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T-液晶光学双稳态实验装置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6
实验2.8光学双稳态现象自1974年吉布斯(Gibbs)首先利用F—P标准具,其内充满饱和气体Na蒸汽,观察到了光学双稳态现象以来,许多科学工作者相继在许多其它介质中也观察到了光学双稳态现象,并研制了各种各样的光学双稳态器件。
它作为开关元件和储存元件,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作为开关元件时其开关速度在理论上可以达到10-11~10-12S,是现有电子开关的102~103倍。
光学双稳态器件与现在使用的晶体管相比,还有一个引人注意的优点,就是可以进行信号平行处理。
光波在真空中传播时,不同光束之间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在介质中,两束光只要分开几个波长的距离即可互不影响,因此在同一光学元件中,可以平行地通过几束光波,同一元件的不同区域可以同时分别对各光束进行运算操作。
这将对计算机科学带来一革命,使计算机的构造和算法有巨大的改变,使计算机的功能有极大的飞跃。
目前,研究光学双稳态现象的基本理论已经比较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是在一些新型材料或新型结构中实现它,并将这些材料研制成可供实用的光学双稳器件。
但是,由于强光学非线性或低阈值能量与快响应时间和低光强吸收的矛盾,使得利用光学双稳态制造以光控光的全光开关器件仍面临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本实验将利用液晶光阀的透光率与加在其上的电压有关这一特性,将出射光转换成电压,经放大后反馈到液晶光阀上,使其在不同的出射光强下具有不同的透光率,从而实现光学双稳态。
并对影响光学双稳态现象的几个因素作出分析、比较。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能了解液晶光阀的特性,而且验证了光学双稳态现象,加深对光学双稳态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电混合性光学双稳态的原理与应用;2.掌握实验仪器的调节和测量。
二、实验仪器激光器,衰减器,偏振器,分束器,液晶光阀,光功率计,示波器等。
三、实验原理1.光学双稳态的基本概念如果一个光学系统在给定的输入光强下存在着两种可能的输出光强状态,而且可以用光学方法实现两态间的丌关转换,即称该系统具有光学双稳性。
液晶光学双稳与混沌摘要:本文研究了液晶的双稳性质以及混沌现象;测量得到了样片的Vπ=6.60V,V s=-2.25V;同时还获得了液晶的弛豫时间为τ=190ms;在不同的偏置电压以及液晶转角下,双稳曲线的面变化,得到了双稳曲线面积在测量范围内偏置电压升高而增大、随液晶转角增大而增大。
观察了液晶在不同的延迟时间下有周期变化到倍周期分叉最后到混沌的转变。
关键词:液晶,非线性,双稳态,混沌一、引言光学双稳态概念最早(1969)是在可饱和吸收介质的系统中提出的,并于1976年首次在钠蒸气介质中观察到。
事实上在法布里-珀罗腔内的色散介质,也观察到光学双稳态。
并且有比吸收介质更为优越的性能,譬如,观察到光学双稳态的入射光强更低,对光源的线宽没有更高要求,也没有吸收引起的热耗散问题,因而在光学双稳态的应用上比吸收型装置更为受人重视。
光学双稳态引起人们极大注意的主要原因是光学双稳器件有可能应用在高速光通信、光学图像处理、光存储、光学限幅器以及光学逻辑元件等方面。
尤其是用半导体材料(GaAs,InSb 等)制成的光学双稳器件,尺寸小(几毫米直径,几十至几百微米厚),功率低(10微瓦/微米2~1毫瓦/微米2),开关时间短(约10-12秒),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光计算机的逻辑元件。
光学双稳装置中不稳定性的研究,由于观察到“光学浑沌”(在一完全确定的非线性系统中,当改变参量时,出现类似随机的行为,称为浑沌)而受到理论物理界的重视,为研究非平衡统计物理提供了一种重要实验手段。
光学双稳态除在非线性法布里-珀罗腔内观察到外,还在诸如光电反馈混合装置、非线性界面、声光装置、自聚焦等实验中被观察到。
二、实验原理2.1、光学双稳态所谓光学双稳是指光在通过某一光学系统时其发光强度发生非线性变化的一种现象,即对一个入射光强I i,存在两个不同投射光强I o,并以滞后回线形式为特征,如图2.1所示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光学双稳可以分为两种,即纯光学型和光电混合型。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由1999年中科院 百人计划 引进的人才宣丽研究员组建.目前有固定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1人,工程师1人,研究实习员2人,在读研究生25人.研究方向以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A O )成像为主,应用于大口径望远镜和人眼视网膜检查设备.十一五 期间,先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可见-近红外宽波段快速液晶自适应系统的研究 ㊁863 十一五 规划重点项目液晶自适应波面校正系统,攻克了液晶波前校正器响应速度慢㊁偏振能量损失㊁衍射效率不均以及电子学接口障碍信号传输速度的问题,同时与莫斯科大学A O 研究室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基于中俄自然基金合作研究项目掌握了高速哈特曼波前探测器的设计方法,研制出配装于1.23m 口径跟踪望远镜上的液晶A O 系统,成像分辨率从校正前的2ᵡ提高到0.3ᵡ,清晰看到土星上的光环㊁海洋卫星的太阳能帆板结构等,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验收专家组评价为 优秀 ,为国际A O 研究领域展示出液晶新技术的应用曙光.目前已接受2m 口径望远镜的液晶A O 系统工程研制项目;在人眼视网膜A O 成像方面,2008年完成吉林省科技厅重点支持项目高清晰度眼底成像液晶像差补偿仪 ,突破了800度近视与200度散光的屈光不正校正难题,获得了眼底3μm 视觉细胞的清晰图像,并相继完成视网膜5μm 微细血管成像的省部级项目,正在向临床实用化努力.该团队还从事液晶/聚合物光栅激光器㊁相关液晶的负折射材料以及液晶器件取向膜的基础研究,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自1999年以来,培养毕业了32名博士,7名硕士,发表论文28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5件,望远镜的液晶A O 系统获得2013年度吉林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㊀㊀㊀图1㊀液晶校正器制备工艺线㊀㊀㊀㊀㊀图2㊀箭头所指为应用于1.23m 口径可见光望远镜的液晶自适应系统内部结构图3㊀液晶自适应系统校正前后图像分辨率从2.5ᵡ精细到0.3ᵡ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左图:αC o m 双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右图:天宫1号㊀㊀地址: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邮编:130033电话:0431G86176316(宣丽)邮箱:x u a n l i @c i o m p .a c .c n。
液晶双稳态实验预习题1、什么的液晶双稳态?2、光学双稳性的光学器件,由哪些要素组成?一、实验目的1、了解双稳态的理论原理;2、掌握液晶双稳态的实验原理;3、掌握对影响光学双稳态现象的几个因素做出分析、比较;二、实验仪器CwT一液晶光学双稳态实验仪三、实验原理自1974年吉布斯(Gibbs)首先利用F-P标准具,其内充满饱和气体Na蒸汽,观察到了光学双稳态现象以来,许多科学工作者相继在许多其他介质中也观察到了光学双稳态,并研制了各种各样的光学双温态期间。
它作为开关元件和储存元件,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作为开关元件时,其开关速度在理论上可以达到10-11~10-12S,是现有电子开关的102~103倍。
光学双稳态器件与现在使用的晶体管相比,还有一个引人注意的优点,就是可以进行信号平行处理。
光在真空中传播时,不同光束之间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在介质中,两束光只要分开几个波长的距离即可互不影响,因此在同一光学元件中,可以平行地通过几束光波,同一元件的不同区域可以同时分别对各光束进行运算操作。
这将对计算机科学带来一革命,使计算机的构造和算法有巨大的改变,使计算机的功能有极大的飞跃。
目前,研究双稳态现象的基本理论已经比较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是在一些新型材料或新型结构中实现它,并将这些材料研制成可供适用的光学双稳器件。
但是,由于强光学非线性或低阈值能量与块响应时间和低光强吸收的矛盾,使得利用光学双稳态制造以光控光的全光开关器件仍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图1 光学双稳态特性曲线1、 光学双稳态的基本概念如果一个光纤系统在给定的输入光强下存在两种可能的输出光强状态,而且可以用光学方法实现两态间的开关转换,即称该系统具有光学双稳性。
其特征曲线(如图1)所示,其中I i 是入射光强,I t 是透射光强,透射光相对于入射光具有延滞特性,因而形成两个稳定状态,在外加光脉冲的作用下,在两态间可能发生开关突变,延滞性和突变性是光学双稳性的两个主要特征。
HHT和CWT用于光纤振动信号分析的对比研究赵亮;刘海;徐世昌;王剑年【摘要】为了提高光纤安防系统的准确预警能力, 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法对光纤振动传感器信号产生原理和典型的光纤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传感器不同状态下信号的时频谱,并与通过连续小波变换得到的时频谱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希尔伯特-黄变换在光纤安防系统的时频分析中具有重要价值.%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accurate early warning of optical fiber security system, 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 technology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principle of optical fiber vibration sensor's signal.Time-frequency spectrums of different signals were obtained.The comparison of time-frequency spectrums of optical fiber vibration signals by HHT and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CWT)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HHT has an important value in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optical fiber security system.【期刊名称】《激光技术》【年(卷),期】2017(041)002【总页数】5页(P260-264)【关键词】光通信;光纤安防;希尔伯特-黄变换;连续小波变换;光纤振动信号【作者】赵亮;刘海;徐世昌;王剑年【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武汉 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武汉 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武汉 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2.1+4随着光通信和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作为信号产生、采集的载体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液晶棱镜双折射实验胡伟频;范志新【摘要】介绍了液晶棱镜盒的制作及利用其测试液晶双折射的实验方法. 这种棱镜盒的2片梯形透明导电玻璃的重合部分为等边三角形. 不加电场时,液晶盒不是光学各向异性的单轴晶体,没有双折射现象,只能观察到散射现象;在电极上施加电压使液晶垂面排列,液晶盒成双折射单晶,利用三棱镜最小偏向角原理测试液晶双折射率.【期刊名称】《物理实验》【年(卷),期】2010(030)004【总页数】3页(P41-42,46)【关键词】液晶;棱镜;双折射【作者】胡伟频;范志新【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天津,300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93.31 引言液晶是一种各向异性的物质,光学上类似单轴晶体,所以光在液晶中传播时会发生双折射.用非常光(e光)折射率ne和寻常光(o光)折射率no之差Δn=ne-no来描述液晶双折射性质.Δn的大小对液晶显示器件的性能影响很大,是液晶材料的重要物理参数[1-3].液晶双折射率的测试方法可分为折射法和干涉法两类,包括阿贝折射计法、尖劈折射法、薄膜多光束干涉法、正交偏振光干涉法、1/4波片法等.目前在生产与科研工作中普遍采用定型仪器阿贝折射计法,该方法在实验时首先要在主棱镜上对液晶做取向处理,需要特殊的专业技术[4].本文介绍一种利用液晶棱镜测试液晶双折射率的实验方法.2 液晶棱镜的制作用面电阻约为70Ω/□、厚度的1.1 mm的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玻璃,ITO面相对,切成梯形的液晶棱镜盒的上下面;用厚度1.1 mm的医用试片玻璃切出宽度仅为3 mm左右的细条,切裂面稍作研磨与抛光,作为液晶棱镜盒的边框;用紫外固化胶粘结成留有灌注液晶针眼的空液晶三棱镜盒(顶角A=60°).用细针头注射器把向列相液晶注射到液晶棱镜盒中(液晶由河北鹿泉新型电子材料厂提供,折射率钠黄光测试值:no=1.501 6,ne=1.651 2),再用紫外固化粘合剂把灌注口封住.液晶三棱镜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1 液晶棱镜结构示意图一般的向列相液晶显示器(TN-LCD)盒间隙约5μm,工作电压约2 V.因此设计制作此液晶盒间隙3 mm,使液晶垂直液晶盒表面取向的工作电压约为1 000 V.液晶盒薄一些,可以降低液晶分子取向驱动电压,但光束准直比较困难,液晶双折射现象不够清晰;液晶盒太厚,则需要过高的驱动电压,要灌注比较多的液晶材料.3 实验原理与方法用液晶三棱镜盒测试液晶双折射率实验,在没有加电压时,液晶盒因液晶分子指向矢宏观无序排列,呈现出乳白色,并且能看到向列相液晶特有的织构.用激光束经偏光片起偏从侧面入射,在液晶盒内,光束被液晶分子散射成扩展光束,另一侧经偏光片检偏观测出射折射光,光斑增大.当在液晶棱镜内侧ITO上施加1 000 V驱动电压时,液晶分子垂直液晶盒表面规则排列,即单轴晶体的光轴垂直液晶盒表面,液晶变得清亮起来.这时光束进入液晶盒内将按照双折射规律分成o光和e光,从液晶盒正面就能看到这2束光线的径迹.o光和e光分开出射,按三棱镜最小偏向角原理测试折射率方法[5-6]进行测试,可以得到no和ne.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图2 实验装置示意图可用分光计分别测出o光和e光的最小偏向角δo-min和δe-min,用计算出no和ne.本实验也可以不用分光计,直接用比较透明的薄纸铺在液晶盒上描画出两束光线的轨迹,再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光束入射角和o光及e光的折射角,按折射定律计算出no和ne.4 实验结果用固体激光器(绿光波长532 nm)光源对所制作的液晶三棱镜盒进行了多次重复测量,用直流高压电源对液晶棱镜施加电场,实验结果列于表1,实验效果如图3所示.实验中,转动偏光片会观察到o光和e光的强度随之变化.材料的折射率与测试波长有关,实验中光源如果改用氦氖激光器(红光波长632.8 nm),则可得到不同的折射率实验数据.对比厂家提供的产品折射率参数,结果表明本实验误差比较大,不适合当作准确的测试方法.测试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容易确定从液晶棱镜出射的2束光线的角度等.表1 液晶双折射率的测量结果(T=20℃,λ=532 nm)次量次数游标位置游标读数入射光出射方位o光出射方位e光出射方位δoδe 1左游标90°24′52°08′40°32′38°30′50°22′右游标270°27′231°43′219°36′2左游标91°11′53°12′39°25′38°12′51°14′右游标271°01′232°36′220°19′3左游标90°26′52°56′39°18′38°03′50°32′右游标270°14′231°38′220°21′由表1可以得出图3 实验效果照片5 结束语使用液晶棱镜测试双折射实验,原理明确易懂,操作简单方便,现象直观清楚.液晶三棱镜盒测试液晶双折射实验适合作为普物实验,丰富棱镜和分光计等实验内容,对液晶材料生产厂与液晶显示器件生产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利用这种液晶盒也可以进一步开发出测试液晶电阻率、液晶电容率、液晶电光特性等方面的多项实验.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阮亮,丁慎训,杨秀珍.胆甾相液晶可见光布拉格反射实验[J].大学物理,1998,17(8):26-29.[2] 陈波,程翔,谢千里,等.介绍一个现代化的普物实验——液晶光阀[J].大学物理,1999,18(12):31-33.[3] 蒋学华.测量透明液体折射率的一种实验方法[J].大学物理,2000,19(5):33-34.[4] 范志新.液晶器件工艺基础[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13,153-156.[6] 蔡学军.自制的单轴晶体波面演示教具[J].大学物理,2002,21(11):30-32.。
双稳态液晶显示器(二)
周萼;吴葆刚
【期刊名称】《现代显示》
【年(卷),期】1998(000)002
【摘要】介绍一组零场双稳态液晶显示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本节着重介绍顶点双稳态向列相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
【总页数】8页(P54-61)
【作者】周萼;吴葆刚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美国ADS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141.9
【相关文献】
1.聚合物稳定的双稳态胆甾液晶显示器的电光特性 [J], 庞继叶;黄子强
2.反射式双稳态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器的光学优化 [J], 解志良;郑春阳;徐寿颐;高鸿锦;郭海成
3.双稳态液晶显示器制作的工艺难点与解决方法 [J], 任立海;
4.双稳态液晶显示器制作的工艺难点与解决方法 [J], 任立海
5.辊压法制备柔性双稳态液晶显示器件 [J], 夏亮;徐琼;陆红波;唐龙祥;邱龙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WT-液晶光学双稳态实验装置
光学双稳态(optical bistable )
一、 实验研究背景
自1974年吉布斯(Gibbs )首先利用F-P 标准具内充满饱和吸收气体Na 蒸汽,观察到了光学双稳态现象以来,许多科学工作者相继在其它许多介质中也观察到了光学双稳态现象,并研制了各种各样的光学双稳态器件。
它作为开关元件和存储元件,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作为开关元件时其开关速率在理论上可以达到121110~10--S ,是现有电子开关的3210~10倍。
光学双稳态器件与现在使用的晶体管相比,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优点,就是可以进行信号平行处理。
光波在真空中传播时,不同光束之间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在介质中,两束光只要分开几个波长的的距离即可互不影响,因此在同一光学元件中,可以平行地通过几束光波,同一元件的不同区域可以同时分别对各光束进行运算操作。
这将对计算机科学带来一革命,使计算机的构造和算法有极大的改变,使计算机的功能有极大的飞跃。
尽管光学双稳态器件在这方面离实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其前景是非常宽广的。
二、 实验研究内容
1.
光学双稳态现象的原理; 2.
液晶光阀的工作原理; 3.
用液晶光阀作非线性光学元件实现光学双稳态; 4.
验证马吕斯定律。
三、 特色及创新点
用比较简单的器件,组成不太复杂的装置,实现光学双稳态。
加深对光学双稳态的理解。
同时,了解液晶光阀的特性;了解如何用偏振片调节光强度,加深对马吕斯定律理解;学习对光强度进行测量和显示。
具有综合性强,操作内容丰富的特点。
四、 实验要求
1.
利用简单器件实现光强调节;利用光电三极管探测光强; 2.
测量液晶光阀的光电特性,了解它是非线性光学元件; 3.
组建光学双稳态系统,并测试其特性。
五、 参考文献
1.赵达尊,张怀玉,空间光调制器。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2.宋菲君,S.Jutamulia。
近代光学信息处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六、提示
1.原理:对于一个给定的入射光强,存在两个可能的、稳定的输出光强状态,而且可以用光学的方法实现两个稳态间的翻转,这种现象称为光学双稳态。
实现光学双稳态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纯光型,另一种是光电混合型。
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简称F-P)腔由两个严格平行的高反膜构成。
两膜片间的距离为L。
当腔内充满光学克尔介质时,由于折射率与腔内光强有关,将引起腔内光波波长的变化,从而改变光波相干的相位条件,即输出光强于输入光强不再呈线性关系。
这时腔内存在两个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的条件。
非线性介质中光程nL决定于腔内的光强,而腔内的光强又依赖于介质中的光强。
这两个条件同时作用,即可产生光学双稳态。
这是一种纯光型(本征型)光学双稳态。
另一种光学双稳态装置是光电混合反馈方式的,称为光电混合型。
其工作框图如下:
图-1 光电混合型光学双稳态装置工作框图
非线性光学元件的透光率与加在其上的电压有关。
将出射光转换成电压,经放大后反馈到非线性光学元件上去,使其在不同的出射光强下具有不同的透光率,从而实现光学双稳态。
本实验即采用这一方式,并且采用液晶光阀作为非线性光学元件。
它具有工作电压低、价格低廉等优点。
液晶(LiquidCrystal)相是介于固相与液相之间的一种相态。
它能象液体般地流动,并且有表面张力;但它的分子排列却有一定的规律,从而呈现固相各向异性,这又和晶体相似。
因此也可把液晶定义为分子排列呈某种规律性的液体。
把液晶夹在两块基片之间,并对基片进行恰当的处理,就可以使液晶分子的排列具有确定的规律。
处理得方法可有多种,例如用棉布单方向地摩擦基片,并且使两块基片受到摩擦的方向互相垂直,由于紧挨基片表面的液晶分子会平行于基片表面,且取向与摩擦方向相同,就可使液晶分子的排列成为如图-2所示。
图-2 液晶分子排列示意图
图-3 液晶盒示意图
由于液晶分子在形状、极化率和电导率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当大量液晶分子有规律地排列时,其整体的电学和光学性质也就呈现出各向异性。
若对其施加电场,就会引起分子排列方向和位置的变化,从而导致其光学性质的变化,这就是液晶的电光效应。
例如,在液晶上施加电场后,可以使液晶分子被极化,使其长轴趋于沿电场方向排列,或趋于垂直电场方向排列。
例如在如图-2两个基片B1和B2的外侧放置起偏器P和检偏器A,就构成了液晶盒,如图-3。
当有一束光自左向右射入液晶盒时,由于P产生的线偏振光在液晶内传播时,其振动方向始终与液晶分子层中分子的长轴方向一致,所以光波达到B2时,振动方向旋转了90度,不能通过检偏器A。
如果在液晶盒上加以适当电场,使得大部分分子的长轴沿电场方向排列(或垂直电场方向排列),使得达到B2的光波具有与A相同的振动方向,那么就会有光通过A射出了。
当然,液晶还有许多种其它的电光效应,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图-4曲线1所示为某种液晶光阀的透射率T与加在液晶层上的电压U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4 液晶光阀透射率与电压间的关系曲线
当入射光强Ii 一定时,出射光强Io 正比于透射率T 。
若图-1中的放大器是线性的,则T I U ∝∝,在图-4中应为一条直线。
直线的斜率与Ii 以及放大器的放大倍数β有关。
图-4中的直线2和3表示两条不同斜率的直线。
这些直线只要处于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范围之内,都会与曲线1有两个交点。
这表明在同一个Ii 下具有两个不同的T ,故也就有两个不同的Io 。
如果保持放大器的放大倍数β不变,改变Ii ,就可能出现如图-5所示的迟滞回线。
就可以实现光学双稳态。
图-5 光学双稳态迟滞回线
要改变入射光的强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采用两个偏振片,改变它们透光方向间的夹角α,就能改变输出光的强度。
根据马吕斯定律,用自然光入射,通过第一个偏振片后成为线偏振光,设其强度为I 1,透过第二个偏振片后,光的强度就成为I 2,
α212C o s I I =
在本实验中,由于液晶盒本身包含有偏振片,为使入射到液晶盒的光的偏振态不变,应该改变靠光源的偏振片的方向,而保持靠近液晶盒的偏振片方向不变。
在实验中,要对光强进行测量。
在本实验中采用光电三极管作为光电探测器件,并使其工作在
光电特性的线性区域。
测量结果用数字表显示。
电信号用运算放大器进行放大。
其反馈电阻可以调节,由此实现放大倍数β的调节。
2. 实验方法
了解所用各种元器件的特性,组建实验装置。
可参考图-6。
图-6 液晶光学双稳态装置构造原理图
P 1、P 1-偏振片 BS-分束器 D 1、D 2-光电探测器
LCLV (Liquid Crystal Light Valve )-液晶光阀
AM-放大器 Vi-偏置电压
电源应可提供激光器工作电压:D 1和D 2所需工作电压;运算放大器AM 所需工作电压和偏置电压;并显示D 1、D 2探测的结果。
对D 1、D 2的工作电压可以进行调节;对AM 的反馈电阻可以调节。
(1)利用图-6中LCLV 左边的装置,可以验证马吕斯定律。
开启光源和电源,改变P 2的方向,测量其在不同方向时,D 1探测到的光强度。
注意,由于所用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基本上就是线偏振光,所以一定要改变P 2的方向,结果才满足α212cos I I =
(2)测量液晶光阀的电光特性
保持入射光不变,使其强度合适;改变加在液晶盒上的偏置电压,D 2探测到的信号不反馈到液晶盒上。
在这种情况下测量不同偏置电压下的出射光强度。
由于入射光强度不变,该出射光强度正比于透射率T ,由此可以测出液晶光阀的电光特性曲线。
(3)观测光学双稳态
调节入射光强度,使其合适(使液晶处于高透光状态,改变P 1的方向。
当P 1的方向一定时,改变P 2的方向,同时观察D 2探测到的信号,要求该信号的最大值在150到190之间。
如果不符合此情况,就再次改变P 1的方向,直至符合)。
调节偏压至恰当数值(不加反馈,使液晶处于低透光状态);调节运算放大器的反馈电阻,使其放大倍数β合适(欲使现象明显,可使β最大)。
通过
改变偏振片P1的方向来改变入射光强度Ii,用D1和D2分别测量Ii和Io。
当不加反馈时Io较小,而加上反馈后Io变大,就可以观察到光学双稳态现象了。
观察到光学双稳态现象后,测出Io~Ii 曲线。
改变偏压、放大倍数β、最大入射光强Iimax,在不同的条件下实现光学双稳态,了解这些参数的影响。
3.实验所用元器件
激光器、偏振片、分束器、液晶光阀、光电三极管、电源、光电显示器等。
七、思考题
在验证马吕斯定律时,如果保持半导体激光器和P2的方向不变,而改变P1的方向,那么出射光强和P1、P2透光方向间的夹角α
1.之间的关系怎样?
2.在观测光学双稳态现象时,为什么要改变P1的方向来改变入射光强度?如果改变P2的方向会产生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