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29
实验 17 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能够萌发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它是决定种子品质和实用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与播种时的用种量直接有关。
测定种子生活力常采用发芽实验,即在适宜条件下,让种子吸水萌发,在规定天数内统计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数。
但是常规方法(直接发芽)测定种子生活力所需时间较长,特别是有时为了应急需要,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测定发芽率,遇到休眠种子也无法知道。
而采用以下的化学方法,则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Ⅰ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 TTC 法)一、原理凡有生命活力的种子胚部,在呼吸作用过程中都有氧化还原反应,在呼吸代谢途径中由脱氢酶催化所脱下来的氢可以将无色的 TTC 还原为红色、不溶性三苯基甲( TTF ),而且种子的生活力越强,代谢活动越旺盛,被染成红色的程度越深。
死亡的种子由于没有呼吸作用,因而不会将 TTC 还原为红色。
种胚生活力衰退或部分丧失生活力,则染色较浅或局部被染色。
因此,可以根据种胚染色的部位以及染色的深浅程度来判定种子的生活力。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一)实验材料玉米、小麦等种子。
(二)试剂0.5% TTC 溶液:称取 0.5 gTTC 放在烧杯中,加入少许 95% 乙醇使其溶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 mL 。
溶液避光保存,若变红色,即不能再用。
(三)仪器设备恒温箱,培养皿,刀片,烧杯,镊子,天平。
三、实验步骤1. 浸种将待测种子在 30 ~ 35 ℃温水中浸种(大麦、小麦 6 小时,玉米 5 小时左右),以增强种胚的呼吸作用。
2. 显色取吸胀的种子 200 粒,用刀片沿种子胚的中心线纵切为两半,将其中的一半置于 2 只培养皿中,每皿 100 个半粒,加入适量的 0.5% TTC 溶液,以覆盖种子为度。
然后置于 30 ℃恒温箱中 1 h 。
观察结果,凡胚被染为红色的是活种子。
将另一半在沸水中煮 5 min 杀死胚,作同样染色处理,作为对照观察。
三种常用检测种子生活力方法比较(1)随着种子在种植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各种检测种子生活力的方法也应运而生。
常用的检测种子生活力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发芽率法、荧光法和电导率法。
本文将对这三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进行比较。
一、发芽率法发芽率法是最常用的检测种子生活力的方法之一。
其主要原理是把一定数量的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发芽,然后通过计算发芽率来推断种子的生活力。
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不同的作物和品种有不同的最适条件。
发芽率法检测种子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操作简单;二是可大批量检测;三是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检测时间长、结果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等。
二、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新兴的检测种子生活力的方法。
荧光法主要利用了种子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体系在氧化还原体系下发生反应而使荧光物质荧光素产生荧光。
通过测定产生的荧光的强度来判断种子的生活力。
三、电导率法电导率法是一种利用种子中质量和导电能力的变化来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将一定数量的种子放入导电液中,通过测定电导率的变化来判断种子的生活力。
导电液可以是盐水、糖水、电导液等。
三种方法比较从上述的介绍可以看出,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的。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一般来说,发芽率法适用于大批量检测,荧光法适用于单个种子检测,电导率法适用于不同品种间的比较。
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相互协作,如发芽率法和荧光法或者电导率法和发芽率法组合使用。
实验五、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一、实验目的熟悉种子活力快速测定的方法⏹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BTB(溴麝香草酚蓝)法⏹红墨水法⏹纸上荧光法二、实验原理⏹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二、实验原理⏹红墨水法⏹活细胞的原生质膜具有选择透性,死亡的种胚细胞原生质膜无选择透性;⏹红墨水中的染色成分大红G不能通过选择透性膜,但能通过非选择透性膜。
三、实验材料、器材及试剂⏹材料:小麦种子⏹仪器及器皿:恒温箱,恒温水浴锅,镊子,刀片,培养皿,小烧杯⏹试剂:⏹0.5% TTC溶液(随配随用,若已变为红色则不能继续使用。
)⏹5%红墨水四、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将待测小麦种子用30-35℃温水浸种6~8h。
⏹2、切种子:随机取种子30粒以上,用刀片沿种子胚中心线切成两半。
⏹3、染色处理:取一半的种子放在培养皿中,加入染色溶液(刚好浸没种子),30-35℃恒温箱中保温0.5-1h。
⏹4、对照处理:另一半于沸水中煮死,染色同3。
⏹5、结果观察:倒出染色溶液,TTC处理种子用清水将种子冲洗1-2次,红墨水处理种子则用水冲洗至冲洗液无色为止。
观察种胚着色状况。
⏹6、结果验证:随机取种子30粒以上,25℃保温保湿培养,48h检测发芽率。
五、结果与讨论⏹1、计算两种测定法得到的种子发芽率。
统计分析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是否有差异。
⏹讨论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较好,为什么?⏹2、统计分析种子活力快速测定结果与实际种子萌发结果的差异性。
⏹讨论可能原因。
比较分析种子活力快速测定与种子直接发芽率测定的优缺点。
注意事项⏹TTC处理染色结束后要立即进行鉴定。
凡种胚全部或大部分被染成红色的即为具有生活力的种子,种胚不被染色的为死种子。
如果种胚中非关键性部位(如子叶的一部分)被染色,而胚根或胚芽的尖端不能染色都属于不能正常发芽的种子。
⏹红墨水处理后要冲洗充分后观察。
凡种胚不着色或着色很浅的为活种子,凡种胚与胚乳着色程度相同的为死种子。
实验六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种子作用的理解;2.掌握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播种、交换和调运种子之前,都要及时了解种子的发芽率,以确定是否作为播种材料或引种种源。
因此,快速而又准确地测定种子生活力,对于及时调种和播种后确保全苗、壮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能够萌发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有生活力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代谢途径催化产生的氢(H)有生活力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代谢途径催化产种子生活力越强,代谢活动越旺盛,被染成红色的程度越深;死亡种子没有呼吸作用,不会将TTC还原成红色;种胚生活力衰退或部分丧失生活力,染成较浅或局部被染色;三、实验材料及用品材料:绿豆种子实验器皿:恒温箱、小烧杯、镊子、刀片实验试剂:0.5%TTC溶液(避光保存)四、实验步骤1. 浸种:将待测种子在 30 ~ 35 ℃温水中浸种,以增强种胚的呼吸作用。
2. 显色:a、种子处理:随即选取吸胀的种子 40 粒,小心剥去种皮,勿伤及种胚。
b、实验组处理:将处理好的20粒种子置于小烧杯中,加入0.5%TTC溶液,以刚好浸没种子为宜,恒温(32℃)中保1h。
c、对照组处理:另取20粒种子,于沸水浴中煮5min后,加入0.5%TTC溶液,以刚好浸没种子为宜,恒温(32℃)中保温1h。
3. 统计:染色结束,马上鉴定;倒出TTC溶液,用清水将种子冲洗1-2次,观察种胚乳染色情况。
有生活力种子:种胚全部或大部分被染成红色;无生活力种子:不被染色。
生活力的种子数计算种子生活力的比率= ————————X 100%实验组测定种子数五、实验现象与结果保温1h后种子染色情况:被染色的数目未被染色的数目未煮沸的种子14 6煮沸的种子 0 20表一种子染色情况记录表图1 未煮沸的种子染色情况图2 煮沸的种子染色情况生活力的种子数未煮沸的种子生活力的比率= ————————X 100% = 14/20 X 100% = 70%实验组测定种子数生活力的种子数煮沸的种子生活力的比率= ———————X 100% =0/20 X 100% = 0实验组测定种子数六、分析和讨论1.在实验中,去种皮时要小心防止伤及种胚,因为胚是种子中的活细胞,若损失可能使实验无法进行反应,造成实验的误差。
实验3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目的要求用化学试剂测定种子生活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评定种子质量。
特别是对于有些树种种子的休眠期长,难于进行发芽测定,采用此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就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通过实验要求了解测定种子生活力的基本原理,并学会其操作程序。
一、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 )法【原理】凡有生活力的种子胚部在呼吸作用过程中都有氧化还原反应,而无生活力的种胚则无此反应。
当TTC 溶液渗入种胚的活细胞内,并作为氢受体被脱氢辅酶(NADH 或NADPH )还原时,可产生红色的三苯基甲 (TTF ),胚便染成红色。
当种胚生活力下降时,呼吸作用明显减弱,脱氢酶的活性亦大大下降,胚的颜色变化不明显,故可由染色的程度推知种子的生活力强弱。
TTC 还原反应如下:TTC(无色) TTF(红色)【仪器与用具】培养皿2套;镊子1把;单面刀片1片;垫板(切种子用)1块;烧杯1个;棕色试剂瓶;解剖针1把;搪瓷盘1个;pH 试纸。
【试剂】TTC 溶液的配制:取1g TTC 溶于1L 蒸馏水或冷开水中,配制成0.1%的TTC 溶液。
药液p H应在6.5~7.5,以pH 试纸试之(如不易溶解,可先加少量酒精,使其溶解后再加水)。
【方法】1.将玉米、小麦等作物的新种子、陈种子或死种子,用温水(30℃)浸泡2~6h ,使种子充分吸胀。
2.随机取种子2份,每份50粒,沿种胚中央准确切开,取每粒种子的一半备用。
3.把切好的种子分别放在培养皿中,加TTC 溶液,以浸没种子为度。
4.放入30~35℃的恒温箱内保温30min.也可在20℃左右的室温下放置40~60min.5.保温后,倾出药液,用自来水冲洗2~3次,立即观察种胚着色情况,判断种子有无生活力,把判断结果记入表32-1内。
表32-1 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记载表+Cl+CN N NN +2HCN N NNHHCl【注意事项】1.TTC溶液最好现配现用,如需贮藏则应贮于棕色瓶中,放在阴凉黑暗处,如溶液变红则不可再用。
(精品)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种子生活力测定是种子品质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种子的代谢活动作为生活力的指标,通过测定种子的呼吸率、发芽率、抽胚率等参数来评价种子的生活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
一、种子呼吸率的测定原理呼吸作为种子的代谢过程之一,可反映种子的生物化学活性。
种子呼吸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种子的氧气消耗量或二氧化碳产生量,即呼吸强度。
呼吸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种子的能量来源和消耗。
种子在用氧进行呼吸作用时,主要的代谢物质是葡萄糖和氨基酸,产生 ATP 等能量分子和二氧化碳、水等代谢产物。
利用呼吸量,可以评价种子存活度和质量。
测定种子呼吸率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使用光谱法、显微镜熔点计、低温燃烧法、气体检测法等。
其中,气体检测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方法是将种子装在呼吸率仪中,通过不断加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实现测定。
常用的仪器有 WSTE-1、WTmod1-1 等。
种子发芽率是种子生活力测定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
它是指单位时间内种子的发芽数,反映种子生长发育的潜力和种子质量的优劣。
种子发芽过程主要涉及种子萌发、根和胚芽的形成和生长等,需要有充足的水分、适温、氧气和光照等条件。
种子发芽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种子保存条件、处理方式、种子来源、品种特性等。
测定种子发芽率,常用的方法有常规温室法、纸巾培养法、挂网法等。
其中,常规温室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将一定数量的种子放置在经过灭菌处理的仿土或营养物质充足的培养土壤中,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观察种子发芽情况,测定发芽率。
一般情况下,种子发芽率可以在 7-14 天内达到稳定。
种子抽胚率是指在不同水分和温度条件下,种子实现一定程度的萌发至抽胚的百分比。
它是种子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样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种类、存储条件、处理方式等。
抽胚率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是室内拟真鉴别法和高温处理法。
室内拟真鉴别法是将种子放置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观察其抽胚情况;高温处理法是将种子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观察其能否抽胚。
TTC测定(Tetrazolium Chloride测定法)是一种用于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方法。
它通过将TTC溶液加入种子样品,测定种子内的脱氧酶活性,从而评估种子的生活力。
TTC测定的原理是:种子中含有脱氧酶,当种子受到刺激时,脱氧酶会将TTC转化为红色染料,用红色染料的含量来反映种子的生活力。
TTC测定的方法如下:
1.准备TTC溶液:将TTC粉末加入溶剂,按照所需浓度调整溶液。
2.准备种子样品:选择合适的种子数量,放入容器中。
3.加入TTC溶液:将TTC溶液加入种子样品中,搅拌均匀。
4.观察染色情况:在适当的时间内观察种子的染色情况,测定红色染料的含量。
TTC测定的效果是:通过TTC测定,可以准确评估种子的生活力,为种子的选择和保存提供依据。
此外,TTC测定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品种、不同保存条件下种子的生活力差异。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专业班次11农学1班组别201130010110 题目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TTC法)姓名梁志雄日期2012-11-21一、实验原理有活力种胚中的脱氢酶可以将TTC还原成不溶性的红色TTF,如果种胚死亡或种胚生活力衰退,则不能染色或染色较浅,因此,可以根据种胚染色的部位或染色的深浅程度来鉴定种子的生活力二、实验材料与实验器材水稻种子、恒温箱、小白瓷碗、镊子、小烧杯三、实验步骤1、实验之前将种子放在微波炉里稍微加热,将水稻种子用温水(30~35℃)浸泡2~6h,使种子充分吸涨2、随机抽取30粒水稻种子,小心剥去种皮,千万不要伤害种胚,然后把处理好的种子置于小白瓷碗中,加入0.5%TTC溶液,以刚好浸没种子为度,与恒温箱中(30~35℃)中保温0.5-1h。
3、染色结束后要立即进行鉴定,因放置太久会褪色。
倒出TTC溶液,再用清水将种子清洗1~2次,观察种胚染色的情况。
凡种胚全部或大部分被染成红色即为具有生活力的种子,种胚不被染色的为死种子。
四、数据记录记录本实验测得染色种子25粒,无色种子5粒,其中染色的25粒种子中有19粒种子染色是比较深的,说明其生长活性物质多,生命力强。
根据以下公式种子活力(%)=有活力的种子数/种子总数×100%可以知道种子活力=25/30*100%=83.3%六、实验总结有生活力的种子能够进行呼吸代谢,在呼吸过程中的代谢物质跟TTC反应生成红色TTF,且代谢物质越多,颜色越深,代谢强度越大。
从本实验结果来看,种子生命力总体上时比较强的,且其中的19粒染色较深的那些则更高。
另外TTC法还可以运用于花粉活力的测定。
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实验报告以下是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2、掌握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种子的萌发是指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胚根和胚芽开始向外生长并形成幼苗。
种子活力是指种子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完成萌发的能力。
通过测定种子的吸水力、萌发率等指标来评估种子的活力。
常用的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包括浸泡法、吸水力测定法、电导率测定法等。
三、实验材料:1、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2、清水;3、容器;4、计时器;5、电子天平;6、试管;7、吸水纸巾;8、显微镜。
四、实验步骤:1、将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放入不同的容器中,每种品种的种子数量应相同;2、用清水将每个容器中的种子浸泡10分钟;3、取出浸泡过的种子,用试管将每个种子内的水分吸干,然后将吸干后的种子放在吸水纸巾上,用电子天平称重;4、记录每个种子的重量,并计算出其含水量;5、将每个种子放入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容器中,观察其萌发情况并记录萌发时间和萌发率;6、使用显微镜观察每个种子的胚根和胚芽的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在吸水力方面存在差异,其中某些品种的吸水力较强,而某些品种则较弱;2、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在萌发方面也存在差异,其中某些品种的萌发率较高,而某些品种则较低;3、通过观察胚根和胚芽的生长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种子的活力强弱与胚根和胚芽的发育情况有关。
六、实验分析: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吸水力较强的种子具有较高的活力,因为它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吸收足够的水分并完成萌发过程;2、萌发率较高的种子也具有较高的活力,因为它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萌发过程并产生幼苗;3、胚根和胚芽的发育情况也可以反映出种子的活力强弱,因为它们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部位。
实验一,水稻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发芽特性观察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水稻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
2、观察不同温度和水分(氧气)条件下稻种的发芽情况。
3、了解水稻种子的发芽特性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二、实验内容:(1)T.T.C法快速鉴定种子生活力原理:凡是有生命活力的种子胚,在呼吸作用过程中都有氧化还原反应,而无生命活力的种子胚则没有此反应。
当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深入种子胚的活细胞内时,被种胚中的脱氢辅酶还原成不溶性的红色稳定不扩散的TTF(三苯甲腙)。
(2)红墨水法快速测定种子生活力原理:凡是有活力的种子胚细胞的原生质膜具有半透性,选择性吸收物质的能力,一般染料不能进入细胞内,胚部不染色。
而丧失活力的种子,其胚部细胞原生质膜会丧失选择吸收能力,于是染料便能自由进入死细胞内而染色,所以可根据种子胚部是否被染色来判断种子的活力。
(3)具备有发芽能力的水稻种子在一定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下,即能萌发生长。
种子吸收水分以后,在30-35℃条件下发芽较快,但根芽生长受氧气供应程度的影响较大。
氧气充足时,先长根,而水分充足氧气缺乏时,则芽鞘先伸长。
因此,掌握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条件进行催芽,才能达到芽齐、芽壮,为培育壮秧打好基础。
三、实验仪器、设备:1.籼(A种,B种)、粳型水稻种子(C种,D种),恒温箱,冰箱,培养皿9cm(12套)及15cm(36套),定性滤纸15cm(一盒),烧杯250ml (12个),刀片,游标卡尺,温度计,放大镜,镊子等。
红墨水一瓶,红四氮唑(TTC)一瓶。
2。
直尺、天平、游标卡尺、干燥箱、网筛(装秧洗土)、剪刀。
四、实验要求:每5人为1组,全班分为6组。
1.水稻种子活力的测定1。
1 T。
T.C法快速鉴定种子生活力①预先浸种:每组取待测粳、籼稻种子各20粒预浸,籼稻种子浸6—8小时,粳稻种子浸24小时。
之后取出部分浸泡过的粳稻种子和籼稻种子于80℃的高温环境下煮10-15分钟并将其编号籼(A种,B种)和粳型水稻种子(C种,D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