的空鼓。
2.声波检测声波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混凝土桩内部的声波传播情况,来判断混凝土桩的质量。
具体方法如下:(1)准备声波仪器:选择合适的声波仪器,准备好探头和传感器。
(2)选择检测点:选择混凝土桩的表面,确定检测点。
(3)检测混凝土桩:将探头和传感器放置在检测点上,启动声波仪器,观察结果。
(4)判断混凝土桩的质量:通过观察声波仪器的读数,判断混凝土桩的质量。
3.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混凝土桩内部的超声波传播情况,来判断混凝土桩的质量。
具体方法如下:(1)准备超声波仪器:选择合适的超声波仪器,准备好探头和传感器。
(2)选择检测点:选择混凝土桩的表面,确定检测点。
(3)检测混凝土桩:将探头和传感器放置在检测点上,启动超声波仪器,观察结果。
(4)判断混凝土桩的质量:通过观察超声波仪器的读数,判断混凝土桩的质量。
桩身完好性判断.1 / 1低应变检测桩身完好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 第 8.4.3 条规定,低应变检测 中的桩身完好性分为四类:类型 时域信号特点幅频信号特点Ⅰ2L/c 时辰前无缺点反射波,有桩 桩底谐振峰摆列基本等间距 ,基底反射波相邻频差△ f ≈c/2L桩底谐振峰摆列基本等间距 ,基Ⅱ2L/c 时辰前出现稍微缺点反射 相邻频差△ f ≈c/2L ,稍微缺点产生 波,有桩底反射波 的谐振峰与桩底谐振峰之间的频差△ f`>c/2LⅢ有显然缺点反射波,其余特点介于Ⅱ类和Ⅲ类之间2L/c 时辰前出现严重缺点反射波缺点谐振峰摆列基本等间距, 想邻或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频差△ f`>c/2L ,无桩底谐振峰;或Ⅳ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点使波形呈因桩身浅部严重缺点只出现单调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谐振峰,无桩底谐振峰。
反射波。
桩身完好性往常的鉴别标准以下:Ⅰ类桩桩身构造完好;Ⅱ类桩为基本完好桩,不影响桩身构造承载力的正常发挥;Ⅲ类桩桩身有显然缺点,对桩身构造承载力有影响;Ⅳ类桩为严重缺点桩,应进行工程办理。
即Ⅰ类、Ⅱ类桩为 合格桩,Ⅲ类、Ⅳ类桩为 不合格桩 。
检测过程中划分Ⅰ类、Ⅱ类桩的实质意义不大,只需工程中无Ⅲ类、Ⅳ类桩即可以为工程质量无隐患。
一般状况下,预制管中桩身完好性较好,检测单位判为Ⅰ类桩比率较大;灌输桩桩身完好性相对预制桩差一些,检测单位判为Ⅱ类桩比率较大。
场所地层的软硬变化也会惹起低应变时域信号曲线畸变,进而判断Ⅱ类桩的比率偏大。
赵竹占(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杭州 310015)摘要:本文综合各类型工程桩低应变反射波的时程曲线解析,并讨论和总结其各类缺陷的应力波的传播特征。
关键词:时程曲线,扩径,缩径,离析,断裂一.前言灌注桩是建筑物的常用基桩形式,它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基土层或岩层之中。
因此桩基的施工质量以及评价桩身完整性的检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年来,对桩身完整性的检测,较为快速有效的方法是低应变反射波法。
因此目前几乎所有的动测规范均将此方法列为检测桩身完整性的首选方法。
本文综合了各类工程桩低应变完整性检测的典型曲线加以解析。
二.方法原理反射波法是以应力波在桩身中的传播特征为理论基础,当应力波在假定的一维均质杆件(桩)中传播时,其纵向的振动微分方程为:⑴其中为纵波在杆件中的传播速度,需要说明的是应力波在传波过程中由于桩身截面的非杆性体特性,因而将会引起三维效应和横向惯性效应,给动测资料带来一定的不单一性。
图1所示,在桩顶激振后,由于质点的振动引起应力波往下传播,当遇到阻抗(RA)界面时,将产生反射和透射,根据界面连续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界面上两侧的质点速度,应力均应相等。
⑴当桩底为支承桩,胶结良好,波阻抗近似不变时,则时,由⑷,⑸可知应力波为全透射,无反射信号,一般看不到桩底反射。
但先决条件是激振的能量充分影响到桩底情况下。
⑵当界面上应力波从高阻抗进入低阻抗时(),如磨擦桩的桩底、断裂、离析、缩径等缺陷。
,则,,由⑷式可知与异号,下行的压缩波,上行的拉力波,由⑸式可知与符号一致,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
当桩底存在沉渣或桩身完全断裂情况下,则,此时由⑷,⑸式可得出则桩底处于应力为零,速度加倍。
⑶当界面上应力波从低阻抗进入高阻抗时,如扩径桩或嵌入高阻抗的嵌岩桩,此时由于Z1<Z2则,由⑷,⑸式可知与同号,反射应力同入射的压缩波,而与相反,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
三.曲线解析㈠完整桩一般完整桩在时程曲线上的反应:对于摩擦桩和嵌岩桩表现有三种情况:桩底反射与初始入射波同相;桩底反射不明显,以及桩底反射与初始入射波先反相后同相。
如图所示:图2:该桩为桩径377mm,桩长8m的振动沉管桩,设计砼强度等级C25,设计承载力为600kN,经测试后桩底反射明显,Vp值为3400m/s,经静荷载试验加载1216kN时,桩累计沉降量为7.63mm,卸载后桩顶回弹量为2.74mm,桩的残佘沉降为4.62mm,属完整桩。
图2 完整桩波形图图3:该桩为桩径1000m m,桩长30.3m钻孔桩,桩身完整,波速在3700m/s,砼设计强度C30,在8m以前曲线下降,为粉砂土较好地层反应,桩底反射与入射同相,桩底反射明显.图3 完整桩波形图图4:该桩设计桩径φ1200m, 长53m,C25,进入中风化,二桩桩身完整,桩底反射明显。
0-4号Vp=3598m/s,桩底呈同相反射,有沉渣; 0-7号桩Vp=3549m/s, 桩底呈反相反射,嵌岩较好。
图4 完整桩波形图图5:该桩径1000mm,桩长34m钻孔桩,桩土作用在时域波形中有明显反映,0-13m为粉质黏土,13-31m 为淤质黏土,31-32m含砾黏土,32-33.5m强风化,33.5m以上中风化。
曲线完整,桩底反相,说明嵌岩良好.图5完整桩波形图图6:该桩径1200mm,桩长26m,砼强度C25。
桩尖持力于微风化安山粉岩2m,距桩头10-20m的地层较好,曲线上抬,桩底反射与入射波呈同相,说明有沉渣,波速在3500m/s,其桩身完整。
图6 完整桩波形图㈡缩径桩缩径桩在时程曲线上的反映比较规则,缩径部位的缺陷呈先同相后反相,或仅见到同相反射的信号,视严重程度,可能有多次反射,此类缺陷桩一般可见桩底信号。
如图所示:图7:该桩径为1000mm,桩长56m钻孔桩,地质条件为20m上部为粉砂,下部为淤泥。
从曲线分析4m左右扩径,19.5m左右缩径和地层界面的综合反映。
经取芯岩性在19m处取得岩性一侧夹泥,是缩径所致。
图7 缩径桩波形图图8:该桩径426mm,桩长18m沉管桩。
钢筋笼长6m,设计承载力标准值320kN,经测试:桩身6.5-7m处存在缩径或局部离析,其原因成桩时拔管太快所致,说明钢筋笼底部存在缺陷,但桩底基本可见,属Ⅱ类桩。
图8缩径桩波形图图9:该桩径600mm,桩长19.2m钻孔桩。
桩头有约4m护筒,直径1.0m,在护筒底部有800mm缩径明显,并在5m处扩径,可见2次反射,桩底反射明显,计算Vp=3650m/s判别属于正常完整Ⅰ类桩。
图9缩径桩波形图图10:该桩径1500mm,桩长44.5m钻孔桩。
桩设计混凝土强度C25,测试时发生在2m处同向子波反射幅值高于初至波,并有后继的多次反射,解释人员误认为传感器黏结引起的正常振荡而判为Ⅰ类,经证实在2.2m 左右桩身严重缺陷(夹泥),应属于Ⅲ类,后凿去桩头缺陷上部段,重新接桩。
图10 夹泥桩波形图图11:该桩径800mm,桩长33m钻孔桩。
设计强度C25,通长钢筋笼,初测在60-90公分处有较强同相反射,经开挖在60-80cm处细粉砂夹泥,范围占桩径1/2,开凿后再复测,波形正常,桩完整。
图11 缩径桩波形图㈢扩径桩扩径桩在曲线上反射波形较为规则,扩径处的反射子波呈反相,或先反相后续同相,也可能有多次反射,一般情况看到桩底反射。
如图所示:图12:下图桩径为377mm,桩长8.5m夯扩桩。
设计C25,设计极限承载力900kN,经测试52号桩底曲线无反相显示,表明夯扩无效,经静压承载力为480kN;7号桩桩底反相不相显,表明夯扩欠佳,经静压极限承载力760kN;10号桩底呈反相,说明夯扩较好,静压极限承载力950kN。
图12 扩径桩波形图图13:该桩径1200mm,桩长18.3m,桩强度C25。
在灌注桩成桩过程中由于孔口偏位校正而使桩浅部扩大造成扩径。
实际灌入混凝土33m3。
(设计仅22m3)。
充盈系数为1.5。
从测试波形可见2-5m严重扩径。
并出现多次反射。
取芯验证桩身完整..砼强度滿足设计要求。
图13扩径桩波形图㈣离析桩由于离析部位的混凝土松散,对应力波能量吸收较大,形成的缺陷子波不规则,后续信号杂乱,而且频率较低,波速偏小,一般不易见到桩底反射。
如图所示:图14:该桩径800mm,桩长12m,钢筋φ20×12,在灌注到7m时因缺水泥停灌12h,后经处理重灌至设计标高。
采用二台仪器动测均在3.05ms处(4.8m)有明显同向反射,伴有二次反射,经抽芯5m处离析。
图14 离析桩波形图图15:该桩径1000mm,护筒1.2m,h=2.0m,桩长45m,设计C30,在测试中发现14.8ms处明显呈低频同相反射,属离析反映,经监理反映在该处,由于事故,导管无法拔出拆断,另下导管灌注(停工半天)形成离析面。
桩底无法见得,经钻二孔均存在离析面,后高压注浆处理。
图15离析桩波形图断裂桩由于在断裂处波阻抗的突变,故形成有以下三种情况:上部断裂往往呈高频多次同相反射、反射波幅值较高,衰减较慢;中部断裂反映为多次同相反射,缺陷的反射波幅值较低;而深部断裂波形反映下,类似摩擦桩桩底反射,但算得的波速明显高于正常桩的波速。
如图所示:图16:桩为预制空芯管桩,采用锺击式,桩长10m。
设计承载力350kN,测试后发现1m左右有明显的同向反射,并呈多次,判为断裂(Ⅲ类),经开挖桩身完整,再次了解该桩头 1.2 m深进行灌注实芯混凝土,下部为空芯,子波多次反射属截面积(A)的突变引起波阻抗(ρ.C.A)变化。
应为l类桩,而下图的管桩头部无混凝土灌注,波形呈完整形。
图21 断裂桩波形图图17:该桩径700mm,长54.9m,砼强度C25,由于地下室开挖,造成部分桩断裂,桩头倾斜,经测试曲线呈等距多次同相反射,经开挖在1.6m处裂。
图17 断裂桩波形图图18:码头均采用打入预制桩.该桩为0.5×0.5的预制桩,强度c45,桩头离海底入土距离13m,原测试为完整桩,后被油船碰撞致使桩头偏位1m多,经重复测试在14m处有强同相反射,同时呈多次反射,故判Ⅳ类断桩。
图18 断裂桩波形图图19:该桩径377mm,桩长16m沉管桩。
桩设计C20,钢筋笼长度4.5m,承载力450kN,经测试在1.4ms 处有强的同向多次反射,衰减慢,无桩底反射,判为2.8m处断,后开挖2.85m处断裂。
属机械开挖时受损之故。
图19 断裂桩波形图㈥脱焊虚焊等不良焊接桩预制桩和管桩的焊接质量及成桩时由于受损造成焊接处表现为有同相反射,严重时难以见到下部位较大的缺陷或桩底反射。
如图所示:图20:该桩为PHC管桩,桩径600mm,壁厚10cm,桩长54m(10+10+10+11+12),在5.09ms处有同向反射,判为11m处,说明第一节打裂,焊接点脱焊。
图20 焊接不良桩波形图图21:下图在9.72ms处有明显的同相反射,9.72×4250÷2=21m处,说明第一节完好,第二节由于打桩使焊接点打脱裂,造成同相反射,下部无信号。
图21 脱焊桩波形图㈧桩头疏松桩头疏松或强度偏低的桩,测试结果无法反映桩的完整性,曲线反应为入射波峰较低而且脉冲较缓,而且后续波形呈低频,此类现象均属桩头强度偏低。
如图所示:图22:该桩径800mm,桩长33m钻孔桩。
设计混凝土强度C25,通长钢筋笼.初测时桩头疏松,曲线呈低频型.明显反映为弹性波传播呈慢速,经开凿桩头松散,凿去1-2m后,再进行复测桩身完整,曲线正常,为Ⅰ类桩。
图22 桩头疏松波形图四、结束语:基桩的低应变动力检测及对资料的分析是一门诊断学科,它在分析桩身应力波传播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判断其完整性和质量类别。
其各环节均十分重要。
特别应做到:1、重视工程桩现场检测的每个环节:如桩头的处理、传感器的安置、激发点的位置、激发能量,激发脉冲宽度,以及仪器参数的科学设置等等。
2、重视地层、地质环境,特别是地层界面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以避免不必要的误判。
3、重视施工记录的分析,对施工中的混凝土充盈系数,灌注时间、钢筋笼规格,拔管速度,以及预制桩接头焊接工艺、最终压力值、锤击数等均应仔细的分析。
综上所述:只有取得真实工程桩的应力波传播的特征曲线并结合各种因素来综合判断得出真实的科学结论,才是一个测试工作者应有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