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尖子生培优 图形的初步认识
- 格式:docx
- 大小:309.47 KB
- 文档页数:7
初中数学培优辅导资料(8)图形的初步认识一、内容提要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需要在图形形状方面进行想象和判断,掌握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与转化,可以培养抽象的空间想象能力.1.三视图:就是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正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侧视图,依观看的方向不同,有左视图、右视图.2.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根据三视图要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时,必须将各视图对照起来看.3.一个摆好的几何体的视图是唯一的,但从视图反过来考虑几何体时,它有多种可能性。
例如:正方体的主视图是正方形,但主视图是正方形的几何体有直三棱柱、长方体、圆柱等.4.技巧与方法:由三视图想象物体的形状,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难点,需按规律操作:抓住俯视图,结合其它两种视图,发挥空间想象.例如对简单组合体可在俯视图上操作,参照主视图从左到右,结合左视图从前排到后排,确定每一个位置上的正方体的个数,在相应的俯视图上标上数字.5.钟表问题:钟表里的分钟与时针的转动问题本质上与行程问题中的两人追击问题非常相似.行程问题中的距离相当于这里的角度;行程问题中的速度相当于这里时(分)针的转动速度.二、典型例题例1:由几个小立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如图1所示,它的主(正)视图见图2,那么它的俯视图为( )例2.如图是由几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所垒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代表该位置小正方体的块数,请你画出这个立方体的正视图和左视图.例3.一个画家有14个边长为1m 的正方体,他在地面上把它们摆成如图所示的形式,然后他把露出的表面都涂上颜色,那么被涂上颜色的总面积为( ).A. 19m 2B. 21m 2C. 33m 2D. 34m 2例4.时钟里,时针从5点整的位置起,顺时针方向转多少度时,分钟与时针第一次重合?图1 图2 A. B. C. D.三、专项练习1.如下图是有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这些相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A.4B.5C.6D.72.下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3.已知一个物体由x 个相同的正方体堆成,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那么x 的最大值是( ).A .13B .12C .11D .10 4.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是右图,原正方体形如()5. 如图都是由边长为1的正方体叠成的图形.例如第(1)个图形的表面积为6个平方单位,第(2)个图形的表面积为18个平方单位,第(3)个图形的表面积是36个平方单位。
人教版初中数学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总结及例题解答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初中数学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总结及例题解答)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初中数学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总结及例题解答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4。
1多姿多彩的图形4.1。
1几何图形①把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②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是立体图形。
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④常常用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来表示立体图形.(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习题在右图的几何体中,它的左视图是( B )习题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其主视图为( D )A.B.C. D.习题已知某几何体的一个视图(如图),则此几何体是( C )A.正三棱柱 B.三棱锥 C.圆锥 D.圆柱习题如图所示,下列水平放置的几何体中,俯视图是矩形的是(A)B .C.D.⑤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习题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原正方体中“祝”的对面是(C )A.考B.试C.顺D.利4.1.2点,线,面,体①几何体也简称体。
②包围着体的是面。
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④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无大小之分)⑤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⑥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⑦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就能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形成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
9图形的认识初步满分晋级阶梯图形的认识 2 级推理证明初步与知识回顾图形的认识 3 级暑期班第九讲图形的认识初步图形的认识 4 级直线、射线和线段秋季班第九讲秋季班第十讲漫画释义我会回来的1知识互联网题型一:常见的几何体思路导航1.几何图形⑴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⑵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他们是立体图形.⑶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正方形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他们是平面图形.2.点、线、面、体⑴点、线、面、体的概念①几何体也简称为体,例如长方体、正方体等.②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面和曲面两种.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两种.④线与线相交形成点.⑵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3.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4.基本图形⑴常见的几何体常见的几何体名称特征2圆柱由三个面组成,上、下两个底面是半径相同的圆,侧面是曲面.棱柱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一般只讨论直棱柱,其上、下两个棱柱面为形状、大小相同的多边形,其余各面为长方形,底面为 n 边形的棱柱叫 n 棱柱.圆锥由两个面围成,有一个底面是圆形,一个顶点,侧面为曲面.由底面与侧面组成,底面为多边形,侧面为三角形,底面为n边棱锥形的棱锥叫n 棱锥.球由一个曲面围成.由三个面围成,上、下两个底面是大小不等的圆形,侧面为曲圆台面.棱台上、下两个底面为多边形,侧面均为梯形.⑵常见几何体的分类分类标准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球柱圆柱、棱柱按柱、锥、球分类锥圆锥、棱锥球球按是否有曲面直面体棱柱、棱锥曲面体圆柱、圆锥、球按是否有顶点是棱柱、圆锥、棱锥否圆柱、球例题精讲【引例】所给的图形中,是棱柱的有个.3⑴⑵⑶⑷⑸⑹⑺【解析】 4 个,第⑴、⑵、⑷、⑺个图形均是.学生容易忽略第⑴、⑺个图形.典题精练【教师备选】例 1 是常见几何体的识别,例2 是点、线、面的关系以及几何体中顶点、棱和面的关系 .【例 1】如下图,柱体有个,其中是圆柱,是棱柱;锥体有个,其中是圆锥,是棱锥.【解析】柱体有 2 个,其中(b)是圆柱,(c)是棱柱.锥体有 2 个,其中(g)是圆锥,(e)是棱锥.【例 2】⑴如图,将三角尺绕着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三角尺右下的顶点,经运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图形?②三角尺下面的边,经运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图形?③三角尺的面,经运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图形?⑵ 观察下列多面体,并把下表补充完整.名称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图形顶点数 a 6 10 12棱数 b 9 12面数 c 5 8①观察上表中的结果,你能发现 a 、b、 c 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写出关系式.②一个多面体的面数比顶点数大 8,且有 30 条棱,则这个多面体的面数是 ____________. 【解析】⑴ ①形成一个圆.②形成一个圆面.③形成一个圆锥体.⑵4名称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顶点数 a 6 8 10 12棱数 b 9 12 15 18面数 c 5 6 7 8①可以得到欧拉公式 a c b 2 .②20.设顶点数为x,则面数为x+8 ,则有:x x 8 30 2解得:x12面数为 20.【点评】⑴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⑵ 多面体是根据面数命名.比如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六个面,叫做六面体.凸多面体的顶点数、棱数、面数满足欧拉公式.题型二:三视图思路导航定义:从正面看到的图叫主视图,也叫正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统称三视图.要求:(学生版没有)①会画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②会通过三视图确定立体图形.③知道三视图与特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关系.④两种视图与分类讨论.(如:根据所给主视图、左视图判断最多或最少多少个立方体)例题精讲【引例】右图是一块带有圆形空洞和矩形空洞的小木板,则下列物体中最有可能既可以堵住圆形空洞,又可以堵住矩形空洞的是()A .B.C.D.【解析】 B .【点评】此题是对圆柱体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基础知识的简单应用.5典题精练【教师备选】例3 要求会判断并画出几何体的三视图;例4通过三视图中的两个图能还原到整个几何体并求出面积或体积;例5 根据三视图的形状判断几何体的最值情况 .【例 3】⑴如图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 .B.C.D.正面⑵ 如图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砌而成的几何体,那么其三种视图中面积最小的是()A .正视图B .左视图C.俯视图D.三种一样⑶ 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图形完全相同,它可能是()A .三棱锥B .长方体C.球体D.三棱柱⑷ 一位美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立体模型素描教学时,把由圆锥与圆柱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圆锥在圆柱上底面正中间放置)摆在讲桌上,请你在指定的方框内分别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视图).【解析】⑴ D;⑵ B;⑶ C;⑷ 如图所示:(说明:俯视图中漏掉圆心的黑点扣分.)【例 4】⑴长方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 ),则其左视图面积是()2 2 2 2A .4 mB . 12 m C. 1 m D . 3 m⑵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标注的数据可求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A .24πB .32πC.36πD.48π66 64俯视图4 4主视图左视图⑶将棱长是 1cm 的小正方体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① 画出这个图的三视图,并求出三视图的面积.② 求该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包括底面积)③ 求出几何体中重叠面的面积和.正面【解析】⑴ D;⑵ A;⑶ ①三视图如下: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主视图的面积为6cm 2 ;左视图的面积为6cm 2 ;俯视图的面积为6cm 2 .②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面积和的 2 倍: (6 6 6) 2 36(cm 2 ) .③ 24. 提示法一: (1 3 6) 6 6 6 24(cm 2 ) ;法二: (2 6) 3 24(cm 2 )【例 5】⑴如右图,是由若干个同样大小的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立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1 32俯视图A B C D.。
初步认识几何图形导言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像是房子、桌子、电视机,还有人类的身体等等。
这些形状都是由几何图形组成的。
几何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么,如何初步认识这些几何图形呢?在本教案中,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并教你如何辨认它们。
什么是几何图形?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等基本要素构成的。
这些基本要素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主要学习的几何图形有: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和圆等。
直线直线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
它由一连串无限延伸的点组成,在纸上用一条笔直的线段表示。
直线没有长度,没有宽度,也没有形状。
它是由无数个相邻的点无限接近而成的。
直线可以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永不终止。
在我们生活中,铁路、道路等都是直线的例子。
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它是由两个端点固定起来的有限长的直线。
这意味着线段有长度,我们可以用尺子或刻度尺来测量。
线段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而直线则没有。
射线射线也是由直线延伸而来的,它有一个起点,但没有终点。
射线在起点处开始,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
如果你把一支探照灯打开,灯光就像射线一样从光源发出,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
角角是由两条射线或线段的共同端点所组成的。
一个角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大小和类型。
我们用度(°)来表示角的大小,用直角、锐角和钝角来表示角的类型。
•0°的角是一个非常小的角,被称为“零度角”。
•90°的角是一个直角,就像一个正方形的角一样。
•小于90°的角是一个锐角,就像一个箭头指向右上方。
•大于90°小于180°的角是一个钝角,就像一个箭头指向左上方。
•180°的角是一个直角,就像一个平行线。
如果你观察一下周围的事物,你会发现许多角。
比如门的两个开合状态、桌子的四个角等。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
2020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培优训练:《图形认识初步》1.已知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E=90°,OF是∠AOE的平分线.(1)当点C,E,F在直线AB的同侧(如图1所示)时.∠AOC=38°时,求∠BOE和∠COF的度数,∠BOE和∠COF有什么数量关系?(2)当点C与点E,F在直线AB的两旁(如图2所示)时,∠AOC=38°,(1)中∠BOE 和∠COF的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2.如图,O是直线AB上的一点,∠AOC=45°,OE是∠BOC内部的一条射线,且OF平分∠AOE.(1)如图1,若∠COF=35°,求∠EOB的度数;(2)如图2,若∠EOB=40°,求∠COF的度数;(3)如图3,∠COF与∠EO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1)若∠DCE=35°,∠ACB=;若∠ACB=140°,则∠DCE=;(2)猜想∠ACB与∠DCE的大小有何特殊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保持三角尺BCE不动,三角尺ACD的CD边与CB边重合,然后将三角尺ACD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BCD.设∠BCD=α(0°<α<90°)①∠ACB能否是∠DCE的4倍?若能求出α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②三角尺ACD转动中,∠BCD每秒转动3°,当∠DCE=21°时,转动了多少秒?4.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D=90°,射线OE平分∠BOC.(1)如图1,如果∠AOC=50°,依题意补全图形,写出求∠DO E度数的思路(不需要写出完整的推理过程);(2)将OD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2,使得OC在直线AB的上方,若∠AOC =α,其他条件不变,依题意补全图形,并求∠DOE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将OD绕点O继续顺时针旋转一周,回到图1的位置.在旋转过程中,你发现∠AOC 与∠DOE(0°≤∠AOC≤180°,0°≤∠DOE≤180°)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发现.5.点O为直线AB上一点,在直线AB同侧任作射线OC,OD,使得∠COD=90°.(1)如图1,过点O作射线OE,当OE恰好为∠AOC的角平分线时,另作射线OF,使得OF平分∠BOD,则∠EOF的度数是(度).(2)如图2,过点O作射线OE,当OE恰好为∠AOD的角平分线时,求出∠BOD与∠COE 的数量关系;(3)过点O作射线OE,当OC恰好为∠AOE的角平分线时,另作射线OF,使得OF平分∠COD,若∠EOC=3∠EOF,直接写出∠AOE的度数.6.已知∠AOB=100°,作射线OC,再分别∠AOC和∠BOC的平分线OD、OE.(1)如图①,当∠BOC=60°时,则∠DOE=度;(2)如图②,若射线OC在∠AOB内部绕O点旋转,当∠BOC=α时,则∠DOE=;(3)若∠AOB=m,当射线OC在∠AOB外绕O点旋转时,画出图形,判断∠DOE的大小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DOE的度数.(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7.已知:∠AOB=140°,OC, OM,ON是∠AOB内的射线.(1)如图1所示,若OM平分∠BOC,ON平分∠AOC,求∠MON的度数:(2)如图2所示,OD也是∠AOB内的射线,∠COD=15°,ON平分∠AOD,OM平分∠BOC.当∠COD绕点O在∠AOB内旋转时,∠MON的位置也会变化但大小保持不变,请求出∠MON 的大小;(3)在(2)的条件下,以∠AOC=20°为起始位置(如图3),当∠COD在∠AOB内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逆时针旋转t秒,若∠AON:∠BOM=19:12,求t的值.8.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D=90°,OE平分∠BOC.(1)如图①,若∠AOC=36°,求∠DOE的度数;(2)在图①中,若∠AOC=α,直接写出∠DOE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将图①中的∠COD绕顶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②的位置探究∠AOC和∠DOE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9.已知∠AOB=160°,∠COE=80°,OF平分∠AOE.(1)如图1,若∠COF=14°,求∠BOE的度数.(2)当射线OE绕点O逆时针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时,探究∠BOE与∠CO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如图3,在∠BOE的内部是否存在一条射线OD,使得∠BOD=90°,且∠DOF=3∠DOE?若存在,请求出∠COF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将一直角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即∠MON,反向延长射线ON,得到射线OD.(1)当∠MON的位置如图(1)所示时,使∠NOB=20°,若∠BOC=120°,求∠COD的度数.(2)当∠MON的位置如图(2)所示时,使一边OM在∠BOC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问:射线ON的反向延长线OD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注意:不能用问题(1)中的条件(3)当∠MON的位置如图(3)所示时,射线ON在∠AOC的内部,若∠BOC=120°.试探究∠AOM与∠NOC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直接写出结论.11.如图①,已知∠AOB=80°,OC是∠AOB内的一条射线,OD,OE分别平分∠BOC和∠COA.(1)求∠DOE的度数;(2)当射线OC绕点O旋转到OB的左侧时如图②(或旋转到OA的右侧时如图③),OD,OE仍是∠BOC和∠COA的平分线,此时∠DOE的大小是否和(1)中的答案相同?若相同,请选取一种情况写出你的求解过程;若不相同,请说明理由.12.已知A,O, 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OD平分∠AOC,OE平分∠BOC.(1)若∠AOC=90°,如图1,则∠DOE=°;(2)若∠AOC=50°,如图2,求∠DOE的度数;(3)由上面的计算,你认为∠DOE=°;(4)若∠AOC=α,(0°<α<180°)如图3,求∠DOE的度数.13.根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如图所示,有公共端点(O)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AOB).如果一条射线(OC)把一个角(∠AOB)分成两个相等的角(∠AOC和∠B OC),这条射线(OC)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这时,∠AOC=∠BOC=∠AOB(或2∠AOC=2∠BOC=∠AOB).问题:平面内一定点A在直线MN的上方,点O为直线MN上一动点,作射线OA,OP,OA′.当点O在直线MN上运动时,始终保持∠MOP=90°,∠AOP=∠A′OP,将射线OA绕点O 顺时针旋转60°得到射线OB.(1)如图1,当点O运动到使点A在射线OP的左侧时,若OB平分∠A′OP,求∠AOP 的度数;(2)当点O运动到使点A在射线OP的左侧,∠AOM=3∠A′OB时,求∠AOP的值;(3)当点O运动到某一时刻时,∠A′OB=150°,直接写出此时∠BOP的度数.14.如图,已知∠AOC=∠BOD=120°,∠BOC=∠AOD.(1)求∠AOD的度数;(2)若射线OB绕点O以每秒旋转20°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同时射线OC以每秒旋转15°的速度逆时针旋转,设旋转的时间为t秒(0<t<6),试求当∠BOC=20°时t的值;(3)若∠AOB绕点O以每秒旋转5°的速度逆时针旋转,同时∠COD绕点O以每秒旋转10°的速度逆时针旋转,设旋转的时间为t秒(0<t<18),OM平分∠AOC,ON平分∠BOD,在旋转的过程中,∠MON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15.已知∠AOD=160°,OB、OC、OM、ON是∠AOD内的射线.(1)如图1,若OM平分∠AOB,ON平分∠BOD.当OB绕点O在∠AOD内旋转时,求∠MON 的大小;(2)如图2,若∠BOC=20°,OM平分∠AOC,ON平分∠BOD.当∠BOC绕点O在∠AOD 内旋转时,求∠MON的大小;(3)在(2)的条件下,若∠AOB=10°,当∠BOC在∠AOD内绕着点O以2度/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t秒时,∠AOM=∠DON.求t的值.参考答案1.(1)解:∵∠COE=90°,∠AOC=38°,∴∠BOE=180°﹣90°﹣38°=52°,∠AOE=90°+38°=128°,…(2分)∵OF平分∠AOE,∴∠AOF=64°,…(4分)∴∠COF=64°﹣38°=26°;…(6分)∴∠BOE=2∠COF…(7分)(2)成立;∠BOE=2∠COF,理由如下:∵∠COE=90°,∠AOC=38°,∴∠AOE=90°﹣38°=52°,…(8分)∴∠BOE=180°﹣52°=128°,…(10分)∵OF平分∠AOE,∴∠AOF=∠AOE=26°,…(12分).∴∠COF=38°+26°=64°;∴∠BOE=2∠COF…(13分)2.(1)∵∠AOC=45°,∠COF=35°∴∠AOF=∠AOC+∠COF=80°∵OF平分∠AOE,∴∠AOE=2∠AOF=160°∵∠AOB是平角∴∠AOB=180°∴∠BOE=∠AOB﹣∠AOE=20°答:∠EOB的度数是20°.( 2)∠AOE=180°﹣40°=140°∵OF平分∠AOE,∴∠AOF=∠AOE=70°∴∠COF=∠AOF﹣∠AOC=70°﹣45°=25°答:∠COF的度数是25°.( 3)∠EOB+2∠COF=90°,理由如下:设∠COF=α,∠BOE=β∵∠AOB是平角,∴∠AOE=180°﹣β∵OF平分∠AOE,∴2∠AOF=∠AOE=180°﹣β∴2α=2∠COF=2(∠AOF﹣∠AOC)=2∠AOF﹣2∠AOC=180°﹣β﹣2×45°=90°﹣β∴2α+β=90°即∠EOB+2∠COF=90°3.解:(1)∵∠ACD=∠ECB=90°,∠DCE=35°,∴∠ACB=180°﹣35°=145°.∵∠ACD=∠ECB=90°,∠ACB=140°,∴∠DCE=180°﹣140°=40°.故答案为:145°,40°;(2)∠ACB+∠DCE=180°或互补,理由:∵∠ACE+∠ECD+∠DCB+∠ECD=180.∵∠ACE+∠ECD+∠DCB=∠ACB,∴∠ACB+∠DCE=180°,即∠ACB与∠DCE互补.(3)①当∠ACB是∠DCE的4倍,∴设∠ACB=4x,∠DCE=x,∵∠ACB+∠DCE=180°,∴4x+x=180°解得:x=36°,∴α=90°﹣36°=54°;②设当∠DCE=21°时,转动了t秒,∵∠BCD+∠DCE=90°,∴3t+21=90,t=23°,答:当∠DCE=21°时,转动了23秒.4.解:(1)补全图形如图1所示;解题思路如下:①由∠AOC+∠BOC=180°,∠AOC=50°,得∠BOC=130°;②由OE平分∠BOC,得∠COE=65°;③由OD⊥OC,得∠COD=90°;④由∠COD=90°,∠COE=65°,得∠DOE=25°;(2)补全图形如图2所示;∵∠AOC=α,∴∠BOC=180°﹣α,∵射线OE平分∠BOC,∴∠COE=BOC=90°﹣,∵∠COD=90°,∴∠DOE=90°﹣∠COE=;(3)如图1,∠DOE=∠AOC,如图2∠DOE=180°∠AOC,故∠AOC与∠DO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DOE=∠AOC或∠DOE=180°∠AOC.5.解:(1)∵∠COD=90°,∴∠AOC+∠BOD=90°,∵OE为∠AOC的角平分线,OF平分∠BOD,∴∠EOC=∠AOC,∠DOF=∠BOD,∴∠EOF=∠COD+∠EOC+∠DOF=90°+(∠AOC+∠BOD)=90°+×90°=135°,故答案为:135;(2)∵∠COD=90°,∴∠COE+∠EOD=90°,∴∠EOD=90°﹣∠COE,∵OE为∠AOD的角平分线,∴∠AOD=2∠EOD=2(90°﹣∠COE)=180°﹣2∠COE,∵∠BOD+∠AOD=180°,∴∠BOD=180°﹣∠AOD=180°﹣180°+2∠COE=2∠COE;(3)①如图3所示时,∵∠COD=90°,OF平分∠COD,∴∠COF=∠EOC+∠EOF=45°,∵∠EOC=3∠EOF,∴4∠EOF=45°,∴∠EOF=11.25°,∴∠EOC=33.75°,∵OC为∠AOE的角平分线,∴∠AOE=2∠EOC=67.5°;②如图4所示时,∵∠COD=90°,OF平分∠COD,∴∠COF=45°,∵∠EOC=3∠EOF,∴∠COF=2∠EOF=45°,∴∠EOF=22.5°,∴∠COE=45°+22.5°=67.5°,∵OC为∠AOE的角平分线,∴∠AOE=2∠COE=135°;综上所述,∠AOE的度数为67.5°或135°.6.解:(1)∵∠AOB=100°,∠BOC=60°,∴∠AOC=40°∵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COE=∠COB=30°,∠COD=∠AOC=20°,∴∠DOE=50°;故答案是:50;(2)∵当∠BOC=α时,理由:∠DOE=∠DOC+∠COE=∠COB+∠AOC=(∠COB+∠AOC)=∠AOB=50°;故答案是:50°;(3)∠DOE的大小发生变化,∠DOE=m或180°﹣m.如图①,∠DOE=m;理由:∠DOE=∠DOC﹣∠COE=∠AOC﹣∠COB=(∠AOC﹣∠COB)=∠AOB=m;如图②,∠DOE=180°﹣m.理由:∠DOE=∠DOC+∠COE=∠AOC+∠COB=(∠AOC+∠COB)=(360°﹣∠AOB)=180°﹣m.7.解:(1)∵ON平分∠AOC,OM平分∠BOC,∴∠CON=∠AOC,∠COM=∠BOC∠MON=∠CON+∠COM=(∠AOC+∠BOC)=∠AOB又∠AOB=140°∴∠MON=70°答:∠MON的度数为70°.(2)∵OM平分∠BOC,ON平分∠AOD,∴∠COM=∠BOC,∠DON=∠AOD即∠MON=∠COM+∠DON﹣∠COD=∠BOC+∠AOD﹣∠COD=(∠BOC+∠AOD)﹣∠COD.=(∠BOC+∠AOC+∠COD)﹣∠COD=(∠AOB+∠COD)﹣∠COD=(140°+15°)﹣15°=62.5°答:∠MON的度数为62.5°.(3)∠AON=(20°+3t+15°),∠BOM=(140°﹣20°﹣3t)又∠AON:∠BOM=19:12,12(35°+3t)=19(120°﹣3t)得t=20答:t的值为20.8.解:(1)由题意得:∠BOC=180°﹣∠AOC=180°﹣36°=144°,∵OE平分∠BOC,∴∠COE=∠BOC=×144°=72°,∵∠COD=90°,∴∠DOE=∠COD﹣∠COE=90°﹣72°=18°;(2)由题意得:∠BOC=180°﹣∠AOC=180°﹣α,∵OE平分∠BOC,∴∠COE=∠BOC=×(180°﹣α)=90°﹣α,∵∠COD=90°,∴∠DOE=∠COD﹣∠COE=90°﹣(90°﹣α)=α;(3)∠AOC=2∠DOE,理由如下:∵∠COD=90°,∴∠COE=90°﹣∠DOE,∵OE平分∠BOC,∴∠BOC=2∠COE=2(90°﹣∠DOE),∴∠AOC=180°﹣∠BOC=180°﹣2(90°﹣∠DOE)=2∠DOE.9.解:(1)∵OF平分∠AOE,∴∠AOE=2∠EOF,∵∠AOE=∠AOB﹣∠BOE,∴2∠EOF=∠AOB﹣∠BOE,∴2(∠COE﹣∠COF)=∠AOB﹣∠BOE,∵∠AOB=160°,∠COE=80°,∴160°﹣2∠COF=160°﹣∠BOE,∴∠BOE=2∠COF,若∠COF=14°时,∠BOE=28°;(2)∠BOE=2∠COF,理由如下:∵OF平分∠AOE,∴∠AOE=2∠EOF,∵∠AOE=∠AOB﹣∠BOE,∴2∠EOF=∠AOB﹣∠BOE,∴2(∠COE﹣∠COF)=∠AOB﹣∠BOE,∵∠AOB=160°,∠COE=80°,∴160°﹣2∠COF=160°﹣∠BOE,∴∠BOE=2∠COF,(3)存在,理由如下:设∠AOF=∠EOF=2x,∵∠DOF=3∠DOE,∴∠DOE=x,∵∠BOD=90°,∴2x+2x+x+90°=160°,解得:x=14°,∴∠BOE=90°+x=104°,∴∠COF=×104°=52°,∴在∠BOE的内部存在一条射线OD,使得∠BOD=90°,且∠DOF=3∠DOE.10.解:(1)∵∠AOB=180°,∠NOB=20°,∠BOC=120°,∴∠COD=∠AOB﹣∠NOB﹣∠BOC=180°﹣20°﹣120°=40°,∴∠COD为40°;(2)OD平分∠AOC,理由如下:∵∠MON=90°,∴∠DOM=180°﹣∠MON=180°﹣90°=90°,∴∠DOC+∠MOC=∠MOB+∠BON=90°,∵OM平分∠BOC,∴∠MOC=∠MOB,∴∠DOC=∠BON,∵∠BON+∠AON=∠AON+∠AOD=180°∴∠BON=∠AOD,又∵∠BON=∠COD,∴∠COD=∠AOD,∴OD平分∠AOC;(3)∵∠BOC=120°,∴∠AOC=180°﹣∠BOC=60°,∵∠MON=90°,∴∠MON﹣∠AOC=30°,∴(∠MON﹣∠AON)﹣(∠AOC﹣∠AON)=30°,即∠AOM﹣∠NOC=30°.11.解:(1)∵OD,OE分别是∠BOC和∠COA的平分线,∴∠COD=∠BOC,∠COE=∠COA,∴∠DOE=∠COD+∠COE=∠BOC+∠AOC=∠AOB=40°;(2)∠DOE的大小与(1)中答案相同,仍为40°,选图②说明,理由如下:∠DOE=∠COE﹣∠COD=∠AOC﹣∠BOC=(∠AOC﹣∠BOC)=∠AOB=40°.12.解:(1)∵A,O,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OB=180°,∵∠AOC=90°,∴∠BOC=90°,∵OD平分∠AOC,OE平分∠BOC,∴∠DOC=∠AOC=45°,∠COE=∠BOC=45°,∴∠DOE=∠DOC+∠COE=45°+45°=90°,故答案为:90;(2)∵∠AOC=50°,∴∠BOC=180°﹣50°=130°,同(1)得:∠DOC=∠AOC=25°,∠COE=∠BOC=65°,∴∠DOE=∠DOC+∠COE=25°+65°=90°;(3)由上面的计算,∠DOE=90°,故答案为:90;(4)∵∠AOB=180,∴∠BOC=180°﹣α,同(1)得:∠DOC=∠AOC=α,∠COE=∠BOC=(180°﹣α)=90°﹣α,∴∠DOE=∠DOC+∠COE=α+90°﹣α=90°.13.解:(1)设∠AOP的度数为x,由题意可知:∠A′OP=x,∠POB=60°﹣x因为OB平分∠A′OP,所以2∠POB=∠A′OP,所以2(60°﹣x)=x解得,x=40.答:∠AOP的度数为40°.(2)①如图2,当射线OB在∠A′OP内部时,设∠AOP的度数为y,由题意可知:∠A′OP=y,∠POB=60°﹣y,∵∠MOP=90°,∴∠AOM=90°﹣y,∵∠AOM=3∠A′OB,∴∠A′OB=(90°﹣y),∵∠A′OB+∠POB=∠A′OP,∴(90°﹣y)+(60°﹣y)=y,解得,y=;②如图3,当射线OB在∠A′OP外部时,设∠AOP的度数为y,由题意可知:∠A′OP=y,∠POB=60°﹣y,∵∠MOP=90°,∴∠AOM=90°﹣y,∵∠AOM=3∠A′OB,∴∠A′OB=(90°﹣y),∵∠AOP+∠A′OP+∠A′OB=60°,∴y+y+(90°﹣y)=60°,解得,y=18°.答;∠AOP的值为或18°.(3)如图4,当∠A′OB=150°时,由图可得:∠A′OA=∠A′OB﹣∠AOB=150°﹣60°=90°,又∵∠AOP=∠A′OP,∴∠AOP=45°,∴∠BOP=60°+45°=105°;如图5,当∠A′OB=150°时,由图可得:∠A′OA=360°﹣150°﹣60°=150°,又∵∠AOP=∠A′OP,∴∠AOP=75°,∴∠BOP=60°+75°=135°;当射线OP在MN下面时,∠BOP=75°或45°.综上所述:∠BOP的度数为105°或135°或75°或45°.14.解:如图所示:(1)设∠AOD=5x°,∵∠BOC=∠AOD∴∠BOC=•5x°=3x°又∵∠AOC=∠AOB+∠BOC,∠BOD=∠DOC+∠BOC,∠AOD=∠AOB+∠BOC+∠DOC,∴∠AOC+∠BOD=∠AOD+∠BOC,又∵∠AOC=∠BOD=120°,∴5x+3x=240解得:x=30°∴∠AOD=150°;(2)∵∠AOD=150°,∠BOC=∠AOD,∴∠BOC=90°,①若线段OB、OC重合前相差20°,则有:20t+15t+20=90,解得:t=2,②若线段OB、OC重合后相差20°,则有:20t+15t﹣90=20解得:,又∵0<t<6,∴t=2或t=;(3)∠MON的度数不会发生改变,∠MON=30°,理由如下:∵旋转t秒后,∠AOD=150°﹣5t°,∠AOC=120°﹣5t°,∠BOD=120°﹣5t°∵OM、ON分别平分∠AOC、∠BOD∴∠AOM=∠AOC=,∠DON==∴∠MON=∠AOD﹣∠AOM﹣∠DON=150°﹣5t°﹣﹣=30°.15.解:(1)因为∠AOD=160°,OM平分∠AOB,ON平分∠BOD,所以∠MOB=∠AOB,∠BON=∠BOD,即∠MON=∠MOB+∠BON=∠AOB∠BOD=(∠AOB+∠BOD)=∠AOD=80°,答:∠MON的度数为80°;(2)因为OM平分∠AOC,ON平分∠BOD,所以∠MOC=∠AOC,∠BON=∠BOD,①射线OC在OB左侧时,如图:∠MON=∠MOC+∠BON﹣∠BOC=∠AOC∠BOD﹣∠BOC=(∠AOC+∠BOD)﹣∠BOC=(∠AOD+∠BOC)﹣∠BOC=×180°﹣20°=70°;②射线OC在OB右侧时,如图:∠MON=∠MOC+∠BON+∠BOC=∠AOC∠BOD+∠BOC=(∠AOC+∠BOD)+∠BOC=(∠AOD﹣∠BOC)+∠BOC=×140°+20°=90°;答:∠MON的度数为70°或90°.(3)∵射线OB从OA逆时针以2°每秒的速度旋转t秒,∠COB=20°,∴根据(2)中的第一种情况,得∠AOC=∠AOB+∠COB=2t°+10°+20°=2t°+30°.∵射线OM平分∠AOC,∴∠AOM=∠AOC=t°+15°.∵∠BOD=∠AOD﹣∠BOA,∠AOD=160°,∴∠BOD=150°﹣2t°.∵射线ON平分∠BOD,∴∠DON=∠BOD=75°﹣t°.又∵∠AOM:∠DON=2:3,∴(t+15):(75﹣t)=2:3,解得t=21.根据(2)中的第二种情况,观察图形可知:这种情况不可能存在∠AOB=10°.答:t的值为21秒.。
⎧⎨⎩⎧⎨⎩图形的初步认识一、本章的知识结构图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例1 (1)如图1所示,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
(2)如图2所示,写出图中各立体图形的名称。
图1图2解:(1)①与d类似,②与c类似,③与a类似,④与b类似。
(2)①圆柱,②五棱柱,③四棱锥,④长方体,⑤五棱锥。
例2 如图3所示,讲台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放着一个粉笔盒,指出右边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图3解:(1)左视图,(2)俯视图,(3)正视图练习1.下图是一个由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由上而看得到的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它的视图为()3.如图,下面三个正方体的六个面按相同规律涂有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那么涂黄色、白色、红色的对面分别是()A.蓝、绿、黑 B.绿、蓝、黑 C.绿、黑、蓝 D.蓝、黑、绿4.若如下平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之和为5,求x+y+z的值。
5.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的视图如下,画出该物体的立体图形。
初一上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培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一上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培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一上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培优的全部内容。
板块一、有理数基本加、减混合运算【例1】已知线段AB的长度为a,点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M为AC中点,N为BC的中点,求MN的长。
【例2】.已知,线段AB=10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4cm,M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AM的长。
【例3】点C在线段AB上,AC=8cm,CB=6cm,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
(1)求MN的长;(2)若点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kCBAC=+,其他条件不变,则MN的长度为多少?【例4】如图,已知B、C是线段AD上任意两点,M是AB中点,N是CD中点,若.,bBCaMN==求AD.【例5】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4131CDABBD==线段AB,CD的中点E、F的距离是12cm,求AB,CD的长.有理数基本运算线段及其中点问题【例6】 在数轴上有两个点A 和B,A 在原点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6,B 在原点右侧到原点的距离为4,M ,N 分别是线段AO 和BO 的中点,写出A 和B 表示的数;求线段MN 的长度。
【例7】 (1)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 = 8 cm ,CB = 6 cm,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 CB = a cm,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 b 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俯视图正视图左视图第九讲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相关知识链接:
1、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我们常见的立体图形有。
我们常见的平面图形有。
3、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关系
立体图形问题常常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常常会采用下面的作法
(1)画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立体图形的的三视图是指正视图(从看)、左视图(从看)、俯视图(从面看)得到的三个平面图形。
(2)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正方体(共十一种)、长方体、圆柱、圆锥、三棱柱、三棱锥(四棱锥),球体
4、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具体说可有以下4类11种图形,如作旋转或翻折后,方向会不同,但相对位置不变,这些不重复计算.
1.“一·四·一”型,中间4个连一排,两边各一随便放,共有6种。
2.“二·三·一”型,二三相连错一个,三一相连随便放,共3种。
3.“二·二·二”型,阶梯错开放,共1种。
4.“三·三”型,共1种。
二、基础
1、图中是同一个几何体的三种视图,请写出这
个几何体的名称:_________。
2、如果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左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而且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是_________。
3、俯视图为圆的立体图形可能是
4、圆柱体、球、三棱柱,这四个几何体中有三个从某个角度看到的图形都是一种几何图形,
则另一个几何体是( )
5、用平面去截下列几何体,截面的形状不可能是圆的几何体是( )
A.球B.圆锥C.圆锥D.正方体
6、立方体各面上的数字是连续的整数,如果相对的两个面上的两个数的和都相等,
那么这三对数的总和是( )
A.76 B.78 C.80 D.81
7、如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
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 )
A.3个B.6个C.7个D.8个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8、将右图所示的直角梯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
9、四棱柱的顶点数、棱数、面数分别为( )
A.8,12,6 B.8,10,6 C.6,8,12 D.8,6,12
10、观察下列图形,其中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为( )
A.B.C.D.
11、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每一面都填有唯一一个数字,且各相对面上所填的数互为倒数,若这
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右图所示,则A、B的值分别是( )
A.1
3
,
1
2
B.
1
3
,1 C.
1
2
,
1
3
D.1,
1
3
15
14
11
B
A3
12
1
c 84
25b
a
三、 典型例题
【例1】一个画家有14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体,他在地面上把它们摆
成如右图的形状,然后他把露出的表面涂上颜色,那么被涂上颜色的总面积为( )
A .19平方米
B .21平方米
C .33平方米
D .34平方米
【变式题组】
赏析一个表面涂满了红色的正方体,在它的每个面上等距离地切两刀..............................(.刀痕与棱....
平行..).,得到...27..个小正方体,而且切面均为白色,问:.................
(1)27.....个小正方体中,三面是红色,两面是红色,一面是红色,各面都是白色的................................正方体各有几块.......?.
(2)...每面切三刀,上述各问的结果又如何................?.
【例2】骰子是6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
5,6的小立方体,它任意两对面上所写的两个数字之和为7.将这样相同的几个骰子按照相接触的两个面上的数字的积为6摆成一个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已知图中所标注的是部分面上的数字,则“*”所代表的数是( ) A 、6
B 、5
C 、4
D 、2
【变式题组】
1、李明为好友制作一个(右图)正方形礼品盒,六个面上各有一字,连起来就是“预
祝中考成功”,其中“预”的对面是“中”,“成”的对面是“功”,则它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
2
、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右图所示,每一个面上都写有一个自然数并
且相对两个面所写的两个数之和相等,那么a+b-2c= ( )
A .40 B.38 C.36 D. 34
【例3】图是由棱长为1的正方体搭成的积木三视图,则图中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个数是______.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变式题组】
1、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方形的数字表示在
该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那么,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
B .
C .
D .
2、用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中小立方块最少有______块,最多有______块.
3、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要摆出这样的几何体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方立块?
4、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这样的几何体只有一种吗?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2123
1
四、培优升级 奥赛检测
1、如图表示一个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
小立方块的个数,那么该几何体的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为( )
A .
B .
C .
D .
2、将圆柱形纸筒沿母线AB 剪开铺平,得到一个矩形(图1);如果将这个纸筒沿线路BMA (2)
剪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三角形 D .半圆
3、一根单线从纽扣的4个孔中穿过(每个孔只穿过一次),其正面情形如图所示,下面4个
图形可能 是其背面情形的是( )
4、将如右图所示的Rt △ABC 绕直角边BC 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是( )
5、下左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这个正方体是( )
A .
B .
C .
D .
2
1
142
3
左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俯视图主视图
6、一个长方体的左视图、俯视图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则其主视图的面积为( ) A 、6
B 、8
C 、12
D 、24
7、如图所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形状是( ) A 、长方体 B 、三棱柱 C 、圆锥 D 、正方体
8、用M 、N 、P 、Q 各代表四种简单几何图形(线段、正三角形、正方形、圆)中的一种,下
图①至④是由M 、N 、P 、Q 中的两种图形组合而成的(组合用“&”表示).那么下列组合图形表示P &Q 的是 ( )
9、如图左是用小立方块搭成的一个几何体,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下图所示:这样的几何体只有一种吗?答:______(回答是或不是只有一种);它最少需要______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______个小立方块.
10、如图上右,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组成这个
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多块数是()A、9B、10 C、11 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