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圆概念及公式的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1.47 KB
- 文档页数:5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周长。
圆的概念和性质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五单元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
下面是关于圆的周长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学习要点。
一、基本概念和性质:1.定义:圆是平面上到一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2.元素和符号:圆心是到圆上任意一点距离相等的一点。
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通常用r表示。
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两个点的距离,通常用d表示,直径等于半径的两倍。
3.周长和面积:圆的周长是圆上所有点间的距离之和,通常用C 表示。
圆的面积是圆内部的所有点构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通常用S 表示。
二、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1.公式:圆的周长可以通过直径或半径计算。
(1)直径的周长:C = π * d (π约等于3.14159)(2)半径的周长:C = 2 * π * r2.例题演练: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进行计算。
三、实际问题应用:1.圆环问题:如何计算一个圆环的周长?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先计算每个圆的周长,再相加。
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学生将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到实际生活中,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圆的周长的应用:圆的周长在很多实际问题中都有应用,如围绕圆形场地跑步的运动员,环形蛋糕的边缘长度等。
学生需要通过实例的练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四、与其他图形进行比较:1.圆和正方形:在相同面积条件下,圆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
这是因为圆的形状更加平滑,所以在一定面积的情况下,周长更长。
2.圆和矩形:在具有相同面积的情况下,圆的周长也比矩形的周长长。
这是因为圆的形状更加紧凑,所以在一定面积的情况下,周长更长。
五、解题方法和思路:1.先明确题目要求:了解题目要求计算周长还是面积,以及是否需要转换单位等。
2.学会灵活运用公式:根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进行运算。
3.打好数学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四则运算和解方程等,这将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知识点整理在六年级上册数学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有关圆的知识。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 圆的定义圆是一个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始终相等的所有点构成的集合。
这个固定点称为圆心,到圆心的距离称为半径。
2. 圆的要素圆由圆心和半径两个要素来确定。
圆心用大写字母O表示,半径用小写字母r表示。
3. 圆的符号通常,圆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圆心在圆上方用一个点来表示,半径在圆上方画一条线段来表示。
4. 圆的直径圆的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点在圆上的线段。
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两倍。
5. 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指围绕圆的一条线段的长度,也称为圆的边界长度。
公式为:C=2πr,其中C表示周长,π表示圆周率,r表示半径。
6. 圆的面积圆的面积是指圆覆盖的平面的大小。
公式为:A=πr²,其中A表示面积,π表示圆周率,r表示半径。
7. 判断圆的方法通过观察给定的图形,我们可以判断是否为圆。
当一个图形的所有点到某个固定点的距离都相等时,该图形为圆。
8. 圆的画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可以使用以下步骤:a. 使用一个针尖插入纸的中心点,固定针尖,拉紧一根线。
b. 用这根线一边绕圆心,一边划出一个轨迹,轨迹上的所有点都与圆心的距离相等。
c. 仍然以针尖为中心,用一根比刚才长一些的线继续划出一个轨迹。
d. 通过轨迹上的点连接可以得到一个圆。
9. 与圆相关的其他图形a. 弦:圆上的两点之间的线段称为弦。
b. 弧:圆上的某一部分,由弦所围成。
c. 弧度:弧长等于半径的弧称为1弧度,记作1 rad。
d. 扇形:由圆心、圆上的两点及所夹的弧围成的图形。
e. 相交圆:公共弦、切线等。
10. 圆的性质a. 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b. 圆的任意弦都能将圆分成两部分,两部分的弧相等。
c. 在一个圆上,从同一点出发可以作多个切线。
d. 在一个圆上,一个切线与半径的延长线垂直相交。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知识点总结ZXXC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一、圆各部分的名称.1、圆心: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把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对折两次),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2、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一般用字母r表示。
有无数条半径。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画圆时,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3、直径: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一般用字母d表示。
有无数条直径。
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4、在同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可用字母表示为d=2r r=d 2二、轴对称图形三、圆的周长1、围成圆一周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2、圆周率表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它不因圆的大小而改变)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用字母∏表示,计算时取两位小数3.143、圆的周长计算公式顺用:C=πd c=2πr(求周长要知道半径或者直径)反用:d=c÷π r= c÷π÷2 4、同等圆或同一个圆的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
C半圆= πr+2r=5.14r → r=C半圆÷(π+2)=C半圆÷5.14C半圆= πd÷2+d=2.57d →d=C半圆÷(π÷2+1)=C半圆÷2.575、正方形里最大的圆(内切圆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比=4:π)。
正方形的边长=圆的直径;圆的面积=78.5%正方形的面积6、圆里面最大的正方形(外切圆内切圆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比=2:π)。
圆的直径=正方形的对角线。
正方形的面积=对角线×对角线÷2或直径×直径÷27、两个圆的半径比=直径比=周长比,面积比=半径的平方比(即r扩大n倍,直径扩大n倍,周长扩大n倍,面积扩大n2倍)8、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长方形的宽=圆的直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半圆,长方形的长就是圆的直径。
六年级上册圆知识点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圆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图形,具有许多特性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六年级上册圆的相关概念、性质和应用。
一、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圆是平面上所有到一个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的集合。
这个固定的点称为圆心,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称为半径。
圆的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点在圆上的线段,它的长度是圆的两倍。
圆的周长是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也可以说是圆上任意两点间的弧长。
二、圆的性质1. 圆上任意两点与圆心的距离相等,也就是说圆上的半径长度相等。
2. 圆的直径是圆的最长线段,它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3. 圆的周长是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也就是弧长。
4. 弧是圆上的一段曲线,只有两个端点,并且圆心在弧的中间。
5. 圆周角是以圆心为顶点的角,圆周角的度数等于所对的弧的弧度数。
三、圆的应用1. 圆的面积计算:圆的面积公式为πr²,其中r为半径。
2. 圆的周长计算:圆的周长公式为2πr,其中r为半径。
3. 圆的判断和构造:通过给定的半径或者直径可以判断和构造出一个圆。
4. 圆的位置关系:判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如相交、相切等。
四、练习题示例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知识,以下是一些练习题示例:1.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为5cm,求它的直径、周长和面积。
2. 给定一个圆的半径为8cm,求该圆的周长和面积。
3. 判断两个圆是否相交,如果相交求出它们的交点。
4. 通过给定的半径或直径,用圆规和直尺构造一个圆。
5. 给定一个圆的面积为50π,求它的半径和周长。
通过以上的介绍和练习题的实践,相信同学们对六年级上册圆的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掌握圆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对于进一步学习和解决相关问题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善于应用这些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知识点圆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几何学和数学中的其他分支。
在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和掌握与圆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圆的定义、圆的要素、圆的性质以及与圆相关的测量和计算等内容。
一、圆的定义圆是由一个平面内离一个定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构成的集合。
该定点称为圆心,距离称为半径。
圆可以由圆心和半径唯一确定,记作⦁O(r),其中⦁O表示圆心,r表示半径。
二、圆的要素圆的要素主要包括圆心、半径和直径等。
1. 圆心(O):圆中心点的位置,圆的位置关系和性质与圆心有关。
2. 半径(r):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用来确定圆的大小。
3. 直径(d):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它的两倍就是圆的直径,在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线段的最大长度。
三、圆的性质1. 圆的对称性:圆具有轴对称性,任意一条通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2. 圆的直径性质:任意一条直径平分圆,即将圆分为两个面积相等的半圆。
3. 圆的切线性质:与圆相切的直线只有且仅有一条,并且切点在圆的切线上。
四、与圆相关的测量和计算1. 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圆上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之和,可以用公式C = 2πr计算,其中C表示圆的周长,r表示半径。
2. 圆的面积:圆的面积是圆内的所有点组成的部分,可以用公式A = πr²计算,其中A表示圆的面积,r表示半径。
五、圆的应用圆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1. 自行车的车轮、手表等圆形零件的设计与制造。
2. 古代建筑中圆形窗户或天花板的构造。
3. 饼、蛋糕等甜点的形状是圆的,制作时需要对圆的周长和面积进行计算。
通过对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准确理解圆的定义和要素,掌握圆的性质和相关测量计算,培养对圆的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圆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知识点详细且全面地介绍了圆的定义、要素、性质以及与圆相关的测量和计算。
小学六年级圆知识点归纳圆是我们学习数学过程中经常接触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小学六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圆的基本性质和相关定理。
本文将对小学六年级学习的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1. 圆的定义:圆可以定义为平面上到一定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其中,我们把距离的一半称为半径,并用字母r表示。
圆心是圆的中心点,用大写字母O表示。
通过圆心和圆上的任意一点可以画出一个半径。
2. 圆的要素:一个完整的圆由圆心、半径和圆周组成。
圆周是围绕圆心的一条闭合曲线,其中任意两点之间的弧长相等。
3. 圆的推断:通过已知条件进行推断是圆的常见应用。
当我们已知圆心和半径时,可以推断出圆的方程和图形。
4.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圆的周长可以用半径r和直径d表示。
周长等于直径的长度乘以π(π取近似值3.14):周长= d × π = 2r × π圆的面积可以用半径r表示,公式为:面积= πr²5. 圆与直线的关系:当直线与圆相交时,存在几种不同的情况:a) 直线与圆相切:直线恰好接触圆的边界,相切点与圆心连线垂直。
b) 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直线穿过圆的边界,与圆有两个交点。
c) 直线与圆没有交点:直线与圆没有交点时,我们称直线与圆相离。
6. 弧和弦:当两点在圆上时,这两点之间的弧是连接这两点的圆周部分。
当直线通过弧时,所夹的部分称为弦。
7. 圆的相关定理:在小学六年级的学习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和应用一些圆的相关定理,例如:a) 圆心角定理:圆心角是以圆心为顶点的角,它的度数等于所对弧的度数。
b) 弦切角定理:当弦和切线相交时,所成角的度数等于所对弧的一半的度数。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圆的概念和性质,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这些知识点,以提高对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本文的归纳总结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期待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深入探索圆的奥秘。
六年级上册圆形的知识点圆形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六年级上册关于圆形的基本知识点。
一、圆的定义及相关术语圆是平面上一点到另一点距离不变的所有点的集合。
其中,圆心是圆的中心点,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一条线段,它的两个端点在圆上。
二、圆的表示方法圆可以用圆心和半径来表示,一般表示为O(R),其中 O 表示圆心,R 表示半径的长度。
三、圆的性质1. 圆的直径是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最长线段,它等于半径的两倍。
2. 圆上任意两条弧所对应的圆心角是相等的。
3. 圆的周长是其圆心角所对应的弧长的总和,可以用公式 C = 2πR 来计算,其中 C 表示周长,R 表示半径。
4. 圆的面积可以用公式A = πR² 来计算,其中 A 表示面积,R 表示半径。
四、与圆相关的定理1. 圆的切线定理:如果有一条直线与圆相切于某一点,那么这条直线与半径的连线垂直。
2. 圆的弦切角定理:圆的切线与半径所夹的角等于所对应的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一半。
3. 圆的切线长度定理:如果一条切线和一条半径相交的话,切线的长度等于从切点到圆心的半径长度。
五、圆的应用圆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如建筑、工程、艺术和制造等领域。
在建筑中,圆形的拱门和圆柱体的柱子都是圆的应用。
在工程中,圆形的轮子和齿轮可以实现有效的转动。
在艺术中,圆形的画框和雕塑也常常被使用。
此外,在制造中,圆形的工件通常更易于加工和装配。
六、总结通过学习圆形的知识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圆的定义及相关术语、圆的表示方法、圆的性质和与圆相关的定理。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圆形的概念。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关于圆形的知识点的介绍。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圆形,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愿大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知识点一、认识圆1、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也是封闭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2、圆心: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
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中心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6、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在同圆或等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21。
用字母表示为:d =2r 或r = 2d 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注:直径不是圆的对称轴,直径所在的直线才是对称轴)。
9、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10、轴对称图形 名称对称轴 名称 对称轴 线段1条 等腰梯形 1条 长方形2条 圆 无数条正方形4条 半圆 1条 等腰三角形1条 扇形 1条 等边三角形3条 圆环 无数条 五角星 5条 扇环 1条 11、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用字母“C ”表示。
2、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 表示。
(1)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一般取π ≈ 3.14。
(2)在判断时,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 3.14倍。
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2π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七位小数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 祖冲之。
4、圆的周长公式: C= πd d = C ÷π或C=2πr r = C ÷π÷2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圆一、认识圆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圆的中心位置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1。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2d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 =28、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经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或直径所在的直线)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
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二、圆的周长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用字母C表示。
2、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pai)表示。
(1)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在计算时,一般取π ≈ 3.14。
(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3.14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3、圆的周长公式:C= πd d = C ÷π或C=2π r r = C ÷2π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如图:6、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1)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 计算方法:2π r÷ 2 即π 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六年级《圆》知识点归纳圆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几何学和代数学中都有广泛运用。
本文将对六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圆的定义和性质1. 圆的定义:圆是由平面上距离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所组成的图形。
2. 圆心和半径:圆的中心点称为圆心,圆心到圆上任意点的距离称为半径。
3. 直径和周长: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周长是圆的边界长度。
4. 弧和扇形:圆的一部分称为弧,圆心角对应的弧称为扇形。
5. 弦和切线:弦是圆上两点间的线段,切线是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
二、圆的计算公式1. 圆的周长计算: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pi)或者直径乘以2。
2. 圆的面积计算: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
三、圆的重要定理1. 圆的直径是最长的弦,半径是弦中垂线的中线,且直径等于两倍的半径。
2. 半径垂直于弦,且半径和切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3.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且交点在圆心上。
4. 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相等的弧相等,弧对应的圆心角相等。
5. 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与其所对应的弧的关系为弧度制的定义:圆心角等于弧长与半径的比值。
四、圆的相关练习题1. 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题。
2. 判断给定的图形是不是圆或圆的一部分的练习题。
3. 计算给定圆的直径、半径或者弦的长度的练习题。
4. 根据给定的条件,画出符合要求的圆和弧的练习题。
5. 判断给定的两个圆是相交、相切还是相离的练习题。
通过学习和理解上述圆的知识点,六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圆的定义、性质、计算公式和重要定理,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
同时,通过做相关的练习题,能够提高对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本文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概念及公式的总结的概念及公式总结
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
6.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r=1
2d
用文字表示为:直径=半径×2半径=直径÷2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取 3.14。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1.知道直径d:圆周长=×直径:C=
d
2.知道半径r:圆周长=2××半径:C=2
r
12.知道圆的周长C求直径:d=C
知道圆的周长C求半径:r= C
2
13、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4.求圆面积的公式:1.已知r时:S
2.已知d时:S r2
2
d2
3.已知C时:先求出半径(r=C
式
或者直接用公式:S
2);然后用第一条公
C2
2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
22
22
S R r
它的面积是
或S=
(R-r)
18.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
半圆的周长公式:C=
圆周长的一半:C=
d
2+d
或C=
r+2r
d 2
或C=
r
r2
2
19.半圆面积=圆的面积
2公式为:S=
20.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3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3倍;而面积扩大9倍。
21.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2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3.有1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
24.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直径不出头;对称轴要出头)
附:
0.5=1.571=3.142=6.283=9.424=12.56
5=15.7 6=18.84 7=21.98 8=25.12
9=28.2610=31.4 11=34.54 12=37.68 13=40.82
14=43.9615=47.116=50.2417=53.3818=56.5219=59.66
20=62.824=75.3625=78.532=100.4836=113.0448=150.7264=20 0.961.52=7.065
2.52=19.625
3.52=38.465
4.52=63.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