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得到巨大发展,中国农村实现了历史性巨变。 有力的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行政机构的改变
撤消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 建立乡镇政府,建立村委会
返回
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统购派购
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产业结构的改变
•乡镇企业的创办,转移剩余劳动力。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农业生产逐步 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人民公社体制在经营管理和分配 制度存在哪些弊端?
经营管理:高度集中统一分配:过于平均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
1978年首先 在安徽、四 川的一些地 区进行试点 (内容:包 产到组、包 产到户的责 任制)
安徽农民积极性提高
邓小平视察四川农村
• “割资本主义尾巴”
•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 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1958年 人民公社 化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 化规模
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 性
1978年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 制
在土地公有制前提下,改变 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 营、自负盈亏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城市改革
1、原因
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 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 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 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 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 不会怎么去做,会产生什么 样的影响?
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调动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45
得到中央肯定后在 全国普遍推广,形成了以“家庭 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