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申报汇总表(按分组)
- 格式:doc
- 大小:234.00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办法(2003年6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我校科学研究的发展,鼓励和调动教学研究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出优秀的科研成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特设立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作为对我校优秀科研成果的校级奖励。
第二条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以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开拓性、奠基性的优秀研究成果为奖励重点。
第三条对青年教师的优秀成果,应予以特别的重视。
第四条评奖工作要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五条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评奖活动每三年举行一次。
第二章评奖范围第六条我校教学研究人员在评奖公布的时间期限内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科研成果。
(在规定期限之前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成果,经实践证明确有重大社会影响,也可申报。
)第七条申请评奖的成果形式分为著作类和论文类。
著作类成果包括专著、教材、译著、工具书、论文集、译文集、古籍整理、普及读物、音像出版物、科技发明等;论文类成果包括论文、论文组、译文、调查报告等。
未经公开出版或发表,但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认为有重要价值,并作为决策依据的内部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咨询报告等。
此类成果申请评奖,必须出具各地社科规划办或其他委托管理机构的证明材料。
第八条凡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单位哲学社会科学奖的研究成果(不包括民间奖励),一般不再参加评奖。
第三章评奖等级和标准第九条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设:一等奖、优秀奖。
第十条获奖成果须具备以下条件:基础研究类获奖成果应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填补了本学科的某些空白,推动了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广泛引用。
应用研究类获奖成果应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上有所突破,为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和建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7项目结项评审结果一栏表。
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奖励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科研工作发展,激励教职工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多出高层次成果,快速提升我院整体科研水平,依据教育部2013年12月《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教技〔2013〕3号),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院科研成果奖励设重大科研成果奖和优秀科研成果奖两类。
第三条可以申请重大科研成果奖励评选的范围包括国家级以上科研项目成果;在特级刊物和国家权威核心期刊刊载的论文,以及本办法确定的期刊论文;由省级以上党政部门采纳应用、产生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
第四条可以申请优秀科研成果奖励评选的范围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项目成果(研究报告),不包括各类教材、教辅和科普资料。
第五条重大科研成果和优秀科研成果的评选和奖励实行公开、公正的原则,接受学院全体教职工的监督。
第六条同一科研成果我院不重复奖励。
第七条申报人(成果)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必须以河南警察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二)必须是成果的第一作者或第一完成人,获奖成果另有规定除外;(三)必须是学院在职教职工;(四)必须进行年度科研成果登记。
第八条学院对评选出的优秀科研人才给予一定的荣誉奖励和物质奖励,奖励经费由学院从科研奖励基金中专款拨付。
第二章重大科研成果奖第九条重大科研成果奖包括科研论文奖、科研项目奖和杰出实践成果奖三个部分。
第十条重大科研成果奖评选范围与奖金(一)科研论文奖发表在《Science》《Nature》的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全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的论文(5000字以上),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的论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全文收录的论文奖励3万元;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发表在国家权威核心期刊的论文奖励2万元。
优秀科研工作组织奖量化标准一、基本要求1.科研工作量核定按评奖期(两个年度)进行。
集体成果第一作者为本校职工方能计分。
2.论文发表报纸每篇不得少于1500字,期刊每篇不得少于4000字,低于上述数字分值减半。
出版学术著作或教材每部(套)10万字以上。
咨政报告字数不限。
3.科研成果获奖、转载与原作发表得分分别计分。
同一成果获两次以上奖励或同一决策咨询报告获两次以上批示按最高分值计分一次。
4.科研项目立项与结项在同一评奖期内一次性计分,跨评奖期项目立项和结项各按二分之一计分。
二、各类科研成果的量化标准⒈承担科研项目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每项1500分;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每项1000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每项1000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每项600分。
⑵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每项300分;全国党校系统调研课题及国家有关部委课题每项250分;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专项研究课题每项250分;省软科学课题和省领导圈定课题每项200分。
⑶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舆情跟踪研判课题、省教育厅课题每项150分。
⑷全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省委党校委托课题和招标课题每项100分。
⑸省辖市级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省直部门委托课题、省辖市委市政府委托课题以及安徽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本科院校发布的课题每项80分。
⑹省辖市领导圈定课题、市直属部门委托课题、省属大型企业委托课题每项60分。
⒉出版学术著作、教材⑴A类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央党校精品文库出版的学术著作、教材每部(套)500分;⑵B类出版社:各部委主办的出版社、各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教材每部(套)400分;⑶C类出版社:各省专业出版社、高等院校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教材每部(套)300分。
⒊发表理论文章和研究报告⑴《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以及《求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研究》、《经济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法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历史研究》、《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世界经济》、《外交评论》、《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每篇400分。
重庆三峡学院成果认定与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总则(一)为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鼓励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转化,推动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特修订本办法。
(二)成果分类与认定包括科研项目类、论文类、著作类、获奖类、专利及软件类、成果鉴定登记及应用成果类、创作类、体育类等八类。
第二条成果认定范围及原则(一)认定成果原则上须冠名“重庆三峡学院”或相关科研平台的名称。
(二)对成果的认定首先认定单位排名,然后认定个人排名。
(三)作者的科研成果与其所从事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或管理工作岗位一致。
(四)有违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成果,不纳入认定范围。
第三条学术论文的认定(一)学术论文资格的认定1.期刊学术论文是在具有合法刊号并公开发行的连续性学术期刊上学术研究栏目登载的学术论文,并与对应刊物在中国知网(CNKI)或维普网上同期公布的信息一致。
2、学术论文独立成篇,不含书评(出版编辑系列除外)、会议报道、学术动态、短评、摘要。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不少于2500字、自然科学术论文不少于2000字。
对高级别刊物发表的论文可适当放宽,书写符合论文的一般格式。
3.除转载和相关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外,一般情况下期刊的增刊、内刊、内部发行物等登载的论文不作为学术期刊论文认定。
4.国内独立发行的外文期刊、中文混编期刊,按照其中文期刊相应级别认定。
境外(含港澳台)发行的中文、外文期刊未进入相关收录系统,原则上作为一般期刊认定。
5. 报纸以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教育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文汇报理论版、中国青年报理论版及省市级党报理论版为准。
6.经学校人事处同意攻读博士和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在编人员,其科研成果的第一署名是相关单位,第二署名是重庆三峡学院(脚注等不算)。
其成果的发表时间须在攻读学位或进站期间。
7.学术论文的学科性应与其发表期刊的学科性一致,否则降级认定。
(二)学术论文级别的认定学术期刊分为T、A、B、C四类,其中T、A类为学科级期刊,B类为核心期刊,C类为一般期刊。
附件一
申请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20级博士生科研情况一览表考生姓名:报考专业:
一、研究经历a
b若无证明人,可不填;若有,请详细列出证明人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及email等信息,以备查核。
二、学术活动c参与
d若有与学术相关的获奖(不包含学习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励等),可填写在本表中,附证明材料(接受复印件、照片等)。
三、科研成果e
文等),按时间倒序排列;请附正式发表/出版成果的期刊/书籍首页、目录页(含标题及作者信息)、作品首页的复印件。
四、代表作f
提供原件的,提供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