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31.85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七年级语文·下(R版)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屏障.(zhànɡ)澎湃.(pài)哺.育(fǔ)狂澜.(lán)B.嗥.鸣(háo) 怪诞.(dàn) 默契.(qì) 蚱.蜢(zhà)C.祈.祷(qí) 宛转.(zhuǎn) 崎岖.(qū) 金柝.(tuò)D.山巅.(diān) 亘.古(ɡèn) 欺侮.(wǔ) 污秽.(huì)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懊诲誓言回环曲折B.斑谰高梁九曲连环C.田笼镐头扑朔迷离D.摩损体魄一泻万丈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有人建议,一旦遇到灾情加重的情况,可以采取临时交通管制、停工停课。
B.向来考试不及格的他,破天荒第一次考了满分。
C.他虽然已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任务就是超越自我。
D.难道我们能否认钟南山院士为我国医学所做的突出贡献吗?5.将情思融入景物之中,景物就成了意象。
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句用意象表达情思的话,修辞和句式不限。
(2分)示例:月——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挑着天涯,那端挑着故乡。
备选景物:落叶大海夕阳6.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复兴中学“文字作坊”文学社每学期都会制作主题不同的校刊,本学期的主题为“盛世中华·何以中国·我的家国情怀”。
制作过程分为“设计刊物外观”“打磨刊物内文”“感悟·编者后记”三个环节,请你跟随“文字作坊”文学社的社员们开始我们的编书之旅。
第一站设计刊物外观(18分)刊物制作第一站,设计刊物外观。
泱泱中华,万古山河。
探古追昔,何以中国?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
不论“有名”还是“无名”,家国情怀都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铭刻于骨,融化于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为了更好地理解家国情怀,文学社社员根据本期主题搜集美诗、美图,撰写“设计有感”,选取最符合主题的刊物外观。
第一步封面选择(15分)封面外观A:鞠躬尽cuì______,死而后已。
设计有感:泱泱华夏,少不了叱咤.______(A.chàB.zhà)风云的杰出人物。
封面外观B: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设计有感:坚韧不bá ______,爱护人民,爱国情思在奉献中流淌。
封面外观C: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朝民歌《木兰诗》) 设计有感: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义无反顾,保家卫国。
封面外观D:不知何处吹芦管,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设计有感:笛声扩散,愁思蔓延。
封面外观E: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设计有感:诗人不以衰老言弃,卫国戍边的报国之志始终不渝。
封面外观F: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设计有感: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鞍马倥偬,万千思念凭君传语。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检测(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气魄.(pò)狂澜.(lán)屏.障(píng)苛.捐杂税(kē)B.誓.言(shì)挚.痛(zhì)亘.古(gèng)不可捉摸.(mō)C.哺.育(pǔ)胡骑.(jì)嗥.鸣(háo)酣.然入梦(hān)D.污秽.(huì)呜咽.(yàn)鞍.马(ān)浩浩荡.荡(dà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督促攀谈俏壁骨碌B.镐头豁亮召唤呻吟C.浊流高梁埋葬山涧D.灌输瑶民劈开斑澜3.默写古诗文。
(共5分)(1)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京东的无人快递车上路,广泛引起了社会的讨论。
B.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C.一年一度的《中国诗词大会》是许多观众所期待的,据统计,6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超过约30亿人次。
D.读者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5.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2分)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屏障(píngzhàng)。
B.XXX(háo míng)。
C.祈祷(qí dǎo)。
D.山巅(shān diān)。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懊恼(ào nǎo)字帖回环曲折。
B.斑驳(bān bó)戎装尺九曲连环。
C.田笼(tián lǒng)镐头扑朔迷离。
D.摩擦(mó cā)体魄一泻万丈。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有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
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而且也是全球首次。
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
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流出了漫无边际的黄土地,流出了黄皮肤人的群落。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哺.育(bǔ) 祈.祷(qǐ) 哽.住(gěng ) 山涧.(jiàn ) B .怪诞.(dàn ) 机杼.(shū) 可.汗(kě) 诧.异(chà) C .云鬓.(bìn )浊.流(zhuó) 气魄.(pò) 惩.罚(chěng ) D .肃.静(sù) 污秽.(huì) 亘.古(gèn ) 胡骑.(jì) 2.下列加点字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狂澜..(大波浪) 哽住..(声气阻塞) 亦复如是.(这样) 木兰当户.织(门) B .阻抑..(控制) 亘.古(遥远) 出郭.相扶将(外城)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C .挚痛..(诚恳而深切) 哺育..(喂养) 旦.辞爷娘去(早晨) 关山度.若飞(越过) D .山巅..(山顶) 怪诞.(荒唐的) 愿为市.鞍马(买)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随着宜宾大学城的初步建成,对临港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B .川航执飞的3U8633航班迫降成功,机长刘传健被称为中国现实版的“萨利机长”。
C .闪送是目前同城速递行业的佼佼者。
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城市以上。
D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第二单元检测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A.比喻比喻对比B.比喻比喻对偶C.拟人比喻对偶D.拟人比喻对比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集合的号声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着行李。
B.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千百年来,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C.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
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D.千百年来,这里的渔民与珊瑚礁友好相处,相安无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C.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
D.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①叱咤时代的风云②挣脱千年的羁绊③唤醒黎明的沉默④舞动大地的雄风A.④①③②B.③②④①C.②③①④D.①③④②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5.此诗中,诗人流露出的情思是()A.送别之情B.思归之心C.喜悦之意D.愤怒之思6.下面与“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相近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第二单元周练习(50分)一、积累与运用。
(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 山巅(diān)嗥鸣(áo)呻吟(yín)朔气(shuó)B. 田垄(lǒng)咀嚼(jué) 镐头(g ǎo )啾啾(jiū)C. 哺育(pǔ)呜咽(yè)污秽(suì)辔头(pèi)D. 机杼(zhù)骨碌(gū)澎湃(bài)亘古(gè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气魄誓言埋葬酣然入睡 B. 屏障鞍马金柝苛捐杂税C. 高梁默契狂谰浩浩荡荡 D. 谦逊坚韧过瘾浊流宛转3、理解性默写(10分)①《竹里馆》中,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的句子是: ,。
②《竹里馆》中表明诗人在竹林里,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③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东望故园,想到亲人远隔,禁不住泪雨滂沱的诗句是:,。
④思乡,是古诗中常见的表现主题,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
”唤起了闻笛声的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岑参《逢入京使》中的“,。
”则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又不愿让其挂念的复杂情感。
4.下列对课文内容或主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黄河颂》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B.《老山界》叙述了长征中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随军赴朝鲜采访后写的一篇小说,记叙了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D.《木兰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这首民歌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女儿情怀。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可以说,端午节就像一条纽带,连接了历史和当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哺.育(pǔ)狂澜.(lán)气魄.(pò)污秽.(huì)B.祈.祷(qǐ)炽.痛(chì)机杼.(zhù)亘.古(gèn)C.惩.罚(chéng)谰.语(lán)田垄.(lǒng)默契.(qì)D.金柝.(tuò)军帖.(tiě)蚱.蜢(zà)屏.障(píng)【答案】C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气势磅礴的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
B.图书博览会在烟台举办,到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烟台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C.百姓在苛捐杂税的压力下发出不满之声,气宇轩昂....,声震天地!D.每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妈妈的唠叨让我不厌其烦....。
【答案】A;【解析】B.“大庭广众”的意思是指人很多的公开场合,与“络绎不绝”不能搭配。
C.“气宇轩昂”的意思是指人精神饱满,有风度,有气魄。
D.“不厌其烦”的意思是指不嫌麻烦,与语境不相符。
3.下列对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
《木兰诗》中“阿爷无大儿”中的“阿爷”就是木兰父亲对自己的自称。
D.《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在文章中表达了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清(12分)1.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词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的心还在喷涌..(fàn làn)..(pēn yǒng)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B.在那田陇.(lǒng)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gāo)头上有我的手印。
C.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hán)大点兵。
D.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木兰当户.织(门)当窗.理云鬓(窗户)B.军书十二..卷(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策.勋十二转(记) C.愿为市.鞍马(买)东市.买骏马(集市)D.赏赐百千强.(强壮) 出郭.相扶将(外城)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B.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C.他看着护城河发呆,心中明白那护城河是保卫京城的一道屏障..。
D.我困得受不了了,躺在床上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
4.【2020·黄冈改编】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B.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C.国家统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美,兼顾时代性。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5.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写一个结构相同的句子。
第二单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测评卷(B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气魄(pò)挚痛(zhì)澎湃(bài)哽住(gěng)B.哺育(fǔ)惩罚(chěng)懊恼(ào)亘古(gèn)C.屏障(píng)山巅(diān)滋长(zī)参差(cī)D.惨白(chǎn)默契(qì)镐头(gǎo)胡骑(j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臆测绝壁摇篮泛滥B.暇疵装潢穿带魄势C.坦荡景至翘手浩荡D.恫吓字贴蚱蜢杳然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新闻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
B.在益阳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修身之方。
C.资江风光带建设工程总面积差不多15平方公里以上。
D.只要尊重一切生命,才能最后尊重人类自己。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B.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C.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D.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
①黄皮肤的群落②灿若明珠的黄河文化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A.③①②B.①②③C.③②①D.①③②6.下列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B.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A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B .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C .加强全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D .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分数: 120 分,时间: 90 分钟)一 、 积 累 与 运 用 ( 30 分 )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 召.唤(zh Ào) 炽.痛(ch ì) 浊.流(zhu ó) 呻.吟(sh ēn) B. 田垄.(l ǒng) 污秽.(hu ì) 磅.礴(p Áng) 怪诞.(d Àn) C. 辔.头(p èi) 山巅.(di ān) 硬.住(g ěng) 哺.育(p ǔ) D. 啾.啾(ji ū) 机杼.(zh ù) 督.学(d ū) 嗥.鸣(h Áo) 2. 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A. 泛滥. 谰.语 斑斓. 埋葬.B. 镐.头 丰饶. 污秽. 耻.辱C. 鞍鞯. 金柝. 戎.机 朔.气D. 驰.骋 云鬓. 扑朔. 分辩.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3 分)A .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 . 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 . 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 . 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A. 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人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6.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是宣扬革命精神的音乐史诗,是中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的重要作品。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 世纪40 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D.由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
7.名句默写。
(6 分)。
,寒光照铁衣。
( 《木(1) 万里赴戎机,兰诗》)(2) 夜阑卧听风吹雨,。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 ,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4) 《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8.综合性学习。
(6 分)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七年级(3) 班准备开展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 【读新闻】阅读下面资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2 分)9 月6 日,正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雷希颖在新浪微博发起这样的倡议:“拍张与五星红旗的合影,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以‘我和国旗合个影’为主题,用我们的微博传递一个声音:我爱你,中国!”倡议一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人和海外留学生纷纷响应。
截至9 月23 日,“我和国旗合个影”微博话题已突破6000 万阅读量,6 万余条讨论。
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网友上传自己与国旗的合影,将爱国之情“大声说出来”,传递爱国正能量。
(2) 【析图案】一段时间,一款“爱国”主题的T 恤为不少时尚青年所追捧。
下面是该T 恤上的徽标图案,请你说说其设计的巧妙之处。
(2 分)(3) 【说心语】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
请你仿照下面所给的示例,用诗化的语言回答祖国是什么。
(2 分)示例:祖国是什么?太阳回答: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祖国是什么?回答:。
二、阅读探究(40 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做21—22 小题。
(6 分)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龙钟”和“泪不干”描绘了诗人怎样的神态?(2 分)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
(二)阅读《木兰诗》完成11-14 题。
(13 分)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 3 分)策勋:郭:安:。
12、翻译句子(4 分)(1)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2)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
13.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句诗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是以谁的语气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分)14、你最欣赏木兰的哪一点?从古至今, 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像花木兰一样的巾帼英雄,你还能举出一例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吗?( 3 分)(三)记叙文阅读(15 分)大地的恩典杜怀超①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②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
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漫漶过来:竹林深似海。
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
③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
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型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养活了一家人的生活。
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
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④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迷信和虔诚。
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弃笔逃离。
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
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继续在宣纸或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图腾和吉祥。
⑤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致多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
父亲呢,在门前的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
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扎起来,做一柄扫帚,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
⑥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
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他们刀砍火烧的背影。
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
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
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划一番,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
确实也是,一行行端庄的文字,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或者说在竹海深处,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诸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比如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
⑦父亲要做的就是怎样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
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漩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
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 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
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
即使在农历的五月或者秋收正午,只要有了它,疲惫与艰辛就会逃得无影无踪。
累了就和衣而睡,醒来则投入劳作。
他侍弄庄稼、竹子的模样和我在纸上写生字没有两样。
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一棵在风中奔跑的竹子。
在一起十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夜里,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
⑧父亲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和暖温。
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支竹质拐杖,继续保持挺拔的身子,在大地上行走。
他从老家来江南,看到我书房里摆放一盆花草,我告诉父亲它叫文竹,他竟然不以为然。
看着眼前纤弱的盆中之竹,他迷茫的眼神里还有一丝轻蔑。
文竹,文竹,这也能算竹?是的,一段文字的力量怎么能比得了一件竹器的重量,也没有春笋从大地深处,穿破一冬的禁锢,直刺云天的竹子。
父亲临回老家时,居然在门前给我种上一丛竹子。
⑨心情低谷时,我总会搬一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林。
当竹子看我时,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在老家也一样地打量着我?父亲曾对我说过,竹子是很神秘的,一夜之间可长高一米呢,最终同大树般高大,它还能开花呢。
事实上,见过竹子开花的人并不多,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竹子根本就不开花。
父亲说这话时发出罕见的叹息声。
后来我才知道,竹子终身只开一次花,花上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积蓄,一朝迸发,然后死去。
花期就是死期。
对着老家的方向,我泪眼婆娑。
⑩我很少给父亲买什么礼物,一是他会心疼我花钱,二是他的喜好我也不甚清楚。
后来我给他寄去产于江南的礼物——一整套用自然生长的竹子提取原生态纤维素制作的衣物,他竟甚是欢喜。
父亲一生爱竹,就让竹子从他的手足、皮肤、血脉和骨骼出发,与父亲融为一体吧。
父亲来电说,这衣物有竹子的味道呢。
我哑然失笑,如果夜晚仔细倾听的话,它还会和你一同呼吸呢!⑾念及此,我看到一株高大挺拔的竹子,正走向大地上菩萨般的父亲,直至生命深处,随即竹涛涌来(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5.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
( 3 分)16. 请从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3 分)17. 依据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我”此刻的心里描写出来。
(60 字以内)(3 分)18. 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⑩段中“我”为什么给父亲买了一套用竹纤维制作的衣物。
(3 分)19. 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大地的恩典”的理解。
( 3 分)(四)名著阅读。
(6 分)20. 阅读下面 2 段文字,回答问题: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