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世珺——我国污泥干化焚烧工艺现况、思考和建议2014-
- 格式:ppt
- 大小:3.55 MB
- 文档页数:10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泥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污泥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主要采取填埋、焚烧、农用处置等方式进行处理。
但是,这些传统的处理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填埋污泥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且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其次,焚烧污泥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再次,农用处置需要大量的污泥资源和土地面积,但难以保证农田安全和食品安全。
因此,传统污泥处理方式亟待改进。
在我国,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污泥处理技术。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污泥深度减量化处理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改变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操作参数,如调整反应温度、pH值等,实现对污泥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高效去除。
通过减少并稳定化污泥体积的同时,还能够获得高附加值产品,如有机肥料、沼气等。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处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污泥资源化。
此外,生物法、物化法和热解法也是当前正在研究和应用的污泥处理技术。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对污泥进行降解和转化,减少其体积和有害物质含量。
物化法主要利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对污泥进行处理,如氧化、还原、沉淀等。
热解法利用高温条件下的热解反应将污泥转化为燃气、油品或材料。
这些新兴的处理技术在降低污泥量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具有潜力,但目前尚存在技术难题和高成本的问题。
在污泥处理过程中,还应加强监管和规范。
加强对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有害物质排放、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风险的监测和评估。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污泥处理行业的发展和运行。
加强对污泥处理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行业的整体治理水平。
未来,我国污泥处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污泥资源化利用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通过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沼气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浅析污泥干化焚烧工艺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因此市政污泥的产量也日益增加;未经适当处理的污泥进入环境后,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严重威胁,造成二次污染,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必须妥善处理处置这些市政污泥。
关键词:污泥;污泥干化;污泥焚烧;工艺引言目前,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是堆肥农用、填埋和焚烧三种。
污泥堆肥或制复合微生物肥时,由于不能有效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重金属离子易在土壤和植物体内积累,使土地利用受到限制;污泥填埋对土地资源浪费较大,且在运输过程及在填埋场里的渗滤液均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干燥后的污泥可产生16.65~20.93MJ/t的热能,是一种低热值的燃料,而且焚烧后的灰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污泥焚烧是目前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处置最有效的途径。
1、我国污泥处置的现状在我国,污泥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2003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年排污泥量约130万吨,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渐增加,同时如果将国内的污水全部处理的话,那么每年产生的污泥(干重)还会更多。
在我国一些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污泥已经成为了很突出的环境问题,需要得到较好的处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环境的优化。
在我国的污泥处理方式中,污泥农用是最为常见的,约占到污泥处理的44.8%,陆地填埋方式约占31.0%,其他处理方式占到10.5%,同时还有13.7%的污泥是没有得到处理的。
据统计,我国用在污泥处理上的投资占污水处理总投资的20-50%,从这个数据中我们能够看出,我国当前在污泥的处理上还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
1.1污泥处理方法污泥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就目前的处理方式而言,主要分成了三种:填埋、土地利用和焚烧。
1.1.1填埋这是一个主要的处理方式,在我国也是比较常见的,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投资少,容量大,见效快。
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缺点,填埋需要很大面积的场地,而且地基必须要做防渗处理,否则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污染。
SPECIAL TOPIC|专题杭世壬君:我国村镇污水治理历程及未来发展建议2020年9月11日,“第十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暨第四届村镇环境科技产业联盟论坛”在广州召开。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总工、北控水务顾问总工杭世谿作了题为俄国村镇污水治理历程及未来发展建议}的报告,报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我国近十年以来村镇污水治理历程,包括政策发展情况以及村镇环境科技产业联盟等相关行业组织所做的工作。
第二部分提出了对村镇污水治理未来发展的建议,现整理刊载以飨读者。
一、我国村镇污水治理历程1.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成立根据我国新时期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2008年11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在“北京村镇供水及污水处理体制与技术论坛”上揭牌成立。
中心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开展国内外技术调研和交流合作,掌握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标准、政策研究,支撑政府,服务行业。
2.全国村镇污水特征、处理技术应用状况抽样调查研究2009-2011年期间,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进行了全国村镇污水特征、处理技术应用状况抽样调查的研究工作。
包括抽取全国200个县、200个镇(乡)和200个行政村进行问卷调查;组织300多名研究生开展了农村污水入户调查。
同时结合课题实施,对一些典型区域农村污水特征调查。
此外还有对部分示范县的现场调研。
通过调研,详细分析了村镇污水治理技术应用情况及规模分布情况,形成了《村庄污水处理案例集》。
3.行业快速发展2008-2017年的十年里,村镇污水治理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技术交流会、国际合作活动、行业标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包括:2008年11月,“村镇供水及污水处理体制与技术论坛”,北京2009年11月,SWIF会议“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分会”,北京2011年1月,“中日农村污水处理现场交流会”,常熟2011年11月,“农村污水18水工业市场2020年9-10月刊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现场交流与研讨会”,常熟2012-2017年,每年一次“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2016年3月.分散型污水处理国际研讨会,北京2009年,《不同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发布。
污泥干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污水量也在急剧增加,污泥主要就是指污水处理厂针对污水进行处理时产生的沉淀物质,如果没有对污泥进行妥善的处理,将其随意暴露在环境中,不仅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破坏,甚至还会威胁人体的生命健康。
采取污泥干化技术具备应用范围广、处理效率快、绿色节能环保等多种优势,因此在我国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现如今这一技术是目前适用性最强、处理效果最好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污泥干化;处理现状;未来发展引言城市对污水处理力度不断增大,污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同时在污水处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量逐渐增加,污泥难以处理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污泥中的有害成分将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如何处理富集污染物的污泥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研究者研究的热点。
目前对污泥的处理方法有填埋、焚烧及土地利用等,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大,我国将污泥处理重心向焚烧处理转移,焚烧能够将污泥中的污染源全部碳化,最大限度地解决污泥问题,焚烧技术也被公认为污泥处理中较为稳妥的方式之一。
1污水处理厂污泥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飞速发展,导致污水处理的“衍生品”——污泥的产量每年大幅度增加。
根据住建部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干污泥产生量为813.4万t,2020年达到1459.5万t,2014年以来,干污泥产量复合增速为10.23%。
截至2020年,全国污水处理率达97.53%,但与污泥产量连续递增趋势相背,我国污泥有效处理率还很低,大量污水处理厂采取直接倾倒或简单填埋处置手段处理污泥,全国有效处理率远远低于30%。
而且,在我国污水处理过程中,“重水轻泥”现象普遍存在,使得污水处理发展迅速而污泥处理行业却停滞不前,污泥处理处置缺口巨大,污泥大量积压。
污泥的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污水处理厂的严重负担。
杭世我国污泥干化焚烧工艺现况思考和建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不断增加。
处理厂产生的大量污泥怎样处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干化焚烧工艺备受关注,但目前我国干化焚烧工艺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对杭世我国污泥干化焚烧工艺现况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杭世我国污泥干化焚烧工艺现状目前,我国干化焚烧工艺主要有活性污泥热风干化焚烧和泥饼干燥焚烧两种。
通常采用的是前者,即将污泥经过处理后与热风接触,使其在高温下蒸发水分,然后通过高温下的氧化反应进行焚烧处理。
而泥饼干燥焚烧工艺则是将污泥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高温干燥,使其变为干燥的颗粒状物质进行焚烧处理。
然而,我国干化焚烧工艺仍存在以下问题:1. 处理效率低下干化焚烧工艺通常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特别是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处理时间更长。
同时,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固体物质,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焚烧干净。
这导致工艺处理效率低下,增加了运营成本,并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2. 设备能耗高一般情况下,干化焚烧工艺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来保持高温状态,并需要一定的风量使污泥与热风充分接触,导致设备能耗高昂。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采用一些控制措施来降低设备能耗,例如通过减少空气进风量或设置余热回收系统来实现节能降耗。
3. 处理副产物难以处理在干化焚烧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固体废物和有害气体,这些副产物需要进行处理。
如不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增加对环境的负担。
二、改进现状的几种思路为了改进我国污泥干化焚烧工艺的现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和创新。
1. 选用更加高效的干化剂干化剂具有吸附水分的功能,能够加速污泥的干化,从而提升处理效率。
选用更高效、更经济、更环保的干燥剂,例如硅藻土或者离子交换树脂等,可以将干化焚烧工艺的处理速度提高数倍,并大幅降低处理成本。
2. 增加热量回收系统应在干燥装置的排气口处设置余热回收装置,回收排出的热量,使其能够重复利用。
ECOLOGY区域治理污泥干化焚烧处理技术分析苏州太湖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盛秉诚摘要: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如今我国城市中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也变的越来越多,大量的排放造成河流了污染,也使得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就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目前,我国已经普遍的采用焚烧的处理方式来解决污泥的污染问题,其拥有降低土地资源的占有量,同时还能够改善环境的卫生,减少细菌等微生物的危害的特点,同时,还能够对其焚烧后的灰烬加以利用,达到了变废为宝的效果,但是,目前我国污泥处理企业在进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的工艺过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优化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的工艺,对处理过程中的要点加以注意,才能够使得污泥焚烧处理达到期望的效果,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工艺;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TU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4-0145-0002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量的楼房出现在城市中,而工厂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这就导致了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导致其排放将会形成大量的污泥,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等,在之前我国普遍采取了掩埋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这不但会对土壤环境造成相当大的污染,同时还会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短缺,因此,我国通过向西方国家学习,逐步的引入了污泥干化焚烧的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的降解污泥中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同时焚烧相比以往的掩埋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减少土地的占有量,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短缺的状况,再者泥土焚烧后的灰烬中还有大量的有机元素,对其进行回收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因此,污泥的干化焚烧是一种科学的处理方式。
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的工艺过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合理的优化焚烧工艺成为了污泥处理行业中的重要问题。
[键入文字]
杭世珺:村镇污水处理问题分析与思考
北极星水处理网讯:一、村镇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村镇污水处理行业发展迅速,当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4 点:厂站数量多、分散性强、选址难;水质水量差异大;标准不明确、不健全;部分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不佳。
1.厂站数量多、分散性强、选址难
我国村镇数量非常之多,建制镇水量也在逐年增加,2.水质水量差异大
水质水量差异大包含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由于资金有限,村镇地区基本不建设灰水收集管,因此仅仅能收集到水量小、浓度高的黑水。
第二,由于村民户内化粪池渗漏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黑水无法收集,仅有部分灰水进入收集管,水量小、浓度低。
第三,当污水量小于设计值时,化粪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水在化粪池内停留时间也会变长,导致碳源过度消耗,碳氮比失调。
第四,雨季来临时,雨水会通过天井明渠进入户内的收集管,导致水量大、浓度低的情况出现。
最后,节假日用水人口增加会导致污水量突然加大,污水处理设施溢流的问题。
3.标准不明确、不健全
目前,我国镇级污水处理基本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
村庄地区尚无明确排放标准,部分省市颁布了地方排放标准或要求(北京、宁夏、山西、河北、浙江、上海、重庆等),但各地对村庄污水的排放标准限值差异较大。
最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标准(报批稿)》中已经对村庄污水管网提出要求:排水管管径宜不低于100mm,坡度宜不低于5%,70m 以内或转弯处设置检查井,但该标准还未正式颁布实施。
4.部分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不佳
通过对江苏地区某些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设施运行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某
1。
污泥处理处置的认识误区与控制对策本文是清华水业技术绿皮书系列的第一本,是根据2004年4月29日召开的第一次水业高级技术沙龙(自发性民间组织,约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题活动)讨论内容整理而成,文中阐述了沙龙发起专家(杭世珺、陈吉宁、郑兴灿、王凯军、王洪臣)的共同观点。
该绿皮书由沙龙主办单位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组织撰写,主要执笔人为杭世珺、刘旭东、梁鹏。
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
未经恰当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处理能力,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
但是,受城市污水处理建设发展水平和认识程度的限制,我国对污泥的处理处置始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面对污泥处理处置实际工程需要的冲击和国际诸多技术产品片面促销的局面,管理体系及技术支撑等领域已经呈现出混乱的趋势。
而且,管理体系的欠缺、系统研究的缺乏和技术体系的紊乱等,已经给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造成了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污泥处理处置存在的普遍性误区以及技术路线的错误认识等阐述我们的观点。
一、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背景与问题据估算,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大约为130万吨,而且年增长率大于10%,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几个城市与地区,污泥出路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如果城市污水全部得到处理,则将产生污泥量(干重)为840万吨,占我国总固体废弃物的3.2%。
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要方法中,污泥农用约占44.8%、陆地填埋约占31%、其它处置约10.5%、没有处置约13.7%,这些所谓的"处理"和"处置"基本上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估算的,严格来说以上数字将会有很大变化。
据统计,我国用于污泥处理处置的投资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20~50%,可以看出,污泥处理处置处于严重滞后状态。
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思考污泥是生活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重金属、病原菌等有害物质。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和农田沼气池等都是产生大量污泥的地方。
而这些污泥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目前,我国城镇污泥的处理处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堆肥处理:将污泥与其他有机废料混合,进行堆肥处理。
此方法能够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稳定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但污泥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无法被有效去除。
2.焚烧处理:将污泥进行高温焚烧,将有机物燃烧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还能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固化。
但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3.填埋处理:将污泥直接掩埋在土地中。
这种处理方式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但污泥中的有机物会在厌氧环境下分解产生大量的甲烷等温室气体,对大气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填埋后的土地也面临着资源浪费的问题。
除了上述传统的处理方式,我们还应当思考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污泥处理方式。
以下是一些建议:1.生物技术处理:利用微生物来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可以大大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并且可以得到稳定的有机肥料。
生物技术可以结合堆肥或液态处理方法,达到最佳效果。
2.热解处理:利用高温处理污泥,将有机物热解为油气等可再生能源,这样既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也能得到经济价值较高的能源。
3.农田应用:将经过固液分离等处理方法的污泥通过农田沼气池等装置进行处理,使其分解产生沼气,并将液态部分作为有机肥料施入田地。
这不仅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还能充分利用污泥中的营养物质。
4.资源化利用:将从污泥中提取出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行回收利用,例如作为建材生产原料、种植废水处理剂等。
这样可以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能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城镇污泥的处理处置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多新的处理技术和思路可以尝试。
我们应该加大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城镇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以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分析污泥干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本文基于当前国内污泥干化技术应用现状,分析现阶段较为常见的集中干化技术,并对其发展方向和优势等进行分析。
通过对污泥干化技术的分析能够有效的减少因对污泥处理不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资源的污染和浪费。
本文旨在通过对污泥干化技术的相关分析,希望进一步提高污泥处理工艺技术的提升。
标签:污泥干化;现状;发展方向1.我国污泥干化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度也有所提高,而污水和污泥等工业生活废料的处理问题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随着国家污水处理设备在技术水平和工艺方面的提高,当前的污水处理在效率和质量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简单来说,污泥实际上是处理污水后的衍生物,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的微生物、重金属物质以及病菌等,其余的成分主要是泥沙、纤维和动植物等。
因此如果没有正确对污泥进行处理,就会对周边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在国内较为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一般为填埋、堆肥和焚烧等,但是刚刚产生的污泥内部存在大量的水分,因此不能直接进行利用和处理工作,需要对污泥进行一次处理。
污泥干化技术是较为常见的污泥一次处理办法,通过借鉴国外其他国家的成功的污泥处理经验,国内也引进了这项技术。
污泥干化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稳定性强和操作灵活等优点,在污水处理行业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2.我国污泥干化的主要方式随着污泥干化技术在污水处理工作中的實际应用,污泥干化技术也逐渐发展出了各种方式对污泥进行处理,一般是采用不同的工艺将污泥中的水分进行排除,从而达到将污泥干燥化的目的,干化处理后的污泥会成为粉末或颗粒状,便于二次处理。
2.1电能污泥干化法实际上不论是那一种污泥干化方法,都是通过利用热物理的原理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干。
而电能污泥干化法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或是微波形式的能量,从而对污泥进行加热,蒸发其中的水分使污泥干化,常见的电能污泥干化法是电加热炉间接烘干的方法进行干化工作。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也逐渐成为环境问题的关注焦点。
污泥处理处置涉及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和减量化的目标,它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肥和焚烧。
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对污泥进行处理,但由于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污泥处理处置工作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首先,填埋是目前我国污泥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但由于填埋场资源有限,填埋处置方式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其次,堆肥是一种较为环保的处理方式,但我国在堆肥技术上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落后,导致堆肥处理工艺不够成熟,存在储存空间占用大、处理周期长和臭味等问题。
最后,焚烧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但其能源消耗较大,排放的废气和污水也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发展趋势探讨1. 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污泥大多数被视为废弃物,未得到有效的利用。
然而,污泥中含有有机质、氮、磷等多种养分,同时也可以作为能源的替代品。
因此,将污泥资源化利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正在积极推动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如将污泥用于制备有机肥、提取能源等,以实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
2. 技术升级与创新在污泥处理处置中,技术的升级和创新是关键。
我国在污泥处理技术上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氧化干燥、热解等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加快污泥的脱水和干燥过程,降低处理成本。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污泥的分类和预处理,以提高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法规和政策支持要加快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的进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法规和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污泥处置工作,推动资源化利用。
此外,政府还可以给予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吸引投资者和企业参与污泥处理处置行业,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4. 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技术。
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思考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成为一个重要的点。
本文将介绍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城镇污泥是指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具有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等特点。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经历了从随意倾倒、简单填埋到如今的多元化处理处置的发展过程,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污泥处理处置体系。
目前,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方式包括填埋、焚烧和资源化利用等。
其中,填埋是较为常见的处理方式,但存在占用土地资源、二次污染等问题。
焚烧则可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但处理成本较高。
资源化利用方面,如制作建材、园林绿化等,可以实现污泥的循环利用,但处理技术尚不完善。
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尚不平衡,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
在大中城市,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完备,污泥处理处置水平较高;而在部分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由于污水处理设施不足,污泥处理处置问题较为突出。
针对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对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先进的污泥焚烧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监管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加强协作配合。
同时,对污泥处理处置过程进行全面监管,确保处理处置的安全和有效性。
政策法规引导。
制定和实施有关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的优惠政策、资金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对污泥处理处置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
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是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完善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引导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实现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水平的提升,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OVERVIEW 纵 览区域治理58我国污泥焚烧处理现状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 唐付芸一、引言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主要产物,其中99%以上的成分为水,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多氯二苯并呋喃、多氯联苯、多氯二苯并二噁英等)、重金属(铅、镉、铬、通、汞等)、原生动物(寄生虫卵)以及病原菌等,这产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科学的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还会产生难以修复的灾难性后果。
但是污泥中也含有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
因此污泥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处理,能够实现废物的二次利用,目前我国一般采用填埋,堆肥,自然干燥和焚烧等手段处理污泥,其中填埋占65%、堆肥占15%、自然干燥占6%、焚烧占3%,如图1所示,所以污泥焚烧工艺应该加强研究与应用。
上述几种污泥处置方式来看,焚烧法是处理污泥最有效、最彻底的方式,水分含量小于30%的污泥约热值为11000 kJ/kg 左右,能够实现自主燃烧。
在焚烧过程中,由于高温的火焰能够杀死全部病原菌,并且使有机物碳化,使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以及重金属化学活性降低,使污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所以,本文对污泥焚烧处理技术的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二、我国污泥处理现状目前,我国常用的污泥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肥、自然干化以及焚烧等方式。
据相关专家预计,我国2020年全年污泥产量值为8000多万吨。
实际污泥处理中仍然将填埋方式作为主要的处理方式,处理效率与处理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
目前对于污泥的处理没用形成行业规范,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以及生态平衡[1]。
污泥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与无害化。
从最终的处理效果中可以看出,将焚烧技术作为污泥处理的主要技术,能够实现对污泥的有效处理。
通过科学的预处理工艺和先进的焚烧方法,处理后的污泥可满足排放到环境中的要求。
污泥焚烧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污泥处置的主要方式,具体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