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住区绿地率的规划控制
- 格式:docx
- 大小:12.82 KB
- 文档页数:2
各种用地绿地率标准
用地绿地率是指在城市建设中规划的绿地面积与用地总面积之比,其标准因地制宜,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住宅区用地绿地率标准:城市住宅区的绿地率一般应不低于30%。
其中,居住区的公园、绿地、广场等比例,应占到居住区总面积的10%至20%。
2. 商业区用地绿地率标准:城市商业区的绿地率一般应不低于20%。
其中,商业中心区的公园、绿地、广场等比例,应占到商业区总面积的10%至20%。
3. 工业区用地绿地率标准:城市工业区的绿地率一般应不低于15%。
其中,工业区内的公园、绿地、广场等比例,应占到工业区总面积的5%至10%。
4. 学校用地绿地率标准:城市学校的绿地率一般应不低于30%。
其中,校园内的草坪、林荫道、广场等比例,应占到校园总面积的10%至20%。
5.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绿地率标准:城市医疗卫生设施的绿地率一般应不低于25%。
其中,医疗卫生机构内的草坪、林荫道、广场等比例,应占到医疗卫生设施总面积的10%至20%。
总体上,用地绿地率的设定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城市发展需求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小区绿化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营造良好的小区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制定本绿化管理制度。
第二条:绿化范围小区内所有的公共绿地、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花坛、草坪等都属于小区的绿化范围。
第三条:绿化责任1. 绿化责任主体:小区业主委员会负责小区绿化的总体规划和管理。
2. 绿化维护责任:小区业主负责维护绿化区域内的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绿化设施。
3. 绿化养护责任:小区物业公司负责绿化区域内的日常养护工作,包括修剪草坪、浇水、除草、施肥等。
第四条:绿化管理措施1. 绿化规划:制定小区绿化规划,确保小区内的绿化布局合理,种植的植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保持绿化的美观与协调性。
2. 绿化设施建设:根据绿化规划,合理配置绿化设施,包括花坛、草坪、树木等,确保绿化设施的质量和数量符合需求。
3. 绿化养护:定期开展绿化区域的养护工作,包括修整树木、草坪、浇水、除草、施肥等,确保绿化区域的良好生长环境。
4. 绿化检查:定期对绿化区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绿化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第五条:绿化管理行为准则1. 禁止破坏绿化设施:禁止私自损坏小区内的绿化设施,如树木、花坛、草坪等。
2. 保持环境卫生:禁止在绿化区域内乱扔垃圾,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3. 禁止违规种植:禁止私自在绿化区域内种植不符合规划的植物。
4. 合理使用水资源:在浇水时,要合理使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5. 保持良好秩序:在绿化区域内,要保持良好的秩序,不大声喧哗,不乱扔杂物。
第六条:绿化管理奖惩措施1. 奖励措施:对积极参与绿化工作、保持公共绿地整洁,共同维护小区环境卫生的业主,可予以表彰和奖励。
2. 处罚措施:对违反绿化管理制度、破坏绿化设施、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将依据小区规章制度进行相应处罚。
第七条:绿化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 监督机制: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应建立绿化管理的监督机制,定期对绿化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2. 评估标准:评估绿化管理工作的标准包括绿化设施的完好程度、绿地的整洁度、植物生长的健康状态等。
绿地率计算规则:一、为加强建设项目绿地率审核验收管理,根据有关规范规定,结合市区实际,制定本计算规则。
二、本规定所指的绿地率,是指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占地面积的总和和占建设项目用地面积的比率。
三、本规定所指的建设项目用地与范围,是指建设项目总用地中扣除有建设项目方代征的区外道路、公共对外道路用地(即净用地面积)。
四、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各类绿地包括以下类型绿地:(一)地面绿化用地:覆盖各类生长机制,上部无建筑物、构筑物遮挡,适于栽植各类植物的用地。
折算系数;按投影面积的100%计算。
(二)悬空建筑(阳台、雨篷等)下绿地用地。
1、景观水体;2、跌水;3、景观良好、水质清澈、水岸造型优美的各类水池(不包括游泳池、旱喷池、及各类水体浑浊、景观效果差的生产水池)。
1、地下车库屋顶绿化;2、地下建筑物的屋顶绿化;3、建筑物裙房的屋顶绿化。
绿地率是衡量居住区绿化现状的经济技术指标。
绿地率不同于绿化覆盖率。
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和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在计算绿地率时,对绿地的要求非常严格。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
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以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绿地。
即使是最低的零散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也要求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该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含水面),至少要有1/3的绿地面积能常年受到直接的日照,并要增设部分休闲娱乐设施。
而宅旁绿地的庭院绿化的用地面积,在计算是也要求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计入绿化用地。
此外,还有几种情况也不能计算入绿地面积,如地下车库、化粪池。
这些设施的地表覆土一般不达到3米的深度,在上面种植大型乔木,成活率较低,所以计算绿地率时不能计入“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中;而屋顶绿化等装饰性绿化地,按目前国家的技术规范,也算正式绿地。
物业小区绿化工作计划方案
根据小区绿化工作计划,我们将开展以下工作:
1. 制定绿化规划:我们将对小区内的绿化空间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合理的绿化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绿化方案。
2. 更新植物种植:根据绿化规划,我们将更新和调整小区内的植物种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提高绿化效果。
3. 草坪养护:我们将加强对小区内草坪的养护管理,包括修剪、浇水和施肥等工作,保持草坪的整洁和美观。
4. 绿化设施维护:对于小区内的绿化设施,我们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施的完好和安全。
5. 生态保护宣传:我们将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活动,增强业主和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共同参与到小区绿化工作中来。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我们将努力提升小区的绿化水平,营造一个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居住区景观居住区绿地的组成:1、居住区公共绿地:是为全区居民共同使用的绿地,其位置适中,并靠近小区主路,适宜各年龄组的居民前去使用,其服务半径以不超过300米为宜。
2、宅旁绿地:也称宅间绿地,多指在行列式建筑前后两排住宅之间的绿地,只供本幢居民使用。
3、道路绿地:式居住区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地,其靠近城市干道,具有遮荫、防护、丰富道路景观等功能,根据道路的分级、地形、交通状况等进行布置。
4、公共设施绿地: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四周的绿地。
其绿化布置要满足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的功能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我国规定居住区绿地面积至少应占总用地的30%,一般新建区绿地率要在40%~60%,旧区改造不低于25%。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其基本组成要素有山水、地形、植物、道路、建筑设施以及社会风土人情等。
居住区绿地规划布局要运用城市设计原理,以人为本,从使用功能出发,在空间层次划分、住宅组团结合、景观序列布置、小区识别性体现地方特色,创造良好的功能环境和景观环境,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1、居住区绿地规划应在居住区总图规划阶段同时进行、统一规划,绿地均匀分布在居住区域小区内部,使绿地指标、功能得到平衡,居民使用方便。
2、要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原有树木、建筑,以节约用地和投资。
尽量利用劣地、坡地、洼地及水面作为绿化用地,并且要特别对古树名木加以保护和利用。
3、居住区绿化应以植物造景为主进行布局,并利用植物组织和分隔空间,改善环境卫生与小气候;利用绿色植物塑造绿色空间的内在气质,风格宜亲切、平和、开朗,各居住区绿地也应突出自身特点,各具特色。
4、居住区绿地建设应以宅旁绿地为基础,以小区公园(游园)为核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使小区绿地自成系统,并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协调。
5、居住区内各组团绿地既要保持格调的统一,又要在立意构思、布局方式、植物选择等方面做到多样化,在统一中追求变化。
居住区绿地率计算规则居住区绿地率计算规则(一)绿地率定义绿地率是指在建设用地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二)绿地率计算规则1、宅旁(宅间)绿地、院落式组团绿地、开敞型院落组团绿地、其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起止界的计算:(1)宅旁(宅间)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2条的规定: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算到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算到红线;距房屋墙脚1.5m;对其它围墙、院墙算到墙脚;(2)道路绿地面积计算,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面积为准进行计算;(3)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3条的规定:绿地边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路边1m;当小区路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行便道边;临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脚1.5m;(4)开敞型院落组团绿地,应符合本规范表7.0.4—2要求;至少有一个面面向小区路,或向建筑控制线宽度不小于10m的组团级主路敞开,并向其开设绿地的主要出入口和满足本规范附录A第A.0.4条的规定;(5)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
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算到红线。
2、消防登高面(包括消防隐形通道)绿地面积计算,全部为植草砖铺地的可按植草砖面积的20%折算后计入绿地面积计算。
3、屋顶绿化(不包括整体地下室满足平均覆土大于1米及乔灌木种植面积大于70%要求的屋顶绿地,该绿地按100%计入绿地面积)绿地面积计算,屋顶绿化作为绿地的按下表折算系数折算后计入绿地面积计算。
标高(米) ≤1.5 >1.5覆土厚度(米)0.5~1 >1 0.5~1 >1每平方米折算系数(%)60 80 40 60备注(1)确实达不到国家规定绿地率指标的建设项目,允许在绿地率指标的五个百分点之内,按折算后的面积抵冲。
(2)标高指建筑物顶的相对标高(相对于设计室外地坪)。
城市绿地整治工程方案怎么写一、前言城市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也可以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绿地面临着种种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土地荒芜、绿地资源过度开发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城市绿地进行整治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整治目标1. 美化城市环境,打造宜居城市2. 提高绿地面积和绿化率3.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4. 保护和利用绿地资源,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整治内容1. 绿地规划根据城市地形地貌和市民需求,确定城市绿地规划方案,包括绿地分布、绿地面积、绿地类型等。
同时,根据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城市绿地,使之与城市建筑、交通、生活设施相互协调,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2. 绿地建设整治工程将对绿地进行重新修整和改造,包括植被更新、地面硬化、灯光建设等。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提高绿地的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
3. 绿地设施配套改善绿地设施和功能设施,包括休闲广场、游乐设施、健身器材、休息座椅、游步道等,提高市民对绿地的利用率和满意度。
4. 绿化工程加强对城市道路、水域、广场等的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环境。
5. 绿地管理建立健全的绿地管理制度,加强绿地保护和管理,提高对绿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绿地的生态功能。
四、整治步骤1. 绿地调查对城市绿地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综合考虑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等因素,找出问题和优势,为整治工程做好准备。
2. 制定方案根据绿地调查结果,制定整治方案,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方案、设施配套、绿化工程和管理制度等内容。
3. 实施工程按照制定的整治方案,开展工程施工和设施配套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4. 监督检查对整治工程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管理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整治效果1. 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率得到提高,城市环境得到打造,市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楼房小区绿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美化小区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对小区绿化的管理和维护,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小区内的绿化设施包括植被、花草、草坪等,是指定区域内的植物和绿地。
对小区内的绿化设施实行统一管理。
第三条小区绿化管理以居民利益为宗旨,以改善环境为目标,通过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绿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业主对于美化环境的需求。
第四条小区绿化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遵循居民自愿、自愿报名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小区绿化管理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绿化意识和自觉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管理的氛围,形成全体业主自觉参与管理的良好风尚。
第六条小区业主大会对小区绿化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第七条小区绿化管理应当加强合作,积极争取业主、社会力量等参与绿化管理。
第八条小区绿化管理应当积极推进社会化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居民参与绿化管理。
第二章绿地建设第九条小区内的绿地建设应当遵循规划,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规划,合理布局,合理设计,合理建设。
第十条小区内的绿地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评,对绿地的建设、改造、维护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一条小区内的绿地应当具有良好的绿化效果,符合绿地的基本功能,具有观赏性、休闲性、功能性等。
第十二条小区内的植被应当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水文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应当注重绿地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植被。
第十三条小区绿地建设应当统一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应当合理,符合小区整体规划和建设要求,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第十四条小区内的绿地应当定期进行技术翻新和更新,提高绿地的绿化质量。
第三章绿化保护第十五条小区绿化保护工作责任由物业公司承担,具体执行单位为绿化管理部门或者特定的管理单位。
第十六条小区绿化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绿化护树、绿地保洁和维护管理巡查班子,定期开展绿化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护树工作。
第十七条小区内禁止乱种乱栽,禁止破坏绿地设施,禁止任何形式的污染和破坏绿地环境的行为。
小区绿化方案及计划书模板1. 背景及目标1.1 背景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小区成为了现代社会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
而小区的绿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
1.2 目标本绿化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规划和安排,提升小区的绿化水平,创造一个美丽、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
2. 绿化设计方案2.1 公共绿化在小区的公共区域,布置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包括但不限于花草、树木等。
为了增加视觉效果和居民的愉悦感,可以选择具有鲜艳花色和独特形态的植物,并适当设置座椅、小亭子等休闲设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2.2 私人绿化鼓励居民在私人房屋的周围种植花草树木,增加居民房屋的绿化面积。
可以推广种植阳台花园、垂直绿化等形式,使每一户居民都能享受到绿化环境带来的益处。
2.3 道路绿化在小区的道路两旁设置行道树,使道路变得宽阔、绿树成荫,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
同时,要合理规划行车道和人行道的分隔,保护行道树的生长环境。
3. 绿化实施计划3.1 项目划分按照小区的不同区域,将绿化项目划分为几个阶段实施,以保证实施的顺利和效果。
3.2 资金预算根据绿化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资金预算。
主要包括植物购买费用、劳动力费用、设备和材料费用等。
要确保资金预算的合理性和充足性。
3.3 绿化时间安排根据不同的绿化项目,合理安排绿化时间。
考虑到季节、气候和植物生长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时间进行绿化工作。
3.4 绿化管理绿化工作的管理包括日常的养护工作和定期的更新和维护工作。
要建立健全的绿化管理机制,确保绿化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4. 意义与价值4.1 美化环境小区的绿化工作可以美化居住环境,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美感。
4.2 提升居住体验良好的绿化环境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让居民享受到更舒适的居住体验。
4.3 促进健康发展绿化环境有助于缓解居民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提供舒缓心灵的场所,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打印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本文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贴点击数:758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Greenland in Resident Areas前言为加强对居住区绿地设计质量技术指导和监督,提高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依据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04-01)、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CJJ/ 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12-01)、《城市绿化条例》、《公园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化设计。
非城市地区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居住用地内地下设施覆土绿化设计和屋顶绿化设计按照相关规范或指导书执行。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
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绿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绿地??????7.0.2 居住区内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7.0.2.1 一切可绿化的用地均应绿化,并宜发展垂直绿化;7.0.2.2宅间绿地应精心规划与设计;宅间绿地面积的计算办法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中有关规定;7.0.2.3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
7.0.3居住区内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不同的布局方式、环境特点及用地的具体条件,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并宜保留和利用规划或改造范围内的已有树木和绿地。
7.0.4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并应符合以下规定:7.0.4.1 中心公共绿地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符合表7.0.4-1规定,表内“设置内容”可视具体条件选用;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规定表7.0.4-1中心绿地名称设置内容要求最小规模(ha) 居住区公园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雕塑、园内布局应有明 1.0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地确的功能划分和铺装地面等小游园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塑、儿园内布局应有 0.4童设施和铺装地面等一定的功能划分组园绿地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灵活布局 0.04(2)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3)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4)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采用开敞式,以绿篱或其它通透式院墙栏杆作分隔;(5)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
其中院落式组团绿地的设置还应同时满足表7.0.4-2中各项要求,其面积计算起止界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中有关规定;院落式组团绿地设置规定表7.0.4-2封闭型绿地开敞型绿地南侧多层楼南侧高层楼南侧多层楼南侧高层楼L≥1.5L2 L≥1.5L2 L≥1.5L2 L≥1.5L2L≥30m L≥50m L≥30m L≥50mS1≥800m2 S1≥1800m2 S1≥500m2 S1≥1200m2S2≥1000m2 S2≥2000m2 S2≥600m2 S2≥1400m2注:① L--南北两楼正面间距(m);L2--当地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S1--北侧为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m2);S2--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m2)。
小区绿化部计划书引言本文档旨在提出针对小区绿化的计划,以改善小区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
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社区的生态价值。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计划,希望能够获得住户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将小区打造成一个绿树成荫的宜居社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具体目标如下:1.增加绿化覆盖率,提高小区的景观美感;2.种植多样化的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3.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4.提供良好的休闲空间,增加居民的社交互动。
计划内容下面是我们的具体计划内容:1. 绿地规划我们将对小区的绿地进行规划,合理规划花坛、草坪和其他绿化区域的位置和面积,并为每个绿化区域配备相应的植物。
同时,我们将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以确保它们能够生长茂盛,并且具有观赏价值。
2. 植物种植我们将引进多样化的植物品种,包括花卉、灌木和乔木。
这些植物将根据不同的区域进行组合种植,以提供更丰富的景观效果。
我们还将按照季节安排植物更替,以确保全年都能欣赏到各种美丽的花卉和植物。
3. 建设景观设施我们计划在绿化区域内建设一些景观设施,如休闲长椅、小型喷泉和健身器材,以提供更多休闲娱乐的场所。
这些设施将根据居民的需求和意见来选择和安排。
4. 垃圾分类和管理为保持小区的整洁和卫生,我们将提倡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绿化区域内设置垃圾桶和回收桶。
我们将加强垃圾管理和清理工作,确保垃圾不会影响绿化区域的美观和环境质量。
5. 居民参与计划我们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绿化计划,提供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将定期组织一些活动,如义务植树、花卉培育等,让居民参与其中,增强他们对小区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6. 资金支持和管理为了实现这些计划,我们将寻求小区居民的资金支持,并成立一个小区绿化部门,负责计划的执行和管理。
我们将高效使用资金,并及时向居民公布资金使用情况,确保公开透明。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以上计划,我们预期将获得以下效果:1.小区的绿化面积将大幅增加,提高景观美感;2.多样化的植物将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3.绿化带将提供更好的空气质量和降噪功能;4.休闲设施的建设将增加居民的社交互动和养生活动;5.居民参与计划将增强小区的凝聚力和社区意识。
-、居住区规划用地与建筑指标住宅区一般由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停车用地和公共绿地四大用地以及相应的住宅、公共建筑、道路交通设施以及绿地与场地四大系统组成。
1、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它用地两类。
居住区内各项用地所2中高层12.5 〜1412.5 〜1412.5 〜15多层、高层10 〜1310 〜13高层7〜108〜10注:本表各项指标按每户3.5人计算。
3、居住区内建筑应包括住宅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筑(也称公建)两部分;在居住区规划用地内的其它建筑的设置,应符合无污染不扰民的要求。
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几项原则①要适应家务劳动社会化需要,予以合理配置,应符合居民的活动规律、方便居民的日常使用;②要避免对居住生活的干扰,保证环境的洁净与安宁;③可分为公益性设施及营利性设施,对照环境的不同要求作适当安排(外向式、内向式);④应建立较为完备的环卫设施系统。
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平方米/千人)居住规模居住区小区组团类别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1605 〜2065 〜1176 〜1282363 〜502总指标2700(2165 〜4680(2655 〜2102(1546 〜3334(1682854(704 〜1070(8823620)5450)2682)4084)1345)1590)教育600〜12001000〜2400600〜12001000--2400160〜400300 〜50医疗卫60〜100〜生(含80(160 〜190(260 〜20 〜8040〜1906〜2012 〜40医院)280)360)文体100 〜200200〜60020 〜3040- -6018〜2440〜60商业服务700〜910600〜940450〜570100--600150〜370100 〜40注:①居住区级指标含小区和组团级指标,小区级含组团级指标;②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的控制指标应符合表 3.0.2规定;③总指标未含其它类,使用时应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确定本类面积指标;④小区医疗卫生类未含门诊所;⑤市政公用类未含锅炉房。
绿化管理制度小区绿化管理制度是指管理和规范小区内绿化设施和绿化环境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通过建立绿化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小区的绿化质量,营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以下是关于绿化管理制度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绿化设施的规划与建设1.小区绿地的规划应符合城市规划和绿地规划的要求,确保绿地的合理布局和面积。
2.种植的植物应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合的树木、草坪等植物种类。
3.绿地配套设施的设计要符合小区居民的需求,包括休闲座椅、健身设施等。
二、绿化管理的责任与义务1.小区业主委员会应成立绿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小区绿化管理工作进行协调和监督。
2.物业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绿化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绿化养护工作。
3.居民要积极参与绿化管理工作,配合物业公司进行养护和维护。
三、绿化养护与维护1.定期修剪树木和草坪,保持绿化设施的整洁和美观。
2.定时浇水施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3.定期除草、除虫害,防止杂草繁殖和病虫危害。
四、禁止行为规定1.禁止在绿地上乱扔垃圾,保持绿地的清洁。
2.禁止随意破坏绿化设施,如乱涂乱画、损坏座椅等。
3.禁止非法采伐、砍伐树木,保护绿化资源。
五、奖惩措施1.对积极参与绿化管理的居民进行奖励,如表彰、奖金等激励措施。
2.对违反绿化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如罚款、警告等。
六、宣传教育1.定期组织居民参与绿化活动,增强居民对绿化管理的意识和参与度。
2.在小区内设置绿化宣传板,宣传绿化知识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以上是绿化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通过建立和实施这些制度,可以提高小区的绿化质量,营造一个宜居的环境。
同时,绿化管理制度的实施也需要居民积极参与和支持,共同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小区单位绿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美化小区环境,改善业主居住环境,保护植物资源,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小区绿化管理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养护、绿色环保的原则。
第三条小区单位指小区内的各类单位住宅楼、商业用房、办公楼等。
第四条小区单位绿化指小区内的草坪、花坛、绿化带、绿化墙等绿色植被。
第五条小区单位绿化管理由物业公司负责具体实施,并由小区业委会监督。
第六条本制度适用于小区各类单位绿化管理,具有统一性和约束力。
第七条业主有权对小区单位绿化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并有权监督管理情况。
第八条业主有义务遵守小区单位绿化管理制度,并积极参与绿化活动。
第二章绿化规划第九条小区单位绿化规划应由专业绿化设计师设计,经业委会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条绿化规划应合理布局,兼顾美观和功能性,适应小区整体风貌。
第十一条绿化规划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避免对周围业主造成影响。
第十二条绿化规划应纳入小区年度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第三章绿化养护第十三条小区单位绿化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精心养护,保持植被健康生长。
第十四条物业公司应配备专业的园林绿化人员,定期对小区单位绿化进行养护。
第十五条养护工作应包括修剪修整、浇灌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内容。
第十六条物业公司应定期组织业主参与绿化养护工作,增加业主参与度。
第十七条物业公司应制定绿化养护方案,并向业委会和业主公示。
第四章绿化管理第十八条小区单位绿化管理属于物业公司的日常管理范畴,由物业公司统一负责。
第十九条物业公司应建立健全绿化管理制度,确保绿化管理效率和质量。
第二十条绿化管理应包括草坪修剪、花坛管理、灌溉管理、废弃物清理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物业公司应定期对小区单位绿化进行清点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第二十二条物业公司应建立绿化档案,记录绿化情况和管理情况,并向业委会报告。
第五章对外活动第二十三条小区单位绿化活动应依法依规进行,不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十四条小区单位绿化活动应遵循社会公序良俗,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权益。
小区绿化管理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环境,美化小区,提高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小区内的所有绿化管理事项。
第三条小区绿化管理应遵循“绿色、生态、美观、实用”的原则,注重生态保护和景观效果,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第四条小区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居民都有责任维护小区绿化,共同创建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
第五条小区绿化管理应该注重合理规划、科学施工、精心养护,努力打造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美丽小区。
第六条小区绿化管理应当坚持节约用水、合理施肥、定期修剪、及时清理杂草等原则,保持绿化景观的整洁美观。
第七条小区绿化管理应当树立居民参与的理念,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绿化管理及活动,增强业主对小区绿化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第八条本规章由小区业主委员会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经全体业主大会通过后正式执行。
第二章绿化规划第九条小区绿化规划应根据小区的地形、环境、面积等因素,合理布局,提高绿化覆盖率。
第十条小区绿化规划应包括绿化种植的种类、数量、位置、配置等内容,确保各个区域的绿化均衡和协调统一。
第十一条小区绿化规划应重视生态保护,鼓励采用本地的植物,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第十二条小区绿化规划应注重景观效果,注意植物的色彩搭配、形态搭配,打造出具有视觉观赏效果的绿化景观。
第十三条小区绿化规划要综合考虑要素,确保绿化工程的可持续性和长期发展。
第三章绿化建设第十四条小区绿化建设应按照绿化规划的要求,合理布局,科学施工,确保绿化工程的质量。
第十五条小区绿化建设应合理选用植物,确保植物品种的适宜性和耐久性,增加绿化景观的多样性和美观性。
第十六条小区绿化建设要注意施工期间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破坏周边环境,不影响居民生活。
第十七条小区绿化建设要注重施工后的养护管理,定期修剪、浇水、施肥,并防治虫害、病害,保持植物的生长繁茂。
第十八条小区绿化建设要加强绿地硬化工程,保护植被,增加绿地利用率,提高绿地的实用性。
小区绿化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小区绿化管理工作,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小区管理委员会对小区内绿地、绿化进行管理的规范,旨在保护和改善小区环境,提高居住环境品质。
第三条小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小区绿地、绿化的日常管理工作,居民应积极配合,共同维护小区环境卫生和绿化设施。
第四条小区管理委员会应定期组织绿化管理培训和督查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水平和意识,确保绿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五条小区绿化管理制度内容包括绿化计划编制、绿化设施维护、绿化管理经费、绿色环保意识培养等方面。
各项内容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二章绿化设施管理第六条小区绿地、花坛、绿化带等绿化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城市规划和环保要求,合理布局,美化小区环境。
第七条绿化设施的选择应考虑季节性和气候适应性,在不同季节都能有绿色植被覆盖,保持生机和美观。
第八条绿化设施的养护应定期进行修剪、浇水、施肥等工作,确保植被的正常生长和绿化效果。
第九条绿化设施的更新更换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避免过度改动破坏小区整体风貌。
第十条绿化设施的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由小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维修,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三章绿化管理经费第十一条小区绿化管理经费应列入小区年度预算,保证绿化设施的正常维护和管理。
第十二条绿化管理经费的使用应合理规划,透明公开,确保各项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小区绿化管理经费主要包括绿化设施的购置、养护、更新等方面费用支出。
第十四条小区绿化管理经费由小区物业公司按照合同规定进行管理和支出,同时接受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监督。
第四章绿色环保意识培养第十五条小区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开展绿色环保意识培养活动,鼓励居民参与绿化管理工作,共同建设和保护美好家园。
第十六条绿色环保意识培养活动包括废物分类、节约资源、环保宣传等方面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第十七条小区管理委员会应建立绿色环保志愿者队伍,开展环保行动,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出行。
关于居住区绿地率的规划控制
1、关于居住区绿地率
绿地率(ratio of green space/greening rate)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
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2、居住区绿地率计算公式
城市绿地率=(居住区绿地总面积/居住区用地总面积)×100%。
3、一般新建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应低于25%。
4、居住区绿地面积的计算
居住区绿地面积:
居住用地内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等各种形式绿地的总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绿地及垂直绿化。
(1)公共绿地包括各级中心绿地、河、湖畔绿地和其它带状、块状绿地,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少于400㎡,总指标不应少于1m2/人。
(2)中心绿地与宅旁(宅间)绿地的主要区别为:有三分之一
以上的绿地面积在规定建筑间距范围之外。
可作为中心绿地,否则作为宅旁(宅间)绿地。
(3)宅旁(宅间)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为: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计算至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计算至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计算至红线;距房屋墙脚1.5m,对其它围墙、院墙计算至墙角。
(4)道路绿地面积计算: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为准进行计算(5)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为: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计算至距路边1m,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
行便道边;沿居住区道路、城市道路则计算至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脚1.5m。
(6)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计算至红线。
(7)地下建设项目覆土深度大于0.6米,地表进行绿化的,可以计入地表绿地率。
(8)关于地面停车场,株行距在6×6米以下栽有乔木的停车场计算为绿化用地面积。
边缘栽植有高大树木的停车场或只是铺设草地砖、从空隙处长满青草的停车场都不能作为绿地面积计算在居住区绿地
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