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 格式:docx
- 大小:15.62 KB
- 文档页数:2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 总则1.1 本导则是为了促进环境景观设计尽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编制的。
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
通过导则的实施让项目环境更舒适、更优美、更健康。
1.2 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和其他法规,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的,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
1.3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1.3.1 坚持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1.3.2 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1.3.3 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3.4 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1.3.5 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2 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2.1 总体环境2.1.1 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
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1.2 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
2.1.3 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
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观;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观资源的住区,应有意识地留设景观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观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景观,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观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与要点摘要: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为本”的原则,根据建筑的风格、功能需求、周边环境等状况进行设计,才能更好与大自然生态景观融合。
本文主要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及要点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设计;原则1.景观规划在居住区规划中的作用目前居住区的居住空间不是很大,所以人们更注重空间环境设计的实用性。
各种空间都有不同的功能。
活动空间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
静态空间是人们户外交流、观看和休息的空间。
它通常与各级绿地结合使用。
有的可以在庭院或群体绿地的绿化中进行一些人工园林的绿化建设,形成人们交流活动、休闲和观赏的中心区域。
园林绿化特别注重室外空间的层次划分和空间序列的完整性。
注重环境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居住区的空间序列更加完整,这也是人性化设计贯穿始终的重要关键。
绿色居住区应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生态化”的原则,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居住区的绿色景观生态系统成为由自然植物、微生物、动物和环境因子组成的有机整体,体现环境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
社区外设置区域的过渡或广场绿地已成为社区内外绿地的过渡和延续。
作为居民放松和放松的场所,还需要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净化和美化社区环境,使文化景观和户外活动空间在其中得以体现,使生态环境、人文公共行为、视觉景观形象等多方面相辅相成。
2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2.1注重人性化原则居住区景观设计要人性化。
一切都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的规模为基础,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追求优雅、轻松、安全的风格。
目前,一些社区常有水池,水池应成为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可在浅水池底部铺设卵石,形成天然护岸。
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游泳池也可以用作轮滑场或舞池,发挥其明显的优势。
2.2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则首先,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为基础,遵循生态学原理,对那些陌生的自然景观要素有了新的认识。
包括:地形、植物、动物等,注重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的发展为原则,形成人、动物、植物的有机整体,体现生物多样性。
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摘要】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创造和谐的生活氛围,因此对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及要求、设计的构思方法、设计程序及景观分区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亲和性;人性化绿色生态居住区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导、兼具部分生态旅游功能的高品质居住区,集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核心所在,也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不仅为居民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
对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要求1.1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1.1.1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体现为:首先要了解住户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第二,是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强调对人的关怀;第三,是体现在活动场地的分布、交往空间的设置、户外家具及景观小品的尺度等方面,使人们在交往、休闲、活动、赏景时更加舒适、便捷,使居住区环境更具亲和力。
1.1.2突出特色,体现文化景观的原则居住环境是其所在城市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创造城市的景观形象有重要作用。
另外,在居住区景观规划中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标志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1.3因地制宜,注重美观与实用的原则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应同时具备观赏性和实用性,使有限的绿地空间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1.14绿化为主,生态优先的原则植树、种草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居住区绿化要重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各品种组成的生态循环链效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来指导居住区的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坚持以植树为主,因地制宜。
1.2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求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是营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供人们休闲活动的居住环境。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摘要:为了增强居住小区整体景观的和谐性,应完善与优化绿地景观设计工作,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一定的人性化理念,以提高景观设计的协调性与整体性。
为此,本文就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1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所遵循的原则1.1人性化在居住小区内建设绿地景观,主要的服务主体为居民,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与健康需求,人性化原则是绿地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1]。
因此,在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中,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其中,根据人们的日常需求来设计绿地景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分别从小区内的道路、娱乐设施以及植物配置等层面予以着手,旨在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1.2多元化新时期,人们的欣赏标准与审美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居住小区内的景观要求更高,若采用单一的植物、活动设施等会让居民产生审美疲劳,且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可以判定为绿地景观设计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应提倡景观设计的多元化,避免发生居住小区景观单一问题的产生,通过多元化的设计,能及时缓解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压力,能为居民消除精神负担。
1.3协调性对于居民小区而言,在绿地景观设计与规划时,必须保持统一的风格与主题[2],实现景观设计的统一性与协调性,能从视觉感受与心理上更为舒适,通过绿地景观的合理化设计,紧密联系整个小区,可大大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
2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方法2.1优化小区内的道路设计在居住小区中,道路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旨在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合理设计道路系统是重要要求。
小区内的道路系统主要是由主干道、宅间小路以及组团路等构成的,宅间小路主要设计在整个道路系统的末端,且与每座居住楼连接,主要能容纳行人或自行车,其占地面积较小,横向宽度小。
在主干道上会常常有过往的车辆、电动车以及出租车等,设计师在对道路景观设计时,必须从安全的角度予以着手,能保证居民活动的安全性,优化道路的设计形态,以保证居民居住的安全性。
浅谈居住区绿地设计的要素1、植物配置的设计植物配置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以及对户外活动的要求来进行设计,乔木、灌木、草坪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以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
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
如北方地区冬春风大,夏季烈日炎炎,常绿树种应不少于2/5,应以乔、灌、草复层混交为基本形式,不宜以开阔的草坪为主。
居住区是休闲放松的生活家园,植物造景要满足、符合居住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应尽量体现出大自然的美。
2、水体景观的设计水环境可调节居住小区的环境,增强居所的舒适感。
水景观给人带来生动的美感,可供人宣泄情感、调整心态、寄托情怀;水景观为人提供休闲、交往的集聚场所。
水景设计应结合场地气候、地形及水源条件。
南方干热地区应尽可能为居住区居民提供亲水环境,北方地区在设计不结冰期的水景时,还必须考虑结冰期的枯水景观。
跌水瀑布和涉水池向来是园林造景中的点睛之笔,有着其他景观无法替代的动感、光晕和声响,使居住环境增加景观层次,扩大空间,增添静中有动的乐趣。
喷泉和倒影池能起到赏心悦目、烘托环境的作用,并借助音乐和灯光的变化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进一步展示水体的活力和动态美,满足人的亲水要求。
3、建筑小品的设计景观建筑小品应有适当的观景空间和观赏视角,否则有堆切之嫌。
目前景观规划设计对于居住区小品设计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一般都是套用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经验,因此在小品的视觉、空间、体量上,多数设计均沿用城市景观设计的尺度,但居住区有其特有的性质,生搬硬套,对于场地较小、用地有限的居住区景观十分不利。
小品的风格应协调,同时又能统领该小品所处区域的设计主题,居住区景观规划中特别喜欢选用一些设计主题,一般都是通过小品建筑或植物种植来点题。
但也正因为如此,不少主题相互间又不相呼应连贯,甚至产生冲突。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一、平台上种植土厚度必须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一般参考控制厚度见下表,对于较高大的树木,可在平台上设置树池栽植。
、屋顶绿化1、建筑屋顶自然环境与地面有所不同,日照、温度、风力和空气成份等随建筑物高度而变化。
(1)屋顶接受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对植物生长有利。
(2)温差变化大,夏季白天温度比地面高3-5 C,夜间又比地面低2-3 C ;冬季屋面温度比地面高,有利植物生长。
(3)屋顶风力比地面大1-2级,对植物发育不利。
(4)相对湿度比地面低10-20 %植物蒸腾作用强,更需保水。
2、屋顶绿地分为坡屋面和平屋面绿化两种,应根据上述生态条件种植耐旱、耐移栽、生命力强、抗风力强、外形较低矮的植物。
坡屋面多选择贴伏状藤本或攀缘植物。
平屋顶以种植观赏性较强的花木为主,并适当配置水池、花架等小品,形成周边式和庭园式绿化。
3、屋顶绿化数量和建筑小品放置位置,需经过荷载计算确定。
考虑绿化的平屋顶荷载为500-1000kg/m2,为了减轻屋顶的荷载,栽培介质常用轻质材料按需要比例混合而成(如营养土、土屑、蛭石等)。
4、屋顶绿化可用人工浇灌,也可采用小型喷灌系统和低压滴灌系统。
屋顶多采用屋面找坡,设排水沟和排水管的方式解决排水问题,避免积水造成植物根系腐烂。
5、停车场绿化车场的绿化景观可分为:周界绿化、车位间绿化和地面绿化及铺装。
(见下表)6、古树名木保护1)古树,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等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古树名木分为一级和二级。
凡是树龄在300年以上,或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其余为二级。
古树名木是人类的财富,也是国家的活文物,一级古树名木要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级古树名木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避让和保护措施。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原则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原则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在融入大环境大生态的同时,利用合理的规划,适当地设置水景景观,根据小区内绿化植物的生长特性,适当搭配,可营造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感受。
总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切景观设计的宗旨,小区规划的环保意识提高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生态平衡。
1.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和绿化等的软质景观相互协调。
首先,设计的一般规律比如空间的开合、视觉走廊、路径、节点、轴线、对景等,对于园林设计和城市设计来说是通用的。
而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因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而产生,具体来说,具有地方历史语言的和地方特色造园思路和手法,适用于地方风格的住宅的设计中,而现代景观造景的手法适用于现代化风格的住宅的设计中。
根据生态园林的原理,在实现人们对居住区绿地使用基础功能的满足的基础上,对丰富的景观效果的创造也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与和谐是生态园林的景观性所必须要体现的。
顺应于自然规律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是景观的合理设计的源泉,一般来说包括不同气候、地形、土壤等影响与植物的相互关系,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想从整体上更好将植物群落的美体现出来,必须要对园林美学的融合有深层次的理解。
我们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我们才能以维护这种整体美为前提。
通过对造景的其他要素的综合运用,来丰富园林景观的内涵,这样使得园林设计既来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园林景观设计,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是居住区绿地中创造丰富的动态景观效果,毕竟生态园林的景观要求人们必须把握和十分重视景观的动态性。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基地的自然特色和地方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地域和自然区域的特征差距很大,居住区景观设计要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要把握这些特点,如名人名家、历史事件、民族文化、当地的民风、南北方文化的`地域差异等。
同时,区域内的地形地貌特点也是居住区景观还要充分的加以利用的,从塑造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景观空间。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原则
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是一门复杂的边缘性科学,包括建筑学、社会学、园艺学、经济学及哲学等一系列学科。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原则,一起来看一下吧。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原则 (1)生态原则
小区居住景观环境设计首要遵循的原则就是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并且适合人们生活。
要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营造良好的小区生态系统而服务。
近年来,人们对这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达成共识。
大多都希望小区绿化采用乔木或灌木加草坪进行立体化呈现环境的舒适度。
其中乔木成为主体设计题材,那是因为乔木本身有绿化空气的功能,尤其是它的造氧、造荫等。
灌木在这一方面略逊一筹,改善空气质量的功能差一些。
众多乔木建造成的林荫大道、林荫广场不仅是居民室外休憩和观赏的活动场所,还为小区环境建设增添美观及美感。
(2)文化艺术原则
目前,市场上的园林技术水平各有差异。
有的是很多不成功的案例,也有的成了典型的成功的作品或案例。
园林艺术并不是简单的花花草草、亭台楼阁等设施随心所欲安放,而是遵从艺术法则的理论要求。
目前,存在两类所谓不成功的园林作品,一类是艺术水平较差,需要在艺术水平上加大提高力度;一类是虽然艺术水平高,但是在设计上过分铺张浪费,彰显高贵等现象。
成功的小区景观设计,是需要体现人与自然的亲切交流,更要体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接触和交流。
因此,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考虑人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3)实用性原则
小区景观环境设计除了要在乎对优美的视觉效果展示之外,还要注重经济性、实用性及功能性等特点。
小区居住环境不应该过分的在乎。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原则导言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好的景观设计可以增强居住区的美感和舒适性,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为了确保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符合人们需求和环境要求,设计师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本文将介绍居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并对每个原则进行细化说明。
1. 人性化原则居住区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人的需求和感受。
人性化原则是指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进行景观规划和设计,以提供舒适、安全和便利的居住环境。
1.1. 舒适性舒适性是指居民在居住区内感受到的舒适程度。
为了提升居民的舒适感,设计师应考虑以下因素:•空气质量:居住区内应有充足的绿地和植物,以改善空气质量。
•照明和采光: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和建筑布局,确保居民室内和室外的采光充足。
•功能布局合理: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如公共活动区、休闲区、绿地等,使居民能够得到满足不同需求的活动场所。
1.2. 安全性安全性是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增强居住区安全性的措施:•视觉安全:设计开放性的景观,以增加居民的视野范围,减少犯罪的可能性。
•防火措施:在居住区内设置合适的防火通道和防火设施,确保居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交通安全:合理规划道路和人车分流,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3. 便利性便利性是指设计能够满足居民各类日常需求的方便程度。
以下是一些提升居住区便利性的原则:•交通便利:合理规划交通路线,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如公交站点、自行车道等。
•设施配套完善:在居住区内设置各类基础设施和商业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车位规划:合理规划停车位,确保居民停车方便,减少停车难的问题。
2. 生态可持续原则居住区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生态可持续性,以保护环境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生态可持续原则:2.1. 绿化设计绿化是居住区景观中重要的一部分,设计师应注重以下方面:•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植物,以便减少灌溉和维护成本。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要点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要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绿化植被:选择适合居住区的植被,包括草坪、花坛、树木等。
确保植被的多样性,既可以增加景观效果,也可以提供阴凉和遮风避雨的功能。
2. 水体景观:设计水池、喷泉或人工湖等水体景观,以增加居住区的美观度。
水体景观可以提供凉爽感,也可以吸引鸟类和蝴蝶等生物,增加生态环境。
3. 步道和座椅:设置步道和休息的座椅,方便居民休闲散步和休息。
步道宜选择防滑材料,座椅宜选择舒适度较高的设计。
4. 小品景观:在绿地中增加小品景观,如雕塑、喷泉、花坛等,增加居住区的艺术氛围。
5. 照明设计:合理布置照明设施,保障绿地在夜间的安全及美观。
6. 儿童活动区:设置专门的儿童活动区,包括儿童游乐设施、运动场地和休息区等,以满足居民家庭的需求。
7. 绿地连接性:合理规划居住区内绿地的连接性,使居民在绿地间流动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以增加景观的连贯性。
8. 考虑环保:在设计中尽量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选择具有生态性能的植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要注重美观度、可持续性、生态性和功能性的考虑,既能提供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又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小区园林设计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不同于旅游景点和城市公园,也不同于城市广场和企事业单位等大型公共建筑的室外场地,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重视,对住宅区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对住宅区的园林设计中,我们最先要考虑的是居住者的需求。
应本着生态优先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原则文脉传承原则以人为本和经济适应原则,绿化美化居住区环境,给居民提供一个舒适怡心的住宅环境。
下面我就我自己的工作经历提出一些想法。
一、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居住小区景观最贴近居民生活,在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防火、采光等的要求。
住宅小区的建设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住所,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等活动的空间环境和场所。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所创造的小区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综合规划,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不同需求。
目前很多园林设计一味地强调什么“欧陆风情”、“巴里岛景观”等等。
住宅小区的园林是人们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
在园林设计中“欧陆风情”、“巴里岛景观”这些可以借鉴,但是不一定要照搬,因为照搬就很容易与实际情况脱离实际情况,住宅园林设计中,应以当地特色植物为主,这样就更加符合本地人的口味,更加具有人性化。
2.因时制宜每个地方的气候特征不一样,植物所适应的气候也不尽相同,所以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
切忌盲目引用北欧风情、海南风光。
3. 因地制宜一块场地有他的独特的内涵,在进行设计时要挖掘出所蕴涵的内涵,才能因地制宜地设计出合适的园林景观。
准确地把握场地特征、因势利导。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小区的交通和人文关怀。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1 总则1.1 本导则是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满足21世纪居住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促进我国环境景观设计尽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编制的。
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通过导则的实施让广大城乡居民在更舒适、更优美、更健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并为我国的相关规范的制定创造条件。
1。
2 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和其他法规,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的,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1。
3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1.3。
1 坚持社会性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1。
3.2 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1。
3.3 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3.4 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1。
3。
5 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2 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2.1 总体环境2。
1.1 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
1。
2 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 总则1.1 本导则是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要求,满足21世纪居住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促进我国环境景观设计尽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编制的。
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
通过导则的实施让宽敞城乡居民在更舒适、更优美、更健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并为我国的相关规范的制定制造条件。
1.2 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和其他法规,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的,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
1.3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1.3.1 坚持社会性原则。
给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治理。
1.3.2 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进展需求及地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纳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1.3.3 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进展。
1.3.4 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制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幸免盲目移植。
1.3.5 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爱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关于历史爱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2 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2.1 总体环境2.1.1 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都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
要从场地的差不多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1.2 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即以人为中心,根据居民的行为规律和居住区的功能进行景观规划与布局,从人的心理与审美要求出发来营造居住区景观环境,按照人体功效学原则进行住宅空
林小品等的协调性,为居民创造一个清静、卫生、优美、生态功能完善的居住环境。
三、美观原则(即艺术性原则)
即以自然为师,运用中国园林的艺术理论,在材料、颜色、形状、质感、高度、宽度、姿态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布置小区各种绿地,提高景观设计的整体艺术水平,以给居民视觉与审美上的满足,使居民由此产生愉悦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四、实用性原则
大处着眼,细处着手,认真研究居民日常生活行为需求,从区域总体景观的规划到景观单元的设计,都要力求方便实用,以提高绿地及各类环境设施的利用率。
五、经济性原则
建筑材料、植物材料等尽量乡土化,以减低建造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
避免过
木的1/4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