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降水方案[1]
- 格式:docx
- 大小:121.33 KB
- 文档页数:16
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目标与安全要求1.1施工目标:通过管井降水工程,解决工地降雨天气对施工现场造成的积水问题,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1.2安全要求: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施工前准备2.1调查工程区域降水情况:了解工程区域的降水量、降水频率和降水持续时间。
2.2确定管井降水施工位置:根据工程区域的地形、坡度和水文条件,确定最佳的管井降水位置。
2.3资源准备: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包括管道、水泵、阀门等。
三、施工工艺与方案3.1管道铺设:根据工程需要,在工地内或周边地区铺设管道。
管道可以采用PVC管或HDPE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规格和长度。
3.2管道连接:使用专用的管道连接件将管道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牢固、密封性好。
3.3管井设置:根据实际需要,在管道的适当位置设置管井,以便于水泵的安装和维修。
3.4水泵选型与安装:根据工地的降水情况和管道长度,选择合适的水泵,并将其安装在管井内。
3.5阀门设置与控制:在管道中设置适当的阀门,用于控制管路的开关和水流量。
3.6水泵运行与监控:确保水泵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安装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四、施工流程4.1确定降水施工时间:根据天气预报,选择降水较少或停止降雨的时间段进行施工。
4.2确定施工区域: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确定降水施工的范围和区域。
4.3进行管道铺设:根据施工方案,进行管道的铺设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管道畅通。
4.4安装水泵和阀门:将水泵安装在管井内,并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阀门,确保水流畅通和控制精确。
4.5启动水泵进行降水:根据施工现场的降水情况,启动水泵进行降水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畅通和安全。
4.6监控与维护:定期对水泵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管道的液位和水流情况,及时处理问题。
五、安全措施5.1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别士桥泵站工程基坑管井井点降水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XX 市北门综合改造工程的一局部,工程位于状元北路至宛溪河之间,长约620m,对该段道双河发展裁弯取直,并在末端修重建别士桥排涝泵站。
本次降水为两个单体。
○1泵站排水涵泵站建造物包括进水闸、前池及进水池、泵房、压力水箱、控制段、排涝穿堤出水涵〔兼自排涵〕等。
泵房为湿室型堤后式、安装6 台1200ZLB-100 型立式轴流泵,配6 台YL4503-12 型立式电动机,设计排涝流量24.28m3/s,总装机容量1500Kw。
根据现场实际开挖地下水位埋藏较浅,8.6m 米处见地下水,根底埋设较深,根抵标高为4.3m,且即将进入雨季,地下水位不断上升,土内含水接近饱和状态,这种施工条件给根抵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根抵开挖后随时有塌方的危(wei)险,其中多处距原有建造物、管架、污水管线及污水井等特殊近,根抵开挖后如果塌方,扰动原有根抵及管线等,将对原建造物等构成极大的危害,可能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管井降水。
为了满足文明施工的要求,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我公司采取管井降水的措施,管井降水所排出的水必须按要求排放到指定的排水井,并做好排水的过滤工作,这些降水、排水工作都要持续到根抵工程完毕回填后才干停顿,以保证根抵等在枯燥条件下施工。
二、编制依据1、有关文件;XX 市水务局“水堤〔2022〕35 号文〞。
2、XX 市北门改造地形图及规划图。
3、别士桥泵站工程施工图纸4、?XX 市道叉河河道整治及别士桥泵站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XX 省水利水电勘测XX2022.9〕;5、?建造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标准?〔JGJ/T111-98〕;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SL303-2004〕;7、建造地基根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028、现场实际勘察三、施工准备根据工程的构造、特点、进度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投入足够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按种类和数量组织进场。
地下室管井降水方案一、背景介绍地下室作为建筑物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常常用于储存或者作为生产设备的空间。
然而,由于地下室处于地下水位以上,以及周围地面的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原因,地下室往往会面临降水问题。
为了解决地下室降水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降水方案。
二、问题分析地下室降水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导致地下室内水分渗透。
2.周围地面排水系统不完善:周围的地面排水系统不完善,无法有效地排除地表积水。
3.雨水管道堵塞:雨水管道因堵塞或其他原因无法畅通,造成雨水倒灌到地下室。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地下室降水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方案:1.加强地下室防水措施:在地下室施工时,应加强防水措施,采用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处理,确保地下室内部不受地下水渗透的影响。
2.完善周围地面排水系统:对周围地面进行排水系统改造,增加排水设备,确保地面积水能够迅速排泄。
3.检查并清理雨水管道:定期检查雨水管道的畅通情况,对于堵塞的管道进行清理,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流入排水系统,不造成地下室积水。
4.安装地下室排水系统:为地下室单独设计并安装排水系统,确保地下室内部的水分能够迅速排泄到外部。
5.采用坡度排水系统:在地下室的底板和墙体上设置坡度,使地下室内的水分自然排泄到地下室角部的集水设备中,然后通过排水系统排出去。
6.应急处理方案:制定地下室降水的应急处理方案,一旦地下室发生降水,能够立即采取措施,限制降水对地下室的影响。
四、实施计划1.制定地下室施工阶段的防水方案,确保地下室底板和墙体的防水工程质量。
2.对周围地面进行排水系统改造,并增加排水设备及管道。
3.定期检查雨水管道的畅通情况,并进行清理和维护。
4.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地下室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工作。
5.在地下室底板和墙体上设置坡度,确保地下室内的水分能够自然排泄。
6.制定地下室降水的应急处理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五、预期效果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地下室内部不再受到地下水的渗透影响,保证地下室内的物品和设备的安全。
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1. 引言管井降水是指在施工中对地下的管井进行降水处理,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档旨在提供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降水设备、操作步骤等内容。
2. 施工准备2.1 人员和物资准备在开始管井降水施工前,需要准备以下人员和物资:•施工队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降水设备:包括降水泵、降水管道等。
2.2 施工前期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定降水范围:根据工程需要,确定需要降水的管井范围。
•清理管道:清理管道内的杂物和积水,确保降水设备正常运行。
•检查降水设备:检查降水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降水设备3.1 降水泵降水泵是管井降水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通过吸入管井内的水,将水泵出井外。
选用合适的降水泵可提高降水效率。
3.2 降水管道降水管道将降水泵泵出的水从井内排出。
降水管道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水回流和泄漏。
4. 操作步骤4.1 安装降水设备在确定好降水设备的位置后,需按照操作规程安装降水设备。
同时,要确保设备安装稳固,并与电源连接好。
4.2 启动降水设备将降水泵接通电源后,通过操作开关启动降水设备。
确保降水泵正常工作并能将管井内的水泵出。
4.3 监控降水效果在降水过程中,需设置监测装置,实时监控降水效果。
如果发现降水效果不理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4.4 完成降水作业根据工程需要和降水效果,确定降水作业完成的标准。
在达到标准后,可以停止降水设备的工作。
5. 安全措施在进行管井降水施工时,需注意以下安全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降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查电源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性能,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在降水过程中,及时排除设备故障,防止降水泵受损。
•防止施工人员滑倒,提供必要的防滑措施。
6. 结论管井降水是保证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档提供了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降水设备、操作步骤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 (2)2.1、基坑工程概况 (2)2.2、水文地质概况 (3)2.3、工程特点 (3)三、降水设计方案 (4)3.1、设计参数 (4)3.2、降水井平面布置 (4)四、施工准备 (5)4.1、测量放线 (5)4.2、施工用电、用水配置 (5)4.3、打井机械及井点设备 (5)4.4、抽水设备的型号 (5)4.5、人员的组织及安排 (6)五、施工工艺 (6)六、降水井质量要求 (10)七、降水过程的控制 (11)八、降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8.1、降水管理 (11)8.2、施工技术措施 (12)8.3、生产设备准备 (12)8.4、质量措施 (12)九、成品保护及环保措施 (13)十、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3)十一、基坑降水应急措施 (14)一、编制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J120-99);《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J08-61-97)《基坑工程手册》(2009年版)本工程《世锦名城商业楼及地下车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世锦名城7#楼施工图纸等;二、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2.1、基坑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世锦名城7#住宅楼,基坑面积2354m2,±0.000相当于甲方指定基准点高程+1.25m,自然地坪相对标高约为-0.75m。
基坑整体地下二层,开挖深度约为5.9m。
详见基坑开挖平面图。
2.2、水文地质概况表层地下水属于孔隙潜水类型,以大气降水补给,蒸发形式排泄为主,水位随季节略有变化。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在1.00~2.00m左右。
勘探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水位如下:稳定水位埋深4.80~5.70m,标高-5.22~-4.32m。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XX地区,由于地下水位较高,为确保基坑开挖及后续施工的安全,需采取管井降水措施。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达到有效降低水位,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目的。
二、施工准备1. 设备准备:根据工程规模和地下水情况,准备相应数量的管井钻机、抽水设备(如潜水泵)以及相应的管材和辅助材料。
2. 人员安排:配置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确保施工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3. 施工前勘探: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下水文地质条件,为管井布置提供依据。
三、管井布置1. 根据勘探结果和工程设计要求,合理布置管井位置,确保管井能够覆盖整个需要降水的区域。
2. 管井间距一般控制在15-20米,具体根据地下水流动性和土层情况调整。
3. 管井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水位以下,以确保降水效果。
四、施工流程1. 定位:按照布置图精确定位管井位置。
2. 钻孔:使用管井钻机钻孔至设计深度。
3. 安装管井:将预制好的管井管放入孔中,确保管井垂直度和稳定性。
4. 填滤料:在管井周围填充适量的滤料,以保证水的流通性。
5. 安装抽水设备:将潜水泵等抽水设备安装到位,并进行试运行。
6. 正式降水:开启抽水设备,正式开始降水作业。
五、安全与环保措施1. 定期检查抽水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稳定可靠。
2. 监测水位变化,及时调整抽水量,防止过度降水造成地面沉降。
3. 做好现场排水工作,防止积水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4. 遵守相关环保法规,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扬尘等污染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六、施工监控与管理1. 建立完善的施工监控体系,实时监控水位、流量等关键数据。
2. 记录每日降水量,分析降水效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秩序和工程质量。
七、总结与验收1. 施工完成后,对管井降水效果进行评估,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2. 整理施工记录和相关材料,编制施工总结报告。
3. 邀请业主、监理等相关人员进行现场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管井降水实施方案一、前言管井降水是指通过井筒和管道将地下水抽出,以降低地下水位,控制地下水位下降速度,保护工程安全的一种方法。
在工程建设中,地下水对工程施工和运行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管井降水实施方案,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就管井降水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实施方案1. 水文地质勘察在进行管井降水前,首先需要对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勘察。
通过地下水位、水文地质剖面、水文地质图等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确定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为管井降水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 井网布设根据水文地质勘察结果,确定管井的布设位置和井网的布设方式。
井网的布设应考虑到地下水位、地下水流方向等因素,合理确定井筒的数量和位置,保证管井降水的效果。
3. 井筒施工在确定好井网布设后,需进行井筒的施工。
井筒的施工包括井筒的打井、井筒的加固、井筒的管道连接等工作。
井筒施工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确保井筒的质量和安全。
4. 降水管道安装井筒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降水管道的安装。
降水管道的安装应考虑到管道的材质、连接方式、管道的排水能力等因素,保证管道的畅通和稳定。
5. 抽水设备安装在完成降水管道的安装后,需要进行抽水设备的安装。
抽水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地下水位、降水量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抽水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
6. 管井降水运行完成抽水设备的安装后,即可进行管井降水的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位、降水量等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调整管井降水的运行方式,确保地下水位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7. 管井降水效果评估管井降水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对降水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工程施工和运行的影响等,评估结果将为后续管井降水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三、总结管井降水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管井降水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保证工程的安全进行。
因此,在实施管井降水时,需要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井网布设、井筒施工、降水管道安装、抽水设备安装、管井降水运行和效果评估等环节,确保管井降水的顺利实施。
管井降水的施工方案1. 引言管井降水是在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措施之一,主要用于排除管井内部的积水,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管井降水的施工方案,包括降水的原理、施工步骤、材料工具的准备等内容。
2. 降水原理管井降水是通过人工排除管井内部的积水,使其处于干燥状态。
降水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探测在施工前,先使用探测仪器探测管井内部的积水情况,确定积水深度和位置。
2.2 抽水使用专业的排水设备,如泵或水渣车,将管井内的积水抽出。
抽水过程中,需要将排出的积水储存或排放到指定的地点。
2.3 清理在抽水完成后,对管井内部进行清理,清除淤泥、杂物等。
2.4 干燥利用通风设备或其他干燥工具,加速管井内部的干燥过程。
确保管井内的墙壁和底部干燥,以便后续施工作业。
3. 施工步骤管井降水的施工步骤如下:3.1 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和工具。
主要包括:抽水设备(泵或水渣车)、通风设备、清理工具(如清砂器、清淤器)、安全防护用品等。
3.2 探测管井内积水情况使用探测仪器对管井内的积水进行探测,确定积水的深度和位置。
根据积水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水方案和工具。
3.3 抽水处理根据探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抽水设备进行降水处理。
将管井内的积水抽出,并储存或排放到指定的地点。
3.4 清理管井内部在抽水完成后,使用清理工具对管井内的淤泥、杂物进行清理。
确保管井内部干净整洁。
3.5 干燥管井使用通风设备或其他干燥工具,对管井内部进行干燥处理。
保证管井内的墙壁和底部干燥,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
3.6 安全防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材料工具准备在管井降水施工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工具:•抽水设备(泵或水渣车)•通风设备•清理工具(如清砂器、清淤器)•清洁工具(如刷子、拖把等)•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口罩等)5. 注意事项在进行管井降水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管井降水施工方案是在地下水位过高或者需要降低工程周边水位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有效控制地下水的工程措施。
通过合理设计管井,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二、施工原理管井降水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建设降水管井、泵站设备、排水管道等组成。
通过管井连通地下水层,利用泵站设备将地下水抽出,通过排水管道排放到指定位置。
从而降低地下水位,提供施工条件。
三、施工步骤1. 地质勘察在确定降水区域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为后续方案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设计方案确定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管井降水施工方案,包括管井布置、泵站选址、管道敷设等。
3. 管井建设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方案,在工程周边区域开挖管井,安装井筒及排水管道,并对井筒进行加固。
4. 泵站设备安装选址合适的位置搭建泵站设备,接通排水管道,根据设计要求调试设备。
5. 开启降水当管井建设及泵站设备安装完成后,开始开启降水泵,将地下水抽出排放,降低地下水位。
6. 安全监测在降水过程中,需要对工程周边进行安全监测,确保泵站设备正常运行,地下水位稳定下降。
四、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需注意排水管道埋深及排水流速,避免引起地基沉降或地下空洞形成。
2.泵站设备需定期检修保养,保证设备运行稳定。
3.完工后需及时拆除不需要的设备及管道,清理场地。
4.施工单位需制定应急预案,应对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五、总结管井降水施工方案是一种有效降低地下水位的技术手段,适用于需要地下水控制的工程项目。
通过严格按照施工步骤执行,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保障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一基坑降水方案设计及施工拟建场地位于彭州市濛阳镇工业集中发展区。
濛阳镇位于成都市北郊、彭州市东南部,距成都市区22公里、位于青白江、新都和德阳市辖区内什邡、广汉等数个市、县交界处2.2降水技术要求基坑降水设计应满足基础开挖施工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⑴降水面积: 约40m2⑵地下水位埋深自然地面以下1.0m⑶基础开挖深度: 自然地面以下约4.0m⑷建筑基础埋深: 自然地面以下4.20m(人工捡底20cm)⑸要求水位下降深度: 自然地面以下4.70m⑹水位下降值: S=3.70m⑺抽水含砂量: <0.05‰2.3、降水设计⑴、参数选择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参数取值如下:渗透系数K=20.0 m/d导压系数A=90000 m2/d导水系数T=850m2/d⑵、基坑等值园半径(Ro)计算:Ro=η(L+B)/4 …………………⑴式中:L、B──分别为降水的长度与宽度。
η──系数、取η=1.18⑶基坑涌水量计算:用非稳定流方法Q=()()μπWHssHT⋅⋅-⋅22…………………⑵u=Ro/ 4ato式中:Q ──基坑涌水量(m3/d)W(u)──井函数Ho ──含水层厚度(m)取,20.0mS ──基坑设计水位下降值(m)T ──导水系数(m2/d)a ──导压系数(m2/d)to ──预期的基坑中心点水位到达设计水位下降值的抽水时间(d)Ro ──基坑等值园半径(m)⑷过滤器比排水性能计算:ψ=3120kr⨯π……………………⑶式中:ψ──过滤器比排水性能r ──井的半径(m)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⑸井点数目计算:用非稳定流方法:Yo=()∑=⋅π⋅⋅-n 1i i 020u W t n 2H Q H ……………………⑷ ui =04at x inYo ≥ψQ≥(n-1)Yo 式中:Yo ──井点处的水柱高度 (m)n ──井点数W(ui)──井函数Xi ──各井点中心至某一井点外壁处的距离(m)⑹、降水井深度计算:Hs=Hw +Ho式中:Hs ──降水井深度(m)Hw ──从地面到自然水位的深度(m)Ho ──含水层揭露厚度(m)以上公式,已编为计算机程序,将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得:降水井数n=52口,降水井深度Hs =10.0m ,间距25m 。
管井井点降水方案引言管井井点降水方案是在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地下水控制措施,用于降低地下水位。
本文将介绍管井井点降水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1. 问题描述在某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高,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需要进行降水处理。
降水方案包括确定井点位置、设置降水管井和排水管道,以及具体的降水方案等。
2. 管井井点选择和设置2.1 井点选择井点的选择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地下水位高程 - 工地周边地形和地质条件 - 施工区域的尺寸和形状 - 降水后的水量和排水能力要求2.2 井点设置确定好井点位置后,需要进行井点的设置: - 使用钻孔等设备进行井点开挖 - 井点的直径和深度应根据降水需求进行确定 - 井点底部设置过滤层和集水管,以确保有效的排水效果3. 管道和排水系统设计3.1 管道设计根据降水需求和工地的具体情况,设计合适的管道网络: - 确定主管道和分支管道的位置和尺寸 - 确保管道的坡度合理,以保证水能流畅排出3.2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包括: - 设计合适的泵站以提升排水水位 - 设计排水管道的连通和分流情况 - 考虑雨水回收系统的安装和利用4. 降水方案4.1 降水计算根据地下水位高程、地质条件和施工区域尺寸,进行降水量的计算。
可以通过地下水位观测和降水试验来确定准确的降水量。
4.2 降水方案根据降水计算结果和工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降水方案: - 确定降水的时间和频率,以及每次降水的水位控制要求 - 确定降水的持续时间和速率,以及降水过程中的水位监测频率 - 降水过程中的安全和应急预案5. 实施和监测5.1 施工操作根据降水方案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 - 进行井点开挖和设置 - 安装管井和排水管道 - 设置排水泵站和降水设备 - 进行降水操作和监测5.2 监测与调整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调整: - 监测地下水位和排水效果 -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 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结论通过管井井点降水方案的实施,可以降低地下水位,为建筑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工程施工图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按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及地质报告编制以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详见方案说明)二、施工准备1、材料无砂混凝土管(滤管)、滤网、2~4mm砂碎石混合料、潜水钻机、泥浆车、泥浆泵、清水泵、潜水泵等。
2、作业条件(1)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
(2)地质勘测资料齐全,根据地下水位埋深、土层分布和基坑放坡系数,确定井点位置、数量和降水深度。
三、井点设置及计算本工程按建设单位要求及地质情况,采用管井井点降水,呈矩形布置。
井点沿基坑周围离边坡上缘1.5—1.0米呈矩形布置,井点深入透水层6-9米,还应比所需降水的深度深6—8米,井距采用25-30米。
四、工艺流程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钻机就位→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碎石过滤层→洗井→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毕拔井管→封井五、操作要点及技术要求1.定位:根据设计的井位及现场实际情况,准确定出各井位置,并做好标记。
2.采用循环钻成孔,孔径一为300mm,用泥浆护壁,孔口设置护筒、,以防孔口塌方,并在一侧设排泥沟、泥浆池。
成孔后立即清孔,并安装井管。
井管下入后,井管的滤管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的适当范围内;并在井管与孔壁间填充碎石滤料。
3.安装水泵前,用压缩空气洗井法清洗滤井,冲除尘渣,直到井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量为止。
4.采用DN50水泵,及DN50塑料管将地下水排到建设单位指定的排水沟。
水泵安装后,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做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合格后进行试抽水,满足要求后转入正常工作。
5.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做好详细记录。
六.质量要求1.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测量放线(1)测量放线依据现场桩为基准,±0.000标高采用精密测距仪和经纬仪,并根据井点布置图放线定位。
(2)放线经复核后报监理部门确认方可进行施工。
2、施工用电、用水配置(1)施工用电直接从配电房接入、电压满足降水用电负荷。
(2)依据用水设备和施工经验,需用水量5~10立方米/小时直径50毫米管,就能满足施工用水。
3、打井机械及井点设备打井机械可根据工期要求变更。
井点设备是由井点管、连接管、排水主管及抽水设备等组成。
4、抽水设备的型号本工程抽水设备采用潜水泵,功率为0.75kw、扬程18米、流量为6m³/h。
口径为38mm。
主要材料用量表5、人员的组织及安排(1)降水组织机构降水施工组织机构图(2)劳动力安排二、施工工艺1、测量定位按施工图放出井的中心点。
正常情况下井位偏差不宜大于0.5米,因障碍物影响偏差过大时,应验算不利点降深。
井位应设立显著标志,必面时用钢纤打入地面以下300mm,并灌石灰粉作标记。
2、钻孔定位以定好的井位点为中心,800毫米为直径作圆,向下开0.50米作为井口。
深度以见原状土为准,确认无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后放护筒,护筒外侧填粘土封隔好表层杂填土,以防钻井冲洗液漏失。
3、桩机就位桩机就位时需用水准仪找平,做到稳固、周正、水平,以保证钻进过程中的钻机稳定。
起落钻塔必须平稳、准确。
钻机就位偏差应小于20mm,钻塔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
4、钻井(1)钻进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冲洗液的流损变化,水的补充要随冲洗液的流损情况及时调整,一般应保持冲洗液面不低于井口下1米,当钻遇卵石层,冲洗液大量流失时,应加大补水量,必要时应投入适量的泥土形成一定粘度的泥浆以控制冲洗液漏失,防止塌孔事故。
在以粘土为主的地层中钻井时,由于钻井自造浆较稠,钻进效率低,此时可排走一部分泥浆,补充清水,调整泥浆密度到适宜状态。
钻进中发现塌孔、斜孔时应及时处理。
管井降水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井管施工中的降水施工,旨在有效控制工程中井底水位,确保井口施工条件安全。
具体方案如下:二、施工原则1.确保施工安全。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执行合理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2.提高施工效率。
合理设置施工步骤,进行科学组织,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3.控制施工成本。
通过合理使用设备和人力资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控制施工成本。
三、施工内容及步骤1.施工内容(1)降水施工前准备:通过现场踏勘,确定降水位置和深度,提前准备好所需的降水设备和材料。
(2)井底降水施工:钻洞或挖井至井底后,进行井底降水施工。
根据井底水位,选用适当的降水方法,利用降水泵抽取井底水。
(3)井口降水施工:井底水位降至要求水平后,在井口设置降水井筒,利用抽水泵将井底水抽到地面上。
2.施工步骤(1)施工前准备:确认井口降水位置和降水深度,计算降水设备和材料的需求量。
同时对施工环境进行评估和预警,确保施工安全。
(2)搭设降水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水设备,如降水泵、离心泵等,并将设备搭设在井口附近。
(3)排除井底杂物:若井底有杂物阻碍降水,需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将其清理干净,确保井底畅通。
(4)进行井底降水:根据井底水位情况,选择适当的降水泵,将井底水抽到地表。
同时,根据井底水位的变化情况,灵活调整降水设备和抽水量。
(5)架设降水井筒:当井底水位降至要求水平后,设置降水井筒,并与地面降水设备连通,使井底水通过抽水泵被抽到地表。
(6)监测及调整:在降水过程中,应对降水设备进行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降水效果和施工安全。
(7)施工结束:当井底水位降至标准水平后,确认降水任务完成。
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并将降水设备进行维护和修复,为下一次降水施工保持设备完好。
四、安全措施1.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指定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范,明确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咱们得明确一下施工的目的和重要性。
管井降水,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解决地下水位过高的问题,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基沉降、滑坡等安全事故。
这可是个大工程,搞不好会出大乱子,所以咱们得小心翼翼地对待。
一、施工前准备1.现场勘察施工前,咱们得去现场走一圈,看看地形地貌,了解地下水位情况,测量一下井位,确定井深和井径。
这就像是给病人看病,得先了解病情才能对症下药。
2.材料准备管井降水施工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比如井管、滤水管、排水泵等。
这些材料得提前准备好,不能到时候抓瞎。
3.人员培训施工队伍是关键,咱们得选拔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队伍。
施工前,还得给他们进行一次专门的培训,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操作流程。
二、施工步骤1.井位定位根据现场勘察的结果,确定井位,并做好标记。
这就像是在地图上标出目的地,咱们得确保施工队伍按照这个位置进行施工。
2.井管安装井管是管井降水施工的核心部分。
咱们得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将井管准确地安装在预定位置。
这就像是给病人植入支架,得小心翼翼,不能有丝毫差池。
3.滤水管安装滤水管是让地下水顺利排出的关键。
安装时,要注意滤水管的位置和深度,确保地下水能够顺利流入井中。
4.排水泵安装排水泵是管井降水施工的“心脏”,负责将地下水抽出。
安装排水泵时,要确保其正常工作,避免出现故障。
5.井口防护为了确保施工安全,井口得设置防护栏和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
三、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安全是首要任务。
要确保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环保意识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污染地下水。
施工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地貌。
3.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管井降水工程的关键。
要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规范,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四、施工后期维护1.定期检查施工完成后,要定期对管井降水工程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故障排除一旦发现故障,要及时进行排除,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一、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地下水位上升给城市建设工程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地下水灌溉问题,进行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
1.确定施工地点:根据地下水位和工程需求,确定降水管井的布置位置。
2.设计降水管井:根据地下水位高程和流量要求,设计合适的降水管井。
3.采购材料:采购管道、井筒、泵等降水设备及施工所需材料。
三、施工流程
1. 井筒开挖
1.确定井筒位置和深度。
2.开挖井筒,保证井口直径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3.挖掘完成后,清理井底,保证井底平整。
2. 管道铺设
1.将管道根据设计要求连接好,确保连接牢固。
2.按照设计要求将管道沉入井内,并固定好。
3. 泵设安装
1.将降水泵设放入井筒中,并连接好电源。
2.调试泵设,确保正常工作。
4. 系统调试
1.将管井系统进行整体调试,检查是否有漏水及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2.调试完毕后,进行系统数据记录,以备后续监控和管理。
四、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操作。
2.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防止杂物等造成堵塞或危险。
3.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降水管井的功能正常。
五、总结
通过管井降水专项施工,可以有效解决地下水位上升的问题,保障城市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希望通过本文对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的介绍,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施工方法的流程和要点。
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三、施工方案选择四、井点设计依据五、主要施工方法六、安全运行应急预案七、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八、降水时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控制九、质量保证体系十、工期保证措施十一、主要机械设备材料计划十二、施工组织体系十三、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和实施措施十四、附图、工程概况1.1南京江宁区上坊北侧经济适用房项目9#地块位于江宁区上坊镇西岗村,地下二层为自行车库和汽车库,主楼为16层,建筑高度为72m;裙楼为5层,建筑高度为28.3m。
基础底板低标高为-9.95、-8.95m。
拟建场地自然标高为-1.25~-3.75m 左右。
基坑开挖深度为7.7m~9.7m左右。
基坑周长为80m*145m左右,本工程土0.00 为黄海高程11.000m。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1土层自上而下地质情况简述如下:1-2 层素填土:黄褐~灰褐色,以粉质粘土为主,流塑,含少量碎砖,底部偶见耕土,填龄小于10 年。
场区局部分布,厚度:0.30-3.20m ,平均0.69m; 层顶标高:7.15m-8.53m,平均7.51m。
1-2A 层淤泥质素填土:灰色,以淤泥为主,流塑,含有腐植物,填龄小于1 年,主要为附近水塘清淤时回填。
场区局部分布,厚度:0.50-0.80m ,平均0.65m; 层顶标高:4.07-5.93m ,平均5.00m。
2-1 层粉质粘土~粘土:灰黄色~灰褐色,可塑,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场区局部分布,厚度:0.60-2.40m,平均1.25m;层顶标高:6.42-7.65m,平均7.00m;层顶埋深:0.30-1.00m,平均0.48m。
2-2A层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局部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场区局部缺失,厚度:2.70-18.00m ,平均11.31m;层顶标高:3.27-7.09m,平均5.80m;层顶埋深:0.40-4.00m,平均1.67m。
3-2 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局部灰色,可塑,含有铁锰质浸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场区局部分布,厚度:1.20-17.80m ,平均7.38m;层顶标高:-11.23-7.33,平均-3.02m ;层顶埋深:0.50-18.50m,平均10.55m。
3-2A 层粉质粘土:灰色,可塑,局部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场区局部分布,厚度:2.90-9.60m,平均5.93m;层顶标高:-7.37-1.14,平均-2.20m ;层顶埋深:6.70-15.00m,平均9.93m。
3-3 层粘土~粉质粘土:黄褐色,局部青灰色,硬塑,含铁质氧化物和灰白色高岭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场区局部分布,厚度:4.60-9.60m,平均7.38m;层顶标高-4.67-0.05m,平均-2.50m;层顶埋深:8.20-12.20m ,平均10.18m。
4 层含卵砾石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局部硬塑,含5-30%的卵砾石,粒径2-50mm大小不等,棱角状,成份主要为石英质砂岩,少量大于110mm局部为中粗砂混乱砾石。
场区局部缺失,厚度:0.40-2.30m,平均0.95m;层顶标高:-14.36-9.25m,平均-11.21m ;层顶埋深16.70-21.70m,平均18.68m。
5-1 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紫红~紫灰色,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发生变化,含大量粘土矿物。
风化裂隙发育,岩心破碎,岩块用手可折断,浸水软化,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局部为粉砂质泥岩。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70-5.20m,平均2.38m;层顶标高:-18.60 —8.12m, 平均-11.81m ;层底埋深:15.50-26.00m,平均19.32m。
5-2A 层中风化粉砂质泥岩:紫红~紫灰色,组织结构部分破坏,裂隙发育,裂隙间见风化粘土矿物,岩心破碎,属软土~极软土,岩土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场区局部分布,厚度:0.80-4.00m,平均2.66m;层顶标高:-17.86 —9.89m, 平均-12.60m ;层底埋深:17.40-25.20m,平均20.09m.5-2 层中化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紫红~紫灰色,组织结构部分破坏,裂隙较发育,裂隙面间见风化粘土矿物,岩心完整,属软岩-极软岩,局部为细砂岩,岩质较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改层未穿透。
场地地貌单元为秦淮河阶地,发育有坳沟,地下水属潜水,主要赋存于1 层填土以及2 层土中,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以蒸发和渗流形式排泄。
勘探期间由部分钻孔测得的初见水位埋深为0.6~1.10m,相应标高为6.69~7.15m;稳定水位埋深为0.30~0.810m,相应标高为6.89-7.35m。
地下水位的年变幅约0.5m 左右。
三、施工方案选择3.1基坑降水是工程的先行工作,由于地下水位较浅和地下水的毛细上升作用,地基土中的空隙几乎为水所饱和,地基土的粘度很大,使得开挖和倾倒困难。
为了确保土方开挖的顺利施工必须在土方开挖前15进行降水。
3.2人工降水的方法有多种: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降水、管井井点等。
结合本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该地区以往降水经验,对各种降水方法施工可行性和工程造价的综合比较分析后认为: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是本工程优选的方法。
其优点在于:降水效果好、作业条件简单、运行管理方便、操作维修简便、运行成本低、可塑性大。
四、井点设计依据4. 1依据4.1.1本工程的岩土勘察报告4.1. 2本工程的施工图4.1. 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 1- 98)4. 1. 4临近基础降水工程成功案例4. 2管井降水计算4. 2. 1基坑涌水量基坑降水示意图Q = A • M •卩A为基坑面积;M为疏干的含水层厚度,M = 7.8+1.5-5=4.3 m伪含水层的给水度,一般取0.1。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4988用。
2、降水井数量确定:单井出水量计算:<7 二120降水井数量计算:w = 1.1^q为单井允许最大进水量(m3/d);r s为过滤器半径(m);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30个。
3、过滤器长度计算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几> i0 732 0k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r o为基坑等效半径;r w为管井半径;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F0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1.3m4、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几岛険…心)$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r i为各井距离基坑中心的距离。
根据计算得S i=4.354m >= S=4.3m,故该井点布置方案满足施工降水要求!故采用管井降水:30 口深井,井深14m对基坑进行预降水,布置完成后应同时开启使之形成井群效应。
五、主要施工方法5.1 降水井设计1)疏干井数量设计根据“国家规范”。
结合地质勘察报告中提供数据进行计算,单口井的间距大约为8m井深14m坑内的疏干井同时工作一定时间后方可挖土,基坑逐步开挖到设计标高,保留部分井做抗浮井继续工作,保留的井抽水到结构封顶后才能停止抽水,所有降水井抽出的地下水均应排到坑外的排水系统内。
2)井构造与设计要求①、井孔:深井开孔孔径为© 650mm孔深15m—径到底。
井口应高于地面以上0.30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上部采用粘土封闭,其深度不小于1 . 0 0 m。
(见深井结构图)。
②、井管:均采用砼管,井管直径© 360mm③、过滤器(滤水管):均采用滤水管外均包二层50目〜60目的尼龙网,滤水管的直径与井壁管的直径相同。
④、沉淀管:沉淀管主要起到过滤器不致因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的作用,沉淀管接在滤水管底部,直径与滤水管相同,长度为1.00m,沉淀管底口要封闭。
⑤、填砾料:各井管四周从井底向上至滤水管处填粗砂。
⑥、填粘性土隔水封孔:在粗砂的围填面以上采用粘土围填至井口并夯实,高度约为设计高度,并做好井口管外的封闭工作。
⑦、根据设计要求及分层挖土的情况本次降水采用一道滤管降水,各井的结构及过滤器的安装部位见“降水井结构图” ,土方开挖露出井管立即安排专人,及时随挖随截断,并及时安装好抽水泵保证降水效果。
5.2降水运行降水运行分为二个部分(1)疏干井降水运行疏干井施工完成后,应立即投入预抽水,成井后所有井应同时开启,使之形成井群效应。
使用DH48S/S 电子自动控制系统,本系统可对多达数百水泵进行24 小时自动控制,可根据施工需要调节抽水时间和流量,能对预先设定降低水位全天侯控制,能确保降水质量,能有效解决“人工控制”中的诸多弊端。
(2)大底板施工前,应由设计单位提供基础及上部结构的抗浮力,预留部分抗浮井点,降水结束应由总包单位开具停止降水的通知书。
抽水结束后应进行封井,并割除井管。
(3)封井降水结束后,进行封井,去除坑底标高以上无砂砼管,填碎石,浇注C15 厚500mn砼封堵井口六、安全运行应急预案降水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施工进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忽视一些影响降水安全的因素,为了保证一切正常,事先考虑好应急措施。
(1)双电源保证措施为了防止大面积停电的突然发生以及现场电路系统故障,必须提供双电源保证措施,当有一路工业用电的同时配备柴油发电机,发电量为100kW为了保证柴油发电机处于完好工作状态,定期(1 ~2周)试运行一次,保证应急时柴油发电机必须能够即时发动供电,同时在电路设计时采用双向闸刀,确保工业电与柴油发电机供电自由切换,保证停电30分钟内能将降水井的电源得到更换,确保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降水不得长时间中断。
(发动机系统由甲方负责提供)(2)排水保证措施排水是否正常将直接影响降水运行,根据降水最高峰估算,每天大约排2000 吨左右,要求在施工区域内合理布置排水沟,排水沟断面为600mr K 500mn以上,并且有一定坡度,能够迅速将大量地下水排入排水明沟中,并且通径不小于800mm为了防止雨季排水不畅,基坑周边设排水明沟,以备急用。
(3)井管保护基坑开挖时必须注意保护降水井管,坑内井必须保证在挖土时不被破坏。
如井管遭到损坏,大量水流入基坑,甚至降水无法降到设计要求,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将由责任方负责。
(4)监测措施因基坑开挖深度比较深以及降水深度比较大,及时沟通和了解专业监测单位对基坑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数据,加强信息化施工七、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1. 概述工艺流程准备工作f钻机进场f定位安装f开孔f下护口管f钻进f终孔后冲孔换浆一下井管一稀释泥浆一填砂一止水封孔T洗井一下泵试抽一合理安排排水管路及电缆电路f试验f正式抽水f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