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线抗结核药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抗二线结核药的耐药分析杜凤华;陶满意;张雷;李玉勤【摘要】目的:了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
方法对我院住院的34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341例MDR-TB对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力克肺疾、对氨基水杨酸、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的总耐药率依次为49.9%、26.4%、24.9%、23.4%、18.5%、15.8%。
复治组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初治组,不合理治疗是形成MDR-TB或XDR-TB的主要原因。
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严重,要引起重视。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rug resistance of MDR-TB patients to second-line drug. Methods The drug resistance of 341 MDR-TB patients to second-line drug was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341 MDR-TB patients to levofloxacin, prothionamide, isoniazid aminosalicylate, P-aminosalicylic acid, amikacin and capreomycin were 49. 9%, 26. 4%, 24. 9%, 3. 4%, 18. 5% and 15. 8% respectively. The multi-drug resistant rate of second-line anti-TB drugs in the re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initial treat-ment group. Unreasonable treatment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MDR-TB or XDR-TB. Conclusion The drug resistance of MDR-TB patients to second-line drug is in serious condition, which must be paid more atten-tion.【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3页(P1646-1648)【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耐多药;耐二线药【作者】杜凤华;陶满意;张雷;李玉勤【作者单位】230022 安徽合肥,安徽省胸科医院;230022 安徽合肥,安徽省胸科医院;230022 安徽合肥,安徽省胸科医院;230022 安徽合肥,安徽省胸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耐多药肺结核(MDR-TB)是指体外分离的结核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它的流行已是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难题[1]。
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次数统计、格式要求等等。
耐多药肺结核是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的疾病之一,其治疗难度和复杂性较高。
传统的抗结核药物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逐渐减弱,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案来应对这一挑战。
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作为新一代抗结核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中。
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不仅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还具有较低的耐药率和较好的生物利用度,因此备受关注。
随着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对二者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成为亟待探讨的课题。
本研究旨在比较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方面的临床效果,评估二者在安全性、耐受性和疗效持续性等方面的差异,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选择,促进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康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比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时的临床效果,探讨它们在安全性、药物耐受性和疗效持续性等方面的差异,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选择。
通过比较两种药物的优劣势,可以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指导,帮助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治疗风险。
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推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领域的发展。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选择,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2. 正文2.1 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新型抗结核药物,对于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左氧氟沙星可以有效清除耐多药结核杆菌,提高治疗成功率。
研究数据显示,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结核菌转阴率显著提高,达到了70%以上,远远高于传统药物治疗的效果。
左氧氟沙星还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可以有效减少耐药性结核病菌的复发率。
在长期治疗中,患者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低,且不易产生交叉耐药现象,有效避免了治疗失败的风险。
第四十五章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内容提示及教材重点]一、抗结核病药“一线药”: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患者较易接受;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等“二线药”:如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等;抗菌作用弱,毒性较大,仅用于细菌对“一线药”耐药时(一)异烟肼(雷米封)对结核杆菌有高度选择性,抗菌力强,较高浓度对繁殖期细菌有杀菌作用。
单用时易产生耐药性,与其他抗结核病联用,则能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并增强疗效。
机制可能是抑制分枝菌酸的合成,使细菌丧失耐酸性、疏水性和增殖力而死亡。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全身体液和组织中,当脑膜发炎时,脑脊液中的浓度可与血浆浓度相近。
穿透力强,可渗入关节腔,胸、腹水以及纤维化或干酪化的结核病灶中,也易透入细胞内,作用于已被吞噬的结核杆菌。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结核病,除早期轻症肺结核或预防应用外,均宜与其他第一线药联合应用。
对急性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应增大剂量,必要时采用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剂量有关;1.神经系统毒性,周围神经炎系继发于维生素B6缺乏,多见于营养不良及慢乙酰化型患者,表现为手、脚震颤、麻木,同服维生素B6可治疗及预防此反应。
2.肝毒性,以35岁以上及快代谢型患者较多见,可有暂时性转氨酶值升高。
(二)利福平(甲哌力复霉素简称RFP)广谱抗菌,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特别是耐药性金葡菌都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某些病毒和沙眼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
抗结核作用与异烟肼相近,而较链霉素强。
结核杆菌对利福平易产生耐药性,故不宜单用。
与异烟肼、乙胺丁醇等合用有协同作用,并能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抗菌机制是特异性地抑制细菌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对动物细胞的RNA多聚酶则无影响。
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但个体差异很大。
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穿透力强,能进入细胞、结核空洞、痰液及胎儿体内。
脑膜炎时,脑脊液中浓度可达血浓度的20%。
抗结核病药的使用用药原则:1、早期用药。
2、联合用药:种数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3、坚持全疗程规律性用药:患者时用时停或随意变换用量是结核病化疗失败主要原因。
4、适宜剂量。
第一线抗结核药:疗效好,毒性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
第二线抗结核药:毒性较大、疗效较低;对氨基水杨酸、乙硫异烟肼、氨硫脲、环丝氨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
一、异烟肼(一)作用:对结核杆菌高度选择性,很强的抑菌/杀菌作用。
对静止期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繁殖期细菌有杀灭作用。
对其它菌无效。
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与其它抗结核药联用,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二)机理:抑制胞壁分枝菌酸 mycolic acid合成。
(三)体内过程:(1)口服、注射均易吸收。
(2)分布广。
脑膜炎时,脑脊液浓度可与血浆浓度相近。
(3)穿透力强,也易透入细胞内作用于已被吞噬的结核杆菌。
(4)肝脏代谢,乙酰化失效。
分为快代谢型、慢代谢型。
(四)临床应用:各种类型结核。
除早期轻症肺结核或预防应用外,均宜与其它第一线药合用。
(五)不良反应1、神经系统反应:与Vit B6缺乏有关外周神经炎,CNS兴奋,精神失常或惊厥等。
2、肝损害:老人及快代谢型者,嗜酒者多3、变态反应4、胃肠反应。
若有四肢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出现,应加服维生素B6每日30-60mg以改善症状。
服异烟肼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至少三个月一次,以了解肝功能状况。
若有转氨酶升高,要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降酶中成药如五味子制剂等,单纯转氨酶升高无需停药。
二、利福平:(一)优点:高效,低毒,口服方便。
(二)抗菌作用:广谱杀菌药,抗菌作用强1、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作用强。
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2、对G+球菌(耐药金葡菌)强。
G-球菌如脑膜炎双球菌有效。
G-杆菌如大肠、变形、流感、绿脓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3、沙眼衣原体、某些病毒、厌氧菌有效。
(三)机制:特异性抑制细胞依赖DNA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
抗结核药物抗结核药物⼀线抗结核药物⒈异烟肼(isoniazid INH):INH是最强的抗结核药物之⼀,是治疗结核病的基本药物,其作⽤机制可能是通过细菌内触酶—过氧化酶的活化作⽤,抑制敏感细菌分枝菌酸(mycolic acid)的合成⽽使细胞壁破裂。
抑制细菌叶酸的合成。
此药能杀死细胞内外⽣长代谢旺盛和⼏乎静⽌的结核菌,是⼀个全效杀菌剂。
⒉利福平(甲哌利福霉素,rifampin RFP):RFP为半合成⼴谱杀菌剂,与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的β亚单位牢固结合,抑制细菌RNA的合成,防⽌该酶与DNA连接,从⽽阻断RNA转录过程。
与异烟肼⼀样,本品属于全效杀菌剂,能杀死细胞内外⽣长代谢旺盛和⼏乎静⽌的结核菌。
⒊链霉素(streptomycin SM):SM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素,其抗菌机制为抑制细菌蛋⽩质的合成,对结核菌有较强的抗菌作⽤。
SM主要通过⼲扰氨酰基-tRNA和核蛋⽩体30S亚单位结合,抑制70S复合物形成,从⽽抑制肽链的延长,影响合成蛋⽩质,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但本品只能杀灭细胞外的结核菌,在pH中性时起作⽤,不易通过⾎脑屏障及透⼊细胞内,属于半效杀菌剂。
⒋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PZA):本品为烟酰胺的衍⽣物,具有抑菌或杀菌作⽤,取决于药物浓度和细菌敏感度。
本品仅在pH偏酸时(pH≤5.6)有抗菌活性,为半效杀菌剂。
⒌⼄胺丁醇(ethambutol EMB):本品为合成抑菌抗结核药。
其作⽤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为抑制RNA合成。
有研究认为可以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渗⼊菌体内⼲扰RNA的合成,从⽽抑制细菌的繁殖。
本品只对⽣长繁殖期的结核菌有效。
⒍氨硫脲(结核胺,thiosemicarbazone,TB1);本品为抑菌剂,作⽤机制尚不⼗分清楚。
有研究认为,TB1易与铜⽣成⼀种络合物,使结核菌缺少铜离⼦,也可能有碍核酸的合成,并使菌体形态发⽣变化,如失去正常⼤⼩、颗粒样变性、产⽣线状或球菌状变形、抗酸染⾊反应减失等。
耐多药结核病人二线药物耐药情况分析发表时间:2016-12-07T14:06:54.7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作者:吴敏1 戴洁2 王金富2(通讯作者)[导读] 由于耐多药和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难治性结核病人的比例越来越高,结核病已成为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
(1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扬州 225003)(2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0)【摘要】目的:分析本院耐多药结核病人对二线药物的耐药情况,为耐多药结核治疗提供指导参考。
方法:选取耐多药的结核病人73例进行二线抗结核药物药敏试验,分析具体耐药情况。
结果:五种药物耐药率有高到低是左氧氟沙星>卷曲霉素>对氨基水杨酸>丁胺卡那霉素>力克肺疾,耐药比率分别为38.3%,15%,11.7%,10%,6.7%;复治病人的耐药率均比初治病人的耐药率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泛耐药病人占比为9.7%,均为复治病人。
结论:对耐多药病人进行二线药物药敏试验可以尽早发现和XDR-TB病人和对治疗MDR-TB病人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药敏试验;二线药物【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134-02由于耐多药和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难治性结核病人的比例越来越高,结核病已成为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
耐多药结核(MDR-TB)病人具有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差、传染性强等特点,因此也被认为是影响结核病监控和治疗的难题。
世界卫生组织估算我国每年新发耐多药患者5万以上。
MDR-TB病人若得不到规范治疗,很有可能转为泛耐药病人(XDR-TB)[1]。
为了解本地区MDR-TB二线药耐药情况,对我院近三年收集的73例MDR-TB菌株进行二线药物耐药情况分析。
1.材料方法1.1 菌株来源近三年来我院就诊所有结核病人,进行痰抗酸分枝杆菌培养,经PNB和TCH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所有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选取同时耐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菌株进行分析,共计73例。
抗结核药物分组(一)第一组:一线口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R)、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利福布丁(B)、利福喷丁(Rft)第二组:注射用抗结核药物:链霉素(S)、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庆大霉素(Gm)、卷曲霉素(Cm)第三组:氟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Ofx)、左氧氟沙星(Lfx)、莫西沙星(Mfx)、加替沙星(Gfx)第四组:口服抑菌二线抗结核药物:乙硫异烟胺(Eto)、丙硫异烟胺(Pto)、环丝氨酸(Cs)、对氨基水杨酸(PAS)第五组:疗效不确切的抗结核药物:氯法齐明(Cfz)、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mx/Clr)、克拉霉素(Clr)、利奈唑胺(Lzd)、亚胺培南,大剂量异烟肼(1-4组药物无法产生合理方案时可考虑使用)抗结核药物服用指南1/7优先选择的顺序:§卷曲霉素 > 卡那霉素 >阿米卡星2/7结核病相关知识初治肺结核:1、未曾用过抗结核化学治疗,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
2、未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或首次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未能完成疗程者。
3、痰涂片阴性而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
4、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的患者复治肺结核:1、初治失败,痰菌阳性或涂片阴性而培养阳性患者。
2、完成规则的化疗或短程化疗后又复发者。
3、肺切除手术后,而出现新病灶盛遗留病灶恶化、复发者。
耐药结核临床有下列情况之一,未获得药敏结果前或尚不具备条件做药敏试验者,应考虑为耐多药结核病(MDR-TB)可疑患者,按MDR-TB治疗(1)初治化疗失败的痰菌阳性病例,经规范的复制方案治疗仍排菌者。
(2)近期接受化疗2个疗程以上仍排菌者。
(3)接受不规则抗结核治疗仍排菌2年以上的患者。
3/7(4)经规范化疗,发热、咳嗽、咯血等临床症状反复迁延,痰菌持续阳性或X线检查肺部病灶恶化者。
根据耐药种类分为:耐多药结核(MDR-TB):至少对异烟肼及利福平耐药多耐药结核:对不同时包括异烟肼和利福平在内的一种以上结核药耐药广泛耐多药(XDR-TB):除了对至少两种主要一线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除外耐药外,还对任何氟喹诺酮类耐药,以及三种二线抗结核注射药物(蜷曲霉素、卡那、丁胺卡那、)中的至少一种耐药即:①对异烟肼及利福平耐药,②对氟喹诺酮耐药,③至少对一种二线抗结核注射剂耐药耐多药结核病根据是否接受过抗结核药物及耐药种类,可分为:1.原发耐药结核:没有接受过抗结核药物而耐药2.初始耐药结核:不能充分肯定以往没有接受过抗结核药或治疗小于1个月而发生大的耐药3.获得性耐药结核:接受过抗结核药治疗,时间大于1个月的耐药4.耐多药结核:结核病疗程1.原发肺结核:强化期:2个月;巩固期:4个月;总疗程:6个月,如:a.强化期不含吡嗪酰胺;b.胸内淋巴结较大或CT证实有多组淋巴结肿大;C.怀疑有原发耐药;d.合并肺外结核;e.机体免疫功能损害,需延长巩固期,4/7总疗程:9-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