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选课系统VB课设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786.00 KB
- 文档页数:13
vb评估报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VB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掌握其语法结构和编程技巧。
2. 学生能掌握VB中的变量声明、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等基础知识。
3. 学生能学会使用VB编写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VB编程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编程思维和逻辑能力。
2. 学生能够独立编写、调试和运行简单的VB程序,提高编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VB程序设计,培养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分享、交流和互助。
3. 学生通过编程实践,认识到编程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旨在让学生掌握VB编程基础,培养编程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2.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VB编程知识。
3. 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VB编程环境介绍与基本操作:- 熟悉VB集成开发环境;- 学会创建、保存和打开VB项目;- 掌握VB窗体设计、控件使用和属性设置。
2. VB编程语言基础:- 变量声明、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 运算符与表达式;- 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3. VB编程实例分析:-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4. 编程实践与拓展:-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编程思维;- 探索VB高级应用,提高编程技能。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院系:数学与信息管理系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号:201230060116姓名:张纪华时间:2013年12月04日一、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二、课程设计目的:1. 了解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
2. 掌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运行模式。
3. 掌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源程序。
4. 熟练掌握如何使用“If……Then”语句。
5. 掌握界面之间的链接程序语句。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详细设计及运行结果:(一)登陆界面1、界面:编写程序,在窗体上实现如图1.2所示的图形图1.2 “登录界面”的界面2、代码:(1)确定按钮: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Form2.hideForm1.showIf Text2.Text = "201230060116" And Text1.Text = "张纪华" ThenMsgBox "欢迎" & Text1.Text & "进入学生信息查询系统!",64,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Me.HideUnload 登陆界面基本信息.ShowElseMsgBox "密码或用户名有误!"m = m + 1Text2 = ""Text1 = ""Text1.SetFocusIf m > 2 ThenMsgBox "请核对密码重新登录!"End IfEnd IfEnd Sub(2)清空按钮: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Text1.Text = ""Text2.Text = ""End Sub(3)退出按钮: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Unload 登陆界面End Sub(二)学生基本信息界面1、界面:编写程序,在窗体上实现如图1.3所示的图形图1.3 “学生基本信息”的界面(1)、删除界面(2)、查找界面2、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sk As IntegerSelect Case IndexCase 0Adodc1.Recordset.AddNewEnd Select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ask = MsgBox("删除否?", vbYesNo)If ask = 6 ThenAdodc1.Recordset.DeleteAdodc1.Recordset.MoveNextIf Adodc1.Recordset.EOF Then Adodc1.Recordset.MoveLast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Adodc1.Recordset.Updat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Adodc1.Recordset.CancelUpdat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5_Click()End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6_Click()Dim mno As Stringmno = InputBox("请输入学号", "查找窗")Adodc1.Recordset.Find "学号= " & mno & " ", , , 1If Adodc1.Recordset.EOF Then MsgBox "无此学号!", , "提示"End Sub四、数据库信息五、系统设计小结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收益颇丰,感受深刻。
"VB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排序演示一、二、课程设计根本信息课程代码:05190124课程名称:计算机根底课程设计课程英文名称: puter-based Course Design课程所属单位〔院〔系〕、教研室〕: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计算机根底课程群课程面向专业:生物科学类、制药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药物制剂、物流管理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根底通识选修课程、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学分:1 总学时:16三、课程设计目标掌握所学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熟悉所学语言的开发环境及调试过程,熟悉所学语言中的数据类型,数据构造、语句构造、运算方法,稳固和加深对理论课中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综合设计要求到达以下根本技能:1.培养查阅参考资料、手册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2.通过对所选题目方案分析比拟,确立方案,编制与调试程序,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能熟练调试程序。
3.系统设计编程简练,可用,功能全面,并有一定的容错能力。
用户界面良好,有较好的输出功能。
在完成课题根本要求后,具有创新型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4.根据个人的设计调试过程,撰写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内容利用已掌握的VB程序设计语言根底,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事件驱动的编程方式,进展应用程序和系统的开发设计。
在强化稳固已有编程知识根底之上,训练新的设计与编程思路,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编制、调试实用的Visual Basic程序。
五、课程设计要求1.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认真对待,积极参与。
2.课程设计完毕时,提交完成的所有源程序、相关文件和可执行文件。
同时填写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册"。
3.不符合要求的程序、设计报告、抄袭的设计报告或源程序代码、在设计中完全未参与的将作不及格处理。
六、考核方式指导教师负责验收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学生的工作态度、实际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设计报告等进展综合考评,百分制计算,具体考核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局部:1.程序运行情况20分2.程序功能的完善程度10分3.程序构造的合理性10分4.对问题的辩论情况20分5.创新情况10分6.学生的工作态度与独立工作能力10分7.设计报告内容的规*性20分备注:1.按规定时间填写各阶段文档,学习态度加5分2.设计报告内容雷同扣40分,无调试过程问题分析扣10分,无参考文献扣10分3.源程序无注释则在程序构造合理性扣10分七、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第4版"龚沛曾高等教育"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测试第4版"龚沛曾高等教育"Visual Basic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Visual Basic课程设计" 王栋清华大学"Visual Basic开发实战1200例" 孙秀梅,巩建华清华大学二、总体设计(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程序启动后,显示图6.1所示的主界面。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综合作业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二、系统功能的描述登录本系统后,首先打开文件score.txt,对成绩进行分析和统计,可以分析平均分,最优成绩与最差成绩;根据姓名查询成绩;对平均分进行升序和降序排序三、软件设计1.系统结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件分析查找按平均分排序说明打开文件清除数据退出升序排列降序排列平均成绩各科平均成绩/总平均成绩优秀生信息成绩最好与最差2.功能列表1).分析各科平均成绩和总平均成绩计算各科的平均分和总平均成绩,用textbox显示。
2).分析优秀学生信息查找优秀学生的基本信息,用textbox显示。
3).分析成绩最好的学生与成绩最差的学生的信息统计平均分最高的学生,平均分最低的学生,用textbox显示。
4).查询通过姓名查询成绩的信息。
5).排序以平均分的升序降序重新排列,显示在textbox中。
6).说明显示帮助信息。
7).登录打开系统首先看见登录模块,用户输入账号密码,满足预设账号密码,打开下一个窗体,在“登录”按钮的点击事件里写验证代码。
8).打开文件Commondialog对象,选择要打开的文件,将文件中的内容写到数组里,再循环写入textbox中显示出来。
9).清除数据清除textbox内容,清除数据。
10).退出关闭当前窗体。
退出程序。
11).分析平均分计算每个人的平均分,显示在textbox中。
四、程序源代码和注释1.登录:Dim times As Integer '定义登录次数Rem 关闭,退出程序Private Sub close_Click()Unload M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Text1.Text = "151590"Text2.Text = "151590"End SubRem 登录按钮事件Private Sub login_Click()Rem 定义变量Dim id, psw As StringRem 获取用户输入的 id 和 pswid = Me.Text1.Textpsw = Me.Text2.TextIf id = "151590" And psw = "151590" Then '登陆成功,隐藏登录窗体,打开主窗体Form1.HideForm2.ShowElseIf times < 2 ThenMe.Text1.Text = ""Me.Text2.Text = ""times = times + 1MsgBox "账号或密码错误,还剩" & 3 - times & "次机会!请你重新输入"ElseMsgBox "禁止登录"Me.Text1.Enabled = False '使输入框和按钮不能使用Me.Text2.Enabled = FalseMe.login.Enabled = FalseEnd IfEnd IfEnd Sub2.帮助模块Private Sub helps_Click()MsgBox "排序前必须统计平均分", vbOKOnly, "帮助"End Sub3.文件操作Dim sname(40), math(40), english(40), vb(40), scorearg(40) '定义数组Rem 清除数据,菜单不使能Private Sub dataclear_Click()Text1.Text = ""selectaverage.Enabled = Falseselectaveragesum.Enabled = Falseselectgood.Enabled = Falseselectgoodbad.Enabled = Falselook.Enabled = Falseorderasc.Enabled = Falseorderdesc.Enabled = FalseEnd SubRem 退出当前窗口返回上一窗口Private Sub dataexit_Click()Form2.HideForm1.ShowEnd SubRem 读入数据Private Sub dataread_Click()CommonDialog1.InitDir = App.Path 'commondialog控件,打开对话框,选择文件CommonDialog1.ShowOpenOpen CommonDialog1.FileName For Input As #1 '打开文件Text1.Text = Text1.Text & "姓名" & Space(5) & "数学" & Space(5) & "英语" & Space(5) & "vb程序设计" & vbCrLf '在文本框中显示For i = 1 To 40Input #1, sname(i), math(i), english(i), vb(i)Text1.Text = Text1.Text & sname(i) & Space(5) & math(i) & Space(7) & english(i) & Space(9) & vb(i) & vbCrLf '在文本框中显示Next iClose #1Rem 读入数据之后,菜单功能可用selectaverage.Enabled = Trueselectaveragesum.Enabled = Trueselectgood.Enabled = Trueselectgoodbad.Enabled = Truelook.Enabled = TrueEnd Sub4.分析Rem 计算平均分并显示Private Sub selectaverage_Click()orderasc.Enabled = Trueorderdesc.Enabled = TrueDim personaverageText1.Text = ""Text1.Text = Text1.Text & "姓名" & Space(5) & "数学" & Space(5) & "英语" & Space(5) & "vb程序设计" & Space(5) & "平均分" & vbCrLfFor i = 1 To 40personaverage = (math(i) + english(i) + vb(i)) / 3scorearg(i) = personaverageText1.Text = Text1.Text & sname(i) & Space(5) & math(i) & Space(7) & english(i)& Space(9) & vb(i) & Space(11) & VBA.Format(personaverage, "0.00") & vbCrLf Next iEnd SubRem 计算各科平均分和总平均分,并显示Private Sub selectaveragesum_Click()Dim mathaverage, englishaverage, vbaverage, sumaverageFor i = 1 To 40mathaverage = mathaverage + math(i)englishaverage = englishaverage + english(i)vbaverage = vbaverage + vb(i)Next imathaverage = mathaverage / 40englishaverage = englishaverage / 40vbaverage = vbaverage / 40sumaverage = (mathaverage + englishaverage + vbaverage) / 3Text2.Text = "数学平均成绩:" & mathaverage & vbCrLf & "英语平均成绩:" & englishaverage & vbCrLf & "vb程序设计平均成绩:" & vbaverage & vbCrLf & "总平均成绩:" & VBA.Format(sumaverage, "0.00")End SubPrivate Sub selectgood_Click()Dim mathaverage, englishaverage, vbaverage, sumaverage, personaverageDim good As StringDim count As IntegerFor i = 1 To 40mathaverage = mathaverage + math(i)englishaverage = englishaverage + english(i)vbaverage = vbaverage + vb(i)Next imathaverage = mathaverage / 40englishaverage = englishaverage / 40vbaverage = vbaverage / 40sumaverage = (mathaverage + englishaverage + vbaverage) / 3good = good & Space(1) & "姓名" & Space(5) & "数学" & Space(5) & "英语" & Space(5) & "vb程序设计" & Space(5) & "平均分" & vbCrLfFor i = 1 To 40personaverage = (math(i) + english(i) + vb(i)) / 3If personaverage >= sumaverage And math(i) >= mathaverage And english(i) >= englishaverage And vb(i) >= vbaverage Thencount = count + 1good = good & sname(i) & Space(5) & math(i) & Space(8) & english(i) & Space(11) & vb(i) & Space(8) & VBA.Format(personaverage, "0.00") & vbCrLfEnd IfNext igood = "优秀生人数为:" & count & vbCrLf & "信息如下:" & vbCrLf & good Text2.Text = goodEnd SubPrivate Sub selectgoodbad_Click()Dim personaverage, max, minDim good, bad As Stringmax = (math(1) + english(1) + vb(1)) / 3min = (math(1) + english(1) + vb(1)) / 3good = sname(1) & Space(5) & math(1) & Space(8) & english(1) & Space(11) & vb(1)& Space(8) & VBA.Format(max, "0.00") & vbCrLfbad = sname(1) & Space(5) & math(1) & Space(8) & english(1) & Space(11) & vb(1) & Space(8) & VBA.Format(min, "0.00") & vbCrLfFor i = 2 To 40personaverage = (math(i) + english(i) + vb(i)) / 3If personaverage > max Thengood = sname(i) & Space(5) & math(i) & Space(8) & english(i) & Space(11) & vb(i) & Space(8) & VBA.Format(personaverage, "0.00") & vbCrLfEnd IfIf personaverage < min Thenbad = sname(i) & Space(5) & math(i) & Space(8) & english(i) & Space(11) & vb(i) & Space(8) & VBA.Format(personaverage, "0.00") & vbCrLfEnd IfNext igood = Space(1) & "姓名" & Space(5) & "数学" & Space(5) & "英语" & Space(5) & "vb程序设计" & Space(5) & "平均分" & vbCrLf & goodbad = Space(1) & "姓名" & Space(5) & "数学" & Space(5) & "英语" & Space(5) & "vb程序设计" & Space(5) & "平均分" & vbCrLf & badText2.Text = "成绩最好的学生的信息:" & vbCrLf & good & vbCrLf & " 成绩最差的学生的信息: " & vbCrLf & badEnd Sub5.排序模块Private Sub orderasc_Click()For i = 1 To 39For j = i + 1 To 40If scorearg(i) > scorearg(j) Thent = scorearg(i)scorearg(i) = scorearg(j)scorearg(j) = ta = sname(i)sname(i) = sname(j)sname(j) = ab = math(i)math(i) = math(j)math(j) = bc = english(i)english(i) = english(j)english(j) = cd = vb(i)vb(i) = vb(j)vb(j) = dEnd IfNext jNext iText2.Text = ""Text2.Text = Text2.Text & "姓名" & Space(5) & "数学" & Space(5) & "英语" & Space(5) & "vb程序设计" & Space(5) & "平均分" & vbCrLfFor i = 1 To 40Text2.Text = Text2.Text & sname(i) & Space(5) & math(i) & Space(7) & english(i) & Space(9) & vb(i) & Space(11) & VBA.Format(scorearg(i), "0.00") & vbCrLf Next iEnd SubPrivate Sub orderdesc_Click()For i = 1 To 39For j = i + 1 To 40If scorearg(i) < scorearg(j) Thent = scorearg(i)scorearg(i) = scorearg(j)scorearg(j) = ta = sname(i)sname(i) = sname(j)sname(j) = ab = math(i)math(i) = math(j)math(j) = bc = english(i)english(i) = english(j)english(j) = cd = vb(i)vb(i) = vb(j)vb(j) = dEnd IfNext jNext iText2.Text = ""Text2.Text = Text2.Text & "姓名" & Space(5) & "数学" & Space(5) & "英语" & Space(5) & "vb程序设计" & Space(5) & "平均分" & vbCrLfFor i = 1 To 40Text2.Text = Text2.Text & sname(i) & Space(5) & math(i) & Space(7) & english(i) & Space(9) & vb(i) & Space(11) & VBA.Format(scorearg(i), "0.00") & vbCrLf Next iEnd Sub6.查询模块Private Sub look_Click()Dim personaverageDim name As StringDim person As Stringname = InputBox("请输入姓名查询", 查询)If name <> "" ThenFor i = 1 To 40If sname(i) = name Thenpersonaverage = (math(i) + english(i) + vb(i)) / 3person = person & sname(i) & Space(5) & math(i) & Space(8) & english(i) & Space(11)& vb(i) & Space(8) & VBA.Format(personaverage, "0.00") & vbCrLfEnd IfNext iperson = Space(1) & "姓名" & Space(5) & "数学" & Space(5) & "英语" & Space(5)& "vb程序设计" & Space(5) & "平均分" & vbCrLf & personText2.Text = "查询结果:" & vbCrLf & personEnd IfEnd Sub五、收获体会1、通过本次设计,我学会了commondialog控件和对象的使用,在查资料的过程中,也学到的其他控件的用法,打开文件,写入数组等操作。
vb课程设计报告数据库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2. 学会使用VB进行数据库的连接、查询和更新操作。
3. 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命令。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数据库设计原则,独立完成小型数据库的设计。
2. 能够使用VB编写程序,实现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功能。
3. 能够运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查询和更新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项目中分工合作。
3. 激发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VB课程设计,侧重于数据库设计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VB编程基础,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但尚未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以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提高其编程技能。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基础知识回顾:数据库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基本理论。
2. 数据库设计原则:实体关系模型、E-R图绘制、范式理论。
3. VB数据库连接:ADO控件使用、连接字符串配置、数据库连接与断开。
4. 数据库操作: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数据。
- 查询:SELECT语句、WHERE子句、排序ORDER BY。
- 更新:UPDATE语句、SET子句。
- 插入:INSERT INTO语句。
- 删除:DELETE语句。
5. SQL语言基础: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
6. 数据库设计实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 系统需求分析。
- 数据库设计:表结构设计、关系定义。
- VB程序设计:界面设计、代码编写、功能实现。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安排,与教材章节相对应,共计6个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操作技能。
VB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完整版VB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摘要:本课程设计报告旨在介绍一个完整的VB程序设计项目,该项目主要以某个实际问题为背景,通过使用VB编程语言进行设计和实现。
报告主要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方法、编程实现、测试和总结等内容。
一、引言VB(Visual Basi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编程语言,它广泛用于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上的软件开发。
VB具有简单易学、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开发工具,被广大开发者用于各种程序设计领域。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VB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项目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小型图书管理系统,实现对图书的添加、查询、借阅和归还等功能。
二、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a) 添加图书:包括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等信息。
b) 查询图书:根据图书名称或作者查询图书信息。
c) 借阅图书:借阅图书并更新库存信息。
d) 归还图书:归还已借阅的图书并更新库存信息。
2. 数据需求:a) 图书信息:包括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ISBN号码和库存数量等。
b) 借阅信息:包括图书名称、借阅人、借阅日期和归还日期等。
3. 用户界面需求:a) 主界面:显示各种操作选项。
b) 添加图书界面:用于输入图书信息。
c) 查询图书界面:用于输入查询条件并显示查询结果。
d) 借阅图书界面:显示已借阅图书信息并提供借阅操作。
e) 归还图书界面:显示已借阅图书信息并提供归还操作。
三、设计方法1. 模块划分:根据功能需求将程序划分为若干模块,包括主模块、添加图书模块、查询图书模块、借阅图书模块和归还图书模块等。
2. 数据结构设计:使用适当的数据结构存储图书和借阅信息。
3. 界面设计:根据用户界面需求,设计相应的窗体,并在窗体上放置控件,实现各种操作功能。
4. 事件处理:根据用户的操作,编写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实现各种功能。
四、编程实现1. 程序架构:使用VB的Windows Forms应用程序模板创建项目,并按照模块划分设计程序结构。
南京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密码登录课程名称VB课程设计报告院(系、部、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暖通091学生姓名刘江淮学号207090822设计地点图书馆指导教师于雷1设计起止时间:2010 年6 月28 日至2010 年7 月 3一、设计任务补全代码,并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密码登录是每一个数据库应用程序所必备的一个功能模块,觅得是为了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在用户进入某个系统时会弹出如同的对话框。
确认用户输入的权限师傅正确,级点击“确认”的按钮。
当用户输入的密码不正确时,系统将给出提示,如下图所示。
该模块的实现比较通用,在类似数据库应用中都需要用到。
有的系统还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了密码更改的功能。
当你需要更改密码的时候会出现如下的对话框。
首先输入原始密码,在输入新密码,确认新密码,然后点击“确认”键即可。
三、程序总体框架图四、系统的调试源代码写完后,对系统进行调试运行,要求变量声明,对可能出现的几种错误,如:编辑时错误、编译时错误、运行时错误、逻辑错误,进行修改,调试,运行,直至系统能正常运行。
五、收获体会Visual basic 语言是以结构化basic语言为基础,以事件驱动为运行机制。
他的诞生标志着元件设计和开发的新时代的开始。
VB具有面向对象可视化设计工具,是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同时也提供了易学易用的应用程序集成开发环境。
从Basic 语言、Visual basic 语言的学习开始接触到编程,以前有过一段Basic 语言的学习,觉得比较简单。
当时很想自己能够熟练的进行程序编辑,工程上的软件编辑。
随着大一的Visual basic 语言的学习才逐渐发现这理想想要实现的难度。
对我而言学习编程,不仅能够帮自己解决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自己设计一些小游戏还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些乐趣。
同时也为自己在寻找理想工作添加重要的砝码。
所以,我觉得在学习VB是我们要明确学习的目的。
vb课程设计实践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习者掌握Visual Basic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编程技巧以及数据库访问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设计并实现简单的应用程序,为后续的软件开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理解Visual Basic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2.掌握常用的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3.学会使用Visual Basic的窗体和控件。
4.掌握事件驱动编程的基本概念。
5.理解并能够使用Visual Basic进行数据库访问。
技能目标则要求学生:1.能够使用Visual Basic编写简单的程序。
2.能够使用Visual Basic进行数据库的连接和操作。
3.能够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感受到编程的乐趣,增强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Visual Basic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窗体和控件、以及数据库访问技术。
具体的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课程引言:介绍Visual Basic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基本语法: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等。
3.控制结构: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4.窗体和控件:窗体的基本属性、控件的属性和事件等。
5.数据库访问:使用ADO对象进行数据库的连接和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语法和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理解编程思想和方法。
3.实验法:安排上机实验,让学生亲手编写代码,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Visual Basic编程教程》。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编程书籍,供学生课后自学。
3.多媒体资料:制作教学PPT,辅助讲解。
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进行上机实验。
vb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本vb课程设计旨在达成以下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VB编程基础知识,理解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熟悉VB 开发环境及相关工具的使用。
具体包括:- 掌握VB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 学会使用VB控制结构,如循环、分支等;- 理解VB中事件驱动编程原理;- 了解VB中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和属性设置。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编写简单的VB程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 能够编写具有基本功能的VB程序,如计算器、文本编辑器等;- 能够运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设计简单的类和对象;- 能够分析问题,运用VB编程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具体包括:- 增强学生对编程的热爱,激发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年级为初中或高中,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编程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任务驱动法,以实际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VB编程知识,提高编程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如下:1. VB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整数型、浮点型、字符串型等;- 变量和常量的声明与使用;- 运算符和表达式。
2. VB控制结构- 条件语句:If...Then...Else和Select Case;- 循环语句:For...Next,While...Wend和Do...Loop。
3. VB事件驱动编程- 事件和事件过程的概念;- 鼠标和键盘事件;- 窗体和控件事件。
4. VB常用控件- 文本框、标签、按钮等基本控件的使用;- 列表框、组合框、图片框等高级控件的使用;- 控件属性的设置。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专业班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10 年6月20日起至08 年 6 月30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1. 综合Visual Basic相关知识制作简单的可视化应用程序2. 灵活对程序代码进行利用,修改和编写;3. 熟练将Visual Basic所学知识和其它知识相结合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1)基本要求:1、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VB的各种编程知识和技巧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达到具备设计功能较为复杂的Windows应用程序的能力。
2、至少多窗体界面(3-5个窗体)3、使用菜单、数组、文件操作、图形操作等制试点。
;4、对运算结果的正、误分析原因。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1)要按照书稿的规格打印誊写毕业论文(2)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谢辞、附录等(3)毕业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3)参考文献:1:《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作者: 刘炳文、许蔓舒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作者: 刘瑞新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3:《新编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作者: 梁普选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4)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内容天数地点查阅资料 2 图书馆系统设计 5 15-701编程与调试 3 15-701检查程序及提问(考核) 1 8-501学生签名:10 年6月20日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1)完成分析(20分):优()、良()、中()、一般()、差();(2)设计过程(40分):优()、良()、中()、一般()、差();(3)完成调试(20分):优()、良()、中()、一般()、差();(4)回答问题(20分):优()、良()、中()、一般()、差();(5)格式规范性及考勤是否降等级:是(√)、否()评阅人:职称:讲师10 年6月30日电信计费管理系统一、开发简介(一)背景本学期系统学习了VB程序设计课程,按照惯例,在学期结束时进行VB程序设计课程软件的开发,也就是本次课程设计。
vb制作选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VB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选课系统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及界面布局;2. 掌握使用VB编写代码实现选课系统的基本功能,如课程展示、查询、选择和退出;3.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能运用VB实现选课信息的数据存储和读取。
技能目标:1. 能运用VB编程实现简单的选课系统,具备初步的软件开发能力;2. 能够对选课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独立设计系统功能模块;3. 学会使用调试工具,具备查找和修复代码错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编程,敢于挑战困难,提高解决问题的信心;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VB编程实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技能,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清晰地了解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选课系统,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VB编程基础: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循环);2. 界面设计:窗体、控件(标签、文本框、按钮等)、事件处理;3. 数据库操作:数据库连接、数据表创建与维护、数据记录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4. 选课系统功能模块设计:课程展示、课程查询、选课操作、退出系统;5. 程序调试与优化:错误处理、代码调试、性能优化。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VB编程基础学习,理解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和控制结构;第二周:界面设计,学习窗体和控件的使用,掌握事件处理方法;第三周:数据库操作,学习数据库连接、数据表创建与维护;第四周:选课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分组讨论,明确系统需求,设计功能模块;第五周:编写代码实现选课系统功能,进行调试与优化;第六周:课程总结与展示,各组分享作品,交流学习心得。
2023年2023年vb程序设计实训报告心得体会,vb课程设计报告(实用十一篇)【优秀范文】2023年2023年vb程序设计实训报告心得体会,vb课程设计报告(实用十一篇)【优秀范文】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vb程序设计实训报告心得体会vb课程设计报告篇一这是我第一次系统与完整的接触软件设计。
我们组的题目是关于“俄罗斯方块游戏”的设计。
我在组内主要负责(1)游戏界面的设计(2)俄罗斯方块的造型(3)游戏级别的自由选择(4)游戏速度的自由选择(5)游戏的背景音乐。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自己也有许多体会。
这次的课程设计是自己第一次全面接触软件的制作过程。
以前仅仅是对软件的开发有一个大体的印象,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对软件的开发有了切身的体会。
软件并不像我原来所想的那样十分神秘,而是有着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和流程。
我们只要按照这个模式和流程,就能够比较规范的完成一个软件的制作。
软件的制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觉得自己的知识面依然有所欠缺。
因此我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注意,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面与知识层次。
我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主要负责(1)游戏界面的设计(2)俄罗斯方块的造型(3)游戏级别的自由选择(4)游戏速度的自由选择(5)游戏的背景音乐。
在这次课程设计之前,我对vb的编程不是特别的熟悉,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是一边学习,一边总结,一边进步。
在编程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其实各种计算机语言是有相通之处的。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只接触过c语言,这次在vb课程设计中,我发现c语言中的许多知识可以应用到vb中,两者具有相通的数据结构。
所以我认为现在对计算机语言的学习,不要贪多,而应耐心的学好一门主要的计算机语言,在这个基础上,去学习其他的语言,这样会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visual basic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科学计算器院系信息工程系专业计算机应用班级0801姓名丁小春小组成员王涛丁小春朱柘源指导教师谭家兴2009 年12月26日目录目录 (2)1课程设计简介 (5)1.1课程设计目的 (5)1.2程序设计背景 (5)1.3程序功能 (5)2设计思想 (6)3设计思路 (6)3.1模块说明 (6)3.2窗体说明 (7)4代码程序 (10)5自我评价与总结 (19)《VB》课程设计任务书任课教师:谭家兴班级:0801 学生人数:55一、课程设计的任务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在掌握VB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编程能力、程序调试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对VB这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中有关属性、事件以及事件过程的编程思路和技巧、调试方法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利用菜单;文件;数据库;内部和外部控件以及API函数的有机组合,设计出一个小型的、比较实用的应用软件;加深了解VB开发项目的一般过程,培养运用VB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通过一周的实训,学生应完成教师所给项目的全部文档,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设计成果、设计报告书以及由指导教师和实训教师组成的答辩小组的答辩。
二、设计思路及时间安排:1.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需求分析;(半天)2.集合各种可用的“对象”,总体调整每个对象的“属性”(属性值的设置最好用编程方式设置);3.根据题目的要求,调查每个对象可以使用的“方法”;4.整理出所有“事件”;5.对每个事件过程编写“事件过程”(对每个事件过程有良好的注释或说明);(3天)6.调试程序和除错;(1天)7.制作安装磁盘。
8.写报告(1天)8.答辩(半天或验收)三、要求:1.每人应有4个以上的窗体,5个以上的事件过程,1个以上的数据库, 1个以上的类,适当使用API函数;2.良好的输入输出界面,注重程序的实用性;3.有菜单栏和工具栏;4.具有文件管理功能;5:设计成果:设计说明书一份(附录: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源程序(能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能正常安装及运行)。
vb课程设计实践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VB编程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VB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VB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编程基础知识和技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VB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器、文本排序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VB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2.变量、常量和运算符3.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4.函数:数学函数、字符串函数、日期时间函数等5.面向对象编程:类和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6.常用控件及其属性和方法7.数据库访问技术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VB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编程、常用控件及其属性和方法。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答疑解惑。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VB编程与应用》2.参考书:《VB编程实例教程》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4.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环境、编程软件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成绩的20%。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30%。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VB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50%。
一、系统的开发工具及编程环境1.1 开发工具的选择基于系统的需求分析以及系统的应用,系统将简体中文版进行开发,所选择的语言是和Access 2003。
简介BASIC是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的编写,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
BASIC 简易、易学,目前仍是计算机入门的主要学习语言之一。
BASIC语言自其问世经历了一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64年-70年代初):1964年BASIC语言问世。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中):微机上固化了BASIC。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推出了结构化BASIC语言。
第四阶段(1991年-2002年):推出了Visual Basic。
第五阶段(2002年以后):推出了Visual 。
1991年以后,Microsoft推出了Visual Basic 1.0版,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许多专家把Visual Basic的出现当作软件开发史的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事件。
其实,以现在的眼光来看,Visual Basic1.0的功能实在是太弱了,但它是第一个“可视”的编程软件,因此很多程序员都尝试在Visual Basic的平台上进行软件创作。
此后Microsoft在四年内连续推出Visual Basic2.0、Visual Basic3.0、Visual Basic4.0等3个版本。
从Visual Basic3.0开始,Microsoft 将Access中的数据库驱动集成到了Visual Basic中,这使Visual Basic的数据库编程能力大大提高;从Visual Basic4.0开始引入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Visual Basic还引入了“控件”的概念,使大量已经编好的Visual Basic 程序可以被直接重用,Visual Basic5.0版本引入了ActiveX的概念,允许开发人员创建自己的ActiveX控件;Visual Basic6.0集成了ActiveX Data Objects(ADO),提供了一种访问数据库的全新方法;2002年2月,随着Visual 的发布,许多原有的局限性被消除,变成了功能强大的开发工具。
课程设计管理系统vb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系统VB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管理系统VB设计简单的应用程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应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同时,要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包括以下内容:1.管理系统VB的基本概念:介绍管理系统VB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使学生对管理系统VB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管理系统VB的基本原理:讲解管理系统VB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算法,包括数据结构、排序和查找等,培养学生对管理系统VB的理论基础的理解。
3.管理系统VB的设计方法:介绍管理系统VB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系统测试等,培养学生运用管理系统VB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管理系统VB的应用实例:分析管理系统VB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管理系统VB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管理系统VB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管理系统VB的理论基础。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管理系统VB的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管理系统VB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价值,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和管理系统VB程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