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的编排规则
- 格式:ppt
- 大小:9.90 MB
- 文档页数:5
第三章图文的混合编排本章教学目标:1能选择合适的图像并插入到文档中。
2能根据文字与图像的关系对图像进行调整,能对图片利用图片工具栏进行相关的编辑。
3能进行合理的图文编排,使版面美观规范。
4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协作学习的能力。
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6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本章学习难点:1、能对图片利用图片工具栏进行相关的编辑。
2、能进行合理的图文编排,使版面美观规范。
本章教法设计:图文表混排是是WOR的特色功能之一,也是排版部分的一个综合内容。
教材只是简单介绍了插入图片、文本框、艺术字和设置相应格式的方法,并没有给出将知识具体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例子。
我认为这样只会导致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对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没有益处。
因此,对于这个知识点,我采用任务驱动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将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应用实例中,以培养学生应用WOR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
第一节插入图片一、课前预习,实践导引。
1. 必学:(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用的图片来自于A、个人积累的图片素材库B、因特网搜索C、老师分发的图片或共享其他同学的图片素材库D其他途径( 2 )除了剪贴画和来自文件两种方法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可以插入图像的方法?(3) 比较突出主题的图片与装饰用的角图图片在位置和大小上的异同2. 拓展:列举你掌握的调整图片位置的方法。
3. 探究(1)图片工具栏如何启动?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裁剪图像时,指针变成形状。
(3)利用鼠标悬停了解图片工具栏上每个工具按钮的作用,并尝试对选定的图像进行其它格式的修订。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根据信息表达的需要甄选合适的图像并引入到文档中。
2. 根据图像与文字的位置关系合理调整图像的大小及位置。
3. 根据需要适当修订图像的格式。
《版式设计制作》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版式设计制作学分:3计划学时:48适用专业:摄影摄像技术1.前言1.1课程性质《版式设计制作》课程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拓展课程。
该课程授课对象是大三上学期。
课程主要是围绕摄影项目的排版设计。
它集理论实践于一体,是学生将来直接用于摄影后期排版处理的基础实用技术。
与之相关联的课程有摄影基础、构成基础、数字暗房、图形图像处理、摄影用光、黑白暗房技术、创意摄影、商业摄影等课程。
1.2设计思路依据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分析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职业目标与职业要求,围绕职业工作需要的核心能力,突出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考核。
因此课程结合摄影师的职业要求设计阶段性练习,以项目练习为依托,分阶段分步骤,递进式的方式使学生能扎实掌握每一阶段的技能操作。
本课程的学分为4,总学时为64学时,建议学时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并相应调整课时计划。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版式设计》是一门非常注重操作实践的课程。
这一阶段,同学们的拍摄、后期、整体把控能力都有一定积累。
同时接下来马上要进行毕业设计。
因此课程在这阶段,侧重让学生画册排版,根据自己已有的摄影项目的设计画册排版风格,进行相应的后期排版。
通过这个课程,学生要掌握版式设计制作的技巧,独立完成一个摄影项目后期版式设计制作(电子稿)。
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1)了解版式设计的概念;(2)了解版式设计在摄影中的作用;(3)了解画册的版式设计的排版规则。
2.2.2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操作PS软件进行封面和封底设计;(2)能够设计目录;(3)能够根据版式设计原则设计编排图片;(4)能够处理版面图片信息和文字信息。
2.2.3素质目标(1)通过课程的学习,能胜任摄影师、后期师的职业;(2)提升版式审美能力;(3)能对摄影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对以后的实践进行能力筹备;(4)能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操作能力、沟通能力;(5)培养多变的思维能力;3.课程内容与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自备教程资料》4.2教学建议(1)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1章版面设计概述版面设计的目的与任务版面设计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是信息传达的重要媒介,二是使读者通过阅读版面产生美的遐想与共鸣。
准确、快捷地传达思想信息是版面设计的目的,第2章版面设计构成要素版面设计的基本要素及特点版面设计中的具象要素是文字、图形、图片等,抽象要素则为点、线、面,版面设计中,无论是抽象形还是具象形,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并等间隔排列时会使人感到一种严谨、规律、秩序之美。
点在自由排列时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活泼,且具有抒情性.线与点、面相比,线是更活跃、更富有个性和易于变化的元素.面在版面设计中常常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应用十分广泛,视觉效果最为显著.版面设计的黑、白、灰是指在版面中不同明度的色彩与版面之间的基调关系。
通常情况下,白色是敏锐的,其次是黑色,最迟钝的是灰色,也就是说亮色是版面的近景,暗色是版面的中景,灰色是版面的远景。
空间,是各种事物活动的“环境”。
版面设计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在版面设计中具象与抽象往往是并驾齐驱的,具象的形和抽象的形并不是孤立的,具象的美在设计中易于把握和接受,抽象的美由形态转化到精神功能,抽象思维有两种作用,一是冷静、理智地认识事物才可能有创新,二是情感意念的传达,并为版面设计带来了无限创意的空间。
版面的黑、白、灰关系在取得整体和谐的意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影响人的情感。
强烈的黑、白、灰对比关系有它的优势,使人感到明快、饱满、视觉兴奋,但它也会使人感到不安、刺激和视觉疲劳.统一的色调会给人一种柔和、淡雅、含蓄之美,但同时也有轻微不足的感觉,因此误导视觉兴趣减弱。
过分统一而缺少对比关系,就缺少活力,显得呆板、平淡。
黑、白、灰之间的互相作用、互相对比之下会千变万化,所产生的直接性和间接性心理感应也同样是千变万化。
如何使画面呈现和谐之美,只有在对比中求得统一,在统一中求得变化,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调和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艺术美的境界。
版面强调形态与色彩变化的秩序感,将形态的诸因素与色彩的诸因素,在服从内容的前提下依照一定秩序进行组合,才能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设计是将有限的空间转化到心理上所希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