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试验网络平台测试.pptx
- 格式:pptx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32
IPV6测试⽅法
TOC平台⽀持IPV6测试⽅法⼀、确定⽹络环境,百度搜索ipv6
1. 选择ipv6测试,查看⽹络⽀持
结果仅⽀持IPV4
1. 使⽤⼿机移动⽹络开启热点,电脑连接后,再次检测⽹络⽀持
结果:IPV4和IPV6都⽀持
⼆、确定测试连接环境
1. 和运维沟通给⼀个,仅⽀持IPV6的连接:
1. 给⼀个正常⽹站的平台连接,两个都⽀持:
三、验证连接和⽹络⽀持
1. 使⽤仅⽀持ipv6的连接在环境ipv4电脑打开,预期结果:连接失败
2. 使⽤两个都⽀持的连接在环境IPV4电脑打开,预期结果:正常打开
3. 使⽤仅⽀持IPV6的连接在环境两个都⽀持的电脑打开,预期结果:正常打开
4. 使⽤两个都⽀持连接在环境两个都⽀持的电脑打开,预期结果:正常打开
结论:满⾜第三的预期结果,则视为测试通过
其它⽅法,和运维同学沟通,配置仅ipv6可以登录使⽤
1.准备安卓⼿机和⼀张⼿机卡
2.⼿机⼀般默认是ipv4,插⼊⼿机开机
3.进⼊⼿机设置-双卡与移动⽹络-选择使⽤的⼿机号
4.找到接⼊点名称(⼿机不同名字也不同)总之找到 APN
5.新添加⼀个APN,进⼊找到 APN协议和 APN漫游协议,全部选择 IPV6
6.保存即可,但是需要填写名称和APN 均写ipv6或这⼏随意写后,就可以保存这⾥没有要求
7.这个时候请求⽹络均是通过ipv6请求
备注:建议查看所有APP内的⽹页是否可以打开,讨论需求是否要⽀持
现在浏览器⼀般都打开不⽹页,浏览器不⽀持ipv6。
实验7 IPv6技术实验1. 3.5节步骤2中,请思考下面问题:主机加入到组播组中的过程是什么?答:1.通过地址自动配置,主机获得了多播组地址。
2.主机发送MLD多播侦听报告报文给本地链路的路由器。
3.路由器根据报文中的信息,向多播转发表中添加表项,以记录多播组的成员身份。
2. 3.5节步骤3中,仔细观察PC1与RT1之间的交互报文,回答下述问题:1)为什么报文中的“next header”采用hop-by-hop的选项?答:因为hop-by-hop选项规定该报文的传送路径上每台中间节点都要读取并处理该拓展报头,起到提醒路由器对MLD报文进行深入检查的作用。
2)为什么跳数被限制为1?答:为了将此报文限制在链路本地上。
3)在“Hop-by-Hop”选项中,有一个“Padn”,它的作用是什么?答:作用是插入两个或多个填充字节,使字段符合对齐要求。
3. 3.5节步骤4中,仔细观察Router Solicitation的报文,回答下述问题:1)在前面的multicast listener report报文中,报文的跳数限制为1,而在这里,同样是主机发给路由器的报文,为什么跳数却采用255?答:接收节点只认为跳数限值是255的报文有效,防止非本链路的设备通过发送路由器宣告来试图干扰通信流。
2)报文中的ICMP选项中的“source link-layer address”的作用是什么?答:作用是表示发送者的mac地址。
4. 3.5节步骤6中,仔细观察Router Advertisement的报文,回答下述问题:1)“Cur hop limit”的含义是什么?答:本网段发出普通报文时的默认跳数限制。
2)报文中“lifetime”的含义是什么?答:发送该报文的路由器作为缺省路由器的生存周期。
3)“reachable time”的含义是什么?答:本链路上所有节点的“可达”状态保持时间。
4)“retransmit time”的含义是什么?答:重传NS报文的时间间隔,用于邻居不可达检测和地址解析。
IPV6实验报告
一实验拓扑
R1R2R3二静态路由配置
上图为端口ipv6地址配置过程
上图为ipv6静态路由配置命令
上图为查看连通性过程,和静态路由效果图
三rip路由协议的配置
上图为配置rip路由的过程和命令
查看配置结果
四发布静态路由到rip
上图为静态路由发布过程
查看效果可以看见在rip的条目中多了一条,那是学习的重发布的静态路由
五实验总结
Ipv6的配置和ipv4的配置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充分体现了ipv6的优势
Ipv6的优势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 更大的地址空间
2 路由器在处理ipv6的报文男的时候,更快,效率更高。
3 增加多播、流等支持,为qost提供良好的支持,使得多媒体应用能够长远发展。
4 增加自动配置,使得网络的管理更加方便。
快捷。
5 更高的安全性。
IPv6 实验文档实验一:IPv6 Tunnel实验拓扑如下:实验要求描述:在R1、R2和R3之间建立IPv6隧道,使得R1与R3的IPv6数据在R1与R3之间进行隧道传输,当隧道建立成功后,R1与R3相互能够ping通彼此的IPv6地址。
配置步骤如下:R1:!interface Tunnel13 //建立隧道13no ip addressipv6 address 2001:123:6C01::1/64 //配置IP地址tunnel source 12.12.12.1 //指定隧道的源端tunnel destination 23.23.23.3 //指定隧道的目的端tunnel mode ipv6ip //将隧道模式设置为Ipv6-to-IP模式no shutdown!interface Serial0/0/0ip address 12.12.12.1 255.255.255.0no shutdown!ip route 0.0.0.0 0.0.0.0 12.12.12.2 //添加默认路由,帮助与目的端建立连接R2:!interface Serial0/0/1ip address 12.12.12.2 255.255.255.0no shutdown!interface Serial0/0/0ip address 23.23.23.2 255.255.255.0no shutdown!R3:!interface Tunnel13no ip addressipv6 address 2001:123:6C01::3/64tunnel source 23.23.23.3tunnel destination 12.12.12.1tunnel mode ipv6ipno shutdown!interface Serial0/0/0ip address 23.23.23.3 255.255.255.0no shutdown!ip route 0.0.0.0 0.0.0.0 23.23.23.2实验调试:(1)隧道调试R1#show interfaces tunnel 13Tunnel13 is up, line protocol is up //隧道建立成功Hardware is TunnelMTU 1514 bytes, BW 9 Kbit, DLY 500000 usec,reliability 255/255, txload 1/255, rxload 1/255Encapsulation TUNNEL, loopback not setKeepalive not setTunnel source 12.12.12.1, destination 23.23.23.3Tunnel protocol/transport IPv6/IPR3#sho int tunnel 13Tunnel13 is up, line protocol is upHardware is TunnelMTU 1514 bytes, BW 9 Kbit, DLY 500000 usec,reliability 255/255, txload 1/255, rxload 1/255Encapsulation TUNNEL, loopback not setKeepalive not setTunnel source 23.23.23.3, destination 12.12.12.1Tunnel protocol/transport IPv6/IP(2)IPv6路由调试R1#show ipv6 routeIPv6 Routing Table - 4 entriesCodes: C - Connected, L - Local, S - Static, R - RIP, B - BGPU - Per-user Static routeI1 - ISIS L1, I2 - ISIS L2, IA - ISIS interarea, IS - ISIS summaryO - OSPF intra, OI - OSPF inter, OE1 - OSPF ext 1, OE2 - OSPF ext 2ON1 - OSPF NSSA ext 1, ON2 - OSPF NSSA ext 2C 2001:123:6C01::/64 [0/0]via ::, Tunnel13L 2001:123:6C01::1/128 [0/0]via ::, Tunnel13L FE80::/10 [0/0]via ::, Null0L FF00::/8 [0/0]via ::, Null0R3#sho ipv6 routeIPv6 Routing Table - 4 entriesCodes: C - Connected, L - Local, S - Static, R - RIP, B - BGPU - Per-user Static routeI1 - ISIS L1, I2 - ISIS L2, IA - ISIS interarea, IS - ISIS summaryO - OSPF intra, OI - OSPF inter, OE1 - OSPF ext 1, OE2 - OSPF ext 2ON1 - OSPF NSSA ext 1, ON2 - OSPF NSSA ext 2C 2001:123:6C01::/64 [0/0]via ::, Tunnel13L 2001:123:6C01::3/128 [0/0]via ::, Tunnel13L FE80::/10 [0/0]via ::, Null0L FF00::/8 [0/0]via ::, Null0(3)IPv6连通性测试R1#ping 2001:123:6c01::3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2001:123:6C01::3,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120/144/160 msR3#ping 2001:123:6c01::1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2001:123:6C01::1,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116/128/176 ms实验二:IPv6 RIPng实验拓扑如下:实验目的描述:在该网络环境中配置RIPng协议,使得全网互联,R1能够ping通R3的F0/0口,掌握RIPng的配置方法,仔细观察并体会与Ipv4 RIP的不同。
实验6:Ipv6配置⏹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可以掌握:
1 启用ipv6路由的方法
2 配置ipv6地址的方法
3 ipv6静态路由配置和调试方法
4 RIPng配置和调试方法
⏹实验拓扑(可选)
⏹实验设备(环境、软件)
路由器2811三台、PC两台,线缆若干
⏹实验设计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掌握ipv6的相关概念和配置方法
⏹实验过程和主要步骤
对路由器进行IP地址配置以及ripng协议配置
对pc机进行ipv6的配置
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最终获得的什么?如果出现问题,是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是通过什么方式、通过什么人来帮忙解决的?等等。
学会了ipv6路由的配置,验证,调试方法。
在ipv6配置过程中有一些不会和不懂,和同学进行了交流之后都弄明白了。
在简单互联网络中配置IPv6在本次实验中一共用到四台路由器,分别命名为Corp、R1、R2和R3?,以保持简单和容易理解。
在开始时,向Corp、R1、R2和R3路由器添加IPv6,然后添加RIP 和OSPF路由协议。
首先从Corp路由器开始:Corp#config tCorp(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Corp(config)#int f0/1Corp(Confif-if)#ipv6 address 2001:db8:3c4d:11::/64 eui-64Corp(Confif-if)#int s0/0/0Corp(Confif-if)ipv6 address 2001:db8:3c4d:12::/64 eu1-64Corp(Confif-if)#int s0/0/1Corp(Confif-if)#ipv6 address 2001:db8:3c4d:13::/64 0ui-64Corp(Confif-if)#int s0/1/0Corp(Confif-if)#ipv6 address 2001:db8:3c4d:14::/64 eui-64Corp(Confif-if)#int s0/2/0Corp(Confif-if)#ipv6 address 2001:db8::c4d:1s::/64 eui-64Corp(Confif-if)^zCorp#copy run startDest1nat1on f11ename [startup-conf1g]?Eenter]Bu1d1ngconfiguration,。
[OK]Corp#在上述配置中,只是稍微改变了每个接口的子网地址。
下面观察路由表:Corp#sh ipv6 routeIPv6 Routing Table - 12 entriesCodes: C- ConneCted, L- Local, s- static, R- RIP, B- BGPu - Per-user static route I1 - IsIs L1, I2 - IsIs L2, IA - IsIsinterarea, Is- IsIs summary O- OSPF intra, OI- 0SPF inter,OE1 - OSPF ext 1, OE2 - OSPF ext 2ON1 - OSPF NSSA ext 1, ON2 - OSPF NSSA ext 2C 2001:DB8:3C4D:11::/64 [0/0]via ::, FastEthernet0/1L 2001:DB8:3C4D:11:21A:2FFF:FE55:C9E9/128 [0/0]via ::, FastEthernet0/1C 2001:DB8:3C4D:12::/64 [0/0]via ::, serial0/0/0L 2001:DB8:3C4D:12:21A:2FFF:FE55:C9E8/128 [0/0]via ::, serial0/0/0C 2001:DB8:3C4D:13::/64 [0/0]via ::, serial 0/0/1L 2001:DB8:3C4D:13:21A:2FFF∶FE55:C9E8/128 EO/0]v1a ::, serial 0/0/1v1a ::, serial 0/1/0L 2001:DB8:3C4D:14:21A:2FFF:FE55:C9E8/128 [0/0]v1a ::, serial 0/1/0C 2001:DB8:3C4D:1s::/64 [0/0]v1a ::, serial 0/2/0L 2001:DB8:3C4D:15:2LA:2FFF:FE55:C9E8/128 EO/0]via ::, serial0/2/0L FE80::/10 [0/0]via ::, Null0L FFO0::/8 [0/0]via ::, Null0Corp#下面配置R1路由器:R1#config tR1(conf1g)#ipv6 unicast-routingR1(config)#int s0/0/0R1(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db8:3c4d:12::/64 eui-64 R1(config-if)#int s0/0/1R1(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db8:3C4d:13::/64 eui-64 R1(config-if)#^zR1#sh ipv6 routeIPv6 Rout1ng Tab1e - 6 entries[codes cut]C 2001:DB8:3C4D:12::/64 EO/0]via ::, seri al0/0/0L 2001:DB8:3C4D:12:21A:6DFF:FE64:9B2/128 EO/0]via ::, serial0/0/0C 2001:DB8:3C4D:13::/64 EO/0]via ::, serial0/0/1L 2001:DB8:3C4D:13:21A:6DFF:FE64:9B2/128 [0/0]via ::, serial0/0/1L FE80::/10 [O/0]via ::, Null0L FFO0::/8 [0/0]via ::, Null0R1#接下来配置R2路由器:R2#config tR2(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R2(conf1g)#int s0/2/0R2(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db8:3c4d:14::/64 eui-64 R2(config-if)#do show ipv6 routeIPV6 Routing Tab1e - 4 entriesvia ::, serial0/2/0L 2001:DB8:3C4D:14∶213:60FF:FE20:4E4C/128 EO/0] v1a ::, serial0/2/0L FE80::/10 [0/0]v1a ::, Null0L FFO0:∶/8 [0/0]v1a ::, Null0R2(config-if)#接下来配置路由器R3:R3#config tR3(config)#ipv6 unicast-routingR3(config)#int s0/0/1R3(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db8:3c4d:15::/64 eui-64 R3(config-if)#do sh ipv6 routeIPv6 Routing Tab1e - 4 entriesC 2001:DB8:3C4D:15::/64 [0/0]via ::, serial0/0/1L 2001:DB8:3C4D:15:21A:6DFF:FE37:A44E/1 28 [0/0] via ::, serial0/0/1L FE80::/10 [0/0]via ::, Null0L FFO0::/8 [O/0]via ::, Null0R3(config-if)#下面开始配置路由协议。
IPv6 基础实验1 实验内容Ipv6基本配置与简要分析1 实验目的⏹理解ipv6地址结构⏹掌握路由器ipv6地址、静态路由配置方法⏹掌握ipv6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缩略语:3 配置举例3.1 组网需求Device A作为网关设备,在2001::/64网段内发布地址前缀信息。
该网段内的主机根据获得的地址前缀信息自动配置IPv6地址,并实现通过该地址与外部网络设备通信。
3.2 配置思路(1)为了使网关设备Device A发布IPv6地址前缀,需要在Device A上进行如下配置:●使能IPv6报文转发功能,并配置各个接口的IPv6地址(必选)。
●取消对RA消息发布的抑制,使设备能够从接口上发送RA消息(必选)。
●配置RA消息中的前缀信息,以便主机根据该前缀信息自动配置IPv6地址(可选,缺省情况下,使用发送RA消息的接口IPv6地址作为RA中的前缀信息)。
●修改RA消息中的被管理地址配置标志位。
该标志位为1时,主机将通过有状态自动配置(例如DHCP服务器)来获取IPv6地址;该标志位为0时,将通过无状态自动配置获取IPv6地址,即根据自己的链路层地址及路由器发布的前缀信息生成IPv6地址。
在本配置举例中,被管理地址配置标志位需要配置为0(可选,缺省情况下,被管理地址的配置标志位为0)。
(2)为了使主机能够根据收到的地址前缀信息自动配置IPv6地址,主机上需要安装IPv6协议(必选)。
(3)为了保证主机可以和Device B通信,在Device B上需要进行如下配置:●使能IPv6报文转发功能,并配置各个接口的IPv6地址(必选)。
●配置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使得Device B上存在到达主机所在网段的路由(必选)。
3.3 配置步骤3.3.1 Device A的配置1. 配置步骤# 使能IPv6报文转发功能。
<DeviceA> system-view[DeviceA] ipv6# 配置接口Ethernet1/1的IPv6地址。
ipv6支持度测评报告模板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可能让你听了就有点犯晕的话题——IPv6的支持度测评。
别急,别紧张,咱们这不是搞什么技术深度分析,而是打算给你们一个通俗易懂的解读。
就像你吃饭前先了解菜单一样,咱们先来了解下这个IPv6到底是什么东西,它对咱们的网络生活到底有啥用处,也让你们清楚地知道,咱们的设备和服务到底是不是都已经准备好迎接IPv6这个新时代了。
得说,这个IPv6啊,可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
说实话,它早就该来了。
你看现在,咱们日常上网用的这个IP地址——也就是你上网时那个“数字身份证”——已经快不够用了。
IPv4撑了几十年,结果现在这个“身份证”快要发不出来了,大家都抢着用,结果导致了地址短缺,网络拥堵,就像是停车场车位不够,车子都快开不上去了。
所以,IPv6应运而生,提供了更多的“身份证”,确保咱们在这个信息化的世界里可以畅通无阻。
不过,说到IPv6,大家可能也有些疑问了。
这个东西,真能用吗?好不好用?是不是每个设备、每个网站都已经支持了?答案当然是——这得看情况。
就像你住的地方,可能某些小区水管都老化了,管道修了新管子,但不是每家每户都能及时享受到新管道的水一样,IPv6的普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尽管大部分大公司、大机构早就更新了IPv6的支持,咱普通消费者的设备可能还没有完全适配,或者说,设备的厂商还没把这事当回事儿。
回过头说,咱们如果想要知道自己使用的设备到底支持不支持IPv6,也不是什么难事。
你只需要简单地检查一下你的网络设置。
现在大多数智能手机、路由器都已经默认支持IPv6了,甚至一些老旧的设备,只要升级一下固件,照样能用。
不过,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了,“IPv6的好处到底能让我感受到什么呢?”好吧,咱们就简单聊聊几个。
IPv6最大的优点就是更大的地址空间,简而言之,网络不会因为缺少IP地址而出现瘫痪。
再有,IPv6的网络协议更先进,能支持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它还自带了安全特性,意味着更高的安全性,减少了被攻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