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 格式:txt
  • 大小:15.12 KB
  • 文档页数:8

教育心理学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是很多人学习的必修课,对于需要提交教育学心理学论文、需要进行教育心理学考试的人来说,做好教育心理学笔记,掌握教育心理学纲,熟悉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多练习做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多复习教育心理学资料,都是获得好成绩以及教育心理学的丰富实践经验不可缺少的途径。以下是部分教育心理学笔记资料,供您参考。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教育心理学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关于教育心理学的3个观点:
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在其1980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教育百科全书》指出:“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常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
前苏联的彼得罗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研究教育心理学不能脱离教育过程;不能脱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应为以下5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1.确定教学目标
2.了解学生特点
3.运用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为此,教育心理学必须研究以下5个方面:a –学习理论;b –学生的学习;c –学习策略;d –学习迁移;e –学习动机)
4.教育方法的选择与执行
5.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1.揭示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建立系统的教学理论,促使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教育心理学表明,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相关研究、描述性研究
实验研究: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实验研究的代表人是:莱普尔
莱普尔得出结论:外部奖赏一旦撤除,反而会降低个体从事该活动的原有兴趣。这便是外在奖赏损害内部动机之结论的由来。
莱普尔实验的两个特点:1.随机分配被试 2、对变量加以控制
实验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情境进行严格控制,实验遵循预先拟订好的实验设计,实验的实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实验

结果也要进行精确的测量。
教育心理学中研究中的实验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一.实验室实验:
概念:实验室实验是一种严格控制实验情境,从而准确、周密地观察地观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通常是在特设的、具有各种仪器设备的试验室中进行的。
实例:巴甫洛夫以狗为被试的一系列经典条件反射。
试验情境特点:具有高度的人为性,并且试验持续的时间较为短暂。
利:采用试验室试验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允许试验者对研究中的所有因素做最大程度的控制,因而这类研究具有很高的内部效度。
弊:试验室试验的局限在于其试验情境具有较高的人为性和过于简单化,因而其试验结果难以推论到现实生活情境中去。
二.随机化现场试验
这种研究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研究一般要持续很长时间,其目的在于评价某中教学程序或其它教育措施的效果。
对照:这种控制远不如试验室试验严格,因而其外部效度要远远高于试验室试验。总之,试验室试验和随机化现场试验都对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试验室试验主要用于建立并检验教育心理学理论;而随机化现场试验则是对实际应用中的教学方案、程序或教学效果的改善情况做的决定性试验。
三.单一个案试验
教育心理学研究除采用等组进行对比试验外,还常用单一个案进行研究。“单一个案”并不意味着被试只能是一个。
实例:拜瑞斯等人所做的“良好行为游戏”。
特点:实验者无需 需对所得结果再做检验和说明,图表本身已一目了然。
相关研究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是否相关的结论。相关关系可分1-正相关,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2-负相关,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小。3-零相关,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即两个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统计指标。在-1~+1之间变化。
相关系数为正,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呈正相关,而相关系数越大,其正相关程度越高;
相关系数为负,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呈负相关,而相关系数越小,其负相关程度越高;
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关系,是零相关,
相关研究能告诉我们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但不能揭示其因果关系。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还有一些研究,它们并不涉及探寻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代表人物:麦兹。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心

理学化”的主张,强调教育要与心理学相结合,提倡直观教学原则,人为只有如此,才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发展学生的思维;赫尔巴特把将其付诸了实施。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包括:准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 5个阶段。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乌申斯基发表了《教育人类学》,后来被看作“教育和心理知识的必要源泉。”;卡普捷列夫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般人为,教育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创的。
西方教育心理学以美国为代表,出现2大阵营:联结派和认知派。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代表。
认知派起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魏特墨、考夫卡、柯勒。
简答:联结派与认知派的异同:
一.联结派与认知派的相同之处:
1.把心理现象都归结为刺激或情境与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结,用S-R公式作为解释所有心理现象的最高原则。
2.主张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条件作用被动地在S-R之间建立联结。
3.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注重外部现象与外在条件的探索,忽视内在过程与条件内部的研究。
二.认知派的不同表现在:
1.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人为行为受意识的支配,以意识为中介。
2.主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构造完形或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主动地形成S-R联结。
3.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show.asp?id=328369&Page=2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show/328369.html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在发展心理学中,所谓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
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个体生理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外界环境虽然能对个体的生理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但却无法改变其发展的内在程序和节奏。
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这是广义的个体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生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成年期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个体心理发展的2个观点:
一是渐进论,认为从婴儿到成年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
二是阶段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

连续过程。
实际上,个体心理发展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阶段性,既有量变过程,又有质变过程。
个体心理发展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两方面因素制约。
持自然成熟论的彪勒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关,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界环境虽然能对个体的生理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但却无法改变其发展的内在程序和节奏。
持环境决定论的华生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个体的心理发展既非遗传决定,也非环境决定,而是由二者共同决定。
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有制约作用;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有促进作用。
个体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
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在个体发育尚未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前,进行过高的教育,是不经济的,也是低效的。
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
最近发展区:为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发展性教学的主张。
在确定个体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应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是儿童目前正在形成和刚刚发展的能力水平,即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而有可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他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指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头。教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使教学的内容落实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印刻: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恋关系,这种现象称印刻。
关键期: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最易获得某一特定行为的敏感期、最佳期,它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人类某些智力方面的发展关键期都在早年,如口语2-3岁;书面语4-5岁;数概念5-5.5岁。
第二节重要的发展理论
皮亚杰将心理学同生物学、逻辑学、认知论结合在一起,着重研究儿童的智力、思维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形成“发生认识论”,简称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图式:就是动作或心理运算的结构,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模式。
同化

:就是将新的客体或事件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同化类似于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
顺应:为适应新的情境而改变已有图式的过程,皮亚杰称之为顺应。(实例:敲鸡蛋实验)
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分为4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的智慧表现在动作中,不存在“客体永存”的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思维进入“表象性思维”为特点的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意味着儿童思维具有了可逆性。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分类、归类、排序等智力操作,操作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show/328368.html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的规则思考问题,在头脑中提出假设、验证等,从而使思维表现出与成人类似的形式运算思维的特点。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P33
1.了解儿童目前思维发展水平
2.采取适合的教育
3.为学前和小学儿童提供概念的实例。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即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自我同一性:指青少年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的重要方面有一个前后一致、较为完善的意识,从而对自己是什么人、过去什么样、现在什么样、将来怎样发展,产生一种统一的、连续的感觉。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以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早期研究为基础,适合道德两难问题。
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早期研究是通过观察儿童“弹弹子”开始的。并发现,6岁以前的儿童无法理解游戏规则,对他们来说,不存在真正的游戏规则;6-10岁的儿童能意识到规则的存在,但认为规则无法改变;到11岁左右,儿童发现规则是可以改变的。由此,皮亚杰判断,11岁是儿童的道德判断由外在标准支配转向内在标准支配的转折点。
从对偶故事法(洒墨汁故事),皮亚杰指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其认知能力的发展相关,随着儿童的认知从具体运算阶段过渡到形式运算阶段,他们的道德发展也相应地由“他律阶段”过渡到“自律阶段”。
简答: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具有哪些特点?
1.无法理解“守恒”的原则。
2.思维具有集中性(只能注意情境的一个方面而忽略其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4.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实例:三山实验)
简答: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分为哪些阶段?
埃里克森以自我渐进称为中心,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第二阶段:自主对怀疑(1.5-3岁)。
第三阶段:主

动对内疚(3-6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2岁)
第五阶段: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30岁)
第七阶段:创造对停滞(31-50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到失望(51岁以后)
简答: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P37
论述:科尔伯格通过道德两难问题,提出的人们道德判断发展经历的3个水平、6个阶段
1.前世俗水平。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后果,考虑到与自身的厉害关系,并未真正理解社会习俗和规则。这是9岁以前儿童的典型道德发展水平。
阶段1、惩罚与征服阶段
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2.世俗水平。道德判断着眼于维持社会习俗,符合他人的愿望。家庭、团体或民族的期望比行为的直接后果更为重要。这是9-20岁的青少年典型的道德发展水平。
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
阶段4、法律和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世俗水平。道德判断着眼于个人选择的伦理道德原则,遵守伦理道德标准比遵守社会习俗更重要。这是20岁以后的一小部分人所能达到的道德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阶段6、普通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show.asp?id=328368&Page=2

第三章学习理论
第一节学习概述
学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基石,它在教育心理学中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包括:
1、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2、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3、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变化。
1.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比较持久的。
3.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因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
4.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人和动物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行为方式有两种:
1.是本能行为;
2.是习得行为。与本能行为相比,习得行为显得特别重要。
狭义的学习,指的是学生的学习,这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学习的含义。
1977年,加涅提出学习的分类:
1.智慧技能
2.认知策略
3.言语信息
4.动作技能
5.态度
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
1.根据学习方式,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2.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关系,有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他认为,接受学习并不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不等于有意义学习。
前苏联学习分类:1是反射学习,2是认知学习。
加涅从现代信息加工观点出发,把学习过程看作信息输入.编码

.加工.储存.译码.输出的过程。
简答: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分类
1)代表学习即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2)概念学习即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3)命题学习即学习由若干个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杂的复合意义。
第二节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条件作用的获得: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发射实验中,铃声(CS条件刺激)反复与食物(US定向刺激)相匹配,从而使狗对铃声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C: conditional U: unconditional)
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发射实验中,当狗对铃声的条件作用建立以后,若食物不再伴随铃声出现,那么狗对铃声做出的唾液分泌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直至最后消失。这一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消退。
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发射实验中,已经明显消退了的条件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会以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这种现象叫作条件作用的自发恢复。
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发射实验中,当狗学会对一个高音产生唾液分泌反应后,一个稍低一点的音调也会诱发它的唾液分泌反应,这种CR自动扩展到CS以外的其它刺激上的现象,叫做刺激泛化。
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发射实验中,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CS和CS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
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发射实验中,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称为二级条件作用。
刺激繁华与刺激分化是互补过程。借助于刺激泛化可以将学习扩展到原初的特定刺激以外,而借助于刺激分化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泛化。
经典条件反射实际上是一种信号学习,它反应了有机体是如何认识配对的刺激时间之间的关系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怕猫、怕牙医等。
桑代克以猫的“迷笼实验”创立了学习的联结理论,其基本观点如下:
1)学习的实质是在一定情境和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其联结公式为S?R。(不需中介)
2)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过程,按一定的规律建立起来的
试误说的规律:
1)效果律: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反应后效果的支配。若反应之后得到了满足或奖赏,则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加强;若反应之后得到了烦恼或惩罚,则联结减弱。
2)练习律:在其它条件相同下,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加强或减弱受练习因素的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show/328367.html

的影响。
斯金纳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分2类:1.应答性行为 2.操作性行

为。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范型有4类: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无强化、惩罚。
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呈现一愉快刺激(阳性强化物),从而使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操作即为积极强化,也称阳性强化或正强化。
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排除或避免了某种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从而使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操作即为消极强化。
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以后,不对其施与任何强化,从而使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降低,这种操作即为无强化。
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呈现一个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
由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范型可见,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目的都在于增加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因而是建立操作性行为的有效手段。而无强化和惩罚目的都在于减少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因而是消除操作性行为的重要手段。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把学习看成是反应概率上的变化,把强化看成是增加反应概率的唯一手段。
简答: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比较
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
强化程序现有刺激,后有反应先有行为,再伴随强化
刺激的作用特定S产生R 无特定S产生R
反应特点反应是诱发的反应是自发的
涉及的神经系统通常是中枢神经通常是躯体神经系统
论述: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应用 P61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show.asp?id=328367&Page=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