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牵引部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采煤机牵引部的设计方案1 绪论1.1 采煤机械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1.1.1 采煤机械发展的历史目前国使用的采煤机械主要是可调高的双牵引部液压采煤机,这种经过改进的液压牵引采煤机,可追溯到长臂截煤机,是早期用于煤层底部掏槽的采煤机械。
最早的滚筒采煤机是在截煤机的基础上,将减速箱部分改成允许安装一根水平轴和截割滚筒而演变成的。
这种滚筒采煤机与可弯曲输送机配套,奠定了煤炭开采机械化的基础。
早期的滚筒采煤机主要存在2个问题,(1)截煤滚筒的安装高度不能在使用中调整(即所谓的固定滚筒),对煤层厚度及变化适应性差;(2)截煤滚筒的装煤效果不佳(即所谓的圆形滚筒),限制了采煤机生产率的提高。
20世纪60年代,英国、德国、法国和前联等先后对采煤机的截割滚筒做出两项改进。
一是截煤滚筒可以在使用中调整其高度,完全解决对煤层赋存条件的适应性;二是把圆形滚筒改进成螺旋叶片截煤滚筒,极提高了装煤效果。
这两项改进使滚筒式采煤机成为现代化采煤机械的基础。
在滚筒采煤机发展的同时,还研制出用刨削方式落煤的刨煤机、以钻削方式落煤的钻削式采煤机,以及螺旋钻式采煤机。
现代滚筒采煤机均为可调高摇臂滚筒采煤机,其发展是从有链到无链;由机械牵引到液压牵引再到电牵引;由单机纵向布置驱动到多机横向布置驱动;由单滚筒到双滚筒,且向大功率、遥控、遥测、智能化发展,其性能日臻完善,生产率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工况自动监测、故障诊断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数显等先进的监控技术已在采煤机上得到应用。
1.1.2国外采煤机的发展状况(1)牵引方式向电牵引方式发展。
传统的液压牵引采煤机在国外仍然在生产和使用中,但已不占主导地位,由于电牵引采煤机的诸多优点,国外目前开发的采煤机,特别是大功率采煤机基本上都是采用电牵引方式。
(2)装机总功率不断增大。
为适应煤矿生产实现高产高效,国外采煤机的功率在不断提高,电机截割功率通常在400kw以上,最新报道已达850kw。
牵引电机功率均在40kw以上,大的甚至达到125kw,总装机功率通常超过1000kw,如EL3000型采煤机总装机功率高达2000kw,7LS5型采煤机达1940kw。
采煤机牵引部的设计方案1 绪论1.1 采煤机械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1.1.1 采煤机械发展的历史目前国使用的采煤机械主要是可调高的双牵引部液压采煤机,这种经过改进的液压牵引采煤机,可追溯到长臂截煤机,是早期用于煤层底部掏槽的采煤机械。
最早的滚筒采煤机是在截煤机的基础上,将减速箱部分改成允许安装一根水平轴和截割滚筒而演变成的。
这种滚筒采煤机与可弯曲输送机配套,奠定了煤炭开采机械化的基础。
早期的滚筒采煤机主要存在2个问题,(1)截煤滚筒的安装高度不能在使用中调整(即所谓的固定滚筒),对煤层厚度及变化适应性差;(2)截煤滚筒的装煤效果不佳(即所谓的圆形滚筒),限制了采煤机生产率的提高。
20世纪60年代,英国、德国、法国和前联等先后对采煤机的截割滚筒做出两项改进。
一是截煤滚筒可以在使用中调整其高度,完全解决对煤层赋存条件的适应性;二是把圆形滚筒改进成螺旋叶片截煤滚筒,极提高了装煤效果。
这两项改进使滚筒式采煤机成为现代化采煤机械的基础。
在滚筒采煤机发展的同时,还研制出用刨削方式落煤的刨煤机、以钻削方式落煤的钻削式采煤机,以及螺旋钻式采煤机。
现代滚筒采煤机均为可调高摇臂滚筒采煤机,其发展是从有链到无链;由机械牵引到液压牵引再到电牵引;由单机纵向布置驱动到多机横向布置驱动;由单滚筒到双滚筒,且向大功率、遥控、遥测、智能化发展,其性能日臻完善,生产率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工况自动监测、故障诊断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数显等先进的监控技术已在采煤机上得到应用。
1.1.2国外采煤机的发展状况(1)牵引方式向电牵引方式发展。
传统的液压牵引采煤机在国外仍然在生产和使用中,但已不占主导地位,由于电牵引采煤机的诸多优点,国外目前开发的采煤机,特别是大功率采煤机基本上都是采用电牵引方式。
(2)装机总功率不断增大。
为适应煤矿生产实现高产高效,国外采煤机的功率在不断提高,电机截割功率通常在400kw以上,最新报道已达850kw。
牵引电机功率均在40kw以上,大的甚至达到125kw,总装机功率通常超过1000kw,如EL3000型采煤机总装机功率高达2000kw,7LS5型采煤机达1940kw。
选题报告1.选题背景和意义煤矿生产中,运输作业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按照运输作业的任务分类,可将运输作业分为主运输和辅助运输两类。
近十多年来,我国煤炭采掘技术有了明显的调高,但是矿井内辅助运输设备的发展较缓慢,其运输效率的高低成为决定煤矿生产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提高辅助运输设备的机械化程度成为煤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煤矿辅助运输是指煤矿井下的运输除煤炭运输以外,人员、材料、设备、材料、设备和矸石等各种运输。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可分为轨道辅助运输和无轨辅助运输两种。
无极绳绞车是辅助运输设备的一员,其主要由绞车、梭车、尾轮、张紧装置、轮组(主压绳轮、副压绳轮、托绳轮、导向轮)、钢丝绳、电器等部分等组成。
无极绳绞车是通过无极绳绞车是通过铺设于底板上的轨道运行的,与巷道顶板及支护方式无关,一般适用于所有轨道运输巷道。
其可用作长距离、大吨位、多变坡、大倾角条件下的辅助运输。
使用坡度一般小于20°,最佳使用坡度为12°以下;运输距离最大可达3000m,最佳运输距离为1500~2000m;最小水平曲率半径为9m,垂直曲率半径为15m。
目前,矿用无极绳绞车已有了一定的使用范围,经过合理选型布置,统筹兼顾,可以很大程度消除采煤轨道运输的安全隐患,使矿井辅助运输效率得到提高,简化了运输环节,减少了运输设备和辅助设备人员,同时运输安全也有了好的保障。
但是,相关实践证明,无机绳绞车也存在很多缺点,有的甚至会影响安全运转,而且长期得不到解决,使得无极绳绞车无法普及推广。
因而如何通过对绞车的创新型设计使其使用于更广的范围是一个重大问题。
2.文献综述(1)液压驱动的无极绳绞车王传会等人提出传统的无极绳连续牵引绞车大多是通过变速箱机械换挡或变频器来实现变速,这种变速方式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诸多弊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为此,研制出具有能够平稳起步无级调速安全高效运行可靠的液压无级调速连续牵引绞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关于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是毕业生在开始毕业设计前提交的申请性教学文件,单列存档,不要装订在毕业设计说明书中。
2.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及毕业实习搜集的资料编制,于设计开始一周内完成并提交给指导教师。
3.开题报告必须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或签阅后,学生才能开始毕业设计。
4.任务书是单列的教学文件,。
二、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本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新景矿15#煤层佛洼采区设计指导教师张敬环系部采矿工程系专业班级煤矿开采技术7班学号100421269姓名肖楠日期2013年3月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一)选题的目的:通过毕业设计要求达到下列目的: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学习国家有关的煤矿方面法律法规;通过毕业设计,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并能系统的综合的应用和巩固所学理论;结合在铁法小康煤矿实习的内容和收集到的现场资料,进行矿井设计;通过毕业设计大致掌握矿井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内容;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态度,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提高编写技术文件和运算的能力,提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巩固并加强矿业工程CAD等软件的运用,全面提高个人的能力。
提高自己采矿专业英语的水平。
提高自主查资料的能力,提高文献检索的能力。
使理论更好的结合实际。
(二)选题的意义:毕业设计能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是理论更好的结合实际,通过参观和实习,对矿井各生产环节建立全面的系统概念,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通过实习能增强工人阶级的思想感情,为毕业设计收集有关资料。
另外,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课程的最关键部分,是对我们所学课程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是培养我们整体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重要的意义,是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的自我继续深化和提高阶段。
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课程所不能代替的,搞好毕业设计对全面提高我们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 900/2215型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结构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机设09-2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师职称:黑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900/2215型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结构设计来源工程实际1、研究目的和意义煤炭开采已经不仅仅是投入与采出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对煤炭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对于煤炭的开采要求越来越高,对煤炭的开采既要充分又要高效,能够适应不同的开采条件,既有薄煤层,又有厚煤层。
尤其是对于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应用更是提出了挑战与创新,因此,这次毕业设计的大功率 900/2215型采煤机是适应我国煤炭开采发展趋势而设定的。
2、国内外发展情况(文献综述)采煤机国内发展情况:我国与1963 年设计出的MLQ- 64 型单滚筒采煤机,这是我国第一台以螺旋滚筒为工作机构,集破煤、装煤为一体的采煤机。
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至90 年代中期的近10年的间,我国采煤机设计、开发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2005 年初步掌握了大功率大采高采煤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2001 年大倾角电牵引采煤机和2002 年短壁电牵引采煤机标志着我国采煤机总体设计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009 年研制出世界最大功率2500KW电牵引采煤机,2011 年11 月研制出世界上最大功率3000kw电牵引采煤机[3]。
随着科技的进步,开发高产高效矿井综合配套设备已成为我国煤炭科技发展的主流:大功率,大截深电牵引采煤机被广泛的开发和使用,一些世界前沿的先进技术也被用到了采煤机的开发应用中,如变频调速技术,远程监控,无线遥控等等,为更好的服务我国煤矿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开发出集电子,微电子,信息管理及计算机智能技术一体化的的大功率采煤机,在自诊断检测、记忆截割和多参数远程监控等方面的技术日益成熟。
如德国Eickhoff 公司的EDW 系列、SL 系列,美国JOY 公司的LS 系列等[2]。
(冶金行业)采煤机牵引部总体设计毕 业 设 计(说明书)题目:姓名:编号: ( )字 号中 国 矿 业 大 学 2015年 05 月 20 日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函授站(点)专业年级学生姓名任务下达时期:2015 年1月17 日设计(论文)日期:2015年1月17日至2015年5月20日设计(论文)题目:设计(论文)专题题目: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根据实际工况,完成ZY3200/12/30液压支架设计。
①绘制相关工程图纸2.5张左右(折合A0图纸);②按照规定撰写毕业设计说明1份,正文不少于40页;③中英文摘要400字左右。
指导教师签字: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包含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
建议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函授站(点) 专业年级学生姓名摘要本文是新型采煤机牵引部整体设计的说明书。
设计通过参考大量产品资料和指导老师的指导,分析以往典型采煤机在中、厚煤层开采中的液压部分存在的问题,利用多种方法改进,权衡许多重要参数最终将牵引部定为由液压装置提供动力,齿轮在轨道上行走的基本形式,将采煤机的直线行走运动性能十分稳定。
本文主要是关于牵引部的整体设计以及行走箱的设计,主要阐述行走箱各轴、齿轮以及轴承等的选型及选型和改进措施,其中以动力传动与行走机构的确定为主。
还有关于牵引部的总体传动系统的传动比的计算。
最后,为牵引部的生产和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提了一些要求和建议,帮助用户能更好的使用机器。
设计说明书中不易表达出来的地方还配有图纸来说明。
关键词:采煤机;牵引部;行走箱;牵引机构;ABSTRACTShearer traction in this paper is the new Department of the overall design of brochures. Design of a large number of products through reference information and guidance to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analysis of typical Shearer in the past, thick seam mining in the hydraulic par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use various methods to improve balance many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the traction will eventually be ground Hydraulic devices powered gear running on the track in the basic form, Shearer will walk a straight line movement of very stable.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Department of traction, as well as the design of walking box, walking on the main shaft, gears and bearings, such as the selection and selec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Power Traction and walking mechanism is mainly confirmed. Traction is also available on the Department of the overall transmission ratio o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of calculation. Finally, the Department of traction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settlement of the issue and mentioned a number of requests and suggestions to help users better use of machinery. Design Manual difficult to express in the local also has drawings to illustrate. Keywords: Shearer; traction Department; walking mechnism; traction目录1 绪论 (1)1.1采煤机械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1.2中国煤炭开采的重要性 (4)1.3煤炭行业机械化发展是国家的政策 (5)1.4国外采煤机的发展 (5)1.5采煤机的发展趋势 (7)1.6设计意义及需解决的问题 (8)2 牵引部的整体方案 (9)2.1牵引形式的选择 (9)2.2牵引机构的选择 (10)2.3牵引部的组成及特点 (12)2.4牵引机构结构和动力设计方案的确定 (12)2.5此种设计对牵引部的要求 (12)2.6牵引阻力的确定 (13)2.7减速机构的选用 (14)2.8润滑方式及齿轮油的确定 (14)2.9密封形式的确定 (15)3 牵引部的主要技术参数及传动比的设定 (16)3.1牵引部的主要技术参数 (16)3.2牵引机构传动方案的设计 (16)4行走箱的设计 (19)4.1直齿轮传动设计 (19)4.2花键轴的设计计算及轴承的选型与寿命的计算 (24)4.3牵引部机箱体的设计思路 (27)4.4煤矿机械传动齿轮失效的改进途径 (28)4.5硬齿面齿轮的疲劳失效及对策 (30)5 安装、检测维修与故障处理 (33)5.1采煤机牵引部的安装与调试 (33)5.2牵引部的维修与检修 (33)5.3采煤机的井下安装 (34)5.3采煤机牵引部的故障分析和处理 (36)结束语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2)1绪论1.1 采煤机械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1.1.1 采煤机械发展的历史目前国内使用的采煤机械主要是可调高的双牵引部液压采煤机,这种经过改进的液压牵引采煤机,可追溯到长臂截煤机,是早期用于煤层底部掏槽的采煤机械。
采煤机牵引部设计方案1.1 采煤机的发展概况1.1.1国际上采煤机的技术发展状况机械化采煤开始于二十世纪40年代,是随着采煤机械的出现而开始的。
40年代初期,英国、苏联相继生产了采煤机,德国生产了刨煤机,使工作面落煤、装煤实现了机械化。
但当时的采煤机都是链式工作机构,能耗大、效率低,加上工作面输送机不能自移,所以限制了采煤机生产率的提高。
50年代初期,英国、德国相继生产出滚筒式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和单体液压支柱,大大推进了采煤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由于当时采煤机上的滚筒是死滚筒,不能实现调高,因而限制了采煤机的适用范围,我们称这种固定滚筒采煤机为第一代采煤机。
60年代是世界综采技术的发展时期,第二代采煤机——单摇臂滚筒采煤机的出现,解决了采高调整问题,扩大了采煤机的适用范围,特别是1964年第三代采煤机——双摇臂滚筒采煤机的出现,进一步解决了工作面自开缺口的问题,再加上液压支架和可弯曲输送机的不断完善等等,把综采技术推向了一个新水平,并且在生产中显示了综采机械化采煤的优越性——高产、高效、安全和经济。
进入70年代,综采机械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综采设备开始向大功率、高效率及完善性能和扩大使用范围等方向发展。
1970年采煤机无链牵引系统的研制成功以及1976年出现的第四代采煤机——电牵引采煤机,大大改善了采煤机的性能,并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
80年代,德国、美国、英国都开发成功各种交、直流电牵引采煤机,同时把计算机控制系统用在采煤机上。
并且开始重视系列化采煤机的开发工作,一种功率的采煤机可以派生出多种机型,主要元部件在不同功率的采煤机上都能通用,这样不仅扩大了工作面的适应范围,而且便于用户配件的管理。
采煤机系列化是20世纪80年代采煤机发展中非常突出的特点。
至此,缓倾斜中厚煤层的综采机械化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专家开始对实现厚煤层、薄煤层、急倾斜及其它难采煤层开采的综采机械的研发,以适用不同的开采条件[]1。
采煤机牵引部设计方案1.1 采煤机的发展概况1.1.1国际上采煤机的技术发展状况机械化采煤开始于二十世纪40年代,是随着采煤机械的出现而开始的。
40年代初期,英国、联相继生产了采煤机,德国生产了刨煤机,使工作面落煤、装煤实现了机械化。
但当时的采煤机都是链式工作机构,能耗大、效率低,加上工作面输送机不能自移,所以限制了采煤机生产率的提高。
50年代初期,英国、德国相继生产出滚筒式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和单体液压支柱,大大推进了采煤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由于当时采煤机上的滚筒是死滚筒,不能实现调高,因而限制了采煤机的适用围,我们称这种固定滚筒采煤机为第一代采煤机。
60年代是世界综采技术的发展时期,第二代采煤机——单摇臂滚筒采煤机的出现,解决了采高调整问题,扩大了采煤机的适用围,特别是1964年第三代采煤机——双摇臂滚筒采煤机的出现,进一步解决了工作面自开缺口的问题,再加上液压支架和可弯曲输送机的不断完善等等,把综采技术推向了一个新水平,并且在生产中显示了综采机械化采煤的优越性——高产、高效、安全和经济。
进入70年代,综采机械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综采设备开始向大功率、高效率及完善性能和扩大使用围等方向发展。
1970年采煤机无链牵引系统的研制成功以及1976年出现的第四代采煤机——电牵引采煤机,大大改善了采煤机的性能,并扩大了它的使用围。
80年代,德国、美国、英国都开发成功各种交、直流电牵引采煤机,同时把计算机控制系统用在采煤机上。
并且开始重视系列化采煤机的开发工作,一种功率的采煤机可以派生出多种机型,主要元部件在不同功率的采煤机上都能通用,这样不仅扩大了工作面的适应围,而且便于用户配件的管理。
采煤机系列化是20世纪80年代采煤机发展中非常突出的特点。
至此,缓倾斜中厚煤层的综采机械化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专家开始对实现厚煤层、薄煤层、急倾斜及其它难采煤层开采的综采机械的研发,以适用不同的开采条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