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三政治必修2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35
必修2 第5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复习内容展示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1.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最高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职权最高权、最高权、最高权、最高权权、权、权、权常设机关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设常务委员会,乡级人大不设常委会2.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的组成人员产生与任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县级及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
各级人大代表任期五年权利权、权、权、权义务①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②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③与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考点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是按照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地位是我国的,是我国的政治制度决定因素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组织活动原则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完善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民主集中制。
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2.民主集中制原则含义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主要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对它负责,受它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二、习题巩固1.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义务: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
(国体:国家的性质)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4、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5、民主集中制的体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第5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点呈现】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2.人大代表的产生及职责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4.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学习提示】1.结合每年三月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议题,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
2.根据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谋利益的案例,分析人大代表的产生、权利、义务。
3.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民主集中制原则等方面,分析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实行西方议会制的依据。
【考点梳理与突破】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一)考点梳理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3)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4)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提醒】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代行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因此其职权前要去掉“最高”两字。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4.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1)立法权:制定法律的权力。
【学习小贴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是地方性法规,必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不能适用于全国。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其立法行为属于授权立法。
(2)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3)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默写考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二、课前检测1.下列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者内在联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并集中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D.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社会主义全民民主的性质2.今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对新制定的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逐件进行主动审查研究,有重点地探索开展对地方性法规的主动审查,认真做好对各方面提出的审查建议的研究处理、反馈等工作。
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①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宪法法律权威②积极履职,加强对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的监督③与时俱进,加强立法,优化职能④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2016年2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听取2015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汇报。
会议指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集中了各界智慧,是政府了解吸纳民意、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途径。
办理好建议提案①推动科学民主施政,增强政府公信力②体现协商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渠道③表明政府工作必须对人大和政协负责④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微博微信募捐是否合法?慈善组织信息能否完全公开……当下制定慈善法已变得十分必要。
2015年10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慈善法草案,之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表明①国家权力机关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治理国家的能力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汇集民智、坚持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方略,注重完善立法程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15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了慈善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并决定将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