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是移植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移植肾失功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关系目的探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病理诊断与中医辨证之间的联系,为丰富中医辨证模式及其创新提供依据。
方法对57例肾移植术后DGF并行移植肾穿刺病理活检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将所得证型与相应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57例患者辨为脾肾气虚、气滞血瘀、肝肾阴虚、气阴两虚4种证型,病理活检诊断为急性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中毒及急性排斥反应,各病理诊断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数量上的对应关系。
结论病理诊断与中医证型存在内在联系,可以作为中医辨证的参考依据。
标签:肾移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病理诊断;中医辨证中医药在肾移植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在减轻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减少和逆转排异、改善肾功能、拮抗术后感染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但目前多为单中心临床研究,辨证及疗效评判标准不统一、主观性较强,治疗结果缺乏可重复性,因而研究结果的影响力有所欠缺[1]。
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显示许多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能提供可参考的客观依据以弥补中医辨证的主观误差或片面性[2]。
病理检查是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金标准”,本研究将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的病理结果与中医证候资料相结合,分析各种不同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符合DGF诊断,即肾移植术后早期尿量10%者5例。
首次肾移植52例,再次肾移植5例。
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均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吗替麦考酚酯及激素(甲泼尼龙或醋酸泼尼松)联合用药。
1.4 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及相关文献[5-6]分为4种证型。
①脾肾气虚:证见肢体水肿、腹胀纳差、乏力尿少,舌淡、苔白或苔少,脉虚无力等;②气滞血瘀:证见周身不适、移植肾区肿胀或伴疼痛、腹胀纳少,或伴发热,面色晦黯,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涩等;③肝肾阴虚:证见烦热盗汗、上肢震颤、颜面及胸背生疮、大便干结、尿量减少,脉弦细,舌红瘦、苔黄等;④气阴两虚:证见倦怠乏力、心烦潮热、食欲不振,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无力等。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是移植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移植肾失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是移植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移植肾失功,定义为移植后肾功能衰竭持续存在,表现为移植后最多日尿量少于1 200 mL,或48 h内血清肌酐下降< 10%。
活体供肾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低于尸体供肾。
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病例中有少于5%的移植肾脏不再会有功能,称原发性无功能。
学术术语来源---前列地尔促进移植肾功能的早期恢复文章亮点:1 实验假设前列地尔可能会促进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从而使移植肾功能的早期恢复。
故在肾移植中早期应用前列地尔,观察其有助于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的早期恢复的作用。
2结果表明,前列地尔可改善移植肾血液供应,降低移植肾动脉阻力指数。
在肾移植后2周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患者,其移植肾段动脉和弓形动脉的血流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患者,肾移植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作者认为,前列地尔对肾移植患者在尿量、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可能得益于其改善微循环的功效,但确切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4 文章中还显示前列地尔的干预对肾移植后3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影响,这可能与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关,也可能与观察样本仍不够充足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器官移植;肾移植;前列地尔;肾功能恢复延迟;肾血流阻力指数;急性排斥反应;血肌酐;肌酐清除率主题词:肾移植;前列地尔;移植植物排斥;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摘要背景:研究发现前列地尔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松弛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周小血管进而改善末梢循环的作用。
目的:进一步验证前列地尔能否促进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
方法:对125例加用前列地尔组患者肾移植后2周内每天静脉滴注前列地尔20 μg,与同期内115例未用前列地尔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肾移植后7 d尿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彩超检测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以及两组肾功能恢复延迟和肾移植后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诊疗技术规范要点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是肾移植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术后的早、中、晚期逐渐升高。
良好的诊疗技术规范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以下是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的诊疗技术规范要点。
一、术后监测和评估1.术后患者应进行密切监测,包括生命体征、尿量、血肌酐、尿液常规等指标的动态观察。
2.尽早开始使用超声检查、肾脏穿刺活检等检查方法,以确定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及时发现移植肾梗阻、感染等并发症。
3.尽早评估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情况,包括血肌酐、尿液常规、尿肌酐清除率等指标的测定,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术后抗排斥治疗1.根据移植肾活检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排斥反应,并进行及时的抗排斥治疗。
2.个体化制定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并根据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调整。
3.监测抗排斥治疗的效果,包括血清抗体水平、尿常规、肾脏穿刺活检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术后细化护理1.积极预防和处理感染,包括严格控制术后患者的感染源,给予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并定期进行尿液培养等检查。
2.给予适当的液体管理,保证术后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
3.给予较为充足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饮食和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4.鼓励术后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四、术后排查其他并发症1.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移植肾血管狭窄、心肌病等并发症。
2.定期进行肿瘤筛查,包括B超、CT等检查,及时发现移植肾周围肿瘤等问题。
3.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和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的诊疗技术规范要点主要包括术后监测和评估、术后抗排斥治疗、术后细化护理和术后排查其他并发症。
这些要点可为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的治疗提供指导,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重要的是,医生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治疗决策,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本中心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寻找可能预测DGF发生的指标。
方法对象为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治疗的150例受者,其中24例发生DGF;对可能影响DGF发生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受者术前透析类型、PRA水平、性别与DGF的发生无关;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DGF的发生与受者术后体内容量指标的变化存在线性关系;Cox 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提示术后第二个24h的尿量可以判断受者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论本中心在有效控制DGF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发现移植受者术后体内容量的变化与DGF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术后第二个24h尿量对于预测DGF是否发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统计学分析【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 and explore the potential predictors to forecast DGF at our transplant center. Methods 150 recipients receiving cadaver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July 2004 and December 2005 were included and the record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the different regression models. Results Pretranplantation dialysis mode ,PRA levels and recipient gender were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DGF. The results of the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idence of DGF and the variables related to post-transplant volume status. The results of th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analysis suggested urinary volume of the second 24 hour after transplantation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DGF. 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of DGF is influenced by post-transplant volume status at our transplant center. Furthermore, urinary volume of the second 24 hr is a valid predictor for DGF.【Key word】Kidney transplantation Delayed graft func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水钠潴留、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问题,增加移植物急性排斥的发生率,从而增加术后的病死率和移植肾丢失率。
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护理。
方法:通过对15例DGF患者的进行心理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处理发现问题。
结论:在肾移植围手术期注意防止低血容量和低血压,早期进行血液透析、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防止感染发生、加强心理护理足提高移植肾DGF治愈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292-02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科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后发生DGF的15例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l8岁~64岁。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首次肾移植14例,再次肾移植1例,活体亲属肾移植4例,DCD捐献供肾肾移植11例。
术前血液透析13例,腹膜透析2例,热缺血时问5~13min,冷缺血时问3~15h,术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
均于术后7d内出现少尿(<400ml/d)、无尿(<100ml/d)。
1.2 治疗方法术中常规应用甲基强的松龙500mg冲击,术后连续两天甲基强的松龙480mg、360 mg/d静脉冲击治疗。
第3天起免疫抑制剂方案改为:普乐可复(FK506)0.10~0.15mg/(kg?d);骁悉(MMF)1.0g/d;强的松(起始剂量60mg/d,每日递减10mg至20mg/d维持)。
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后,服用普乐可复[0.1mg/(kg?d)]后,每日监测血药浓度,血药浓度维持在5~8ng/ml,并密切观察排斥反应的发生,在移植肾功能恢复期,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3次。
确诊为加速性排斥反应后,加用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20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一次,连续用药7~14d。
1.3 治疗结果15例移植肾DGF的患者中,14例在10~48d内肾功能恢复正常,包括2例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1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移植肾无血流,逐行移植肾切除。
·120·《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0年3月第8卷第2期 Prac J Organ Transplant (Electronic Version ), March 2020,Vol.8,No.2·视频之窗·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高危供者的评估及肾脏修复薛武军(西安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肾移植科,陕西 西安 710061) DOI :10.3969/j.issn.2095-5332.2020.02.010 通讯作者:薛武军,Email :************** 我国自2015年1月1日开始,器官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唯一的合法来源。
而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尸体供肾也带来一些移植术后并发症,特别是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 )的发生率增加。
导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尸体供肾移植术后DGF 的因素主要有:① DCD 和ECD 供体增多; ② 供体治疗、维护、获取和术后管理过程中供肾损伤;③ 传统静态冷保存技术不能满足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临床医生要做到以下几点:① 对供体要做全面的评估,利用评估标准合理取舍供体,预测DGF 风险;② 对供体尽心维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高危因素引起供肾的损害;③ 对获取的供肾精心修复,采用以低温机械灌注保存为主的有效方法修复器官损害;④ 加强移植术后受者的管理,预见性防治措施降低DGF 发生率。
总之,依据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器官获取和临床移植工作的操作流程,进行供肾评估与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收稿日期:2020-01-15)薛武军.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高危供者的评估及肾脏修复[J/CD].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20,8(2):120.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西安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院长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肾脏移植学组组长中国西部地区肾脏移植联盟理事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透析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植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器官移植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专家组组长,陕西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肾移植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肾移植学组组长。
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护理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32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血液透析护理、抗感染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用药指导。
结果:本次研究32例患者31例肾功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1例患者移植肾摘除。
结论:系统规范的全方位护理配合合理的治疗对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肾移植术;移植肾工功能延迟恢复;护理近年来临床上采用肾移植手术治疗肾脏疾病的病例越来越多,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研究也逐渐取得成效。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delayed graftfunction)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肾移植术后并发症,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术后1周内血肌酐值持续升高或减少每天不足10%,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1】。
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32例患者进行系统、全方位的规范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32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38.1±2.5)岁。
所有患者均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供肾热缺血时间为2~15min,冷缺血时间为3~12h,淋巴细胞毒性试验均低于10%。
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1周内血清肌酐值>400μmol/L,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1.2 方法治疗:患者术后口服吗替麦考酚酯胶囊1000mg,服用常规三联免疫抑制剂:环孢素(CsA)、醋酸泼尼松(Pred)和霉酚酸酯(MMF)。
护理:严格控制出入量,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和病情变化;当患者少尿或无尿且血清肌酐持续升高至>400μmol/L时,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加强清洁消毒,预防感染;指导患者服用抗排异药物,指导患者正确饮食;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移植肾延迟恢复的原因及护理进展张丽娟;王娟英;杨帆;郭宁娟;代艳【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4(000)013【总页数】3页(P1224-1226)【关键词】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排斥反应;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作者】张丽娟;王娟英;杨帆;郭宁娟;代艳【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二病区,陕西西安710038;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二病区,陕西西安710038;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二病区,陕西西安710038;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二病区,陕西西安710038;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二病区,陕西西安71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R699.2肾移植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的定义有多种,现在比较认可的是移植后1周内需要透析治疗者称之为肾功能延迟恢复[1]。
DGF是肾移植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术后突然少尿、无尿或一过性多尿,血清肌酐增高。
由于器官来源的稀缺,对供肾所采用的标准越来越宽,移植肾延迟恢复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在移植肾功能恢复过程中,可能增加排斥反应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为使患者安全度过DGF期,缩短移植肾延迟恢复时间,现对DGF诱因预防及护理综述如下。
1 DGF发生的原因1.1 供者因素有研究表明,供肾质量不佳可导致术后DGF发生率明显增加[2],供者年龄,性别,肌酐水平[3],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取肾、修肾不当等原因,均会成为DGF的诱发因素。
有数据显示,供者年龄大于55岁时,受者发生DGF的风险增加1倍[4]。
因此,应严格掌握供体标准,尽量避免应用高龄供体脑死亡无偿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与心脏死亡无偿器官捐献(death cardiac donor,DCD)相比,DGF在DCD供体中尤为普遍[5]。
血液透析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中的应用
石惠敏
【期刊名称】《中国血液净化》
【年(卷),期】2005(004)009
【摘要】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是肾移植术后数天内由于移植肾排斥或急性肾小管坏死原因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是肾移植临床工作中常遇见的问题.在此阶段过渡期最常见的方法则是HD治疗,现将我院治疗DGF 的方法及疗效作一次回顾性小结,结果如下.
【总页数】2页(P508-509)
【作者】石惠敏
【作者单位】510260,广州,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16
【相关文献】
1.不同透析方式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中应用对比 [J], 吴志强;赵明
2.日间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治疗中的应用 [J], 李小庭;柯凌;谢小平;安湘;罗明霞
3.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浆置换技术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J], 王琳;崔应麟;王长安;李斐
4.低剂量吗替麦考酚酯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受者中的应用 [J], 王凯
5.低剂量吗替麦考酚酯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受者中的应用 [J], 王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李亚军;徐友和
【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8(25)7
【摘要】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是肾移植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肌酐持续不降或缓慢下降,能增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危险性,并缩短移植物长期存活时间。
最近几年DGF的发生率仍保持在30%左右。
低温保存后移植肾局部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fusion injury)激活了一系列反应,使肾持续受损.在DGF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理解,促进了在减少DGF发生率策略上的发展,集中在缩短缺血时间、器官切取和保存技术改进、受者液体控制及药物应用方面。
本文就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预防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3页(P870-872)
【作者】李亚军;徐友和
【作者单位】济南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山东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山东济南,2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
【相关文献】
1.LifePort阻力指数对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预测的研究进展 [J], 叶啟发;仲福顺;钟自彪;王彦峰;叶少军
2.充血性心衰的预防和治疗进展: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的预防和治疗 [J], 吴乾纪;苏哲坦
3.充血性心衰的预防和治疗进展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的预防和治疗 [J], 吴乾纪;苏哲坦
4.小檗碱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研究进展 [J], 钟永进;唐权;黄睿洁
5.小檗碱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研究进展 [J], 钟永进;唐权;黄睿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是移植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移植肾失功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是移植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移植肾失功,定义为移植后肾功能衰竭持续存在,表现为移植后最多日尿量少于1 200 mL,或48 h内血清肌酐下降< 10%。
活体供肾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低于尸体供肾。
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病例中有少于5%的移植肾脏不再会有功能,称原发性无功能。
学术术语来源---
前列地尔促进移植肾功能的早期恢复
文章亮点:
1 实验假设前列地尔可能会促进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从而使移植肾功能的早期恢复。
故在肾移植中早期应用前列地尔,观察其有助于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的早期恢复的作用。
2结果表明,前列地尔可改善移植肾血液供应,降低移植肾动脉阻力指数。
在肾移植后2周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患者,其移植肾段动脉和弓形动脉的血流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患者,肾移植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作者认为,前列地尔对肾移植患者在尿量、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可能得益于其改善微循环的功效,但确切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4 文章中还显示前列地尔的干预对肾移植后3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影响,这可能与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关,也可能与观察样本仍不够充足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器官移植;肾移植;前列地尔;肾功能恢复延迟;肾血流阻力指数;急性排斥反应;血肌酐;肌酐清除率
主题词:
肾移植;前列地尔;移植植物排斥;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摘要
背景:研究发现前列地尔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松弛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周小血管进而改善
末梢循环的作用。
目的:进一步验证前列地尔能否促进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
方法:对125例加用前列地尔组患者肾移植后2周内每天静脉滴注前列地尔20 μg,与同期内115例未用前列地尔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肾移植后7 d尿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彩超检测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以及两组肾功能恢复延迟和肾移植后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与结论:加用前列地尔组的患者肾移植后尿量和肌酐清除率均明显大于未用前列地尔组;血肌酐浓度、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亦明显低于未用前列地尔组;加用前列地尔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为7.2%,显著低于未用前列地尔组13.9%(P < 0.01);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提示肾移植患者早期使用前列地尔能够促进肾功能的早期恢复,对肾移植后早期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