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礼仪》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12
目录《护理礼仪》课程标准....................................... 1一、课程设置............................................ 1(一)设置依据......................................... 1(二)课程定位......................................... 1(三)设计思路......................................... 1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12.教学模式与方法 .................................... 23.教学效果评价 ...................................... 2二、课程目标............................................ 2(一)知识目标......................................... 2(二)技能目标......................................... 2(三)素质目标......................................... 3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 3四、实施建议............................................ 6(一)教学基本要求..................................... 61.师资要求: ........................................ 62.实训基地: ........................................ 73.仪器设备要求 ...................................... 74.课程资源 .......................................... 7(二)教学建议......................................... 71.教学模式 .......................................... 72.教学方法 .......................................... 83.教学手段 .......................................... 8(三)教材选用......................................... 8五、学生考核与评价 ...................................... 8六、教学项目设计........................................ 9教学设计一:............................................ 9教学设计二:.......................................... 11教学设计三:.......................................... 13《护理礼仪》课程标准课程性质:护理专业课程参考学时:36 学时适用对象:护理专业(三年制中职中专学生)先修课程:人际沟通编制团队:护理教研室一、课程设置(一)设置依据《护理礼仪》是以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为出发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规范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兼顾执业护士考试要求的基础上设置。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是我校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人文课。
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人际关系奠定重要的基础。
本课程以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模式从护理人员的要求为出发点,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力求符合我校中职学校学生生源特点和就业需求,贴近社会生活、贴近专业岗位,力求结合“以人为本,人文护理”模式,突出护理专业教育特色,强化护理岗位礼仪与沟通的学习和训练。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从我校护理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和临床护理过程中的礼仪与人际沟通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以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
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本课程整体设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三、课程设计思路在教学模式、方法设计上突出能力培养,通过教、学、演、练等方式从单纯传授知识向技能培养方向转变,利用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以教材为工具,拓展课程内容。
教学过程强调基本知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突出“理论够用,培养能力”的特色,通过虚拟行业课堂,着重培养、训练学生的基本礼仪规范、职业口语风范、从业规范和人际沟通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各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护理职业形象的规范要求、护理工作中的基本礼仪知识及礼仪的要求、了解并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内涵、功能、原则、基本技能和训练方法。
掌握护理工作中的交流技巧,并能融洽的践行护患沟通。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礼仪修养。
护士礼仪培训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护士礼仪的基本知识,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和亲和力。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理解护士礼仪的概念、原则和具体要求;技能目标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礼仪知识,进行护理操作中的言语、行为、态度等方面的规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尊重患者、热爱护理工作的职业情感和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围绕护士礼仪的基本理论、实践操作和职业情感展开。
首先,介绍护士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及其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详细讲解护理操作中的礼仪要求,如着装、仪表、言语、行为等;最后,探讨如何培养尊重患者、热爱护理工作的职业情感和道德素养。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以讲解护士礼仪的基本理论和要求为主;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护理操作中的礼仪问题;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礼仪知识;实验法,进行模拟护理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礼仪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将提供系统的护士礼仪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持;多媒体资料将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护理操作中的礼仪细节;实验设备则用于进行模拟护理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讨论进行评分;作业包括课后练习和案例分析报告,将检验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考试则分为书面考试和实操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紧凑且合理,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课程将安排在每周的固定时间,教学地点选在教室或实验室,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教学安排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如学生的作息时间、兴趣爱好等,尽量安排在学生便于参与的时间和地点。
护理礼仪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护理专业授课教研室:基础护理教研室学时: 36编写执笔人:审定负责人:编写日期: 2013-3-6 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护理人员。
课程的作用为了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该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专业礼仪规范,提高职业修养,注重礼仪实践性,贴近高职高专教育需要,贴近护理专业礼仪要求。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和临床护理过程中的礼仪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在教学模式、方法设计上突出能力培养,通过教、学、演、练等方式从单纯传授知识向技能培养方向转变,利用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各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护理职业形象的规范要求、护理工作中的基本礼仪知识及礼仪的要求、掌握护理工作中的交流技巧,并能融洽的践行护患沟通。
熟悉礼仪的原则、特征及礼仪的作用。
了解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及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礼仪修养。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及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熟悉礼仪的原则、特征及礼仪的作用;熟悉仪容、服饰礼仪基本要求;掌握护理工作中的基本礼仪知识及礼仪要求;掌握护理职业形象的规范要求。
2、能力目标能够与患者践行融洽的沟通;能恰当的践行形象设计。
3、素质目标提升学生礼仪培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礼仪修养;使学生养成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护士。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理论教学标准了解护理礼仪的基本知识,掌握礼仪在护理中的应用技巧,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为今后学习各门专业课程及从事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中职护理礼仪课程教学大纲中职护理礼仪课程教学大纲护理礼仪是中职护理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不仅涉及到护士的形象和仪态,更关乎到与患者的沟通和信任。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来探讨中职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中职护理礼仪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仪态,掌握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正确穿着护士制服的技巧和规范,保持整洁、干净的仪容仪表;2. 培养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势,提高仪态端庄、自信大方;3.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语言表达、非语言表达等;4. 培养学生正确的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的技巧,包括倾听、关怀和尊重等;5. 培养学生正确的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能力,保证患者的安全。
二、教学内容中职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护士形象与仪态:包括护士制服的穿着、护士帽的佩戴、护士鞋的选择等,以及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势等。
2. 沟通技巧:包括语言表达、非语言表达、倾听技巧等,以及如何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
3. 护理礼仪:包括护理操作前的准备、护理操作中的仪态和礼貌、护理操作后的整理等方面的内容。
4. 突发事件处理:包括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紧急情况下的冷静应对等。
三、教学方法中职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巧。
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实验和真实场景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实践。
3. 观摩学习:通过观摩护理工作中的优秀示范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四、考核评价中职护理礼仪课程的考核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
中职护理礼仪课程安排中职护理礼仪课程安排为了培养素质高、专业强的中职护理人才,完善完美护理服务的内容,我们设计了一套全面的中职护理礼仪课程安排。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护理礼仪的基本要素,形成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综合素质,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名称:中职护理礼仪二、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护理服务能力,提高病人满意度和医院形象。
三、课程内容:1. 护理礼仪的概述- 介绍护理礼仪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分析护理人员形象对病人和家属的影响。
2. 仪容仪表- 衣着搭配与色彩搭配;- 化妆技巧与仪表;- 收拢阳台,仪态;- 发型与发饰的选择;- 刘海与眉毛修整。
3. 声音语言- 声音调节与控制;- 职业用语与专有名词;- 语音语调训练;- 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4. 礼仪展示与交往技巧- 服务优先:微笑、问候等礼节;- 座位礼仪与病人关系;- 礼仪与礼品;- 电子邮件与书信礼仪;- 礼节性务实技巧;- 就诊室里的行为规范。
5. 病人关怀与护理技巧- 病人照顾的基本礼仪;- 护理技术操作中的礼仪规范;- 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仪态与语言;- 病人安全与隐私保护;- 病人与家属的沟通技巧。
6. 国际护理礼仪- 国际护理常识和礼仪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护理服务;- 专业护理礼仪应对跨文化交际。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模拟实践,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护理礼仪;3. 视听教学,通过视频展示、音频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看和倾听能力;4. 讨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提高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考核评价:1.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出勤情况、发言质量和参与活动情况;2. 作业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关于护理礼仪的文章或研究报告,提高写作能力;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护理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中职护理礼仪教程》2. 参考资料:相关护理期刊、专业护理礼仪书籍。
目录《护理礼仪》课程标准.................................... 1一、课程设置....................................... 1(一)设置依据................................. 1(二)课程定位................................. 1(三)设计思路................................. 1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 12.教学模式与方法 .......................... 23.教学效果评价 ............................ 2二、课程目标....................................... 2(一)知识目标................................. 2(二)技能目标................................. 2(三)素质目标................................. 3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3四、实施建议....................................... 5(一)教学基本要求............................. 51.师资要求:.............................. 52.实训基地:.............................. 53.仪器设备要求 ............................ 54.课程资源................................ 5(二)教学建议................................. 61.教学模式................................ 62.教学方法................................ 63.教学手段................................ 6(三)教材选用................................. 6五、学生考核与评价................................. 6六、教学项目设计................................... 7教学设计一:.................................... 7教学设计二:.................................... 8教学设计三:.................................... 9《护理礼仪》课程标准课程性质:护理专业课程参考学时:36 学时适用对象:护理专业(三年制中职中专学生)先修课程:人际沟通编制团队:护理教研室一、课程设置(一)设置依据《护理礼仪》是以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为出发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规范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兼顾执业护士考试要求的基础上设置。
护理礼仪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护理礼仪是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是从护理人员的仪表形象礼仪、人际交往礼仪、职业道德礼仪、语言沟通礼仪、工作礼仪等方面,介绍护理工作人员应当掌握和具备的礼仪常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形象又掌握相应的日常生活、护理工作中的礼仪规范。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常识,培养良好的礼仪修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在护理工作中规范应用礼仪,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
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气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护理礼仪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礼仪修养,在护理工作中为病人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一)知识目标1.了解礼仪的基本常识,熟悉护理礼仪的准则规范。
2.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修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能力目标1.护理工作中能熟练应用礼仪常识2.把提供优质礼貌服务的良好礼仪修养应用在各种护理工作环境中。
(三)素质目标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和良好的礼仪修养素质。
3.具有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
4.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适应社会医护市场的发展要求。
三、教学时间分配护士仪容礼仪 4 2 6护士姿态礼仪 4 4 8护士服饰礼仪 2 2 护士沟通礼仪 4 2 6 护士工作礼仪的临床应用 4 4 8 护士公共表达礼仪 4 2 6 合计24 14 38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一、护理礼仪概述(一)礼仪的发展简史1.中国礼仪的产生和发展√2.国外护理礼仪现状√3.我国护理礼仪现状√(二)护理礼仪与修养1.护理礼仪的功能√2.护士修养√3.护理礼仪的特征√4.护理礼仪的原则√(三)学习护理礼仪的重要性1.护理礼仪修养的重要性√2.护理礼仪修养的培养方法√3.护理礼仪的相关课程√二、护士仪容礼仪(一)护士头面部修饰1.护士仪容要求√2.护士化妆礼仪√(二)护士其他部位的修饰礼仪1.护士颈部修饰√2.护士肢体修饰√3.控制异响√三、护士姿态礼仪(一)实用姿态礼仪1.护士正确优美的手势√2.护士亭亭玉立的站姿√3.护士稳重娴静的坐姿√4.护士文雅美观的蹲姿√5.护士轻盈机敏的走姿√(二)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姿态礼仪1.基本要求√2. 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姿态礼仪(1)持病历夹√(2)端治疗盘√(3)推治疗车√(4)运送病人√(5)引领患者√四、护士服饰礼仪(一)着装协调1.着装基本要求√2.不同场合的着装√3.着装注意事项√4.饰物√(二)护士服饰礼仪1.护士着装礼仪(1)护士帽选择与佩戴√(2)护士服的选择与穿着√(3)护士鞋√(4)护士袜√2.护士佩戴饰品(1)护士表√(2)发卡、发网√(3)胸卡√(4)饰物√五、护士沟通礼仪(一)沟通礼仪概述1.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2.人际沟通的形势(1)语言沟通√(2)非语言沟通√(二)护患沟通礼仪1.患者对护士的期望√2.护患关系模式√3.护患沟通的内容√4.促进护患沟通的技巧√5.护患沟通的应用√6. 护理操作常用礼仪规范√(三)护士医际沟通礼仪1.医护沟通礼仪√2.护际沟通礼仪√3.护士与医技人员的沟通礼仪√(四)护生实习礼仪1.护生实习前礼仪√2.护生与带教教师间的礼仪√3.护生与患者间礼仪√4.护生工作作风的养成√六、护士工作礼仪的临床运用(一)护士的门诊工作礼仪1.一般接待礼仪√2.急诊接待礼仪√3.急诊救护礼仪√(二)病房护理工作礼仪1.护理操作礼仪√2.入院病人护理礼仪√3.病人入病区后的护理礼仪√4.小儿患者的护理礼仪√5.孕产妇的护理礼仪√6.老年病人的护理礼仪√7.异性患者的护理礼仪√8.中年患者的护理礼仪√(三)手术室护理礼仪1.术前工作礼仪√2.术中工作礼仪√3.术后工作礼仪√(四)护理纠纷礼仪1.护理纠纷概述√2.护理纠纷礼仪√七、护士公共表达礼仪(一)竞聘演讲礼仪1.竞聘演说的特点√2. 竞聘演说前的准备工作√3.竞聘演说稿的基本写法√4.竞聘演说的要求√5.竞聘演说过程中的礼仪√6.演说训练√(二)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表达礼仪1.健康教育√2.护士交接班发言√3.护理查房√4.护理病案讨论√5.护理会诊√6.会议发言√(三)求职礼仪1.应聘准备√2.制作个性的应聘书√3.应聘程序√4.应聘面试的基本礼仪√(四)往来礼仪1.接待礼仪与受邀做客√2.迎送与馈赠礼仪√3.乘车与旅游礼仪√4.称谓礼仪√5.介绍礼仪√6.学会多礼与适应环境√注:本大纲将理论教学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目录《护理礼仪》课程标准课程性质:护理专业课程参考学时:36学时适用对象:护理专业(三年制中职中专学生)先修课程:人际沟通编制团队:护理教研室一、课程设置(一)设置依据《护理礼仪》是以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为出发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规范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兼顾执业护士考试要求的基础上设置。
(二)课程定位《护理礼仪》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课程,以《人际沟通》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的《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课程的学习奠定行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得体的行为礼仪,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本课程促进学生养成慎独、奉献、对患者有爱心、耐心和高度责任心等护士职业素养。
《护理礼仪》开设于第一学期,共36学时,其中理论授课18学时,实训课18学时,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为1:1。
(三)设计思路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根据护理工作发展和完成护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与临床护理专家、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选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奠定基础。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将《护理礼仪》的教学内容序化为仪表礼仪、行为礼仪、言谈礼仪、交往礼仪、日常工作礼仪等模块,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
2.教学模式与方法《护理礼仪》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
第一学期上半学期在学校教教室内开展理论教学,以学习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第一学期下半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训。
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
3.教学效果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操作考试、过程评价与终末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
将岗位工作标准转化为教学评价标准,强化实践考核。
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课程说课设计本文是针对高职护理专业的护理礼仪课程进行的说课设计。
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专业的形象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课程主要包括护理礼仪的概念、规范和礼仪技巧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1.了解护理礼仪的概念和基本规范;2.掌握正确的护理礼仪技巧;3.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护理礼仪概述教学方法:期末闭卷考试。
2.礼仪规范内容:本课讲解护理中的礼仪规范,包括正确认识护士的职责和权利,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等方面。
教学方法:理论授课,课堂讨论。
3.治疗场所的卫生及整洁、着装规范内容:本课讲解医护人员工作场所的卫生与整洁、医护人员着装规范。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4.交流礼仪内容:本课讲解交流礼仪的基本规范,包括眼神交流、语言交流、举止姿态等方面。
教学方法:模拟演练。
5.特殊场合礼仪内容:本课讲解在特殊场合下的礼仪规范,如家庭探视、重症患者救治中的礼仪规范等。
三、教学进度本课程为两学时,按以下顺序进行:第一学时:四、考核方式及评估标准本课程采用期末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考核,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内容包括本课程讲授内容及相关案例分析。
本课程的评估标准是考试成绩占本课成绩的60%,平时表现占成绩的40%。
总之,本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旨在使学生掌握护理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表现。
护理礼仪课程导语:护理礼仪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礼貌待人、仪表仪容、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介绍护理礼仪课程的内容。
一、礼貌待人礼貌待人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护理礼仪课程中,首先要教授学员如何以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
这包括微笑、问候、尊称等,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同时,还要培养学员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解释等,以便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
二、仪表仪容护理人员的仪表仪容直接关系到患者对其的信任和满意度。
在护理礼仪课程中,学员将学习如何保持整洁的仪容仪表,包括穿着整齐、干净、无异味,保持发型整洁等。
此外,还要教授学员正确佩戴护理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以确保工作的卫生安全。
三、专业知识和技能护理工作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护理礼仪课程中,学员将学习各种护理技能,如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正确使用各类医疗设备和器械,以及合理使用药物等。
此外,还要培养学员对常见疾病的了解,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咨询和指导。
四、文明礼仪文明礼仪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护理礼仪课程中,学员将学习如何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妥善处理医疗废物,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安全等。
同时,还要培养学员尊重患者的文化差异,不歧视和不伤害患者,以提升护理质量。
五、危机处理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和危机事件。
在护理礼仪课程中,学员将学习如何应对这些情况,包括正确的急救方法、危机处理技巧和心理疏导等。
同时,还要培养学员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提高护理工作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六、职业发展护理礼仪课程还将关注学员的职业发展。
学员将学习如何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包括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等。
同时,还要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护理礼仪课程是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目录《护理礼仪》课程标准.................................... 1一、课程设置....................................... 1(一)设置依据................................. 1(二)课程定位................................. 1(三)设计思路................................. 1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 12.教学模式与方法 .......................... 23.教学效果评价 ............................ 2二、课程目标....................................... 2(一)知识目标................................. 2(二)技能目标................................. 2(三)素质目标................................. 3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3四、实施建议....................................... 5(一)教学基本要求............................. 51.师资要求:.............................. 52.实训基地:.............................. 53.仪器设备要求 ............................ 54.课程资源................................ 5(二)教学建议................................. 61.教学模式................................ 62.教学方法................................ 63.教学手段................................ 6(三)教材选用................................. 6五、学生考核与评价................................. 6六、教学项目设计................................... 7教学设计一:.................................... 7教学设计二:.................................... 8教学设计三:.................................... 9《护理礼仪》课程标准课程性质:护理专业课程参考学时:36 学时适用对象:护理专业(三年制中职中专学生)先修课程:人际沟通编制团队:护理教研室一、课程设置(一)设置依据《护理礼仪》是以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为出发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规范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兼顾执业护士考试要求的基础上设置。
《护理礼仪训练》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Nursing Courtesy &Training
总学时:24讲授学时:8 实训学时:16
学分:1.0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
一、课程简介
护理礼仪训练是护理本科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程。
通过学习护理礼仪,使学生具备从事护理专业所必需的礼仪修养,在护理工作中实现让病人满意的全面优质服务。
课程教学中,了解礼仪的基本常识,熟悉护理礼仪的准则规范,培养美学修养,培养良好的礼仪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从事护理专业所必需的礼仪修养,在护理工作中实现让病人满意的全面优质服务。
教学要求:
识记:(1)礼仪发展简史
理解:(1)礼仪的特点和作用
(2)礼仪的基本原则
应用:(1)礼仪的基本概念
(2)礼仪的重要性及培养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日常礼仪(3 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在日常生活、工作和交往中所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
教学要求:
理解:(1)邀请与约会礼仪、
(2)通讯礼仪、
(3)馈赠礼仪、
(4)交通礼仪、
(5)餐饮礼仪、
(6)涉外礼仪。
应用:(1)会面礼仪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七章:护理工作礼仪(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对护理工作礼仪的学习,正确运用所学护理礼仪知识,使行为符合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遵从的原则和要求。
教学要求:
识记:(1)急诊护士的素质要求
1。
目录
《护理礼仪》课程标准....................................... 1一、课程设置............................................ 1
(一)设置依据......................................... 1(二)课程定位......................................... 1(三)设计思路......................................... 1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12.教学模式与方法 .................................... 23.教学效果评价 ...................................... 2二、课程目标............................................ 2
(一)知识目标......................................... 2(二)技能目标......................................... 2(三)素质目标......................................... 3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 3
四、实施建议............................................ 5
(一)教学基本要求..................................... 51.师资要求: ........................................ 52.实训基地: ........................................ 53.仪器设备要求 ...................................... 54.课程资源 .......................................... 5(二)教学建议......................................... 51.教学模式 .......................................... 52.教学方法 .......................................... 63.教学手段 .......................................... 6(三)教材选用......................................... 6
五、学生考核与评价 ...................................... 6
六、教学项目设计........................................ 7
教学设计一:............................................ 7
教学设计二:............................................ 8教学设计三:............................................ 9
《护理礼仪》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护理专业课程
参考学时:36 学时
适用对象:护理专业(三年制中职中专学生)
先修课程:人际沟通
编制团队:护理教研室
一、课程设置
(一)设置依据
《护理礼仪》是以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为出发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规范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兼顾执业护士考试要求的基础上设置。
(二)课程定位
《护理礼仪》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课程,以《人际沟通》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的《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课程的学习奠定行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得体的行为礼仪,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本课程促进学生养成慎独、奉献、对患者有爱心、耐心和高度责任心等护士职业素养。
《护理礼仪》开设于第一学期,共36学时,其中理论授课18学时,实训课18学时,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为1:1。
(三)设计思路
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根据护理工作发展和完成护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要求,与临床护理专家、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选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奠定基础。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将《护理礼仪》的教学内容序化为仪表礼仪、行为礼仪、言谈礼仪、交往礼仪、日常工作礼仪等模块,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
2.教学模式与方法
《护理礼仪》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
第一学期上半学期在学校教教室内开展理论教学,以学习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第一学期下半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训。
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
3.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操作考试、过程评价与终末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
将岗位工作标准转化为教学评价标准,强化实践考核。
引入多元主体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具实用性、客观性。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熟悉礼仪的原则、特征及礼仪的作用;熟悉仪容、服饰礼仪的基本要求;掌握护理工作中的礼仪相关知识及其基本要求;掌握护理职业形象的规范要求;掌握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了解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及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二)技能目标
能应用护理礼仪理论和实践;具有规范、熟练的基本行为;能融洽地进行护患沟通;能恰当地进行职业形象设计。
(三)素质目标
提升学生礼仪培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护士。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基本要求
1.师资要求:
以班级为单位,本课程需配备理论教师1名,实训教师1名,生师比例20:1。
师资队伍依托行业,聘请临床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作为兼职教师。
建立一支知识、能力结构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课程教学团队。
主讲教师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学经验和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具备初级及以上职称和护士执业资格。
2.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需设有多媒体教室、护理实训室等,以满足教学并贴近临床实际,实训室2间。
满足《护理礼仪》示教、实训、自主练习的需要。
3.仪器设备要求
4.课程资源
课程应具备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进度、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校本教材、理论试题库、习题及答案、实训指导、教学相关视频等基本教学资源。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模式
根据护理礼仪的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形体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