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长子受之》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与长子受之》阅读答案附翻译(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与长子受之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不然,则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⑥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导读:朱熹教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语重心长,发人深醒。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膝下:借指父母。
③汩(g ):搅乱,扰乱。
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⑤乡党:乡里、家乡的人。
⑥无忝(ti n):不要辱没。
忝,辱。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在家足可读书作文()2.汝既不能如此()3.然今遣汝者()4.汝若到彼()5.则吾犹可望() 6.不然,则徒劳费()二、辨析下列短语中的故字,选出正确的意义A.所以,因此B.故意 C.老朋友D.旧有的,原来的1.力改故习( ) 2.故令汝一行( )3.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4.故弄玄虚( )三、写出然今遣汝的原因。
(用文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B.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
C.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
D.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
五、文中奋然勇为之义为________________。
与长子受之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不然,则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⑥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导读:朱熹教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语重心长,发人深醒。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膝下:借指父母。
③汩(g ):搅乱,扰乱。
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⑤乡党:乡里、家乡的人。
⑥无忝(ti n):不要辱没。
忝,辱。
阅读题:一、解释加点的词1.在家足可读书作文( )2.汝既不能如此( )3.然今遣汝者( )4.汝若到彼( )5.则吾犹可望( )6.不然,则徒劳费( )二、辨析下列短语中的“故”字,选出正确的意义A.所以,因此B.故意C.老朋友D.旧有的,原来的1.力改故习( )2.故令汝一行( )3.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4.故弄玄虚( )三、写出“然今遣汝”的原因。
(用文中原句回答)四、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B.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
C.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
D.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
五、文中“奋然勇为”之义为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1.足够、充分 2.既然 3.打发,让……走 4.从师的地方 5.希望. 6.这样二、1.D 2.A 3.C 4.B三、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
四、C五、奋发图强,有所作为。
《与长子受之》翻译: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
与长子受之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不然,则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⑥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导读:朱熹教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语重心长,发人深醒。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膝下:借指父母。
③汩(g ):搅乱,扰乱。
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⑤乡党:乡里、家乡的人。
⑥无忝(ti n):不要辱没。
忝,辱。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在家足可读书作文()2.汝既不能如此()3.然今遣汝者()4.汝若到彼()5.则吾犹可望() 6.不然,则徒劳费()二、辨析下列短语中的故字,选出正确的意义A.所以,因此B.故意 C.老朋友D.旧有的,原来的1.力改故习( ) 2.故令汝一行( )3.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4.故弄玄虚( )三、写出然今遣汝的原因。
(用文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B.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
C.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
D.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
五、文中奋然勇为之义为________________。
与长子受之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
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
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
与长子受之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不然,则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⑥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导读:朱熹教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语重心长,发人深醒。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膝下:借指父母。
③汩(g ):搅乱,扰乱。
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⑤乡党:乡里、家乡的人。
⑥无忝(ti n):不要辱没。
忝,辱。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在家足可读书作文()2.汝既不能如此()3.然今遣汝者()4.汝若到彼()5.则吾犹可望() 6.不然,则徒劳费()二、辨析下列短语中的故字,选出正确的意义A.所以,因此B.故意 C.老朋友D.旧有的,原来的1.力改故习( ) 2.故令汝一行( )3.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4.故弄玄虚( )三、写出然今遣汝的原因。
(用文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B.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
C.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
D.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
五、文中奋然勇为之义为________________。
与长子受之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
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
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
与长子受之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 ,不待远离膝下② ,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 于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不然,则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 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 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⑥ 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导读:朱熹教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语重心长,发人深醒。
注释:① 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 膝下:借指父母。
③ 汩(g):搅乱,扰乱。
④ 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⑤ 乡党:乡里、家乡的人。
⑥ 无忝(tin ):不要辱没。
忝,辱。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在家足可读书作文()2. 汝既不能如此()3.然今遣xx()4.xx 到彼()5.则吾犹可望()6.不然,则徒劳费()二、辨析下列短语中的故字,选出正确的意义A. 所以,因此B. 故意C. 老朋友D. 旧有的,原来的1.力改故习()2 .故令xx —行()3. 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4. 故弄玄虚()三、写出然今遣汝的原因。
(用文中原句回答)四、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B. 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
C. 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
五、文中奋然勇为之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长子受之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
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
朱熹《与长子受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6分)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不然,则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
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膝下:这里指父母。
③汩:搅乱,扰乱。
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⑤乡党:家乡的人。
⑥无忝:不要辱没。
忝,辱。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2)及鲁肃过.寻阳()(3)然今遣.汝者()(4)力改故.习()1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然.今遣汝者:连词,表转折,但是B、结友而.别:连词,表承接,然后C、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因为D、蒙乃.始就学:副词,于是,就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双兔傍低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13.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4。
与长子受之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不然,则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⑥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导读:朱熹教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语重心长,发人深醒。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借指父母。
③汩(g ):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⑤乡党:乡里、家乡的人。
⑥无忝(ti n):不要辱没。
忝,辱。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在家足可读书作文()2。
汝既不能如此( )3.然今遣汝者()4.汝若到彼()5.则吾犹可望( ) 6。
不然,则徒劳费( )二、辨析下列短语中的故字,选出正确的意义A.所以,因此 B。
故意 C.老朋友D。
旧有的,原来的1.力改故习() 2.故令汝一行( )3.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4.故弄玄虚()三、写出然今遣汝的原因。
(用文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B.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
C.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
D.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五、文中奋然勇为之义为________________.与长子受之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
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
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
25 与长子受之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朱熹:中国南宋思想家。
字元晦,号晦庵。
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
谥曰文。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尊称朱子。
武夷山被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双重遗产源于朱子。
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文章主旨】朱熹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为根本,从为人要“勤、谨”二字着眼,告诫其子要勤学、勤问、勤思,谨起居、谨言谈、谨交友,敦厚忠信,见善思齐等。
朱熹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奋学习,有所作为。
【文言原文】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
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南宋·朱熹)【作品赏析】朱熹让其长子赴婺州求学,交待途中和到达后的诸事情,朱熹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为根本,从为人要“勤、谨”二字着眼,朱熹告诫其子要勤学、勤问、勤思,谨起居、谨言谈、谨交游,敦厚忠信,见善思齐等。
【读后必练】(共30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
(10分)①汝既.不能如此()②然今遣.汝者()③则吾犹可望.()④不然.,则徒劳费()⑤讲明义理..()⑥他日归.来()⑦盖汝.好学()⑧又只是伎俩..人物()⑨在家足可读书作文..()⑩故.令汝一行()2.翻译。
(10分)①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
②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
③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④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⑤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3. 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与长子受之翻译阅读答案(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与长子受之翻译阅读答案朱熹(1130 – 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6分)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不然,则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
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膝下:这里指父母。
③汩:搅乱,扰乱。
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⑤乡党:家乡的人。
⑥无忝:不要辱没。
忝,辱。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2)及鲁肃过.寻阳()
(3)然今遣.汝者()(4)力改故.习()
1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不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然.今遣汝者:连词,表转折,但是
B、结友而.别:连词,表承接,然后
C、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因为
D、蒙乃.始就学:副词,于是,就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双兔傍低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13.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4
分)
10、(1)推托(2)经过(3)派(遣)(4)旧的,原来的
11、C
12、(3)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
13、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通过博览群书,可以获得教益,了解历史的经验教训。
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一是担心儿子在家被俗务耽误,不能专心学习;二是父子之间不想日夜督促;三是在家没有朋友、没有见识。
(一点一分,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