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一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7.12 KB
- 文档页数:2
人美版第1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美术鉴赏的第一课对以后教学有指导意义。
用“赏析”做为这一课的开始,让学生在美术赏析中真正地体会、理解美术作品。
着眼于世界美术发展历程,让学生以正确的视角联系文化的情境、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去认识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进而以此加深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尊重和理解;通过对我们身边的美术作品的鉴赏帮助学生学会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高中美术鉴赏课与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的美术欣赏课程在设计上是有本质区别的,鉴赏包含鉴赏与欣赏的意思,而欣赏一般不包括鉴别的意识。
如果说初中义务阶段的美术欣赏课似乎更注重感受和愉悦,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则更追求体验和思维。
学生从初中阶段欣赏课本还具备一定得欣赏、分析美术作品得能力,然而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学生又不满足于仅仅欣赏,高中学生具有良好得思维品质与辨析能力,在欣赏的同时必须渗透鉴赏,并引导学生从某一个角度去思维、去创新。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什幺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进而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教案)章节一: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1.1 介绍美术鉴赏的定义和意义1.2 解释美术作品的价值和审美标准1.3 探讨美术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章节二:绘画艺术的鉴赏2.1 分析绘画作品的形式和技巧2.2 解读绘画作品的题材和主题2.3 举例介绍绘画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章节三:雕塑艺术的鉴赏3.1 解析雕塑作品的形式和技巧3.2 探讨雕塑作品的题材和主题3.3 举例介绍雕塑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章节四:建筑艺术的鉴赏4.1 分析建筑作品的形式和技巧4.2 解读建筑作品的题材和主题4.3 举例介绍建筑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章节五:摄影艺术的鉴赏5.1 解析摄影作品的形式和技巧5.2 探讨摄影作品的题材和主题5.3 举例介绍摄影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教案)章节六:陶瓷艺术的鉴赏6.1 分析陶瓷作品的形式和技巧6.2 解读陶瓷作品的题材和主题6.3 举例介绍陶瓷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章节七:工艺美术的鉴赏7.1 解析工艺美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7.2 探讨工艺美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7.3 举例介绍工艺美术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章节八:装置艺术的鉴赏8.1 分析装置艺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8.2 解读装置艺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8.3 举例介绍装置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章节九:数字艺术的鉴赏9.1 解析数字艺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9.2 探讨数字艺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9.3 举例介绍数字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章节十:综合艺术的鉴赏10.1 分析综合艺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10.2 解读综合艺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10.3 举例介绍综合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重点和难点解析章节二:绘画艺术的鉴赏2.1 分析绘画作品的形式和技巧2.2 解读绘画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章节三:雕塑艺术的鉴赏3.1 解析雕塑作品的形式和技巧3.2 探讨雕塑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章节四:建筑艺术的鉴赏4.1 分析建筑作品的形式和技巧4.2 解读建筑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章节六:陶瓷艺术的鉴赏6.1 分析陶瓷作品的形式和技巧6.2 解读陶瓷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章节七:工艺美术的鉴赏7.1 解析工艺美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7.2 探讨工艺美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对这些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2.1 分析绘画作品的形式和技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绘画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线条表现、光影效果等,以及艺术家运用的笔触、技法等。
第一单元主题一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教案捣练图中国画(卷局部宋摹)绢本设色张萱唐代波士顿美术馆(美国)请同学们看唐代张萱的《捣练图》,除了视觉上的美感,还呈现出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同学们能够看出哪些信息?它们对我们认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审美理念有何帮助?18 二、通过多元方式探究美术鉴赏的意义(一)感知理解,积累审美经验请同学们来观看一组三件美术作品,分别是宋人的《子母鸡图》,徐悲鸿的《雨中鸡鸣》和齐白石的《鸡雏》。
为什么画家都喜欢画鸡?子母鸡图中国画佚名宋代雨中鸡鸣中国画徐悲鸿现代鸡雏中国画齐白石现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代名家喜欢画鸡,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
宋人画鸡,生动自然,在富有审美的情趣的画面中流露出那份慈爱与温馨;徐悲鸿的笔下的雄鸡,昂首挺胸,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和对和平的祈福;齐白石笔下的雏鸡,天真可爱,把绒毛质感和神情动态画的惟妙惟肖。
画家画鸡,还有寓意在里面,谐音——“吉”,代表“吉祥”。
在此,祝同学们在高中学习:吉祥如意,学业进步!同时,也使我们对美术鉴赏第一个意义的理解——积累审美经验。
由此导入今天的学习主题:“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门类互鉴,开阔审美视野1.战争题材弘扬学生的爱国精神出示教材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胜利渡长江》,鉴赏这件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人民英雄纪念碑•胜利渡长江(局部)浮雕汉白玉刘开渠 1952年(1)这是一件雕塑中的浮雕作品,(2)在构图上注意了人物的比例和船的结构,雕刻出了人物冲上岸的战争场景;(3)浮雕有着很强的叙事特点,同时具有雕塑的表现性质,作品中的人物交错叠加,层次分明,带给观者直观的视觉冲击;(4)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人民解放军渡江战斗的情形,对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状况提供了参照。
2.和亲题材增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刚才鉴赏了浮雕作品,现在回到中国画。
同学们在初中欣赏过中国十大传世名作,如《韩熙载夜宴图》《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收藏了许多举世闻名的作品,其中有一幅作品它的微笑被后世人称这神秘的微笑,有谁知道这幅作品的名字?它被收藏在哪?(学生回答:《蒙娜丽莎》卢浮宫)有没有同学去过?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卢浮宫(播放视频《卢浮宫之旅》)。
当我们看到各类美术作品时,大家可能会疑惑,这些作品哪些是好作品,画的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去表现?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这其实就涉及到美术鉴赏的问题,因为提问正是鉴赏的开始。
同学们自读课本第2到6页,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美术鉴赏?如何进行美术鉴赏?2、美术作品的门类有哪些?3、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二)讲授新课1.出示图片《天安门广场》《黄山日出》提问:面对这些景观有何感受?学生回答:壮观、崇高、神圣教师总结: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如:黄山、九寨沟瀑布等。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如:天安门周围的建筑、艺术家的作品等。
2.话题1:什么是美术鉴赏?怎样进行美术鉴赏?出示张萱《捣练图》和米勒《拾穗》,思考:两幅作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并思考。
第 1 课培育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高天民一、教材剖析(一)教课目的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课的开篇,对后边的教课拥有指导意义。
经过本课的教课,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色,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育学生“审美的眼睛”。
b5E2RGbCAP(二)内容构造本课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育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育审美的眼睛的必需门路。
p1EanqFDPw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觉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奇,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有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
而后再从详细的美术作品下手,以中国唐朝画家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为例,简单介绍了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此导入,进入看法剖析,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其特征以及在美术鉴赏中被动接受与主动参加的关系等。
这里没有波及什么是美术或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而是直接谈什么是美术鉴赏,这是因为美术或艺术的看法自己就十分复杂,它将波及到更为复杂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是困难的,也将影响本课的主题。
更因为今世艺术已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线,“什么是艺术”在学术界也是一个正处于争辩之中的问题,对于那些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我们只幸亏教课中临时悬置起来。
DXDiTa9E3d 第三部分“美术作品是怎样分门别类的”,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安分类方法,这里只列出了一个简单的艺术分类,学生认识这些就能够了。
但教师还应理解,在美术的六大分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拍照中,还能够依照其资料、功能、题材、内容等作更仔细的区分。
以以下出的分类其实不完好,仅供参照: RTCrpUDGiT1.绘画按资料和功能:油画、中国画 (此中按技法分为工笔划和写意画;按题材分为人物画、山川画和花鸟画)、版画 (按资料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丝网版画;按技法分为镂版画、腐化版画、水印版画、套色版画 )、素描 (此中也包含速写,按工具分为钢笔素描、铅笔素描、碳笔素描、毛笔素描等;按题材分人物素描、景色素描、静物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连环画、年画、壁画、宣传画或招贴画、插图或装修画等。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鉴赏的含义、分类及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审美的眼睛。
2.过程与方法: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通过学习并动用感官挖掘美术作品的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探讨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 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1.播放视频:故宫四季提问:这样的景色给你什么感受?教师总结:培养审美的眼睛的途径:①欣赏大自然②: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当我们置身于天安门广场的时候,都会不禁从内心升起一种崇高、壮丽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于我们对其的认知、回忆和想象,这些都和我们的美术鉴赏息息相关。
引入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2.板书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三、新授:1、出示两幅中外美术的作品《捣练图》、《拾穗者》引导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这两幅作品分别描绘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都是以妇女劳动为题材。
前者画的是宫廷妇女捣练的的场面,给人以优雅平和、富有劳动节奏的美感;《拾穗者》画的则是三个贫穷妇女在麦地里急匆匆向前弯腰拾穗的情形,看了不禁让人产生同情。
2.为什么两幅同是描绘妇女劳动场面的绘画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呢?了解这些内容就需要对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画家本人加以考察,才能理解画家的表现意图并对作品作出价值判断。
教师总结:所谓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分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感受的活动。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案一、引言美术鉴赏是指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对美术作品的崇敬和欣赏,更是对人类文化进步过程的观察与理解。
由于不断涌现出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审美标准,培养审美的眼睛已经成为现代人所不能或缺的一项能力之一。
二、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美术鉴赏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对文化、历史、哲学、心理学、形态美学等多个领域有一定了解和研究,才能更好地体验、欣赏和鉴定美术作品。
2.1 培养审美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审美能力不只是培养一种单一的能力,它是人类全面发展的一部分。
当人们具备了良好的审美能力,便能更好地欣赏生活中很多方面的美,并在生活中获得积极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愉悦感。
2.2 培养审美与美的价值美是一种特殊的价值,通过鉴赏美术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美的价值,进而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及人类社会的进步。
2.3 培养审美与美的表现形式美有多重表现形式,通过培养审美能力,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电影、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
2.4 培养审美与工作有研究发现,良好的审美能力有助于提升个人在工作中的敏感性、创造力和决策能力。
例如,设计师的审美能力需要很高,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美的形式和优美的设计,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三、培养美术鉴赏能力的方法3.1 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可以从中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和文化背景,进而更好地理解他们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价值和表现方式。
3.2 阅读关于美术鉴赏的书籍、杂志和文章阅读关于美术鉴赏的书籍、杂志和文章,能够帮助了解更多美术鉴赏的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3.3 参观博物馆和画廊参观博物馆和画廊,可以近距离地看到和接触到艺术作品,并从中理解美的本质和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3.4 与朋友、老师交流与朋友、老师交流,不断沟通和交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以此获取更广阔的视野,并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教案)章节一: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1. 理解美术鉴赏的定义2. 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3. 了解美术鉴赏的重要性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幅名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讲解:解释美术鉴赏的定义,介绍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分析、评价等。
3. 实践:让学生选择一幅作品进行鉴赏,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进行实践。
章节二:美术作品的形式与风格1. 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与风格的概念2. 掌握分析美术作品形式与风格的方法3. 了解不同美术流派的特点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不同风格和形式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
2. 讲解:解释美术作品的形式与风格的概念,介绍分析美术作品形式与风格的方法,如形状、线条、色彩、构图等。
3. 实践:让学生分析一幅作品的形式与风格,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章节三:美术鉴赏的视角与方法1. 理解美术鉴赏的不同视角2. 掌握美术鉴赏的多种方法3. 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幅具有多种视角和方法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讲解:解释美术鉴赏的不同视角,如形式、内容、意义等,介绍多种鉴赏方法,如比较、联想、解读等。
3. 实践:让学生选择一幅作品,运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进行鉴赏,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章节四:美术鉴赏与文化背景1. 理解美术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2. 掌握分析美术作品文化背景的方法3. 了解美术作品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幅具有明显文化背景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2. 讲解:解释美术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介绍分析美术作品文化背景的方法,如历史、社会、文化等。
3. 实践:让学生研究一幅作品的文化背景,解释其意义和影响。
章节五:美术鉴赏的技巧与实践1. 理解美术鉴赏的技巧2. 掌握运用美术鉴赏技巧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幅具有挑战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