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一章针对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5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题一、选择题“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亮小,地球带着月球跑。
”重温儿时的童谣,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恒星、行星、卫星B.恒星、小行星、流星C.星云、恒星、行星D.恒星、行星、小行星2.图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A.太阳B.地球C.月球D.恒星结合所学有关火星的知识,回答3~4题。
3.关于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星轨道位于土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B.火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C.火星是类地行星中距太阳最远的行星D.火星的环境适合生命物质的存在4.关于火星表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充足的液态水B.厚厚的大气层C.生物能资源丰富D.表面温差较大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
当金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
据此完成5~6题。
5.假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此现象的是()6.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火星C.金星属于类地行星D.金星属于巨行星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局局长畅谈航天发展与未来的规划时对火星“关爱有加”,火星,成为人类太空探测的热点区域。
2017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叶培建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有望2021年抵达火星。
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7~8题。
7.火星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8.下列可作为火星上存在生物证据的是()A.坚硬的地表B.强烈的光照C.存在液态水D.公转轨道与地球一致据新闻网消息,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为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但是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活和繁衍的行星。
虽然我们置信宇宙还会有可以繁衍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他们。
据此回答1~2题。
1.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以下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火星B.土星C.木星D.天王星2.关于地球生物出现、退化的论述,正确的选项是() A.存在大气,因此肯定存在生物B.日地距离对地球外表温度的上下没有肯定的影响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构成没有作用D.比拟平安、动摇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发生、开展提供了时空条件【答案】1.A 2.D3.以下各组行星中,都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地球和火星B.水星和木星C.金星和土星D.火星和木星【答案】A【解析】各组行星中,都属于类地行星的是地球和火星,A对。
木星、土星属于巨行星,B、C、D错。
4.以下现象与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关系不大的是〔〕A. 日地距离适中B. 地球自转周期适宜C.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D. 太阳辐射能动摇【答案】C【解析】以下现象与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关系不大的是月球绕着地球公转,C对。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宜、太阳辐射能动摇与地球温度条件关系亲密,A、B、D错。
5.以下图中的大中小圆区分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统,河外星系不包括太阳系和含地月系,给合选项可知B正确。
6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以下表达与地球大气有亲密关系的是〔〕A.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拟适中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答案】A【解析】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得地球有适中的引力,吸引住周围的大气,构成地球的大气层。
2024年高一上册地理第一单元基础专项练习(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请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 下列哪个地理事物反映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A. 长江的流向B. 站得高,看得远C. 潮汐现象D. 地球上的四季变化2. 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不相等C. 经线是半圆形,纬线是完整的圆D. 各条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纬线平分地球A. 伦敦B. 悉尼C. 新加坡D. 纽约4. 下列哪个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更替C. 五带的划分D. 时间差异A. 昼夜交替B. 风力的形成C. 潮汐现象D. 五带的划分6. 下列哪个地理大发现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A. 麦哲伦环球航行B.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 郑和下西洋D. 达·伽马开辟新航路7. 下列哪个现象不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A. 昼夜交替B. 时间差异C. 五带的划分D. 地转偏向力A. 北京B. 伦敦C. 巴西利亚D. 开罗9. 下列哪个地理事物反映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A. 河流的流向B. 地转偏向力C. 风向D. 地球公转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更替C. 潮汐现象D. 地球自转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 所有经线都等长,所有纬线也等长。
()3. 地球上划分五带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
()4.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
()5.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三、填空题(请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1.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______。
2. 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______。
3. ______是经纬网的基本构成要素。
4. 在地球仪上,经线的度数叫做______,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______经。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银河系 B.总星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2.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C. 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A.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C.有昼夜更替现象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唯一有水和大气存在的行星1989年3月13日,在太阳活动22周极大年期间,黑子活动引发的强磁暴使加拿大魁北克的电网受到严重冲击,致使魁北克供电中断了9个小时,数百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据此完成4-7题。
4.黑子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内部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5.太阳活动造成的影响是A、引起电离层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1B、使达到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D、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6.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B.昏线的东边是昼半球,晨线的西边是夜半球C.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D.昼夜交替周期为23时56分4秒7.太阳的能量A.全球各地昼夜平分B.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11.由于地球偏向力的影响,导致河岸侵蚀的是A.北半球自南向北流向河流的西岸B.南半球自北向南流向河流的西岸C.长江南岸 D.南北球自西向东流向河流的南岸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12—14题。
1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23026′N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1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3026′S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图1—2现极昼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1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读图1—3回答15—16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2016年 9月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练习题班级:组名: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A.恒星、星云B.恒星、行星C.星云、行星D.行星、卫星2.以部下于天体的是①地球②河外星系③天空中飘荡的云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⑤陨星⑥流星体A 、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⑤ D 、①④⑥3.当先人们能察看到的宇宙部分是A. 银河系B太阳系 C 总星系 D 河外星系4.相关光年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B.恒星间的距离以光年为最小单位C.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8 万光年D.太阳距离地球约为 1.5 光年5.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系通通是A.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系统 D .总星系6.“星系”级其他天系通通是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河外星系④银河系⑤总星系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⑤7.以下相关天系通通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宇宙B.随意两个天体都可组成天系通通C.河外星系只有一个D.天系通通的形成依赖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8..1986 年,当时一个 14 岁的中学曾察看到哈雷彗星的回归,若是它再次察看到这颗彗星时年龄应该是A.20 岁B.25 岁C.30 岁D.90 岁9.天系通通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序次正确的选项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 .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于 2010 年 10 月份发射升空的“嫦娥二号”卫星已于2012年 4 月 15 日受控飞向距离地球大体 1 000 万公里的太阳系空间,择机睁开对 4 179 号小行星的探测,为未来的小天体探测积累经验。
据此回答10~ 11 题。
10.对“嫦娥二号”的目前身份正确的定位是A.人造天体B.地球的人造卫星C.月球卫星D.太阳系中的行星11.右图为“嫦娥二号”探月期间运转表示图,比图中所示天系通通高一级的天系通通是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12、以下关于天体与天系通通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吴刚折桂”的传说反响的最小一级天系通通是地月系B、“牛郎织女”传说反响牛郎星与织女星在同一天系通通中C、人们所能察看到的恒星都属于银河系D、“扫帚星”是太阳系中的一种天体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行星地球拓展提升练美国电影«火星救援»,讲述了〝赫尔墨斯号〞宇宙飞船,因遭受恶劣的风暴天气,不测地将宇航员马克,沃特尼留在了火星上,并展开救援的故事。
据此回答1-2题。
1.〝赫尔墨斯号〞宇宙飞船抵达火星需求飞出(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2.鉴于目先人类对火星的了解,地球相关于火星的特殊性在于( )A.没有风暴天气B.有生命存在C.有昼夜现象D.绕太阳公转在德国,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
风和日丽的白昼,〝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目前我国上海市正在推行〝太阳能屋顶方案〞。
据此回答3-4题。
3.上海市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高于德国,是由于( )A.地势高,空气稀薄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C.空中暴露,比热容小D.纬度偏低,晴天多4.上海市积极推行〝太阳能屋顶方案〞的天文背景是( )A.惯例动力充足B.上海市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厚的地域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惯例动力因污染大而被禁用以下图为同一时辰不同日期晨昏线图,斜线区域为T1时辰夜半球范围,阴影区域为T1时辰事先的T2时辰夜半球范围。
读图回答5-6题。
5.T1时辰,北京时间最能够为( )A.12月22日11:00B.9月23日11:00C.6月22日5:00D.6月23日13:006.T1至T2时期( )A.北京昼长延长B.纽约昼长夜短C.地球公转速度变慢D.悉尼正午影长增长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与太阳亲密相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太阳给地球带来有限生机。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包括的能量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聚的太阳能B.植物光协作用所发生的无机物是人类各种食物的来源C.太阳能是地球下水循环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D.地球上时节的变化与太阳活动有关8.猛烈的太阳活动发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能够惹起( )A.人口迁移加快B.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读下表,回答9-10题。
第一章行星地球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发射探测器可以到达木星附近,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离开()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2.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是()A.许多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其有一定相关性B.耀斑爆发对地面短波无线电通讯有利C.其促进了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D.太阳色球层的“磁暴”干扰地球磁场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③为()A.地月系B.银河系C.太阳系D.总星系4.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三者的关系的是()A.a B.b C.c D.d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9月7 日13时40分(西五区时间),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
据此回答5~6题。
5.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6.此时“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占全球()A.一半B.一大半C.无法计算 D. 小于二分之一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
分析表1 (表中H是住宅的建筑高度)。
回答7~10题。
表1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日照间距城市冬至正午太阳高度理论实际采用①24º45' 2.02 H 1.7 H②40º28' 1.18 H 1.2 H③35º21' 1.41 H 1.1~1.2 H④26º36' 1.86 H 1.6~1.7 H7.表1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8.冬至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A.①B.②C.③D.④9.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A.23米B.28米C.37米D.40米10.表1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A.由南向北逐渐缩小B.由南向北逐渐扩大C.由西向东逐渐缩小D.由西向东逐渐扩大雷米某日在北京香山观看日落景象,19时他看到太阳缓缓落下,回答11~12题。
徐老师高考地理精练1、全球正好昨天、今天各占一半时,北京时间为()A.昨天8点B.昨天12点C.今天8点D.今天12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来自东方的奇怪的干扰,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
完成2——3题。
2、你认为这种对雷达的干扰,其原因可能是()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B.雷达本身出现的故障C.太阳活动的影响D.外界杂质的影响3、成因与太阳活动相关的地球上的自然现象有( )A.流星现象B.极光C.磁暴D.极昼、极夜现象4、地球自转时,正确的是( )A.赤道上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比高纬地区快B.地球上所有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C.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D.在地球南北两极只有角速度,而无线速度5、同一条经线上,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相同B.地方时相同C.日出时刻相同D.自转角速度相同6、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晨昏线总是与经线重合B.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不断东移C.晨昏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D.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7、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天体与地球都是等距离的B.除地球外,宇宙间的一切物体均属天体C.各种天体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D.天体就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气体和尘埃不能算作天体8、下列节日中,上海白昼最长的是()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9、夏至日,某地(320N,1210E)为使太阳能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则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α应调整为()A.23.50B.35.50C.8.50D.55.5010、自春分至秋分,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A.赤道以北地区B.赤道以南地区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11、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转和公转的速度都变慢B.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C.北半球昼长夜短D.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以北,直射点向北移动12、每年春分日到秋分日()A.极昼地区先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再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B.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C.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南回归线,再移回赤道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2002年3月21日的日历上反映春分时刻为3:14(北京时间),回答13——14题。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
风和日丽的白昼,〝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
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孤负了屋顶上这片收费的阳光。
据此回答以下效果。
1.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只要二十二亿分之一抵达地球②发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消费、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外部核反响的能量来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由于A.地势高,空气稀薄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C.空中暴露,比热容大D.纬度偏低,晴天多3.上海积极推行〝太阳能屋顶方案〞是由于A.惯例动力充足,动力需求量大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厚的地域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上海人口稀疏,经济兴旺,动力蕴藏量大【答案】1. C 2. D 3. A【解析】1.太阳外部停止着十分猛烈的核聚变反响,在聚变进程中损失的质量转化为庞大能量,该能量以辐射的方式向外传递,只要二十二亿分之一抵达地球,但却是人类消费、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①③正确,④错误。
发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来自太阳活动而非太阳辐射,②错误。
故C正确。
2.上海为亚热带季习尚候,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晴天相对较多;德国全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为温带陆地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平均,阴雨日多;日本虽为温带和亚热带季习尚候,但四面环海,受陆地影响大,具有陆地性特征,阴雨日多。
故D正确。
上海市平均海拔高度只要4米左右,故A错误。
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与河湖纵横、空中性质关系不大,故B、C错误。
3.上海惯例动力充足,动力需求量大;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厚的地域为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能量分散;上海人口稀疏,经济兴旺,但动力蕴藏量小。
故A正确,B、C、D错误。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外部结构图,回答以下效果。
训练3地球的运动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回答4~5 题。
4.当地球运行至图中b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5.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 )A.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最慢B.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快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最快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最慢北京的王先生出国旅游时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6~7题。
6.王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8时。
该岛的经度可能为( )A.160°W B.160°EC.80°W D.40°E7.上题所述时间,全球今天与昨天的范围比为( )A.1∶2 B.1∶1C.2∶1 D.1∶3读甲、乙两图,回答8~9题。
8.下列有关甲、乙两图中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A.①—c B.②—bC.③—a D.④—b9.太阳直射点从a→b→c→d运动的周期是( )A.365日5时48分46秒B.365日6时9分10秒C.23时56分4秒D.29.53天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回答10~11 题。
10.当地球运行至图中b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11.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 )A.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最慢B.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快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最快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最慢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改正。
(2)A为________星,B为________面;C为________面。
α、β两角中,________为黄赤交角,度数是________。
高一地理第一章针对训练
1.下列物体可称为天体的是( )
A.返回地面的“神舟”号宇宙飞船B.卫星
C.吉林1号陨石D.按航线飞行的飞机
2.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A.牛郎星 B.太阳C.月球 D.水星
3.有关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是除物质以外的所有空间
B.宇宙是太空中所有的物质
C.宇宙是人类目前所观测到的总星系部分
D.宇宙物质有不同形态且处于不断运
动中
图示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
回答4~5题:
4.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
A.①B.②C.③D.④
5.美国“机遇号”探测车考察的星球是( )
A.①B.②C.③D.④
6.地球和天王星的表面平均温度相差240多摄氏度,
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而天王星没有
B.地球上有人类活动,大量的工厂炉灶等多年排放的废热使地球表面增温,而天王星上无人类活动
C.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强烈温室效应所致
D.地球距离太阳近,天王星距离太阳远,获取的太阳辐射差异大
7.下列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 )
①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②宇宙中级别最高和最低的天体系统——总星系和地月系③相互吸引的两颗恒星或两颗行星④沿同一轨道运行的流星群或小行星带⑤大熊座、小熊座和狮子座⑥相互吸引且相互绕转的大小天体
A.②⑥ D.③⑥ C.④⑥ D.②③⑤
8.若下图中S表示太阳,则图示表示的天体系统有( )
A.地月系与太阳系
B.太阳系与银河系
C.地月系与银河系
D.太阳系与河外星系
读“太阳系示意图”,分析所给材料,回答9-12题。
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在它的引力作用下,其他天体绕日运动。
9.距离太阳
..最近的行星是()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10.天体是指()
A.所有恒星 B.所有行星 C.彗星和星云D.宇宙中任何物质11.太阳能量的主要来源于( )
A.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B.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
C.氢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释放的辐射能
D.碳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12.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
A.光球、日冕、色球 B.光球、色球、日冕
C.色球、日冕、光球 D.色球、光球、日冕
13.2001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迅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卫星的运动没有影响
14.有关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见光主要来源于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B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厚度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可见光越来越少
C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
D 太阳活动频繁时,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会增强
15.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的雷达受到了奇怪的干扰,这种干扰只出现在白天且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方向一致,埃及随即受到以色列飞机的狂轰滥炸并失去西奈半岛。
埃及雷达受到的干扰来自 ( )
A.雷达本身的故障
B.以色列的秘密武器
C.太阳紫外线增多的影响
D.太阳活动
16.下列现象的诱因最有可能是太阳活动的是:( )
A.江西九江一带发生地震,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B.新加坡上空电闪雷鸣,倾盆大雨
C.连续几颗流星划过夜空
D.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指南针胡乱摆动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出的
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
当时,不少地方出现极光美国北部一
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据此回答17—18.
17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图中的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18.除美国外,下列国家有可能看到极光的是
A 英国、墨西哥
B 加拿大、挪威
C 意大利、西班牙
D 印度、巴基斯坦
19.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 (代号)。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图上未能表现出来的太阳系成员还
有 、 和 。
(3)在图上九大行星的公转方向都呈 方向运动,具有同
向性,另外九大行星还具有 性, 性。
(4)以上天体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填字母),E 、F 属于 行星。
(5)分析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
与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①地球磁场 a 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 b 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 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 d 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2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 和 。
(2)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
反应。
在此反应过程中,太阳 不断减少而转化成了能量。
(3)图中字母A 表示的数值约为 千米,这一距离有利于地球
过程的形成和发展。
太阳 C B
D 大气上界 大气圈 地球
A A
B
C
D E
F G H I
(4)图中B点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每分钟接受太阳辐射能量称为。
C处的温度约为;B、D两点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值比较大的是。
(5)由此图可知,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源泉。
21.日本气象专家认为极端气候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
日本《现代周刊》上有一篇文章这样介绍。
一种天体活动似乎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那就是大阳黑子的活动。
太阳黑子的活动以11年为一个周期。
1988年,日本遭受冷夏的袭击,美国和欧洲却遭受酷暑和干旱的煎熬。
在意大利,由于炎热而造成铁路变形、列车脱轨。
美国从4月中旬到8月为止,几乎滴雨不下,密西西比河的水面不断下降,连船都无法行驶。
据图和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层,它的形成原因是。
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它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2)一般认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和。
(3)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为11年。
而从图上可以看出,1960年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文章中说1988年又是峰年,对此应怎样解释?。
(4)耀斑活动为什么会干扰无线电通信?。
(5)黑子在光球面有明显的往返移动现象,形状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这说明了什么现象?
1.B 2.C 3.D 4.A 5.B 6.D 7.A 8.A 9.A 10.D 11.C 12.B
13.A 14.C 15.D 16.D 17.D 18.B
19.(1)B (2)太阳流星体卫星行星际物质(3)自西向东共面近圆(4)A、B、C、D 巨(5)①----d ②----a ③----c ④-----b 20.(1)氢氦(2)核聚变质量(3)1.5亿生命(4)太阳常数 6000k B (5)太阳辐射能量
21.(1)光球由于温度比周围低,看起来暗一些耀斑 (2)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3)黑子的活动周期平均为11年,但并不一定,有时会略有差异 (4)耀斑爆发时发生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
电离层扰动,依靠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5)太阳自转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