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经济转型的思考_兼谈克拉玛依市的可持续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43.71 KB
- 文档页数:4
克拉玛依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克拉玛依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石油化工基地。
本次研究旨在对克拉玛依市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为克拉玛依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和市场调研结果,对克拉玛依市的发展进行全面评估。
三、克拉玛依市的现状分析1. 克拉玛依市的经济发展克拉玛依市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石油和化工重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的经济持续增长,产值和税收收入稳步增加。
但同时,克拉玛依市面临着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亟待转型升级。
2. 克拉玛依市的产业结构目前,克拉玛依市的主要产业是石化、化工等重工业,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
但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克拉玛依市的传统产业面临挑战,需要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
3. 克拉玛依市的城市建设克拉玛依市的城市建设较为落后,市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交通状况和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四、克拉玛依市的发展机遇与挑战1. 发展机遇: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克拉玛依市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市场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克拉玛依市有望在新时代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2. 发展挑战:克拉玛依市的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建设滞后等问题成为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是克拉玛依市面临的主要挑战。
五、克拉玛依市的发展策略1. 产业升级:克拉玛依市应加大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优化。
2. 环境保护:克拉玛依市应加强环保意识和污染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并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龙源期刊网 关于克拉玛依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闫海龙张永明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8期
摘要: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产地,丰富的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克拉玛依为代表的一批资源型县市正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正确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的历程,全面分析探讨克拉玛依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转型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推进克拉玛依主动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克拉玛依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179-04。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克拉玛依产业转型发展研究摘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可持续发展,转型过程中产业转型是至关重要的。
产业转型包括很多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城市功能的提升以及接替产业的选择等。
本文通过对克拉玛依产业结构区位商的计算,在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分析克拉玛依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为克拉玛依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和提高优势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克拉玛依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指与工业化进程相伴而生的以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城市。
根据2002年国家发改委《资源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我国共有煤炭、石油、森工、冶金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座。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产地,丰富的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资源型产业已成为部分县市的支柱性产业。
在国家118个资源型城市名录中,新疆共有5个城市,其中包括石油城市克拉玛依、库尔勒,煤炭城市哈密和有色冶金城市阿勒泰、阜康。
其中,克拉玛依因油设市、因油强市,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油资源型城市。
其兴衰与石油可开采储量和产业在经济结构提升过程中的市场竞争地位密切相关,受资源基础、开发规模、管理体制、产业结构和市场流通等因素的制约。
与所有资源型城市一样,克拉玛依也具有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特有规律和周期,最终也会走向资源枯竭的一天。
因此,加快城市转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是包括克拉玛依在内所有资源型城市的必经之路。
本文以克拉玛依为例,主要分析探讨克拉玛依在产业转型中产业结构调整上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推进转型的对策建议,为克拉玛依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①。
一、克拉玛依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克拉玛依油田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起始地和奠基地。
1959年克拉玛依的原油产量曾经占到全国原油产量的40%,占据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半壁江山”。
谈谈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以克拉玛依
市为例
段江玲;陈先玲
【期刊名称】《大陆桥视野》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实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十分迫切.本文从讨论克拉玛依这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谈谈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的战略理念、全局谋划、路径抉择、战略布局等几个重要问题.
【总页数】2页(P84,86)
【作者】段江玲;陈先玲
【作者单位】克拉玛依市委党校新疆克拉玛依,834000;克拉玛依市委党校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PREEST系统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以克拉玛依市为例 [J], 马勤学;李红旭
2.浅析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以克拉玛依市为例 [J], 陈申
3.西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 [J], 叶素文;刘朝明;付茂林
4.谈谈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以克拉玛依市为例 [J], 段江玲;
陈先玲
5.基于Delphi-SWOT混合分析方法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 [J], 张春玉;曹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浅谈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的基本思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人们对生活的物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也正是如此,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党的第十七大中讲到,要帮助能源资源问题严重的地区逐步实现经济转型,因此这就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确立了发展和前景的方向,同时也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增加了远远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不断的动力,也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希望。
而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我国有许多城市都秉承了十七大的精神,坚持不懈的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且采用新思路和新体制以及新方式,牢牢抓住时代发展的契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从而极大的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就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就必须要加大对其的分析研究力度。
本文从切实节约资源出发,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切实节约资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能源资源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只有能源资源的长久利用才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近几十年中,我国为了经济的发展,从而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从而使得我国能源资源面临了较为严峻的问题,因此,在当前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将节约资源放在第一位。
与此同时,不管是在城市发展的哪一个阶段,都应该要贯彻落实节能生产的理念,从而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克拉玛依发声亮剑发言材料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克拉玛依发声亮剑演讲比赛的选手,在这个重要的舞台上向大家发出我们对于克拉玛依市未来发展的声音。
我相信,在这个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里,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我们对克拉玛依的热爱和责任感。
首先,我想谈一谈克拉玛依的独特之处。
克拉玛依市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的西南方向,拥有丰富的资源储量,特别是煤炭和石油资源。
这不仅给克拉玛依市带来了经济机遇,也给我们居民带来了更美好的生活。
然而,过度依赖煤炭和石油资源已经开始影响克拉玛依市的可持续发展。
克拉玛依需要摆脱资源依赖,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我认为,克拉玛依应该发挥自身特色,将其打造为一个创新科技产业和生态旅游的中心。
首先,克拉玛依应该加大对创新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
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克拉玛依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鼓励本地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支持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科研项目,为本地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支持。
同时,克拉玛依还可以引进外地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团队,加强合作交流,开展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推动克拉玛依从资源型城市转变为科技创新城市。
其次,克拉玛依应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造绿色低碳城市。
克拉玛依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克拉玛依应该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通过生态旅游的方式来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
同时,克拉玛依还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活动,扩大对外交流,吸引国内外游客来克拉玛依旅游观光,提高克拉玛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我想谈一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实现克拉玛依市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克拉玛依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克拉玛依可以加强与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在实践中培养人才。
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克拉玛依市为例陈松冉,乔双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商管理学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摘要]进入“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迫在眉睫的转型问题,如何准确地识别当前阶段的转型状态,对于城市未来选择或调整转型方向至关重要。
以克拉玛依市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DEA 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对克拉玛依市2009—2020年的转型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12年间克拉玛依市的转型效率较为稳定地处在0.45-0.66这一区间,仍有较大上升空间;而在诸多影响其转型效率的因素中,人力资本、环境质量、宏观经济水平、第三产业比重等因素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效应。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DEA 交叉效率评价模型;转型效率;克拉玛依[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3)08-0031-05[作者简介]乔双双(1990—),女,河南驻马店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克拉玛依市科技计划项目:“十四五”时期克拉玛依产业转型与政企关系建设研究(20212022hjrkx0003)。
第2023年第8期(总第564期)商业经济SH A N G Y E JI N G JIN o.8,2023T ot a lN o.564资源型城市是指以对本地所自有的石油、煤炭、矿产等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一种城市类型,具有极强的资源依赖性。
资源型城市曾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然而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我国在新时期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转型问题成为每一个资源型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根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在262个资源型城市中,有141个被归为“成熟型城市”,其中包括克拉玛依市。
成熟型城市资源开发尚处于稳定阶段,资源保障能力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探索转型的空间较大。
第19卷 第6期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Vo l.19 No.6 2005年11月Jo urnal o f Arid Land Reso urces and Enviro nm ent Nov.2005文章编号:1003-7578(2005)06-013-04关于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经济转型的思考*兼谈克拉玛依市的可持续发展高志刚(新疆财经学院经济开发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2)提 要: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更严峻的挑战。
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城市转型,对城市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进行重大调整。
本文在分析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面临的四个单一!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拉玛依经济转型的主要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克拉玛依市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资源型城市是伴随化石资源(如石油、煤及非金属矿产)等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在其发展中由于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再度繁荣的城市。
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50多座,约为全国668座城市的四分之一[1]。
依据所开发的化石资源种类又可细分为:油城,如大庆、大港、东营、克拉玛依、玉门等;煤城,如大同、抚顺、阜新、淮南淮北、阿拉善左旗等;钢都,如鞍山、本溪、邯郸、攀枝花;以及其他类型,如有色基地株洲、金昌、铜陵,盐都子贡等[2]。
目前,资源型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产业结构畸形,经济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治理任务艰巨;经济增长相对停滞或经济衰退,可持续发展功能萎缩等。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变,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更严峻的挑战。
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城市转型,对城市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进行重大调整。
1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般来讲,资源型城市有其自身特点,最突出的是产业结构单一。
其次,资源型城市具有双重属性,即城市的一般属性和作为资源开发基地的特殊属性。
自克拉玛依市建市以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但克拉玛依毕竟是一座典型的单一资源型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制约着其发展,突出表现为"四个单一"现象。
即:资源单一(主要是石油资源);产业单一(主要是石油和石化工业);经济成份单一(国有经济占绝对的比重);人员单一(石油职工或全民身份的人员占绝对多数)。
这四个单一!,导致克拉玛依市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第一和第三产业极不发达,2002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0.3∀83.6∀16.1。
这种单一的"孤岛经济"形势,造成该市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经济多元化发展严重滞后。
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受资源储量和市场变化的双重制约,一旦资源开发到达顶峰,伴之而来的将是随资源开发形成的主要产业逐渐萎缩。
如果不在经济兴旺时期调整产业结构,整个经济乃至城市也将衰*收稿日期:2004-09-15。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其预警研究∃(02CJY0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高志刚(1972-),男,区域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
落,这是世界上所有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
克拉玛依的城市建设发展,打下了企业办社会的工矿城市的深深烙印。
为了避免象前苏联巴库油田那样,在石油资源开采完后成为一座废城,克拉玛依经济必须转型,从资源型城市向综合性城市发展,实现城市多元化和现代化。
2克拉玛依经济转型的主要思路2.1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模式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模式一般有两个[2]。
一是引入全新替代产业,实施大转型。
最典型的是日本九州。
九州是煤炭工业区,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决定放弃对煤炭行业代价高昂的变化政策,对其大量煤井实行关闭,数十万工人和家庭面临工作和生存问题。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机构调整的援助政策,主要是在该地区兴办现代工业开发区,使九州地区很快由传统的煤区转型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二是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实施小转型。
最典型的是美国休斯顿。
休斯顿是美国著名的石油城,60年代后,石油产业整体下滑,但休斯顿实施了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加速了石油科研的发展,特别是在休斯顿布点了宇航中心,带动了为其服务的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教育、科研和金融等第三产业和现代农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从而使休斯顿城市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2克拉玛依市经济转型的思路从克拉玛依的实际来看,这两种模式都不是非常的适合,但能为克拉玛依的经济转型提供借鉴,尤其是第二种模式。
克拉玛依目前处于原油稳产期,城市经济结构中主导产业突出,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处于资源型城市第一轮成长周期(形成期、发展期、平衡期和转化期)中的平衡期。
在平衡期,城市肩负发展主导产业和选择替代产业的双重任务,需要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专业性城市逐步向综合性城市过渡创造条件,对城市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因此克拉玛依不可能完全放弃石油主导产业,而引入全新替代产业,实施大转型,也不能仅仅延长主导产业链即石油化工产业链,实施小转型。
克拉玛依经济转型的思路应当是:做大主业,做强 副业!,多元发展;发挥优势,拓展市场,以人为主,最终走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做大主业―继续大力发展石油及石油化工产业,重点搞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优化产品结构,培育特色品牌,提高经济效益。
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采掘业,提高装备水平,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加工能力,延长主导产业链条,由采掘业向加工业、由粗加工向深加工和精加工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实现产业升级。
做强 副业!―要改变单一石油产业一统天下的状况,把林纸业、养牛业、水产品养殖业等副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替补产业,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要求,使其成为现代大农业开发的三架马车。
多元发展―多元化发展是依托市场经济,依靠市场经济主体,自主平稳实现资源存量在产业间腾挪的最佳选择,可以最大限度的减缓资源存量的调整可能对社会和企业引起的振荡。
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通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实现经济成份多元化。
关键是加快第三产业(旅游、信息、房地产与综合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着眼点,也是解决城市就业的有效途径。
发挥优势―要发挥克拉玛依在发展高效、现代生态农业上具有的引水资源、土地资源、资金、设备和高素质的产业工人等方面的优势,把其建成重要的林纸业基地、肉牛牧业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
拓展市场―积极培育和发展物资供应、建材、机械产品和小商品等批发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强社区居民生活服务设施和网点建设。
牢固占领油田内部市场,积极拓展外部市场。
要加强市场的研究和预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市场竞争策略。
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中亚等海外市场的开拓。
以人为主―经济的转型要以人的转型为重点,人永远是第一要素,是最可宝贵的资源。
领导者的意识、人力资源状况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先决条件。
现代农业,并不是简单地鼓励人们分散地到第一产业就业,搞那种 锄头镰刀弯弯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
培训以后,组织起来,到现代农业%14%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第19卷园区去就业,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去就业,终究会出现农业工厂的产业工人。
相对来说,工人比农民不仅接触机械化、现代化的东西要多一些,而且所获得的信息面也比较宽。
如果让他们把这些知识、技术、信息和经验带到农村,用制造工业品的办法制造农产品,用管理工厂的办法管理农田,肯定会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上升和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经营利润明显提高。
走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符合21世纪潮流的,强调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
对克拉玛依来说,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强调坚持 三生性!原则。
要通过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区域文化和发展空间,从而以优越的环境质量、良好的城市形象提升其投资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
3克拉玛依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其一,选择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国外石油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美国休斯顿曾以石油著称,但随着后期石油产量锐减,城市并没没落,反而日渐兴旺发达。
同是盛产石油的前苏联重要城市巴库,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几近变成废城。
两种结果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前者是集约型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后者是静态的、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
克拉玛依市目前处于原油稳产期,但石油毕竟是不可再生资源,终会进入开采的衰落期,因此,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克拉玛依市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其二,制定经济转型配套政策。
配套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是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纵向上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市政府要构建经济转型的政策体系,这是主体政策。
第二层是需要自治区政府支持的政策。
第三层是需要国家支持的政策。
从横向上划分为投资政策、土地矿产资源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促进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人才教育政策、科技促进政策、第三产业政策、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政策、现代农业促进政策、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社会援助政策等方面。
其三,转变依托自然资源求发展的思维定势。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总是强调自己的资源优势,开采资源、出售资源成为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子。
这造成了三方面的消极后果[3]:一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枯竭,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可持续发展;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使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过度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三是干部群众形成了狭隘的资源观和发展观。
这种落后的资源观和发展观已成为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思维瓶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因此,资源型城市必须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发展观,使城市的发展思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其四,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发展动力,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动力。
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管理经济的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朝阳产业是国际上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取得成功的经验。
因此,应进一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由市场推动调整,规范投资行为,确保增量结构优化,带动存量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所有制改革,积极引导、鼓励、扶持私营和个体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经济总量,为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创造条件。
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机,应选择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