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年第一批复试成绩公布
- 格式:pdf
- 大小:66.98 KB
- 文档页数:3
浙江工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代码:0830二级学科名称:环境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5229归属学院:环境学院学位点负责人:陈建孟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制一、学科简介学科设有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两个本科专业,1994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2001年获批环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创办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同年环境工程获批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并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设置环境化工博士点,2011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环境工程专业为浙江省优势专业,2014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
2014年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
学科专业排名稳居全国前20%。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21名,硕士生导师33人。
学科拥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人员2人、第一层次培养人员1人。
学科参与建设并共享教育部“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净化与转化”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级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国家级可再生资源利用与加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环保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浙江省首批重中之重学科等多个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
学科2015年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计划。
2016年3月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博士招生科目及参考书目001化学工程学院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080706化工过程机械003信息工程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004经贸管理学院020200应用经济学120200工商管理005生物工程学院081703生物化工006建筑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007药学院100700药学0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17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081703生物化工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100700药学024环境学院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001化学工程学院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一、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3101化工原理:《化工原理》(第3版)何潮洪等科学出版社2017《化工原理》上/下册(第四版)谭天恩、窦梅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2102高等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第1版)王积涛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高等有机化学》(第1版)恽魁宏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高等有机化学基础》(修订本)(2)荣国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101物理化学:《物理化学》(5)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105化学反应工程:《反应工程》(第2版)李绍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化学反应工程》(第3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20103106传递过程原理:《传递原理及其应用》裘俊红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应用流体力学》毛根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Transport Phenomena》(传递现象,第2版)Bird R.B.等John Wiley&SonsInc,20023108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第5版),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9月;3107材料学:《材料科学基础》(第四版),刘智恩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材料科学基础》,杜丕一、潘颐编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年3月。
生物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3002 )(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硕士点现拥有一支由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的学科梯队,其中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优秀教师、浙江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等众多优秀人才。
近年来承担科研课题30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1000万元以上。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共30多项,其中国际合作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2项、面上6项,国家863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9项。
近年来获奖或鉴定项目20多项,其中省部级奖4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1/2以上被三大索引收录。
本专业还与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一、培养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系统的环境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现代化实验方法和技能,能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水污染控制2、大气污染控制3、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4、环境生物技术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5~5年,课程学习为一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硕士生课程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实行学分制。
研究生应修满32个学分(含32学分),其中学位课≧19学分。
1.学位课均为必修课:·自然辩证法:2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外语口语1学分;要求硕士生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译能力。
·专业基础或专业课:≧12学分;应覆盖本学科范围内若干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注重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
2.非学位课,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研究生本人情况,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学,鼓励研究生适当选修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并要求研究生至少选修一门跨一级学科的课程(含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第二外国语:2学分;·管理学原理:2学分;·中国传统文化评析:1学分;·文献检索与利用:1学分;·专业选修课:≧10学分。